阅读教学论文范例

阅读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1

建构“全息阅读”范式,笔者以“全息元”为阅读起点,让儿童展开文本联想,还原文本现场。通过“深度耕犁”文本,对文本的意义进行“全息拓宽”。不仅如此,将相关的文本阅读进行整合,对文本阅读进行“全息延伸”。如此,促进文本意义的创生和文本解读资源的开发。

1.潜入文本,找寻文本内在的“全息元”。

文本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文本中的“字”、“词”等都构成了文本的有意义的“全息元”。这样的“全息元”或许能够映照文本内容的意义、所表达的情感等,甚至能够解读出整个文本的核心意蕴。在这个意义上,文本的“全息元”不仅指“知识元”,更指“情感元”、“价值元”等。比如,教学《江雪》,笔者首先让儿童从诗的整体意境上把握,体验出孤独的氛围,将诗歌的基调定位“千”、“万”、“孤”、“独”。其次,笔者引领儿童重点品“钓”,在雪天钓什么呢?仅仅是钓鱼吗?让孩子通过“钓”的自我追问、深思,理解诗人是在钓落寞,钓孤独,钓理解,进而聚焦文本的全部意蕴,凸显文本的全部旨趣。

2.开掘文本:对文本意义进行“全息拓宽”。

儿童在文本解读前,总是带着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心理等,这种对文本的先在阅读倾向,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儿童的审美经验在文本解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引领儿童利用各自不同的“期待”对文本意义进行“全息拓宽”。例如教学《爱之链》这篇课文,文本中描述了主要人物“乔依”,乔依在失业后,在妻子即将生产,家庭经济窘迫的时候,依然在老妇人遭遇困难时帮助了她,而且不要老妇人的钱。如果前表化地解读,这就是新时期的外国“活雷锋”,但如果文本解读仅止于此,“爱之链”的文本意蕴就没有得到彰显。教学时,笔者让儿童思考:老妇人为何不当面将钱给女店主?这说明了什么?孩子们经过文本的“全息阅读”,对“爱的意义”进行“全息拓宽”:爱是能够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的,传播爱的人最终也会获得别人的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此,“爱之链”的文本意义得以凸显。

3.延伸文本:对文本进行多向的“全息延伸”。

文本的“全息阅读”需要“全息延伸”,拓展儿童的阅读视域。可以从“节选”延伸至全篇,进而窥见全豹;可以从“单篇”延伸至“多篇”,进而领略作家的创作风格;可以从“单一”延伸至同类,感受同体裁文本的写作章法等。文本的“全息延伸”犹如打开了一扇扇敞亮的窗户,让儿童以多维的视角与文本展开交流。例如,教学《要好好学字》、《的扁担》、《孔繁森》、《大禹治水》时,笔者将这人物一单元进行“前后呼应”式教学,对不同人物进行比较,让一个个人物形象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渐渐变得丰满起来;教学《夹竹桃》,笔者向孩子们推荐季羡林大师的《朗润集》、《天竺心影》等,将孩子们的阅读向课外“全息延伸”,开阔儿童的阅读视野,丰厚儿童的文学底蕴。

二、结语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2

布鲁姆将认知技能分为六大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阅读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直接源于课本即需要学生理解,间接源于课本即需要学生应用分析,超越课本即需要学生综合评价。仔细分析该课件中的问题设置,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设置均停留在直接源于课本层面,基本均可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在提问形式上做了一次变化——运用判断正误的形式,但题干本身的设置只需学生搜索信息和对比信息。间接源于和超越课本层面的问题,如对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推断、猜测、批判这类思维层次的问题基本不见踪影。

二深度解读文本,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阅读是读者运用自身相关知识储备主动解码、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信息的心理语言过程。研究者曾指出当学习者阅读时,需要调动两方面的信息:直观信息(visualinformation)和非直观信息(non-visualinformation)。学习者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度取决于学习者的非直观信息的储存量。非直观信息越多,就越不需要依赖直观信息。传统的英语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图式上非常到位。然而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更大程度应着眼于文章透露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组织思想的结构。教师在对一篇阅读材料应当进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式阅读模式。笔者以自身设计的M6U2project的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说明递进式的问题设计:Step4criticalthinking:

(1)Howcanyoubecomemature?Whatcomesalongwithindependence?Howcanyouhaveasecurejob?

(2)Whatarethepossiblereasonsbehindthetwopersons’totallydifferentviewsofadolescence?通过信息对比的处理,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成熟、独立和工作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老年人和少女对于青春岁月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此问题属于第三层次的超越课本类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文章所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剖析愿景背后的含义并对两位主人公的人生观进行分析评价。Step6conclusion:

(1)Theoldmanisalmostatthe______ofhislifejourney,havingexperiencedalmosteverythinginlife.Hemissedthegoldendayssomuchbecauseduringthatperiod,hislifewasfullof________andhadlittle_______.However,fortheteenagegirl,shehadn’texperiencethe_______ofgrown-uplife.Instead,sheonlylooksforwardtothefreedomand________aftershegrowsup.

(2)Yesterdayishistory.Tomorrowismystery.Buttodayisapresent.针对学生的探讨,教师做出对人生幸福时刻的总结归纳,丰富并升华学生对于人生观的认知。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3

(一)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关系着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乐于使用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高中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先通读全文,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之后,在文章主旨的引导下,让学生对阅读文章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回答课后问题。这样的阅读活动,让阅读学习成为了高中学生的负担。学生享受不到阅读学习的乐趣,每一次阅读都会伴随着许多练习。阅读中,教师的讲解过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足,也不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

(二)阅读教学评价不足

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实施教学评价,关系着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情绪。教师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乐于自主开展语文阅读学习。教师经常发现学生的不足,对学生进行批评,会让学生丧失语文阅读学习动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督促学生改正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没有从学生的感受出发,使得课堂中的教导过多,学生没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二、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应用分析

将少教多学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会促进高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更有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下面,笔者就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几点分析:

(一)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所谓“少教多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去感受文章的意义与其中的情感。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思维运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将自己的阅读观点强加于学生身上,代替学生去阅读。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学习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深入到阅读中去,将学生引入正途。教师不要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而不是让参考答案成为阅读的主人。例如,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相关字词的讲解,为学生排除阅读过程中的障碍。之后,教师给学生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教师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生的信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也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发现更多阅读的乐趣以及适合自己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

(二)利用丰富手段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有利于高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提高。教师少教,并不是让教师减少教学内容,而是要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阅读知识。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许多高效的阅读方法被开发出来。像合作学习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法组织高中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通过为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学习任务,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阅读学习课堂氛围的轻松化与开放化。例如,在讲解《兰亭集序》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小组对文章的基础知识进行开发,通过解决字词难题来了解文章大意,可以利用现代文讲解文章内容。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让学生各自发挥特长,共同进行阅读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不同的阅读学习方法与习惯,也会与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让学生享受阅读学习的过程。

(三)利用科学评价开展阅读教学

少教多学,教师要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促进高中学生学习独立性与自觉性的提高。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可以对高中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激励,让高中学生找到阅读学习的成就感,更乐于将精力花费在阅读学习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同,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学生正面且积极的评价。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外扩展的内容,让学生对红楼梦的其他选段进行阅读,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成果信息量大小、分享态度以及汉语读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

三、结语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4

(1)阅读教学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思想交流发展的优秀学生,学生通过交流燃起智慧的火花,得到帮助获得成功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和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与学生直接体验为重点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参与突出主体位置

(2)以任务为驱动心理学家怀特(White,1959)指出,人们本能有去探索和了解外部环境的需求

这将导致个人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反映了对知识的渴望。或教育问题的情况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初中学生好奇,好玩的任务,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的兴趣。互动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机,能够使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语言的任务。在同一时间完成任务,小组或情侣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测试他们的可读性。

(3)课堂多元互动互动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协同教学在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互动外,主要对学生与课本、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作交流互动。这种互动培训不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练习量和合作的精神而且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使用语言的能力。

(4)突出了情感功能“国家课程标准”不仅确定了学生情感态度为课程的目标之一,但也清楚指出,影响学生的态度感觉是在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健康的情感态度,阅读教学学习者以获得更多的外语输入,方便地访问到语言习得。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确定目标,激活和优化操作的心理。协同学习创造一个互动的,活泼,民主和平等的课堂氛围,以减少对学生的焦虑,氛围宜人,使学生感受到是一种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相反,如在压抑的气氛,学生们会增加自我的心脏负担,变得易怒,从而导致疲劳。合作和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和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与学生直接体验为重点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参与突出主体位置此外,合作教学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学习,加强与学习他人的想法,帮助困难学生的信心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英语的信心。

(5)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可是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传授与接受的关系,通过简单信息交流,那么学生必然处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虽然知之甚少的学生,还没有成熟,但它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实体。过去传统的“我说你听”的独裁师生关系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合作和同学互助,让学生掌握英语技巧,激发良好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一直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然而,在英文课没有足够的学生参加一个积极的现象。在读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存在心理“畏难情绪”,尤其是单词和长句在无所适从,学习困难,没有独立的习惯,喜欢看书,一边听老师讲解边,还有心理上的依赖。协同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为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协作教学,任务,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研究人员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活动拥有更积极的兴趣。作为“辅导员”优秀学生也非常值得的,因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知识,学习他人经验。

(6)评价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和多元化与人文精神。

学生学习的评估不仅是教师,而且两组之间的合作也是一个自然的同伴互评,以评估学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评价方法可以减少个人偏见的任何教师评价,评价对象和集体造成学习者也减少焦虑和紧张,这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

(7)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具有特殊的心理需求和动机

情感和积极主动科目的愿望的学生,内部化的知识,能力,在自己的经验,实践和积极参与将形成学生的情绪需要。一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新一轮教育学生的影响接受学习的传统风格,在情感态度,并提到了重要位置体验学习的学生。相对于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的在体验,多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参与合作教学异质组,讨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和成功,合作讨论学生的学习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促进学生掌握策略。从知识和经验,创造现实生活中教师对学生课堂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并通过深入一步一步引导和激励的经验和见解,对学生知识的真正价值,学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系统内的心理结构教学。

2合作型英语教学的实施原则

(1)人员安排原则

人人公平的原则是建立阅读教学小组的前提。阅读教学小组的形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集团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关系到阅读教学是否可以有效进行。当团体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注意性别,能力,人格等成员的异质性,并注意向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可为本集团提供相互援助;考虑到性别,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一个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群体被列入均匀性,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组可以被集成到均衡的球队的整体水平。群体之间的同质性评估,以确保公平,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分工原则

劳动成员的阅读教学的实施效果明确的分工原则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本规则的要求,集团成员的行为,这是个人的责任。阅读教学不再是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它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组的成员应承担特殊的责任。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团队成员负责检查学习,认识到每个成员完成学习任务;主动掌握小组学习,讲秩序,发言时间安排的过程控制;录音机记录小组学习和讲话的过程,就代表该集团发言人报告了该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于许多学生的能力,让团队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3)课堂互动原则

阅读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优秀生,或在教室里活动出色的学生,因此,在每个组,帮助培养良好的,负责任的领导者,以安排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交流,检查和评价工作的成员这个小组阅读教学,并反馈给教师的工作组完成。合作的主要代表是罗伯特斯莱文(罗伯特E.斯莱文)的研究和实验证实,“合作为所有学生同样有用的学习,如果有什么不同的阅读教学活动的大部分好处,他说:”当你教别人,你再学习到另一相当于“协调优秀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学习困难,帮助顶部。学生转变思想,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作用,阅读教学是一种为一体化成功的重要前提。

(4)有趣的任务设计原则

有趣的设计原则是教师的任务,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阅读教学有效的运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观察事态发展,及时给予学生支持,以确保任务的顺利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做对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常常是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5)学生评价整体性原则

整体成就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该评价系统的整体成功,包括共同的分数和平均分两种方式。共同的分数是,每个成员负责,无论哪一部分的任务,任务的的总成绩是B,那么,即使个人负责一些非常出色,只能b.尽管平均得分为个人之间的评分差异,但最后的结果不符合规定的个人,而是以每个人的结果组的平均水平。重点建设集体气氛与学习困难学生的阅读教学小组的整体推进,并积极支持。大家可以加强相互了解的总体评价,并促进团队合作。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5

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阅读理解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从历年中考试题来看,阅读理解部分的设计侧重深层理解,试题要求学生能领会全文的逻辑关系.考查推断、归纳、总结能力的题量也加大了,这对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以及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能力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考试的成绩,更影响到英语听,说,写等其他技能,因为他们是相辅相承,密切联系的。平时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和教会他们采用得当的、科学的阅读方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教师和学生一直所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2初中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作为英语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其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对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不仅扩宽视野,激发兴趣,还能够提高分析、思考、判断的能力,对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此外,教师由于学生实际的影响,认为学生的基础不牢,对于进行以阅读这样的教学模式感到信心不足,因而不敢去尝试,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2.2日常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只教书不教人,教知识不管能力,训练中用语言却不见思想,其根源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真正将学生当作有独立意识、有活跃思想的独立个体看待。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不是运用能力的培养上。阅读教学中,偏重语法条条,机械的单词和句型操练,翻译和背记语言材料,结果学生死记硬背了不少语言知识,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仅限于能用所学的词组造句,表达一点老师要求范围内的意思。阅读问题的设计大多停留在表层理解的层面上。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几乎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如何真正做到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结构用英语进行新思维,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还做不到。

2.3学生的词汇量缺乏

由于现在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课堂上教师所教的知识又时间不够,导致学生仅仅能够掌握书本上的词汇,有的甚至连书本上的词汇都掌握不了,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阅读就没有办法进行。现在由于新课改的进行,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阅读的范围涉及也越来越广,这需要有丰富的词汇量,所以,词汇量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的能力。

3对策

3.1及时扩展相关词汇

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持之以恒地进行广泛的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报刊阅读时,要及时地、有意识地扩展相关单词和词组。

3.2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版面,按照兴趣分小组进行阅读。大家可在组内讨论、交流所阅读的内容,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和阅览室等多种途径,查询阅读内容所涉及的背景、文化、人物等有关信息。在班级内以组为单位交流阅读内容,发表观点和看法。通过阅读报刊,学生们锻炼了搜索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3注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初一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初二年级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的心态。初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上。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在注意广泛选材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态。

3.4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就能越好。培养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学生知道英语学习和重要性,使他们了解英语的用武之地。使节学生明白学好英语是时代的要求。其次,多用生动的事例使他们感到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学好英语的心理要求。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这也就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气氛,增强教学兴趣,并尽力使兴趣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压抑学生的兴趣。反之,多样的方法,愉快的气氛会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3.5学会略读和查读

略读就是快读,目的是通过快速通读和浏览全文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总的概念和印象,把握五个“w”,即:who,when,where,what,why。对故事性的文章来说,他们就是脉搏,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同时我们要略去细节部分,不要花时间琢磨难句和生词,重点阅读开头段、结尾句、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如果略读是快速扫描文章,获取大意,最后才决定是否值得细读,那么查读则只是寻找某个细节或某个事实,查读就是查找,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在文章中查找某个具体时间、地点、人名、地名、事件、数字等,因此学生要先读问题,了解主旨,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已有线索迅速判断在何处寻找有关内容,正确估计答案来源。扫视全文,捕捉相关信息,一旦找到线索便顺藤摸瓜,有了把握便迅速答题。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6

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机械的单词记忆是枯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活泼的形式,运用趣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认读单词。例如妙用chant去巩固词汇认读。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枯燥地背诵英语单词,犹如把他们捆绑起来,学生能情绪高涨吗?而采用chant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情境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获得愉悦的同时,更激活了学习的心理内驱力,能够解决小学生单词遗忘率高的难题。如在教Book1Unit2Colour,在教完八个颜色单词后,我根据平时观察学生的文具,结合第一单元的单词编了一首chant:Aredpencil,ablackpencil,acolourfulpencil!Awhitebook,agreenbook,acolourfulbook!Ayellowruler,abrownruler,acolourfulruler!Anorangebag,abluebag,acolourfulbag!朗读这首chant前,我先让学生把拥有的相应文具拿出来,要求他们在朗读时当读到相应的文具就举起来。全班学生立即兴奋起来,纷纷拿出自己的文具跃跃欲试。学生一边看着黑板大声地朗读,一边高高举起自己相应的文具。在愉快的玩做和朗读中,学生轻松地对两个单元的单词进行复习认读,与此同时,还在语境中学会了一个新单词colourful。

二、图片助学,巩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片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有“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他们在课堂上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并能理解其意思,可是单独给出一个句子,他们却在理解方面有时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在复习句子时,利用了教材的插图资源,或搜索出与句子情境相对应的图片,设计形式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句子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的插图和搜索到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并在黑板上写出图片对应的句子。再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比赛:每次我指着黑板上其中的一个句子,让全班学生朗读两次,然后滚动课件的几幅图片,当出示到该句子对应的图片时,学生就站起来大声朗读该句子。哪一组中的学生最快最多站起来朗读就能加分。在竞赛加分的推动下,全班学生热情高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一看到句子对应的图片立即站起来朗读。经过反复多次的游戏操练,学生不但能把句子背下来,还在图片的帮助下巩固了对句子的理解。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不仅降低学生理解句子的难度,还让学得轻松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故事教学,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分级标准的一级标准指出: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枯燥的文字阅读材料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需要不断有新鲜的内容进行兴奋点的刺激,因此把故事引入教学中,能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故事的情节中去,对所学的内容饶有兴致。故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使用有意义的、有语境的语言素材学习目标语言,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况。结合新课标和教材,我采用故事教学法,促进学生语篇阅读能力。零散的单词教学只能起到词汇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尽量在每节课能渗透阅读教学,因此我在新授词汇课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具备的的知识设计故事作为主线,通过故事教学法来呈现新的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去体会目标语言,因为故事具有趣味性,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进行阅读教学。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使得在整个单词新授过程,学生就像在阅读故事一样,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新单词及句型,并在故事创设语境的整体情境中理解目标语言的运用。这样在简单的语篇教学中逐步渗透阅读技巧,为学生以后的阅读能力提高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7

一、链接作者,拨动情感之弦

在阅读教学中,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达到“共鸣”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不仅需要沉下心来读进去,更需要一些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拓展内容来丰富文章的内涵,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如笔者教学《墨竹图题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郑燮情系百姓、爱民为民的质朴情怀,播放音乐,创设情景(冷雨敲窗,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屏幕上引入“郑燮不幸的一生”:他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四岁母亲去世,14岁继母又去世,39岁,妻徐氏去世,31岁儿子夭折;52岁饶氏生子,57岁其子又夭折,61岁被罢官。“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低沉地叙述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样的夜晚想起去世的亲人,感叹身世的悲惨是人之常情。一下子把学生引入精心选择的拓展内容,仿佛身临其境。师不禁吟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慈母呼唤声。“看着屏幕上的这些资料,谁也来说说?”学生接着吟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贤妻哀号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娇儿啼哭声……这样一个冷雨敲窗,风吹疏竹的夜晚更适于自悲自怜。可是,听着萧萧竹声,郑燮没有想到———慈母呼唤声、贤妻哀号声、娇儿啼哭声,却感觉是———民间疾苦声。在这精心创设的氛围中,通过资料的补充,诗句的对比,学生受到诗情的浸染,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这样的“链接”,学生进入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境界,充分感受到了郑燮一心爱民为民的情怀,对郑燮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且更为深刻。

二、链接内容,加深情感体验

拓展阅读属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课前应充分解读教材,捕捉文本空白,搜集相关内容作为补充。课堂拓展要做到“锦上添花”,必须对原有文本实现层次上的提升,激发学生情感,走进人物内心。如笔者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理解“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宙斯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这一句话时,找到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拓展:看到普罗米修斯受到残酷的惩罚,好心的天神冲到高加索山上,对他说:“普罗米修斯,认输吧,这样的折磨宙斯是不会停止的,去向宙斯认错,争取他的饶恕吧,这样就不用再忍受折磨了。”(创设情境)“他会接受劝告吗?他后悔了吗?屈服了吗?”(生齐读:普罗米修斯忍受……懊悔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蕴涵的价值取向后,做了独具匠心的课外拓展。这样的“链接”,让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活、丰满。学生与文本内涵深入接触,深刻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火种,而精神火种才是更值得称道的。

三、链接原著,凸显思想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都选于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但有一部分入选时经过改动,或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语言,或不再有完整的情感主线……要让学生熏陶更本真的语言,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获得更全面的阅读感受,就需要链接原著,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或补充。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短篇小说,是文字美、精神更美的“文学精品”。原文中有一句话“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正面赞扬了船长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起到了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作用,却没有编入教材。教学这课时,笔者链接原著,抓住文本的“领”,从这句话入手:雨果高度赞美了哈尔威船长———可以想象当时雨果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感动,才会对哈尔威船长有这么高的赞誉啊!接着引领学生以句中的“忠于职守”“做人之道”这两个词为突破口,从理解词语到从文中找到体现“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语段,品味英雄的语言、行为,走进船长精神世界。每部分的学习都以这句话作小结:难怪雨果这样赞美他!这样的“链接”,让学生从词句的品味、段落的赏析回归到整体的情感体悟。一遍又一遍逐层深入地诵读,在学生的心灵上亮起了一盏闪闪的明灯。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颇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不仅会意了“忠于职守”“做人之道”这些原本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而且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体验,凸显了文章的思想主题。

四、链接背景,丰富人物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差距,或因对生活背景了解不清,或因时代相隔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障碍,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对文本价值的曲解。这时相关的文本拓展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如笔者教学《墨竹图题诗》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竹品即人品。郑燮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补”上了课文的背景知识等材料,丰富人物的形象。

(一)郑燮到潍县任知县,正值山东受灾,饥民无数。当时灾情严重,他毅然决定开仓放粮。有人劝阻,让他向上级请示。他却说,有什么事情由我来承担,因此得罪了上级被罢官。朋友说他糊涂,他写“难得糊涂”四个字表明自己的态度。(节选《郑燮传》)

(二)为了老百姓,郑燮最终被罢官。他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临行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这里的“链接”不是游离文本的附加物,而是对文本深藏的意蕴和包裹的价值取向进行拓展延伸。不同意蕴的多个文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而且在阅读这些相关背景材料时,学生拓宽了视野,拉近了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体验、感悟,生成文本价值。

五、总结

“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衔接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适度的“衔接”、高效的“衔接”、智慧的“衔接”,为语文课堂打开了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窗。让有信度的衔接为语文阅读教学插上翅膀,飞翔在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黄海樱 单位: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浅议

一、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从而使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拓展阅读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尤其是名人轶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百科知识等内容,更是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只要教师指导得当,便能让学生轻松爱上阅读。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所倡导的就是以教材为中心,适时、适量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精读到博读广泛阅读。如果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在教学时为学生明确阅读范围和阅读量,让学生走出课堂,立足文本,走向生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阶段,语文习作一般要求学生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但小学生毕竟年纪小,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少,常常被现实制约着,加上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所欠缺,写作时总会出现空洞无味的情况。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尤其是其中有很多大家的文学作品,学生完全可以从中领悟名家的文化思想,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并将其化为己用,迅速提升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了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时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首先,拓展阅读兴趣不高。有的学生对拓展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将书本上的内容学好、学透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浪费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懒于寻找课外阅读资料,即使阅读也只是应付了事,毫无效果。其次,拓展阅读内容片面。一本好的书籍就像是一个良师益友,它会督促你、影响你,让你成长。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拓展阅读书籍的选择过于单一、片面,有的甚至毫无学习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拓展阅读效果。再次,拓展阅读数量不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小学阅读分成了三个大学段,并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最低阅读量,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阅读效果不明显。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让拓展阅读更加高效,教师不仅要把握好学习的节奏,还要以具备亲和力的语言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拓展阅读,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引导工作,切不可忽视基础差的学生,必要时还要亲自示范,将阅读材料泛读一遍,一句一句带动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语感,积累词汇。当学生遇到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要细心指导,及时为学生排除疑难。一旦有了和谐的阅读氛围,学生便能主动阅读、深入阅读。

(二)扩大阅读范围,提升综合素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不同的书籍能够产生不同的价值,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主渠道,语文阅读教学同样也要向课外延伸,以多样化的材料吸引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比如,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报馆、书店等文化中心进行自主阅读,内容既可是语文方面,又可以是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既可以是小说、杂志,又可以是科学技术,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的,就可以广泛涉猎。而一旦遇到较艰涩、较难懂的内容时,学生可视情况而定,仔细读、反复读,进而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和所传达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一定能够从中受益良多,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

(三)开拓阅读交流平台,增加阅读数量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各种阅读交流的渠道,创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倡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阅读成果,互相交流阅读心得,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读物。比如,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展示各种优秀的阅读物供学生挑选和交流,开展阅读网站建设,倡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上传到网站等,这些活动在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了助力。为了能在活动中有优秀的表现,学生便会自主进行多种资料的收集工作,而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阅读数量。

四、总结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占据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广大教师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王红娟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东良校区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定位探析

一、聚焦字词特色,感受生动传神

“特色字词”是指那些表达效果独特、读来让人眼前一亮、读后让人回味无穷的关键传神的着墨之处。这种凸显价值的语言形式,有时候可以是常用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或者是关键词语的精妙之处,还可能是一处修辞的巧妙组合。优秀的教师总能凭借敏锐的语文眼光精准地找到它们,并适时地转化成教学内容。比如,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一课中体现姥姥剪纸“熟能生巧”的六个“剪”,就用得相当精妙。教学中抓住这一组排比句式,采用图文对照、诗行呈现、配乐朗读等形式就可较好地品读出散文语言的画面感与诗意美。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槐乡五月》中有一句话:“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其中的“飘”字,形象地传达出小姑娘的欢悦之情。教学中,通过换词比较、情景再现等手段,就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出作者恰当的用词,体会作者的言语表达技巧。

二、聚焦语段特色,透视表达效果

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都非常有个性,其巧妙的表达方式总能在一些特殊的语段中显现。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只停留于精妙词句的挖掘,却忽略整体上对重点语句、段落的宏观领悟和把握,文本言语形式的特有魅力和独到效果将会大大弱化。所以,老师要有清晰的语段结构品味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破解作者构段谋篇布局的妙处,从而实现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议论文《谈礼貌》时,以敏锐的视角抓住了文中用来论述观点的段落在结构上的独特性:都是先简要地概述事情,接着用一句话阐述讲礼貌的意义。“叙述+议论”的段落结构方式和其他的文体是截然不同的,找到了这一文体独有的特性,也就找到了本文最佳的教学价值。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时,用三个板块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独特的构建秘妙。比如,第一板块:让学生通读,做到“异中求同”。让学生整体比读三个故事,然后仔细发现这三个不同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此时,教师点拨学生仔细关注段落语言形式上的秘密(体会怎么写)。接着进入第二板块:让学生比较读,做到“同中求异”。老师引导学生把三个故事的三处议论的语句进行深入比较,并提示学生,同样是议论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语段中的不同之处:借用俗语来引发议论;说明礼貌待人的作用;论述礼貌对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教学中,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挖掘,有纵深地往前推进。学生很快就有效地把握了三个故事为什么这样排序的内在原因以及三个故事之间的关联性。最后进入第三板块:让学生学写改编,迁移语段的结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三个故事,让学生逐一说清哪一故事与文本的论点是契合的,请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请学生将这个《讲礼貌》的故事改编成一二百字的小短文,并写上几句与故事内容相合的议论;最后让学生两相比较:我们改编的这个故事语段,可以拿来置换掉文中的哪一处语段,为什么?分别说出原因。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将阅读理解、表达运用、思维发展融为一体,为言语的共生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聚焦文体特色,习得表达技巧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没有以文体作为编排单元,但各类文体还是相当丰富。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叙事作品重场景描写的细节刻画,说明性文章善用各种说明方法准确表达意思,说理性文章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层次分明地说清事理。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强烈的老师,就能敏锐地把握各种文体特色,引导学生品读出基于特定文体的表达方式、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的共性,从而在文体意识关照下习得该类文体的固有表达技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性文章。一位老师通过不同文体比读的形式,将“简明举例”这种说理文特征进行了很好的展现。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在列举事例时,对李时珍不辞辛苦编写《本草纲目》这个事实,仅用了四十多个字就说清,点到为止,然后再与四年级的另一篇写人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对比,其描写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察访药材不怕劳苦却用了几百字,文中细节丰富,描写生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说理文提供论据只需要把事情简明说清,不必放大细节,语言准确简练、事实清晰到位会让说理文更具说服力。对比之后,老师再让学生模仿这种“简明举例”的方法,改写同册教材《装满昆虫的布袋》,用事实论据的方式说明“持之以恒终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学生有了前面环节的对比感悟,对说理文的言语秘妙有了清楚的认识,改写便水到渠成。

作者:马静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第四篇:后现代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一、引言

阅读是一种对话过程,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完成。依据调查显示,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观念形成了。后现代课程观作为创新观念,要求教师要以开放性、多样性、丰富性的视角,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文将摒弃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以后现代课程的眼光,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二、小学阅读教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着重体现在教学活动性和质量上面。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缺乏灵活性,教学呈现机械化。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堂中存在着较多的超出教师教案之外的内容,教师因为突发状况,没有教案辅助,所以处理问题较为慌乱,延缓了教学进度。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以实际出发,采用朗读教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完全占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不看实际情况给学生进行教学,势必会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不喜欢阅读课也在情理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必然会有所影响。少数教师从思想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教师试图改变生硬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情况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满堂学的教学方式。两种极端教学的相互碰撞,体现了教师没有对阅读教学中师生角色进行清晰定位。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小学生的角色模糊不清,定位不明确,使得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过度自由,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行为频频发生。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但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小学语文除工具学科这一身份外还是人文学科,其涉及到的内容多种多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阅读同一篇文章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抑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能统一学生思维,要允许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规划好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通读全文,之后以问答形式检测学生阅读的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阅读讨论题,让学生仔细阅读,阅读后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比如小学生可以用有情感的朗诵形式,向大家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学生还可以用画图形式,依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文章所表现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阅读文章《瀑布》时,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们都读到哪些内容,让学生举手发言。《瀑布》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其他形式展现文章中的美景。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以依据文章内容画出一幅美景图向大家展示自己,还可以附加语言辅助阐明自己观点。

(二)树立平等观念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要树立平等观念。师生关系的和睦相处,师生间的正常交流,应该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师要用平等商议的方式来解决与学生的思想矛盾。如《一块面包》这篇文章,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出民主商议的气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总结,依据文章内容,劝导学生珍惜粮食。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在于学生,教师只是担任引导者的身份。教师树立平等观念,有利于亲近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灵活教学,运用道具

被编入小学语文阅读课本的文章都是一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比如阅读《草船借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教材中涉及音乐的文章,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音乐;有关历史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利用课后时间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摆脱沉闷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轻松快乐地阅读。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课外时间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针对阅读的文章,依据自己喜好,写读后感,学生之间可以自主选择沟通的对象,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可以在教室创设图书角,给小学生提供阅读条件。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的,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灵活教学、运用道具、拓展阅读等方面,阐明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观点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孙丹 单位:石家庄市裕东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一、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托,有条理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新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表述为:要求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默读时有一定的速度,具体的量化标准为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学会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以上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和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每个学期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好一个学期的教学规划,使教学工作在规划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展开。

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自主阅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师生之间可以多就某一篇课文或课外读物展开读后感受的分享,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大胆的说出来。很多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生硬地照搬教学参考书,机械地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等资料,甚至阅读题的答案也要统一,这种做法只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受挫感,从而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的目标表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阅读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三、应着力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和热情是做任何事情最好的源动力,小学生一旦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热情,阅读能力的提升只是个时间问题。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们识字量有限,阅读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的带读,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去阅读是激发他们兴趣的好方法。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导入:你见过雪地里的小画家吗?他们会画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去开始阅读,他们的专注度会大幅提升,更容易投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在读完课文之后,教师也可以启发大家思考一些问题:你还在雪地里见过其他小画家吗?你自己做过雪地里的小画家吗……以此将课文进一步与生活联系起来,给孩子们分享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另外,我们会发现,小学生间的阅读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启发多鼓励,以免部分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受挫心理,从而丧失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让他们在如饥似渴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于己是个人修身益智的终生大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则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国家大事。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组建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定期分享阅读的体会心得,还应该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为孩子树立热爱阅读的榜样。其次,避免阅读的功利化。很多家长抱着阅读可以提高识字量、写作能力等各种目的指导孩子阅读,对此,教师要指定一些孩子不感兴趣的书,如作文集、名家名作等,让孩子培养兴趣。还有些家长会让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而边读书边查字典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可能被困干扰而感觉阅读是非常枯燥的事情。所以,孩子如果能投入在阅读当中,沉浸在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当中,家长和教师就不要有太多的干涉。最后,还要多让孩子们接触到适龄的读物,丰富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五、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调动他们阅读的自主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养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李晓微 单位: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第四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提高浅议

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阅读教学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几点:阅读课选取的教材文学性高了,添加了很多诗歌,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学生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明显加强了,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和生动……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但是,从阅读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目前阅读课堂的教学现状来分析,和预期目标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我们的阅读教学

从识字方面来说,小学阶段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还是会有很多学生出现字词写得不正确、不端正的现象,一篇作文中错别字比比皆是。从阅读方面来看,学生上了六年的阅读课,读了不下三百篇文章,可是还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读书,主要表现在:抓不住文章的重点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不会写读书心得,不能够通过阅读汲取文章中的精华和营养,更不会通过阅读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提高赏析能力,而且缺乏对阅读的兴趣。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很差,意思表达不清楚,写一篇小短文也很难做到文通字顺。当然,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我说的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要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一度围绕着学生的考试而进行。有些学生甚至到了五、六年级还不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会记笔记。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会把这些重点直接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背过了知识点,却仍然不会读书。又如写作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考试之前会选上几篇优秀作文当范文,让学生背诵模仿,分数提高了,写作能力却毫无发展……在围绕考试的应试教育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语文考试的分数特别高,但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下来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单纯的背诵记忆其实就是一种作弊,对于学生的发展毫无益处,并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反对形式主义,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阅读教学要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要掌握三千个汉字,并且要书写正确、规范;理解教材中的文章,具有独立的阅读和赏析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汲取知识,体验丰富情感,提高道德修养;能够写出简单通顺的文章;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能够顺畅礼貌地和别人沟通交流等。

(二)具体的文章教学体现实效性

1.阅读教学要有目的性

阅读教学要全面落实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通过阅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由不会读到会读,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进步过程,使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且能够感悟到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

2.阅读教学要科学性

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中出现的语言以及在运用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扎实性,同时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也要科学合理。

3.阅读教学要有创造性

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阅读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问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简言之,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上。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一)教师要认识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人类用来沟通交流的工具,所以,要学好语文,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体验;(3)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4)充实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展学生广阔的视野;(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因此,阅读课就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写作,学会与人交流,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只有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才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实现阅读教学实效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理解和感悟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仿写、续写或者改写之类的小练笔,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完成阅读之后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总结

阅读教学论文范文8

1.识别和品味汉字。

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的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对于增添或更换部首、偏旁等的衍生字,要以“会读”为标准;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形近字,着重要求“能写”;对于一些表意不明、不便记忆的文字,要帮助学生理解。在做好汉字识别的基础上,由读入手,反复品味,体会汉字的音律美和情意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安排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通读等,引领学生走入汉语的语音世界,通过“读”让学生体验作品语音的艺术表达,在语音流动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情感。对汉字语音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品位言语声律所特有的审美意味。教师应首先通过朗读规范字音,与默读穿插进行,激发学生的初始情意反应;而后进行精读细品,将情意反应由外在表达转向内在体味;最高阶段是诵读,达到学生主体与言语表达课题的自然融合。

2.言语形式的初步体验。

古代文学非常讲究音律的艺术表达效果,要求言语表达要此起彼伏协调搭配,体现言语的韵律美。不同的声律能够传达出不同的调质美感,激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如阴暗低沉的字音让人伤感,响亮清脆的字音让人喜悦,圆滑轻快的字音描绘水流,铿锵急促的字音形容马蹄声等。教师应充分唤起学生主体与言语韵律一致的情意反应,去体味这些言语表达的深层意义。韵律之外也要关注言语流动的方式,即节奏,它体现在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配合而成的起伏变化。言语节奏是作品审美情趣的表现,能够强化情感表达,达到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音律的协调、节奏的有致给人带来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意体验,教师应在学生准确把握音准、初步感受言语音律之妙后,引导学生融入语音所传达的情意世界,在诵读中反复玩味言语作品的文脉、气韵,为深层次的阅读提供心理预设。

二、言意转换,体验言语语意

1.组织概括。

语言文字运用的大师水平是把厚书读薄,长文读短,段落读成句子,句子读成字词。自三年级开始,概括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努力探究多种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合理引导,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反复的阅读训练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做到适度有常、通达圆融。在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组织概括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模式进行练习设计。模式一,给出重点词语和连接短语,使学生能够借助台阶“跳一跳”进行语言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模式二,针对脉络清晰的课文,从让学生概括一个句群、一个自然段开始,一点到面,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脉络结构。模式三,有些课文题目的课题基本概括了主要内容,从课题入手也是一种锻炼概括能力的方法。模式四,针对较难的文章,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摘要的重点词或者线索结构,将学生分析感悟之后的理解填入,水到渠成。

2.学会复述。

只有充分理解内容、切实把握要点,运用有组织、有逻辑的语言,才能做好对课文的复述。复述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学习、运用、发展语言的训练场。复述课文不同于背诵课文,复述要在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有序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逻辑,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背景等内容;既要遵循原文,又要发挥自主性,恰当地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复述。以《蝙蝠和雷达》为例,教师应设计几个递进的问题。1.蝙蝠是靠什么探路的?并设计表格,记录在不同的试验方法下铃是否发出响声,得出蝙蝠探路的方式。2.蝙蝠的嘴和耳是怎么配合探路的?引导学生梳理关键词并画出示意图,结合图示总结探路过程。3.科学家是怎么模仿的?让学生结合图示和重点词进行描述。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探寻复述的角度和顺序、语言选择。

三、由意入情,体验言语情感

1.反观情景体验。

言语作品在基本语意的表达之外,还在情感、哲理、人生追求、生活趣味等方面给予人类永恒的关照,也因而具备了生命力和艺术价值。体验言语作品情感的关键在于达到读者与作品情感的统一,在于实现感同身受的过程。情感是发于内而表于外的东西,而言语形式是最好的情感外化手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蕴含作品内在情感的言语形式,深入其情其境,体会作者言语表达中的深情厚意。在解读文本时,学生总会带着自身特有的情感准备,甚至形成言语理解的心理定式,倾向于以前接触过、或是当前他们所深信不疑的东西,不可避免地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同化言语表达。这种以“有我之境”投射个人思想感情的模式,不仅使学生的自我情感得到适度宣泄,更让已有的情感体验升华了作品的底蕴和内涵,在由此及彼、彼此相容的复合式反观言语情境中,促进学生自我内心世界的成长。

2.驾驭情景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文学鉴赏工作,即前文所说的文本理解、言语品位、情感体验等,之后就要将教学重点放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身心成长上来,这是教师开展语言文字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已经融入作品,切己体察了言语语境,但如何跳出文本所营造情意世界的樊篱呢?一方面将言语情境纳入自我促进的轨道,力求这些阅读行为价值的有效生成;另一方面由此及彼,对言语情意进行深层剖析和意义探寻,体验言语作品韵外的别致。教师不应止步于学生与言语情境世界的相融相感,更应将这种和谐共振的情感体验化为自己“知、情、意、行”各方面的素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体情能力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与所阅读的内容加以融合,促成自我情感阅历的增长。教师和学生不应在言语情境体验中过度迷失,应有教学检测的自我驾驭能力,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提升境界,体验言语“意蕴”

1.理清文路,点拨文眼。

进行阅读训练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脉络结构,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语文学习能力。五年级是一个过渡期,也是培养理清文路这一学习能力的关键一年。比如,在执教《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时,教师可以在课始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初读文章第一段,你认为黄山被誉为什么?它以哪四绝闻名于世?2.文中描写了哪几种松树?第一个问题是重温第一段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回忆起来。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浏览全文,“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几个关键短语浮出水面,凸显了“三大名松”是黄山闻名的“奇松”,为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脉络指明了道路。文眼阅读法,即抓住文章题目中蕴含的双眼,捕捉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在《黄山奇松》的授课中,可扣住“奇”字展开教学,提问学生黄山“奇”在哪?黄山三大名松“奇”在哪?带领学生潜心观察,交流感悟。

2.体会言语主体人格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