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范例6篇

阅读中国

阅读中国范文1

朱永新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影响深远、蜚声中外。新教育实验以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为途径,努力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作为一名学者,他治学严谨、著作等身,拥有学者的智慧;作为一名高官,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半点官气。他永远不能割舍的就是对教育的这份情怀,朱先生说:“学者代表社会的良心,对社会提出批评和提醒,而政府负责建设和行动,碰巧我把二者统一了起来。推广阅读是我一生的事业,这点不会变。”

《教育的解放》收录了朱先生从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的部分文章,“它们既是我一年多思考教育问题的记录,也是我行走新教育的写实”(《后记》)。而谈阅读的文章就有10多篇。他指出,“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那么,阅读究竟能够改变什么?朱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讲了堪称经典的四句话,也是他关于阅读的核心主张:第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第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第三,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第四,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

在《为什么阅读很重要》一文中,朱永新先生引用了总理的一句话,“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笔者还注意到朱先生于2011年4月17日在泰州市百姓大学堂所作的同题演讲,从7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阐述:第一,阅读与知识积累。知识就是力量,意味着书籍拥有的力量,首先就意味着阅读的力量。第二,阅读与精神成长。一个人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第三,阅读与经济发展。国民阅读水平的高低,最终影响着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四,阅读与文化传承。传承文化无疑依赖于有效阅读。第五,阅读与政治文明。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是中国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六,阅读与教育生活。学校教育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第七,阅读与城市品质。阅读是城市的活力所在。

朱永新先生说:“我期待着教育的更大‘解放’。解放了民间,也就解放了教育。”(《期待教育的更大解放(代序)》)而在笔者看来,教育的解放更有赖于教师的解放,或者说教育的改变更有赖于教师的改变,教师的任何改变,都是教育的改变。朱先生指出,要让学生读书,首先要让教师读书(《首先要让教师读书》),“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就有了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项目———“吉祥三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的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教育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育智慧哪里来?从经典阅读中来。朱先生指出,“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都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掌握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由浅入深的发展路径;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路径。在特定发展阶段中的具体教师,面对特殊的场景,一定有一本最适合他阅读的书。新教育实验强调关注“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即能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构成一个教师思考原点的根本书籍的高度,往往会影响到这个老师的学术高度。

阅读中国范文2

关键词:幼儿;亲子阅读;现状;应用

1.引言

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和成长的环境,而家长则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其对幼儿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3-8岁是获得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而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家庭读写环境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有关,其中家长阅读态度、家长阅读行为、亲子阅读策略和频率与幼儿早期的阅读能力有显著相关(李晶晶,2010)。然而,在这个充满压力及信息化的时代,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双薪家庭,父母每天要面对的是充满压力和竞争的工作,同时还要抽出时间照顾幼儿。此外,电视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让手机、电脑和ipad成为了日常用品,这对亲子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关于城市家庭早期亲子阅读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的总体开展现状处于一般水平,大、中、小型城市相比,中型城市的幼儿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效果要优于小型城市幼儿家庭,其它类型城市之间无显著差异(陶翠萍,2013)。

国内有关亲子阅读的研究在最近十年逐渐增多,许多研究对亲子阅读对幼儿的影响、亲子阅读的现状、影响因素、指导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以往关于亲子阅读的研究进行整理,目的是厘清目前我国亲子阅读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2.亲子阅读的定义和形式

亲子阅读,也叫亲子共读或亲子分享阅读,可以简单理解为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阅读活动。朱从梅和周兢(2006)将亲子阅读定义为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伍新春和郭卉菁(2004)认为亲子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人与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

关于亲子阅读的形式,朱从梅和周兢(2006)依据母亲对幼儿的反应是否敏感,阅读中是否有提问和讨论等互动程度,将亲子阅读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平行式的亲子阅读、偏离式的亲子阅读和合作式的亲子阅读。其中,平行式的亲子阅读是指阅读的过程中亲子之间基本不谈论或很少谈论书中的内容,即父母主要是朗读书中的故事而整个过程缺乏交流。偏离式亲子阅读主要包括无视或忽略书中的文字作用,误读画面的内容,过度注意细枝末节,随意或过度的无意联想,表面上是围绕书中故事进行交流,实际上已经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等情况。而合作式亲子阅读是指父母与孩子围绕书中的故事进行有效交流的阅读形式。

3.亲子阅读对幼儿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亲子阅读对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通过整理已有的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对幼儿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的言语能力。幼儿的言语发展本来就是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学习获得,而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与幼儿围绕图书进行互动,无疑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学习。已有研究发现,亲子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有利于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和提高其口语表述能力(樊俊杰, 2014)。吴燕(2014)的研究同样显示,互动式分享阅读能够有效提高4-6岁幼儿的叙事能力。

(2)幼儿的阅读能力。亲子阅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明(张晓怡, 2008; 朱从梅 & 周兢, 2006;)。

(3)幼儿的心理健康。亲子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开展,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由此可见,亲子阅读有利于增进亲子之间关系。有研究表明,亲子阅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满足幼儿的依恋心理,这有助于幼儿发展出积极正面的心理品质(郭静静,2012)。

4.亲子阅读在早期阅读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亲子阅读对于幼儿的影响是积极的,并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明。然而研究者发现,关于亲子阅读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应用主要开展于家庭、幼儿园和儿童图书馆。其中朱红梅(2011)在研究中指出,幼儿园通过创建图书阅览室而指导亲子阅读活动的进行,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同时教导家长亲子阅读的策略和方法,创造亲子阅读经验的交流活动,提升家长亲子阅读的观念。此外,许多地方的少儿图书馆也开始不断重视亲子阅读的发展,为亲子阅读提供温馨的环境和相关的指导,并还开展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例如:亲子读书会、亲子讲座等(曹桂平, 2014; 石静, 2008; 赵玉芳, 2008)。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亲子阅读得到了很多家长和相关机构的重视,只是亲子阅读更多的应用于正常幼儿的早期发展,而较少针对于语言发展迟缓或其他幼儿。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中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具体如下说明。

5.目前我国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和地区的亲子阅读存在共同的问题。研究者经过归纳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1) 关于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大部分家长不能科学的认知亲子阅读的价值所在,认为亲子阅读仅仅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和获得知识,并且以家长为主导,并不注重阅读过程中的交流和情感互动(王颖, 2009; 单冬雪, 2014; 杨雯B, 2014)。王颖(2009)的调查研究发现,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主要在于丰富孩子的知识,开发孩子的智力,而对于亲子阅读在情感发展和言语发展的价值认识不够。

(2) 关于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家长缺乏指导亲子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更多的是通过朗读的方式进行,而较少围绕读物进行交流和分享(赵倩 & 徐婕, 2014)。单冬雪(2014)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希望通过亲子阅读实现对孩子进行说教的目的。由此可见,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引导孩子阅读与教导式阅读的差异。此外,王颖(2009)的调查发现,较多家长是根据自己的摸索和经验来指导幼儿阅读,其次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学习指导策略,再次是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而在亲子阅读的互动中,家长普遍能够注意讲述和提问的技巧,会使用生动的语调,模仿故事中的行为或寻找机会表演和鼓励孩子,但缺少创造性的延伸,例如进行角色扮演等。

(3)其它问题。较多关于亲子阅读现状的研究表示,亲子阅读的过程,其效果和频率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幼儿的兴趣和特质,父母的教育程度,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环境等(樊俊杰, 2004; 季燕, 2012; 陶翠萍, 2013)。

总的来说,过去的研究更多的焦点是放在了家长的身上,主要还是认为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认识和所采用的指导策略上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其次是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及亲子阅读的环境氛围等。针对以上所述的几个问题,许多研究者也给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包括建议家长在开展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注重与幼儿的交流和分享,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更多的使用互动式阅读,此外,家长应该了解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有计划的开展亲子阅读(樊俊杰, 2004; 季燕, 2012; 章丽 & 陈丽莹, 2015)。

6.建议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的整理,研究者发现,过去的研究较多集中于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而较少针对亲子阅读开展相关的实证性研究。因此,将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开展亲子阅读对幼儿的干预研究,尤其是那些在言语发展上存在问题的幼儿。此外,关于目前许多家长在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缺乏指导策略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参照国外已有的项目,同时依据幼儿的发展阶段及最近发展区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幼儿家长使用的指导手册,这样有助于家长科学、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亲子阅读。

参考文献:

[1]曹桂平. (2014). 试论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 图书馆杂志, 33(7), 47-52.

[2]樊俊杰. (2014). 0―3 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研究现状述评. 早期教育: 教科研版, (7), 89-92.

[3]郭静静. (2012). 浅谈亲子阅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益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8(9), 58-59.

[4]季燕. (2012). 3~ 6 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 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 (1), 77-80.

[5]李晶晶. (2010). 5-6岁幼儿家庭读写环境与其早期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6]单冬雪. (2014). 亲子阅读活动中的家长角色研究. 硕士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7]石静. (2008). 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8), 110-112.

[8]陶翠萍. (2013). 城市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硕士论文. 沈阳师范大学.

[9]王颖. (2009). 吉林市幼儿家庭亲子共读现状调查. 硕士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10]伍新春, 郭卉菁. (2004). 国外分享阅读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导刊,2004,(01):56-59.

[11]吴燕. (2014). 互动式分享阅读对 4-6岁幼儿阅读兴趣, 叙事能力的影响. 硕士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12]杨雯B. (2014). 早期亲子阅读家长指导行为研究. 硕士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13]张晓怡. (2008). 不同亲子阅读策略对 3-6 岁儿童图画书阅读能力的影响. 硕士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14]赵倩, & 徐婕. (2014). 亲子阅读与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研究. 学理论, 14, 025.

阅读中国范文3

一、中国古代戏曲演变及其特点

1.中国戏曲的雏形及形成。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表演成分比较明显,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的主体;另一条是由原始歌舞到隋朝的“九部乐”,再到唐代歌舞戏的演出。它们因不断吸纳古典文学、民间歌舞艺术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宋代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很多娱乐场所,如“瓦舍”“勾栏”等,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不断融合,产生了北方的“金院本”,南方的“南戏”。到了元代,北方形成了“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北宋末年流行在江浙一带的民间歌舞小戏。它融合了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早期南戏往往较多穿插滑稽搞笑的片段,以增加喜剧效果;后期体制庞大,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代表作是高则诚的《琵琶记》。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元代影响最大的是元杂剧。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高文秀、纪君祥等,他们的作品大多反映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浓郁的生活气息,多俗言俚语,语言以本色为主,质朴自然,风格豪放粗犷。中期的杂剧语言富有文采,内容上多写爱情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写神仙道化如马致远的《陈抟高卧》等;借古文人的际遇抒当代文人的感慨如郑光祖的《王粲登楼》等。后期的作品明显体现出南方的人文色彩,创作风格趋于典雅,创作题材多为文人逸事,宣扬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积极的精神日渐消退。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传奇源于宋元南戏,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明中后期,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曲调较南戏有增加,并逐步形成了按宫调联套的南曲体系,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对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的暴虐、贪婪都作了比较深入的揭露和批判;还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对封建礼教与专制主义作了激烈的批判。主要流派有强调格律的吴江派、重视内容辞采的临川派、讲求辞藻用事的骈俪派,代表作家、作品有沈的《属玉堂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梁辰鱼的《浣纱记》等。

5.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清代戏曲主要表现为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花部(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诸戏的兴起,结束了戏曲史上的传奇时代,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二、传奇与杂剧的主要特点

1.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曲词(剧本中人物的唱词)、宾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但传奇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重要人物上场时只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都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但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男角色)、旦(女角色),传奇的主角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三、怎样阅读古代戏曲

阅读中国古代戏曲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剧本,了解一些戏曲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如角色中的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点的男性人物;如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了解了这些常识对于分析人物形象很有帮助。另外,如曲牌、宫调,戏剧事件的典型性、集中性、程式性特点等都有助于了解人物情感的变化、剧情的发展。

2.了解剧情,熟悉人物,有助于把握主题和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如读《窦娥冤》仅仅只看“三桩誓愿”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张驴儿投毒事件以及“誓愿”实现的前因后果来看,窦娥是在抗争与妥协中走向刑场的,她的“三桩誓愿”是冤与怨的倾诉,是恨与无奈的总爆发。熟知剧情,我们才更能感受到官府的黑暗与窦娥冤屈之深。

3.阅读剧本,要注重鉴赏语言艺术。鉴赏语言艺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注意古白话、俗语、典故等。戏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和农民,因此,其曲词多俚言俗语以及典故。徐渭在《南词叙录》里说“夫曲取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这说的就是戏曲语言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古白话、俗语典故具有时代性,因此要多读才能品出其中之味。

(2)要注意曲词的抒情性。因情赋声、以声传情是曲词的最大特点。戏曲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光靠眉目传情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曲词来表现思想感情。如《梧桐雨》整出戏如同一首抒情长诗,作品关注的不是唐明皇和杨贵妃曲折传奇的爱情故事,而是故事中所蕴涵的情感,有相爱时的欢乐,但更多的是生离死别的痛苦、思念的哀愁以及悲凉的历史沧桑感。

(3)要注意欣赏曲词的音韵美。戏曲里大量使用曲牌、宫调,使得曲词富有音韵美。又因为曲词要和曲演唱,所以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流转回环的音乐美。如《倩女离魂》第一折开头:“【仙吕・点绛唇】捱彻凉宵,飒然惊觉,纱窗晓。落叶萧萧,满地无人扫。”曲词多短句且长短错落,富有节奏,便于吟唱;又句句押韵,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4)阅读剧本,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戏曲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注重意境美的传统。如《梧桐雨》第四折最后的几支曲子:“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借雨景抒离情,情景交融,把唐明皇美梦惊醒后,独自面对梧桐秋雨的孤凄、悲凉写得淋漓酣畅,感人至深。虽是写景,却句句含情。

(5)阅读剧本,要注意欣赏古典戏曲文学的创作手法。古代戏曲常常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以超现实的想象、夸张、奇异的情节,来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来塑造人物,反映现实。如《窦娥冤》就用“三桩誓愿”表现窦娥的冤屈,揭露官府的黑暗;《柳毅传》写一介凡夫到洞庭龙宫传送书信等;《梧桐雨》用唐玄宗与杨贵妃天上相会表达了对爱情的歌颂等。

【阅读训练】

惨 睹①(节选)

李玉

(生缁衣笠帽)(小生道装挑担上)(白)大师走吓!

【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小生合唱)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叠叠高山,滚滚长江。(生白)我自吴江别了史徒出门,师弟两人,一路登山涉水,夜宿晓行。一天心事都付浮云,七尺形骸甘为行脚②。身作闲云野鹤,心同槁木死灰。(唱)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生白)徒弟前面是那里了?(小生)是襄阳城了。(生)是襄阳城了。咳!(生唱)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内)走吓!(小生)后面有许多车辆兵马来了,且闪过一边,让他们过去。(下)(外、末拿枪哨子帽,杂扮车夫四辆,净扮将官押上)

【刷子芙蓉】头血溅干将③,尸骸零落,暴露堪伤。又首级纷纷,驱驰枭示④他方。(净白)俺想皇爷杀了多少大臣,就在京城号令罢了。又听那都察院陈御史之言,说凡系那处人,把首级发在本处号令,把头儿装了数十辆,着咱们各处分解。这样苦差好不烦恼,快走,快走。(活门串应唱)凄凉,叹魂魄空飘天际,叹骸骨谁埋土壤。(净对内介)咄!你每这些众车儿打伙儿行走,不要落在后面吓。咳,那些众公卿做什么官?今日里呵,(唱)堆车辆,看忠臣榜样。枉铮铮,自夸鸣凤在朝阳!(下)(生、小生上)吓,呵呀,好痛心也!

【锦芙蓉】裂肝肠,痛诛夷盈朝丧亡,郊野血汤汤。好头颅如山,车载奔忙。又不是逆朱温清流被讨⑤,早做了暴嬴秦儒类遭殃⑥。(小生白)大师走罢,不要管他们的事了。(生)咳,都为我一人,以致连累万口性命,是我累及他们了!(唱)添悲怆,泣忠魂飘。羞杀我,犹存一息泣斜阳。(三旦内)苦吓!(小生)后面又有许多兵将解着囚妇来了,且闪在一边。

(外、末头袋拿刀,旦扮四囚妇,丑扮差官押后上)走吓!

【雁儿落】(众旦)苍苍!呼冤震响,流血泪千行万行。(丑白)这是你家做官的带累你每的,哭也怎么?(众旦唱)家抄命丧资轻荡,害妻孥徙他乡。(丑白)那些夫人小姐砍的砍,绞的绞,还要发教坊司、赏象奴⑦,不知流徙千千万万,那在你们这几十百个。(众旦唱)沦丧,叹匹妇终作沟渠抛漾。(跌介)(丑)这时候还要装幌子,思想那个来扶你每么?还不起来快走!(众旦唱)阿呀,天吓!真悲怆,纵偷生髋麟⑧,到不如刚骈首丧云阳⑨凹。(丑赶介)走吓!(同下)

(二生上)阿呀好恼吓!纵然杀戮忠臣,与这些妇女何干?

【桃红芙蓉】惨听着哀号莽,惨睹着百俘囚状。(小生)大师,路上来往人多,不要讲了,走罢。(生唱)阿呀,裙钗何罪遭一网,连抄十族新刑创。(小生白)大师,当初刘文成说尚有三十年杀运未除,这也是天数了。(生)咳!(唱)纵然是天灾降,也消不得诛屠恁广。恨少个,裸衣挝鼓骂《渔阳》凹。

(付内白)啪,走吓!(小生)后面许多兵将,押着无数犯人来了,且闪在一旁。(占、老鲛帽花枪扮军士拿军器,四个犯官付校尉押上)

【普天芙蓉】为邦家输忠谠,尽臣职忤强项。(付白)为因你每要做忠臣,故此圣上特来奉请。(众)呵呀,我们久不为官,又来拿解,岂不冤枉?(唱)山林隐甘学佯狂,俘囚往誓死翱翔。(付白)快走,有话到圣上面前去讲。(众)讲什么,要砍便砍罢。(付)好一班不知死活的书呆。(内介)走吓!(众)老先生,总是我每不是,当初不能御敌,直至纵虎入山,悔无极矣。(合唱)空悲壮,负君恩浩荡。罢!拼得个死为厉鬼学睢阳。(同下)

(二生上)(生恨介)咳,一发罢了。吓,吓,吓!我道只独诛戮朝中臣宰,不想又捕捉弃职官员,正人君子,定然无噍类矣。(唱)

【朱奴芙蓉】眼见得普天受枉,眼见得忠良尽丧。(小生白)大师走罢,天色已暮,快赶到前面寻一寺院歇宿便好。(生)咳!(合唱)阿呀,迷天怨气冲千丈,张毒焰古来无两。(生)阿呀,我想忠臣做到这个地位是哟。(唱)我言非戆,劝冠裳罢想,到不如躬耕陇亩卧南阳。

(小生白)大师,此处湖广要道,京中往来公干人多,恐有识认,祸生不测。(生)如此便怎么?(小生)且到前面,过了今夜,明日从小路急趱行,赶到武冈州,速往贵州,直入云南深山居住,才可安身。(生)如此且赶到前途再处。

【尾】路迢迢心怏怏。(小生唱)且暂宿碧梧枝上。(内作钟磬介)(生白)吓!钟鸣了。(小生)大师,这是野寺晚钟,非景阳钟也。(生)吓!是野寺晚钟?是。(生)咳!(唱)错听了野寺钟鸣似景阳。

(选自《千钟禄》,有删改)

[注]①本曲写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即位后,燕王朱棣争夺帝位,以反对削藩为名,发兵南下攻破金陵,建文帝扮成僧人,隐遁逃亡二十多年,直至晚年返回金陵的曲折故事。②行脚: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的僧人。③干将:古宝剑名。④枭示:割下首级悬木示众。⑤清流被讨:天中,唐宰相柳璨迎合朱温旨意,谮杀大臣裴枢等人,李振乃对朱温说:“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⑥儒类遭殃: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政。⑦教坊司:官署名,掌管承应宫廷宴会、祭祀声乐歌舞的机构。象奴:南方驭象者称象奴。⑧髋群:亢直貌。⑨云阳:后世常用于指代刑场。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请分别概括主人公所见的惨景图。

2.作为传奇,试简析本文分别写所见惨景图的好处。

3.清初民间戏曲传唱之广,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语,说的是两支最为家喻户晓的曲子,一支是《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南吕【一枝花】,另一支就是【倾杯玉芙蓉】。试以【倾杯玉芙蓉】为例,简析让家家户户皆唱之原因。

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戏曲的阅读》

阅读训练:

1.第一幅图:朝中臣宰头颅分装数十辆,被押运分解。第二幅图:囚妇发配教坊司、赏象奴,遭流徙。第三幅图:弃职官员,正人君子被押解。

阅读中国范文4

随着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通过手机媒体,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逐渐被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截止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2.91亿人,较2011年增长34.1%。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手机阅读进入了一个“大跃进”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手机书城、起点中文网、小说阅读网等手机阅读网站是做得比较好,具有较强竞争力。

市场用户规模

市场规模

手机阅读网站分布

报告显示,在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阅读内容方面,有66.9%的用户经常阅读小说文学,58.6%的用户经常阅读新闻资讯,28.9%的用户经常浏览博客论坛。调查还显示,66.2%的用户通过纯文字形式进行阅读,但也有41.0%的用户通过图文阅读,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用户的阅读内容有关,如新闻资讯以图文并茂形式为宜,小说则多为纯文字形式等。

阅读内容调查

在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年龄分布上,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分析师认为,18—35岁的青壮年群体是手机阅读市场的主力军,其原因与这个年龄段人群的手机利用程度和阅读习惯有关。具体而言,18—25岁的人群多喜欢阅读小说,而25—35岁的人群则多关注新闻资讯。

用户年龄分布

受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年龄分布的影响,手机阅读用户的职业和年龄分布的走向一致。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职业分布情况以学生最多,占比达到22.7%,工人和白领也是手机阅读市场比重较大的两类人群,占比分别为19.6%和18.4%;

用户职业分布

在手机阅读用户学历水平方面,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学历分布情况以高中/中专/职高学历的人群最多,占比达到38.7%,之后是大专和本科,占比分别为23.9%和20.4%。阅读用户月收入水平分布等表现很一致。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收入水平分布情况以2501—3000元的人群最多,所占比重为35.0%,其次为2001—2500元的人群,占比为19.5%。手机阅读用户的月收入水平大致与其学历水平相吻合。总体而言,目前手机阅读用户呈现“三低”状态,即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

用户学历分布

阅读用户月收入

在手机阅读用户付费内容意愿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在手机阅读需要付费的情况下,主要愿意为小说文学、新闻资讯和学习教育付费,所占比重分别为47.0%、30.5%和27.5%。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分析认为,用户愿意为新闻资讯付费主要是由于订阅各类手机报和消息服务(天气预报等)。

用户付费意愿调查

根据艾媒咨询《2012-2013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年度报告》内容,艾媒分析师点出了手机阅读市场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进入了一个“大跃进”时代。从过去的纸质媒体到传统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手机阅读已然形成一股时尚之风,它推动着与之相关的产业不断发展。相关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应该根据当前的市场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内容定制,注重引进海内外优秀的阅读作品,避免阅读内容同质化,这个问题不仅会阻碍手机阅读的创新和发展,更会降低读者用户的思想品位。同时,随着用户的正版意识和消费水平不断加强,逐步引导用户养成主动使用正版内容的习惯也是各出版商和运营商值得关注的。手机阅读是顺应时展而产生的,并飞速向前迈进,因此整个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在这一过程中,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将会遭到淘汰。

总体而言,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小说吃香,但版权是付费内容的制高点;

2、知识产权将得到更多的保护,引导用户主动获取正版内容需要更多努力;

3、扣费渠道和支付手段对整个手机阅读市场的发展非常关键;

4、新闻客户端付费遥遥无期,盈利模式模糊不清;

阅读中国范文5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于世界读书日全面启动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是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由中国文明网联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活动在数字阅读时代的背景下,立足于新媒体阵地,致力于优质阅读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是一项全国性、持续性、创新性的基础阅读工程。

孙寿山在致辞中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活动切合当前精神文明发展现状,通过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借助新型媒体和传播渠道的优势,发挥大型文化企业在文化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一大创新,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更广泛、更便捷地多读书,读好书。

据介绍,“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围绕“三大平台、三大项目、三大工具”的建设,构建“纸质阅读——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的完整体系,为读者提供优秀的阅读内容产品及服务。其中,“三大平台”包括:中国文明网专题频道、供手机用户使用的掌上阅读专区、“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推广平台及数字阅读平台;“三大项目”包括针对分众群体的“阅读书包”推广活动(如企事业单位书包、母婴书包、学生书包),创建阅读体验示范基地,发放全民阅读卡;“三大工具”包括阅读测试评级工具、城市阅读指数以及每年一度的全国性阅读大赛。

在启动仪式上,活动主办方还正式宣布启动2012年“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重点项目:以“爱上阅读、书写梦想”为主题的大型向读者免费送书活动及创作征文大赛活动。活动将面向全国读者,征集读者最想得到的一本书,活动组委会将通过抽奖,向全国读者赠送1万本纸质图书和10万张中国联通手机阅读卡。

出席当天启动仪式的领导还有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朱永良,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祖敏,中国联通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黄英等。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三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本刊讯 4月20日,在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三周年座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孙寿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与会者分享了参与读书活动的感想和收获,交流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围绕“打造有中央国家机关特色的常态化、长效化优质读书品牌”建言献策。

俞贵麟指出,读书活动坚持定期推荐精品图书、定期举办高端讲坛、定期进行读书交流,在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办出了风格特色,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强调,读书活动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管理意识和导向意识,努力保持特色和持久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切实加强示范引领,努力将“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做成示范品牌。

孙寿山在讲话中强调,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月”“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培育一批诸如“强素质 作表率”主题读书活动这样的“书香”品牌,努力建设“书香中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

新闻出版总署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孙文科代表活动举办方回顾总结了三年来读书活动开展情况。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作为主讲嘉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的目标、宗旨和特点,阐述了活动的示范意义和社会价值。作为听众代表,国务院研究室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鹿生伟,中信集团公司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杨林,中国工程院机关党办主任、工会副主席王京京就讲坛内容、活动组织等方面作了发言。读书活动承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与大家分享了承办读书活动及主题讲坛工作的几点体会。

阅读中国范文6

关键词:文本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 教学

为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我们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既要研读作品本身,同时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但是,在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阅读时,出现了文本阅读能力弱化,其他方面如政治背景等加强的不良现象,在现当代的文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具体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一.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具体表现

1.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理解不透彻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的传媒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性。这是由于不同传媒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比如报纸也是一种能够阅读的传媒工具,由于报纸主要任务是传播消息,要求是言简意赅,准确可靠,在艺术性和美感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也就没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但是,文学作品是不同的,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但又不是完全客观的再现,文学作品是生活中美感的发现,是对人生感悟的揭示。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在文本阅读时,一定要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阅读。尤其是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由于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的文艺政策,造成了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写作方式方面,思想表达方面,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都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表现形式。这也要求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阅读时更加深入了理解,加强文本阅读,以便能更好地发现作品的艺术性。

2.对作品的写作方式不了解

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由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存在差异,或者表现爱情,又或者提倡勇敢,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就千差万别,甚至是相去甚远。就是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时候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比如,同样是表现思念故乡,柳永的表现就是婉约,悲悲切切。在遥远的故乡总是有隐隐约约有心上人的影子。而辛弃疾确是豪迈,思念故乡的同时还牵挂着恢复中原。这就是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的同时,形式也会促进了内容的表达。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就需要把握作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分析只有熟练作品的写作思路和框架结构,才能更好地教学文本阅读。

3.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认识不到位

每部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内涵方面就更丰富一些。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对文本阅读的效果,弱化对作品鉴赏。所以在对作品教学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中心思想。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进行研读。但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只是理解作品的手段,不能代替文本阅读。如果希望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更好地领悟作品的灵魂,还是要加强文本阅读,并且自觉的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

二.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原因

1.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社会风气也浮躁了许多。已经很少的人能够真正平心静气的进行阅读了。如此的社会大环境也对文本阅读造成很大的影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产出,这些经济领域的原理,也应用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希望通过走捷径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并且掌握需要阅读的文学作品。已经是广泛并且通行的做法。在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如此情况下,加强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作者经历的了解,通过运用各种辅助手段来诠释作品,弱化文本阅读,是很多投机取巧人习惯的方式。这也造成了文本阅读能力的不断弱化。

2.文本阅读能力弱化传统方面原因

在对文学进行阅读时,不强度进行文本阅读,而是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的特定因素,来理解作品的做法,是有着很悠远的历史传统的。在古代从事作品相关问题研究的学问称谓“考证”。“考”是提出观点,“证”是寻找出相关的依据进行佐证,兴起于汉,流行于两晋,在当代也有广泛的市场。“考证”在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方面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对一些写作手法比较含蓄,写作目的比较隐蔽的作品,比如《春秋》,《春秋》在写作方面经常应用曲笔的方法,如果不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阅读,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观点。但是,如果舍本逐末,一味追求作品的相关背景,忽视了文本阅读,结果是很难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领会。我们应该继承先贤的优良思想,尤其是文化领域更应该提倡的文化传统弘扬,但是传统继承是应该批判的继承的,如果是照搬照抄,就失去了继承的意义了,“考证”文化在开创时的目的是运用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环境的了解,来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清代文字狱盛行,我们在阅读《聊斋志异》时,就不难理解作品中那些狐狸和狼的社会意义了,她们其实都是人,只不过作者为了避免文字狱的迫害,不得已拟人化了。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在仕途方面的不容易,不注重文本阅读,那么,你将很难发现故事中的美,人的善。如同很荣幸的进入宝藏,却空手而回。

3.文本阅读对阅读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

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传媒方式的阅读。它对阅读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文学作品的自身特点要求阅读者有很高的自身素质。文学作品的内涵一般都比较深奥,不象报纸,小说等那么直白明了。文学作品的结构由于作者出于表达方式的需要,都比较严谨和复杂。文学作品情感的释放,体现在字里行间,看似不经意的寥寥数语,其实际却是有着深远的意境。古代的优秀作品每个字都是反复推敲得来的,所谓的一字千金。而现当代文学作品由于现代人的思想性越来越复杂,作品内涵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关于这些作品的阅读,是需要一定的自身素质的。其次,进行文本阅读要求阅读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才可能实现的。正是所谓厚积薄发。不是急功近利,短时间能形成的。第三,阅读者的自身素质还包括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经过复杂的人生经历,很难理解文学作品中发生的故事,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没有谈过恋爱并失败过,很难体会“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感叹的。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文本阅读方面,经历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着难以取代的作用。是正确理解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必要条件。

4.文本阅读在教学中的忽视

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首先,教师对文本阅读重视不够,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一脉相承地接受了前辈的观念,过分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作者在写作时心态及环境的影响。不去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美感和艺术成就。人云亦云,想当然的思想作风是教师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主观原因。其次是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核方面,对文本阅读比较轻视,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过于公式化,格式化,不能从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去深入挖掘,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缺乏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一味迎合大众的需要,不重视文学作品精神方面的深刻内涵的考核。是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比较困难的客观因素。

三.提高文本阅读采取的措施

1.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强化文本阅读的培养。首先,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美感感知。“生活中不并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次,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对于作品的分析还可以人云亦云,通过时代背景分析,政治环境判断,解析作品,但是写作却是体现作者文学功底的试金石,加强文本阅读能很好地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帮助学生写出好文章。第三,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文学创造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志文学青年。

2.文本阅读在教学中的体现

最好的加强文本阅读的措施就是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这是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最直接,最便捷的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在文本阅读方面,老师应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只有老师进行文本阅读了,不再只是谈作品背景和政治意义及对现当代的影响了。学生才能以文本阅读为方向去理解作品,诠释作品。并且,随着老师文本阅读能力的加强,对于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有了更加全面的提升。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会游刃有余,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认识。

其次学生自学意识对文本阅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傅已经领进门了,是否能够掌握好修行的法门就是自己的决定了。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应该在思想认识方面把文本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到自己在社会生存发展高度。积极努力,认认真真的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思想性,艺术性全面的理解。

总之,文本阅读能力的强弱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有着很大关系。正是在教学中忽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思想性的理解和诠释,过多地强调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才造成了文本阅读能力减弱。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也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很重要的方法和途径。相信,随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文本阅读的重视,文本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莫雷.文本阅读百年回顾 [J].华南大学学报.2006(10)

[2]王瑞明.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加工过程.[J].心理学报.2007(4)

上一篇汪涵语录

下一篇住宅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