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道德素养提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道德素养提升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分析指出了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及提升的途径与方法。从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导向教育。从课堂教育、康复社团活动、综合考评等方面引导、实施和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道德素养;提升;途径方法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加强职业精神培育,推进职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着力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样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中意见第三项特别指出:医学教育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可见在国家层面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样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专业之一,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医学高职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基本理论、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以及基础的医学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实践、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1目前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更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常常忽视,致使学生日常生活、求职以及工作中自我约束能力、自我认同能力较差。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生源质量复杂、男女比例倾斜、民族差异较大、独生子女及单亲家庭占多数、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秩序团队意识薄弱;学生诚信、责任意识淡薄;做事时功利心强,不能脚踏实地。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生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协作精神;崇德向善、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助残的职业道德。

2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是新时代下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一项思政任务。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普遍低下,而社会对大学生要求全面发展。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康复专业学生来说特别重要。一名合格的康复治疗师首先是在学校阶段就开始了职业准备,在学校学习阶段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及职业观,那么在后续的工作中才可能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生活,这与他们的职业观与职业理想密切相关。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职业道德提的升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奠定了有力的质量保障。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康复事业的发展。

3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1)依据课程思政改革,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生的崇德向善、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目前高职院校都在遵从的指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育,使职业道德“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根据课程思政改革将《康复工作礼仪与沟通技巧》、《康复医学概论》、《人体发育学》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效结合。运用“互联网+”等技新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生的崇德向善、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2)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康复社团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康复社团学生结合专业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内开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风采礼仪大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比赛、学生社团活动“五禽戏”“八段锦”评比使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扩充而且在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上不断提升;校外开展康复社团学生走进附属康复医院、走进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居民社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内在情操。通过多种方式的校内外活动,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3)通过评价考核的导向作用,提升康复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主要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学生课堂表现学分、学生实验实训课程职业素养学分、康复社团实践活动学分三方面入手。观察该群体一年后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开展相应测评工作。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分数分析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1]陈玮.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朱宪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68-69.

[3]项童婕.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与路径[D].温州大学,2018.

[4]耿姣姣.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5):107-108.

作者:王丽飞 张君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