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例6篇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1

一、引导感知,丰富想象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但想象需要有丰富的表象作基础,而丰富的表象只有在大量接触并观察客观事物中才能形成。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对许多事物也不熟悉,他们的想象有时简单而贫乏。因此,我们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捕捉形象,积累表象。首先,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和其他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丰富感性知识,明晰客观事物。其次,要尽可能让儿童多接触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如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形成感受,还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指导他们观察、分析、比较,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印象。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向学生推荐好的文章、书籍、电视剧等,使学生不断地吸收大量的信息,获得丰富的表象储备。例如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雪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第一场雪》之前,可让学生收集有关雪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雪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感情朗读,唤起想象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情感丰富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描绘、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边听教师读、讲,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如身临其境。《四季的脚步》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诗歌第一节是:“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叮咚,叮咚,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在朗读时,“悄悄”这个词我读得较轻,较慢,前后略作停顿,意在表现春天在不经意中来临,在读“笑着”一词中,脸上要同时露出了欢欣的笑容,且“笑”字音稍长一些。象声词“叮咚、叮咚”要读得舒缓、清晰,读出溪水奔流的欢乐和清脆动听的流淌声,后一个“叮咚”比前―个略重。体现出溪水由远及近流淌而来。“赶来”一词要念得稍快一些,读出绿草、鲜花的急切之情,在教师朗读声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溪水奔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美丽情境之中。

三、激发童趣,童话想象

“童话”就字面意思而言,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方字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这正如皮亚杰的“万物有灵论”所说的: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但是,想象又要以物质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凭借课文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物品,词语,或画面之类的载体,让其通过观察,互相联系,然后放飞他们的思想,让其尽情地想象,从而大胆写作。比如,六年制第九册《迷人的张家界》一文中,有一幅金鞭岩的插图,阅读教学之后,我就利用它,给学生提供几组词语,让其任选一组,自由组合,编写一段有关金鞭岩的来历的童话故事。学生对这道题目可感兴趣了,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就想象出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听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啧啧称赞,真是令我们不敢低估孩子们的非凡的创造力。又如,教学完《珍珠鸟》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珍珠鸟与主人翁之间的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诸如此类的练习,都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的极好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将潜存于孩子们心中的言语发掘出来。

四、主体教学,拓展想象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2

关键词:创新 表象积累 榜样示范 引导实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又一次成为公众的焦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这些都告诉我们:仅仅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是不行的,必须在学生心田里及早播下创新的种子――联想和想象能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感知和欣赏作品中所运用的联想和想象,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视角、多方位地再联想和再想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是联想与想象的基础

联想、想象是人的大脑对于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与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想象不可能凭空,想当然,而必须在一定的表象基础上进行。因此,表象积累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要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积累更多的表象,教师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广泛积累表象材料。

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诸如在娱乐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形象,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如果没有这样观察积累,联想和想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这种生活的审美经验的获得。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学校”。其次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从感性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始,到读一些凝练的诗歌,再到读大部头的小说。阅读范围越广,所获得的表象和情感体验就越丰富。随着学生的观察力、情感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获得的表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会发生变化。这样,联想和想象才有了物质基础。

二、示范,是联想和想象的先导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语言交流者,其言行往往能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教师如果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并积极探求新事物,他的学生就能保持并发展对世界的好奇心;一个教师如果常常以赞赏的姿态欣赏学生的创意,他的学生必能不断地出奇创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指出:“在优秀教师眼里,学生的求知欲之所以从不熄灭,是因为他们总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工作而带来的愉。”因此,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要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首先就应当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长盛不衰的好奇心。教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保持着一颗童心对藐小微物好奇,学生便能对世界好奇。其次,教师还需要丰富的表象储备。一个阅读不多也不喜欢阅读的教师,是无法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当教师心中有了丰富的表象储备,就能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那个红头发满脸雀斑喜欢讲故事的绿山墙上的安妮,那个一直在思考人生的小王子,那个积极探索秘密花园的小姑娘玛丽和科林,那个能读懂“大王书”指挥军队对抗“熄”的牧羊少年“茫”……当教师不断吐露着一些新奇的故事,一个个动人的形象,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怎能不由此产生?再次,教师还需要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想象力。教师丰富多彩的语言往往来自于积极的态度,来自于丰富的阅读。她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通过她热情的想象,准确地外化出来感染学生,就能把学生带入情境。可以这样说,教师的好奇,教师的赞赏是联想和想象力产生的原动力。

三、实践,是联想和想象的途径

联想和想象力的真正形成,关键还是实践。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对所搜集的表象进行想象加工,再造出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联想和想象力的实践,不是一时的活动,而应该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其一,在理清课文思路中培养联想和想象。比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理清本文联想和想象的思路:诗人由街灯亮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明星想象这是天上的街市,然后联想街市上的物品和天上幸福生活的牛郎和织女。根据这样的思路,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任何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通过几步递进联想建立联系:比如“钟表和事业”,由钟表联想时光飞逝,联想到到争分夺秒,由争分夺秒地工作联想到事业的繁荣昌盛。这样按照合理的联想思路把“钟表”和“事业”两个相距甚远的词语联系起来了。再如“月亮和钢笔”“水和桌子”等。经常这样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二,由作品景趣情理丰富学生自身情感体验。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只用极其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边画买桔地形图,边引导学生由背影想象这位老态的父亲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气喘吁吁,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似乎还可以想象父亲面对家道日衰时的表情和心情,也可以联想到在那个纷乱的社会中父亲苦苦支撑家庭的艰辛。再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一男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父亲不顾自己牙痛,冒雨为我买止痛药,细心照顾我却不多言语,……父爱是没有声音的。”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时不仅锻炼了联想和想象力,更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其三,在品味精美语言时开展联想和想象。一个汉字,往往融会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一个词汇往往凝聚着作家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推断汉字最初为什么造出来,要表达什么;在课文里作者又为什么用这个词,要表达什么。例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就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描绘冬天的美景:写房顶上的雪时用一个“卧”字,让人联想什么,写小城的山景时,把山想象什么。在品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可以引导学生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想象走入冬天里的春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相似之处发掘他们所蕴涵的联想和想象,随之扩展开来让学生想象春草、夏雨、秋风和冬雪,甚至秋月甚至夕阳等景物形象,扩大思维面,进一步认识事物,增强其情趣。

其四,在作品丰富的表现手法中提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每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往往都凝聚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力。解读体验这些表现手法,便能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了。清人林嗣环《口技》借助对声音的想象为我们描摹了一个生动的失火救火的场景。这种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的作品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教师再引导学生读《明湖居听书》体会刘鹗把听觉转换成视觉嗅觉感觉的艺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清香”化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然后,教师应让学生品味巧克力,把味觉转化为听觉或者视觉。在听觉、视觉和感觉的转换中,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得以提升。

其五,在质疑解难中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质疑与联想和想象能力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质疑解惑,不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早已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在何处质疑,怎样质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生疑;有疑了,联系生活,调动已有的经验去解难。质疑解难的能力提高了,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便提高了。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问:为什么《窗》里的人都没有名字,能不能用靠窗病人的感受写来?《孔乙己》开头为什么要插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句话?学生思维活跃了,想象天空也更加宽广了。

其六,在阅读拓展中强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课外阅读能够开阔视野,让学生在联系比较中获得新知识。例如刘心武在《错过》一文中谈到了面对错过要“习惯”要“品味”,更要有所行动,把握住最关键的最美好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经历了怎样的错过,态度怎样,结果怎样。教师再引导学生读张晓风的《山昙花》,引导学生解读作家经历了怎样的“错过”,怎样面对这个“错过”的。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去体会作者不同视角的妙处,并指导学生开展不同角度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这能够再次强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高尔基称:“想象是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思维,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具有奇异思维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想象习惯并多角度地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只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引起思维的腾飞。这将有利于将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从浅层次延向深层次,从课内走向课外。这不仅仅是语文阅读的需要,更是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顾桂芳.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江清源.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3).

[3]孙武臣.是什么束缚了想象的翅膀.成才之路,2009(29).

[4]范利.重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几个基本理念.当代教育论坛,2010(3).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3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45-0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4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转贴于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5

摘要:“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6

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构成课文的血肉的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精彩的马戏”,光凭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动物的表演如何精彩。教学时,我应用多媒体手段,将猴子、黑熊、山羊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我抓住学生入情入境的好时机,让学生扮演马戏团的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各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学生不但能结合课文内容介绍动物的精彩表演,而且还恰如其分地想象动物的内心世界。在讲解黑熊踩木球时,有位同学是这样讲解的:“笨重的黑熊在木球上,你看他小心地移动着双脚,生怕自己从球上掉下来,快过中心点了,黑熊嘴巴微微张开,好像在提醒自己:‘别紧张,别紧张,慢慢过终点,我一定行的!’全场观众都安静地看着这惊险的一幕。结果黑熊终于安全过了终点,他松了一口气,好像在说:‘太好了,太好了,我成功了!’”正是因为生动的情境,才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展开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二、品词赏句,展开想象

品词赏句,发展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紧扣语言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品词赏句,能够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在教“司马光”一课时,第四自然段讲述有一位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我抓住这段中的“慌了”一词让学生展开想象。我问:“小朋友为什么慌了?”同学们很快想到水缸太深,小朋友掉进去会淹死的。接着我又问:“别的小朋友都慌乱出什么样子来?”于是同学们凭着想象,将当时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有的喊着跑,有的去找大人的情景生动地表演出来。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在愉快的心境中理解了“慌了”的意思。又如,“春风吹”一文中“春风吹,……吹醒了青蛙”这句话把春天拟人化了。为展开学生的想象,伴着播放的轻轻流水声和小鸟的鸣叫声,我将一张画有春姑娘从花香鸟语中走来唤醒万物的图画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此时此景,同学们都陶醉了。我问:“同学们,春姑娘是怎样叫醒青蛙的?”学生有的说:“青蛙,青蛙,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快醒醒吧!”有的说:“青蛙,青蛙,你看柳树、桃树都穿上新衣裳了,小燕子们在开会,你快睁开眼睛看看吧!”……学生把想象中的情境尽情地在语言描述中展现出来。

三、应用插图,引导想象

插图具有直观性,可以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丰富儿童的表象。在中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着许多色彩美丽、形象新颖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想象。如,“小八路”一文中,有一幅插图画着一位小八路坐在石头上,眼睛盯着摊在膝盖上的小本子,好像在想什么似的。我问同学们:“小八路在想什么呢?”有的同学说:“小八路在想故事书。”有的说:“小八路利用战斗空隙在认真读书。”还有的说:“小八路在看一本介绍兵器的书,想用新型武器打败日本鬼子。”又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喜庆场面。我巧妙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衣着、动作、表情,引导学生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心理活动,再用语言表达插图意思,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补叙课文,发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