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1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外主要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披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主要是从内部控制披露现状、有用性、影响因素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评价与审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国今后需要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其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最后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我国未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一、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文献比较丰富,但比较零散,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外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影响因素,是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与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披露对公司的影响等方面。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k(1996)对1993年2221家公司的年报的研究表明,有742家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 33.4%,他们还对 1989―1993年的4154家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平均有 26.5%的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而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的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小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确,他们认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二)内部控制报告需求与自愿性还是强制性披露研究

Hermanson(2000)通过对9种财务报告的使用者(36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改进了内部控制,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调查显示被调查者非常认可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内部控制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报告都能促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研究

Stigler(1964)和 Benston(1973)从成本效益分析角度,认为美国证券法对投资者的平均保护获利的程度比花费的成本要高得多。信息披露的成本非常高昂,包括:直接成本(公司制作并交付信息及保存资料、聘请会计师查核等各项支出),间接成本(公司职员、政府人员及投资者为符合信息公开所耗费的时间),机会成本(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有些资料因不能立即公开所导致的成本)。既然强制信息披露的成本要远远大于收益,应取消信息披露制度。

二、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文献综述

(一)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

吴水澎等(2000)和饶盛华(2001)分别对曾经轰动一时、蜚声全国,尔后面临着破产境地的郑百文和亚细亚两家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表明,这两家公司之所以经营失败,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缺乏。由此他们都提出: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外部监管力量。

(二)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有用性研究

为了了解我国各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认识与需求,陈关亭(2003)在2003年2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财务主管、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及高校学者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后得出:回答者强烈肯定内部控制信息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比较肯定其对财务报告的保证作用以及提供附加信息的作用;肯定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对于企业管理和财务报告的积极作用:在提供对投资者有效信息方面,回答者认为强制性报告略优于自愿性报告。同时,回答者强烈同意应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信息,并比较认可该报告应由外部审计师进行审核。杨雄胜等(2007)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度进行研究,通过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度进行研究后认为,公司治理在我国仍缺乏应有的认同。

(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蔡吉甫(2005)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业绩越好、财务报告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即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明显不足。方红星、孙G(2008)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证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炔靠刂菩畔⑴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四)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评价与审核研究

仇莹(2005)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何凤平、吴军(2005)认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孰轻孰重。张刚、周云鹏(2004)提出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应委托注册会计师出具针对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期间性内部控制审核报告。陈关亭、张少华(2003)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及其审核问题,经问卷调查和分析论证,认为我国应当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该报告发表审核意见。

三、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可见,国外学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文献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业绩好的公司愿意选择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2.内部控制报告的使用者非常认可内部控制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性披露对决策更有作用。3.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使得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具有强制性的要求,并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有抑制作用,但是可能成本很高,管理层会质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4.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披露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方面的研究。

国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国外有关法律和学术成果的引入和介绍及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的范围较窄,并且缺乏深度。目标、披露框架、披露内容及可操作性指导规范方面缺乏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吉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05,(04):3135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2

一、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样本

根据泉山区工商联统计,截至2011年底,泉山区共有小微企业458家。笔者采用组织形式分类的方式随机抽取了100家小微企业,其中公司制企业50家,占样本总数的50%;其次是独资企业25家,占样本总数的25%;合伙企业25家,占样本总数的25%。应该说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资料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泉山区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二、当前徐州泉山区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部控制有一定认知但尚不到位

为了考察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情况,问卷主要设计了内部控制适用范围、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参与者等几个问题。在对内部会计控制适用范围的认知上,有32家企业的被访问者认为只适用于企业,占到总数的1/3以上,有57家认为不但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事业及国家机关等单位。可见很多中小企业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适用范围的认知还存在偏差。

2.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

制度建设是制度执行的前提,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得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内部控制的效果。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17家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占被调查企业的17%;有58家将内部控制融合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近2/3,这种做法可能是中小企业的一种现实选择,但是这样做不能引起对内部控制的足够重视,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被调查企业只有15家建立了单独的内部控制制度,仅占总数的15%。

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不理想

如果有了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执行不好,那么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必要再了解一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本次主要进行了内部控制总体执行情况的调查。在被调查的73家建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小微业中,有4家认为内部控制执行得不好;有41家认为部分执行不好,部分执行较好; 有28家认为总体执行效果较好,只占总数的28%,而没有一家认为内部控制执行得很好。

三、政策建议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要。结合本次调查,建议如下:

1.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统一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虽然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在内部控制理论方面试图紧跟国外的先进水平,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滞后,至今尚未正式形成权威性高、得到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概念。因而对内部控制应包括哪些内容、应如何构建、各种要素有哪些联系等也认识不一,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我国的理论界应及时顺应内部控制发展的趋势,密切关注国际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演进,同时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套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专门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整体不乐观,这与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密切关系。针对这种情况,财政部应当考虑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内部控制的差异性,尽快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制定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3.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特定政策和程序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者、所有者及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知和行动,即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由企业所有者、经营者造就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领导方式,决定一个企业管理的特点和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要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自觉接受监督。良好的控制环境仅仅有领导的主观努力还远远不够,还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并完善公司治理。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不能仅为面面俱到求得职能部门齐全,也不能因陋就简使关键职能缺失,而应充分注意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做到简单、高效、协调,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要规定各层次主管人员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要对其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各层次目标的实现。组织结构要有利于上下级信息的沟通,避免机构重复,以最小费用取得最大效果。企业文化在营造内部控制环境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包括道德、行为标准及如何在业务中沟通与强化,企业中正式的政策文件等只能书面表达,管理阶层想让什么发生,而企业文化则决定什么会发生。企业应积极建设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创造有利的内部控制环境。

参考文献:

[1] 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

[2] 杨雄胜,李翔,邱冠华.中国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度研究[J].会计研究,2007,(8):60-67.

[3] 贺欣.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05,(10):44- 46.

[4]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07,(7):36-43.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3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规范内部控制奠定了基础。2010年五部委再次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我国内部控制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1]而美国早在1936年《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就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较早,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Bodnar(1975)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衡量内部控制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新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不但没有提高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反而导致了内部控制可靠性的下降。[2]Barfield(1975)使用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详细研究了各种内部控制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由于企业实务中使用内部控制模型的成本较高且对公司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较高,所以应用并不广泛。[3]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近年来才发展起来。林斌、饶静(2009)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发现内部控制投入资源大、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成长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主动披露企业内控情况;而财务状况不良、组织结构频繁变动、上市时间较长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不愿意进行内部控制披露。[4]胡为民(2012)从企业内部控制战略出发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并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在对内部控制基本指数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后,构建出内部控制综合指数,并利用所构建的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主动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更好。[5]

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于内控理论和评价指标的研究,而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丰富国内内部控制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统计数据来源于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中的2340家上市公司。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运行效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许多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投入成本高而运行效果差,忽视内部控制对公司运营的长期作用,致使公司内部控制局限于形式而难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尚不完善,国家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有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过于死板,盲目照搬照抄知名企业内控制度而忽视企业自身情况,导致内控制度执行难度大、执行效果差。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经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上市公司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上市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系统风险。因此,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本文的统计中,只有15.6%的上市公司明确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超过80%的上市公司并未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也没有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做出披露。由此可见,我国上司公司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意想不到的突况会给上市公司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效果的监督和反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我国,常见的内控监督机构是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并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则能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本文统计数据显示,54.6%的上市公司建立了内控监督机构,而接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未建立内控监督机构或内控机构受控于总经理,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发达国家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尤其是2004年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切勿盲目照搬照抄,而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针对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的问题,可定期管理人员培训、借鉴知名案例进行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公司可通过部门专业人员(如内部审计人员、事务所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检查、完善和再设计。此外,提高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防止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

(三)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工作是提高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监督和制约管理者权利的下放,即管理者合理授权。同时健全公司预算机制,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预算执行效果好的部门职工和负责人,给予适当奖励;预算执行效果差的部门负责人则进行适当惩处。还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条例,包括管理权力的约束与制衡、职工的部门调动和定期轮岗等。通过风险管理机制,保持上市公司对风险的敏锐性,争取更多时间进行风险应对,减少公司损失。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4

一、课题研究目的

《论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就新环境下,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探讨内部控制理念的创新,以期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现代企业理论和管理实践表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虚拟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提高起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要强化其内部控制。现如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广泛和深入,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已变成主流,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创新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

xx年7月,财政部相关部门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着手建设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同时,证监会、国资委、上交所、深交所、银监会、保监会等单位也纷纷着手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及研究工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被置于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中的控制活动由对人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控制理念中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理念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展望;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3.内部控制理念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4.内部控制理念创新:

(1)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包括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注重企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注重企业文化的灌注、创造开发思维的学习环境等等。

(2)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如因环境的改变对原有不和谐的制度加以删除、改革,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创新等。

(3)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如管理层次、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等。

(4)科学技术的创新:系统开发的控制、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维护的控制、防治病毒的控制等等。

5.内部控制观念创新之后对企业的影响。

五、论文提纲

前言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剧增,单纯依赖原有的内部控制理念已难以应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理念需要得到创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控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简史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四、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一)控制环境得到改善

(二)控制风险加大

(三)控制活动发生变化

(四)信息与沟通方便快捷

(五)监控任务增加

五、内部控制理念的创新

(一)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

(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

(四)科学技术的创新

六、创新点

1.建立信息技术运用到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针对信息技术,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七、参考文献

1.王利彦、张继东 《企业内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xx年年8月出版;

2.示嫣红 《企业内部控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3.颜梦玉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家天地》xx年年第11期;

4.李连华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 《会计研究》 xx年第2期;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董事会特征;内部控制

一、引言

从2002年美国国会颁布SOX法案到2008年我国财政部、审计署等多部门联合基本规范指引文件,再到2010年配套指引以来,内部控制一直是学术界和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在提升上市公司运作管理效率和规避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其在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而已有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从公司治理层面来着手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而此次研究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分化、梳理国内外内部控制和董事会特征二者之间的文献综述,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二、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董事会的研究成果比较多,目前学者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角度来研究董事会特征问题: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情况、董事会会议频次、独立董事比例等。

(一)董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关于董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结论。

乔旭东(2003)通过构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模型来实证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因素后发现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自愿披露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

但是组织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组织中其交流和沟通效率会收到阻碍,从而会增加组织的沟通成本。而大型董事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必然会影响到董事会的决策效率。Jensen(1993)等的研究显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这种低效率会导致管理层传递虚假信息给董事会,进而损害股东的相关利益。然而那些小规模的董事会又会由于专业能力的缺乏导致董事会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董事会比较合理的人数规模是7到12人,这意味着保持适当的董事会规模才能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沈艺峰(2002)的研究显示导致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董事会规模过大。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否自愿披露信息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方面。乔旭东(2003)通过构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模型来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影响因素后认为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自愿披露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

可见,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会增加组织间的沟通和交流成本,从而导致组织的管理效率低下,反而不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两职状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委托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董事长代表委托人监督总经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而被监督人总经理在与董事长的博弈中会寻求自身

利益的最大化。表面看来,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那么这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平衡关系就会被破坏,容易使得董事会被内部人控制,自然会降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学者们研究也证明了以上论点。Forke(1992)认为,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个人担任的情况下,原有的监督制衡机制会完全失效,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者的利益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两职合一的情况下企业自主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状态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的结论。殷枫(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会造成权利过于集中,从而凭借其优势地位限制其他董事运用监督权利,因此董事长也不会向外披露公司信息,这种情况下,只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执行。

当然也有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国学者钟伟强和张天西(2006)通过对比分析2004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和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意味着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状态,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从已有的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倾向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董事会独立性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所谓独立性,一般指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很多学者都使用这个指标来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问题。早在1983年,Fama和Jansen就指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越高,意味着外部董事就越能凭借其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能有效地遏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公司在外部董事的压力下也会更加积极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目的。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反复证明了这一结论,Chen(2000)也得出了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国内学者关于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乔旭东(2003)系统分析了所有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因素后认为独立董事与公司信息披露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即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就越强。钟伟强和张天西(2006)则认为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制度体系来激励独立董事的监督和约束行为,而独立董事由于自身力量的薄弱,其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公司的自愿披露水平不会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三、小结

纵观目前的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特征和内部控制有效性都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很丰硕的研究成果,基本认同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于同一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影响却有着不同的结论,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沈艺峰,张俊生.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若干成因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2(03)

[2]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07)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效率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石,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意味着公司运作的好坏。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以期望能够为我国在内部控制效率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西方国家内部控制效率研究综述

( 一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回顾 安然、世通等舞弊案件的爆发,充分说明内部控制失效会给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2002年美国颁布了SOX法案,以提高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重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根据SOX法案302和404条款的要求,在美国的公众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中公开披露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于内部控制数据可以公开获得,这也为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在国外的实证研究中,通常以内部控制缺陷来衡量内部控制效率(Doyle et al.,2007;Ashbaugh-Skaife et al.,2009)。一些学者从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出发,分析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所具有的特征。Ge和Mcvay(2005)认为,发生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正相关,与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负相关;Doyle et al.(2007)则发现,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财务状况差、业务复杂、增长速度快或处于重组阶段的公司,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看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以及公司业务等方面,都有可能对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产生影响。在SOX 法案404条款及SEC的配套规定下,在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中必须披露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Material weakness),而对于重要缺陷(Significant deficiency)和控制弱点(Control deficiency)则属于自愿性披露。Hamersley et.al(2008)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特征具有信息含量,能够向市场传递信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往往财务信息质量较低,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客观上增加了审计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对审计模式与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把缺陷存在视为风险较高的标志,研究其对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延迟的影响。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审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审计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当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不但会增加审计工作强度和审计成本,还会增加审计师的风险,因此审计师会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Hogan和Wilkins(2008)认为较高的内部控制风险,将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实证研究结论证明了这一观点,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审计费用明显较高。J.Bedard et.al(2006)认为在非加速申报下,披露内部控制需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审计师事务所在非加速申报下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定价的方法,针对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R.Hoitash et.al(2008)选择了加速申报的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他们发现针对内部控制风险,审计师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审计费用随着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师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内部控制风险较高的公司,往往财务风险也较高,客观上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师为了规避风险,容易退出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内部控制与审计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内部控制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效应。SOX法案404条款要求审计师必须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Chan Li(2007)和Yun-Chia Yan(2007)在他们的博士论文中都指出,公司在收到负面内部控制审核意见之后,容易发生主动解聘审计师现象。Zhang et.al (2007) 的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独立性越强,越容易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最近年度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Krishnan(2005)认为,与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的公司相比较,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民间组织的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如FEI的研究发现,那些披露重大控制弱点的公司中有44%的公司选择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即从原来的四大改为较小的事务所审计。

( 二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述评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财务报表出现错报的可能性较大,审计师需要扩大审计范围,加大审计投入,从而会导致审计时间的延长。因此,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Chan Li (2007)认为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将会导致更长的审计延迟。Michael et.al(2006)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对审计报告时滞有显著影响,即内部控制效率越高,审计报告时滞较短。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出现与更长时间的审计报告时滞相关;与具体的重大缺陷相比,一般重大缺陷与更长时间的时滞相关性更为显著。总之,较低的内部控制效率会影响财务报告披露的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导致更长的审计报告时滞。

二、我国内部控制效率研究综述

( 一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回顾 随着政府保护投资者的意识日益增强,从90年代开始,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在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中,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8年和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先后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基本建成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同时,确立了企业内控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由此推动我国企业内控体系贯彻实施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刘玉廷、王宏,2010)。由于内部控制数据的局限性,我国对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以规范分析为主,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信息技术、分工和控制权配置、资源基础观以及人的行为等因素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三种观点:(1)内部控制包含公司治理,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2)公司治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交叉与重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虽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公司治理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吴粒、滕丽丹(2005)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效率是不同的。徐桂菊(2006)把内部控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以股东为主体的董事会关键控制,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以监事会为主体的监督控制。内部控制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层次的控制效率,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中,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设置和功能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治理模式的内部控制效率也不同。任悦(2009)指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嵌合关系,决定了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对内部控制效率会产生重大影响。冯均科(2001)认为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具有不尽相同的效率。只有把握好了产权结构以及其所引致的治理结构的内在规律,才有可能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刘志远和刘洁(2001)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了新的变化,给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产生了潜在的风险。林钟高和徐虹(2009)在研究内部控制效率时,引入了分工和控制权配置理论。从涉及的领域看,内部控制效率是生产和交易领域互相促进和影响的效率;从涉及的时间看,内部控制效率是短期的静态配置效率和长期的动态变迁效率在时空转换的效率;从理论基础看,内部控制效率是微观各责任主体互动形成的一种企业内部整体效率。林钟高和吴林(2010)将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纳入到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框架,即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配置行为和效率不仅是基于产权理论节约交易成本的效率,更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追求持续成长优势的战略。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的行为”也能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冯均科(2001)基于“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的思想,提出在提高内部控制效率方面,没有比配备诚实的员工更重要的控制要素。陈志斌(2004)认为,问责制能影响制度执行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制度的实施效果,提高内部控制效率。邓春华(2005)指出,“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效率的核心特征。一个能力强并且讲道德的人,可以大大节约企业委托关系中的监督成本,而低的监督成本与高的内部控制效率是正相关的。

( 二 )内部控制效率研究述评 由于内部控制数据的局限性,我国在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信号显示机制,作为最了解内部控制效率高低的管理当局,会通过一些信号向外部传递其真实信息。因此,一些学者以信号传递理论为依据,在内部控制效率领域展开了实证研究。陈丽蓉、周曙光(2010a)利用2008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状况,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高,内部控制效率普遍较低。陈丽蓉、周曙光(2010b)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国外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在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SOX法案实施以后,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数据可以公开获得,在美国出现了大量的内部控制实证研究文献。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效率较低的标志,根据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密切关系,很多学者以审计为切入点,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审计师变更、审计延迟等方面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在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研究,以规范分析为主。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从2007年度起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需要全面披露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标志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此进入了强制性阶段,这为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撑。“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国外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然而,内部控制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抽象的指标,不能通过实物观测与衡量。对内部控制效率的衡量,首先需要设定一个评价标准,它取决于人们的判断。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指标。因此,如何构建准确的内部控制效率度量标准,将是我们今后进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丽蓉、周曙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经验证据》,《当代财经》2010年第10期。

[2]陈丽蓉、周曙光:《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

[3]陈志斌:《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会计研究》2004年第7期。

[4]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2005年第3期。

[5]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8期。

[6]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审计研究》2009年第1期。

[7]刘玉廷、王宏:《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会计研究》2010年第7期。

[8]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9]林钟高、徐虹:《分工、控制权配置与内部控制效率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10]袁敏:《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美国经验及借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1]Ashbaugh-Skaife, Hollis ,Daniel W. Collins,William R. Kinney Jr, and 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12]Chan Li. Three Essays on the Effect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on the Audit Environment.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Kansas, 2007.

[13]Doyle,J.,Weili Ge,and Sarah Mc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7.

[14]Ge Weili,and Sarah McVay.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iey Act. Accounting Horizons , 2005.

[15]Hoitash R.,U.Hoitash,J.Bedard. Internal controls quality and audit pricing under the Sarbanes Oxley Act. Working Paper. Bentley College, 2008.

[16]Krishnan,J..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an empirical analysi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