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论文范例6篇

文学鉴赏论文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1

从文学作品鉴赏的本质来看,期待视野是指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因为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心理上往往会形成既定结构图式,这种既成的结构图式即期待视野。在具体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表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换句话说,期待视野就是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形成的直观印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鉴赏。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教师必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恰当地鉴赏文学作品。

(一)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经历有限,对文学作品背景又缺乏了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的“期待视野”就变得非常狭小,阅读活动能够唤起的自身储备也相对有限,对作品的解读往往只限于文字,以及文字派生出的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形象,而对作品更深的思考和鉴赏则难以完成。可见,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是阻碍其有效鉴赏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提高其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社会中感受世界、认知世界,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这需要高等院校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获得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通过校外兼职或外出旅游等方式增加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背景,或者利用情景化教学方法,在特定情景中,启发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加人生阅历。

(二)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

要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让学生在鉴赏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表述、图像描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鉴赏。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也是增加学生人生经历的又一途径,对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有极大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文学底蕴。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相关背景,深入分析作品内涵。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文学作品鉴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鉴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代现象学美学大师茵伽尔顿提出了未定点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能提出种种图式化景象,这种图式中有许多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并加以补充,使之具体化。对茵伽尔顿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只是作者描绘图像的工具,塑造的情景和图像是不可控、未定的。不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构造的不同图像决定了鉴赏角度、鉴赏结果不同。进一步说,正是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看法,即学生将文学作品鉴赏中的未定点不断放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

(一)鉴赏目标不一致性

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在传统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趋于统一化。简单地说,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统一鉴赏,使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够准确。未定点理论表明,可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点,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不同看法,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其对文学作品鉴赏目标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进而得到不同的鉴赏结果。例如,在鉴赏《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鉴赏角度做出硬性要求,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底蕴形成期待视野,进而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鉴赏。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一夜风光之后的辛酸生活,并对之产生同情,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愤恨;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路瓦裁夫人朋友背后的故事,他们认为这个朋友早已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却因为贪恋财富而将事情真相隐瞒。出现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鉴赏做出简单评判,而应结合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之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尊重不同学生的鉴赏结果,帮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发挥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鉴赏文学作品离不开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鉴赏结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大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和讨论。首先,交流与讨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其次,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能够在聆听他人看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与他人进行对比,进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总的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交流过程中调节自己的鉴赏角度,使学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进行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情景化教学法

从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实践来看,学生人生阅历有限、文学底蕴浅薄使学生的期待视野存在局限性,是影响学生鉴赏能力的主要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刻体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准确鉴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设定特定情景,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思想,以生动真实的情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同样是《项链》的鉴赏课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将情景定在路瓦裁夫人发现项链遗失时,为学生安排不同角色,使让他们自主演绎故事。单纯阅读很难使学生对情景中的感情进行深层次领悟,也就无法真切感受路瓦裁夫人的绝望和无助,这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有关。但在情景化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学生感情能逐步得以升华。当情节进行到相应时刻,通过对话、旁白和环境的烘托,学生就能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到路瓦裁夫人心中的无助和绝望。这避开了学生人生阅历的缺陷,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思维、感受故事人物的心理,进而正确鉴赏文学作品。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高校美育教学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鉴赏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教材体系、课程设置、鉴赏模式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发挥音乐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美育中的真实价值。本文将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价值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问题,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方式进行探讨。

一、音乐鉴赏的审美教育价值

新时期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将“以音乐审美为教学核心”放在了课程的头条位置,音乐的艺术美决定了音乐鉴赏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价值提升作用,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自觉审美的过程中,应贯穿所有主观和客观审美元素,并以鉴赏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而言,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所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均需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这种特性也决定了音乐鉴赏是学习或感悟所有音乐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音乐鉴赏课程是高校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其具体审美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1.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审美认知,例如对音乐的分辨能力、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2.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音乐情感的辨别能力、表现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音乐审美的进一步升华。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更应该将重点放在音乐审美的核心价值上,而并非只注重音乐的时代意义与韵律形式。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1.高职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音乐鉴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也追溯到春秋孔子时期,当时就有诗书礼乐等课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外音乐教育也逐渐趋于成熟,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教育部门并未对音乐鉴赏课程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要求,各院校大多是针对学校本身情况制定音乐鉴赏教学计划。教学的主要对象一般为大一学生,内容以乐理基础、西方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传统音乐鉴赏为主,对学生而言,由于在高中时期缺乏音乐教育基础,在接触音乐鉴赏课程时容易产生专业性代沟,导致学生望而生畏。此外,从教师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大多数为科班出身,专业水平非常高,但教学水平却与专业水平不成正比,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所讲的专业术语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也是目前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弊病。2.高职鉴赏课教学存在问题。一是音乐鉴赏课程未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安排的音乐鉴赏课程随机性太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针对性的鉴赏曲目,教学进度不一致,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音乐知识有限;其次,很多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不重视,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缺乏学习热情,此外,音乐鉴赏的教学模式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音乐鉴赏课对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音频和乐器设备,导致音乐鉴赏课只能局限在多媒体教室中,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现场交响乐、钢琴曲等需要现场进行细致欣赏的曲目,制约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二是鉴赏教学方法欠创新,无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仍然沿用欣赏———讲解———评价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逐渐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音乐潮流,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当前的音乐文化对鉴赏课程进行改革,导致音乐鉴赏教学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逐渐与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脱节。

三、多元化视角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考

1.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建构分析。首先,高职院校需针对音乐鉴赏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规范教学任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从而规避传统教学的疏漏;其次,需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针对性强、鉴赏内容丰富、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模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音乐鉴赏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寓教于乐;最后,音乐鉴赏一定要有预计的教学效果,虽然在教师心中,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各不相同,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必定是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对音乐领域不断探索的求知欲,这也是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热情,培养其艺术修养,端正音乐鉴赏的学习态度。2.结合多元化背景,丰富音乐鉴赏的内涵。首先,安排教学内容时多元化音乐并举。音乐鉴赏课程与音乐教学课程的主要差别在于,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种类各异,且时间和地理跨度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每种音乐风格进行详细阐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按照世界文化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从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传统教学中通常分为西方音乐、东方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模块进行单元鉴赏教学,这种方法可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流派特点和作曲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但由于个体所具备的特殊性,历史上每位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均有较大的差异,无法一概而论,因此仅以“面”的扩展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就显得内容空泛,缺乏深入。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面”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选取音乐作品定的“点”来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分析,例如在鉴赏20世纪初的Twelvetone(十二音)音乐时,可选取A.Schoenberg(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为例,对作品片段化、急剧跳动的主旋律,不规则、出人意料的节奏以及无调性的和声等微观特征进行鉴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曲家所描述的二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悲惨的心理世界。通过“面”与“点”的结合,可让学生掌握多种音乐观念,提高了对具体音乐现象和整体格局的分析和聆听能力。其次,将音乐置身于不同的文化情境。音乐是文化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与世界各地的文化有直接联系,但现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对文化情境的差异进行强调,缺乏对社会背景、宗教、艺术、经济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因此教师需将音乐置身于多元文化情境下,例如在西方中世纪音乐鉴赏过程中,对GregoryChant(格里高利圣咏)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从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宗教仪式等知识的讲解入手,让学生先了解到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广泛影响,而GregoryChant的功能则是作为宗教礼拜仪式的背景音乐,主旋律偏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带有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宗教意味,这样学生就便于理解记忆。再如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鉴赏时,可结合多媒体屏幕,创设对应的自然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可将作品置身于无锡二泉池旁,月恋水、水怀月,在泉与月的相互衬托下,全曲时而沉静、时而躁动变奏、时而激昂愤懑、时而深沉忧伤,这也凸显出了阿炳一生的辛酸痛苦,以及内心对生命的豁达体验。3.改革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是充分运用网络音乐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音乐资源,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聆听欣赏,并尝试着理解作品中的核心音乐元素,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Fade》《克罗地亚狂想曲》《IntroAE86》等流行电子音乐和钢琴曲,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版本进行鉴赏,并要求学生对不同演奏家的版本进行比较,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发言,并将发言情况纳入到评价考核成绩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在熟悉音乐作品的前提下与同学进行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交流,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由传统讲授式课堂朝讨论主导课堂转变。在进行讨论式鉴赏教学时,教师可对讨论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提前布置给学生,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维也纳派的三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何异同?导致这种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位作曲家生活境遇是怎样的?其音乐是如何被社会接受的?等等,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书籍和音频资料。在课堂上选取几名学生进行陈述,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学生陈述完毕后教师给予充分提示和指导,或者让学生分两组进行辩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裁判,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将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鉴赏课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各学科、专业和课程相互交叉的趋势,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现象的认知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在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音乐鉴赏教学融入到多元文化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张雁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

参考文献:

[1]袁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2015(15)

[2]卞红煊.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J].戏剧之家,2016(21)

[3]王文臻.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6(01)

[4]杨楠楠.关于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4(12)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体论 文气说 知音 滋味说 追溯源流

自从有文学创作之日起,就伴生了文学批评鉴赏活动。但研究文学批评鉴赏的理论,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这是因为批评鉴赏理论要在大量的批评鉴赏活动的基础上予以总结归纳,要在文学观念变化的前提下才能独立门户,要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相关论述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较系统的理论。[1]因此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真正产生。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学批评鉴赏的一些重要命题,如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但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专著。到两汉时期,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和王充的《论衡》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有所涉及,但是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同时在汉代还出现了专论《诗经》的《毛诗序》以及专论《楚辞》的王逸的《楚辞章句》。这些都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起了先导作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先有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体论”、“文气说”,客观上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后到齐梁时期,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的陆续出现,使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最终得以形成。

一、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基础――“文体论”、“文气说”

东汉末年,人物品评风气日盛,给当时的文坛造成了一些混乱。同时,因为政治吸引而形成的文学集团内部充斥着文人之间的互不相服甚至互相轻视的现象,如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2]就可以看出他对陈琳的轻视。正是有感于这种普遍存在的文人相轻现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论”和“文气说”,希望以此来解决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其客观上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曹丕分析“文人相轻”的现象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说明“文人相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人对自我的片面认识,对自己的长处“善于自见”,对自己的短处“暗于自见”,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文人不能全面把握各种文体。针对这一情况,曹丕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明确地对文体进行了分类。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八体”,即有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八科,又因为八科之间风格特点的相近,而整合为“宜雅”的奏议、“宜理”的书论、“尚实”的铭诔、“欲丽”的诗赋四科。正因为四科各有其不同风格,因此曹丕谓“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体可分为四科,且四科的特点截然不同,而文人在这四科中又各有擅长,这就和文人对于某一种或几种文体的偏爱有关,而这种偏爱就是由“气”所决定的。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气”是指作家创作才能和个性气质方面的特点,气有清和浊的区别,这是先天造成的,不是后天努力所能做到的。“气”反映在作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就谓之“文气”。因此,“气”的不同就直接导致了文人对文体选择的不同和作品风格的不同。

总的来说,曹丕提出“文体论”和“文气说”,目的是为了说明“文人相轻”现象的不合理性,以此来重振文坛的风气。但其客观上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创作才能和个性气质,所以不同的人所偏好和擅长的文体不同,作品的风格也不同,因此文学批评鉴赏应该以公允为标准,在对文体和作家的创作风格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评鉴赏,既不可轻人,也不能刻意地捧人。

二、 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知音”、“滋味说”、“追溯源流”

齐梁时期,出现了鉴赏文章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鉴赏诗歌的钟嵘的《诗品》两部专著,两者以自身的实践作了文学批评鉴赏的示范,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的那样:“《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3]而更重要的是刘勰和钟嵘分别在《文心雕龙・知音》和《诗品序》中提出了文学批评鉴赏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文学鉴赏批评理论在此时期最终得以形成。

(一)“知音”

1. 知音之贵

曹丕“文体论”和“文气说”的提出,在客观上对当时的文学批评鉴赏提出了要求,要求文人在批评鉴赏时保持公允,在全面了解作家的擅长文体和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公正地评判。这也就要求批评鉴赏者有见识、有胸襟,能当作家的知音人。正如伯牙、子期一样,只有知音人才能够完全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达到“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的境界。由此可以看出知音的可贵。

2.知音之难

“知音”原指能够精通音乐,而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被刘勰借以表示鉴赏者能够明白作者的创作,并能够对此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古往今来,能达到这个状态的人没有几个。刘勰也看到了这点,所以他开篇就说“知音其难哉”,认为“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音实难知”和“知实难逢”。

“音实难知”,即作品本身让人难以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学作品复杂多样,人们不能够完全加以辨别鉴赏,即“文情难鉴”。而另一方面则因为鉴赏者各有偏好,因而不能做到完全客观地对作品进行批评鉴赏,即“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知实难逢”,即能够真正理解作品并能做出客观公允评价的人难以遇到。造成“知实难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为“贱同而思古”,即一味思慕古人而贱视同时人。其二为“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即因自己有卓越才华而拔高自己、压低别人。其三为“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即自身毫无文才而又误信传说、不明真相。

3.知音之法

针对“音实难知”和“知实难逢”的情况,要做到能够正确地批评鉴赏,刘勰提出了知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首先,刘勰提出了“博观”、“公正”的总原则。“博观”就是要求批评鉴赏者要博览群书,博见广闻,以增强自己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公正”就是要求批评鉴赏者要无私公允,排除私见偏爱,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作品。

其次,在博观、公正的基础上,刘勰又提出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来帮助批评鉴赏,即“六观”。“六观”是指批评鉴赏时需要注意并考察的六个方面:一观位体,即先看作品的体制安排;二观置辞,即看作品的遣词造句;三观通变,即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和自己的创新;四观奇正,即看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手法;五观事义,即看作品中的用典情况;六观宫商,即看作品的音韵。[4]刘勰认为通过对文学作品这六个方面的全面把握,才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从而达到知音的状态。

(二) “滋味说”、“追溯源流”

和刘勰一样,钟嵘也对文学批评鉴赏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终写出了《诗品》一书,不仅对五言诗加以品评,并在对诗歌的品评中蕴含了自己文学批评鉴赏的方法。

在《诗品序》中,钟嵘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与流俗。”由此钟嵘提出“滋味说”,以“滋味”来作为五言诗的批评鉴赏标准。钟嵘所说的“滋味”在这里就是指五言诗的诗味,这种诗味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说就是诗歌本身“指事造形,穷情写物”,“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兼用兴、比、赋的特点;主观上说就是“会于流俗”,即合乎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就构成了滋味。[5]“滋味说”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五言诗的品评标准,自然也为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另外,在《诗品》中,钟嵘品评了两汉到齐梁时期共123人的作品,计上品12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其采取的是“追溯源流”的批评鉴赏方法。如其评曹植诗云“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种“追溯源流”的方法和刘勰所说的“沿波讨源”相似,品评作品时要求一直要追溯到其源头,这样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豁。虽然钟嵘在用“追溯源流”的方法品评诗歌时出现了一些偏差,但不能否认这个方法的价值,“追溯源流”的方法也成为文学批评鉴赏的方法之一,是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一部分。

三、文学批评鉴赏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伴随着文学创作产生的文学批评鉴赏活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有了批评鉴赏专论,提出了文学批评鉴赏活动明确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使后世文人学者在进行文学批评鉴赏时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同时启发着后世的文人学者不断完善文学批评鉴赏理论,使之终有一天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中国没有专门从事文学批评鉴赏的人,批评鉴赏者大多是文人兼任的,而文人由于个性风格和创作才能的不同在文体、风格上必然有所偏好,所以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地去批评鉴赏文学作品。所以类似“文人相轻”、“知音难逢”的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如果按照曹丕、刘勰、钟嵘等的批评鉴赏方法去做,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做到相对公正客观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鉴赏。

参考文献

[1] 徐应佩.论古代文学鉴赏论的孕育与胎脱[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2] 王友怀,魏全瑞.昭明文选注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3] 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生 影视鉴赏 素质教育

一、影视鉴赏已成为高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然选择

影视鉴赏是近年来在高职院校逐渐开设起来的一门课程,目前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人文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它是集诗歌、音乐、舞蹈三种时间艺术和建筑、绘画、雕塑三种空间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同时,它又融合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内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创造出的如梦如幻的虚拟世界。其虚拟性、视像性、运动性、人文性、娱乐性、综合性、大众性等特点对于高职学生具有极强的吸附性。高职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方面的修养相对偏低,学生更拒绝一本正经的说教,而影视艺术以其生动的视觉奇观、丰富的信息来源、真切的艺术感染力加上高科技元素的注入,契合了高职生求新、求奇、求美的审美心理,以绝对优势逐步占据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舞台;其次,优秀的影视作品大多蕴藏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蕴涵着深刻的哲学、美学思想,具有丰富感人的道德情感力量,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而以音像、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可接受的途径。因此,通过指导学生鉴赏影视经典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影视鉴赏人文素材解析

1.强烈的责任意识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德”之重要:“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有才是圣人。”[1]从对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对新进入的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高职毕业生大都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其责任感往往关乎企业的安全。在影视鉴赏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知识和开拓精神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精忠岳飞》《时光恋人》《钱学森》《中国合伙人》等作品显示了民族精神和国家荣耀的至高无上,而这看似高不可及,实则与个体的努力与付出息息相关,它告诉我们:个体的努力、付出、牺牲可以铸就民族的荣耀与辉煌,比起纯理论的干巴巴的说教,这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影视艺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诉求;《焦裕禄》《离开雷锋的日子》《吴仁宝》《杨善洲》《仁术》等影视作品强烈地彰显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是一个人生存的意义所在,如果摒弃了责任,人无异于行尸走肉;电视剧《老有所依》以当前人们关注的“养老”为题材,彰显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一个人除了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对家庭的责任,而当下的高职生大都是独身子女,习惯了被人关爱的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高职生只有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做好每一件小事,也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不平凡来。

2.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肯定

在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展现了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肯定。《辛德勒名单》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楚门的世界》展示了媒介时代的今天,许多人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卖着自己的隐私、自由、乃至生命。而受操控的楚门在发现真相后,勇敢地经受了种种考验,义无反顾地踏进未知却真实的世界,以此证明了只要人性尚存,心灵无法被永远操纵,这同样是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肯定!印度影片《雨中的请求》讲述的是一个天才的魔术师伊森十四年前因为遭人陷害,在魔术表演时从高空坠落变成残废,十几年来这个颈部以下全部瘫痪的人在护士索菲亚的照顾下用尚存功能的嘴巴写文章出书,主持广播节目,让那些在生命中感到挫折的人能因为他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言谈和奋斗的故事而重燃对生命的热情,然而肉体禁锢又严重病痛的生活让伊森在十四年后的今天做出了请求法院安乐死的决定,他的律师朋友从反对到为他积极争取,他的听众们也由反对转而声援,虽然影片最后法院也没有判决同意,但后来成为伊森妻子的索菲亚愿意顶着牢狱之灾帮助伊森实现他的安乐死。影片从另一个层面来肯定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也要有尊严的死去!尊重生命不仅要尊重它的生存,也要尊重它的离去!

3.感悟人性的至善至美,体察人性的复杂多变

综观世界影视作品,表现人性的至善至美抑或表现人性的复杂多变的作品比比皆是。《霸王别姬》一方面表现了程蝶衣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迷恋,对艺术追求的至真至坚,同时也表现了段小楼的背叛与小四人性的泯灭,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罗生门》则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狗镇》描写的是狗镇的居民在汤姆的劝说下同意收留逃亡的格蕾丝,同时格蕾丝答应为居民们工作以示回报。当匪徒们侵入小镇进行搜寻时,小镇居民开始为他们保护格蕾丝所冒的风险索取更高的酬劳。格蕾丝逐渐意识到,善良其实只是相对的。她渐渐沦为一个白天干活,晚上受侮辱的女子,善良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最终她让当下污辱她的小镇居民遭受了灭顶之灾。

除了对人性复杂多变的探索外,更多的影视作品表现的是人性、人情的至善至美。《小鞋子》展现了感人至深的兄妹情意:阿里为了能在比赛中得到一双妹妹渴望已久的鞋子,始终保持在季军的位置(季军的奖品是一双鞋子),然而,就在快接近终点时,后面的男孩把阿里撞到在地,一批男孩超过他。眼看着对妹妹的承诺要落空了,阿里不顾一切地奋起直追,最终第一个到达终点,在体育老师为阿里欢呼胜利的时候,阿里却难过得哭了;《三个傻瓜》展现了感人肺腑的同学之情;《美丽人生》讲述的父子情深的故事:犹太人基多,为了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力控制自己,说服儿子,集中营只是一个荒谬的游戏,这个伟大的父亲最终成功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将是一生受益无穷的好事。古今中外大量的影视作品表现了爱情的至美和伟大:《假如爱有天意》中,泰秀为了成全俊河和珠喜的爱情而牺牲自己,俊河为了不让珠喜痛苦而选择参军离开,当学生看到俊河为了让珠喜对失明的自己彻底死心,假装自己已经结婚并且生活得很好时,无不为之动容。爱情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耀,但爱情不管怎样,都是有责任和义务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在爱情中自私地只为了自己;高职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感受爱情带给自身的欢愉,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

4.开启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意志

中国文化传统从来不语“怪力乱神”,从来都漠视虚幻的未来世界或想象世界。这一传统文化现象导致了中国人想象力的贫瘠与弱化,表现在影视创作上尤为明显。而好莱坞电影中那种匪夷所思的想象带给我们心灵的冲击是不可言语的,“《2012》对未来世界毁灭和救赎之道的想象,《盗梦空间》别出心裁营造‘盗梦、植梦’奇观,对从现实世界到第一、二、三、四、五多达六层的梦幻世界进行出神入化的视听表达,纵横驰骋、随意穿越;不那么大众化的《黑天鹅》对变态人格、扭曲心理的夸张性表达,对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意混淆,也都令人称奇。”[2]这些启智型影片除了带来全新的视听冲击外,更多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引导其对人类自身、人类以外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而这种想象力无疑是最可贵的创造源泉;《魔戒3部曲》等魔幻影片则强调人的意志力:弗罗多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销毁魔戒的经历实际上就是意志力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意志与困难斗争的一生,唯有意志坚强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三、高职影视鉴赏课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

1.学校重视在先。高职院校首先要认清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下滑这一事实,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影视鉴赏在高职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重视影视鉴赏的教育工作。除了在教学制度上给予必要保障之外,还应该全方位营造出影视艺术教育的氛围来。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影视艺术活动,如开展影视讲座、影视评论等活动;其次,可以组织大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影视短片制作活动,享受创造的快乐;再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影视鉴赏网站,成立大学生影视协会,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开展网上影评,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影视文化氛围。

2.教师正确引导。除了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无疑是引导学生正确观影、提高人文素养的主创者。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较高的人文修养。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构筑其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此外,教育者要通过影视艺术教育的开展去消除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消极作用,能慧眼识珠,甄别优劣,才能做到正确引导。

3.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举措与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才能产生共鸣。影视作品的人文素养教育功效只有通过高职生的主体鉴赏活动才能够实现。高职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如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文化素质、敏锐的艺术眼光、必备的影视理论、较强的理性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接受一定的影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我,发展自我。

(本文为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职人文类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特色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SJB880044。)

注释:

[1]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896页。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课讲授当中,细节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而逐渐呈下降趋势甚至被忽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及其感悟和把握作品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细节”,按《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细节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育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引导教育对象去关注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从而发现一些问题作出一定的思考并得出结论。教师在中小学阶段善抓细节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细节的能力无疑是有利的。可是到了大学这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就逐渐地被淡出视野,老师更注重教授学生宏观地把握作品。这对开拓学生知识面固然有所帮助,可是在教学中弱化或丢掉细节教学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果:“文学与诗意光辉的暗淡,想象的翅膀的折断,创造的智慧的夭折,几乎是无可避免的。”[1](卷首)

下面以《木兰诗》为例进一步谈谈这一问题。我们对于这篇作品的教授往往只集中在木兰形象的分析上或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上。而关于诗中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常常一笔带过、忽略不计。关于诗中的“十二”大部分资料都认为是非确指为多年的意思。课改后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也仍然沿用这一注释。与“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情形相同。不管是确指还是不确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木兰在军中数年未被别人发觉是女性不禁让人生疑,可能吗?

刘勰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文心雕龙·时序》)也就是说歌谣的文辞思想与社会的风尚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从《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窥视出北朝有着怎样的习俗呢?

在《木兰诗》中我们发现木兰是一个习武之人而且对于所使用的武器装备非常熟悉,在出征前她曾到集市有条不紊准备自己所需之物:“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而且她英勇善战、冒死前行,临死不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妇女习武,魏晋之前,史籍不多见。而北朝妇女习武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出现了一些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魏书·李安世传》所载《李波小妹歌》就反映了这种时代特点:“李波小妹字雍容,赛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有学者认为:“这诗咏叹李波小妹武艺高超,藉以显示李波的人马精良,势力强大。”[2](P263)歌词重在“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二句,表明妇女尚武直追男子。又如北魏名将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身穿戎装,驰骋沙场,时人谓之曰“潘将军”。北齐高欢娶尔朱荣之女为别室,此人善于弯弓射箭,曾与蠕蠕公主有过较量:“公主引角弓仰射翔鸱,应弦而落。妃引长弓斜射飞乌,亦一发而中。”[3](P518)北朝女子受少数民族尚武之风的影响,普遍习武而其中又不乏武艺高强之人,甚至可以与男子一比高低。也就说,从技能上看,木兰虽为女性但很难与男性区分开来,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文学作品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的。它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北朝妇女尚武的特色风采。

其二,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业,善于骑射,男子锻炼出了雄健强悍的体魄、粗犷豪迈的个性。如《企喻歌辞》中“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他们热爱武器甚至超过妙龄女子。“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琅琊王歌辞》)这说明北朝的男子他们的兴趣点与生活关注的重心显然不在女子身上,他们情感不够细腻,在与女子交往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观察,男女情感问题似乎是他们的一个盲区。因为北方没有像南方那样繁密而多彩的植被、曲折而温润的水网,景观缺乏细部的变化。然而,大自然就在这单调之中充分显示出它的雄伟、严峻、粗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会去注意细微的东西,目光总是被引向高远之处,看到的是巍峨的高山、广漠的草原。久而久之,人们的心胸也就随之扩展开来,形成粗犷豪放的性格。北方人民多生活在高原,连年的战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动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又培养了他们自由独立、好勇尚武的性格。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环境的艰苦磨炼,受到了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深刻影响。他们能骑善射,英勇异常。“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足必跋黄尘下,然后决雌雄。”(《折杨柳歌辞》)健儿与快马,快马与健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草原游牧生活中最动人的图景。对于汉民族文学作品中细腻曲折地表达情感难以体会和捕捉,所以亦有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折杨柳歌辞》)。所以,即便有女子出入身旁他们也并不在意更何况是身着戎装的木兰呢?

其三,在语言上,北朝女子传情达意的时候直率大胆与男子区别不大。“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诗歌以问答体的形式,将木兰内心的隐忧和一种急不可耐地为家庭承担责任的心情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即便是在最高统治者面前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北朝情诗上,女子表现出了异样的大胆与直率。“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儿孙抱。”(《折杨柳枝歌》)“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乐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折杨柳歌辞》)“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加之北朝女子礼教束缚不严,关于这一点《颜氏家训·治家》就写道:在北方,夫妇之间,你我相呼,不讲妇人敬夫的礼节。看来少数民族受儒教的熏陶甚少,没有像汉儒鼓吹的那样,把男子看成“天”,礼法束缚松驰,妇女说话时心态放松、比较自由随意,在家庭中没有表现出男性话语霸权的现象,女子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均较为优越。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从话语方面男女差异不大。

其四,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整个北方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从公元318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大地上出现了十六个国家之多,史称五胡乱中华时期。因此,频繁的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严重而突出的问题,因而北朝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也较多。如《企喻歌辞》中的后三首,《紫骝马歌辞》中的第三首,《慕容垂歌辞》三首,《隔谷歌》二首,以及《陇上歌》(《杂歌谣辞三》)等,均属此类题材的作品。《陇上歌》对战争的描写较为具体: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聂骢父马铁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聂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辞》)“兄在城中弟在外 ,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隔谷歌》)这些发自内心的悲吟与呼号,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悲剧的命运。所以,如何在残酷的战争中获胜并保全自己的性命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因此,本是粗线条的北朝男子加之在沙尘滚滚的战场更是无暇顾及身边之人的性别了,诗中的女主人翁也不乏骄傲地说“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明显是一个比喻,说的是兔子在奔跑时很难分辨出性别来。以此说明在烟尘弥漫激烈厮杀的战场上要分出男女来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千万不要忽视对作品的细节的阅读,细节之中往往藏着大学问。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呵护和激发学生的感悟作品的能力,其根本做法就是:逐渐培养他们的细节观念,多留心作品中的“小”并从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事物,这样学习的态度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注释:

[1]王培元:《“小仙女”哪儿去了》,山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3年第7期,第8期合刊。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6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情感美和韵律美。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并注意读的层次和技巧,让学生去感受古诗词的节奏、情感和意境。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音读、意读、情读和悟读,并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一)音读

指导学生音读就是要让他们读准字音,注意文章中的通假、停顿、节奏,并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然后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二)意读

进行意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诗词的含义,然后结合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进行诵读。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古诗词的美感和意味,大多是在读中才能感受。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他们去体会诗词的语气和语势,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并读出作者满怀的惆怅与无奈,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踌躇满志、激情豪迈、壮志雄浑的情感。

(三)情读

情读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将自己在诗词中感悟到的情感借助节奏、重音、语调等技术手段读出来。学生要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自己的大脑中构思诗词中描述的画面。如学习温庭筠的《忆江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渴盼之情和“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望、落魄的画面,以画面入情,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

(四)悟读

经过了音读、意读和情读,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读出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韵律美、意境美、内涵美的同时对古诗词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对于这种理解和感受,学生受表达能力的限制,无法用言语说明,但是,只要他们能感受到,能在学完古诗词后明显觉得自己心中多了某些东西,我们的教学就算是成功的,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品读语言,挖掘内涵

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相比生活用语,诗歌的要求就会更高。而诗歌鉴赏则要对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剖析。诗歌是凝练的语言,一字、一句用的巧妙,都会令整首诗生色不少。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他们知其然,还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否则,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难以形成永久记忆。古诗词中的词语大多都有两层意思,一种是表面上的意思,一种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深刻内涵。以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例,对于诗中的“杏花村”,古今文坛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在山西,也有人说是在江西,其实不然,它和“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以及“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村”意义,都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感受,是一种特定的意象,并不是确切的村庄。诗歌大都比较含蓄,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就必须跳出诗歌的字面含义,进行深入的探索,充分挖掘诗句的内在含义。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诗人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话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平、阔、正、悬”四个字更是将江面开阔、江潮平静、船帆高悬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读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引领学生品味古诗词的内涵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写诗,学习古诗词中的写作手法与技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诵读,并说出自认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将本组的意见与其他组进行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分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一段轻音乐,为学生创设一种秋意萧瑟的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该诗的意境之中。然后,我让学生按照上面所述的四个读法进行诵读,并抽查他们的阅读情况。抽查以学生对这首小令的感情了解为主,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去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在学生对这首小令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引导他们去感受诗中的情感内涵:先去搜索曲中作者用来表达“愁绪”的词语,如“枯、老、瘦、断肠”等,将学生的情感引入深秋的时节,使得他们仿佛能看到离乡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瑟瑟的秋风中,在静寂的古道上,在消沉的暮色下,带着满脸的乡愁向着远方走去。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渐深入作品的内部,对曲作的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查阅资料,分析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