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例6篇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文1

法定代表人: 项目总策划人:

身份证号码: 项目经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民法通则》相关相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就红梅汽车站相关物业招商运作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将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铺位物业,向乙方支付一定的佣金,交由乙

方组成团队为其招商运作,乙方则组织相关人员为其实践策划操作。

第二条, 甲方与乙方初步约定的运作期限为三个月,自20xx年__月__日至20xx年__月__日止。至于本期限后,甲、

乙双方如愿意再行合作,则另行相商。

第三条, 乙方运作期间,甲方须向乙方提供办公地点,并提供诸如网络、电脑、电话、茶具、桌椅等办公设备及配套设施。

具体细节,甲、乙双方视情况协商而定。

第四条, 所有实践操作当中,甲方除 乙方工作人员提供一日三餐的食宿并向乙方工作人员支付招商期限内相关零用费用:

项目经理, 一名, 基本底薪每人3300元/月;

招商主任 两名, 基本底薪每人1500元/月;

内勤接待 一名, 基本底薪每人1300元/月。

第五条, 甲、乙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

整个运作当中,招商运作主要以乙方的策略方式为主,甲方不能任意干涉或强行要求,但甲方具有运作过程中相关

知情权和建议权,乙方必须实事求是、毫不隐讳地向甲方详情说明及解释。

乙方团队人员在运作进程中,应本着向甲方高度忠诚和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开展工作,并严于律已

、全力以赴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积极争取甲方利益的合理化和化。

甲方应在每月的15号向乙方工作人员发放当月的基本零用费用。

业务提成采用现签现提的原则,即一铺位合同签订生效并缴纳相关费用后,甲方与乙方每月每周六下午三点进行提

成的支付相关事宜。否则乙方保留有追究甲方的权利。

按如下约定,甲方向乙方支付相关业绩提成:

1、 招商率达到规划总体面积(以平面图的核准面积数据为准)的40%及以下时,乙方均向甲方提取成交铺位半个月的总租金作

为提成;

2、 招商率达到规划总体面积(以平面图的核准面积数据为准)的40%到65%时,乙方向甲方提取成交铺位一个月的总租金作为

提成;

3、 招商率达到规划总体面积(以平面图的核准面积数据为准)的65%及以上,乙方向甲方提取成交铺位一个半月的总租金作为

提成;

4、 至于如何界定规划总体面积招商率的40%和65%的事项,原则上乙方先向甲方提取成交铺位一个月的总租金作为提成,按招

商进程和招商入驻率的实际情况,根据上述相关比例的约定,甲方向乙方补发剩余的提成。

5、 甲方赋予乙方的提成,只是在已租商铺合同期内按以上约定提取一次。

6、 甲方支付乙方提成,甲方必须与乙方的项目策划人(或者乙方项目策划人亲自委托的人),进行签字确认,方可有效。否

则,乙方的项目策划人可追究甲方。

7、 甲方支付乙方提成,必须支付给乙方的项目策划人(或者乙方项目策划人亲自委托的人),每月每周六下午三点为支付日

,再由乙方项目策划人按照乙方所约定分配比例给予乙方工作人员进行分配。

⑹、乙方团队的组成人员及相关提成比例的约定:

①、本团队业务人员外出招商签到的业务单,或业务员寻找回来的业务信息,经过团队的努力而促使成交的单,均属于该业务人

员的业绩,并遵循如下分配原则,对该单进行相关提成:

项目总策划人: 李xx 32%;

项目经理 王x 25%;

招商主任: 两名(待定) 35%;

内勤接待: 一名(待定) 8%;

②经业务人员或团队人员散发广告及相关推广效应,自动上门而签约成功的客户,则按下分配原则进行业务提成:

项目总策划人: 李x 38%;

项目经理 王x 36%;

招商主任: 两名(待定) 各9%;

内勤接待: 一名(待定) 8%;

第六条, 乙方仅运作甲方物业商铺的招商业务,至于出租商铺合同约定的相关事项,全由甲方履行和负责。同时甲方任何的

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均与乙方无关,乙方不负担任何责任。

第七条, 在实践运作当中,甲、乙双方应秉着真诚团结、互体互谅的宗旨,就诸如甲方在广告投入、市场推广等细节问题进

行磋商和协调,积极推动招商工作的圆满成功。

第八条, 在本协议中,甲、乙双方未尽事宜,可另行相商或补充。

第九条, 本协议生效日起,甲、乙双方均需自觉履行,如有违约,则应承当相应的违约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十条, 本协议履行时如有纠纷,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诉诸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第十一条, 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日起即时生效。

甲方:

乙方项目总策划人:

法定代表人: 乙方项目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文2

学习内容: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课程设置:

行政学:行政案例分析、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等。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项目管理、培训管理、公共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法学:经济法、公司法、公务员制度、政治学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社会学、公共政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领导学、地方政府与政治。政治学类: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公共政策、西方行政学说史。

文秘: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

就业方向:事业单位行政工作、机关公务员,该专业是公务员的招聘大户;中外各类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等。

信用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掌握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同时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作为主要知识框架,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客户关系管理、信用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等。

就业方向:国家公务员,如工商管理局、海关、征信局、财政部等;金融行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等;大型企业中的会计审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借贷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

物流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成功学、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就业方向:在企业从事物流工作,如仓库(收发货,保管)、计划、采购、运输管理、进出口关务等;在物流企业从事操作、销售、客服、报关、运输、货代、物流咨询策划;国家机关公务员,如国家物资储备局、警用装备物资储备中心等。

会展与经济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学习会展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会展业经营管理的惯例与细则;会展活动设计、策划、管理与服务的全流程;会展经济研究;会展营销、会展招展、会展项目开发与管理、会议组织与管理、展位设计等。

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实务、基础会计、经济法、美术基础、三大构成、展示设计制图、展示设计概论、展示环境与空间设计、展示信息传达、计算机网络应用、多媒体辅助设计(Photoshop、Autocad、3Dmax等)、商业展示设计、广告学、商务英语、会展营销、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管理与服务、接待服务业管理、商务会议、沟通交流技巧、旅游消费心理、大型会议沙龙管理、商务谈判、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展概论、传播学、会议运营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会展政策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政府会展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从事会展政策法规制订和会展产业管理工作;在会展企业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营销和会展项目管理等工作;在酒店、物流公司、商务服务公司从事会展相关服务工作;在贸促会、涉外服务机构从事出国展组织与服务工作;在大型企业从事参展设计、参展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车展、房展经营等。

物业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学习物业的管理专业知识,兼备建筑工程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及实践运行知识,掌握物业管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承担物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

课程设置:管理学基础、物业信息管理、物业管理财税基础、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法规、房地产营销管理、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社区规划与管理、合同管理、物业估价、商务物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从事各类物业的物业管理、咨询、中介服务;房地产行政管理服务;房地产销售;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协会相关岗位;物业公司客服、行政、人事、办公等岗位;国家、省市各级机关公务员,如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司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能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文3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及企业均得到较好发展,会展行业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会展企业各项业务中,会展策划与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会展企业的关键业务。在当前会展策划与管理过程中,对于其质量及服务业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能够使实际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十分必要。作为会展策划与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人性化服务加强认识,并且应当通过有效途径实施人性化服务。

会展策划与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会展活动而言,其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参与人数比较多,比较密集,通过实施人性化服务能够更好使参与人员满意度得以有效提升,在实际会展策划与管理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实施人性化服务,应当注意遵循一定原则,具体而言,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施人性化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在对会展活动进行策划过程中,相关策划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性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关针对,才能够使客户满意度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在一些会展活动中若有国外参展上及参与人员,可在会展活动中适当安排一定外语翻译人员,从而更好服务于活动参与人员;若会展活动选择在节假日开展,可在会展现场设置比较喜庆的一些场地装饰,可张贴宣传节日文化的一些海报;对于参与次数比较多的一些商家或者买家,可向其提供会员服务,为其提供一定优惠及特权。

一些必要服务必不可少。在会展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最基本的一些相关需求必须要保证提供,主要就是安全服务、保洁服务及保卫服务。在保证展会环境安全且整洁的基础上,才能够为参与展会人员留下较良好印象,这对展会企业寇培及信誉的提升十分有利,有利于展会企业体现其良好形象。反之,若展会现场环境比较混乱、不干净,则必然会导致参与展会人员心情受到不良影响,这对展会中交易的实现十分不利,并且对展会企业影响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实施人性化服务应注意经济适用原则。在对展会进行实际策划及管理过程中,不但要以买家及参与商角度为出发点,为其提供良好全面服务,同时还应当从主办方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所产生费用问题应当充分进行考虑。比如,在实际策划过程中可将快速展位搭建提供给供应商,这不但能够使参展商参展成本及费用得以有效节约,并且也能够使参展商满意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会展策划与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有效策略

科学合理分析会展活动类型。在会展活动实际策划及管理过程中,为能够更好提供人性化服务,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对活动类型进行充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选择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对于实际会展活动而言,在活动类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会展服务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存在,所以在会展活动策划及管理之前,十分必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应当对会展活动类型进行分析,在对会展活动性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为会展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比较良好的服务,主要就是展会布置及人员布置方面。比如,在对普通商品交易会进行策划过程中,必须要提前对商品交易种类清楚了解,并且要掌握展会活动所需规模以及展会开始时间,对展会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参与的商家及买家数量进行进行科学预计,在全面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进行展会布置及策划,从而使展会中的人性化服务能够得以更好体现及实施。

全面分析展会参与人员。对于大部分展会活动而言,其实际参与人员往往都比较多,并且不同人员参与展会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不同人员性格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要使展会中所有参与人员的实际需求均能够得到较好满足,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在实际展会策划过程中,会展管理人员可依据一定标准对这些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所有会展活动中参与人员进行合理分类,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在此基础上依据其不同特点可向展会参与人员提供比较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服务,从而保证大部分参与人员的实际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更好实现人性化服务。比如,在有外国买家参与的一些展会中,可依据不同国籍对其实行合理分类,可依据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可不同类型饮食提供给这些参与人员,同时也可提供相应语言服务手册,从而使其能够更好与商家之间进行交流,提升其满意度,最终保证人性化服务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充分分析服务内容。在会展策划及管理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实现人性化服务,除需要对活动类型及活动参与人员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当注意对人性化服务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在实际策划过程中,对于人性化服务具体内容应当进一步进行细化及分析,对于服务内容而言,应注意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为参展方所提供相关服务,并且要考虑为参与人员及买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还应当注意考虑为主办方所提供相关服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才能够避免出现偏向一方情况出现,最终可使人性化服务得以更好体现,使参与人员的整体满意度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展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会展活动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合理安排及分配展会工作人员。在展会活动开展过程中,展会工作人员分配及安排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会对展会效果及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展会策划以及管理整个过程中,对于其中的每个环节均应当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各种任务,在实际会展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依据员工经验、能力及特长对其合理分配不同任务及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每个员工的作用均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够使会展服务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比如,对于比较擅长沟通的一些员工,可安排其执行商务谈判工作,对于性格比较活动开朗的一些员工,可安排其执行接待工作,应当保证每个环节工作均有工作人员负责,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工作更好完成,使会展服务得以更好实现。

灵活运用各种不同招商策略。在会展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不用参展商而言,由于地域及气候等方面因素限制,若将统一招商政策作为标准,未能够合理进行变化,则很可能会对其参展资格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对于一些农副产品而言,气候、经济以及生产习惯等方面因素均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在产品包装及品种等相关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存在,若严格依据招商政策,很多经销商根本没有资格参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这些差异充分了解,并且应当对其利弊充分比较,在此基础上灵活进行处理,从而使会展活动得以更好开展,为参展商提供更好服务。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品牌创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200-01

一、前言

广告策划就是根据企业的营销计划和广告目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与市场情况、产品状态、消费者群体相适应的经济、有效的广告计划方案,并付诸实施与检验,从而为企业的整体经营提供良好的服务。数年前,人们对广告策划还很陌生,如今,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无一不告诉人们,企业要发展壮大,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必须拥有系统、深入、极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广告策划。对于营销策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营销策略对企业的发展无疑也是至关重要。那么,广告策划与企业的营销策略是什么关系,我们该怎么利用广告策划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呢?笔者就在下文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描述。

二、广告策划的原则

广告策划具有创新性、新颖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真实是策划的生命,一个广告策划只有真实地表现产品,表现企业,才可能长久地赢得市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真实性的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经营理念上,广告策划不能仅传递单方面的信息,仅宣传产品的优点,而应该向消费者传递双面信息,即既要宣传商品或服务好的方面,同时也要把不好的方面传递给消费者;其次是在创作艺术方面,广告策划要把握好内容与形式,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真实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础,艺术性是为真实的。当然,广告的表现无疑是需要借助于艺术的,没有艺术的表现形式,广告必然会形式呆板,味同嚼蜡。广告应通过适当的夸张、比喻、幽默等方式传递产品的形象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二)创新性原则。说到底,广告策划是一个形象工程,包括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怎样才能使品牌形象、企业形象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怎样才能使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走进万商云集、近悦远来的境界呢?广告策划的创新性原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极富创新的广告策划必会使人眼前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心理原则。广告要令消费者动心,在广告策划中自然就少不了心理原则的指导。广告界有一句名言:“科学的广告术是依照心理学法则来策划的。”商场是激烈的战场,更是争夺消费者心灵的情场,要让消费者心灵与情感倾向于我们的品牌,为我们的形象魅力所倾倒,就应该通过情感性诉求,依照心理原则来进行创意策划。

(四)效益原则。效益是广告策划的根本目的,没有效益,无论广告策划多么奇特、新鲜,也不是成功的策划。如某公司在开业之际,想出天降人民币的奇招,但却因为亵渎人民币被罚款。可想而知,这个策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谈不上什么效益了。这里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告策划既要讲求对商品销售有效果,对树立产品与企业形象也要有效果,既要有近期效果,也要有远期效果。

三、广告策划与企业营销策略的关系

(一)广告策划反映营销策划的意图。企业营销策略制定的目标市场不同,对广告和产品的期望、要求以及对广告和产品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告策划中需充分考虑这种需求的差别和市场的差别。比如,一个单身汉每天换洗就那么几件衣服,用大容量洗衣机来洗,显然又费电又费水;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衣少,衣服换洗勤,每天都用洗衣机,这时用大洗衣机也是一种浪费。针对这种市场差异,海尔集团推出了小神童洗衣机,推向市场后大受欢迎。那么在进行海尔小神童洗衣机的广告策划时,必须反映出这种市场的差异性,要凸显小神童洗衣机的个性与其体现的人性关怀。此外,企业在开发一种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必然是看到了市场的空隙、市场的潜力。在进行广告策划中,必须帮助企业业主把这种潜力挖掘出来,把商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比如,浓香花生油,广告策划突出的应是“浓香”二字,如“滴滴鲁花,香飘万家”。花生色拉油,经过六脱工艺,烟点高,炒菜不起烟,为突出这一特点,广告语可用“炒菜无油烟,快乐胜神仙”。

(二)广告策划反映产品的价格特点。首先,广告须能体现产品价格的档次。如某商品是能体现人身份的高档产品,但在广告中却出现了类似物美价廉的语言,这样既降低了商品的贵重感,模糊了商品的档次,也模糊了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的层次。其次,广告须能体现产品的观念价格,也就是说让消费者在心理上认为该商品的确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是合理的。比如,在一般餐馆里,一瓶啤酒5元钱,到了高级酒店,一般为20-30元,你也许会觉得高级酒店贵,但当我们把高级酒店的装修、服务、氛围等与普通饭店一比较,你就会觉得物有所值,从心底接受这一价格。最后,广告还要能体现产品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要展示产品价格所代表的意义、象征、身份、地位和职能等,给人以想象,甚至还要展示产品的价格可能给人带来的荣誉,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比如,一则关于书的广告语:“书与酒,价格相同,价值不同。”这则广告语令人振奋,让人下意识地接受了该书的价位。

(三)广告策划反映营销渠道的要求。广告作为商品的信息流,跟着物流、商流走。营销策略中,产品到什么地区,广告也应到什么地区;产品沿着什么路线走,广告也应在产品前进的沿线展开。一句话,商品到哪里,广告就到哪里;甚至产品未到,广告先到。即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年日本电器要进军印度市场的时候,印度为了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不允许日本电器进入印度市场。日本商人并没有因此退缩,转而做广告,在印度各大电视台大肆宣传日本电器,把日本电器描绘得惟妙惟肖,令印度人大为心动,但市面上又看不到,这更是吊足了印度人的胃口。一年以后,印度市场大门不得不向日本电器打开,日本电器在印度如风卷残云般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进入印度的千家万户。

(四)广告策划是促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品牌进入市场都离不开促销活动,适度有效的促销活动可以提升品牌的附加值,令消费者体验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因此,在广告策划中,应该根据促销活动的形式、规模、主题和目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划方案,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广告策划不是简单的策划活动,而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物化的结果,创新性、真实性、实效性等一个都不能少。本文结合若干实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广告策划与企业营销策略的关系,较为直观地描述了怎样才能使广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文5

[论文摘要]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商业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改进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因而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社区商业要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统筹规划,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双进”工程,建立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完善各项优惠政策,为社区商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6年4月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该文件指出,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本文认为,发展社区商业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

(一)社区商业属社区服务范畴

关于社区商业的定义,我国专家、学者的界定是比较一致的,一般认为,社区商业是指以基层社区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为满足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为服务内容的属地型零售商业¨。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商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由于居民的郊区化也因此出现社区商业,之后社区商业在其他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我国的社区商业起步较晚,且现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露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社区商业属社区服务的范畴,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社区商业具有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对社区服务基本属性的概括,理论界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福利性、地域性、多样性与社会性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社区商业也同样具有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首先,社区商业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社区商业的福利性体现在其宗旨是便民利民,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消费、便民服务。其次,社区商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社区商业以本社区为载体,主要为一定范围的社区居民服务,不具有广域性和辐射性。再次,社区商业具有多样性。社区商业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社区商业业态的多元化、消费领域的多元化与服务功能的多元化等方面,同时还体现在社区商业往往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多样消费服务于一体的特点上。最后,社区商业具有社会性。社区商业无论从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还是从受益者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如从社区商业的受益者来看,在社区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区商业已惠及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社区成员,可以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特征。

(二)社区商业具有特殊性

首先,与传统的社区服务相比,社区商业具有特殊性。可以说,传统的社区服务是一种“民政型”的社会福利服务。在服务对象上,主要面向“三无”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采取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特征。而社区商业服务除了要体现一定的福利性特征外,更多的要体现经营性特征,在一般场合下,社区商业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进行经营。

其次,与一般商业服务相比,社区商业服务也具有特殊性,体现在: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服务目的、经营主体等都与一般商业服务有所区别。在服务对象上,一般商业服务是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其服务对象没有地域范围的限制;而社区商业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本社区的居民,一般不为其他社区的社区成员提供服务。在服务目的方面,一般商业服务是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社区商业服务虽说关注经营效益,但也还体现一定的福利性,注重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便民利民是发展社区商业的宗旨。在运作主体方面,一般商业服务的运作主体是各类营利组织(企业),受利益驱动,只有当成本和收益比较达到预期目的时,才进入市场;而社区商业服务的运作主体既包括各类营利组织(企业),也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各类非营利机构及个体工商户等,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综上所述,社区商业是一种社区服务,但与传统社区服务有着明显区别,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

二、发展社区商业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社区商业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原本就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专家、学者对社区服务内容的概括与表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例如,李秀琴在《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中认为,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少年儿童服务,特殊困难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杨益萍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认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福利服务,如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等;社区便民服务,包括便民利民服务、少jlji~务、家务劳动服务、民俗改革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街企双向服务。张乐天在《社会工作概论》中则将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系列:老年人服务系列,少年儿童服务系列,残疾人服务系列,便民利民服务系列,优抚对象服务系列,文化与教育服务系列,公共卫生与保健系列,社会治安与调解服务系列,劳动就业服务系列。夏学銮则将中国城市的社区服务划分为六个方面:个人为社区服务,人际相互服务,社区与企业相互服务,社区为居民服务,政府为民政对象服务,政府为社区服务j。从上述专家对社区服务内容的概括可以看出,社区商业还不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这不是专家们的一时疏忽,相反,这反映了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一个现实,即社区商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如今,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把社区商业作为社区服务的组成成分,无疑将可以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发展社区商业能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

社区商业是一种服务于社区的社区经济,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购物中心提供的商品包括便利品和选购品,商品的档次根据所服务社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以中档品为主。另外,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也是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之一,快餐、酒吧、咖啡屋等不仅解决了人们购物、娱乐过程中的饮食问题,而且也为朋友们约会、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由此可见,社区商业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同时,社区商业具有经营性,但也注重人本化、个性化的服务,强调主体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提高、环境价值的改善、文化价值的升华,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型经济。发展社区商业所获得的资金最具有可持续性,最能建立起良性的社区经济发展机制,从而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社区商业的一些功能是一般社区服务不具备的,有的功能即使为一般的社区服务所具备,其也没有社区商业的相应功能那么强大,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发展社区商业能克服原有社区服务的不足,增大、增强原有社区服务的功能,使社区服务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商业服务,改变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员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商业服务中,社区商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2000年全国社区购物中心零售额为4494亿美元,高于近邻型购物中心(3205亿美元)和区域购物中心(1429亿美元),约占美国商业总零售额的40.68%。

(三)发展社区商业能改进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

在运行方式上,我国原有的社区服务多采用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有偿服务的部分较少,即使有一些有偿服务,也运行得不太理想。社区商业服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服务,在运行方式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社区商业加盟社区服务并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后,就可以为原有社区服务项目的运行树立一个改革的典范,从而改变原有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这样,就能让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参照社区商业的运作模式分类运作,即对其中的福利服务部分,也就是对面向社会特殊成员的服务采取无偿服务的方式;对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公共福利服务则采取低偿甚至是有偿服务,也就是说,采取福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四)发展社区商业能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

受传统社区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社区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和社会组织与个人的捐款,这就使发展社区服务的资金受到很大的限制,社区服务机构本身也没有能力与机会去创造发展社区服务资金。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金短缺、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政府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来发展社区服务,故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发展社会捐助来壮大社区服务就显得比较困难,社区服务机构也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引入社区商业后,社区商业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就有可能盈利,经营社区商业得到的收入就可用来发展其他的社区服务项目,从而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使社区服务机构不仅能生存,还有机会发展,最终实现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三、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是国务院关于社区服务工作在“十一五”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深远。它不仅突出了要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同时也部署了社区商业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提出了兴办商业性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明确了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建设的管理部门及每一个社区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对社区商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才能提高对社区商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增强做好社区商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切实将社区商业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统筹规划,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推进社区商业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确保社区商业服务网点设施配置的合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在制定社区商业的发展规划时,要抓紧修改、完善已有的社区商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注意将社区商业建设规划和所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本社区的社区建设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把社区商业的布局原则、形态规模、业态种类、管理措施等内容明确写入社区建设规划中。各地对社区商业的区位建筑结构和定量控制标准等内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课题组,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和测算,为社区商业规划的科学化提供充分保证。

(三)加快实施“双进”工程,建立完善的社区业服务体系

2006年6月,商务部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主题,提出了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方案。实施“双进”工程是商务部贯彻落实《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加快社区商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双进”工程的目标是:争取利用3到5年时间,在人口(城区人口)过百万166个城市的80%以上的社区中,实现居民的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收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就能得到基本满足,建立较完备的生活保障型社区商业服务体系,促进生活保障型服务的产业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充分发挥社区商业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双进”工程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就必须加快推进“双进”工程的进程。加快推进“双进”工程的进程,就应鼓励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进入社区;就应通过政策引导,广开渠道,吸引社会各界资源投入社区商业的建设;就应大力支持现代物流配送企业向社区延伸,构建社区物流配送体系;就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服务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和居民服务平台,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电子信息网络化建设。

(四)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

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是实现社区商业快速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向社区居民及时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服务方式等信息,及时采集、分析、存储客户信息,在此基础上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服务。第二,大力提倡社区商业服务组织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商业企业的服务功能。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以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有偿服务。支持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健全服务热线,引导居民电话购物和预约服务,将商品和服务送到居民家中。第三,发展网上交易,提供网上服务。探索虚拟网络与有形连锁的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的网络化和产业化[3l。

商务策划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税务风险;商业银行;纳税筹划

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众多的税收法律法规,以作为征税的基本依据。纳税筹划主要是指一个经营主体,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中的一些优惠措施等,合理合法地调整自身的经营和后期发展目标,通过这一方法减少税务支出,谋取更多发展资金[1]。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主要有存款、贷款、金融衍生等具有风险的产品,受经营类别、规模的影响,其纳税筹划工作将牵涉到一定的税务风险。

1商业银行存在的税务风险类型分析

1.1税务争议风险

税务争议实质上就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确定的有关税收的一些行为具有意见的不统一,其主要包括税务主体、征税范围、减免税等。税务争议是诸多经营主体在缴纳税金时会遇到的问题,就商业银行来说,其税务争议发生的次数较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意见,解决存在的争议。缴纳税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若争议不断无法妥善解决,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税款缴纳,会产生延误缴纳税金的风险。

1.2税务申报风险

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税务风险类型多,其影响最为深远且最常见的税务风险无异于税务申报,税务申报多表现在少缴纳税款之中。商业银行产生税务申报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办税人员身上自身,产生这类风险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办税人员专业能力有限,未熟悉掌握征税范围和减免税范围,使得在实际申报过程中存在遗漏和少申报问题,少缴和漏缴等潜在风险会出现在商业银行日常管理之中。其二是办税人员受权限制约,不能及时收集税务申报相关的资料,增加了未申报税务的风险。

1.3经营中的风险问题

受后期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内部经营中侧重点的影响,税务管理工作容易被其他管理所取代,这在无形之中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例如,部分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业绩考核,其经营重点不断偏向贷款业务,在办理相应的贷款业务时并未按照贷款信息正确进行五级分类,无法预计每笔贷款业务产生的损失,由于缺乏原始数据的支持,使得税务申报工作无法开展,增加了延迟缴纳税款的风险[2]。部分银行只重视营业收入,没有对税收工作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未发挥作用,无形之中增加了多缴纳税款的风险。

1.4政策与执行风险

一般情况下,税收标准是固定的,而税收范围却是灵活多变的,国家制定的税法并未明确税收范围。这使得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存在于制度范围边界的各税收类别,均需要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判定其是否在税收范围内。受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商业银行可能会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的风险,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税收筹划和避税。虽说两者都是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达到税收支出最小化,但是两者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税收筹划是合法的,避税则是违法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判定税收筹划、避税很大程度取决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于税法的理解或者是当地的规定。如若商业银行展开税收筹划工作,却在实际税务处理中被误认为避税,不仅不会带来任何税收收益,还会因为这类不合理做法受到相应的处罚。

2商业银行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银行内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目前,在诸多领域中都能看见信息技术得到具体使用的身影。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完整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通过不断地更新,日趋成熟。然而,国内税务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虽然商业银行内部有着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其信息化程度明显落后于日常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再加上传统税收模式的影响以及内部从业人员的水平不齐等,使得税收信息系统未能发挥其实质的作用。

2.2税务筹划专业性不足

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就目前来说,现行的两个制度在部分内容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两者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时,需要秉承两制度分离的原则。目前,最新所得税法与原有税法存在明显差异,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所得税率,提高了费用税前的扣除标准,还进一步强化了反避税的措施。随着制度的变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商业银行税务筹划工作的难度,使得其工作内容愈发复杂,受商业银行内部税务筹划人员能力的影响,很难保障税务筹划的专业性,不仅会增加商业银行税务风险,还可能会导致税务筹划工作失败。

2.3内控体系未健全

各个经营主体在实际经营时,想要实现经营目标和发展目标,就需要发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约束和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部分管理人员未从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中走出来,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受管理层不重视以及商业银行实际的经营类型影响,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税务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处于不足的状态。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使得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出现漏洞。同时,就部分商业银行的税务管理机构而言,与之相应的分配、考核和奖惩制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商业银行想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了方便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一些分支机构的税收工作均由总行负责,使得部分分支机构不重视自身的税务支出。

2.4部分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的意识较弱

就目前商业银行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部分商业银行纳税筹划意识不足。目前,商业银行面临来自国内各大银行和国外诸多银行的双重压力,部分商业银行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但并未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甚至有很多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中不重视纳税筹划工作。

3税务风险防范下的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策略分析

3.1积极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

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已经趋于完善,其规模非常可观且发挥了较好的效用;在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之中,让商业银行感受到信息技术对工作开展带来的便利与优势[3]。内部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商业银行管理层需要根据税务相关的新要求,结合信息化系统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和完善税务信息化系统,并将税务信息化系统有效应用到具体的纳税筹划工作之中,进一步提高税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在诸多税务信息中筛选出高质量的税务内容,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为保障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具体的纳税筹划工作离不开当地税务部门的支持,为方便沟通,可以建立银行和税务部门的沟通平台。除此之外,各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分享税务风险防范策略和税收筹划措施。

3.2加强税务筹划人才队伍建设

纳税筹划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筹划工作人员的能力。想要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上开展纳税筹划工作,需要专业税务团队的支持。首先,需要从前期的人才引进入手,通过考核引进人才的财税专业知识,聘请专业能力较强的税务筹划工作人员,为专业团队的打造奠定基础。其次,由于税法的更新速度较快,商业银行还要加大对税务团队的培训工作,要求其掌握最新的税法规定和要求,并掌握银行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要求,进一步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能力。最后,为了避免高质量专业人才出现流失情况,需要制定晋升机制,保障人才能够留得住。

3.3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作用是约束和管理内部员工,让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更加规范合理。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层和内部职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这能保障税务管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考虑到内部各员工的情况,制定员工均认可的控制制度,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更好促进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

3.4推进商业银行全体人员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想要保障纳税筹划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强化税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让风险防范能直接落实到具体的纳税筹划之中,发挥防范手段的作用[4]。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商业银行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提升对于税收风险的认识,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障风险防范的有效性,需要明确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风险责任,避免风险发生时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此外,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建议商业银行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税务风险进行细分,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例如:商业银行可以结合性质和用途,将税务风险划分为收入类风险、费用类风险、成本类风险、利润类风险、资产类风险等,结合差异化的风险类型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制定对应的评估指标,设置纳税金额风险临界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一旦出现纳税金额高于临界点,则可以自动引发系统报警,并从风险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应对模型,为银行制定税务风险防范策略和财务战略调整等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也能够切实提高银行的税务风险抵御能力。

3.5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并提高执行力

税收筹划工作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计税依据、纳税人以及税率等。纳税筹划工作主要是内部工作人员按照税收政策和制度开展相关的税收筹划。例如,在针对个人所得税展开筹划工作时,需要明确国家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最新税法,掌握税收内容、依据、优惠等诸多内容,进而规划出多个税收筹划方案,通过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做出对银行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如若未熟悉掌握税收相关政策,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将难以开展。

3.6夯实税务管理基础

首先,简化业务流程。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销售方式相对复杂,而税务管理贯穿银行各项业务活动中,需要高效率的操作流程作为基础保障。因此,为了降低操作风险,建议商业银行简化业务流程,有利于税务会计人员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应纳税额,确定作业环节当中的税务风险节点,不仅可以防范税务风险,还能够避免偷税漏税等问题。其次,完善税务管理制度。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和市场上其他现代化企业不同,在制定税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结合自身的管理需求,在税法范畴之内制定行之有效的税务管理制度。例如:鉴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趋于种类多元化发展,会计核算内容也相对繁琐,一旦出现数据归集错误或计算失误,会直接影响银行后续的税务筹划工作。商业银行可以建立并执行税额核算制度,基于计税单位和计税价格开展应纳税额核算工作,保证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的一致性,提高税务管理水平[5]。最后,将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到税务会计岗位层面。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或岗位,是商业银行控制税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建议商业银行将税务管理工作从财务部门当中分离出来,建立税务管理小组或部门,配置更专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分别开展税票管理、纳税申报、税务筹划、税务咨询服务等工作。通过细化岗位职能和工作内容的方式,可以解决“一人多岗”的问题,也能够将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到差异化的岗位层面,充分调动税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依据既定的税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开展各项税务筹划工作,降低人为因素对税务风险防控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势必会面临缴纳税金的情况,受银行实际经营活动的影响,纳税筹划工作还将伴随税务风险。纳税筹划工作中存在的税务风险较多,如税务争议、税务申报、经营风险等。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加大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落实,才能在税务风险防范下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影.商业银行纳税风险防范[J].纳税,2021,15(01):49-50.

[2]刘苏.基于税务风险防范的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31-32.

[3]方小钦.商业银行涉税行为及纳税筹划探析[J].财经界,2020(23):230-231.

[4]张先富.农村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0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