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例6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1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德育;高校;社会

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新形势的不断发展,高校德育工作愈显其地位的重要和任务的紧迫。而在这项大的德育工作的背景之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加强当属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施系统教育,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被赋予不同的涵义。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在全社会实现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高校里大学生却普遍存在着核心价值观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青年人走向社会的前站,青年人从青年走向成年的中转站,高校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一、在高校内部实施养成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又由实践到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是示范、教化、养成三位一体,尤其是养成教育更为重要。

1、以教师为主体的引导及示范教育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他们是学生核心价值教育的关键,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核心价值教育贯穿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教学内容中,并在教学中树立好的教师形象,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和教育学生。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爱岗敬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积极的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以管理为载体实施教化及养成教育

严格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要完善学生管理各项制度,把健全的管理与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一是实施大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制度。对大学生自入学到毕业的学习成绩、思想行为表现、身心健康、素质能力都进行全程全面考核,定期综合测评,并把综合成绩与评奖、评优、毕业推荐等紧密挂钩。二是开展对班级、团支部以及学生宿舍的规范化建设。要不断研究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新方法,积极发挥班团组织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结合高校学制改革后班级集体主义精神弱化的新特点,广泛开展以宿舍群体建设为载体的活动,使学生在宿舍群体的活动中受到集体主义的教育。

3、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实施典范带动及教化教育

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重大问题,开展各种类型的思想教育活动。可建立业余党校、团校,组织马列、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学理论活动;针对大学生道德意识淡化、诚信缺失,缺乏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知行脱节”的问题,可实行“知行统一推进计划”,一方面对其进行公德观念、知识的正确传播,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实现自身对公德规范的内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抽象的概念在每个学生身上得到具体的实施。“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并不意味着“一元”价值观,应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分配、就业等具体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和指导等工作,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另外,应认真开展“创先评优”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活动,靠典型引路,使大学生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比如以本校校友董刚的先进事迹作为为人民服务,不怕吃苦,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来引导学生来了解并积极向其学习。

4、以自我教育为载体实施养成教育

教育是外因,一切教育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发生作用,因此,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可引导他们成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下设各种自律小组,也可设立“文明监督岗”,实施文明修身工程,还可成立以修身、服务为宗旨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建设活动,强化大学生自律教育,使他们在自我管理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以此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达到自己教育和管理自己,二是对他人的教育和管理,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如此一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中高知识、高素质的特殊群体,必将发挥青年整体的力量,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必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积极营造校外育人氛围

人是教育和环境的共同产物,因此在高校内部创造积极的德育的氛围,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良好的社会教育的结合也是这项重大德育教育的极其关键的部分。因此必须积极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在传统德育教育中,学校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德育任务,而事实上学校的德育效力是有限的,也因此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建立的教育也是有限的。处在开放社会中的学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生活之中而不受社会的影响。因此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德育舆论必须达成一致,这就必然要求,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构筑开放的全社会教育资源网络。

1、利用家庭优势营造育人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个“影响源”,父辈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德育者与德育对象之间是一种血缘关系,使得德育过程变得比较顺利,又因为家庭中的德育过程是以父辈的亲身经历、真实经验为素材来进行的,所以德育过程的效率比较高。我们要利用家庭在德育资源上的优势来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可建立一系列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渠道,如可设立家长信箱、印发《家长通讯》、建立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制度,做到正常情况定期联系,重点情况随时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2、挖掘社会资源营造育人氛围

“社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面,人们常把社会比作“大课堂”,把社会现实称为学生最依赖的教材,因此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教育阵地、各种类型和一切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遇,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使大学生走出课堂有限空间,到社会实践中进行考察,在实践中达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使广大学生与社会多角度接触,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家庭与社会作为大学生的最初来源与最终去向,高校作为连接两者的载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结合三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及核心价值教育的影响也必然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社会小单元的家庭,必须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其进行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的影响与指导,高校利用自身教育优势的条件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加强,那么最终走向社会之后,大学生利用自身已经建立起的强大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不但对自身,甚至对其他人以至社会都会产生及其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2

【关键词】家长;教育素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述评

家长,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者和执行者,因此家长的教育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施,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199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及教育”调查中指出,“在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诸家庭因素中,家长的教育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①近些年来,人们针对家长的教育素质开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哪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梳理。本文运用文献法,查阅近70篇有关文献,并从中筛选出22篇,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内涵、家长教育观念、家长教育知识以及家长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试图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关于家长教育素质内涵的研究

欧阳连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就是指家长运用多种知识实施家庭教育的技能和技巧,家长的教育技能和技巧又主要体现在了解孩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该研究更侧重于把家长教育素质理解为能力。焦健则将家长素质分为了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特殊素质即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教育能力。③赵忠心在其著作中没有具体提到家长教育素质这一概念,而是将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一归结为家长自身的素质,其中包括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以及家长的文化素养。④杨宝忠认为,家长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⑤王铨、赵俊志将家长的教育素质概括为6个方面:现代的教育观念、全面的教子育儿知识、科学的教子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⑥该研究对家长教育素质的概括更为具体,可实际操作性更强。孙宏艳则与王铨和赵俊志的看法相似,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具体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⑦张庆守提出家长教育素质是由多维素质组成的综合性系统结构,应包括品学素养、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⑧综上,对于家长教育素质的认识,我国学者们虽然还存在些许差异,但大致可将家长教育素质概括为家长的教育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究阶段,未能将家长教育素质具体化,使其能够成为可量化、易评价、可实践性强的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因素。

二、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研究

俞国良与辛涛对其构成做了进一步阐释:人才观是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亲子观是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及教养动机,儿童发展观是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教子观是对自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⑩许晓辉、庞丽娟的研究将家长对儿童的发展评价纳入到家长教育观念里,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輥輰訛张庆守的研究是从家庭教育对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一角度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进行了划分,忽略了亲子观在家长教育观念的作用。輥輱訛刘秀丽与刘航认为在其总结的7个观念构成中,儿童观、教育观和亲子观是核心要素。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总结,但划分略有重叠,且缺少对儿童发展进行评价的评价观。

(二)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帼眉与何大慧认为,家长教育观念受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经历、文化程度以及对育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輥輴訛李百珍与关颖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社会现状、家庭背景影响之外,还受家长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的制约,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教育观念的差异影响显著。輥輵訛俞国良与辛涛认为,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认识上存在“自我构建”和“文化脚本”两种看法。“自我建构”是指家长的教育观是父母自我建构的过程,它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文化建构”是指家长教育观念是其在接受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文化信息。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视角,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即“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是自我建构和文化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輥輶訛该研究理论上阐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却没有对其形成规律进行深入探究。李洪曾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职业、学历的影响之外,还与父母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有关系。从家长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程度来看,一般父亲比母亲高,高学历比低学历高,年长的比年轻的高,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的经理比医务人员、机关一般干部、店员高。輥輷訛“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机制:一是找到“动力源”———引发转变观念的内在需要;二是升华系统———提高认识,动摇陈旧观念;三是感染系统———激感,促进认识向行为转化;四是实践导向系统———利用科学的手段巩固认识与行为。该研究从家长内在深层动因的角度揭示了旧观念解构和新观念形成规律,提供了新视角。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的认识在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上基本一致,之后评价观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但现有的研究不能全面客观地呈现其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缺乏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

关颖将家长教育知识分为“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该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独生子女家长当中,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的家长比例最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其次。赵忠心认为,家长教育子女应具备的知识有:“优生知识”、“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生活知识”。张庆守指出,家长应掌握的教育子女的知识有应包括关于儿童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知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关于家庭教育目标以及内容和途径的知识、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知识。华桦的调查表明:“家长最主要的家教知识来源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占48.1%。换言之,部分家长主要依靠固有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传统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开放而多元的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尚未形成。”金晔在其对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自我导向学习的现状研究中指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比例高于母亲,学历较高的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我导向性更强,职业工作稳定性高的家长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投入上要高于相对职业不稳定的家长。家长喜欢和常用的学习方式是“自我阅读”,而家长们认为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朋友同事间的交流”和“与教师交流”。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动机、途径、方式、投入等方面。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关注不够,现有研究相对杂乱化、片段化,大多附于其他研究之下,对家长教育知识应然要求的研究不深入具体,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获取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家长教育能力的研究

(一)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界定研究

赵忠心认为,“所谓教育子女的能力,就是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輦輴訛胡海燕认为,家长教育能力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性认知、理解性情感和理解。

(二)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

赵忠心把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总结归纳为三点,分别是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庆守把家长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分为6项:了解与分析能力、教育选择与规划能力、建立密切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协调和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环境设计能力。輦輶訛此概括较前者更细致具体。胡海燕侧重从人的认知、感情和行为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把家长教育能力分为理解性认知能力、理解性感情能力和理解性实践行为能力。陈永坤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情绪管理能力、逆境智能、学会学习、创意思维、理财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国际视野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

(三)家长教育能力发展的意义与方式研究

关颖认为,家长教育能力的缺陷会导致子女产生不良心理感受,而家长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则是家长教育能力缺陷的关键。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程度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是导致其教育能力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輧輮訛缪建东把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发展阐述为父母的成长,其意义在于它是角色变化、科学育儿的必然需求。他认为父母教育能力拓展方式有:“在生活的过程中向比自己有经验的长辈或者同辈学习、主动通过看书读报或上网查找信息等方式自学、接收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三种方式基本概括了现有的发展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方式,但不够细致和具体。综上,目前关于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从促进家长教育能力发展途径角度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缺少家长教育能力发展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素质开展了许多有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长教育素质的内涵,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应然要求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在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掌握状况和获取途径的研究。总的来说,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对家长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献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居多,比较法、个案法、观察法较少,缺少长期跟踪式的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丰富研究内容的同时增加研究的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根据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家长教育素质的相关研究,为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注释:

①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R].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欧阳连.家庭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8-22.

③焦健.合格家长素质简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2):50-53.

④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⑤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0.

⑥王铨,赵俊志.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尝试[J].中小学管理,2013(11):38-39.

⑦孙宏艳.父母应具备的教育素质[J].家庭教育,2007(2):4-10.

⑧张庆守.新世纪家长教育素质要求与养成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7,3(28):135-140.

⑨陈帼眉.家长的教育观念[J].父母必读,1992(11):4.

⑩俞国良,辛涛.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87.

关颖.家长的教育素质及指导———独生子女人格调查引发的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1998(5):33-39.

许晓辉,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62-63.

刘秀丽,刘航.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92-195.

陈帼眉,何大慧.家长的教育观念———一个值得重视的新概念[J].家庭教育,1994(01):47.

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5(4):9-13.

李洪曾.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9(2):38-43.

“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促进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02(4):67-73.

关颖.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8(10):15-23.

华桦.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45-50.

金晔.城市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自我导向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陈永坤.对话式家长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3

首先介绍思考“变迁中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这个论题的缘由:(1)当下教育学的主题为什么由“培养什么人”(学校培养目标)问题让位于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质量问题?(2)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如何由“素质教育”所替代?(3)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必须计划成为一个自足的整体,不能冒相互依赖的风险――即使在富裕和开放的社会中?(4)哪些维护人类共同社会关系的价值消失了?为什么消失?这其中,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一、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内涵的变迁

教育质量是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中心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变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和集体社会组织形态逐步瓦解,培养“集体”的公共社会生活空间也随之消解,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已经由国家转向家庭,由集体转向个人及私人家庭。培养“一代人”的具有共同性、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理想性的劳动者目标消解为个体性、私人家庭、竞争性、合市场性、全球性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大的民族、国家、公共集体社会组织形态和意识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个体较之于在“市场―商业―全球化生产”背景中产出的“教育产品”在志向(个人的或社会的)、人生观、全局观、国家和民族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上都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品行。

教育质量,在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中和在全球化经济裹挟的开放国家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对前者来说,培养目标引导质量含义,教育质量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后者而言,质量重于目标,质量淡化目标,因为质量可以超越集体、民族、国家等而与全球化概念对接。不同的质量诉求主体,常常会有不同甚至冲突的教育质量解读。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跨国公司、一个个体,质量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培养出来的个体是否应该具有“民族特质”“爱国主义”等。教育质量概念替代培养目标概念,其实也是“教育培养劳动者”转向“教育培养劳动力”(即“人力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开始逐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突显出顺应全球化经济重高科技、重资本、轻劳动社会关系的“改革”特点。教育,应和着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自然会有如下的变革:

第一,去除培养目标与国家、民族、集体相关的政治、道德特质,即“社会主义觉悟”空洞化。例如,红与专、德与智、个人与集体、劳动光荣、民族团结、阶级友爱、共产主义理想等内容几乎在学校教育中消失。

第二,与全球化市场关联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质量概念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英语连同与抽象认知能力发展的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通过考试和分数评鉴学校的质量和声望,也完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接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层级化排序。这个对接的过程,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是同步的。

第三,教育质量纳入国际测评系统,通过测量教育质量确定和强化学校教育的工作。可以看出,在教育质量越来越科学化(可测量、可监控)、国际化的势头中,越是可监控、可测评的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常常称为知识和技术的――越是国际化的。英语、数学、科学等学科成绩成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然而,越是不可监控和测评的内容,恰好是教育所承载的国家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对个体和国家有着长远利益的内容,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历史观等。

目标的改变决定教育质量的改变。“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完全被“劳动力”“素质”“人才”等概念替代。人力资本概念,统领着全部教育的阶段和环节,也统领着生产劳动过程的资方、劳方以及所有社会组织,而略过了这其中“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消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关系。

二、消解和消失的教育目标

1.劳动为本的人性观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教育方针”,它的基本内容是包含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社会理想和人性假设的:首先,“劳动神圣”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生计和尊严;其次,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以劳动者(人)为本,“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再次,劳动本位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础,例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等所体现的平等价值判断。

从对过去“教育方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本假设是: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建立在平等的劳动基础上的社会,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是依赖、保护并维持这种社会平等的公共价值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的价值曾经全面地体现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

然而,我们在反思和清算“”的极“左”路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平等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即:劳动高于资本,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社会,而不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集合。

2.重个人权力和利益的经济理性人假设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不是只停留在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权利。教育公平如果不能达至社会成员在生产和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是很难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公共空间的狭小甚至消失的趋势,改变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详见表1)。“关心国家大事”退出了培养目标。经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消减了学校教育许多宝贵的教育性力量和资源。“教师职业崇高的精神价值”“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在私利性的计算中一一退出,代之以“科学”的计算和考核,竞争、私利和私欲也合理地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工作的唯一动机。

不同的教育目标,决定着青少年一生是否具有稳定、确定的个性和社会性特质。市场资本主导的培养目标,最终以“就业―挣钱”来判定人的发展和幸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俱来的短视、碎片化、不确定性、拜金、物欲等特质。

全球化资本主义市场,把一切人的丰富多样性、整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等全面发展的内涵空漠化为具体的、细节的、可监控、可测量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多少、高低,一方面可以计量化为不同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供资本在全球化从高至低的生产链条中,通过“用工”或“职位”的标准辨析出来;此外,还可从个体职业回报的收入中计算出来。

应该说,这些“素质”,例如积极、能动、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合作态度、劳作技能、专业知识等,也是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并不能使这些素质成为一个人稳定的、确保人生幸福的品行。劳资冲突、过渡剥削、失业等,都会使这些“素质”走向反面,代之以个体的颓废、无所事事、反抗。这背后本质的区别便是:在劳动中,不是“劳动者”,而是“劳动力”成为价值和评价的重心――特定社会职位上的个体的劳动意义只有报酬和升迁的价值,而被消解掉“救死扶伤”(医护人员)、“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美化城市”(清洁工或设计师)等人本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体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碎片化、不确定性的感受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促发的。一切品格和素质,都是根据追求利润、效率(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力)和消费来确定。看似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能力表现,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追求最新的“消费―生产”方式的同时,却面对除“资本―市场”之外,没有任何教育目标可以凝练人性的基本“素质”或品格的困境。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形态,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观。这种形势对个体而言,直接影响其基本品格、态度的稳定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以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对群体而言,决定着社会成员之间是否可能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是否可以达成思想和精神的沟通,是否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性关系。

三、公共教育与人力资本市场

这些年来,教育的“公共性”被经济学“公共产品”概念所垄断。公共教育①在公立学校的实现,是以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者(除去国家)追求私人性(私有性、私利性)、盈利性和追求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教育的私有性主导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只是体现在政府的公共的教育投入、标准化的学校建设(课程、师资标准等)方面,体现为进入人力资本市场“预备训练”的资格平等方面。这样的公共教育概念对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都有极大的遮蔽作用。

办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等功利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这个过程是由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培养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并且,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30年来旨在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然而,当“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等私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演变为“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轻“人”重“材”,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这一狭隘人生模式。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伴随着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个体“素质”“竞争力”,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顺应着他们自身家庭在不同阶层、劳动力市场的位置以及差别化的学校教育处境――也进行着分化。他们的分化不但体现在知识、技能、语言(特别是英语)等方面,还体现在他们的认同、价值和道德取向上。

总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和风险必然会反映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中。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四、城乡教育之别与全球化分工

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格局下,农村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或自发教育,无不准确地把农村人定义为以“国际市场低端劳动力+传统乡村道德”为核心素质“劳动力”。农民及其子女围绕这一目标,游走于学校、社区和劳动力市场。而城市教育,特别是城市优质学校教育则会发展全球化生产链条中更为高端、更具国际化素养的“劳动力”(堪称“人才”)。

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差距,不仅仅是财力、师资、物质条件的差异,也不仅仅是由此带来的办学质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资本―市场”为城乡教育布局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农村,在消解了国家组织(公社解散)和乡村自组织以至完整的家庭结构(打工带来的亲子分离)的状态下,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全部交由越来越封闭、应试、远离社区、集中化的学校,这样既不可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更不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在处于竞争劣势的乡村里,劳动力的流动和过度的无保护劳动,破坏了农村家庭最基本的保护和养教功能。正因为此,入学率、升学率、学科考试的合格率、流失率等指标,只能够从数量层面反映农村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却无法真实地描述一代又一代农村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观、道德、自信心、信念、文化等方面的不利状况――而这些又是支撑个体获得并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最重要的条件。

最后,再次澄清和关照社会主义的劳动与人的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公平的实质在于:通过教育激发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劳作或挣钱的能力和欲望。③

注释:

①“公共教育”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热起来的概念,它本应包含现代化进程中更为丰富的社会进步意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对此,本文不赘述。

②市场经济是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实现其价值的。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4

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频频见诸于报端的大学生社会化能力不足、师生关系不良、暴力行为等,都让我们不禁发问:“大学生究竟怎么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身份之所以必要,因为它是道德责任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大学生这一身份应当承载的意义,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这不利于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知觉与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区别开来。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与此不同的是,詹姆斯对自我概念做出经验我与纯粹自我之分,并进一步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自我概念四种成分,这些成分自我概念以其价值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有序的,各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詹姆斯又将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层次。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认为这些自我概念以某种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较统一的整体,使自我具有层次结构性。由此,笔者认为“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内化他人的评价,通过社会比较和自我觉知,对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判断,即个体把自己当成知觉的对象。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知、关系到其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危机表现

自我概念作为大学生人格的核心部分,它影响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学业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自我概念低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远远低于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具体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积极的大学生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使自己生活在焦虑、抑郁、无助之中,这样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自我概念对防御机制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影响防御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采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的防御机制。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行为方式,面临应急事件时往往采用投射、被动攻击、幻想、退缩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制止、回避、理想化等中间型防御机制。

三、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人际化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这些方面进行正确培养。

(一) 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其文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自主、独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概念,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系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社会也鼓励他们遵守群体规范。

(二)人际交往因素

大学生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发展。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

四、应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全面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份认同和形成自我概念的家庭环境,它不仅是大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更是大学生“三观”形成与发展完善的家园和诞生地。家庭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忍耐逆境、积极协作、适应社会的能力。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提高孩子人际信任度,形成高的自我概念,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重视大学校园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善

探索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间的链接模式,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促进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大学要进行素质教育,传播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心理疏导,心理问题都来自于自我意识问题,所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责任担当教育;内涵;方法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诠释大学生责任担当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当代我国积极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责任担当教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融汇在24个字的价值理念之中,做到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集中国力,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观念是整个价值观的基础,是实现人生个人价值的保障。“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实践证明的真理。大学生必须时刻牢记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为祖国的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凝聚民心、永葆生机、长久发展的保证。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依法治国方针扎实贯彻,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先进群体,祖国未来的栋梁,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行为层面的要求,具有高度的凝练性,系统性,规范了公民基本道德行为,是公民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大学生要继承爱国主义精神,切身关注国家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利益,承担起爱国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爱岗敬业,拼搏进取,承担起自己对事业的责任。大学生要坚持诚信和友善,承担起自己对人际环境的责任,以此来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开展学习和工作的有利条件。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民的团结进取,努力拼搏,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高校教育者的引领和关怀,也需要大学生的主观努力。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是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等不同层面诠释了不同的责任担当以及行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全社会全民的努力,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后备军,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先进集体,更要坚定不移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设定自身的目标。而进行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会让大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承担的责任。进行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当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时,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会更加透彻,而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具有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促进社会进步的意识,承担对于集体的责任的意识等等,而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不只是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了解和领悟,更为关键的是要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以行为作为反馈会更加深刻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模式

1、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整体概况

整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责任意识。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不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1) 自我意识已明显强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相对较强,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享受家庭资源上独占意识较强,很少去主动分享,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性格比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对集体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意识。

(2) 家庭责任感充分。大学生从家庭里得到最多的关心与关爱,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和感性意识的增强,对这种爱越来越能够感同身受,很多大学生表示,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回馈父母,主动分担家庭压力,承担部分责任,其中部分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或自主创业等形式来赚取生活费,随着社会化进程加快,大学生对未来事业和家庭也有自己的准备。

(3)他人责任感极易忽略。随着大学半社会化的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强,从奖学金评比、保研、考研等实际情况来看,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主动让步的情况较少,这也严重的制约了交际范围和交际深度,对自己的长期发展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先进集体,整体上看普遍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但是,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责任意识模糊,责任感不强,奉行个人享乐主义等等,对大学生的形象造成了影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社会的进步,承担自身的责任。同时,这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1)突出责任担当教育的重点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比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于国家的责任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教育学生增强对事业的责任感。加强家庭美德的教育,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可以通过这些教育内容,使学生肩负时代使命,自觉地投身到艰苦的环境中 ,主动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献计献策。

(2)选择更加合理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比如建立奖惩机制,使责任意识强的大学生得到相应的褒奖,使责任意识差的大学生得到相应的惩罚。可以在大学课堂上直接进行责任担当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责任担当,也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比如,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去山区支教,多参加一些慈善活动,多参加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 责任意识的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基础[J].河北: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2] 袁晓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与现实意义[J].党政干部论坛,2013(5).

[3] 刘振洪.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与历史责任[J].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6

一、相关理论概述 

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舒尔茨在《人力资本》中将这种综合能力描述为“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总和。”他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就是教育。[1] 

加里·贝克尔在著作《人力资本》中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以及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及其产生的收益,为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2] 

经过舒尔茨、贝克尔等一大批经济学家的长期探索,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与界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教育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计算模型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等方面。 

国内人力资本的研究一方面是传播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理论本身进行大胆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利用它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 

目前针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农村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特征、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和建议等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的一些学者在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定义。本文比较赞同徐丽杰的观点,他认为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迁移投资等形式形成的、凝结在农村劳动力身上的,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3]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有:白菊红运用Mincer收入函数模型对教育和农民收入进行静态考察,得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4]。许能锐、傅国华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海南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村人口收入的作用,其主要考虑了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口的工龄对农村收入的影响[5]。张兴杰、张沁洁通过对12个省份农村的家庭人力资本结构,即家庭规模、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性别特征、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职业和技能掌握因素,与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形成之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6]。 

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做出了较好的理论铺垫,但研究内容不够完善。实证研究中对人力资本投资存量的核算因素不统一。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具有相当广泛的多样性,根据国内著名学者葛玉辉的总结,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至少有以下几种:保健投资、教育投资、职业培训投资、人力迁移投资和信息投资等[7] 。 

我们结合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本文认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两种主要形式。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实证分析 

(一)定性分析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图1、表1) 

(二)实证研究 

1. 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是用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来度量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保健投资和教育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衡量保健教育投资时,将医疗、卫生、衣食住行等项服务计入保健因素中,文教娱乐等等治理活动加入教育投资中,这里的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等。 

2. 建立模型 

因此本文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Y,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保健投资作为解释变量X1,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作为解释变量X2,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3. 实证分析 

取1980年—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保健投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保健投资的回归分析 

从解释变量符号及t值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保健投资X1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成较显著正向影响;教育投资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成显著正向影响。 

4. 实证结果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保健投资存在线性关系,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投资、保健投资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 

(1)保健投资X1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成较显著正向影响。 

就个人角度而言,增加其卫生、保健方面的支出会增加其健康资本存量,延长其寿命及寿命期内“无病工作时间”,并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