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论文范例

家庭作业论文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1

1.练就健康的体魄

中学生的身体正在处于发育阶段,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学生在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时迫切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可以练就好的身体。

2.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课上的集体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会让学生逐渐改掉自私自利、心胸狭隘、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例如,接力赛、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篮球等。这些团体活动项目,不但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使其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集体的荣辱放在首位。

3.形成良好的性格

现在有的中学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在他们的脸上展现最多的往往是淡漠。很显然,沉默的学生内心是孤独的、痛苦的,这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极其不利。其实性格内心的学生心里还是渴望和同学、朋友、老师及父母交流的,也很希望融入班级这样的大集体中。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在许多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即使是一些小挫折也会使他们小小的心灵不能承受,更会令他们的情绪无法控制,那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体育课上的各项训练、比赛就势在必行。在体育课上多进行比赛并评出胜负,会为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提供锻炼的好机会。

二、体育教学中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1.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

社会上和教育部门推行学生的“减负”工作,使学生每天回到家里有许多剩余时间,很多学生都把这些剩余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上网、看电视、打游戏等上面,无形中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上不去。而体育家庭作业正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派上用场,不仅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健康的生活好习惯。体育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获得锻炼身体的机会,还可以了解更多课外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还可以加大各科的知识面。这使得体育家庭作业在整个尝试过程中得到了大多数家长们的认可。

2.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都忙于事业,孩子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而体育家庭作业可以促使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3.促使学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在现在的中学体育课中,把课堂作业和学校的小型体育比赛、运动会的比赛、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等项目有效结合,让课堂作业和体育活动同时进行,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团队精神。例如:在去年的学生体育质量抽测和模拟测验中显示,学生的爆发能力、柔韧素质、肺活量指数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体育家庭作业是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课堂教学在课外的有效延伸

体育教学中学生刚学到的知识、动作技术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就会逐渐忘记,所以,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必不可少。它不仅是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延伸,更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5.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2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3

在新课改背景下,绝大多数小学生还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本文从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提出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负对策

关于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早在二十多年前,国家教委就颁发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部门做了很大让步,加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存在,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负担重,容易导致神经紧绷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课程的设置恰如其分,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课程均有开设,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根本现状没有改变,仍然是以分数论学生的成败,大多数学校仍过分强调学生智育的学习,挤占了学生其他育的课程的学习时间来让步于智育的学习,加上诸多教师喜爱题海战术,家长又替孩子报名了各种兴趣班和提高班等,导致学生的身心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造成神经紧绷。

(二)家庭作业设置不合理,占用过多休息时间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为了使学生较好地应对考试,大多教师不惜动用“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生搬硬套地进行学习,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在题海中遨游。据多数学生反映,他们每门学科都有三本左右的课程辅导资料,每当他们学完一节课时,教师就会布置这些练习册的家庭作业,并且需要家长签字监督,最重要的是这些作业中很多题目和题型都是重复的,由于家庭作业设置的不合理性,占用了学生过多的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三)课余时间休息不够,产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

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教育理论下,大多数家长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投身各种形式的兴趣班、艺术班和提高班等,据对此情况调查发现,小学生参加艺术班及兴趣班占58.2%,而家教和参加校外辅导班占33.1%,由此可见,小学生休闲娱乐的时间几乎全被学习占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大脑缺少有效的放松,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

二、新课改背景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减负”是一项繁重的工程,需要政府联同社会各界的力量齐心协力去完成,为学生轻松无压力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重要性。首先,政府应该规范及管理杂乱无章的教辅市场和名目繁多的补习机构,明确审批制度,执行持证上岗,定期抽查、培训和考察,为“减负”工程清除阻碍,同时也可以防止教辅市场和补习机构对学生布置诸多课后作业。其次,从宏观调控着手,改革人才的选拔任用方式,尤其是对学生智育的人才选拔制,有助于对全方位人才的培养。最后,政府在考评学校时,着重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依据,打破传统的以分数论成败的怪象。

(二)深化学校内部的改革

1、加强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及提高教师的素养,要求教师踏上专业化的征途,需要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首先,对教师进行学术性培训。学术性是指系统而专门的学问,一位受尊敬的称职的教师,必定在学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教师的学术性越强,其教学质量就越突出。其次,培养教师的师范性。师范性是指教师应掌握某些特殊学科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还需要掌握如普通话、板书等基本技能或技巧等。师范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吸收和掌握知识,避免占用学生的下课时间或培养其他育的时间,而作为学生也应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利用正确的思考方式,才能更加轻松的完成作业,这样也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

2、开设规定的课程,全面培养学生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课程设置很合理,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语数外等主要课程的教师经常会和音乐、美术、体育等副课的课堂时间占为己用,导致学生的精力全部耗费在文化课上,精神得不到放松和调剂。学校应该明令禁止调课行为,务必要按规定科学地开设课程,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时间,给于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投入自己喜爱的音乐、美术、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育运动中,体验愉快轻松的学校生活,活泼开朗地全面发展。

3、关注学生兴趣点,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应将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学生的内容上,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意见,联系重点、难点知识开展课题研究,举办多姿多彩的班级或学校活动,包括作文比赛、厨艺大比拼、参观高校、参观美术馆等,和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进行“一帮一”活动,互相交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每个星期或每个月都开展丰富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和成长,更好地投入学习。

(三)教师应将“减负”进行到底

1、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有人曾说“:作业是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礼物。”而如今大量的作业已经不再像礼物那样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享受了,而是像大山一样沉重的将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教师应该为了学生的“减负”,行动起来,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包括设计作业的难易程度、精选作业内容、巧搭作业类型、控制作业的数量等,最好是能依照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布置不同的数量和质量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并掌握知识,达到“减负”的目的。

2、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资源,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轻松、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才有学习知识的欲望,在学生产生这种欲望之后,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不要打断与否定学生,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予以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3、与家长沟通“减负”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学校及家长正确看待学生,不能单纯的根据成绩来评判学生。学校应与家长加强联系,以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等沟通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减负”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减轻学生精神上的学习压力,与学校通力合作,一起行动为孩子“减负”。

三、总结

总之,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解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化学校内部的改革、教师应将“减负”进行到底从这三方面着手,有利于小学生“减负”行动,有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学习。

作者:李婉艺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新课改后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J].科教文汇,2013(07).

[2]田园园,赵正.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之再讨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4

众所周知,人们的道德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它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拥有并且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表达。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影响将对这个人的未来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那么,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现状如何?就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措施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培养,更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德育的进一步发展。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同样的道理,只有从小将一个人的德育教育做好,我们的整体道德水平才会得到提升,社会才能进步。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政策保障无疑给予了道德教育一个很好的施展环境。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我们在政策上要求每一个学校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那么,其中存在什么问题呢?第一,在重视程度上,德育教育在很多学校以及老师眼中远远没有一般的课程重要。绝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就是提高智力,而觉得所谓的德育并没有什么用。这就导致了我们现在感受到的情况:学生每天忙碌家庭作业,而没有什么可以陶冶学生思想品德的实质性的行动出现。这也可能是因为道德教育的本质过于抽象,从而成为众多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忽视的原因之一。第二,道德教育在我国兴起时间并不长,关于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还不透彻。也就是说,现在的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方面的认识不成熟,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效果。最后,也是十分明显的一点: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导致老师不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说,道德教育是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征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忽视学生的本质而采用大众化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才能够让道德教育不流为课本上苍白的文字,实现学生心智的成熟,思想观念的完善,从而达到我们进行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教学成果的考核制度

道德教育本应于素质教育挂钩,也不应该与其他科目有比重上的不同。拥有很高道德风尚的人往往可以弥补智商的缺陷,但是一旦出现道德方面的缺失,依赖智商是完全无法弥补的。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范围越来越广,这同时也是对道德教育的挑战。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考核制度,将有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新步伐。同时,提升学校师生对于道德教育的关注度,有助于其更好地在学校开展。从教学目的上来看,道德教育与一般应试教育不同,不是根据完成任务来划定等级,而是通过学生内心的道德反映教学成果,从而实现对学生人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常的道德观,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2.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只是注重教书,而忽视了育人。道德教育在育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道德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这就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大门。一方面,我们可以将道德教育渗透进教学工作的方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潜移默化式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道德教育的浸染。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教学观点,而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新课改,也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取应有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品德培养。从教学渠道上,我们应该开发对应的德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课本内容之外的道德教育观点,注意联系我们的生活,将生活情境引入教学环境,更加容易与学生产生深刻共鸣。

3.通力合作,为德育教育创造可能

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并不只是依赖于学校方面,在家庭方面也是需要我们加以沟通引导的。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让家庭能够注意到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步,等等。所以,让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能够与学校协调配合,学校的德育管理定会有新的突破。

4.正确对待网络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给予道德教育更多的渠道,为德育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工具。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网络技术对学生的道德观有很大的影响。严重地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进行德育管理,需要我们注意网络环境影响,首先解决网络环境下,学生对于网络的认知以及选择问题。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也可能是德育管理的重大突破点。只要我们对于网络引导正确,德育管理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总结

德育并是不一个普通的教学工作,而是关乎学生未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不乐观的现状,直面挑战,为我国输送更多更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王文凤 高俊云 王丽红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

参考文献:

[1]秦世荣,秦凤莲.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5

(一)硬件与软件配套作为物质基础

随着课堂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学习共同体随着教师教学、学生自助及互动学习作用的发挥而得到更大的体现。课堂信息化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中美高校在教学的硬件及软件配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在硬件配套方面,美国高校更注重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的场所和设施的设置,并以功能性和便于利用性为主导;在教学软件配备方面,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网络的充分利用。美国高校都建有供全校师生共同使用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从选课开始,确定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建立学习团队,利用互动网络平台,将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相结合;将有形学习场所和无形学习场所相结合;把个体的有效学习和团队的共同认知相结合,促进个体学习者产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形成自主、开放、平等和生态性的互动学习环境。

(二)课堂与课后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交流

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形式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中,更多体现在课后的学习和交流。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和引导,突出师生课后的交流。校园中随处可见不受时间限制的师生交流场所。为了更及时有效地保证师生的课后交流沟通,每所美国高校都设计开发了自己的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如美国Bridgeport大学使用的名为“canvas”的校园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选课,查看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包括课程进度,评分标准、讨论主题、分享案例、布置的作业、阅读材料、考试及测验等。也可以看到同选这门课程的其他同学的电子邮箱等信息,和他们进行在线讨论。还可以通过系统中的电子邮箱进行作业提交、考试测验及论文成果发表交流。美国高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强调教学的互动性,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弥补面授式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及情感交流缺失。

(三)平等合作和情感交流

借助师生交流平台,师生之间组建的学习共同体更加增强了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情感交流。笔者参与的“全球项目管理”课堂中,很多学生都具有丰富的实际相关管理经验,即使该课程一周只有一次3小时时长的课堂教学,但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就小组项目随时进行问题探讨和交流。课堂上,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成果汇报让学习共同体成员既强调每个成员对新项目的贡献,又注重整个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共同体中师生、生生之间在私下里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教师可以轻松地发挥学习指导者的作用,而学生也可以在课堂内外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

二、学习共同体在美国课堂教学中运行机制

笔者在Bridgeport大学访学期间,深入到工程学院的“全球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课堂,以该课程为研究切入点,借助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共享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追求课程教学的“共同愿景”,也就是通过课程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则需要把教学内容加以细化,并以运用适当、灵活的教学手段。以Bridgeport大学工程学院的“全球项目管理”课程为例,学生每学期期末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讲授老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详细的教学内容,包括每节课的学生参与的任务。该课程任务主要包括每节课的案例讨论及项目小组的项目模拟,教师在项目小组中起到协调、评价和指导作用,项目小组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协作和讨论,通过网络平台将小组或个人成果上交给老师,同时也可以将问题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对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教师则可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和完善,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二)共建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信息化的环境下,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学习班集体、项目小组、场外的专家等不同参与方共建真实的项目管理仿真学习情境。把教学内容和与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支撑课本学习和项目体验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其中,场外专家、伙伴一般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专家等,场外专家与项目小组采取研讨会、交流会或汇报讲座等形式进行定期的指导和交流,为学习共同体提供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知识。由教师、学习个体、项目小组等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在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的条件下,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的无障碍桥梁。

(三)有效的教学策略

共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教师(场外专家)和学习主体(学习班集体、项目小组及学习个体)打破了传统且单一的师导课堂,建立了“师导”和“生导”双轨制的学习共同体。“师导”体现了教师及场外专家对于课堂知识的引入和构建作用;“生导”真正做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引导权和发言棒教给学生,创建一个民主、自由及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同时,借助课堂互动媒体,通过师生对话和操作,将教师的讲授、讨论及提问等师导形式与学生的调查、设计、展示等生导形式融合在课堂之中。

(四)灵活的考核体系

美国高校教学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还体现在的课堂教学的考核方面。在学习共同体中,其考核方式不是单向的,即不单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采取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还包括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评定。在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方面,以工程学院的“全球项目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多样化,包括了课堂参与和出勤、案例分析和家庭作业、项目小组的参与与贡献、期中考试、小论文及口头总结5个方式,其比例分别为10%、20%、25%、20%及25%。在学生评教方面,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可以通过校园网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和效果的评价,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一般占到教师教学评价的25%左右,再结合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系主任评价等其他评价共同形成教师评价的结果。

三、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启示和借鉴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突出对人才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借鉴美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对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构建“五位一体”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互动化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习共同体,将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学生、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及外部具有工程实践的专家纳入学习共同体,形成“五位一体”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承担的角色主要为———学习者、领导者和协调者,教学团队为专业教师的支撑力量,通过教学和科研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和工程实践指导专家主要为学习共同性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指导者和信息提供者,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中心。

(二)创新工程管理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课程信息化教学水平

借鉴国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体系及国内高校科专业实践模式,开创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特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首先建立专业课程实验室,针对单门课程,以应用型、设计型、演示型为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展开。其次建立综合业务实训室,针对于相关的专业综合课程,以综合型实训项目形式,通过学习团队组建进行综合性的项目实训,提高专业知识的融合度。最后通过建立集成感知实验室,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模拟,做到课程知识的系统集成化。集成感知实验室要借助实习基地的有利优势,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建的集成感知实训室,达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

(三)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灵活课程考核形式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基本实施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程考核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要实现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能力化转变;考核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考核主体向多元化转变。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想突出课程考核的重要性,重点关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在考核内容上,以实践和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突出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突出过程的考核,强调学生参与度和在学习团队中的贡献度。二在考核方式上,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灵活运用工程设计、项目模拟、调研报告、操作实验、论文及答辩等多样的方式,将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将教师指导与教授相结合、将师生与生生学习相结合,推行多个阶段、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加强过程性考核,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和自主学习。

(四)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策略和手段的不断创新

学习共同体中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助学者和指导者。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课堂教学的学习共同体构建中,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应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理论教学方法与专业见习、实验模拟、软件操作等实训教学方法相结合,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在理论教学中,以项目小组的形式,作业、讨论及案例分析均以项目小组进行汇报和呈现,同时加入学生助教,实行以学带学,建立良好的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以团队式为单位的实习实训形式有利于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学习环境,分工明确,促进个体学习者产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6

摘要:

小学英语课时较少,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重大。有效课堂首先要有明确的课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营造适合学生交流的课堂氛围;科学合理进行评价,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课堂环节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源于课堂构建的有序性。课堂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学生知识信息的接受量,英语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技巧的掌握。具体到一节课,就是要明确课堂目标,精心备课。教学过程要巧妙设计,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合理的语境。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大张旗鼓地表扬激励,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课堂发展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

一、明确课堂目标,做好课前预设

准确定位课堂目标是一节课走向成功的基础。目标的制定从大处看要着眼于整册课本的教学内容,然后制定出阶段目标计划以及具体每个单元的目标和每课的教学目标。老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制定出合适的学习目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目标为三维,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目标不是空话,要有“可测性”。课堂结束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丰富了哪些情感,老师要有可评价的尺度,从而判断课堂是否为有效课堂。如苏教译林五年级上Unit1《Goldil-ocksandthethreebears》的教学目标设计非常明确,知识目标中把“三会”单词和“四会”单词分别作了要求。如“三会”单词和句型有:bear,forest,there,soup,just,right,hard,soft,really,then,find,Whatabeautifulhouse!/Whoareyou?“四会”单词有house,room,infrontof,her,beside,between,Thereis……技能目标为:能够听懂、会说和会读单词和词组,能够正确理解本课内容,并能初步表演对话。情感目标为引导学生了解不能随便进入陌生人的房子,尤其是主人不在时更不能随便进入别人的房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三维目标非常详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个达成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巧设教学过程,营造课堂语境

英语的学习要把所学知识与能力运用相结合。语言学习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不能把课堂进行合适的“包装”,小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课堂便成了低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巧妙设计需要创设课堂教学语境,各个环节的过渡衔接要自然。学生对老师单一的教学活动必然感到厌烦,老师可以设置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哪怕是游戏活动也要常玩常新,随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英语多是对话练习,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老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对话交流,把所学的知识上升到能力。如在学习苏教译林五年级上Unit3《Ouranimalfriends》,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了5个课时,依次为Storytime,GrammartimeandFuntime,CartoontimeandSoundtime,CulturetimeandCheckouttime,Tickingtime.每一课时从“Warmup”开始导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学习环节,创设适合学生交流的课堂气氛。如“Cartoontime”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形象,根据角色配上台词,让学生在模仿中练习对话。课堂最后环节要把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用于实践训练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激励大张旗鼓,科学合理评价

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学生喜欢老师的关注和表扬,所以老师在评价时要有针对性。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比较出色的表现,老师就要不吝表扬,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驱动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为了提高评价的实效性,老师要吸引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像小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多元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课堂评价方式很多,口头表扬是一种方式,直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正视自己的学习现状。肢体评价也可以给学生产生较大的鼓舞力,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好,老师给其竖起大拇指,意为:“Youaregreat!”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是那么流利,思维断断续续,老师要保持鼓励的微笑,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可以重新整理思维,组织出正确的句子,继续回答问题。老师在评价时,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一起评价,在课堂上营造出互评互学的气氛。

总之,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精心预设,制定出具有阶梯性的目标,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课堂教学过程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环节的起承转合要做到和谐自然,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更多的语言知识。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可以有效推进课堂的进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有效课堂的构建还有很多应该考虑的因素,老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在课堂进行中灵活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者:张虔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参考文献:

[1]韩华云.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2014(10)

[2]王络.用心引领,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5(07)

第二篇:小学英语课堂青年教师教学策略

摘要:

针对青年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有效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自我感知能力的差异,有些青年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常会询问学生这堂课听懂了没有,部分学生表示听懂一部分,这时笔者就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往往会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播放让学生目不暇接的幻灯片,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以为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发展,学生有无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科学标准。因此,可通过以下策略促进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定规矩养习惯

对于学习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第一要素。“磨刀不误砍柴工”,青年英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准备的习惯

如课前教材和文具的准备,预备铃响后学生的齐备,课中听课的习惯等。特别是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由于听不懂而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要勤于观察,耐心督促,让他们慢慢适应英语教师的指令,逐步达到师生互动的要求。

(二)表演的习惯

要求学生明确英语是一门说的学科,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大胆表达自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避免一些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快乐地学习英语。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要多给一些表扬和鼓励,容许一些口误或者错误的存在,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单词或肢体语言完成文本的演绎,从而达到以演促练的目的。

(三)提问的习惯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都以教师提问为主,但是对于要求学生提问,教师都不敢尝试,究其原因可能是:担心学生提问的能力不够,怕学生提问后不容易收场而造成课堂混乱的现象等。但如果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和习惯,并以鼓励为主,或采用中英结合提问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利于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思维,达到课堂互动的效果。当然,这也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英语教师不断学习,钻研教材,做好课堂教学准备。

(四)作业的习惯

教师在接手三年级的班级后,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的就是在作业方面统一要求,细化落实。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课后作业不拖欠。作业格式第一次由教师示范,做到人人明确标准,次次作业达标。

二、重设计强优化

在很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年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本围绕着考试的目的,缺乏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相吻合的情况。教学的有效设计应该遵循主体化原则、主导化原则、学习化原则、结构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

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师应该俯下身去,真正了解各个年龄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许多英语教师会千篇一律地用卡通人物作为导入,却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结构和需求层次。这种模式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主动性,但是不适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一次观摩课中,高年级的学生对这种模式感到十分无趣,进而会怀疑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能力。相反,他们对一些关于时尚的话题、理想的讨论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有走入学生内心,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才会行之有效。

(二)以民主为先

教师一般都认为自己在课堂中应该有足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强势可能导致学生学而不用,用而不实,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相反,与学生平等相处,民主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的权利得到保障,教师与学生应在互动的模式中相互交流学习。更多时候,教师的作用更像节目主持人,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情境,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衔接过渡,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考虑以下问题:我能做什么?学生会学到什么?我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

(三)以结构为核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背景性认知结构的状况应成为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很多英语教师认为的以教材为出发点。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掌握一个核心,即学生认知结构中旧知识与教材新知识的链接。现在的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会为下一个单元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不能贸然把下个单元的知识点呈现出来,也不能对衔接点置之不理。同时,英语教师也要将教材整体脉络体系烂熟于心,这样便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很好地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三、精组织细评价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在学生对英语指令一知半解的基础上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对部分青年英语教师来说难度相当大。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就会用中文进行组织教学,以减少所谓的“麻烦”,但是这也给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带来了真正的不便,以至于到公开教学时连起码的师生互动也不能完成。因而教师对于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要做到精心设计,简单而实效。

(一)组织教学简单化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新颖,常常会设计一些复杂的导入。如在教学“HappyNewYear”时,有的教师为了导入“NewYear”做动画,先通过圣诞节、元旦等节日,再看着日历绕着圈子才导入,用了五六分钟时间,虽然营造了气氛,但是课堂实效性大打折扣。还不如掏出一个红包,询问学生什么节日快来了,既能导入句型“ChineseNewYeariscomingsoon”,又能教学单词“redpacket”。组织教学简单而易行,也便于学生理解。教师不要为了所谓的程序而破坏课堂组织的结构,使学生一头雾水而不能得到真知。简单的组织不等于没有成效,只要教师在组织中充分利用已有条件,那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简单也是一种美。

(二)组织教学层次化

合作交流方式普遍地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使人担心的是,由于分层教学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分化,直至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在组织的过程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建立教学目标分层机制,要有最低目标,也要有基于最低目标的分层递进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收获。其次,要建立课堂问答作用机制。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即提出某一问题让某一层次学生回答,其目的是什么。最后要建立“分”与“合”的结合机制。在教学进行的一定阶段,将学生按层次分成“双轨”学习,即一部分学生接受教师的直接教学,另一部分学生凭借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或口述的学习要求进行自学,然后再合起来集体授课,其基本程序是“合—分—合”。

(三)组织评价过程化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经常会有学生由于得到了教师“Good”“Welldone”之类的表扬而积极性大增。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时,教师可以从课堂师生对话、课堂测验、课堂提问反馈、实习作业等方面加以研究,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动态、系统、客观、全面、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学习日志、学习契约、行为观察、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日常测试实现对班级英语课堂的组织,将评价工作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之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青年教师去不断摸索研究,立足课堂必须有立身之本,有一技之长。青年教师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并达到轻负高效的目标。

作者:金明 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孙远杰,叶蓓.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刘畅,司学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教育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王洁,倪闽景.如何成为专业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第三篇: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

摘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小学英语生命化教学的缺失,本文着重分析了生命化缺失的成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对话交流、开展多元评价等有效的策略对生活化教学进行重构。

关键词:

小学英语;生命课堂;缺失;重构

教育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钳制,讲授、灌输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依赖于多媒体的使用,教师沦为PPT的“播放员”,亦步亦趋地跟从于课件,全然没有自己的思考;或强调机械训练,将学生陷于书山题海之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压制、个性受到压抑。教育应该回归本真,教师应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变“以考分为本”的价值取向,由“问教”向“问学”转变,由教师传授向学生体验转变,由讲授向对话转变,由预设向生成转变,才能使英语课堂彰显活力,产生智慧的碰撞,奏响生命的乐章。

一、小学英语生命化教学的缺失

1.教学机械乏味。英语教师的惯性思维作祟,满足于“导课、讲解、练习、作业”固定的教学程式,教学方法枯燥呆板,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教师为了提高所谓的“互动效果”,操练的句型简单,学生无须经历挑战,就能轻松完成,课堂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感受不到智力活动的快乐。

2.个性受到束缚。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一味地去管制学生,就会束缚学生的天性,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多元的教学内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互动性、交际性结合起来,释放学生的天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我。

3.倾听与对话的缺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不是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当前英语教学中,教师难以摆脱“权威”,不愿去打破“一言堂”的格局,使倾听、对话缺失,使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会产生隔阂。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聆听学生的内心感受,与学生在对话交流中促进认知视野的融合,产生情感的交流。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生命化缺失的成因分析

1.过于重视技能的训练。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樊篱”,以枯燥记忆、机械训练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记忆短语单词,但一旦面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却变成了“聋子、哑巴”。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培养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对社会又有何价值?

2.远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彰显其生命。英语教师要从学生所见、所闻、所感中挖掘素材,搭建知识与生活联系的桥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表现欲。但部分教师英语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缺少感受、领悟的过程,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3.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感情投入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容易产生疲劳感。教师未能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加之教法不当,学生缺少真实情境的对话,缺少情感的体验,就会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毫无生趣,以致逐渐产生抵触情绪。

4.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其具有信息量大、趣味性、交互性的特点,倍受师生的青睐。但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不管与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一概以课件呈现,过于花哨的课件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对学生的信息输入产生干扰。教师亦步亦趋地跟从于课件,成为课件的播放者,以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没有参与生活活动的积极性,怎能碰撞出生命的火花?

三、小学英语生命化教学的重构

(一)面向全体学生,感受生命意义

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要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如在《What’sthematter?》教学中,教者设计目标如下:“能理解对话内容,朗读并表演对话;能熟练说出happy、hungry、ill、sad、thirsty、tired等单词,以及运用句型“What’sthematter?I’m...”与人交流,从中获得快乐;能用贴切的形容词表述自己的感觉。”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ChineseFestivals》教学中,教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运用PPT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Whataretheytalkingabout?”然后阅读对话,回答问题:“What’sMother’sDay?WhatdopeopledoonMother’sDay?WhatdoTinaandBobbygivetotheirMum?”接着让学生续编故事,了解母亲节的有关知识,最后表演对话,观看公益短片《Family》,体会家的情感,课后为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准备一份礼物。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重生命体验

传统教学中,教师阻断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课堂也缺少生命的灵动。生命化的课堂应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诉,通过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呈现生命的精彩。

1.创设教学情境,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运用实物、图片、语言、活动、多媒体等创设表境,引导学生在彼此分享、相互合作中习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如在《Let’sgotothepark》教学中,教者创设游戏情境,用贴有地址的图片的转盘与贴有交通工具图片的转盘放在一些,转到两个转盘,开始对话。有一个学生转到Zoo与Bike时,小组对话如下“:S1:Let’sgotothezoo.S2:Ok,let’go!Buthow?S1:Bybike.”。

2.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有意义。教师要关注生命的独特性、差异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问题遵循“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让学生拾级而上,逐一解决问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意义,要让学生获得生命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三)鼓励对话交流,体现生命活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学生鲜有表达的机会,成为课堂的“应声虫”。在生命化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建立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摒弃自己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的局面,鼓励学生打开封闭的心扉,实现平等的对话,将自己的知识阅历、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富有生命意义的“共享”。如在《Anewterm》教学中,教者拿出自制的课表,与学生进行交流:T:Whatdayisittoday?S:It’sMonday.T:Whatlessonsdoyouhaveinthemorning?S:WehaveEnglish,Maths,Chinese.

(四)开展多元评价,体现个性张扬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会思考、会表达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个性。因此,我们要摆脱“千人一面”式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情况,避免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英语。一方面,教师丰富评价方式,不以“成绩论英雄”,要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开展多元的评价主体,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生命发展的痕迹,才能以欣赏的眼光去呵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总之,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建构生命化的英语教学,给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对话的机话,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生命的关爱。

作者:季娟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坎南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3]钱茜茜.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D].杭州师范大学,2015.

[4]陈方.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李易卿.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研究[D].鲁东大学,2012.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堂学生兴趣引导

摘要:

兴趣是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一个有用的辅助,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经验是一种兴趣。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正是在讨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兴趣;英语学习;提高

小学英语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特别是,许多学生失去了兴趣,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态度。老师们总是在抱怨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很难的,学生们太懒了,不学单词,背单词,完成练习。从某种程度上说,使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老师来说,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值得的。它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积极思考。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门外语,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学习。相对而言,英语学习相当枯燥。特别是学习这么多的新单词的心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因此,很多学生都害怕它。激励他们积极学习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我们知道,当学生们喜欢老师的时候,他们就会喜欢老师教的科目。因此,开展教学与学习顺利进行,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有相同的权利接受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要让学生感到他们再老师的眼睛里一样重要。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做朋友,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当学生和老师交谈感到高兴时,他们会喜欢听老师的课,特别是英语需要进行对话。此外,给学生更多的赞美比批评会赢得惊喜的收获。赞美有助于学生自信,一旦学生建立了信心,他们会对它感兴趣。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扬,而不是对他们的一些严格和寒冷的话。当他们做出小小的进步时,赞美的话就可以给他们,比如“好工作”、“做得好”、“你是聪明”、“精彩”,他们将感觉很好,并会付出更大的努力。

2组织有效的课程

小学英语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青年时期学生在学习上很不好。小学生更依靠老师把他们带到英语世界。因此,组织一个有效的英语课堂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特点、兴趣和理解,进行一些创作。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轻松学习英语。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课堂语言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它将为学生提供最有机会听到英语的机会。随着学生词汇量的限制,教师必须简化教学语言。老师会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让学生轻松地获得意义,这将使学生沉浸在英语世界,并有助于使课堂生动。

3家庭作业设计多样性

家庭作业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课程。教师为学生设计作业是合理的。然而,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做家庭作业。他们中的一些人找到这个或那个借口逃避做作业。我相信每个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不交作业。我们中很少有人找到一些聪明的方法使学生完全愿意完成家庭作业。单调的家庭作业可能有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下降,老师最好为学生设计不同种类的作业,抄写字母、单词和短语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明智方式。但我们也可以提供另一种有趣的和容易的作业。喜欢收集的话,比如说字母的学习,老师可以给获胜者提供一些小奖。用另一种方式,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正确的文字形式制作一个键盘。当学生必须用心来学习动词短语时,他们可以用绘画和短语或句子来制作小册子,老师可以在教室里放上漂亮的以激励。另一种家庭作业是练习听和说英语。在一般情况下,老师会要求学生听录音并阅读课文。但很少有学生能阅读和记住这一课。我们一再强调英语是一种语言。我们学习只是为了说。为什么不设计一种家庭作业,每个学生每天对老师说一句话。这可能是一个问候语或问题,并得到一个答案,学生们可能会感到兴奋,他们可以用英语和老师交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看迪斯尼动画片,记住一些简短和容易的对话,尽可能共享。此外,一些英语拼图和填字游戏可以介绍给学生,为学生设计新颖的作业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作业,如复制和阅读。我们只是增加一些新的元素。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多种类型的作业在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的学生需要。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完成这一点。这样,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一般而言,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一大辅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值得的。本篇论文只是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些肤浅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教师应创设适当的教学程序、氛围、条件、设计作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作者:牟媛媛 闫晓明 单位:烟台市芝罘区支农里小学

参考文献

[1]薛莲花.小学英语故事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顾燕.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张清云.小学英语课堂导入艺术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朱思怡.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叶海琴.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王纯清.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7]毛颖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兴趣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探究

摘要:

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能够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是,当前我国的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本文在找出我国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的基础上,力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改善课堂合作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被大力提倡和广泛使用。我们倡导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绝不仅仅在追求教学方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力求发挥课堂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合作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教授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然后按照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和同伴的学习。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对合作学习进行专门研究的我国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各个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通之处。第一,合作学习中学生分到小组中进行学习。第二,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第三,合作学习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个人。因此,本文将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界定为:以小学英语课堂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3~6人的小组中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并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互动性

英语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际的场所,课堂合作学习是在小组中进行的,由小组内部各成员相互交换观点,共同探讨,彼此监督,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因此,课堂合作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互动性的。这一互动性体现在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营造一个互动愉快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开放性

传统的英语课堂大多是在教师的掌控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是受教师主导,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结果导致学生思路闭塞,缺少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针对这一弊端,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开放性特点得到肯定。现在的英语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英语练习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由表达。

(三)学生主体性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通过对学习活动的支配、自我调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中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引入课堂合作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再加上“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无论是在学生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小组组建不合理。课堂合作学习应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小组。然而,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学生转过身,前后座位同学自然分成小组,这种做法看起来省事省力,但实际上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第二,合作学习形式化。教师应致力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再把自己奉为拉动全班的“火车头”,变“单机拉动的一主多拖模型”为“多机拉动的动车组模型”。但是由于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等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合作学习的形式。例如,教师提出一两个问题,就开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还没等学生完全进入状态,合作学习就草草收场。整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到的知识,提升的技能少之又少。第三,小组内部分工不明确。教师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后,学生就开始小组讨论,小组内部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很不均等,平时积极的学生表现更加积极,但是不积极的学生最容易成为合作学习的旁观者,出现“搭便车”现象。第四,教师缺少有效的调控技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有必要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指导。

四、提高中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对策

(一)科学组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组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是保证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首先,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小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3~6人为宜,要按照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其次,要遵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配原则。组内异质是指在一个学习小组内,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性别、能力、成绩等不同因素,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有各方面较好的学生,也要有相对较差的学生和中等生。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平行小组之间的平均实力要相当,不能有的小组整体实力特别突出,有的小组却相对薄弱。最后,教师在课前应对合作学习进行整体设计,小组的分配也应该在课前做好,这样就可以节约课堂时间。

(二)深化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学习在增强理解、共同进步、互相关爱的基础上展开,课堂成为一个既温暖又和谐的场所。设想原本是美好的,但是现实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作为重要参与者,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偏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开讲座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在理论上,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另一方面,组织中小学教师观摩课堂合作学习示范课,让他们通过课堂观察,主动改变认识,调整教学设计。

(三)组内成员分工要责任明确

第一,学习小组设立共同的目标。小组内部利益一致,各成员之间不是输赢竞争的关系,而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家为了实现同一个学习目标而共同努力,各尽其责。第二,为了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应根据学生的条件和特点进行角色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承担一定的任务。例如,监督员负责控制噪声,保证小组同学专心学习;记录员负责记录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撰写发言稿;协调员负责调解组内的纠纷等等。

(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调控技巧

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指导者、协调者角色,对各个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观察并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合作学习前,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准则,让合作在一定的规则中有序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不当表现加以提醒或警告,如过于喧哗、注意力不集中、偏离主题等等。课堂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找到不足之处,在下次课堂实践中加以改正。

作者:李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张素兰,李景龙.突破课堂合作学习四大瓶颈[J].中国教育学刊,2009,(8).

第六篇: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英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十分重要。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英语;互动教学;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一直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互动教学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的意义

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学好英语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生存。由于小学英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大多都是照本宣科地进行翻译,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在21世纪的今天,加大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既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英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培养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互动教学的应用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发挥互动教学的作用,就必须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动物词汇的时候,我提出:同学们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学生纷纷答出:猫、狗、猪、牛、羊、马……然后,我拿出一套画有相应动物的卡片,一一教给学生去读,如“pig”,教导他们大声诵读“pig”,在学生熟读后,每2人一组,一人拿出卡片,一人读出相应的单词。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纷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中一直以考试质量、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的指标,因而许多老师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就会摆出一副严厉的表情,认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使得课堂上师生之间显得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在互动教学中,老师就必须摆正自己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对学生多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增强学生的信心,对每一个学生深入的了解,只有老师真正关注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交流中多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师生互动教学的优越性。

(三)课堂角色的转换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由于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需要师生心理及角色进行换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MyFood”时,我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述他们最爱的食物,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组合作

不同的学生对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能力会有所不同,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在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保障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这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培养优秀的人才需要依靠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供保障。小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师生互动少,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了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胆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应用互动教学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深化学生的记忆,保障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王娟 单位:贵州省普安县盘水镇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沈欣忆,张进宝.多鼠标系统对促进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4):105-114.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校教育;学籍管理;人才培养

学籍档案是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生自主学习各个方面的真实历史记录。贯彻高校教育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阶段,对学生转专业、降级、辍学、留学、校际学生交流等学籍异动,异常情况、毕业资格考试等方面的信息,对学生来说,学籍档案是就业或继续学习的重要材料支撑。因此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学籍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学籍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统一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记录,并对学生的异常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保障高校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但由于学籍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统一,导致教师和学生缺乏对学籍管理的正确认识,甚至将学籍管理工作局限为教学管理部门的内部工作,导致学籍管理工作安排和实施过程节奏缓慢。并且长期以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理念落后,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造成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二)时展对高校学籍工作带来的挑战

高校学籍管理理念的发展,学籍管理工作包括新生按录取的不同批次分别进行分班编学号;为当兵的学生做保留学籍处理;组织大二学生进行专业群内部转专业;完成大二大三在校生的学历注册,并完成新生的学籍注册;制作新生学生证,学籍登记表的填写;给新生发放火车票优惠卡年底进行火车票优惠卡的充磁;学期初为不达标的学生做留级处理,组织大一学生进行转专业选拔工作等,但时展留下的弊端和问题,造成学生的自主性大,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导致学生在选课、专业选择或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并且学生对专业方向和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缺乏相应认识,导致学生更改专业、忽视学籍注册工作,加大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难度。

二、高校学籍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重视程度,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宣传

解决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高校学籍管理质量,首先应当提升高校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要地位的认知程度,明确认识到学籍管理是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中的重要地位及高校管理和校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学籍管理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性,提高对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强化学生学籍管理工作队伍,并保障学生学籍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也应当统一教学人员的思想认识,将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和行为准则。并且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也应当加强在学生中的宣传教育,根据学籍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宣传普及,让学生有着充分的学籍知识观念,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便捷的对学籍情况进行查询和咨询,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提升学生对学籍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性。

(二)适应教育体系改革,完善学籍管理工作制度

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由于高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观念的限制,阻碍了高校教育体系创新的实践应用路径,并且针对教育体系改革中学生特点的掌握,以及学生信用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为基础。通过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不断完善选课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学籍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从工作机制方面进行探索,为学生创造灵活的学籍管理体系,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让学生的个性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家庭作业、测量报告、阅读笔记、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堂讨论等方面的多种形式课程评价,来完善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高校教育体系改革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创新,因此学籍管理工作应当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应对教育体系改革对学籍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解决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育改革打好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轩.关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6,23(11):165-166.

家庭作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精准作业;任务驱动;系统管理;学习进阶

目前,高中物理作业存在设置随意、重复低效,与课堂教学割裂等问题。收缴、批改、反馈、评价等环节,组织管理也漏洞百出。负担重、效果差的现状一直令教师困扰、学生诟病。毋庸置疑,作业问题从来都不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问题,作业的精心设计、精细管理、精巧评价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关键[1]。

一、精心设置分层作业,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必要前提

以“导学案”为载体,搭建“作业教学”的平台,科学系统设计学习任务。结合2017新版课程标准和以往的考试说明,将每一节课的课堂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置于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任务[2]。每个导学案,都分成“课前部分”“课堂部分”“课后部分”三部分,每部分按认知规律分为A、B、C三个学习进阶层次,具体设计策略如下。

(一)“课前部分”导学案学习任务(作业)的设计

课前导学案的设计,偏重于基础性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梳理、疑难问题情境的发现。精心设计的课前导学案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支架,使课堂学习更为高效。学习进阶A层任务,大多是知识梳理。学习进阶B层任务,主要是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类作业,认知难度提升。需通过学习小组的分工合作,利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进阶C层任务,是开放性作业,可通过搜集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完成,此类开放作业没有硬性规定和要求。

(二)“课堂部分”导学案学习任务(作业)的设计

课堂导学案的设计,偏重于对课前学习任务的检测落实,偏重于探究学习过程、方法规律的总结提升。尤其强调探究学习任务的问题情境预设,对攻克重点、难点学习进阶问题的阶梯设置。多用典型例题(A层)和变式(B层)的形式解决问题。探究学习任务中,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互助—展示”的课堂模式合作完成。

(三)“课后部分”导学案学习任务(作业)的设计

课后导学案的设计,偏重于知识体系(A层)的建构,偏重于学习进阶检验诊断题目的设计,分基础类(A层)和变式提高类(B层)两个层级。由课堂延伸出去的兴趣类拓展类作业,或者是实践类作业和研究性学习类作业(C层)。精心设计分层导学案的基本要求,是系统设计学习任务并与课堂重点一一对应。课前、课堂、课后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必须要清晰,帮助学生清晰系统地建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追求科学思维的认知进阶,综合应用所学,灵活解决问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通过开放性(C层)任务,提升能力、全面发展。这样精心设置分层作业,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前提保障。使完成探究学习任务的过程,成为高效地行动学习的过程,成为提升认知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成为检验反馈、系统调试后续教学的过程。

二、任务驱动精细管理,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坚实保障

任务驱动精细管理作业的第一步,要从课前导学案的检查反馈开始。对课前作业的批改反馈,有利于及时调整课堂预设,以学定教。对课堂作业采用任务驱动的办法,精细过程管理,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这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坚实保障。

(一)针对A层作业的课堂组织策略———“任务驱动、提问接龙”

合理利用“课前部分”导学案的(A层)问题预设。在每一节物理课堂及时反馈,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要求学生快速准确回答。对答错的学生,教师会留下记录,他拥有下节课的优先发言权。下一节课,这些学生要先复述之前错过的问题,再回答后面的新问题,全部答对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否则以此类推。“任务驱动、提问接龙”的办法,让每一位学生有准备地进入物理课堂,紧张有序又不乏乐趣。错误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并可以落实巩固相关知识,基本功得以扎实练就。长期坚持,将课前与课堂连贯起来,系统管理形成合力,达到不断累积效果倍增的目的。

(二)针对B层作业的课堂组织策略———“任务驱动、自主—互助—展示”

课堂作业教学,一般由五个环节构成:发现问题环节;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任务环节;“自主—互助—展示”解决问题环节;提炼总结方法环节;即时反馈与拓展延伸环节。配合课堂部分导学案的(B层)问题引导,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认知进阶。这时,精心的学习进阶问题预设,搭配精细的行动学习任务管理要求,能活跃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相互启发补充完善的过程中,完成提出的问题,获取信息证据,基于证据解释交流,修正错误发展科学思维的能力[3]。最后,“即时检测反馈”很重要,而且坚持每节课施行,对系统管理及时反馈教学非常必要。

(三)针对C层作业的课堂组织策略———“任务驱动、稍做指导”

针对C层开放作业,课堂根据实际需要稍做介绍和引导,可以配合新高考改革的综合评价要求,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其学科素养。

三、以评促学精巧评价,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催化和辅助

(一)通过“努力指数”评价方法,系统管理作业教学

“努力指数”是师生共同商定的一种半量化评价方式,将课堂、课外作业的评价划分为A+、A、B、C四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不同的要求,也赋予不同的学分。学生最终的模块成绩,由“努力指数”“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权重分别为40%和60%。“努力指数”评价方法,实质上是将过程评价半量化,使过程评价变得更方便操作。实行这种评价管理之后,学生变得更加重视过程表现,而不只是考试最终成绩。有学生为了赢得学分,周末多做作业加分;有学生将前次不合格的作业主动重新完成加分;有学生上交C层开放作业论文或是创意作品加分。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向学,让每位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师生共同修订“努力指数”评价方法的细节,希望以评促学、精巧评价,催化和辅助实现精准教学。

(二)量化评价结合质性评价,师评、自评互为补充

作业的评价以半量化等级评价为主,辅以质性评价。一个学段结束,教师根据学习进阶检测结果,分层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群体给出相应评语,为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反省自身。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同时,也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分析。希望通过师评、自评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发展的责任感和内驱力。

四、持之以恒系统管理,是实现精准教学的关键

《2017新课程标准》强调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穿于物理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而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学习系统管理”的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鼓励参与“科学探究”、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分层设计、组织、管理学习任务(作业),有利于更高效完成物理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和学业要求,精准实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整体优化精准作业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三方面。第一,精心设计系统化的课前课堂课后学习任务,借助导学案,科学、恰当、分层设置进阶学习任务。第二,精细分层作业的系统组织管理,通过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采用“任务驱动提问接龙”“自主—互助—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全面发展。第三,关注作业教学的评价反馈细节,通过“努力指数评价方法”实现精巧评价,加强作业教学过程管理。使过程评价、终结评价、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师评、自评等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内在的进步欲望,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以上三方面实践策略分而用之效果有限,但互相配合、统筹安排、系统优化,则成效显著。精准作业的实践探索研究中,发现持之以恒地把常规作业教学做到精细和极致,切实落实、整体优化作业教学过程,使课堂课外形成一整套的、良性循环的整体,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益。多年来普通高中年年要减负,若能通过“精准作业”的系统管理方法增效,就必定能达到减负的目的。所以说,精准教学可以不是“小循环勤反馈”或是“翻转课堂”,但一定是“系统教学”。总之,作为一名教学实践者,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教学艺术具有实践性,让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断反思改进,开发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情境化的“课程模体”。

参考文献:

[1]王月芬,张新宇.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艾尔菲•科恩.家庭作业的迷思[M].项慧龄,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