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论文范例6篇

家庭伦理论文

家庭伦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儒学

新型家庭伦理 建构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包含相当丰富细密的内容,其中的的绝大部分是以儒家思想的形式得到表述的,而其主要规则也和儒学的基本观念相一致。也许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规则,即儒学对于传统家庭起着主导性的规约作用。可是在现当代中国社会,家庭已经发生了从结构到功能的深刻变化[1],其伦理规则也随之发生根本的转变。那么,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儒家家庭伦理还能否对现当代家庭发挥一些作用呢?如果能够,又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呢?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在建构新型家庭伦理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必要和如何汲取传统家庭伦理呢?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当然有必要弄清儒家家庭伦理的历史本质和理论性质。

一、

儒学对于传统中国家庭的功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大陆学术界较为传统的表述中,儒家的家庭伦理被视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确立封建家庭的内部规则、维护封建家庭中的尊卑关系。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解释力度。但问题似乎还可以向理论深处、向更为平实的方向上进一步解答。从理论表述和功能表现来看,传统儒学的家庭伦理有两个基本的展开维度:一是老少高低之别,二是男女内外之别。第一个维度展示的是不同辈份、年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伦理规则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为子纲等;第二个维度展示的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伦理规则为男尊女卑、男女有别、夫为妻纲等。就纯粹的意义来说,家庭内部基本上就是这样两种关系,所以传统家庭伦理也就是这样两类基本规定。但是,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还有尊卑、义利、理欲、公私、善恶等多类规则,它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家庭伦理,而是社会伦理。但它们仍然深刻地渗入家庭关系之中、规范着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讨论家庭伦理时也必须讨论到它们,它们对家庭生活的规定也应被包括于家庭伦理之中。其中,尊卑有序、贵贱有位的等级规定是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重要原则,它尤其典型地体现在上层家庭内部,成为我们考察传统家庭伦理时不容忽视的内容。在很大的程度,这种规定实际体现的是不同血统之间的关系,即贵族(分成不同阶层,比如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和平民(也分成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主要是上层贵族家庭)内部的反映。这样,在大致的意义上,本文将儒家家庭伦理主要理解为对老少、男女、尊卑三种家庭关系的规范。

从这几种规范来看,儒家的家庭伦理是围绕血缘关系为主轴展开的,它的服务对象是宗法家庭结构。在社会形态的和人的形态演进上,宗法家庭从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2]形态。在这种形态中,“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3]是人的主要关系。我们上面提到的儒家家庭伦理中规范的老少高低之别、男女内外之别、尊卑上下之别等就是典型地反映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中的家庭关系。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4]人要依附于自然界、共同体及其代表者即天然首长[5],人在财产上和人格上都是贫困的[6],人处于“精神的动物世界”[7]中。可以说,人的交往、需要、力量、品质、观念、知识等都是狭隘的、幼稚的、粗糙的、朴素的(这当然是就人在历史发展中的普遍水平而论,而并不否认特例的存在)。在由这样的人所构成的家庭中,人的关系当然是处于甚低的发展水平之上、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之中。儒家家庭伦理的历史实质便是对这样家庭关系的规范,也是对这样家庭关系的反映。

正因此,站在今天自由个性的人的水准上,儒家家庭伦理一个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僵硬性和残酷性,其典型体现便是大量存在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郭巨埋儿”等二十四孝图之类的观念和史实;另一方面,儒家家庭伦理中仍然飘逸着一层温情脉脉的亲缘面纱,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观念和事实中我们至今仍能感觉到这层面纱的轻柔和美丽。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儒家家庭伦理的残酷和温情的两个方面虽然在具体的个人和家庭中展现得多少不同,但作为深刻受到社会形态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制约的伦理形态,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也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它们实际上是同一整体的两个侧面。

另外,虽然建基于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和人的形态的发展水平之上,儒家家庭伦理仅就其理论形态来说却发展得较为成熟(相对于同一社会水平上的伦理形态来说),这体现在它所具有的丰富、细密的内容上和较为完整的理论形式上。在内容上,儒学对家庭伦理的各个方面(比如父子、夫妻、母子、兄弟、姐妹、兄妹、婆媳、公媳、亲戚、本家、同族、主仆的关系等)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从这些方面一些大的原则到一些非常具体的小事都有明确的安排和布置,我们从《孝经》、《彦氏家训》及明清时期的各种修养类读物(如吕坤的《呻吟语》、朱用纯的《朱子家训》、金樱的《格言联璧》等)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理论形式上,儒家家庭伦理既有自己的本体论基础(如春秋到隋唐时的“天”和宋明清时期的“理”都是本体范畴),也有自己的宏观人格原则(如“孝”、“仁”、“义”、“节”等),还有各种具体行为和细节的做法规定(如三年之丧、五服之礼等)。因此,儒家家庭伦理是较为完整的伦理体系。

总结上文我们可以对儒家家庭伦理作出两个基本判断:就其在人类文明演进史上的位置而言,它处于甚为朴素的状态中和甚低的水平上;就其作为一种伦理体系而言,它发育得较为成熟、细密。从这两个判断出发,我们可以对于儒家家庭伦理的现当代意义作出一些思考。

随着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家庭伦理的调整和改造也开始展开且取得了一些进展[8],但目前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还远没完成。那么,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价值问题无疑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问题,而且与新型家庭伦理建构的民族特色问题有关。而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社会及家庭变迁的历史方向。

从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变是我们对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般描述。在社会形态和人的形态演进的意义上,这种社会转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人的依赖关系”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转变[9]。这样,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也就由深深受到血缘共同体的束缚和保护转变为拥有自己的独立自由个性,家庭也就由血缘共同体的一种形式转变为(一定程度上的)独立个体自由结合(目前主要表现为男女或夫妻之间)的一种形式。在传统的共同体内,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这两种关系既互相渗透,也互相制约)是人的主要关系,这样,儒家家庭伦理就表现为对于这两种关系的规范和维护;在建基于市场社会的现当代家庭中,平等、独立是人之间的主要关系,这样,现当代家庭伦理则是对这种关系的规范和维护。因此,儒家家庭伦理和现当代家庭伦理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维持的人的关系的不同,而这种关系的不同是由社会和人的不同发展形态造成的。

从这样的角度着眼可以说,儒家家庭伦理在思想实质和整体精神意向上不能为现当代家庭伦理提供正面的支持价值,这是由于其社会基础的互相否定性质造成了二者之间的互相否定性质。例如,统治服从关系及其伦理表述当然和平等独立及其伦理表述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当然和父子平等相待、民主协商互相排斥、互相冲突。对于二者的本质差异,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意识。这是因为在今天关于儒家家庭伦理的一些论述中,常常忽略它和现当代家庭伦理之间的根本差别,而只顾强调二者的相通之处或者儒家家庭伦理的当代正面价值。这当然是一种不甚全面的说法。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仅就一种伦理体系来说,儒家家庭伦理发育得较为成熟、细密。如果抽掉它的时代性内容和历史局限性,站在阐释学的视角上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则我们能得到一些相当有价值的伦理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毕竟来自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更具亲缘性和切近感,更易于为我们所接受和遵守。因此,儒家家庭伦理被拆解为思想材料之后,可以成为现当代家庭伦理建构的有效资源。

我们说,只有注意到这里所论的两个方面,才能较为准确、全面地理解儒家家庭伦理的本质和现实功用,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偏面的认识。 三

今天,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的市场时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正在这片土地上展开自己的逻辑和现实行程,同时,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仍是我们的社会理想和追求目标。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建构的新型家庭伦理既要保有人的独立性作为人的关系的基质,还要批判或关注西方人的独立性偏面发展所造成的人及其关系的异化,同时并应照顾到我们的伦理理想。儒家家庭伦理的重新阐释和功能发挥必须据此出发,才能具有真正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具体说来,在建构新型伦理的过程中,儒家家庭伦理的重新阐释和功能发挥至少包括以下三项工作:

首先,剔除儒家家庭伦理中的统治服从关系,在独立自由个性的基础上重建父子和夫妻关系规则。我们知道,在传统家庭中,子女无条件地服从父母,妻妾无条件地服从丈夫,奴仆无条件地服从主人,这是人的依赖关系在家庭中的典型体现,而强烈地维护这些关系是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在今天的家庭伦理中,最后一个“无条件地服从”无论在原则还是在现实中都已经不存在了,前两个“无条件地服从”也已经相当淡化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农民的家庭生活中,前两个“无条件地服从”还有所遗留,这是封建宗法家庭伦理的残存。有趣的是,在我国今天,另两个方向上的“无条件地服从”(即父母无条件地服从子女、丈夫无条件地服从妻子)却有出现的苗头。在新型家庭伦理的构建中,必须要彻底地清除各种方向上的“无条件服从”关系,代之而起的是亲子关系上的“民主教育”和夫妻关系上的平等协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尊重家庭成员每一个人的平等(不是绝对的)权力和独立个性,同时,也不应忽视每个成员和他(她)的权力相应的义务。这是“人的独立性”形态在家庭伦理中的基本要求和真正体现。

其次,在合理的程度上,尽量保持儒家家庭伦理中脉脉的亲缘温情。我们知道,在现当代西方社会中,由于人的独立性的偏面、过分的发展,导致了亲子情的淡薄、夫妻情的不稳[10]。虽然这里面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诸多问题需要详细分析,尤其是我们不宜对此进行简单的价值批判。但西方社会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则是事实。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现当代我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中没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问题并不比人家少,甚至可能还要多。其中,我国的夫妻关系似乎正在步西方的后尘,离婚率的快速增长就是某种征兆。在这一方面,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中强调的“父慈子孝”、“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之类观念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救治、缓解作用。尤其具有借鉴意义的是,儒家家庭伦理中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总结,而是建基于儒家人性论之上。也就是说,在儒学中,父子情、夫妻恩不仅是人的感情问题,而是源于人的深层本性,即外在人情源于内在人性。虽然儒学中的这种思想尚须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但对于解决西方社会及我国社会中正在出现的感情问题却不失为一条有价值的纠正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儒学强调的来自人性的亲情在一定意义上也许可以成为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的组成部分。

再次,在现当代世界学术的背景上,重新阐释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中的一些观念,使之具备现代形态和解释力度。我们知道,儒家家庭伦理中包含大量历史悠久的观念,其中一部分还在对中国社会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可它们本身却又包含相当含混和陈旧的内容。因此,对它们进行重新阐释和清理就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在此我们仅以“孝”、“节”两个观念为例来简单说明一下重阐的思路。

在传统儒学中,孝为百行先,甚至被视作“天之经”“地之谊”(《孝经·三才章第七》)和“众之本教”(《小戴礼记·祭义》)。在新型孝道的建构中,一方面当然应该去掉儒家孝道中过分的内容和由此导致的愚昧内容,另一方面增加一些适应现当代家庭且照顾未来家庭的内容。在前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白孝根源于人类来自生物本性的亲子关系。虽然它在人的诸种伦理中最具自然史意义,但它的功能不应该被宗教化或推向极端。因此,我们应该去掉儒家孝道中被拔高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平实地对待这一家庭伦理。另一方面,将孝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这是现当代家庭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新型孝道中,父母和子女分别都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但子女仍然有着赡养和尊敬父母的义务。不过,这里对于父母的尊敬是对于他们人格的尊敬,这出自身为子女者的内心情感;对于父母的赡养是对他们生活的照顾和供应,这出自身为子女者的责任或法律规定。这两者都不是来自对父母的权力或宗法关系的畏惧,而是源于当代人的内在良知和当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这样的孝道才更具有现当代文明的特征。

在传统儒学中,节主要是对妇女的规范,即要求妇女在两性关系上对丈夫忠诚。这实质上是对男人的配偶权和生育权的维护。但由于在宗法家庭的统治服从关系中妇女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所以妇女被极强地甚至“扩大化”地在思想上和现实中加上了这一伦理规范。相对来说,男子则不甚受——不是一点也不受——这一规范的制约。也正是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和在某些时期(比如明清)的极端强化,给许多妇女带来了非常悲残的生活和生命结局[11]。在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中,作为在两性忠诚意义上的节还是有必要保留的,因为它关联着夫妻生活的稳定和幸福。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造:一是降低其强度和硬性,大致来说可以将其范围在具有婚姻关系的男女之间。同时,在碰到一些特殊的具体情况时可以进行适当变通。这是为了消除传统儒学中节的观念带来的一些弊端,避免以节杀人。二是将节的规范对象扩展到男女双方,而不是象传统儒学那样仅仅以此来约束妇女。也就是说,男子也应该履行对于妇女“尽节”这一伦理责任,即在两性关系上忠诚于自己的女性配偶。前一方面体现的人的依赖性的减轻,后一个方面体现的是人的平等的增加。应该说,从目前中国社会来看,对于节的两方面改造(无论在思想中还是在现实中)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没有彻底完成。

总结这三项工作可以说,在建构新型家庭伦理的过程中,改造和重阐传统儒家伦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立足于社会变迁的方向,使之能适应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和家庭状况。

我们知道,家庭伦理是人类社会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涉到社会上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在社会变革中,如何对它重新构造是一个艰巨复杂且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工程。当理论界对它进行思考时,充分地汲取传统伦理资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传统儒学中拥有丰富的家庭伦理资源,对它进行新的加工改造可以为重新建构新型伦理提供有力的材料和动力。本文对于这个工作的宏观原则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为这个工作的展开起到“投石问路”或“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对于这一变化,李银河在《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有过研究。罗亚·马萨莱特在《社会转型中的系统家庭心理学》一文中也有些论述,该文载《家庭与社会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0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10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104页。

[5]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6年)310页。秦先生在此谈的是宗法农民,毫无疑问也可指整个依赖关系中的所有个人。

[6]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211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42页。

[8] 家庭伦理的调整和改造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趋势。比如,在传统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为主轴、夫妻关系为配轴,而在今天,家庭关系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方向发展;再比如,在传统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是轴心、母子关系为辅助,而在今天,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趋向平衡化。见廖申白、孙春晨主编的《伦理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5—99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104页。

家庭伦理论文范文2

热播的家庭伦理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受众的追捧,取得良好的收视率,是因为他们反映了大众关注的生活题材,以家庭生活的伦理道德为视角,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伦关系,在家庭伦理电视剧《错爱1》中周佳丽虐待晓英和晓涛,当她发现晓涛竟是自己当知青时生下并遗弃的孩子时,她对晓涛的态度变得慈爱有加,由继母到亲生母亲的剧变,让周佳丽与晓涛的亲属远近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与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具有共同的切合点和理论建构。

2 差序格局说与人伦关系

在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家庭成员间所组成的人伦关系为核心的有次序的差等是万古不变的。差序格局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主要格局,只有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创作中遵循差序格局价值取向和坚守人伦关系、伦理道德的文化传统,才会永葆艺术生机和创作活力。

1947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旨在描述人伦关系亲疏、远近的著名理论一一差序格局理论,对我国传统人际关系、社会结构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诊释。差序格局包括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亦包括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费孝通先生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什么是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即是中国伦理文化传统中最讲究的人伦关系。其实质就是以自己和自己具有社会关系的一群人之间的差序。它是以己为中心的个人本位的体现,也是对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人伦关系的阐释,孔子把己喻为始终不变方位的北斗星,群星围绕着它转动。

孟子认为人伦即人道,故提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对人伦关系的阐述不仅剖析出了人与禽兽的区别,并指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是人伦关系的重要体现。根据差序格局理论可以推出:所有的人伦关系中最亲近的三种人伦关系有父子人伦、夫妻人伦、手足人伦,这三种人伦关系均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它们是以血缘和姻亲差序而形成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君臣有义和朋友有信是家庭的延伸。所以黑格尔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即家庭的精神。 《礼记大传》中曾指出:六世亲属竭矣,意思就是说,亲属之间超过了五代,就己经没有血缘关系了。所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由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差序格局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不仅由于血缘关系中差序格局的远近亲疏十分明显。又因为中国传统大家庭对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差序格局的的认同。血缘关系构成的人伦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具有绝对性;由血缘关系构成人伦关系的亲疏、远近极易分辨,具有直观性;由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对血亲的重视,所以血缘关系构成的人伦关系,具有高度的家族认同性。

传统的中国人伦关系更讲究君臣之道和父子之礼的尊卑等级观念。超越血缘关系的界线,来看差序格局它包括弹性的横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所以差序格局的结构具有弹性。家庭可以很小,亦可以很大,很多有钱、有势人的社会人伦关系网可以大到像一个小国。其随着中心势力的变化社会圈子随之伸缩。差序格局同时还与地缘关系、政治、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具有关联性。墨子提出了与孔子的爱有差等和孟子的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理论根本对立的兼爱的思想,他认为,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这种没有远近、亲疏的人伦关系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裹读,故孟子骂墨子无父无君。

差序格局以人伦为主的社会结构对父子人伦、夫妻人伦、手足人伦等伦理道德的重视,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文化精髓中的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之和合文化的追求。儒家文化中孔子所倡导的家庭和谐思想即: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和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乱者,未之有也。这种思想规定了家庭中父子人伦、兄弟人伦和夫妻人伦之间的尊卑关系和家庭责任,从而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道德准则与家庭人伦规范。同时把孝亲与尊祖的家庭伦理观提升到治理国家的高度,对国家的忠诚要像传统孝道维护宗族一样,它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础。故把维护和谐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提升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维度上。

3结语

家庭伦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家庭责任,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身份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引言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多产剧作家。他的很多剧本被改变成电影。《玻璃动物园》就是其中之一。该剧的成功确定了威廉斯的文学地位。《玻璃动物园》中主要人物有五个:儿子汤姆、女儿劳拉、妈妈阿曼达、父亲温菲尔德先生及绅士吉姆。温菲尔德先生早年为了自己的梦想离家出走,家庭的重任落在了阿曼达身上。随着汤姆的成长,汤姆不得不承担家庭的责任,而他却继承了父亲的浪漫情怀,一直想出走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这就无法避免与母亲阿曼达的矛盾,因为她依靠汤姆养活全家。女儿劳拉的唯一责任就是把自己嫁出去,但是她却因为脚跛而格外内向孤僻,不敢与人交往。全家人都过得非常不如意,矛盾不断激化。本篇文章将会从家庭伦理学角度分析家庭不幸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多得说过父母不仅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而且应该爱和好好教育子女。(亚里士多德 78)聂珍钊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同时他认为我们分析文本时还应该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批评家要进入文学的历史现场,而不是远离历史现场的“假自治环境”里评价文学(聂珍钊 12)。至于本篇戏剧,就涉及到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在那个困苦的特定时间段,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有点反常。

1.父母责任的缺失

温菲尔德先生早年抛弃妻子而离家,不仅造成了家中经济负担加大,而且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点对汤姆的影响格外明显,每次他看到父亲照片的时候,总是幻想着和父亲一样脱离家庭的羁绊。这就是父亲抛弃自身伦理身份的直接后果。近年来关于父亲角色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比母亲都大。父亲的爱和教导能加快孩子的社会化,因为给予更多是食物与舒适的家庭环境。父亲角色的缺失,造成了伦理混乱的开始。

当父亲抛弃自己的伦理身份,如果有一位高素养的母亲,那情况或许不会特别糟糕。但事实情况恰好相反,阿曼达不能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总是沉浸在过去自己南方淑女的情怀中。她一直怀念自己年轻时候“十七个绅士”拜访的荣耀,觉得自己还是那样迷人。阿曼达不理解汤姆的渴望自由的梦想,也不承认劳拉脚跛的事实。随着汤姆的长大成人,阿曼达把他当成了这个家庭的父亲,强行把养家糊口的担子给了汤姆,但却没有给他足够的地位与权力。对于劳拉,阿曼达只知道逼着她相亲却不会从心底鼓励她。她看不起劳拉的一群玻璃动物玩偶,也不允许她老听唱片。这样,整个家庭成员的矛盾逐渐加重。

总而言之,无论父亲还是母亲的伦理责任都不能缺少,否则家庭悲剧很容易出现。父亲给子女树立起社会人的榜样,母亲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二者缺一不可。该剧是根据作者威廉斯的个人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可以说是他的自传性剧本。这也是作者对家庭和谐美满的向往,同时也给读者警示单亲家庭的不可取。

2.子女责任的不足

虽然父母需要承担大量的家庭责任,但是孩子不是永远该被照顾,他们也应该帮助父母分担解忧。然后在温菲尔德家中,汤姆和劳拉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如果父母应该为家庭悲剧负责,那汤姆也难逃其责。该剧发生时间是经济大萧条时期,那时到处都是失业者,所以每月六十五美元的收入还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汤姆并不以为然。几乎每晚,他都去看电影、喝酒。当朋友吉姆为了提升自己每晚去夜校学校,汤姆却满脑子想的都是离家、冒险与自由。汤姆心理仍然不成熟,与母亲阿曼达的沟通方式只剩下了争吵与冷战。为了实现梦想,他离开家,但是他真的感觉到自由了呢?没有,他被良心所牵绊,时不时地担心母亲与姐姐的处境。这就是放弃伦理身份的后果。

对于温菲尔德家来说,与其说劳拉是其中一员,不如说是一个负担。她因脚跛加之本性内向造成无法正常与人交际,而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玻璃玩偶收集中。跟阿曼达相比,她是完全是另一类的女性,她容忍、孱弱、内向。汤姆对她就温柔得多。即使在跟母亲阿曼达争吵盛怒时,他也因为不小心弄坏劳拉的玻璃玩偶而真诚地道歉。子女之间关系较好,而与母亲关系不佳,这也是伦理混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或许在家里劳拉还算正常,但是一到大社会中,她的问题变凸显出来。由于本性内向,加之脚跛子,她不愿与人沟通。但问题是一个健康心态的成年人,应该有主动融入社会的积极心态,而不是任凭天性与直觉带着自己走。劳拉便是任由自己的内心孤僻抓牢自己,而不想主动逃离这场困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成年子女对于家庭的积极促进作用应该越来越大而不是徒给家庭带来负担。一味地逃避家庭伦理责任,只能让本来不稳固的家庭陷入更加混乱的伦理环境之中。

3.历史背景―经济大萧条

聂珍钊认为伦理文学伦理批评应该充分分析伦理环境所以文学伦理批评家应该把自己也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人物特点。(聂珍钊 20)《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回忆体剧作。当时美国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随着股票市场的崩盘,许多银行和公司纷纷倒闭。这就导致大量的失业者,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失业率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没有能够提供岗位的企业了。而且,西班牙正在发生革命,到处一片喧嚣与迷惘。就此,阿曼达的心情可以多少被理解了,因为处在动荡环境的人很容易遭受精神分裂之苦。她担心如果汤姆失去了工作这个家将无法维持下去。而汤姆又是一个不安分子,唯一的愿望就是离开这个家。这就加剧了阿曼达的不安与焦躁。而处于这个大萧条下的汤姆完全被工作牵绊,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是赚钱养家的人却没有享受到一家之主的权利与地位,加之阿曼达的过度焦虑,所以造就了母子关系的逐渐恶化。而此时的劳拉显得更加脆弱,因为本来就孤僻的她走出家门面对的一群被经济大萧条折磨不堪的人,更加难以融入这个圈子,造成她更加自闭。

结论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可以看书造成温菲尔德一家悲剧的原因正是由于各个家庭成员没有履行各自的责任。温菲尔德先生和汤姆都放弃自己的伦理身份,拒绝承担伦理责任。这就直接导致伦理混乱,伦理秩序无法重建。阿曼达也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女儿劳拉一直逃避改变自己孤僻性格的社会要求。然后,但是历史条件也是有巨大影响的。当时只有少数家庭能够从这场经济大萧条中存活下来。他们遭受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痛苦,所以可以理解他们因为焦虑的驱使而不安和疯狂。田纳西・威廉斯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冲突,来揭示伦理结构混乱带来的家庭悲剧。这也显示了威廉斯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家庭伦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定义

本文所谓的“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一直是众说纷纭的。有的学者称之为家庭剧、家庭题材剧,有的称之为亲情剧、生活剧、婆媳剧,有的称之为家庭情节剧、家庭言情剧。《中国电视》在2007年第8期、第9期专题探讨“家庭伦理剧”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几乎同时,吕乐平的《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出版了。在此之前,偶尔有学者称之为伦理剧或家庭伦理剧。根据以上多种称谓作个归纳,本文作者以为取“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以下简称家庭伦理剧)之名比较好。

在家庭伦理剧这个称谓中,家庭的意思相对明白,就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人类社会生活基本单位。伦理需要稍作说明。伦理最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份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变,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和谐有序的关系。家庭伦理是伦理规范的中心部分。我们知道,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或者准夫妻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由于家庭成员有着极为亲密的共同生活,这使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特殊性。家庭成员特殊的互动行为包括经济联系、道德责任、情感交流、和生育、消遣娱乐等各个方面。每个成员在感情基础上进行着广泛、深入、直接地交往。家庭伦理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机关强制执行的,而是在家庭内部由长辈悉心传授,灌注子女的心灵,依靠外在社会舆论影响个人的内在信念,通过家庭成员的良心发现和精神痛苦产生约束力,自觉地内化为伦理道德与个人修养。

笔者认为,家庭伦理作为理性与情感、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共同体,成为家庭伦理电视剧最重要的关注内容之一。随着此类题材的不断挖掘与发展创新,优秀的家庭伦理电视剧不断涌现,屡创收视率新高,成为家庭电视伦理剧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因此,尽管学术界尚无关于家庭伦理剧的定论,但对于家庭伦理剧这样的命名及研究,却在本世纪开始得到了学者们更多的关注。2007年《中国电视》杂志连续刊登有关家庭伦理剧的研究文章就是最好的说明。

一般地说,家庭伦理剧具有以下一些艺术特征。它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情感为主线,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日常的情感纠葛、生活矛盾,表现一定的民族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因此,家庭伦理剧不同于伦理剧的其他类型。首先,在家庭伦理剧中 , 主要角色自始至终都是作为主要家庭成员出场,故事一般必须发生在具备父子、夫妇、长幼三个最基本的伦常关系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其他血缘亲属关系之中。其次,剧中发生的故事也必须是围绕着家庭组织而发生的,它描述的主要内容且贯穿始终的都是家庭生活,并且是以家庭伦理为诉求目标的生活内容、生活状态、生活遭遇。再次,家庭伦理剧的故事场景以家庭为主,多是室内剧。故事发生的性质可以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除此之外的任何人任何事,原则上都不应归入这一范畴。其中家庭成员可根据剧情需要适当延伸至恋人、未婚夫妻等准家庭成员。

之所以说家庭成员可适当延伸至恋人、未婚夫妻等准家庭成员,是因为任何家庭的创建都必须要以男女两性的结合和婚姻的缔结为基础。有了夫妇,才能有父子、兄弟等各种家庭关系的产生,所以促成男女双方结合成家的婚姻与爱情对一个家庭的搭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婚姻爱情剧中,男女双方的婚姻爱情故事或喜或悲,总免不了要和家庭扯上关系。

在我们所说的家庭伦理剧中,婚姻爱情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它与一般所说的言情剧往往具有很多相似,但又很重要的区别。譬如《我的青春我做主》、《豪杰春香》这些涉及到一定家庭伦理的言情剧,他们的重点在于突出男女主人公如何争取爱情、如何获得爱情这一过程上 ,其终极目标是男女双方的结合成功、婚姻缔结的成功。在这样的故事里,满足男女两性的合法结合 ,使相爱双方能够建构一个合法的、合乎礼教要求的家庭,是编导和剧中人物的最高追求。而家庭伦理剧的重点显然不在这里。家庭伦理剧中的矛盾冲突都必须是托生于家庭这一基本单位之上,它强调的不是如何成立一个家庭这样的过程,而是对于一个已然成立了的家庭,应该怎样去维持和维系的问题,它所要表现的是已然具备了某种家庭关系的那一部分人的某种生活状态。在言情剧中,尚未具有某种直接的家庭关系的男女主人公,是在为成立一个家庭、使两人具备某种家庭关系这一目标而奋斗;而家庭伦理剧却是言情剧在时间长度和生活长度上的继续和扩展,是从追求情感胜利的崇高精神状态转而为追求琐屑平凡的普通生活状态。正如爱情是婚姻的前提条件之一一样,言情剧也可说是家庭剧的一个前奏。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式离婚》、《媳妇的美好时代》这些以爱情婚姻为着眼点的家庭伦理剧中,其思考的问题已经跳跃到了具有直接家庭关系的夫妻双方在面对各种破坏婚姻、破坏家庭幸福的行为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这样的问题上,并着重于强调男女双方对于一个家庭的完满应该要清楚地认识到、并努力去履行的相应责任,而非《奋斗》、《三楂树之恋》那般记录爱情罗曼史的言情剧。

仍在热播中的电视系列剧《家有儿女》,虽然几名主角都是家庭成员,而且也是室内剧。但是,它的重点讲述的是当代社会中如何教育未成年子女的问题,它追求的并不是家庭伦理的构建,这种系列剧更像带有夸张漫画风格的寓言小品,因此并不在本文研究的家庭伦理剧的范围之内;而另一部分关于朋友交往的故事 ,虽亦涉及到家庭内容 ,但朋友毕竟不属于家庭中的任何一种成员 ,不具备家庭成员所应具有的任何直系旁系、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譬如《香樟树》,也不能归为家庭伦理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家庭伦理剧似乎应当这样来定义: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以当代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家庭血缘、夫妻爱情等家庭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生活和伦理冲突为主题和语境,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日常的情感纠葛、生活矛盾,表现一定民族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通俗电视剧。当代家庭伦理剧从内容上看,通常表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哺养和敬孝;二是兄弟姐妹无法割裂的手足之情;三是反映相关家庭所有成员的爱情婚姻问题。

家庭伦理论文范文5

一、当前高中生家庭http://伦理道德教育现状

(一)当代高中生家庭伦理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当今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导致高消费浪潮席卷中学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们跻身“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他们把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毫不吝惜的掷向商店、酒楼、溜冰场和歌舞厅。高消费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而且滋长了校园的奢侈作风,导致拜金思潮的泛滥,这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而且还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当今学生中出现的铺张浪费、不孝敬父母、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父母杀死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子女杀死父母、的违背家庭伦理道德的现象,以及早恋、早孕等,都体现出当代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责任感,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认识上的误区

在学校教育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体无关论。一些人认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高中生无关,与高中教育无关。这种观点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教育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文化素质,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素质。这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必不可少的。家庭与社会,家庭伦理道德与社会公德是密不可分的。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社会道德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陈旧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需要我们去破除,许多新的家庭伦理道德现象需要我们研究。条件限制论。一些人认为,对高中生进行较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很有必要,但是学校远离家庭,条件限制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积极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高中文科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道德资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策略

(一)注重暗示、陶冶的外部因素,潜移默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伦理道德采用暗示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模仿,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以行导行,取得育德的高效。其次,积极营建暗示教育环境,让学生从教材资源和教学环境中获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信息。因为优美的暗示环境,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学《我与地坛》,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暗示,让学生听《懂你》这首歌中联想到母亲在史铁生身后复杂而感人画面,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转贴于 http://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它是一种人文陶冶,它改造着学生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价值规范,丰富着思想感情,提升着道德质量,熔铸着意志品格,强化着心理精神。文质兼美的课文孕育着丰富的育人因素,它们的具体形象又为学生乐于接受。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http://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将会喷发巨大的能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努力营建情感氛围,制造一个熔铸精神与灵魂的大“火炉”,把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

(二)和谐共振,双边互动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实效。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振,是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对语文教师来说,欲求这种和谐共振境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情,把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脉搏”和“频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因素,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而且,本人觉得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种方式,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家庭伦理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儒家孝道;传统社会;社会稳定;当代省思

论文摘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成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孝道的内容、形式、功能也必然随之改变。以新的时代精神为主导,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儒家孝道必将焕发生机,为今所用。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先秦儒家孝道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规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和首要精神,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孝道的核心和主体。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最终使它发展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它,中国就没有伦理道德可言”。先秦儒家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推崇备至。无论从社会伦理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哲学文化遗产上看,它是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习惯、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说儒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不是近代现代的发明,在中国已经说了几千年了。就现存的典籍考查,最早是《左传》,其说:“孝、敬、衷、信,为吉德。”吉者,美也。孝是美德。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是赞成还是反对,它已经是中华文明史以重笔渲染的大章,是不可磨灭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正在强烈地呼吁着孝道的回归,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是时代的要求。

(一)先秦儒家之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罗国杰教授认为:“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虽然不能说没有养、敬、爱父母的伦理观念,但世界还没有哪个民族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把孝道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上,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如此的重视孝道。正如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说:“《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

儒家之“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虽然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创始者——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就是以“孝悌”为其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而反映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经典着作《孝经》在强调父慈子孝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君臣关系,即“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家为孝子,才有可能事君以忠。于是在儒家孝道学说是支配与影响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提倡与鼓励下,逐步形成了以孝老、养老为主的民间社会风气。

在传统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孝观念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从政治上的宗法管理制度和选官制度、法律中对孝行的维护制度、经济政策中的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及其教育内容、社会生活中的礼仪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等各个方面,孝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应用机制,具有可操作的内容,整个社会的运行基调就在维护家庭的体制。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所有的关系都是在围绕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范式而展开而创造。

(二)先秦儒家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儒家不仅在其论着中处处皆谈及孝道之义理,而且它还成为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从儒家孝道的主要思想内容来看,它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准则,既是对亲子、君臣等伦常关系的规范,也体现了人生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它是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涵盖面极广、功能性极强的道德实践,儒家之孝在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居于超乎寻常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孝道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人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孝道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由最初的家庭伦理规范向社会伦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一生也许都处于孝道意识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成为“孝子贤孙”是古代中国人努力以求实现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认识目标。因为遵守孝道的结果不但会带来家庭、家族的和睦与稳定,而且能使人际关系趋于和谐,这就为人生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成为孝子贤孙后,将带来很高的社会荣誉,这是人仕与建功立业的基石之一。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生活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与最主要的部分,践履家庭伦理道德,尤其践行孝道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二、先秦儒家孝道是传统社会稳定的伦理基础

对中国文化不无偏见的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颇为中肯的话:“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通过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调节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道德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目的。在血缘宗法社会里,最根本的就是处理以亲子关系为基点的血缘宗法关系,无论是人内在心性的修养,还对人社会行为的规范,都是以血缘的维系为价值方位。这样,作为宗族共同体最高道德准则的孝也由此被突出,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不断对它进行补充、加工、深化,不同程度、各有侧重地予以宣扬和提倡,从而使其成为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对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了文化之基的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既是人之善性的根源,又是为政的根本

孔子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同时也是为政的根本。孝敬父母,追念先祖,并把这种风气推而广之,社会的道德风尚就会变好,人们就会具有仁德,树立忠心,天下、国家也会治理好。也就是说,孝道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孝道作为社会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对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发展生产力,培养人们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也有某种程度的进步作用。孔子日:“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家庭的稳定最终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士子行孝可以导致忠顺于国君,所以孝的最终指向的是“忠”。而国君做到了孝的表率,也就能使民服、民顺,实现自己的统治。孝的范围的扩大化,孝的功能的扩大化,使孝能为君王服务,成为其治理天下,管理臣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使孝由“善事父母”走向“以孝治天下”成为可能,使孝在以往的氏族宗族个体家庭之外又添上一抹政治色彩,也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尊崇的理由。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特殊模式在这儿得到了一种体现。

在儒家看来,推行孝道,使宗法制的家庭稳固了,在宗法制家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宗法制政权也就有了稳固的基础。所以,孝道不仅是人的行为的根本法则,不仅是维系家庭的感情纽带,而且是治理天下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古代,孝道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儒家一向认为忠臣出于孝子之门,长幼顺而上下治。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对父母的孝和对兄长的悌,就是一个恪守宗法制的好人。这样,喜欢犯上作乱的人就少了,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好作乱的人简直不会有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家表现老老实实,外出也不会越轨胡闹。小处做好,大处自然就没有问题。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是说谨慎地对待父母死的问题,对他们以礼埋葬,以礼祭祀;认真追念远代的祖先,对他们按照一定的礼节来祭祀,经常怀念他们的功德。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了,经常缅怀祖先的功业,认识现在的统治者和自己都是祖先的继承人,应该老老实实服从他们的统治,人人归于厚道,人人心向大宗,尊敬大宗,服从大宗统治,天下就太平了。因此,儒家认为“孝悌”和“仁”一脉相通,而且它还是“仁”的根本。仁是协调矛盾之道,稳定统治之道,孝道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也一样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二)先秦儒家之孝本身就是一种协调亲子、宗族关系的协调性的人际道德孝道在儒家伦理道德中,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孝既是一种自然亲情,又被当作主要的文化指令与人子义务加以教化,这样就从内外两个方面都确保了首先是可以协调父子关系中的冲突,把这种伦理精神扩大到家族的其他成员身上,必能而且是在实际上发挥起和睦家庭的做用。孝道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与作用。人们用孝道来调节家庭关系,使敬老、尊老、养老的伦理观念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孟子强调用“孝悌”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伦理道德。孟子反复论证和强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各个地方行政组织,建立乡学,要反复不断地用“孝悌”的道理来教育子弟。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粱惠王上》)孟子认为,“孝悌”的伦理观念深入人心,就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这样,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负重物,老年人有丝绸穿,有肉吃,使老年人的生活有所保障。儒家孝道的这些规定,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一种很重要的德行,也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对鳏寡孤独的老人都有特别的关心,在生活中给予特别的照顾。这种美德世代相传,广泛作用于社会生活,积极影响着我们民族特有感情融洽的家庭伦理关系以及扶老携幼、相互关心爱护的社会道德风貌。这种美德受到世界各民族的肯定与赞扬,是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的珍贵的道德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