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例6篇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文1

一、结合生物教育,体现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进行信息交流、实施知识传播和品德影响的纽带。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使语言在具体运用中体现美的内涵。美的教学语言,一方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语义信息,准确、简练、明白;另一方面做到了语言生动有趣,色彩丰富。例如:在探索生物奥秘一节中,把“自然界中有形形的多种多样的植物”描述为“植物界是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在几十万种植物中,有的生活在水中,于‘水晶宫’落户;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含羞答答,有的竟能‘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在万绿丛中的鲜花,更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这样一来就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他们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最忌教师语言枯燥,语调平平,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沉闷,如和尚念经,必定会让学生进入梦乡或开小差走神,根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就毫无美感可体验。

二、重视直观教学,渗透形象美

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认为,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于感官的眼前。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便应当和几种感官接触”。从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可知道,要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那么应尽可能把抽象的内容转换成为学生可利用感官去感知的形式。形象美是生物美育中的重要内容,能引起学生感知的愉快,增强审美意识。例如:人的心脏的结构、与其相连的血管,及体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由于肉眼直接观察不到心脏的内部结构,且这个知识很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结合心脏的结构模型图,并让学生亲自装置、拆卸,亲自操作实验,这样一来不但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易学易记,同时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加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丰富学生表象储存,开拓空间想象力,形成独立思考并构成新的意象。因此教师课堂上用的简单教具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造型美观的标本、教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讲究艺术美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合理地安排课堂,不但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令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总之课堂节奏要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结构紧凑,疏密相间,驰张结合。作为生物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密设计、周密思考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之审美化、艺术化。生物学课堂教学结构切忌平直,必须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下,使信息量有疏有密,时间分配有少有多,使学生不致于感到疲劳乏味。而且课堂上重点突出、高潮迭起,会让学生处于既紧张又愉快的热烈气氛中学习、思考,并获得收益。

四、开展课外活动,领略自然美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开发他们的智力方面有着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祖国的锦绣山河、浩瀚的大海、茂密的森林、绚丽多姿的花草、形态奇异的鸟兽虫鱼等,无一不是生物教学中的活材料。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动、植物园,浏览风景区,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他们纯洁的心灵。采集动植物标本,也是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采集过程中,教育学生不要乱采标本,培养爱护自然美的意识。制作标本时,要注意标本的形态美,让每一种动植物标本成为美的艺术品。这样学生既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五、注意自身形象,树立榜样美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文2

【关键词】美育 高中生物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美的内容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美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在各个环节中进行学科美育教育。

一、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为教师进行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传播美、宣传美的领路人,要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去理解教材,从而使他们因美的感受而变得“乐学”。

1.生命活动的和谐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只有当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互相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调控,且高度有序。

生态系统也是如此。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决定着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既适应周围的环境又改变了周围的环境。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且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单位,不同的生物群落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物质在其中循环往返,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和极富美感的有机整体。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活动体现出的和谐有序之美,就会加深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发现奥秘的好奇心。

2.模型曲线的直观美。生物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模型、曲线,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每个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主链位于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组成;碱基位于内侧,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两两配对,由氢键连接起来。DNA的每个螺旋都是由10对碱基组成的,相邻两对碱基间的距离为0.34nm。将DNA分子模型化后,把本来肉眼看不到的分子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更易于理解。

同样,生物学中也有很多曲线使生物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如最常见的正态分布曲线贯穿整个高中课程。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新陈代谢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其活性在不同的温度、PH下呈正态分布。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偏离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明显降低,甚至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PH也是如此(如图1所示)。

一个坐标,一条简单的曲线代替了繁杂的语言描述,不仅把直观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使教师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3.遗传变异的统一美。遗传和变异既矛盾又统一,前者是指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后者是指这一过程中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变化。遗传有利于有利变异的积累,而变异则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没有遗传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物种,没有变异就不会出现物种的分化。改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量上来说,不变的基因是大量的,改变的基因是少量的;少量的变异逐渐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形成新的物种。因此,可以说变与不变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得到统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是相互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否在繁衍过程中保存下来,是由该变异对环境的适合度来决定的;生物不是单纯地适应环境,它们产生的变异,可能会影响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这就是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这就是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1]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遗传变异的统一美,并用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生物科学中的美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能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这门课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更好地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

二、实验教学中的美育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机会,又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深深地体会了美。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视野里,藻类的叶绿体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外表看起来静止不动的植物,其实在细胞里蕴含着动的因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植物界的动静结合之美。

在“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实验中,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既可以使用教材列出的材料,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安全的废旧物品;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下完成,从而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通过展示制作出来的模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加深了他们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更有利于发挥其创造性。

此外,课外的实验活动,如课题研究,兴趣小组,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美感的有效途径。如叶脉书签的制作、水仙花的雕刻、插花艺术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的,是进行美育的最好的情境。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审美因素进行美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使他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宇庆,冯家俊.中学生美育(高中分册)[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文3

一、美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美国重视科学素质培养始于60年代初,到90年代提出2061计划更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就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而言,60年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教材中的体现是增加大量的实验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在首位。如《生命科学的概念与挑战》,第一单元为“科学方法与技能”,讲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科学、什么是科学技能、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实验、什么是测量系统、你如何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显微镜是什么、显微镜的结构。在整套教材每一章后面都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内容,它们是:生命科学生涯、科学联系、科学研究人员、科学与社会、(学校)活动、科学回顾、课下活动。

又如《生命科学的焦点》,它也将“科学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章,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并将相应的训练体现于教材中心。[1]其对科学方法训练的目的要求为:

1.使学生了解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接受或摒弃假说——得出并报告结果。

2.使学生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技能。其中基本的过程技能有:观察、分类、推论、交流、认识和利用空间关系、测量、应用数学方法;复杂的过程技能有:解释资料、形成假说、分解和控制变量、实验、构建模型、形成操作性定义。[2]

美国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技能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内容也比较全面。2061计划中指出:各种科学领域中知识的探索和技术的应用都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出现而不断变化,但各种科学探索的过程是相似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证据、可以进行操作的假设、逻辑及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并解释理论结果、努力识别和避免偏见。[3] 因此,美国更注重行为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学习。例如,对喝生水会引起疾病问题的学习,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生水里有细菌、不卫生,而是让学生对生水进行卫生检查、测定,并提供多种有关的数据和材料,然后由学生分析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材料,回答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这些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并懂得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正是美国的科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此外,通过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进展、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回顾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也可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并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联系及科学的本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果,要求学生各自报告结果、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怀疑,体现了科学态度的培养,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英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与美国相同,英国也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方法训练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国家。在6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英国推出的纳菲尔德生物学就具有此明显的特点。如它的教师指导书中指出:要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计划的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特别是应用对照);使学生懂得生物学不仅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怀疑、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及互相交流的基础上。[4] 在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了这种要求。如《生物学引论》[5]即是其中一套教材, 其中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

1.将“探究—发现”教学理论引入教材

教材在编写方式上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章教材的开始总是以谈话式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然后,指出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反复出现,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己获取有关的知识。例如,第四章“生命是如何开始的”,连续让学生进行如下活动:观察煮熟的鸡卵、观察生鸡卵、观察开始孵化了的鸡卵,在暖房参加鸡卵孵化的管理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逐步进行,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对鸡卵的结构、受精卵的产生、鸡的个体发育等知识的学习。在一些不易安排学生活动的地方,教材采取对可能进行的活动、可能发生的现象等进行描述的方式,提供学习的背景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所以整套教材没有纯粹的学术知识的介绍,而是提供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材料。

2.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首先,教材用两章的篇幅将研究生物的方式、方法交给学生,这里包括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第一章“研究生物”分为以下几部分:(1)研究什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 及我们可以在哪发现生物体;(2)你发现了什么。 使用放大镜分类鉴别所观察的生物体。给出近30种动物的图画,让学生按这些动物进行观察,并试着进行分类;(3)从其它方面研究生物。观察动物的结构,研究动物的运动,寻找动物活动的证据;(4)观察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 这里以研究动物为例,介绍了两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分类法。提示了科学研究应从问题开始,首先应明确研究什么,接下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研究内容及相应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分析等方法,学生练习列表、填表、绘图表等技能。

其次,将观察、实验有机地融入课文中。课文的编排是按提出问题、实验活动,再提出问题,再实验的方式,处处闪烁着科学研究的火花。

第三,每章后都提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介绍有关的科学发现过程,这是可供学生阅读的学习材料。在这些资料中,包括了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更重要的是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过程。

不难想象,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8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政府开始制订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其科学课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教育,对于概念学习的要求层次并不高,对于科学方法训练的要求比较全面。如1995年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11~14岁学生的实验与调查能力要求是:设计实验过程;收集证据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认识所获资料中的优点与不足。[6]北方考试与评价委员会制定的1998 年《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有关的评价目标为:在进行实验和调查活动中,学生能设计活动程序,用正确而系统的方法进行测量、观察、分析和评价资料,并将其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交流科学观察的结果和思想,用一系列科技术语及恰当的科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讨论;评价有关的科学信息,并从中作出有见解的判断。[7]

可见,英国的生物学课程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还将设计实验及科研过程纳入教学要求,要获得中学普通证书,学生还必须具备进行科学交流及评价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勇于并能够提出独到见解。这些要求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品质培养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科学教育在重视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教育。如实事求是、独立思维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等等。如初中的科学教学目标中规定,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在成员不同的各种小组中活动,发挥各种作用,包括领导作用,小组可以由两人组成到由全班学生组成;鼓励学生自省他们对小组活动有何贡献并发展合作精神及集体工作能力。教学目标还规定,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认识并报告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和不准确的根源,识别异常结果并在可能时予以考虑;鼓励他们意识到他们探索活动的局限性,从而知道并非所有的探索活动都能获得保险的、“正确的”解答。

三、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教育,在以下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训练。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步骤,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我国中学生物教材中,在体现科学方法训练方面还不够全面,主要是简单的具体方法训练,如观察、分类、实验等,对于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假说、设计实验、模型化、给出定义等则没有体现或体现不够充分。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科学素质之冠上的一颗明珠,科学方法教育的成功导致创造力的提高。英国生物课程中对于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美国生物教材中大量的学生“课下活动”,这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他们都注重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畅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求新、求异的精神,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这一点在我国的文化及教育中是极其薄弱的,甚至是被压抑的,我们的课程教材改革应在这方面勇于革新和突破。

3.多渠道的信息交流能力训练和集体协作精神教育。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将是信息时代公民的生命,与他人的友好合作是信息时展的重要基础,美英的科学教育都看到了这一点。如他们都提倡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既要进行语言交流,还要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美国2061计划关于“科学的思维”中专门提出交流技能,要求从一般阅读到能清楚地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阐述基本观点、指示和信息;用表格和简图组织信息,绘制草图;阅读和理解大众媒体中出现的科技新闻。我国的教育往往把交流能力的训练归于语言课、把集体精神的培养归于思想品德课,这种泾渭分明的划分是无益的。我们的生物课程教材改革,应打破这种框架的束缚,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上有所加强,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上有所体现。

4.注重科学史教育。美英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科学史料,以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正如美国的2061计划所说,科学训练的详细知识本身即是一系列有说服力的世界观。2061计划还指出:科学素质包括按照文化和智慧的发展史来看待科学探索。它包括知道科学世界观来源于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小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迅速改革;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及我们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有益的;懂得一些被证实了的重要思想,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产生原理是非常有用的。我国的生物教材改革在此方面有所改观,但只是出现于阅读材料中极少量的内容,阅读材料应去掉一般性科普知识介绍,加强生物学发展史、生物学家生平、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物学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介绍。

【参考文献】

[1]charles h.heimler constultant t. davik lockovrd, focuson life science,published by chauls e.merrill publishing co.1981,22—34.

[2,4] 王志宏.将科学方法训练纳入初中生物课程[j].学科教育,1998,(10):9。

[ 3] j. rutherford, project 2061: promoting science andtechnology literacy, innov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ducation,edited by edgar w.jenkins,unes co.publish,1997.

[5]crace monger, introducing living things, published bylongman group limited,1982,page 1—29.47—61.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 美术教育 学前教育

美术教育是现如今学前教育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幼儿园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学前美术教育课程。育儿园美术教育属于艺术启蒙范围,是符合幼儿身体成长规律、学习能力规律的启蒙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单一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幼儿园美术教育走向生活化。创造生活化的美术家学课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欣赏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大自然中的美,陶冶小朋友的情操,使小朋友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提到生活中的东西大家也更能够接受。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美,把美术教育生活化,让小朋友融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能提高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一、把生活内容放到美术教育课堂

幼儿园美术教育最忌枯燥,幼儿园的孩子都还处于智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期,美术教育如果只是枯燥的理论讲解,复杂的绘画技术教授,相信很多小朋友都不会喜欢美术课。幼儿喜欢灵活多变、五彩缤纷的内容,很多小朋友上课期间只能坚持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注意力集中,美术教育生活化就会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在进行美术课程时,可以把生活的内容当作美术课讲述内容,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比如桌子、椅子、鲜花、小草、绿树等的观察,把生活中的各式各样色彩斑斓,形状多变的物品作为教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人物画时,小朋友会画自己的一家人,并且画的五彩缤纷。色彩多样的妈妈,高高大大的爸爸,和在爸爸妈妈中间开心笑着的小小的自己。在孩子的心中,妈妈是最漂亮的人,所以妈妈就有很多种颜色;爸爸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所以爸爸就会很高很大,可以保护妈妈和孩子;而孩子自己就是小小的,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开心成长。

另外,幼儿的思维总是多变,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肯定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学内容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学习小朋友喜欢的、关心的生活内容才会更好的引导儿童学习美术。比如,小女孩会喜欢芭比娃娃,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儿童为芭比娃娃设计衣服、发型、给娃娃建小房子等,即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吸引小朋友的眼光。对于男孩子,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诸如玩具枪、玩具剑或者小朋友喜欢的奥特曼模型等,让小朋友动手组装。这样能够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玩的开心,学的也开心。

二、创造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美,在生活中学习会更简单,更易于接受。关注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创造一个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使小朋友发现生活中的美,体会生活中的美。美术教育本来就不是格式化的教育,美术教育不能只在正常的课堂内教授,时间长了孩子肯定会有厌烦情绪。老师可以把美术教师进行重新布置规划。比如在学习绘画小动物时,可以把墙面绘成森林,绿油油的茂密的森林会使人放松心情,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都扮演成小动物,模拟生活在森林中的小动物,不仅可以使小朋友更直观、更真实地认识到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还能够教授小朋友一些关于森林和动物的科学知识。

除了创造生活化的课堂,还可以带领小朋友走出课堂,走入生活来进行美术学习。比如,可以举行一个主题活动,引导儿童切身体会生活中的美,使他们更深的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例如,美丽的植物主题活动,可以带领小朋友去植物园进行学习,让他们观察各种植物的外在形态,如植物的叶子,植物的花朵,植物的果实等让他们用眼见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植物,让小朋友最真实、最近距离的观察植物,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激起他们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对植物的喜爱,同时也可以告诫他们花草树木不光美丽还保护着小朋友,为小朋友提供美丽的生活环境,提供新鲜的空气,还可以教育小朋友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三、利用生活物品来进行美术教学

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材料千奇百怪,丰富多彩,这是很好的教学素材。生活中经常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很多生活垃圾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小朋友对生活垃圾收集整理再利用,用这些生活用品创作很多有趣的物品。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可以举行一个环保时装秀,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设计服装,可以把生活中不用的废弃纸张,坏掉的各种小饰品,破旧的衣服等收集起来引导小朋友与父母合作把这些不用的、坏掉的废旧用品重新染上漂亮的颜色,做成漂亮的衣服。还可以搭建小舞台让小朋友穿上自己做的漂亮服装进行时装秀。将生活中的熟悉有新奇的废旧物品作为美术课堂活动的材料,进行二次创造活动,把废旧物品变成美丽的艺术作品能帮助提高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既能提高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与延展。

大自然也是美术教材的储藏库,它为幼儿美术学习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可以举行标本制作课,利用到处可见的花草树木教小朋友制作精美的书签,可以把小朋友领到室外,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比如艳丽的月季花、翠绿的柳树叶等等。可以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让小朋友在大自然中选择美术教育课堂所需要的美术教材。

四、把美术成果用在生活中

有价值的活动应该从生活中来并回到生活中去。把美术活动生活化并不仅仅是要把生活内容作为美术教材,还要把美术教学成果反馈给生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具有教学意义的教材帮助小朋友学习知识,分享经验,为生活服务,使教学生活化,在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生活能力。

比如在植物园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发现各种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植物的美,还要了解植物为人们生活做的贡献,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大自然。在标本书签的制作中,不仅教授孩子们制作美丽的书签,还要把书签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告诉孩子们书签的作用,引导孩子形成多看书的好习惯。

五、结束语

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是美术教育历史的创新与革命,这是一种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把美术教育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美术教育教材丰富多彩,教育环境轻松自在,学习内容真实明了,也使课堂知识更容易接受、学习、理解与运用。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文5

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 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其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因此,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即生物学美,至少应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而这些美学因素也可形成调和,如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这则是对比与调和的美学法则的体现;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的变化等生命现象则体现了美学的节律性法则;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胳系统、绿色植物的输导组织与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微妙的相似、形形色色的生物与各自的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奇妙的适应,这一切则都是多样性统一与和谐的美学法则的体现。

2.科学美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美。它指的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所包含的美学因素、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

(2)公式美。科学美还在于发现自然界的和谐和简单性,并在公式、定律和原理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如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遗传中心法则图式和能量金字塔就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了非常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它们都显示了简洁、和谐的公式美。

(3)理论美。理论美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水平,它是真与美的统一体。就其本质来说,一种理论越是能反映客观实际,它的美学价值也越大。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美学价值就比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美学价值大。而就其表达形式来看,理论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逻辑美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都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法则;结构美则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结构都体现着某些美学法则,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对称的法则,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则体现了对应的法则。

3.人格美 人格美又叫心灵美或精神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是指人的思想、品格、志趣、情操、智慧、情感等多方面的美。教材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尽管他们的国籍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在他们探索生物界的奥秘的动人事迹中都闪烁着人格美的光辉。如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个人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操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原则的要求,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大致可分以下三个层次:

1.初级目标 培养学生充分感知生物学美的能力。对生物学美的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官(眼、耳等)对生物学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它是获得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的源泉,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展示的前提。审美教育初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

2.中级目标 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生物学美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指通过生物教学活动,在学生感知生物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生物事物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形成他们对生物科学美的爱好。为了提高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就要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各种形态的生物学美,这样既增进了美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对生物美的情感。

3.高级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对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和鉴赏生物学美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生物学美的能力。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与兴趣主要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对学生来说,生物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体现着学生对美的创造。这是因为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付出体力、智力和情感,要克服种种困难,作出很大努力,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必然能促进自身创造生物美的能力与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审美教育的高级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学习、实践和创造。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的实施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审美结构和意志结构三部分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情感、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目标的心理基矗中学生物教材中充盈着丰富的美。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运用美育规律,精心操作与审美有关的教学变量来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审美的角度钻研和领悟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创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重视教态美的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表情达意的美感效应;板书设计科学、美观;讲课要生动,富有真情实感,通过积极、振作、饱满的情感状态感染学生;借助挂图、标本、模型和仪器等创设洋溢着生物学美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

根据中学生生物学美感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美学因素,感知美的形象 审美教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除生物自然美外,生物学美并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审美教育又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再加上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美。如学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时,教师结合根据当地情况绘制的“能量金字塔”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和均衡对称的生物学美。再如,在“绿色植物代谢”的综合复习课上,通过引导学生编制“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网络图,学生除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间内在的联系外,还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结构美与动态美。另外,在生物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生物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把学生带进生物学美的意境,这样能使学生从逻辑和形象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既深化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美的感知与积累,实现“真中显美”和“以美启真”的相互促进。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文6

    17、18世纪的欧洲美术作品的普及多是源于宫廷、贵族和教会的收藏,法国大革命以后才成立了卢浮宫最早的公共国家美术馆,提高了美术作品在普通大众的综合普及作用,20世纪以后,欧洲和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视美术馆教育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育机构,美术馆肩负着普及美术历史及发展的使命。随着现当代的中国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的普及,正在准备和已经把美术馆、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这条道路在探索中进行。

    但是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多且人均分布广的特征,不能全国民的集中体验这一美术教育过程,在初步阶段也只能是在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普及到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美术教育,而受到条件限制的不发达的西部和偏远地区就只能间接地接受美术教育的复制品,但是间接地接受在美术传播过程中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

    在欧洲,艺术教育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事,而是全民都在进行,课余时间也在进行。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校、老师、学生的特点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而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整个课堂是那样和谐自由。他们重视的不是能为学校夺得绘画大赛名次的几个少数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学校不是注重学生绘画的成果,而是注重学生在这次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注重的是整个创作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的艺术美,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课堂美术教学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课外兴趣活动,或由老师家长带领,或三三两两自发性地进行。可以在美术馆和博物馆里找到艺术爱好者,他们自觉地在这里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感受美,将这里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自然地融为一体,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在欧洲给艺术爱好者提供这一氛围的地方有很多,像梵蒂冈、卢浮宫、佛罗伦萨等美术馆里源源不断的会有参观者、摄影者、绘画学习者可拍摄下喜欢的作品,也可以在展览馆的绘画室里把看过的感受直接画出来,在那里随处可见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而在中国,由于经济、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美术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馆、美术馆又较少。即便是有的,大多数去参观的也是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群,而艺术观的受众心理还未全民普及。这说明中国的传统美术教育存在问题,机械化的训练是一方面,正确的艺术观在青少年成长期也未形成,还有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的人口多,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与之相适应,并且还把美术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使其孤立,学校不重视美术教育,老师不重视美术培养,大多把精力花在语数的教学上,对美术教育花的时间较少,无心研究美术教育。

    二、意义与作用

    美术教育机构的教员既是美术教育中的学习者也是接受者和传播者,美术教育机构是在传播美术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系统,能使受接受者在循序渐进的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美的认识和欣赏美的方法。美术教育机构是受教育者最初步的认识美的场所,也是学习美和欣赏美,认识美术作品的最基础的场所,美术教育机构有他的不可替代性,美术教育机构的强制性体现在教学课堂上,而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则体现了美术教育的深度,具有其特殊性。

    从美术的接受论来讲,美术教育机构和美术馆博物馆都在美术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术教育机构可以给予受教育者对美的认识、感受、理解、欣赏,但是美术馆与博物馆却可以给人直观地认识和视觉冲击,两者给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受教育者直观的面对原作远比那些教材、幻灯片可以更直接的解读,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不可复制性和原作性书不可替代的。

    从相关资料上读到,在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专门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美术教育课程,甚至部分美术教育课程都在博物馆中进行,学校的教师和博物馆的馆员形成了密切的联系,构成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三、现实性

    现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对老师而言,并不是教师不努力,这其中有许多局限性,现在的班级人数众多,一个班的人数有50人左右,这在国外至少在发达国家是少见的。据统计,我国小学每班人数在46至60人以上的班级要占全国的80%,对这样的班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再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机构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够,美术课现在还仍处于副科的地位,在应试教育的淘汰赛中被所谓 “语数外物理化” 的主课替换掉,这种情况自应试教育以来就存在着,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经历。

    四、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