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观范例6篇

新课改教学观

新课改教学观范文1

一、重拾教育的本位观

教育的本位价值应该是教育最本质的、最终极的、最原始的、最高层次的价值。教育完全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教育完全是因为人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切教育现象和行为最原始的动因和最终极的归宿都根源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应当高举人本主义的旗帜,肩负起推进课程现代化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从而推动人的现代化的使命,努力实现教育本位价值的复归。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复归教育的本位价值,必须主要实现两个层面的解放,对学生的解放和对教师的解放,于是教育的本位价值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本位价值和教师的本位价值。在新世纪,由于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以及因特网的普及为标志的获取知识媒介的多样化,学生在教育中的本位价值不再是获取和记忆知识的多寡,而是自主追求知识的欲望和对现实及未来社会的思考,以及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本位价值也就不再重要表现为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当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将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教育过程中,并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从教师身上看到教育所折射的耀眼的人文主义光芒,享受教育给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师生关系的民主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朋友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允许学生有自由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吸收别人的观点,学会分工,学会协作。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显现学生的天赋,产生智慧的闪光和灵感的展现。

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更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的知识能力,思维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才能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探索实行教学民主的程序和策略,合作讨论交流是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教学需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建立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规划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内化,这种规则的确定一定是民主的,有利于全体学生的,而对规则的内化以至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实践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变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不能再象从前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要力争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有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阅读不仅限于课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收集各种信息、分析、处理信息。

教师要以教为本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学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其次,要以书本知识为本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要把传播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在现代教学中,要把“学科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实施中再把“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再次,以静态教学为本转向以动态教学为本。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放在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类的提高上,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四、教学评价的过程观

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评价的区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强调评价功能的转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评价过程,终极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评课的首要理念。“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理念下,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把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使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科学性。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现代性。尽量保持和发挥课堂教学载体的主导功能,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积极思维,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合理安排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要作适度的区分,在处理重点内容,突破难点时,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时间结构,既保证解决重点内容的时间,又保证学生思考重点内容的时间,保证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内容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科特点,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师个性特点。

新课改教学观范文2

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1.课程体系的变化。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两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六个模块。新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容量要比以前大得多,如何处理好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价值取向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到来、国际经济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酝酿和展开的,它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需要,强调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明确要求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评价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的唯一依据,一好百好,不关注学生的情感。这种评价模式,关注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团结协作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教师要积极关注课改动态,研究新的教法和学法,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核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分析、猜想、验证、归纳。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即使再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会很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内容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2.在科学探究体验中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知识探索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探究性问题,以及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主动进行假设、探索、验证、归纳、解释,以及讨论活动,解决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化学学科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人性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程理念认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生成性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手段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虽然说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有章可循的。只要课前工夫到,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4.关注个体差异,评价多元化和多样化。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是针对传统的课程评价中所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提出来的。它强调评价应该是一个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动态过程,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它强调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育起辅助作用;主张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应尊重学生个体与个体差异,注重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过程,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参考文献:

[1]许克敏.浅议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研究,2010,(2):176-177.

新课改教学观范文3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 探究教学 实验

面对新课程、新"课标",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如何摆脱旧教育观念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搞好初中物理教学,达到物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全体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将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正确认识传统的物理教学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由实验和理论组成。旧教学大纲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基础的、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承。虽然有实验方面的教学要求,但没提及科学研究,也没提及科学过程。同时,旧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的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效果,难以顾及物理教育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机械叠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教师费了劲,培养出的物理人才却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做了许多"无用功"。

二、搞好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物理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方式,学习内容常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许多实验也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学生的学习成了模仿、训练和背诵式的维持性学习。学生严重依赖教师,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甚至被销蚀,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等在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为了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像科学家构建、描述科学原理那样经历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做为物理教师,首先必须重视科学探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不要因担心学生做不好就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也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而又浑然不觉时教师要指出。教师要善于选择指导的最佳时机和方法,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手段和信息资料;要适时地点拨学生思考问题;抓住时机提醒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步骤的转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工作并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对他人或自我的评价。科学探究形式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如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教师都要适时指导。通过一定数量的探究实验积累,就可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逐步为后面独立完成涉及更多探究要素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究式教学虽然能促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探究式学习方式来进行。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接受式、探究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如讨论、调查、资料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应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重视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的物理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物理。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涉及到的实验和"家庭实验室"等涉及到的实验,指导学生做好每个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改教学观范文4

关键词:教育理念;改进

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生硬、枯燥划等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意见。

一、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二、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教研组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定、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考核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考评机制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实施中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具体操作应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以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政治课,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拉近师生关系

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每班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几名学生就配置一台电话,课堂上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PPT课件,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将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方法、重大事件牢牢“入耳”、“入脑”和“入心”。针对目前学生家庭大多配有电脑的现状,思想政治课老师还可延伸校外“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班级或年级QQ群、MSN群等,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制作各种学习栏目,展示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自主安排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语音聊天等形式,师生间进行信息交流,打造一个针对性、个性化、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空间。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校时间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就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经常性、稳定性和长效性。要上好思政理论课,老师应抛弃以往手拿教学大纲从头到尾满堂灌的单一陈旧模式,在课外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与案例式教学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1.理论讲授。要求讲授围绕核心观点、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讲解精辟,让学生很快抓住篇章要领,掌握理论精髓。2.讨论教学。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分析,以学生述评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如:就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做“阳光体育助我们腾飞”的演讲。通过对活动目的和意义、面临的困难、解决办法以及对自身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层层剖析和观点陈述,既培养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又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陈述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

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上好一堂课,保证学生拿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参与实践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更好理解和融会教材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巩固、系统和拓宽,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课堂、校园和社会是学生践行日常道德行为的三个不同场所,三者具有教育承接和互为影响的内部联系,课堂是基础,校园是重要实践场所,而社会则是检验和培育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大舞台,只有当走出校门的学生思维方式、言行举止、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展示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表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成功的。

新课改教学观范文5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导入至关重要。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开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笔者在讲《我国的民族》时,开头一曲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并配上歌词,用歌曲中的“一家人”比作国家、各民族,引出新课内容。此曲的节奏是欢快、喜悦的,能帮助同学调节上课情绪,这样就以其形式新颖、形象生动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巧用幽默语言

在新课题程改革中政治课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已成为了政治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讲《公民的受教育权》时,笔者采用反语教学,“眼睛一闭一睁,一节课过去了,眼睛再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学生在我的调侃中,明白了作为学生应珍惜受教育权。

合理穿插小品

在美国,有句格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抽象又难以理解的概念,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无法记住。如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穿插小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能力的舞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将知行统一起来,完成教学目标,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笔者在讲授《维护人身权利》时,就采用了小品的形式导入,让学生扮演小品中的角色:几个公安人员到某居住区住宅搜查,敲开门后,其中一人对住宅主人说:“我们要搜查你的屋子。”住宅主人说:“请你们出示搜查证。”“什么搜查证,你不知道我们是公安人员吗?”“没有搜查证,不管什么人都不能对住宅进行搜查!”几个公安人员要强行搜查,住宅主人只好打110电话报警。小品表演完后,让学生讨论:公安人员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住宅的主人对吗?为什么?当你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通过这种小品表演,让学生了解和懂得执法者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公民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如在学习《做好就业和自我创业的准备》时,笔者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涉及到的问题是就业和创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课下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小组代表把研究新学习的结果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电教媒体

新课改教学观范文6

显然,《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确立了和谐发展的观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哲学观念。《课程标准》转变了传统体育教育中的陈腐观念,其主要变化有:

一、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育过分重视体能,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而人的体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不重视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很少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结果造成学生对体育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课程标准》把与教学过程相关的态度、行为放到了突出地位,把学生真正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体验,感知动作,明白如何在生活和锻炼中应用所学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体育不仅仅是体能的训练,它也是一种脑力的活动,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在一定思维指导下的自觉活动。按照这种理念,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过程中参与、体验、学习,发展自己对体育课的情感,从而热爱体育课。

二、由重知识技能向重发展转变

在学习的目的上,传统教学以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的,只重视知识、动作、技术的教学,忽略了人的发展。《课程标准》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以增强体能、培养兴趣、形成品质、提高责任感和发扬体育精神等为目的,以人为本,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既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观点变过去“教教材”为“用教材”,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材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在忽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自然就形成了“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的观念。教师常常不是为学生而教,而是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教。在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来定学,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然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课程标准》从教向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学会锻炼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由学向差异教学转变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统一要求的方式实施教学,而人的实际差异性决定了这种教育的非科学性。在无差别教学中,教师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统一标准,使一些学生不费力就可以达到教学的要求,而另一些学生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学要求。这种简单化的教学,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五、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书本和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评判的标准,学生只能照单接收,不能有自己的创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标准》的显著特征,它要求学生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发现、探索和研究,以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体育学习实践中应该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六、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