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例6篇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1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2

1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这里着重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计算分析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所谓净效益是指灌溉工程项目产出与费用的差值。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及年运行费,其大小可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按工程投资参照类似工程分析确定,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相反,效益的估算则比较复杂。然而目前节水灌溉工程在做经济评价时,对效益的估算却有些简单化、理论化,与实际相去甚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范围较为单一

灌溉农业增产是水、肥、土、种、管等农业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灌溉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农业增产上只起到其应有的一部分作用。因此,在计算农业增产效益时,不能全归功于灌溉的作用。灌溉增产效益只能是在相同的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由于灌溉措施而增加的农业产量部分。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规定,灌溉工程作为农业项目中的一个部分,应把灌溉与农业技术措施的效益结合起来。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涉及到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问题,受管理体制所限,虽考虑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投人,一般仍把灌溉工程看作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只侧重于从水利工程角度衡量项目的技术、经济的可行性,未足够重视当水利工程实施后应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应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

1.2灌溉效益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较差

目前灌溉节水效益的计算方法有分摊系数法、影子水价法及缺水损失法,其中缺水损失法任意性较大,一般很少采用。影子水价法适用于已进行灌溉水资源影子价格研究并取得合理成果的地区,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也不能采用。我国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分摊系数法,即按有无灌溉项目对比灌溉和农技措施可获得的总产值乘以灌溉工程建成后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分摊系数法认为,农田增产值是作物栽培、施肥、品种改良、植保、机耕等农业技术措施和灌溉技术措施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故可从增产值中分摊一部分做为灌溉效益,其分摊的百分数即为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分摊系数有如下2种确定方法:

(l)试验法。选择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均一致的试验区,分成苦干小区,实施一定的农业措施,实行灌溉和不进行灌溉的多种试验小区,进行对比试验,从而分析其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我国各地按上述分析,灌溉效益水利分摊系数一般为0.2一0.6,平均约为0.4左右,而相应的农业分摊系数一般为0.4-0.8,平均约为0.6左右。

(2)统计法。这种方法是在拥有与设计灌区条件相似的灌区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的,如灌区历年农业技术措施情况、灌溉工程配套情况、灌溉条件和水量满足程度、降雨量、作物产量以及农业措施的投资等大量资料。这种方法认为,一般灌区工程建成投产后,都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灌区运用初期,灌溉技术水平一般,农业技术措施水平一般;第2阶段是灌区运用一个阶段后,灌溉技术水平提高到较高水平,农业技术措施水平和第1阶段水平相同;第3阶段是灌区经过较长运用时间以后,灌溉技术水平和农业技术措施水平都提到较高水平。

根据上述3个阶段,统计分析得出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但是农业生产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各因素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不可取代。在实际生产中,农业的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和水利条件都是变化的,假定某个时期某个技术条件固定不变,另一个技术条件变化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分析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也是难以置信的。

根据各地的分析结果,农业分摊的灌溉效益较水利的大。从灌溉投资来看,农业增加的投资较小,而水利投资较大。这样在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中有时造成本来灌溉效益较好,但由于灌溉农业效益分摊给水利的效益较少而得出灌溉工程不经济的错误结论,工程可能被否定。有时,农业增加的投资较大,灌溉效益分摊给农业的效益小于灌溉给农业增加的投人,成本都收不回来,何谈灌溉农业的效益。因此实际经济评价效益分摊系数的大小较难把握。提高产量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作经济评价时应通过多种方案分析比较,对整个工程作经济评价,应选择最优的灌溉技术、农业配套和科学管理手段,使这个复合型的项目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

2.2建议采用的计算方法

目前灌溉增产效益的计算一般采用如下公式:NB=‘仁:答”(,一y。)c+艺A(了‘一)。‘)C‘/刀叫…式中,B为灌区多年平均增产值,即毛效益年值(元);A为灌区作物种植面积(亩);y。,y分别为采取灌溉措施前、后作物产量(k梦亩);y0,,犷分别为采取灌溉措施前、后作物副产品的产量(k岁亩);C,C分别为农产品与副产品的价格(元/kg);N为分析期限;。为分摊系数。

公式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采取灌溉工程措施前后灌区种植作物的种类相同;采取灌溉工程措施前后灌区种植面积相等。因此,需对原效益计算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改:召=。!艺[A‘ai(少C+),C‘)〕-篙[‘了a少(yoc+y。’“’)]/“}

2评价原则及计算方法

2.1节水灌溉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

农业增产的效益是水利和农业技术措施及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水利和农业对作物增产起着互相影响、共同促进的作用,它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关系,水利或农业的单独作用是难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的。没有水利条件,很多农业技施就不能发挥作用,农民也就不会选择高水肥要求的种植模式和品种,但仅有水利措施,没有相应的农技措施和科学的管理相配合要大幅度式中,A;,A,分别为实施灌溉工程和未实施灌溉一L程某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亩);a‘,aj分别为实施灌溉工程和未实施灌溉工程某种作物的种植比例;,为灌溉土地利用系数,刀=灌溉工程实施后净灌溉面积/(灌溉工程实施后净灌溉面积+工程占地面积);n为采取灌溉措施后灌区作物种植种类;m为采取灌溉措施前灌区作物种植种类;其余符号同前。

这样不仅考虑了灌溉工程实施后随着供水保证程度的提高,区内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可能发生的较大变化,而且考虑了灌溉工程实施的占地,实际灌溉面积与工程实施之前有所变化等因素。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3

[关键词] 管理科学 工程发展 国内外

一、背景

中国从21世纪以来,一直以稳健的步伐发展,但是在该领域,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而国外许多管理学大师提出的管理科学技术理论都是由实践中总结而来。因此,我们更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自己的创新。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许多新的领域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问题和研究热点也在不断变化。

二、内容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资源优化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和项目管理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学科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的战略目标为: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提高水平是中国管理科学走向世界所必需的发展过程,而走向世界则是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领域。

三、热点问题

1.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领域。

2.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3.国内外的区别

国内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要明显落后于国外,而在一些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四、结语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4

关键词:工程 项目建设 经济要素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目标即是工程建设活动指向,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项目的融资、材料的采购、工程的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等无一不与经济问题休戚相关。因此,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常识、投资融资知识、风险识别、经济评价和比较方法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和预测,选择最佳方案,进行经济决策,是避免投资失误,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智力化或知识密集性。其主要投入是投资机会分析费、市场调查分析费、和可行性研究费等,一般建设项目这类费用约为投资的1%左右,工作成本对投资影响极小。决策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

1. 项目建议书。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市场前景的初步设想;资源状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投资结算和资金筹措的设想;项目建设进度设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测算等。此阶段是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其是否符合国家的长远规划,建设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投入人力和物力,项目前景如何等。

2. 初步可行性研究。其着重点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项目建设的可能性。此阶段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误差控制在+20%以内。

3. 详细可行性研究。此阶段基本内容涉及拟建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社会上的可接受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建设项目取得一定经济效果的前提和保证。经济的合理性涉及到产品或劳务的供求预测估算、产品价格策略及销售渠道、项目建设及营运的组织结构及进度方案、预测项目营运的获得能力、债务偿还能力、生产增长能力、承担风险的程度等,还必须制定项目资金的最佳运用方案。而社会的可接受性包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项目营运效益的社会分配,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等,是否以最大国民福利为目标,综合考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项目决策阶段的产出是决策结果,是对投资活动的使用功能、基本实施方案和主要投入要素做出总体策划。这个阶段的产出对总投资影响,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经验数据为60%-70%;估计产出对项目的使用功能影响在70%-80%。这表明项目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的投资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一般情况下,项目投资的90% 决定于设计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智力和技术的双重性。这个阶段的投入包括两方面:一是设计人员的工作报酬,一般项目经验数据为2%-10%;二是某些重要建设要素的预订和购置,一般项目建设的经验数据在10%-20%。这表明在设计阶段,工作成本对投资影响较小。

项目设计阶段的产出,一般是用图纸表示的具体设计方案。在这个阶段项目成果的功能、基本实施方案和主要投入要素就基本确定了,这个阶段的产出对总投资影响,一般建设项目的经验数据为20%-30%;对项目使用功能影响估计在10%-20%。表明项目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和使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施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资金和劳动的双重性,这个阶段的投入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报酬,一般建设项目经验数据为10%-20%;二是建筑施工要素的投入,一般建设项目经验数据为50%-60%。这表明在该阶段成本已成为项目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阶段的投资控制要根据甲、乙双方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合同价格进行费用监控,依据施工图预算形成的工程合同承包价是此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要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项目控制人员就必须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及确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1. 施工组织设计,是落实设计文件的规划手段,连接设计阶段和施工活动的桥梁。

2. 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企业建造,要同施工组织设计同步进行,在筹备人、料、设备和环境协调中,对大型工程应优先考虑设备,应对设备经营租赁与购置设备方案进行经济比选,详细地分析各方案寿命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情况,据此分析方案的经济效益,确定以何种方式投资才能获得最佳。

采用设备经营租赁方案(租赁费可直接计入成本)净现金流量=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收入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与收入相关的税金)。

与租赁相同条件下的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与收入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贷款利息-与收入相关的税金)。

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是互斥方案选优问题,一般寿命相同时可以采用净现值法,设备寿命不同时可采用年值法,以收益效果较大或成本较少的方案为宜。

假设所得到的设备的收入相同,将两方案的费用进行比较,根据互斥方案比选的增量原则,只需比较:

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

设备购置: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

在充分考虑税收优惠影响下,选择税后收益更大或税后成本更小的方案。

3. 施工过程,组织施工是具体地配置各种施工要素形成投资产品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投资建造的依据是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和与发包人签订合同时形成的合同价,表现形式为工程量清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它是构成工程实体各分部分项的,可供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实物工程量的汇总清单表,反映全部工程内容以及为实现这些内容而进行的其他工作。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工程建设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也不断涌现,如高效钢筋、超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应用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机制造技术等,是否把这些应用于工程建设,做好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尤其重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在保证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应是选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方案的主要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不同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方案只能选择一个方案实施,即方案之间具有互斥性,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动态分析方法有净现值法、净年值法等,在此以增量投资收益率法予以分析。

增量投资收益率就是投资所带来的经营口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

现设Z1、Z2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1、C2为旧、新方案的经营口成本。如I2>I1,C2

当R(2-1)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方案可行;R(2-1)小于基准制冷收益率时,表明新方案不可行的。总之,一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能否行到应用主要由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决定,而应用性往往又以其经济性为前提条件,经济性差的难以应用。

4. 竣工验收:包含竣工结算、保修回访、试运行效果评估等工作,是施工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审核结算不仅是按合同规定的条款内容,更关键是审核其是否按实际结算。是否有多余工程于目,是否重复计算工程量等不切实际的签证,以其实体现工程实际投资。它是对投资成果的全面的检查和评定,也是为下一步的投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准备。

四、项目总结评价阶段

投资项目总结评价是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特别是项目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与评价。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到,随着项目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项目投资的前三种因素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工作费用是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变化程度很大;项目要素费用也是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变化程度居中;产出对总投资的项目使用功能的影响是从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变化程度很大。由此可见,建设项目最后实现的经济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设计工作决定的,而设计工作又是体现和贯彻项目决策意图的,所以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上的失误是重大的失误。相反,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上的节约是重大的节约。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建设项目的决策和设计工作,这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俊强,对我国目前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现状的分析[J];建设监理;2004年06期.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5

    1 企业统计分析在现代企业的作用

    现代企业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经营环境统计分析;企业投入要素与经营状况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总评价。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千方百计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的经济改革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的经济改革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

    2 企业经营环境统计分析

    (1)公司一般环境分析:①公司一般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识别公司一般外部环境主要因素、评价公司一般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描述公司的经济前景、估计公司的主要市场、确定公司的主地机会和威胁;②公司一般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识别公司一般内部环境的主要因素、评价这些主要因素和确定公司的优势和劣势;③评价公司一般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口、技术和自然生态等5方面;④评价一般内部环境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和能力因素

    (2)公司经营环境分析:①行业环境:7因素:用户、供应厂家、竞争对手、进入障碍(潜在对手)、替代品、互补品和政府直接调控。②经营实力:行业引力和企业实力,反映行业引力的特性主要有5类:竞争特性、需求特性、技术特性、增长特性和盈利特性;反映企业实力的特性有6方面:市场经营、财务管理、生产/服务、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和一般管理方面来评价。

    3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从宏观上讲,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经济范畴。与之相关联的还有两个范畴: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用。经济效果是某一具体经济实践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经济效用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有用成果之比。经济效益则是经济过程取得的经济效果与其带来的经济效用的总称,即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之比。较微观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等于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比。所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生产宗旨和生产成本。想要提要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1 生产方面

    人们需要的量是宏观的概念,也许我们无法决定其多少。但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总值。提高企业的生产总值可谓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有效的一方面。企业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从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提高。

    3.2 劳动力方面

    劳动力质量的偏低明显会导致产品的质量、技术,进而影响产品的销量销售,使企业的收入降低,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制约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劳动力的成本降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管理方面

    企业要在险象丛生的现代商品经济市场中幸存且壮大,就必须让各方面的要素都协调以发挥最大功效。而这,就要依靠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科学的财务预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实践证明,以财务预算为财务管理前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通过编制预算来分析效益目标和财务指标,也可通过预算来对此检查实际的执行情况,还可通过预算分析来寻找挖掘潜力、降耗增效的途径。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经营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也是企业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效益提高的状况的重要条件。

    3.4 市场营销方面

    市场是企业的起点有是重点,每一个企业都应高重视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广告活动的天地,产品市场是十分宽广的,任何一种产品,不可能完全适合整个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效益的共有性和互盈利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通过一个好的广告来传播疏导,是不可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一个良好的广告设计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市场销售的重要策略。

    3.5 资本运作方面

    企业能否发展壮大有三个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资本。资本是助力企业壮大的兴奋剂,管理可以使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盈利潜力,创新可以保证企业在起跑线就领先于竞争者,得先发优势。而资本,能让企业快速壮大,从而让企业财大气粗多财善贾,更方便地市场竞争中操作。通过资本的科学运动,可以使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范文6

关键词: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经济学;随机性;动态性;一般均衡性

中图分类号:F0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7-7685(2013)01-0032-06

一、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简述

近年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DSGE理论)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运用该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由于DSGE理论既包含微观层面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决策分析,也包含宏观层面的经济总量分析,所以该理论能够很好地将微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分析统一起来,弥补了传统计量经济学的不足。DSGE理论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阶段和新凯恩斯理论阶段。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Kydland&Pre-scott,1980)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理论),假设市场出清、信息完全、价格具有弹性,认为牛产率冲击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运用动态优化方法可以求出各经济主体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的最优行为选择。RBC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经济波动的成因,不足在于抽象掉了货币因素。卢卡斯(Lucas,1982)、库利和汉森(Cooley&Han-sen,1989)在分析中引入了货币因子,试图以此对货币经济波动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假定货币中性,导致其在解释现实问题方面显得乏力。针对这一问题,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应运而生。由于假定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结构、名义刚性(粘性价格与粘性工资)以及货币政策短期非中性,从而使理论更加符合现实,DSGE理论成为当前分析货币问题的主要工具之一。基于DSGE理论的数量分析一般遵从如下逻辑顺序:模型设定模型求解模型估计模型模拟。模型设定需要分析者依据研究对象,抽离重要变量,引入行为主体,参照最优化目标以及资源约束,找出模型的均衡解。模型求解意味着寻找优化条件,结合资源约束,得出描述模型均衡的关系式。模型估计即参数估计,是为了增强模型对现实世界的拟合。模型模拟是对冲击的分解,将单个冲击因素代入模型,考察单个冲击因素下模型的动态变化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得出冲击影响经济波动的力度大小。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一般均衡性是DSGE理论的三大鲜明特点。随机性是指在技术、政策等外生变量冲击下,经济会出现波动;经济波动具有偶然性,对经济的作用力度不大,可以通过逆向操作熨平其影响。动态性考察了不同时期同一变量的相关性问题,力求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一般均衡性是其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将整个经济体作为考察对象,认为政府、企业以及家庭的行为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不确定环境下研究企业利润最大化、家庭效用最大化问题。

二、对经济动态性研究的比较

(一)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对经济动态性的研究

DSGE理论对于经济动态性(Dynamic)的解释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从决策行为来看,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其行为对当期经济活动的影响,又要考虑对将来的持续影响。同时,行为主体要具有“预期”能力。从预期效果来看,DSGE理论的预期行为属于理性预期而非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要求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对经济变量长期的和平均的预期最为准确,并且要与相关的经济理论以及模型相一致。DSGE理论的论证过程显示各个变量遵循动态性变化。如,离散时间模型通过差分,系统描绘了各变量的变化规律,连续时间模型通过寻找微分系统形式的变化,来显示变量变化的过程。

(二)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动态性的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动态性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直接生产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第二部分以流通过程作补充,考察现实世界里的资本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首先从静态角度孤立地分析单个企业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追逐剩余价值。随后从动态角度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纳入考察框架,揭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的客观规律。《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马克思研究的资本流通过程实质上是资本的整个运动过程,既包括流通阶段也包括生产阶段。首先,从单个资本的运动来看,马克思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了单个资本的运动过程。其中,资本循环是从“质”的规定性对资本流通的研究。资本循环是指资本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马克思把物质生产部门中的产业资本作为考察对象,认为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包含了它的三种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而资本周转是从“量”的角度研究资本流通。资本周转是指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利润量的大小以及资本的增值程度。马克思把研究重点放在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上,分析了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揭示了流通对生产的限制作用和重大影响;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揭示了两者在资本周转方式、周转速度的差异;推导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揭示了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对于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意义。其次,马克思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社会总资本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有机总和。与单个资本运动相比,社会总资本运动更加复杂,不仅包括单个资本运动的所有内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媒介个人消费等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运动。单个资本正常运动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根本条件。社会总资本正常循环的根本条件在于市场实现,即通过交换在价值与物质上得到补偿。马克思指出:“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马克思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方面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1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方面把社会总产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劳动力价值(V)、剩余价值(m)。马克思运用抽象、简明的公式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并首先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简单再生产。因为“无论是从其逻辑关系还是从其现实运行看,简单再生产都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的一个阶段。”

(三)两者的比较分析

首先,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DSGE理论的经济动态性体现在变量的时间变化上,涉及当前变量与前期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强调前期变量的后续影响,考察了企业、家庭、政府等经济主体对经济运行的预期以及决策行为,实质上研究的是资本流通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表面现象。马克思经济学对于经济动态性的描述表现在其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中,不仅包括单个资本,而且涉及总资本,从推动生产力持续发展以及破坏生产力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实质研究的是人格化的资本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可见,DSGE理论单纯从时间因素考虑经济动态变化过程,未能涉及资本主义经济根本变动因子“资本”这一变量,无法从根源上解释现实问题。而马克思经济学抓住问题本质,从资本本身寻找变动根源,更具说服力。其次,两者的研究目的不同。DSGE理论研究经济动态性是为了发现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变量,通过引入预期因素,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以探讨如何通过控制变量解决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以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资本流通是为了揭示为何节约流通时间可以减少流通费用,为何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实现资本增值,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现实企业微观生产行为的分析。可见,DSGE理论对经济动态性的考察较为狭隘,目光仅仅局限在经济问题本身,而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现实问题,意义更大。

三、对经济随机性研究的比较

(一)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对经济随机性的研究

不确定性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在理论中刻画现实世界的多变性,DSGE理论引入了“随机性”。DSGE理论分析经济问题通常从供求均衡点开始,认为经济均衡是一种常态,而经济波动是偶然的,且往往根源于非经济运行层面的外部因素,如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变动、金融创新、成本冲击以及偏好冲击等。以技术冲击为例,技术进步会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并与需求曲线相交形成新的均衡点,此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出增加,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然而,技术冲击具有随机性,体现在冲击程度与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果新技术相对于旧技术的变化程度小,则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弱。如果新技术相对于旧技术的变化程度大,则短期内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可见,正是技术变化的随机特性使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

(二)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随机性的研究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即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具体阐述了经济的随机波动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具体阐述了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失衡的必然性与均衡的偶然性等。首先,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马克思指出,货币出现以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如果一个人在卖出自己的商品并获得货币后,没有及时将手中的货币消费出去,用以购买其他商品,可能导致其他人手中的商品卖不出去,从而使流通过程受阻。商品买和卖的分离构成危机可能性的第一种形式。“如果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的作用——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这是危机可能性的第二种形式。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后,赊销形式出现,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会形成复杂的债务链关系,一旦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付款,这个债务链就会断裂,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经济危机就可能爆发。其次,经济危机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因此,应当从制度层面寻求经济危机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在利润驱动下,资本家不断扩大资本积累。为了在竞争中胜出、避免破产的命运,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比例不断扩大。资本积累的扩大以及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增值的需要,出现相对过剩人口,工人愈来愈贫困。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贫困在工人阶级手中积累,两极分化严重。这就造成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生产过剩危机。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论述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无论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资源在两大部类的分配必须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一旦这一比例关系失调,经济危机就会爆发。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论述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遏止性。部门之间的竞争促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具有下降趋势,单位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量变小。为了抑制利润总额的下降,资本家只能不断扩大资本投入量,资本积累速度空前提高,生产无限扩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升级,经济危机爆发。最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经济危机爆发前,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家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经济进入衰退。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生产停滞、百业待兴,资本家开始采用新机器、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生产扩大、经济复苏和繁荣并直至下一轮经济危机。但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对经济繁荣与萧条的作用仅仅是“重要因素之一”,而非决定因素。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马克思虽然曾多次提到五年(1815~1847年)、十年(1847~1867年)一次经济危机,但是他同样指出,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固定资本更新时间就是影响经济周期长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两者的比较分析

首先,DSGE理论从流通领域寻找经济随机性的原因,而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领域寻找经济随机性的原因。DSGE理论在解释经济波动问题时,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把目光局限在流通领域,认为经济波动是外生变量冲击的结果,绕过生产过程,从非经济运行层面寻找原因,避开生产领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排除危机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内在联系,认为通过反向操作可以熨平经济波动。DSGE理论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虽然弥补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缺乏微观行为基础的缺陷,但是缺少对生产过程的分析,这决定它不可能揭示经济波动的深层制度基础。而马克思经济学重视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研究,认为经济波动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危机周期的形成机理。两种理论对经济波动根源挖掘层次和深度不同,致使两者的政策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之,外生因素冲击仅仅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一个诱因而非根源,应立足生产过程本身来解释波动的内在成因。其次,两者对经济波动力度的认识不同。DSGE理论认为,经济行为的随机性是由技术、政策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对经济波动进行有效调控。而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一般以经济危机形式表现出来,而危机是不可能消除的,且危机破坏程度大、持续时间长。从1929~1932年的大危机以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破坏力度大、影响深远。最后,两者对经济波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解释不同。DSGE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外生变量引起的偶然事件,不具有必然性。而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是必然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小的经济波动时有发生,大的经济波动也不可避免。

四、对一般均衡研究的比较

(一)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对一般均衡的研究

DSGE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不确定环境下经济的一般均衡问题,一般均衡理论是其基本的理论支撑。DSGE理论中的一般均衡包括产品市场均衡与要素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均处于出清状态。新凯恩斯主义的DSGE理论一般包括中间产品生产企业、最终品生产企业、家庭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从家庭部门雇佣劳动,在工资既定的条件下,最优化自己的劳动投入,构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根据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变化来调整产品价格。最终产品生产企业面对完全竞争市场,通过构建生产函数以及利润函数,最终确定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品产量。家庭部门通过安排消费以及劳动寻求效用最大化,其中消费产生正效应,劳动产生负效应,并在构建终生效用函数时引入理性预期变量,以保障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拟合度。政府部门设定货币政策规则时重点关注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引入跨期预算约束,保障所有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在稳态下的产量相同。DSGE理论设定价格以及工资粘性,可以调整价格与工资的家庭和企业实行前瞻式定价策略,基于理性预期在未来进行行为调整;无法调整价格与工资的家庭和企业实行后顾式定价策略,通过指数化合约盯住上期的通胀水平。DSGE理论通过市场中四个经济主体行为的设定以确保在均衡条件下,家庭部门在资源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企业在既定市场需求与价格限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货币当局的货币规则得以执行,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出清。

(二)马克思经济学对一般均衡的研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广泛运用经济均衡思想分析问题,他的均衡理论主要体现在对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经济学的均衡理论分析逻辑体系如下: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揭示某类商品的均衡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揭示部门问的均衡一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揭示国民经济的一般均衡。首先,某类商品的均衡。马克思认为,价值量的大小由凝集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衡量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马克思定义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社会“供给”的角度揭示了商品的生产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社会“需求”的角度阐明了商品应该生产多少。当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时,某类商品的所有产量会被社会承认并全部销售出去,此时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市场实现均衡。其次,部门之间的均衡。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分析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揭示了部门问的均衡实现问题。由于不同商品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所以等量资本报酬不完全相同,有的部门获得利润高,有的部门获得利润低。在竞争驱动下,资本退出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入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在部门问的转移持续进行,直至各个部门获得平均利润率。“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使每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再次,国民经济一般均衡的实现。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价值角度论述了某类商品的局部均衡,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从使用价值角度阐述了每个市场的均衡问题,同时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层次均衡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最终揭示了一般均衡问题。马克思在第Ⅱ稿、第Ⅷ稿两篇手稿中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通过反复的演算,推导出两种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运用这六个简明抽象的公式,把局部均衡模型扩展到一般均衡模型,从量的角度揭示了国民经济要想正常运行,各生产部门的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此外,马克思还论述了一般均衡的偶然性。马克思在第Ⅱ稿舍掉货币因素,用物物直接交换来说明再生产过程,而在第Ⅷ稿重点考察了以货币流通为媒介的整个社会产品的补偿问题。考虑货币资本的决定作用以及货币流通的媒介作用以后,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运行的条件会变得更为复杂。货币的出现使买卖可以分离,而在技术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等外在因素驱动下,会出现部分资本家只卖不买、部分资本家只买不卖的情况,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失调。另外,固定资本价值分批转移且回收时间长,每年要提取定额折旧基金直至完全磨损,而这一过程并没有及时的实物补偿。因此,只买不卖和只卖不买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社会资本再生产均衡是一种偶然现象,失衡才是经济运行的常态。

(三)两者的比较分析

首先,两者的分析思路不同。DSGE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相对,它将整个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政府、企业、家庭均处于这一经济体中,在整个经济体系内解释生产、消费以及价格变量,试图确定一套价格体系,通过最优化决策行为使主体实现目标的最优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均衡分析遵从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一般的逻辑顺序,在分析商品这一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论述了单个商品市场均衡,再通过平均利润的形成,分析了部门之间的均衡问题,最后扩展视野,阐述整个国民经济的一般均衡。其次,两者分析的聚焦点不同。DSGE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波动的主流工具,强调在流通领域中考察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性,没有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均衡性问题,忽视生产的决定性作用。而马克思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关系,其一般均衡理论正是通过对生产部门的深入考察而形成的。最后,两者实现均衡的前提条件不同。DSGE理论认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家庭效用最大化和政府规则得到满足必须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出清状态下,否则均衡无法实现,且经济的一般均衡性是一种必然现象。马克思经济学则认为,不仅产品市场而且劳动力市场都是非出清的,均衡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不是经济运行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