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跟踪管理范例

工程跟踪管理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1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档案;收集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公路工程档案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对道路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记录,同时也是道路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必要依据及前提条件。公路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管理是为了解决以往档案分散形成与集中利用之间的矛盾,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后续各项业务的基础。

2公路工程档案跟踪收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滞后于工程建设进度

由于公路工程现场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者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不能及时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导致工程竣工后资料不齐、记录不全,甚至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严重影响工程技术文件体系的完善。特别是部分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留存相关资料,竣工后才去收集,无法达到资料收集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记录在施工过程中收集比较容易,但竣工验收后才去收集,最终会造成工程资料不完整、不规范[1]。

2.2行业市场化对档案跟踪收集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其行为日渐市场化,公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都是由不同地区的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的公路工程建设速度与日俱增,这期间通过将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剥离,并且统一项目划分不同标段,由多个施工单位参与建设,工程档案的形成涉及多个单位、人员,并经历了相对较长的周期,非常容易出现遗漏、流失,部分单位对档案跟踪收集工作缺乏重视,项目完成后临时管理机构解散,文件材料随之流失,工程资料完好无损地收集归档难度非常大。

2.3档案跟踪收集管理人员的技能素质不满足现场工作需求

由于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对档案的跟踪收集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档案跟踪收集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人员专业技能素质不能满足现场实际工作要求,加之工程资料中存在大量有效和无效的工程资料,无法进行有效区分,造成能够归档的资料无法形成准确、可靠、真实的文件依据,缺失的资料影响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2]。

3加强公路工程档案跟踪收集管理的对策

要想做好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完善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必须重视公路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工作,若跟踪收集不及时、不全面,必然会影响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直接关系到有关档案管理单位是否能够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只有加强公路工程档案跟踪收集工作力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档案管理,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

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影响,特别是公路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在当前工作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只有高度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做好人员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才能确保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成效,避免出现严重的档案资料流失问题。积极发挥各级档案管理机构、人员的主动性,强化企业工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形成统一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3]。

3.2建立完善的工程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制度

公路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通车,整个项目周期较长,所形成的技术资料不仅涉及自身工作内容,还与其他相关专业单位、人员存在较大关联,整体的档案收集工作难度较大。必须利用完善、可靠的制度进行人员、事务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工程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制度,确保档案收集工作过程中有规有矩,将各个部门档案的跟踪、收集、整理工作明确到部门管理制度中,形成具有强制力的工程档案收集、管理办法,通过明确的档案管理职责、流程、要求,并将其纳入到日常工作规划和目标管理工作中,落实到相关考核工作中去。从最简单的公文处理抓起,做好对各类公文的处理,安排专人进行跟踪、催办,对处理完成的文件及时、主动进行收集,尤其是对各类会议文件、工程技术资料要主动进行收集。确保工程档案跟踪收集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档案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作用和综合管理效能,确保形成完整、准确、系统的工程档案体系。

3.3注意总结和把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公路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工作需要面对大量“历史资料”,若只是被动地进行收集,不可避免地在档案移交过程中出现材料不齐全、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由于资料的流转,不少材料都是复印件,原件无法追回,失去了档案工作的本质意义。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理念,开展创新,注意总结,开拓视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总结创新,掌握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及规律,杜绝不满足工程档案业务标准的问题出现,通过协调、交接,做好提前收集、初步整理工作,及时深入现场对工程档案资料进行获取,结合具体岗位的归档范围,确保各个层级的人员、单位能够明确各类资料应如何归档收集,提升其对工程档案的了解,确保能够有效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4提升档案收集管理队伍的技能素质

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充分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及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工作经验,以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上岗培训以及岗位继续教育培训,使公路档案工作人员适应公路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4]。应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购置必需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有关技术资料,使档案人员尽快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所必需的技术手段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熟练使用档案管理软件,使档案的收集能力不断增强,满足公路工程档案收集工作需求。

4结语

通过对公路工程档案的跟踪收集管理,确保档案准确、完整,形成完善的资料体系,提升公路工程档案的归档质量。在对工程档案跟踪收集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单位具备高度责任感,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强化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确保工程档案数据齐全、准确,促进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艳莓.新时期背景下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7(2):37-38.

【2】胡方惠.建立公路工程档案质量督查机制的探讨[C]//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6.

【3】陈吉珂.《QHSE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公路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J].机电兵船档案,2013(2):32-34.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2

关键词:跟踪审计;应用过程;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跟踪审计在我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较为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但作为一种探索性工作,跟踪审计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增多,亟需研究加以解决,以更好地促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改善和规范经费、物资管理,筑牢监督防线,全面提高投资效益。

一、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一)认识不统一,应用模式单一

跟踪审计比事后审计介入时间早、介入范围广、介入程度深,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跟踪审计,仍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现象。有的认为跟踪审计是管理审计,应对被审单位业绩、目标、计划和程序提出意见,以改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有的认为跟踪审计是全面审计,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什么领域都可以审计。在跟踪审计应用模式上,审计机构和人员往往不会结合具体情况,不分项目投资大小、营建机构管理水平高低,就是直接实行全方位“紧贴型”常驻现场审计,耗费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导致现有审计资源使用效益不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二)责任划分不清,职能易发生偏移

对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而言,管理层级和部门一般较多,导致跟踪审计应用过程中往往责任划分不清。如某灾后重建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参与审计的人员来源不同,有国家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有对口援建省市审计机关,有受灾当地审计机关,还有参与重建的军队审计部门和人员,审计机构之间缺乏必要足够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分工不明确和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非常突出。与此同时,由于跟踪审计时间长、环节多、关系复杂,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目标,介入到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范畴,从而造成审计越位。如关于现场签证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往往会先征求审计人员意见,这样就容易造成审计职能越位,破坏了审计的独立性。

(三)缺乏系统配套的跟踪审计评价标准

跟踪审计是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的全程动态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需要有系统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准则。然而目前国家关于跟踪审计仍未制定出台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文书,缺乏统一的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审计报告、审计复审、审计申诉等制度,仍然沿用常规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仅仅满足于工作实践层面的审计关口前移,使得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无法可依、无标准可循,工程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也大都不愿意接受跟踪审计,跟踪审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阻力较大、效果不佳。

(四)跟踪审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跟踪审计涉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然而,当前我国的行政审计力量十分有限,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详细的审计内容,如此长时间的审计过程,往往力不从心。同时,由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对跟踪审计项目管理水平要求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娴熟的审计技术、敏锐的审计洞察力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但实际工作中,跟踪审计人员查找问题不够深入、揭露问题不够主动、处理问题不够较真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审计人员利用权力寻租等违反审计职业道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跟踪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制度,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

一是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为使跟踪审计能够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得到科学推广和健康运行,应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形成完善的跟踪审计法规制度体系。要依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相关规定,制定出台《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对跟踪审计内容、程序、方法及绩效评价标准做出具体规范,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道路。二是建立跟踪审计意见书制度。与传统审计形式相比,跟踪审计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及时发挥预警功能,有利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前发现并整改问题,节约建设经费,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益,因此,应建立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意见书制度。通过定期出具跟踪审计意见书,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揭露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可以起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的作用,增强审计处理的时效性。三是明确跟踪审计具体操作规程。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方式的重大创新,使原有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使跟踪审计规范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明确跟踪审计实行的具体方法步骤,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全体人员都了解跟踪审计的具体要求,明确跟踪审计的责任和任务,自觉配合跟踪审计人员的监督,以达到规范跟踪审计行为、指导跟踪审计实践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实施跟踪审计

一是混合型跟踪审计方法。是指根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灵活采取驻场审计、专项审计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定期跟踪、不定期跟踪等多种跟踪审计方式。通过制定跟踪审计计划、确定跟踪审计目标、选择跟踪审计方式、制定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确定跟踪审计重点等措施保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实施。通过跟踪检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揭露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体制、机制以及制度层面深入分析问题本质,提出审计建议和对策。二是阶段性跟踪审计。人少任务重是当前跟踪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应根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和项目建设周期,开展阶段性跟踪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三是环节性跟踪审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对其资金运行和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时间节点、重点方向及重要事项的监督,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重大工程变更、竣工结算等重要事项及环节的审计,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质量。四是批量跟踪审计。它是指对同一类型的所有建设项目全部进行跟踪审计。其优点是可以将一个或几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扩大到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去,提高跟踪审计效率,扩大跟踪审计成效。

(三)厘清角色定位,科学履行跟踪审计监督职能

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相关规定,跟踪审计其基本职能仍然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这种审计方式的突出特点就是确保审计实施过程与被审计事项的发展过程同步进行。关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人员角色定位和职能履行,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明确跟踪审计人员的角色定位。他们只是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核监督者,不是项目管理者。其主要负责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经费、物资使用情况和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审查,而不是从事建设管理、项目施工以及工程监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其次,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其工作的本质是通过监督促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因此,服务职能是始终贯彻跟踪审计全过程的。最后,要始终突出跟踪审计的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跟踪审计的重要职能,通过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发展过程之中,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出问题或者少出问题,可最大限度发挥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经费使用安全高效。

(四)突出抓好跟踪审计阶段性重点工作

一是计划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审查工程建设计划、工程建设经费预算、项目建议书、工程量清单及招投标等领域,重点检查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查基本建设费编制程序及编制方法是否科学,审查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和审批是否符合规范,审查工程量清单的主要依据和内容是否准确,审查招标文件、招标组织管理及评标办法是否合法合规等。二是施工建设阶段。此阶段主要审查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建设单位会计核算及建设项目监理等领域,重点审查工程建设项目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可持续性,工程量计算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工程结算,工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制度落实情况,监理单位参与设计交底情况,监理单位验收施工基准点、基准线的情况等。三是竣工验收阶段。此阶段主要审查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领域,重点审查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程序、组织实施是否合规,竣工结算价款构成、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清单项目的套用和材料价差的调整是否合规等。

(五)多措并举,全面提高跟踪审计人员队伍能力水平

相对于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审计难度高,导致审计人员少、知识面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练好内功,提高现有审计人员能力水平。通过定期组织集训、推行岗位认证制度,打造既精通工程和经济建设领域,熟悉法律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现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二是加大选拔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力度。通过聘请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的专业人员,采取提供发展空间、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全面充实跟踪审计人才队伍。三是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跟踪审计。对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存在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可通过聘请有资质的审计机构来进行协审,通过事先签订合同、明确责任权利的方式来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力量,全面加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队伍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陕西省跟踪审计研究课题组.跟踪审计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11)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引言

1995年,我国颁布《审计法》规定国家项目的工程决算必须接受审计部门监督。2015年,教育部提出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水平,要求审计模式由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渐过渡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之高校项目大多

规模大、资金多、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无疑对高校内部工程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寻求新的、适应高校特点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急不可待。

二、工程跟踪审计的意义、做法及理论上提质增效的角度与方法

1.工程跟踪审计的意义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工程建设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因此一旦出现重复建设和低效建设就会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将全过程跟踪审计引入工程建设,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相较传统的事后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介入的节点前移,实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将项目施工与审计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便于项目管理者针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不断优化施工及资金周转效率,减少浪费。

(2)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等多个主体,项目管理部整合能力与管理水平低下可能导致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而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强化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提示风险,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避免不利事件的发生。

(3)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防止腐败

工程质量重于泰山,可施工单位为抢工期、省成本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屡禁不止,甚至会出现勾结项目管理人员、相互串通、隐瞒造假、私吞资金等问题。而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有效降低上述问题发生的频率,施工现场在跟踪审计的监督下可以对隐蔽工程有效管理,为项目优化成本提供建议,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及相关单位严谨履责,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腐败事件的发生。

2.工程跟踪审计的做法

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1)决策阶段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判断工程建设资金是否充足、建设规模是否可行、项目文件是否合理及投标企业是否可靠等,并最终形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个阶段的审计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及时调整日后工程审计的重点,从而为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2)设计阶段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整个工程建筑规模和投资规模的重要的审计过程,具体包括初步设计审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其中初步设计审计首先需要确定设计招标文件及相关程序文件是否有纰漏,是否能准确地表达工程项目的真实要求;其次要保证工程设计预算不超过立项批复投资额;最后确保施工图设计内容与工程设计文件的相关规定相匹配,一旦发现不合理的情况,要及时改正,尽可能避免工程设计不合理而引发的后续问题。

(3)招投标阶段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招投标阶段一是要重点审查项目的招投标过程是合理合法的,其中需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相互串通、与潜在竞争者恶性竞争的问题;二是要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明晰、合同价的确定是否合理以及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存在冲突;三是要对回标进行分析,及时纠正中标人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报价问题。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该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监督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其中需要重点关注工期和违约责任问题,留下相关影响资料为可能出现的索赔提供佐证资料。同时作为跟踪审计还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掌握一手资料后对偷工减料、隐蔽工程的无效管理及其他不正当处理不合格项的行为进行及时修正。最后针对出现的工程变更需要判断其存在是否合理,尽可能减少不合理变更情况的出现。

(5)竣工阶段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竣工阶段会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现阶段及前期所形成的文件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合理、合法”上面。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对项目的竣工结算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出具建议书,如果项目出现了投资与成本等经济指标异常的情况,跟踪审计有权要求项目单位修正并重新提交竣工结算报告。

3.工程跟踪审计理论上提质增效的角度与方法

第一要完善工程跟踪审计制度,规范审计工作,完善奖惩制度,降低工作风险,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第二要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专业水平,增加对工程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满足不同阶段审计要求。第三要加强建设部门、管理部门与工程审计人员的交流沟通,确保工程跟踪审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第四在进行全面审计的同时,要突出审计重点,重点审计各阶段的关键节点,从而在确保审计质量基础上减少审计的成本费用。第五要加强内外审计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以提高审计质量。最后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工程审计中积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以提高审计效率。

三、高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现状

现在为了提升高校工程审计质量,全过程跟踪审计已在全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具体就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确保满足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对学校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尽管审计过程贯穿了整个项目周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依然面临许多挑战、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审计角色定位不清晰

审计人员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承担监督责任,可以对管理单位的决策及项目现场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审计人员挤占管理人员权力的情况。一方面审计人员频繁提出审计意见可能导致审计人员越过管理人员自行做决策,最终使全过程跟踪审计偏离监督的目标;另一方面,当工程管理人员意识到审计人员可以代替自己做决策时就会出现工作懈怠的情况,甚至有时为了避免做出可能被追责的决策,管理人员会主动要求审计人员参与决策,将追责风险转移给审计人员。因此在高校工程全过程审计推行过程中,审计角色定位模糊可能导致管理人员与审计人员互相推卸责任,达不到优化工程项目进度、成本与质量的目的。

2.内部审计力量不足

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同时拥有工程、审计、财务等专业性知识,而高校内部审计却严重缺乏具备全面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是导致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内发挥作用有限的重要原因。虽然一些高校正在尝试与长期从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质机构合作,采用外包的方式开展校内工程审计,但由于高校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由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问题。目前有些高校开始意识到复合型审计人才在高校工程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在人事招聘过程中不断倾斜,但在近年来高校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高校里复合型内审人员的数量依然不足。因此未来高校审计部门仍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满足未来高校工程审计需求。

3.审计介入时点滞后

高校工程审计工作受传统工程审计模式的影响,只关注项目的事后审计,忽视对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的审计,有些项目虽然披着跟踪审计的壳子,但一直到施工甚至竣工验收阶段审计人员才介入,此时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与招投标工作已经结束,即使在施工阶段发现项目建筑规模、投资规模或者工程造价不合理,也为时已晚,要想修正前期错误只能花费更大的代价,甚至有可能无法弥补工程的质量缺陷。

4.审计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相关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尽管目前在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明确了相关审计原则与内容,但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缺乏具体制度、判断依据及审计标准的情况,至此审计人员只能依靠自身工作经验做出判断,增加审计工作的主观性,违背审计的谨慎性原则,甚至可能导致审计力度与方向因判断偏差而出现的越权越位问题。另外,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对项目各阶段进行实时审查,而每个阶段都存在审计风险,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的审计制度作为审计标准来降低风险,保障高校工程审计工作的高效高质。

四、高校跟踪审计可以改进探索的尝试

1.明确审计监督角色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明确部门职能,与建筑施工部门、监理单位等划清工作界限。作为独立性的第三方,高校审计部门应在合法的范围内行使职能,明确自己只拥有对工程项目提出相应建议、承担相应责任的监督权,而不拥有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权。审计部门应主动避免自身职责与其他部门职责出现交叉的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应以书面而非口头形式对工程项目提出审计意见,并将项目的最终决策权交由相关部门。

2.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高校审计部门要着力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组建一支审计知识扎实、作风优良的审计团队,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在教育培训,为审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不断优化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与外审机构合作来强化学校内部审计力量,通过学校内审人员与外审人员的沟通协作,以校内审计为主、校外审计为辅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充实高校内部审计力量。

3.重视工程前期审计工作

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初衷即参与整个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提升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应重点关注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期项目的质量与收益。高校审计部门可以制定奖励机制鼓励审计人员积极投入项目的前期审计工作,将审计人员在前期审查过程中节省的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奖励给审计人员,对未及时发现各阶段工程问题的审查人员予以相应处罚,以此来提升高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

4.完善审计制度

为了提高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效果和效率,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高校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积极完善高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参考一些优质企业的全工程跟踪审计治理经验;其次参考内部制定的管理制度,结合高校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出高校跟踪审计操作规范,明确审计重点,列举相关注意事项;最后根据不同项目类型,推出可操作性更强的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周婉怡,张冬菊,夏念.新形势下高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与途径[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0(06):65-69.

[2]贾倩.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索[J].江西建材,2020(07):211,213.

[3]朱晶晶.浅析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J].营销界,2021(08):98-99.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全过程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跟踪审计

前言

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够使对工程造价而进行的监督工作力度得以增强,使项目建设管理更加规范,项目投资效益能够得到提升,由此看出在建筑工程施工做好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在下面的内容中从四个方面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论述。

1跟踪审计内容

1.1实施主体

投资方法因为项目工程而不同,审计方式也因投资方式而不同,跟踪审计的内容也会因投资主体而不同,实施主体是单位、国家、社会的话,内部、国家、社会审计便是审计的内容。

1.2运行模式

这种运行模式较多样,可以在同一个项目当中多种模式可以得到结合,并得以运用。每种运行有其自身特征,在该模式下准确的审计工作能够得到增强。每个工程项目有不同的阶段,项目重要性对运行模式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根据时间跨度上看分为阶段性、全过程,阶段性工程项目与资金量、各阶段重要性、人力情况等决定,在整个项目中全过程都贯穿在其中,不管对资金量而言还是对人才要求来说在工程当中审计工作会贯穿在其中[1]。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工作由实际情况而定,要求标准并不固定。在每个阶段环节中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结合每个阶段工作的重要程度与相应环节而定,由此产生了三种审计方式。至于跟踪审计为环节审计,还是分期进行审计,可以结合不同情况来调整,如果跟踪审计工作是全天候的,可以称作是驻场形式的审计。

1.3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跟踪审计与传统事后型这种审计方式相比,在工作量上是很大的,需要大量的资源,同样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审计中面对的环境也是很复杂的,在成本上的增加较明显,所以这需要合理分配资源,要对审计环境进行清晰的认识,对成本的控制与跟踪审计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发生了虚假变更、高估冒算问题,而在事后审计上有些传统,补救是不可能的;在跟踪审计中如果项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被发现,能够对这些问题及时改善,改善效果会更有效,资金使用更充分,对工程廉政建设具有强化作用。

2在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跟踪设计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

从具体施工来看与众多领域有着重要联系,不同的施工阶段主体也会不同,各主体在利益诉求上也有差异,在该情况下对全过程的施工进行跟踪审计还是有难度的,这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及主体,又因为出现了多个主体,在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理念与方式上还有差距,对造价而开展的跟踪审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在技术水平上有些不足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的控制当中为了使全程跟踪工作得以实现,施工单位要对专门的部门加以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人员会得到政府的专门聘请。从对造价进行的实际跟踪控制工作当中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并不足,无证上岗市场出现,这使得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并不系统,对软件的操作并不规范,并不熟练,使造价的控制落实工作并不有效。

2.3独立性并不强

在全过程的控制与跟踪审计,以及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将审计意见、建议提出来,为建筑项目的开展、成本控制的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对审计人员在定位上存在偏差,在监督咨询角色转换上变成造价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与控制者,审计监督超出了范围,对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产生影响,也对其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产生影响,会为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风险。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中,在对变更的通知单与材料价格的信息、工程签证单等资料获取,以及在决算审计中如果在自身跟踪中出现了问题,对相应责任并未进行处理。

3对跟踪审计工作改善的对策

3.1使跟踪审计全面评价的价值得以提升

在竣工结算当中审计实践中针对审计效益而进行的标准性评价需要借助审减率、审减金额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工作时要对造价控制问题重视起来,结合工程管理活动将咨询建议、监督评价提出来,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对结算当中纠纷问题的出现起到防止作用;这种方式使参建一方谋私成本得以提升,也使得工程管理更加廉洁。

3.2培养专业的跟踪审计工作人员

跟踪审计这种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对建筑项目的接触应该全方位,促进审计人员在主动意识上的提高,使其学习与实践的效率会得以提升。在培养专业的跟踪审计人员当中不仅应该重视培养审计专业人才,加强在法律与财会、工程经济上的培训,对审计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对跟踪审计相关培训班与研讨会等加以组织,使审计机构的人员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跟踪审计重要性加以认识。对跟踪审计具有的尺度加以有效把握,对审计范围的超出问题起到防止作用,这就避免了因为超出范围而承担责任。

3.3明确跟踪审计这项工作的职能定位

跟踪审计这种职能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有造价签证与工程监督,以及评价等内容。不仅应该重视核实工程造价,方便在结算上为承建方、建设方提供参考,将为工程管理而开展的设计勘查,以及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视,使参建主体评价与监督工作能够实现,结合监督设计当中的问题将合理的建议提出来,使工程管理效率得以提升。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当中审计人员要结合委托合同对相应责任、业务加以履行,对角色定位加以明确,促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能够合理的解决。

4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全过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展开论述。既然是全过程的控制与跟踪审计,就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审计内容有哪些,清晰认识了解审计内容,根据工程概况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分析造价控制情况,运用审计知识经验对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5

关键词:监理;跟踪检测;平行检测;见证取样

SL288—2014《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规定,跟踪检测由施工单位承担,监理单位需要对取样、制样及试验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并且特别规定了混凝土工程与土石方工程跟踪检测频率。跟踪检测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机构必须实施的内容之一。从行业规范对跟踪检测的定义与作用分析,还是非常希望跟踪检测能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较大的监督作用。但目前对于跟踪检测实施情况分析,一定程度上仅仅局限于“有没有”,只是一道工作程序,对于跟踪检测资料“好不好”无过多要求,也并未体现规范的作用,是水利工程监管体系中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短板”。大型水利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一般会建立施工自检实验室,跟踪检测可以更直接、及时、客观地反映工程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1跟踪检测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监理合同内容不完善

合同管理是各参建单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参建单位对合同内容比较关心的是质量要求、进度控制及资金措施3个方面的要求。业主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中,一般不会对跟踪检测提出具体要求。监理制度在水利行业推广实施近30a来,给业主的观念之一是跟踪检测是由承包人负责,与业主没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合同未进行特别约定的,跟踪检测就可不作为完成合同的依据。然而,SL288—2014明确规定,监理合同需要确定跟踪检测的项目和数量。监理合同内容不完善,是导致跟踪检测不能够较好实施的主要原因。

1.2专业检测人员难以保证

人员得不到保障主要是指发包人与监理单位的人员得不到保障。水利工程一般都是民生工程,工程投资基本为国家与地方财政投资,发包人、业主单位、建设单位或者法人单位常为临时机构,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机构也就解散了。临时机构都以人员精简为目的,常设置工程部、监管质量部及合同与财务部等。发包人主要的精力在进度、现场及支付情况,一般很少会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因此,比较难保证发包人在检测工作上能够有较好的建议;目前全国所有的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都是企业化管理,实行自负盈亏。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监理费用取费与十年前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实际人工费用已经提升不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监理单位为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在工程管理上的人员投入不能减少,能够压缩的只能是二线管理或者说一人兼多职。笔者经历了几个大型水利工程,监理机构鲜有专业的检测人员,一般都为现场监理员或者监理工程师兼检测员。全国水利行业监理单位并没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监理单位比较缺少专业的检测人员。目前全国水利行业还是比较缺乏既了解检测专业又熟悉监理业务的“通才”型监理工程师。现在水利行业监理需求多从现场管理考虑。检测工作是很专业的工作,不仅需要了解取样制样及试验,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实验室管理及计量认证相关工作。

1.3需要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或者制定地方标准

SL288—2014规定跟踪检测内容“混凝土试样应不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7%,土方试样应不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10%。”随着水利工程质量建设内容的不断增加,管网延伸工程、备用水源工程以及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对原材料、管材、金属结构与设备的跟踪检测频率缺失,且混凝土与土方的检测项目比较多,规范仅仅规定了检测频率。因此,实施过程既没有合同约定也没有规范规定,为满足验收要求,跟踪检测项目最多的是试块强度与土方的压实度。对现场测量、基础处理、设备与地基处理工程等重要部位、设备检测,一般都是现场得到检测结果,这些部位能够加强跟踪检测。监督施工单位做好自检工作,也为工程验收提供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

2提升跟踪检测的几点意见

2.1强调见证过程,提升跟踪检测作用

随着现在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实施,进一步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提高跟踪检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现行水利工程建设模式,许多省份通过加强见证取样,提升跟踪检测作用。见证取样工作是跟踪检测中取样制样阶段工作。北京市、江西省及广西省等多个省份出台了见证取样送样管理办法,要求在水利工程中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100%见证取样。以江西省为例,已经颁发了《江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用于主体工程的水泥、混凝土试块和砌筑砂浆试块以及用于结构工程中的主要受力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都需要进行见证取样。且制定了见证取样的制样、送样程序,并对承担见证取样的检测单位进行了相关规定。通过不断完善见证取样程序,加强监理通过检测手段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进一步提升跟踪检测作用。

2.2借鉴经验省份意见,明确各类检测作用与内容

SL288—2014明确了监理跟踪检测的频率,但对于跟踪检测的操作程序、检测项目以及混凝土以及土方工程之外的检测内容并未明确。因此,降低了监理跟踪检测的可实施性和效力。且对于未建立工地实验室的工程,跟踪检测是比较难以实施的。目前,江苏省已经出台DB32/T2708—2014《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检测规范》监理检测地方标准,已经明确了监理跟踪检测的内容、项目以及频率,制定了跟踪检测程序,使得跟踪检测更具有可操作性。DB32/T2708—2014规定,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还将部分土工填筑工程、基础处理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及机械电气工程的检测列入跟踪检测范围,增加了跟踪检测的内容,也进一步提高了跟踪检测的要求。

3结语

跟踪检测实际是非常好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通过跟踪检测督促施工自检体系正常运行。监理作为质量控制的参建一方,实施效果越好,则工程质量越有保证。跟踪检测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直接的质量控制手段,不仅仅需要监理方重视,也需要发包人重视督促,将跟踪检测作为一种现场质量监管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峰,程洪华,郭双彬.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平行、跟踪检测问题及改进方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2):81-82.

[2]付英阳.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管控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7(2):13-15.

[3]刘德华.水利工程施工中监理检测工作的开展意义[J].水利水电建设,2016(10):127-128.

[4]王淑伟,马宇.浅析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现状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5(6):29-30.

[5]钟鸣辉.水利工程实行百分之百第三方检测参建各方质检职责界定研究[J].人民珠江,2015(4):99-101.

[6]聂相田,戎建国,王博.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平行检测研究[J].人民黄河,2009(10):111-113.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6

[关键词]EPC模式;跟踪审计;审计要点

1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简介

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全过程审计监督,与其他传统工程事后审计相比,跟踪审计是事中审计方式,可以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1-3]。国家审计部门按照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对EPC工程各个阶段进行跟踪审计,对规范EPC工程管理,节约财政资金具有重大意义。就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而言,相较于传统的承包项目,EPC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其一,EPC总承包模式下,其发包人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应根据实际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深度了解,对工程进度实现全过程控制,以确保工程进度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建设结果,能否满足相关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质量。发包人对EPC总承包项目,一般可采用两种形式,即“过程控制模式”以及“事后控制模式”[4-6]。其二,工程控制模式可以指发包人聘请相关的监理工程师,完成设计、采购、施工等相关环节,以保证发包人可以完成各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全面管理。而事后监控,可以指发包人在竣工验收环节较为严格,通过有效的测评,以保证项目实施有效。其三,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可以对整体设计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负责,完成全面地运行。因此,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EPC总承包模式在实践当中,包含了不同的合同结构模式,总承包商对整个建筑项目负责。因此,对于后续建筑而言,承包商必须亲自完成建设工程项目。在实践中,总承包商会根据其自身的建筑经验,根据工程的相关业主要求,实现有效的分包,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其合同结构主要包含了3大类型[7-9]。其一,为交钥匙总承包。交钥匙总承包泛指其经过设计、采购或施工总承包,向业主提交一个具有使用功能的项目。作为典型的EPC总承包模式,其在建筑项目当中最为常见。其二,设计——采购总承包。与采购——施工总承包一样,二者均可以按照工程内承包合同。完成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的模式、建设工程等,其涉及的建筑材料,均需要由发包人完成。其三,在设计施工总承包当中,可以指有投资能力的总承包商,受相关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固定项目进行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同时,施工当中,总承包商承担全部投资,在工程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业主向总承包商支付承包价格。

2EPC总承包模式优点

一方面地方政府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有效解决了业主方工程专业高素质管理人员紧张的问题,降低了业主方的风险,提高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设计和施工是总承包方的主要工作,克服了设计与施工相互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整个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此外,其也涵盖了三大领域的优势。其一,可以强调以及发挥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以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发挥有利于工程建设项目方案的有效优化。其二,可以克服设计、采购、相互制约,相互脱节的矛盾问题,帮助设计采购阶段完成合理衔接,实现建设项目,完成工程承包约定,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其三,建设工程质量主体明确,可以全面完成工程质量以及确保工程质量的责任人。

3EPC总承包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较多难点

(1)施工阶段跟踪审计难度大。EPC总承包模式建设过程中,不是业主方与施工方签订合同,而是由总承包方和施工方签订合同,并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施工方在面对审计方审计时,施工单位不够配合,许多事情都要总承包方协调,大大增加了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难度。(2)跟踪审计风险大。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对设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财务各方面了解,甚至精通,而现阶段,审计部门缺乏复合型人才[10]。由于EPC工程总承包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各阶段过程中,可能存在程序不合规、依据不充分、结论不准确的风险。如前几年,EPC工程前期是否需要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阶段,业主方再进行发包存在较大争议。(3)跟踪审计管理越位难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作为跟踪审计对象的业主方,时常通知审计人员参加工作计划安排会议、问题协调会议、质量检查等管理活动,并征求审计人员意见,造成跟踪审计过程中,各方职权和责任界定不清,可能出现管理越位问题。甚至有的业主方,任何会议都通知审计人员参与决策,事实上把风险都转嫁到审计方上。

4EPC总承包项目跟踪审计重点

(1)EPC工程前期阶段的审计。EPC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概算阶段,是控制整个工程关键,反映了整个工程的最高投资额度,EPC工程的总承包方投标报价更是不能超过概算总额,因此,概算不能随意变更。部分业主急于求成,在可研批复后进行招投标程序,这不利于从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程造价、建筑功能等方面进行控制。审计人员在前期跟踪审计时,需重点审核初步设计及概算是否批复。(2)EPC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审计。一方面,在工程总承包中,某些土方工程、设备、材料暂时难以确定,招标文件以暂估价形式进行发包。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时,当发现暂估价超过公开招标金额后,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二十九条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以控制工程成本。如政府投资“某幼儿园迁建项目”土石方平整工程暂估价300万元,总承包方本已做好施工方案,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暂估价超过必须公开招标金额200万元,要求对土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后中标价220万元,节约80万元。另一方面,EPC工程的施工单位由总承包单位依法选择,而部分业主单位按照普通工程对EPC项目进行管理,存在直接组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现象。(3)EPC工程设计阶段的审计。设计阶段是跟踪审计的重要阶段,设计阶段可能对整个工程项目投资影响达到70%。在EPC总承包方式下,审计人员应当将设计阶段作为跟踪审计重点之一,通过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的审核,可以整体把控EPC项目的工程造价。如政府投资“某幼儿园迁建项目”,项目概算投资额超过可研批复的投资总额较多,审计人员通过对设计方案的研究,发现教学楼外形采用玻璃幕墙,审计人员与业主方、总承包方沟通后,共同确定外窗在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方面寻求平衡点,确保设计方案最大限度满足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外窗的设计方案更改为普通铝合金外窗,此项设计方案变更就节约造价高达一百多万元。(4)EPC工程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的审计一是对业主方、监理方和总承包方履行职责进行监督。EPC总承包模式下,审计人员不应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或参与工程分项分部方面的验收,否则可能会产生管理越位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当按照监理合同、总承包合同的相关权利义务,特别是对监理方在工程质量、进度监管中是否履职到位进行监督。二是对工程设备型号、材料品牌进行跟踪审计。设备、材料造价一般占建安工程总价50%以上,而往往不同型号设备、不同品牌材料价格相差较大。一般工程结算审计是事后审计,在工程已经完工的前提下,难以对隐蔽工程材料方面进行检查。在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关注设备型号、材料品牌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材料品牌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另一方面,在某些工程设备、材料采购方面,业主方往往想主导这方面的采购,插手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承当的管理工作。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是否有此类现象。三是对工程签证审计。工程签证是工程索赔的依据,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审计人员应当熟悉EPC总承包合同条款,相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等,对工程签证合理性进行审核。如果是EPC承包商自身对工程的优化变更,如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的改变,无业主指令的前提下,应不予认可。如政府投资“某幼儿园迁建项目”,梅雨季基坑积水抽水台班签证,造价高达十几万元。审计人员依据合同和省造价站相关文件,判断每年梅雨季是可预测事件,并非不可预测暴雨,抽水台班已包含在总价中。因此,此抽水台班签证不合理。

5结束语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7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

随着十二五、十三五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的基建工程投资总额也在快速增长。同时,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诸多工程审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高校基建审计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刘静(2011)提出了全过程审计在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结算等环节需要注意的要点;胡绍君(2012)提出了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与决算等阶段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郭智辉(2012)分析了工程施工阶段委托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古志文(2012)剖析了高校基建项目审计的现状,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等三个阶段提出了实施跟踪审计的路径;陈玉鹏(2014)从建设单位、审计客体、审计主体三个角度分析高校基建竣工结算审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陈微云(2016)简要论述了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加之、内容、重点及困难;郭晓东(2016)简要阐述了高校基建内部审计在目标定位、独立性、审计环境、制度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而,诸多研究中缺乏对高校基建现行审计模式优缺点的剖析,且案例不足,本文将结合某高校实际案例分析目前高校基建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现状分析

高校在工程审计的模式上已经实现了三个根本性的转变,即内审制向复审制的转变、内审制向内外审结合制的转变、事后审计向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转变。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高校基建投资的可靠性、合理性造成不小的影响。

1.1复审制

所谓复审制,就是在竣工验收后,首先将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结算经过监理单位的审核,然后由基建管理部门对监理单位审核后的竣工结算进行复审,最后由工程审计部门对基建管理部门复审后的竣工结算进行再一次复审,最终确定竣工结算造价。即施工单位戏称的“扒三层皮”。监理单位通常是高校自行招标确定,而且是费率招标,虽然在监理合同中对竣工结算的审减数额和比例有明确的奖励办法,但是监理单位对竣工结算的审减周期和审减数额往往不尽如人意。基建管理部门承担着高校的住宅、公建及维修改造项目从规划、报建、设计到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结算的建设任务,人员少、任务重,造价管理人员既要预算变更造价、审核工程量清单及最高限价,又要认质认价主要材料、批复工程进度款、处理施工现场造价争议,对于时间紧张的竣工结算审核往往力不从心,只能是抓大放小、重点突破。工程审计部门承担着基建管理部门、后勤物业服务部门及其他三十多个二级学院的竣工结算审计任务,涉及专业面广、种类繁多,即便百万以上的项目全部外审,但是仅靠现有造价人员远远满足不了竣工结算审计的工作任务。以某高校新建学生食堂项目为例进行分析:项目合同造价2800万元,因施工过程设计变更较多,施工单位报审的竣工结算高达3800万元。监理单位初审历时4月,审减造价200万元;基建管理部门二审历时1月,审减造价200万元;工程审计部门委托的审计单位终审历时4月,审减造价400万元。可见,竣工结算审减的压力、审减的成效往往在终审阶段。

1.2内外审结合制

关于竣工结算审计有具体规定:3万元以下的工程由基建管理部门进行终审,不再经过工程审计部门;3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工程由工程审计部门进行终审;10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工程审计部门委托工程审计单位进行终审。以某高校工程审计工作为例进行分析:工程审计部门终审要进行现场实量实测,结算把控较严、审减力度较大,但是工程标准不高、规模不大,对整个学校的整体工程投资控制影响不够;外部审计单位终审只重资料、不看现场,工作人员也大都年轻、缺乏工程经验,或者对施工单位偏听偏信、或者与施工单位相持不下,对审减结果、审核周期都有一定影响。可见,外部审计单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审计的效果。

1.3全过程跟踪审计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是指审计部门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跟踪审计监督,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尽可能小的费用、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和优良的质量,建成预期的项目,使其实现预期的功能。以某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为例进行分析:全过程跟踪审计仅集中在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及结算阶段,没有参与前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审核和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审核,造价控制目标的准确性值得怀疑,埋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的隐患;招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和最高限价多委托招标单位与另一家单位“背靠背”编制,但与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结算阶段的全过程审计单位往往不是一家,清单和限价编制单位在招标工作结束、施工合同签订后就已经完成全部工作职责,不再对后续任何造价相关数据负责,而工程量清单、最高限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进度款的核算和支付过程中、甚至竣工结算审核时才能进行检验;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派驻施工现场人员,往往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从业资历较浅的年轻人,不能及时跟踪工程关键节点隐蔽工程、仅能被动地进行现场签证工作的见证,难以获取施工的第一手资料,甚至不能将施工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及时传达给造价人员,全过程审计跟踪单位的职能也多偏向事后控制而缺乏前瞻性,大大减弱了跟踪审计工作的执行力。以某高校学生宿舍为例进行分析:学生宿舍原设计为钢筋砼结构,投资估算1.2亿,建设单位为加快工期将原钢筋砼改为地下钢筋砼、地上钢结构。招标阶段编制的第一版最高限价高达1.5亿,经过建设单位降低装修标准、更换部分主材,第二版最高限价降为1.36亿,施工招标后合同造价为1.24亿。未包含前期报建、设计、监理、招标等费用,工程还未开动就已经超出投资估算,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才介入工程项目,只能在合同造价大大超出投资估算的前提下控制进度款和竣工结算,工作压力巨大。

2高校基建工程审计流程设计

高校基建工程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牵扯到工程审计部门、基建管理部门、外部审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诸多承建单位,而且关系到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结算等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监理单位接受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的委托,监督和管理参与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承建单位,同时接受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外部审计单位接受高校工程审计部门的委托,监督和管理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及与其有合同关系的监理单位、参与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各承建单位,同时接受高校工程审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对策建议

通过对高校基建在不同审计模式下的现状分析,可以获知工程审计工作更多地依靠外部审计单位,而不是工程审计部门,外部审计单位的态度、行为和人员素质直接形象到整个工程审计工作的成败。所以,科学的选取和管理外部审计单位就成为了有效工程审计的必要条件。

3.1建立外部审计单位备选库

通过资格审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纳入工程审计部门管理的外部审计单位的备选库;对外部审计单位的审计效果从审计成果费、基本审计费、真实合法性、经济及时性和资料完整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分析,将不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外部审计单位踢出备选库。

3.2实现真正意义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应该贯穿到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结算等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应积极参与高校管理层的项目论证会,运用专业知识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对不同的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供可靠数据,发表专业意见。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应充分论证可行的设计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从高校的近期和远期需要出发,比较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优化项目的方案。在项目的招标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及最高限价,防止工程量清单缺项或漏项、工程量清单描述不到位或与图纸不符、材料价格不符合市场实际等问题发生,防止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变更、签证而导致工程造价不可避免地增加,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目标。全过程审计单位还应参与招标文件、合同的编制和审核工作,检查招标文件与合同的重要条款是否严密,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结算阶段被施工单位钻空子,要求增加工程造价或者延长工期。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应全面掌握施工图纸情况并参与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查,对施工组织方案中影响工程造价的方案要进行比较、选择;应深入施工现场,对隐蔽工程、设计变更进行跟踪检查,并随时核对工程签证的工作内容及工程数量;应监督材料变更程序,确保材料变更有据可依的同时,力争变更材料的性价比最高。要加强主要材料价格的核定,在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努力争取最低价,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应及时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出具可靠的咨询意见并准确计算时间或费用。在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应督促基建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协同施工单位,限时整理完备结算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变更图纸、现场签证、竣工图、分阶段结算资料等,并认真计算工程数量、严格审查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确保竣工结算内容与实际完成的工工程量相符,必要时深入现场实地详勘,防止重复计算工程数量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对于增加的工程内容要正确套用定额,准确计算费用,杜绝盲目套用类似定额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

3.3加强工程审计部门的监管职能

3.3.1通过合同约束外部审计单位的行为

工程审计部门应在合同中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工作方式、跟踪现场的频度、审计意见的发表等细节进行约定,特别是对违约责任等事项先行约定,通过合同条款约束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的审计行为,使其更好地为学校提供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

3.3.2充分发挥工程审计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每月一次的工程审计例会,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处理和解决,将出现的各种争议阶段性地提前理清,为工程竣工结算扫清道路、创造条件。

3.3.3合理设定全过程跟踪审计费的比例

将基本审计费和审计成果费最大程度地与绩效挂钩,设定合理的审减率来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奖惩条件,激励和约束外审机构的审计行为。

3.3.4约束全过程审计单位的行为,防止审计合谋的发生

工程审计部门应监督管理基建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材料及时、有效地处理、签署、回复,一方面杜绝施工单位的费用和工期索赔,另一方面对工程造价的变化做到实时掌握、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严防施工单位同外部审计单位后期协商、合谋,造成学校经济利益的损失。

4结论

通过对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的现状分析、流程设计,需要认清楚不同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外部审计单位是工程审计工作的生力军,并且从建立外部审计单位备选库和考核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全过程审计工作及加强工程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三个方面积极着手,才能改善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的现状,实现高效基建工程审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审计的重点环节控制初探[J].中国市场,2011(23):47-748.

[2]胡绍君,张庆生.浅谈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几个重点环节[J].价值工程,2012,31(10):88.

[3]郭智辉.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阶段委托审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9):258-259.

[4]古志文.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12):32-33.

[5]陈玉鹏.浅析高校基建竣工结算审计风险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4(4):29-31.

[6]陈微云.关于开展高校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21):191,199.

[7]郭晓冬.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6(17):298.

[8]郑东旭.高校建设工程外委审计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262-265.

工程跟踪管理范文8

1、资源占有率偏高的问题

相较事后审计工作,跟踪审计在成本和资源占有率方面明显偏高。由于工程造价跟踪需要投入的审计人员多、审计环境复杂,且在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都比事后审计工作的量偏低。因此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中能否配置足够的审计资源,将直接影响到跟踪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与审计质量。为此应加强对计量相关资料的严格检查,以确保工程计价和计量等审计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充分发挥出跟踪审计在控制工程造价和促进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2、人员素质问题

对跟踪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学科专业。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以掌握工程技术与工程经济为主的造价员、工程师为主,而财务审计工作则要求以审计师和注册造价师为主。在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中,既需要两个专业的紧密结合,也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在跟踪审计中不存在技术上的死角,从而有效控制和避免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因此,对跟踪审计的在业务上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促使其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通过不断掌握新的技术与方法,能更好对从事到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工作当中。

3、风险不确定性问题

工程造价工作中的风险问题,主要是指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没有意识到被审计工程造价存在的错误与弊端,或者在相应的造价核算与审计单位业务中出现差错而没有被防止或纠正的情况下,采取不适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或者发表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结论,从而受到利害关系人的指控,甚至会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相比传统的事后型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各方面建设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到审计结论错误的风险,更有利于审计人员能对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纠正。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自身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其中一些本不应被审计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也会因为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很难摆脱被要求参与到工程管理中的困扰,并往往会相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同时,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长期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所接触各类诱惑的机会也会加大,个别审计人员往往会因为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而导致在造价审计工作上的不力,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与强化

1、运行模式的选择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在运行模式上的选择,除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外,还需结合审计的有效资源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据相关资料表明,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有70%以上。建设项目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与多次计价过程的关系。项目建设中越靠前的阶段对工程造价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在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跟踪造价审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时,应尽量优先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模式,如因审计问题或审计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因素而采用的阶段跟踪审计模式,也应当力求将跟踪审计所介入的阶段能尽量提前,从而充分保证审计监控的力度,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强化

(1)高素质的造价审计人员

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要求,既要求造价审计人员能够具备解决审核项目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能够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和各专业间的联系,并熟悉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客观与公正。为此,应采用高素质的造价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科学严谨、公正公平的跟踪审核。

(2)推行复审制度

为降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并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应对需审核项目采用一级审核、三级复核的制度。即通过工程造价人员审核后,再由项目负责人复核,并最终由技术负责人终审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确保审计结论的真实、可靠和有效。

(3)采用适宜的审计方法

工程造价的审计方法是融合了工程、经济、财务、技术、法律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统一运用,并通过国内外众多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与造价审计人员,在长期的造价审计的实践以及研究中,进行不断创新与总结而发展起来的方法体系。通过在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中对审计方法的合理与科学的应用,能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确定。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标准图审核法、对比审核法等,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