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例6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消费安全,并且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从1999年开始,农业部门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及工作,相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2010年先后发生的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隐患及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了安全监测工作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目前的农产品质量要求与安全形势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有着很大差距。由此可见,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着尤为重要的社会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大体上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但是产品抽样数量与监测品种相当有限。1999年,我国实施了中药物残留监测于动物源性产品中;200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普刊开始实施;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启动,主要城市试点为北京、深圳、天津、伤害,开展畜产品“瘦肉精”和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200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得以全面推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监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残留监控、兽药及兽药残联监控、农资打假监控、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控计划逐步实施;2004年,水产品安全例行监测实施。截止到目前为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查等诸多监测计划初步形成。其中,监督抽查、例行监测、普查针对水产品、畜产品、蔬菜等农产品,在多个省市的超市、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等环节抽样检测,与此同时,其他监测计划针对主要农业投入品,比如化肥、农药、种子、兽药等,在销售与生产环节抽样检测。另外,农业部于2007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后,共建成不少于500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建成不少于2000家的质检机构,基本上覆盖了主要的农产品检测参数,形成了系统化的检测检验体系,使得农业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得以大大增强。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所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很多地区农检机构因受到专业人才缺乏、监测设备单一、分析时间长和试剂昂贵等因素的制约,造成监测能力和监测项目受限,所以,区县以下的监测机构均局限于兽药中盐酸克伦特诺以及农药残留中氨基尖酸脂类、有机磷的速测。在监测的过程当中,因仪器设备、检测设备的缺乏,导致检测误差的出现,误判现象屡见不鲜。

2.2 监督职能未充分发挥

对于农产品监测结果,农产品检测机构应当严格的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予以执法,保证监测结果能够有效的发挥应有作用,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尚且未明确农业行政执法的程序、机构、权限和队伍等,并且无法有效及时的处理农产品监测中所发现的问题,这便导致“弱监督、强检测”的不良局面出现。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有效措施

3.1 要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力度

详细的来讲,农业综合执法也就是以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将农业行政部门所具备的执法权相对集中起来,改变过去分散、多头的执法状况,以促进执法效率提高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业综合执法是规范农业执法主体的重要环节,能够提供组织上和体制上的可靠保障为农业执法,不仅切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还能够将农产品监督管理问题解决。要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予以组建,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法制工作机构,真正的落实经费、编制和人员,形成层次分明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明确综合执法机构的具体职能,统一调配各级农业执法机构的力量,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执法实力,促使分散的执法得到全面整合。

3.2 要优化监测抽样,拓展抽样覆盖面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基本上能够凭靠质保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并且与县级质监站建设相结合,逐步将覆盖全国且独立的抽样网络构建起来,不仅有助于抽样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抽样质量的增强。所以,应当将稳定而又持续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起来,适当的拓展抽样数量、抽样范围。与此同时,应当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实际消费量、开展评估需要以及以往监测结果等,将每年监测的抽样数量及优先顺序等加以制定,取样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加工企业、农贸市场、生产基地和超市等,将监测的代表性大幅度提高。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文2

1月7日至8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讲话时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不动摇,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想更多办法、用更严措施,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

陈晓华说,2011年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4%、99.6%和96.8%,同比蔬菜和水产品上升0.6和0.1个百分点,畜禽产品持平,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陈晓华指出,尽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未彻底解决,风险隐患还未完全消除,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形势不容乐观。2012年各级农业部门要再接再厉,全力以赴,一要以治理整顿为抓手,坚决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强化蔬菜高毒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整治,集中查办一批制售假劣农资和禁用药物的大案要案,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二要以监管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要先行在“菜篮子”主产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地准出管理,全面提高投入品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质量追溯和质量监测能力,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覆盖“菜篮子”产品主产县,推动提升监管能力、落实监管责任、保障质量安全。三要以乡镇监管机构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体系队伍监管能力。按照农业部推进乡镇监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年底前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完成监管机构建设的硬任务;要加强培训指导,强化岗位练兵,切实提升基层农业部门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四要以检验检测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执法。要科学界定部、省、地、县四级质检机构的业务分工和工作范围,严格规范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速测工作;要加快推进质检体系建设,加快投资建设地级,补充完善县级,不断提升省部级检测机构的风险评估预警能力;要加大对质检机构的考核认可,实施检测人员执证上岗,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五要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三品一标”要重点加强证后监管,严格认证程序,提高认证门槛,严把认证质量审核关;要抓紧建立退出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出局,没有整改机会;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不断扩大“三园两场”建设比例和规模。对标准制修订要依法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清理步伐,制定一批执法急需的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六要以应急能力建设为抓手,切实做好突发问题的科学处置。要加快完善应急机制,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健全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和监测评估,实现科学管理、明白生产、放心消费。七要以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要注重挖掘、收集监管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总结、提炼和推广,不断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积极推动责任落实,加强横向配合和纵向联动,积极探索“分兵把守、协调配合”的监管机制;要大力推动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发挥好市场在配置资源、保障质量安全上的激励约束作用;要加强沟通,争取更多投入和支持,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资金保障体系。

(摘自农业部网站)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筹建;措施

近年来,广西利用项目支持机会,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新建了实验室,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引进、培训和锻炼了高素质的检测技术队伍,检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顺利通过农业部部级质检中心审查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较好地完成了提升实验室能力建设的任务。现将其筹建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商榷。

1措施

1.1科学布局,精心装修

要建设好一个实验室,必须从实验用房开始设计、规划,保证建设效果满足使用要求[1]。按照实验室建设国家标准,派出了考察组到国内实验室建设、运行一流的单位学习、取经,在综合了多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整理出实验室的功能和分区要求与大楼设计方充分沟通,确定实验室的初步规划。综合大楼基建完成后,属于实验室的7、8、9楼内部分隔开始施工,按照检测区域、管理区域分开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保证光线、通风、排气达到了理想状态的出发点,实验室采用玻璃窗开放式分隔,设置色谱室、天平室、样品室、标准溶液室、前处理室等20多个功能不同的分区,达到了设置规划要求。

实验室内部装修:一是水电通讯布置。根据功能分区估算用电功率并考虑安全系数,实验室电路分照明、空调、大功率仪器设备、一般仪器设备、通风排风等分别考虑安装,3条独立接地系统;独立排污系统,建立三级净化排污管路。二是实验室设备招标安装。公开征求装修方案。三是通风排气系统。采用无级变速全自动控制玻璃钢风机,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抽风功率大小,达到节能减耗的效果。四是安全防范设施。配备了发电设备和蓄水装置,根据不同类型的隐患配置了干粉、二氧化碳和沙箱、石棉布等消防器材,满足实验室各种应急需要。五是环境监控维持设施。在天平室、标准溶液室等需要进行环境监控的功能区配备温湿度计、抽湿机和空调,以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1.2采购仪器设备,确保硬件过硬

仪器设备是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建设方案,中心陆续购置了气质联机GCMS-QP2010、PE AA 800原子吸收仪、AFS830原子荧光光谱仪、GC7890N气相色谱、Waters1525液相色谱、Gilson XLi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等50多台套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开展农药残留、金属元素、农药产品等检测任务。所有重要设备均采用政府采购专家评标的办法来把关,确保购置的设备满足先进、精密和质量稳定可靠的采购要求。仪器设备到位后,按照实验室的管理要求,逐台按照采购技术指标检查验收,并邀请计量检定部门上门检定或测试,全部合格后分别建立档案,制订操作规程、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文件,然后移交检测室管理并办理启用手续。

1.3加强学习,增强本领

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派出人员参加转基因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质量检测技术、元素检测技术、色谱光谱仪器使用维护技术、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验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实验室每年制定人员培训和考核计划,每3年制订中长期培训计划,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完善技术人员管理方式[2]。在引进和配备人员方面,根据岗位需要的学历、专业技术经历、职称和工作经验,陆续引进了4名硕士研究生充实检测技术队伍,整个实验室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达到7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0%。为了确保各岗位技术人员能够胜任工作,成立技术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方案,并按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化知识、质量体系文件等方面的培训和考试、实验技术操作考核。技术考核小组根据考评结果,书面向农业部质量办公室申请给每位成员办理了工作证和上岗证,内部办理上岗聘用手续。为了加快实验室认证认可筹建进度,派出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实验室内审知识培训和考取证书,同时还派人参加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

1.4编制文件,完善管理

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依法参加认证认可,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构建体系和编写文件中,采取统一领导、理顺关系、分步编写、边写边改的方式逐步完善,直至通过认证认可现场评审。一是体系文件编制和宣贯。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查认可细则》,参考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人员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规范了上墙管理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针对各个层次体系文件,在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宣贯培训,讨论并修订了《质量管理手册》,补充完善了记录表格、仪器期间核查、质量监督、质量监控等文件,使各岗位人员理解并执行。二是档案管理。在计量认证档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人员、培训考核、仪器设备、报告和原始记录、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质量监督、体系运行等各类档案,编制了档案目录,并由专人管理,启用了借阅、复制、领用制度,对受控文件、资料加强了管理。三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依据《质量管理手册》等体系文件要求,在试运行期间开展了1次全面的内部审核和1次管理评审。在内部审核当中,发现12个基本符合项,开出了不符合工作单和观察项报告,内审总结会上将所有基本符合项整改要求落实到人;在管理评审中,会议对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方针的适宜性做出客观评价,对质量体系与实验室内外在变化的适应性做出评价,并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予以评价。经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初步建立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使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的改进,促进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的承诺。

1.5开展方法研究,提高检测能力

实验室首次认证认可申请项目375项,其中农产品85项、农药产品类177项、农药残留参数类77项、元素类34项,其他类2项,比原计量认证项目多了2个专业198个项目。针对申请要求,结合已有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特点,收集了国内最新制订实行的新标准、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所有申请产品、参数的技术练兵试验操作[3]。为了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减少人员之间的差异,加强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在实验室内部开展了多次人员之间、仪器之间和方法之间的比对试验。针对农药残留检测,还组织了区内多家检测单位开展了1次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比对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在已参加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能力验证试验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结语

一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成功筹建实验室的根本保障[4]。为了筹建实验室成立了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筹建工作,制定了筹建工作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上档次、上规模实验室做了充分保障。二是资金投入是必备条件。项目开始实施后,自治区农业厅决定在此基础上实施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2个项目增加投资约2 000万元,为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三是制定与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样重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开展工作的依据,把文件内容宣贯到位使每一位员工明白自身的职责是执行有力的途径。重制订轻宣贯往往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同虚设,最终严重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四是技术队伍建设是筹建成败的关键。除引进、聘用必要的技术人才外,还加强技术练兵,充分利用比对、能力验证等技术手段来检验实验室和人员的技术水平。

3参考文献

[1] 赵光华,胡京枝,董小海.浅谈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42-43.

[2] 柯家骥,翁瑞泉,林淼.检测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探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7(5):56-58.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文4

【关键词】:基层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相关措施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农产品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其质量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原因,往往需要使用农药、化肥来消灭病虫害,保证农产品的茁壮成长。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产品上往往留着农药残渍,这些残留物未经检验,一旦流入市场,被人食用后,往往会发生不可估量的事故。近些年来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与农药残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各地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水平层次不一,在检测设备、检测技术、检测人员素质上存在着差异性。就地区来说,东部地区较为先进,西部地区较为落后。这种地区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的农产品检测存在着监管空白区域。农产品的基层检测机构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主力,如果这些基层机构的检测技术水平较差,则在检测过程中势必不能够发现一些较为隐蔽的农产品问题,而这些带着问题的农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又会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出现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也有问题的尴尬现象,使农产品检测机构的公众威信下降,使民众对政府的信服力降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基层的农产品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需要对这些农产品检测机构,在检测技术、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等工作上予以支持和帮助,在资金上进行专项拨款,在我国的农业生产重要区域,建设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做好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为市场中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保障。

2、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监管制度制定不合理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对产地成熟和即将上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这就造成监管空白期出现。有些农产品的上市流通并不是一次性全部成熟、采摘、上市,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有些地产农产品成熟期特别短,上市时间也不集中。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在抽样时抽取的样品检测结果是合格的,可在检测之后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而在这个期间正是我们两个月采样的空白期,而这中间成熟并采摘的农产品没有经过检测到就流入市场。

2.2监管工作任务交接繁琐,而且有交叉

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对上市之前到农产品产地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后发现有农药残留超标的样品要上报到上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对样品进行进一步检测,在确认农药残留超标后,通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再由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上报到农业执法大队,由农业执法大队根据法律法规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相关处理,在这过程中就出现监管的空白期,造成超标农产品偷偷流入市场,而且后期取证也造成极大困难。在检测过程中有些检测工作和质量监督局的检测工作造成工作交叉,出现重检现象。

2.3监管主体与监管措施有空白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检测主体是,本地地产农产品对批发市场进行的检测是每季度抽检一次。地产主要是指当地县域露地和大棚生产。在现今这个交通便利,物流产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农产品跨地域的流通已经非常常见,县域各大批发市场每日的交易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地产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可能有未经过相关检测的农产品,一旦有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这就造成了监管主体和监管期的空白。

3、积极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措施

3.1加大质量安全生产宣传力度

要在思想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检测机构管理层的认知,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在农产品的技术推广上,要针对安全生产进行思想上的宣传,提高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提高经营者的认识程度。要对农产品的经营者进行集中教育,定期对农产品经营者开展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向他们宣传农产品生产的各项质量标准,让经营者了解到国家在农产品质量上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白违法生产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县级检测机构要依据本县的农业生产实际,定期下乡向农民宣传农业的生产政策和标准,提高农民的经营意识。检测机构还要向社会宣传农产品的相关质量知识,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认识水平,从而在社会上创造一个人人监督、人人负责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环境。

3.2做好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的技术推广工作

农产品检测机构主要在实验室中开展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因此在推广农产品的检测技术时,要重点针对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推广。首先针对实验室工作,要更新实验室的检测设备,淘汰掉老化、落后的检测设备,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并采购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设备,例如无损检测技术中的红外线检测技术、X光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采用离不开专业的设备,因此要加强实验室的设备。其次要引进专业的人才,高科技的设备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操作,因此农产品检测机构要引进人才,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最后实验室工作要采用科学的检测技术,注意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运用快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提升实验室对农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速度,提升实验室质量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将实验室工作落实到实处,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实验室工作环境。

3.3做好农产品技术的研发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需要农产品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而先进的检测技术离不开技术人员的研发。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就是要在原有的检测技术水平上,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做好农产品安全检测新技术的推广研发工作。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快速检测技术成为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技术的研发工作上,要以快速检测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传统检测技术需要将农产品进行采样,研发工作者要在不破坏农产品外部品质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快速、大规模、高精度、高准确度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利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科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上。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上,要结合农产品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产品检测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研发和改进现有的检测技术,利用设备,充分发挥出检测技术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水平。

3.4从一线检测人员方面提升整体专业素质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有两个途径,一是增添优质的新鲜血液,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激发人才动力。要做到这两点,就需要通过社会途径,从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中择优录取,使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能够流入体制内;同时,要通过教、学、做三步将人才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例如通过建立同级检测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全面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检测技能;定期组织培训,在法律常识、检测手段、检测方法、指标指数等各个方面使人员达到熟练的程度,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有可靠的依据;同时,对于与实际检测工作频繁接触的操作人员来说,还需要对其进行上岗前实习,将“生手”训练成“熟手”,减少错误和疏漏的发生率。除此之外,为了维护整个团队的稳定性和向心力,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增设鼓励和惩罚机制,以尽职尽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出发点,根据员工个人情况奖惩结合奖励,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人才主观能动性调动检测机构的内生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落实将大大增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控,促进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提高其使用效能,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参考文献】:

[1]邵福君.浅谈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相关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183.

[2]张树秋,董燕婕,赵善仓,王本明,李祥洲,郎文培,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安丘模式”探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06:63-66.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文5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智联水平方面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这就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业监管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这也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特征及现状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征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越来越重要,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保障要从监督管理层面着手实施。农业监管就成为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这对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中,生产监管第一线进行强力威慑及处罚,是农业监管的重要特征。通过严厉监管及处罚能避免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的管理能力[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农业监管是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目标的基础,兼顾监管职能及宣传教育的职能。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

从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行政监管的体系没有完善,一些乡镇农业监管并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及人员,对乡镇的农业综合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有着很大影响[2];再有就是农业监管的装配相对落后,对农业监管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很难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外,一些农产品的监管工作专业性强,在具体的监管工作实施中就存在着诸多的薄弱环节,没有严格按照监管制度执行,这就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有着很大阻碍。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2.1加强体制改革,实施联合监督

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面,就要从体制改革层面着手,构建联合监管的机制并加以落实,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从具体的措施实施层面来看,就要将监管示范县作为重点,对农业监管的力量进行整合,构建多部门合作和共管的协调机制[3]。农业监管部门对自身的优势能充分发挥,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产地准出管理,从多方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2强化农业监管队伍的完善建立

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方面,要能从多方面着手,对监管队伍的建立层面充分重视,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为实际的监管效率水平提高打下基础。对监管机构办事效率要进行提高,对农业监管监管人员整体培养及培训计划科学制定,能让农业监管人员有训练的场所和机会,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为农业监管的整体效率水平提高打下基础。

2.3加强监管网络的建设

在当前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农业监管提供技术支持,这是提高监管力度的重要举措。在构建安全监管的制度过程中,要能指导各类农产品生产者构建完整的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及生产档案等体系,构建严格的市场准入考核制度,对质检体系的建设工作实施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实际的监管工作进行结合,这就能提高监管的效率水平。

2.4注重考核制度的落实

为提高农业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在考核方面加强,对相应的责任进行落实。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是提高农业监管效率水平的重要保障。结合实际构建科学化的监督考核体系,提高农业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对考核机制制定之后,还要能进行落实,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责任进行落实,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可制定激励机制,对监管人员进行鼓励,从多方面重视制度的实施,就能为保障农业监管的效率水平提高。除此之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还要从法律层面进行加强,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管质量。

3结语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对农业监管的力度进行加强,就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率水平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的农业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贾林.加快辽宁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4).

[2]杨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5(20).

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范文6

贯彻落实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全区农村工作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会议精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职责,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工作目标

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残留、水产品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药物残留、生鲜乳三聚氰胺在全市抽检中合格率达100%;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的发展,力争总量达到100个,到期三品复查换证率达到100%。蔬菜水果基地例行检测面达到80%。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增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产地环境保护管理。各镇乡、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委属各单位要按照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生产地监督保护,加强对我区名优农产品和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严格控制外来污染,减少农业自身污染,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生产要求,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到工业“三废”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行为。同时摸清现有产地防污及影响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加以解决,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要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基础,摸清各推广产业执行的标准情况,做好农业标准的可操作性转化工作,把标准简化成农民生产实际操作的小册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实用生产技术,使生产者尽快掌握。要通过现场会、科技赶场、走村串户、印发小册子等形式,加大培训推广生产技术规程。始终树立以抓技术推广指导就是抓标准生产的思想,自觉将标准生产运用到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当前,我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就是推广实施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的主体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及主要的生产基地、专业大户为主,通过示验示范、典型引导、重点扶持及项目实施,把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标准化建设内容,带动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推进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三)加快“三品一标”发展步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农业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一个重要推动载体。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三品,农业部对重庆市申请绿色食品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在收费上给予优惠,市、区万元增收工程中明确对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扶持,万州区对获得绿色食品、名牌农产品的产品给予补助,这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区“三品一标”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镇乡街道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三品”发展的责任感,把加快发展和扩大总量规模作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攻方向,做好发展规划,摸清其资源优势、产业特色、质量安全状况,加强对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调查,特别是对我区优质粮油、柑桔、蔬菜、草食牲畜、水产、茶叶、中药材、各类水果等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和企业,做好宣传服务,积极引导开展申报认定认证工作,扶持壮大一批“三品”产品,扩大我区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加强对认证基地产品监管和营销促销,增强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是解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区农委结合市农委和区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整治的统一部署,提出了《关于印发年万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万州农委〔〕37号),整治内容包括蔬菜产品、水果产品、茶叶产品、生鲜乳、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水产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8个方面,活动目标、重点突出。各镇乡街道、委属各单位要按照整治方案要求,落实组织保障,建立专项整治工作机构,把各项整治任务落实到人、到企业、到专业合作组织,做到责任更明。强化工作衔接,配合全区开展的护农行动、种子执法年、农药监管年、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等专项行动,做到统筹考虑,有的放矢。探索长效机制,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的重点环节、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研究落实重大风险监管责任,建立风险隐患管理档案,建立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地准出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措施,做到信息上报及时,情况反映迅速,突出整治活动时效,全面推进整治监管能力。

(五)强化生产监管服务。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法定要求,对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过程实施全面监管。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科学使用,加强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普及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施药机具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安全使用知识,大力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渔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积极建立安全高效农药、兽药专销点,建立进出药品档案管理,把好农药、化肥、饲料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关。要经常性的开展农产品生产过程用药用肥检查,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高毒、高残农业投入品行为。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4条规定要求,落实生产档案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率先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落实用药来源登记、用药记录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制度,实施全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