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分析范例6篇

思想教育分析

思想教育分析范文1

关键词:思想;特点;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6-02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一、思想的概念分析

思想,《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同志也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对“思想”一词作过科学的界定,他认为:“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哲学上所说的思想,是相对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结果,属于理性认识。

在学术界,关于什么是思想,人们往往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大脑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也有人认为,“思想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含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还有人认为,“思想是指客观存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到人的大脑后,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经过思维加工而产生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李合亮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中,认为“思想“大致分为三类:(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形成观念就是思想。由此可见,思想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全部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有直接支配人的行动的因素——动机系统,包括需要、兴趣、动机等;有调节人们行为动机的因素——心理过程系统,包括认识、情感、信念、意志、习惯等;有指导人们行动动机的因素——观念系统,即人们的认识、内容和认识水平,包括哲学观点、政治观点、伦理观点等;(二)思想是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过程”;(三)思想又可作为一种认识的结果,即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如思想。

上述对“思想”这一概念的的不同解释,体现了人们对“思想”内涵研究的不同视角。本次论文对“思想”的理解,赞同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洪铁教授的定义:“思想是指客观存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到人的大脑后,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经过思维加工而产生的认识。”这一定义,说明了客观存在是思想的源泉,社会实践使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并且主体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对从客体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最后产生思想。

二、思想的特点分析

思想具有主体性、能动性、阶层性、时代性、可塑性和潜隐性等特点。

(一)主体性

任何思想都是客观外在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这种反应不是客观外在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带有主体性的特点。首先,思想因主体的不同而各异。由于人们的性别、年龄、实践、经历、知识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就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得出不同的结论。其次,思想随主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生理状况的改变、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以及社会实践的深入,其思想状况也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一般而言,青年时期的人思想较活跃,中年时期的思想比较稳定,老年时期比较保守。

(二)能动性

它说明思想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性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第一,思想能够使人自觉主动地认识世界。思想本身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并且这一认识过程就是思想发挥能动性的过程。第二,创造性体现在人们在已有思想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也就是说,人的思想不仅能够深刻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根据对这些规律的正确认识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

(三)阶层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思想总是体现不同阶层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思想。”因此,各个阶层的思想体现着各个阶层的意志,代表着各个阶级的利益。

(四)时代性

在各个历史时代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与人的关系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同……因而,人的思想也不尽相同。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里,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因而只能产生原始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不会产生私有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开始出现,随之产生了私有观念和损人利己的思想……不仅如此,同样是阶级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社会思想。

(五)可塑性

思想的可塑性,是指人的思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思想可塑性的依据: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将新信息提供给人们,引起思想的变化。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使人去接触、认识新的事物,使思想方式发生变化。三是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新理论。四是参加社会实践获得,形成大量的感性认识,经过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于思想受外界运动着的客观事物的制约,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够发生变化。外界条件好,就容易受到好的影响而产生好的思想,反之,则产生不好的思想。

(六)潜隐性

一般来说,人的思想必然会外显为人的言论和行为,人们可以根据人的言行分析其思想。但人都会有一个不易被人觉察、易为他人所忽视的内心世界。可见,人的思想与行为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忽视人的内在心里,就不能完全了解人的思想,不看到人的思想的隐蔽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资本论》第一卷中讲到:“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是成为多余的了。”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处于隐蔽状态下的思想。

三、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分析

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指的是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把思想放在适当的地位上,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一)人的思想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入手之处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且有思想的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必须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并在把握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特点及其矛盾的基础上,找到突破口,进而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这样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人的思想状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托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离开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受教育者,也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人的思想状况是教育者了解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分析其思想层次并最终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根本依据

马克思曾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一方面,环境影响人并制约人的活动。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们所处的社会决定人的发展,影响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并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促进思想的健康发展。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人们的思想也不同。因此,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状况,区分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四、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民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进而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活动。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或意识形态通过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根据自身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并在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中(教育者指导下进行的矛盾远动)对这些要求进行消化、吸收,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在这种良好思想品德的指导下,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有助于社会主旋律的传播

当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的主旋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和重点。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亲切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热情、集体主义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前景,这就更容易统一他们的思想,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主旋律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稳定运行。

(三)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的的实现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统治阶级的思想教育,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增强了自身的爱国热情和集体主义情感,促使其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洪流中,并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竭力奋斗。

根本任务是实现根本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与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活动。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也必须依赖教育对象的个体思想,只有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内化,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才能为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做铺垫,也才能最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五、总结

人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应高度重视对受教育者个体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帮助教育对象提高思想品德水平并规范其行为,促使教育对象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壬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3.

\[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9,93,98.

\[5\]选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320.

\[6\]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50.

\[7\]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3.

\[8\]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

\[9\]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思想教育分析范文2

【关键词】出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DoesnotreceivefortheChineseoverseasforeignstudent’sbenefitandtheimageharms,doesnotreceiveforChinesenation’soverallimageaffects,onlyhasoureach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hostobjectthemutualcoordination,themanykindsofeducationslevelmutualfunction,aswellaseacheducationwaytogetherdevelopment,canobtainabettereffecttotheChineseoverseasforeignstudent’s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Guaranteestheoverseasforeignstudenthealthgrowthinorderto.

【Keywords】Goesabroadtheforeignstudent;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

长期以来,中国海外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优秀者成长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军人物。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入世后对国外教育的放开,众多学子选择走出国门继续深造,中国海外留学生的数量在近几年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日益凸现,例如出国留学生成分的多样化;涉及中国海外留学生的谋杀、参与绑架、、吸毒等事件频繁发生;许多中国海外留学生受到当地国人的歧视等。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不但对中国海外留学生利益和形象造成损害,更会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对赴国外留学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海外留学生健康成长。

1我国海外留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留学生活铺张浪费,“阔少现象”愈演愈烈: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就靠父母的钱过着小贵族般的生活,一到国外,这些学子们就因无人管束而愈加放肆,不是用功学习而沉迷于享乐、斗富;有的甚至开着豪华轿车去打工,令许多对象国国人瞠目与不解。

1.2心理问题不断增加,犯罪事件频繁发生: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出国之前没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当他们踏上异国土地后,由于语言没有过关而难与当地人交流与沟通、思想之苦之闷、文化之差异等问题朝他们扑面而来。于是孤僻、迷茫、空虚等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而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也愈发显现。为了排遣寂寞,有些留学生很快选择男女朋友同居,甚至频繁更换,影响了学业的同时,跟着带来了怀孕、堕胎、疾病等严重后果。为了弥补空虚,有些留学生开始抽烟、酗酒、嗑药、吸毒,挥霍钱财的同时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还有些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走上了极端犯罪的道路。

1.3“学而不归”现象严重,优秀人才大量流失: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04年,几十万的留学大军,学成回国工作的留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大量的留学生“学而不归”滞留在外。而这一现象在全国重点高等学府更是表现突出。大批在中国已经接受了良好基础教育的青年学子远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使中国优质教育成果被人家用镰刀将第一茬“韭菜”收走,许多付出成了为他国“做嫁衣”,发达国家正悄然成为“中国教育成果的收割者”。

2对我国留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中外文化差异的冲击:留学生从一国到另一国,往往会遇到外国文化和母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冲击。多数留学生在出国前由于受应试教育所限只会读死书、善考试,而较少积累社会经验,多数人生活阅历浅,从入学开始就一直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适应性和承受力较弱,缺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容易迷失于国外的文化而囫囵吞枣,笼统接受。因此,中国留学生常常面临着一个个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重大挑战。

2.1.1“自由的代价”。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国内,从吃饭就寝到读书恋爱,几乎所有事情都有人管,而在国外,除非犯法,几乎所有事情都没人管,“真正是自由了”。这个巨大的反差需要时间来调整。如果未能及时的适应,那么在失控的状态下,年轻气盛的留学生们很容易无心学习、沉迷享乐、挥霍无度、为所欲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1.2“心灵的孤独”。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加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语言沟通障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普遍感到孤单。白天的喧嚣过后,留学生的内心深处往往会感到一种因缺乏知心朋友而形成的无助与彷徨。为化解心灵上的孤独,有些留学生会利用各种手段来“交友”,也就免不了产生上述同居等一系列情况。而有些性格比较内向、不擅与人交往的留学生,就更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这种长久的孤独是可怕的,可能会让人崩溃、走向极端,而造成的结果也往往出人意料。

2.1.3“信仰的缺失”。由于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在接受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同时难免会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于是,一些人报效祖国的意识逐渐淡漠,一些人开始认同西方的人文环境和政治气氛,难以适应国内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而不愿回国,一些人受到了腐朽甚至反华思想言论的影响,意识形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怀疑,丧失爱国主义精神。

2.2出国学习人员有低龄化的趋势:一般来说具备高中学历的到国外学习的,我们称之为留学生。目前,中国赴海外学习的人员中,中小学生的比例在不断攀高,已经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大多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留学观念,就迫于父母们的望子成龙的期待走出国门。但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定型,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引诱而迷失方向;同时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因此自立能力较差,判断能力较弱;而且,他们大多数家境优越,在金钱的使用上少有限制。所以,当他们脱离父母孤身来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后,所面对的语言、学习、生活等问题都会让他们感受巨大的压力,也很容易在诸多诱惑面前丧失抵抗能力。有些父母忽略了孩子的自身特点,强硬地要求孩子必须学有所成,将他们推出国门,以为到了国外就可以一朝跃龙门、出人头地,这无疑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造成孩子自暴自弃的想法,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2.3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五六十年代中国派出的留学生是优中选优,思想成熟、成绩优异,都怀着学成之后报效祖国的信念。而出国留学。随着改革开放,出国学习的人员由单一的国家资助的公派留学逐渐发展成为公派留学、公派自费及完全的自费三种形式。这样一来人员组成层次不同,素质高低相距甚远。由于留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当他们尚在国内筹备留学事宜时,似乎就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对那些校内学生来说,老师们已经开始对他们另眼相看;对那些在大学期间或毕业后申请出国的留学生来说,大部分高校也将他们划出了管辖的范围。而对于那些高校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来说,高校则比较注重对他们成绩的审核,学术的评定,而没有对其政治品质、道德素养、心理状况、社交能力等进行认真实事求是综合评估,也没有加以或较少的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留学生们在国内已缺乏了这方面的教育,到了国外后,他们远离父母、脱离了学校,更缺乏了必要的监管和引导。很多国家只是将吸纳海外留学生当作一门赚钱的产业来经营,无心管理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的种种困难。亦无暇顾及困扰留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障碍。而对于那些公派的留学生们,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就只是静候他们学成归来,而疏于联络和教育。这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必然导致在留学生群体中出现严重的问题。

3做好中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虽然在途径、方法、留学生实际状况、西方腐朽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但笔者认为,还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1把握住出国前的关键时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当学生还在国内,尚处于“准留学”阶段时,思想工作者就要把握这一契机,将工作跟上去,对于自费的留学生来说,很多人其实在思想政治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留学观念、解答他们对于留学的困惑、提醒他们将可能遇到的挫折、指导他们排除心理压力的方法。还要加强培育他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他们树立报效祖国之心。必要时,还可以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不要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让家长能够辅助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公派留学生来说,高校应该在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诸如“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小组”之类,来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全过程。使这些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求学中,做到德业竞进,在吸收外国文化先进东西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

3.2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E-mail、MSN,视频聊天等形式与留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一定要仔细、主动,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孤独、寂寞。然后进行宽慰,以免酿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迷茫,然后进行疏导,以免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能够及时发现他们是否受到腐朽思想的影响,然后进行指引,以免不慎落入歧途。要让他们能够吐露心声,敞开心扉。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留学生之家”,及时留学生关注的信息,让他们觉得即使远在异国他乡,也能在网络上得到来自祖国的关爱、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

思想教育分析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对比分析;学科性质;紧密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的引导、教育。而德育教育侧重一种道德规范的教育,思想政治的核心是思想观念与政治观念,而德育教育的核心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又包括社会道德、社区道德、学校道德、家庭道德等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明确二者的区别,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分开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 为了简要地说明这二者的区别,我们以下将就几点来进行讨论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学科性质对比

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德育教育并没有收录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德育教育也不在专业目录之内。德育原理曾经被分类于教育学,独立设科。但是,后来重新改革,德育原理被包含于教育学科之内。不管德育是否自成一科,德育基本可以归类于教育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德育的学科性质应该是教育学范畴。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和专业来开设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是被明确归为法学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专业。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是属于法学的范畴。这是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的本质区别。从学科性质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教育学和法学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核心概念对比

一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是我们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围绕这三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是使他们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有科学的认识。人生观的培养是使他们对自我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去影响和有意识地改变世界。而价值观的培养则是使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大小、自己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努力维护社会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德育的核心概念是道德。德育教育的工作围绕道德教育展开。道德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或环境的一种处事原则和方法论,道德是正确认识这些关系的结晶。一个人只有具备道德意识,才能够对自己进行约束,根据道德准则去理解自身和周围关系,成为一个具备道德修养的人。二者核心概念的区别是一种最根本的区别。这个核心概念的不同,导致二者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育目标也是不相同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内容对比

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内容基本固定,它受到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德育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道德理想、公民道德规范、人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等等。德育教育内容跟人自身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德育主要强调对人自身的影响。比如说,道德理想教育是要让人能够通过理想追求,完善自身,不断地鞭策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动性较大,它除了固定的部分,比如历史政治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随着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策方针变动而变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国家经济政治的影响比较大。这是因为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且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动,因此,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某一具体时期来看待,而不能够简单地总结出来。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逻辑关系对比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高于德育教育。从以上对核心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建立对自身以及自身所连接的各种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无法谈其对社会各种关系的认识。也就是说,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比方说,世界观没有建立在自身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知、了解的基础上是无法形成的。人生观没有建立于对人生意志的正确选择和认识也是无法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高于德育教育。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比德育教育来的重要,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要凌驾于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层面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层面相对来说比德育教育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关系到一些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等,而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教育常常跟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一些学习态度、处事原则等等。因此,德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更明显,比如辅导员开个德育教育讲座,针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可以马上做出实践,只要他们对一些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改变就可以做到。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一种无形的,它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才能够体现出来。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比德育教育更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更强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更强。比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另外,没有对社会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等。而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就没有这么系统化的理念,德育教育针对“德”和“育”来展开,“德”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而“育”也可以是另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德与育并行展开,不需要明确的先后顺序,相反地,德与育往往要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育途径的类同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以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基础,从知、情、意、行等几个人类的行为出发,将教育内容贯彻到自身修养的问题中去,并体现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原理。因此,他们二者又有很多的类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教育形式类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育形式都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理论是教育的基本途径,而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的准则。其次,组织教育的形式类同。通过日常工作开展教育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中,通过教师、辅导员、系主任、班主任等角色利用各种机会,比如讲座、会议、班级建设等等形式去展开教育是实现的主要形式。最后,舆论引导作用类同。通过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最常见的形式。现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上的作用是类似的,媒体的教育效果也是差不多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他们的也有类同之处。

总而言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得出结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的学科性质不同,核心概念也不同,还有其他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互依存的,二者的联系是紧密的。二者都是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而言,是提高一个人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韦冬雪.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J].探索,2007(1):120

思想教育分析范文4

空洞说教、牵强附会的思想教育是没有效果的,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内容的思想教育元素和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结合起来,选准时机,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分析人物形象,感染学生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好的思想教育作用,课文中的人物事迹更能触动学生心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个性和行为感染学生。如分析了鲁智深、武松的侠义心肠后,学生感受到做人要正直、仗义;剖析了曹操为统一中原而征战一生的雄心壮志后,学生懂得了人生要有宏伟抱负,要有不懈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从邓稼先身上,学生体会到忠厚朴实、真诚坦荡的为人态度和挚爱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等。

2.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教师要善于依据语文教材自身的思想教育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前提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习诗歌、散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情境,再现诗文的真挚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对黑暗、丑恶和侵略者的强烈憎恨和对光明、美好及和平的追求。分析人物形象时,笔者经常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人物,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如学习《鸿门宴》时,笔者让学生分析刘邦、项羽的个性特点,学生逐步认识到:刘邦善于用人、机智善辩、能伸能屈,所以由弱变强,最后取胜并统一中国;项羽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政治上无知,所以由强变弱,最后失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深刻体会了一些人生道理。

3.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净化学生心灵

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净化人的心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引导其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如读鲁迅的作品,学生自然产生对反动黑暗势力的憎恨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被作者正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弘扬正气、爱国爱民和为正义事业勇敢战斗的思想。

思想教育分析范文5

目前,很多教育者从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角度研究,都意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互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理想。

(一)存在问题

1.互动形式单一。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所采取的大部分互动形式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大多是教师与全体同学之间的互动,很少有教师与个别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高中、初中,在很多高校也是普遍存在的。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所采取的形式大多是“大堂会”,真正深入学生身边的情况很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缺乏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由于地位平等性,产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障碍的,因此就使得对问题的讨论能够透彻,感情的交流更加深入。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这种互动很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是十分匮乏的,很多人认为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事情,教育者之间是竞争对手,不会或者很少有交流。而恰恰相反,正是这种竞争,使得很多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独到的经验,加强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会有所裨益。

2.互动内容单一。课堂互动应当包含认知互动、感情互动,还应包含行为互动。而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多有认知互动,在感情互动、行为互动方面十分的匮乏。感情互动要求的是对学习者进行“心连心”的交流,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行为互动,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互动形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片面注重“灌输”,理论教育大于情感教育,忽略了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心理因素。

3.互动层次浅薄。互动层次的浅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课堂互动中,往往是教师提问一句,学生回答一句,“被动式”的互动。缺乏深层次的互动,没有讨论,更谈不上争论。同时,学习互动小组也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或者过于简单,没有必要谈论;或者过于复杂,很难有发挥的可能性。

(二)原因分析

1.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制约着课堂互动的推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过分地重视结果,而不重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效果的保证,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能够创造出好的教学结果。而当前的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忽视学生的感情因素、心理因素,一味地灌输,教师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追求教学效果,学生在极大的压力下追求成绩,这样的过程充满的是压抑、不满,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2.落后的教师培训制度限制了课堂互动的推进。教师的再教育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包括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多,忽视这种交往是十分可怕的,忽视交往的教育必将被孤立。交往涉及人的心理、社会学、公共关系等多门学科,不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无法展开交往。而当前落后的教师培训制度,不要说树立教师的主体魅力,连教师的知识发展都很难做到有所保障。

3.考试压力、社会现实压抑着课堂互动的推进。高压的考试、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展开。面对考试的压力,不仅教师,包括学生本身都认为互动是一场游戏,会使人丧志。所以自然产生了在互动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教师和学生都对互动产生怀疑甚至逆反心理。一方面既要互动,一方面又要用高压的考试逼迫教师和学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应付生计”上。这样的制度下,很难有好的课堂互动的生成。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确立有利于课堂互动的教学观念

1.对课堂要有正确的理解。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平台,而且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的知识得到传播,同时师生的知识、情感、人格等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教师不仅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释放,而且从学生那里也会有所得。课堂应当具有开放性,是一个动态的环境,不仅仅包含教师、学生,还应当包含社会、文化、经济各个方面。

2.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观念。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交往是教学最本质的活动,教学是师生相互了解、相互领会的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你来我往的交往,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互动。在对话中,教师能够领会到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对话能够对学习内容理解贯通,好的对话是教学成功的必要途径。语言的力量是伟大的,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的就是对话的功效。

3.建构动态的教学过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古老的教学、学习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的内容随着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期应当有所变动,互动的形式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设计

1.创设典型实际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互动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典型实际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理解知识的氛围,从而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模拟现实的生活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

2.合理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提供多元的互动途径。在课堂上实施小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互动策略。因为小组活动不仅符合学生追求自由表达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分享经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帮助,学会竞争与合作。因此,合理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的活动,可以提供多元的互动途径。学生互动受个性、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学中采用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四位同学之间的小组互动,是最常用的形式。

3.积极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紧扣社会热点的教学资源,丰富互动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要解放学生,首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课堂设计除了涉及教材上的知识,还应该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知识,把课堂和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注重情感教育,营造良好互动环境

思想教育分析范文6

关键词:历史教学;全纳教育;个别教学;分层教学;合作学习

全纳教育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本文主要结合历史教育教学的学科特点,探讨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全纳教育。

一、全纳教育思想指导历史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思想倡导教育公平,要求教育过程中必须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个体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在思想上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并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全纳教育需要遵循以下教育原则。

(一)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一系列的全纳教育策略,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每个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概况,再根据不同的历史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并且在实施这些策略过程中,灵活地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调整策略。在历史教学中因材施教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要义:第一,真正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习历史的喜好、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等,再分析每个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第二,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历史的个别差异,以及不同的历史内容制定分层的教学进度,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差异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平等

全纳教育倡导让每一个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全纳的历史课堂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因此,历史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师生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地位上是平等的,历史教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促进者,倡导师生平等互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民主参与历史课堂。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以集体为基础,团结合作

传统的升学竞争以及精英教育都导致了优胜劣汰,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教育直接导致的是等级差异,然全纳教育提倡合作。所有的合作都是基于各方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是以相互促进发展为目的的。由于不同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同,相互优势互补,这就强调团队集体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依靠团队集体的智慧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共同提高进步。全纳的历史教育教学强调在班级生活学习的每个学生都是班级中的重要成员,是班集体中的一分子,是一起学习的合作者。解决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合作,每个学生的学习或生活或活动遇到困难或是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它都不仅仅是这个学生的个人问题,它也是班集体的问题,应通过团结合作,一起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也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意识。

二、全纳教育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全纳教育的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应采用多维的教学策略,极力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一)恰当地分层教学

第一,分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分层分组。根据学生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概况、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水平差异,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在进行分层分组时,应考虑男女混编,把性格、性情不同的分配在一起,把历史知识、能力水平相近的分在一组,座位编排时相邻。这样利于小组内的统一讲解、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同学间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第二,分层教学时,根据要求制定教学任务,有效进行教学。历史教师要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分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确立合适的教学进度计划。对历史基础、能力薄弱的小组,重点是在抓住基础,指出重点。要求教师在小组内讲授后,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反复练习,并强化记忆,小组内相互督促,熟练记忆历史知识,并慢慢培养其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提升学习历史的能力。如在完成“七七事变”的教学任务后,学生首先要识记“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的背景以及经过,掌握“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然针对历史知识和能力比较扎实的学生,教学重点是补充教材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应做到精讲教材,多设计问题,重在引领,注重师生互动,相互质疑,相互辩论,倡导思想碰撞,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培养历史情感与时代责任。在设计“七七事变”的教学任务时,多让学生搜集与“七七事变”相关的材料,如利用网络查询事变相关的史料,了解事变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这样的分层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个性特点,保证每个学生的历史知识能够牢固掌握,能力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快速提升,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进而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

(二)及时的个别教学

分层教学在实质上是一种小范围、小规模的主体教学,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对分层教学的补充或是完善,对单个个体进行个别教学是必要的。这需要历史教师准确把握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表现的问题,制定精准的个别教学策略,一对一地单独辅导,及时地进行个别教学。个别教学中不仅要强调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还应注意个别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与设计,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1]。可见,个别教学的要领就是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对一地单独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常见的有两种特殊情况:第一种是对学习历史有特别困难,即掌握历史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都有困难,这类学生往往是由于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或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应用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如“七七事变”教学时,个别学生对事变的历史意义把握不住,就需要教师一对一地引导,慢慢让其了解事变过程,剖析历史事变的意义。第二种是学习历史的能力极强,历史教师教授的知识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也需要历史教师要精确掌握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以便于在个别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拓宽相关知识和拓展相关能力。如“七七事变”教学时,历史教师应引导其查阅事变相关历史著作、各类历史评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有效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性、主观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有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2]。每个学生在进行历史学科的自主学习的时候,应从自己学习历史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出发,在历史教师的帮助下自觉、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制定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进度与内容,学习历史过程中自主选择任务、自主调控进度、自主反思与总结,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尽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重要。需要历史教师根据历史教学内容与任务选择历史素材,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潜能,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培养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历史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主导地位十分重要。

(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真实地学习,并要求全程参与,这增加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从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小组学习历史课程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方向明确,激发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能自己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展示空间,满足了学生的表现需求。如教学“七七事变”时,小组内可以组织比赛,看谁把“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得又快又好,相互抽背,相互激励;查阅与事变相关的史料时可以分工,一部分人阅读事变文献原著,一部分人利用网络查阅事变相关的资料,还有一部分可以收集事变相关的影视资料,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一起观看事变相关的影视、写观后感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历史遗迹,以增强其真实的体验。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全纳教育理念充实我们的教育思想,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在承认学生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运用差异教学,激发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历史学科的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强调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优势、特长,进而树立自信,实现自我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红、华国栋.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6,(08):41.

[2]郑健.高中历史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