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例6篇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文1

2020年12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内容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里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也为我们思政课教师如何教学提供了方向。

知识学过之后可能会忘记,但是核心素养培育好了,是永远不会忘的,会不知不觉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我就结合案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的。

我讲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生活需要法律》时,设计了三个环节:

导入:小聪的烦心事,小聪应该怎么办

环节一:走进法治。

1、播放视频《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说明了什么?对人们行为有什么影响?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法律时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并规范和调整生活”

2、七嘴八舌:联系生活中的法律。问: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说明了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法律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伴随我们的一生”。

环节二:好奇--追寻足迹

1、求助历史老师--《禹刑》等两则图片材料。问:人类什么时候有了法律?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性质及作用。

2、出示封建专制的两幅图片--小组探究: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法治道路了吗?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历史事实,认识法律不能贯彻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法治。

环节三:探究--明志笃行

1、自己查资料: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法律体系。

问: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重视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法治进程。

2、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建国以来我国法治进程中两个不同现象。说明了什么?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办?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为推进平安、法治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总体目标

按照全面实施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开创我县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局面。学校应通过切实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法律素养,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用法能力,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使他们树立崇尚法治的现念,引导他们全面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公民。

三、主要任务及工作要求

(一)健全兼职法治副校长选聘和履职机制

全力推进法治建校,认真做好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工作,建立机制,确保法制副校长工作常态化。根据形势与时间的要求,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讲课不少于1次,与之合力营造安全、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

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加强中小学生宪法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要大力培育校园宪法文化,把宪法精神有机融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落实到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中。

将民法典的教育工作融入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对民法典的教育学习,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活动,积极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三)认真开齐开足上好法治课程?

各校要认真贯彻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落实相关课时安排要求。小学低年级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课时,小学高年级法治教育内容占道德与法治课的比重原则上不少于1/3。初中阶段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教学单元或集中以专册方式实施教学。高中教育阶段要在思想政治课设置专门的课程模块,并加大法治教育选修课的课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根据《大纲》要求编写法治教育校本教学材料,在校本课程中设置法治课。

(四)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式活动、网络学习平台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防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周、珍稀动物保护日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其中,重点活动开展要求如下:

1.国家宪法日

于每年12月4日全国宪法日来临之际,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相适应的“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知识点为重点,全面动员、精心组织,营造全区中小学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积极参加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中央部委组织开展的法治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作品征集展播(映)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活动等。

2.国防教育日

利用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节点,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培养爱党爱国、心系国防、崇尚英雄的中小学生为目标。

3.食品安全周

各校应将食品安全、学生营养和节约食物纳入健康教育内容,每年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不少于10课时。学生食品安全知晓率和行为形成要求逐年提高。充分利用“全国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平台”等网络平台,落实师生食品安全在线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课、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加强食品安全宣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4.国际禁毒日

于每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期间,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落实《中小学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和《全市青少年预防教育规范(2016—2018)》,持续推动在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普遍开设预防教育课程,并确保每学年安排2课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五落实”。以“学生不涉毒、校园无”为目标,以提升中小学生尤其在校学生识毒、防毒和拒毒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情况,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方法和新形势扎实开展学校预防教育工作,守住校园净土,筑牢预防防线。

5.珍稀动物保护日

于每年4月8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期间,坚持不懈开展“保护大象、保护濒危物种,主动拒绝非法的野生动植物工艺品”等有关宣传教育,可通过发放宣传材料、LED显示屏播放等方式加强宣传。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保护动物法》法律宣传和“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宣传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抵制象牙及制品非法交易行为,营造有利于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良好社会环境。

6.校园防欺凌教育

每年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各校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各校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及时做好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并于每项活动开展后3天内,将活动开展情况以电子版(含照片)形式报送。教育局要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期的对学校法制建设材料进行检查。

(五)多方搭建法治实践活动平台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班团会等活动中,让学生在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感悟法治精神。要开展中小学模拟法庭、中小学生普法进社区进家庭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班级”、“法律进社团”等活动,要根据学生实际,引导、支持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管理规则、社团管理规定等,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活、自主管理、民主协商的能力,养成按规则办事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培养法治观念。具备条件的,要积极支持学生组建法治兴趣小组、法治实践社团等,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以适当方式研究法治问题、参与法治实践。

(六)积极完善学校法治阵地建设

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中小学法治教育网络。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家长及时督促改正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预防违法行为。

加快推进中小学法治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林则徐禁毒宣教室(廊)”,创新基地教育模式,打造适合中小学特点教育平台,完善轮训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探索设立具备一定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

(七)加强学校法治人才队伍建设

全县各校要把法治教育作为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各校要将法治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校本培训计划,定期对学校法治教育专、兼职教师及法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结合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培养一批优秀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适时举办法治教育教学观摩、公开课、评优课、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法治教育课程质量和水平。

(八)全面落实依法治校工作目标

加强依法治校达标校示范校建设,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自主管理、一校一章程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精神融入学校精神、校训、办学宗旨、校风、学风等,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习惯。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利用围墙、走廊、橱窗、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浓厚校园法治氛围。学校图书馆要选配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普法读本、影视、动漫作品等,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讨论。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文3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法律部分内容涉及法治精神、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其树立法治理念,做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法律课是中职法治教育的基本阵地,提高中职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是提高法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构建“两化”课堂,是落实新大纲、提高法治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中职法治教育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

中职学校传统法治教育课的教学实际达成和目标要求有明显落差。其原因主要有:课堂目标高于生活要求,课堂内容脱离生活实践,课堂过程缺乏生活支撑。法律课没有上好,教师照本宣科,搞“一言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于是,他们就不愿意学了。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实际,知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本领,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

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对人的一种要求,法治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法律教育强调知行合一,目的是指导人的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提高法治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是回归生活。法治教育课教学的生活化模式,就是法治教育课教学过程、方法、案例选取、课堂教学气氛营造、作业都要体现回归生活的要求,都要结合学生能见得到的生活经验。主要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导入方式要生活化

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喜欢生活化的导入,是因为生活化的问题贴近生活经验、贴近中职生,学生觉得有亲近感,觉得有用,值得一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容易说明问题,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如《甲方乙方》教学中,笔者走访了民庭法官,精选了民间合同纠纷的案例,学生围绕案例探究和交流,体会订立合同的意义,学习合同法知识。

3.选择能贯彻生活化模式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参与课堂学习。具体做法是: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师生平等参与讨论一一学生想说;教师要根据书本、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有生活气息,能诱导学生思考、发言一一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根据讨论的初步结论进行假设一一学生思考、推理;发动学生对已经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包括证伪)一一学生进一步论证和推理;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信仰重建一一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例如在《我爱我家》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我们在哪些方面能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我对这个家应承担哪些责任?”以这些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父母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关注自己对这个家的责任。这样难以接受的知识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4.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结尾

笔者认为生活化的结尾使学生感到法治教育课学而有用,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巩固知识;生活化的结尾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如在《职场“保险带”》教学中,笔者就以“这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进行小结,结果《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知识被重新温习了一遍,学生还学到了求职和说话的一些技巧,在此基础上,学生还懂得了学习《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知识的重要性,明白了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重要意义。

5.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题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求法治教育课作业的生活化。生活化的作业能让学生觉得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有话可说,做作业的兴趣也比较高。如在学习了《青春拒绝犯罪》以后,笔者要求学生寻找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案例,并结合当事人的蜕变之路写体会,学生很感兴趣。既能引发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又通过撰写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法治意R。

二、中职法治教育课堂应该是生态化的课堂

用新大纲、新课程倡导的课程价值观指导法治教育课堂,迫切要求我们构建法治教育生态化课堂。

生态化课堂,也叫生态课堂,指的是在课堂上通过绿色、健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动态和谐关系,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课堂立足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观,以参与、合作和探究为过程策略观。这与新教改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它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殿堂。生态课堂是还生命真实状态的课堂,是还生活本真的课堂,是还生存交往要义的课堂。它闪耀智慧的光芒,是充满发展气息的课堂。构建中职法治教育生态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寻失落的精神家园。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构建生态课堂,成了中职教学改革的方向。实践证明,生态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范式,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了,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参与道德和法律决策了。笔者是生态课堂的构建者,调查表明,33%的学生最喜欢上法治教育课。可见,生态课堂受学生欢迎。有的学生说:“上法律课我想睡也睡不着,但好多课我不想睡反而睡着了。”

生态课堂的核心是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和互动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教学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最优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来构建生态课堂。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要创设问题情景,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要提供鲜活的教学内容;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学生潜能。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 法制教育;课程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D916.7[文献标识码]A

很久以来,初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有关“法律常识”的内容时,普遍表现冷淡。针对该现象,我们对上海市某校初中二年级6 个班级的267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在对“学校的法制教育课或有关活动对你培养法律素质是否有帮助?”的题目做出回答时,选择“有帮助”的是161人,占总人数的60.3%;回答“帮助不大”的是106人,占总人数的39.7%。而学生在对“你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形式是否满意?”的题目做出回答时,选择“单调、没劲”的是197人,占总人数的73.8%;回答“满意或较满意”的是70人,占总人数的26.2%。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对提高自己法律素质是重视的,而且对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持肯定态度,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现状都表示了不满。

学校法制教育不是一般的法制宣传,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按照学校教育的特点将它设计成为合乎教育要求并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学校教学课程。笔者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优化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就是首先要让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教材符合“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能引人入胜、让学生豁然开朗”等这些学校课程的基本特征,使中小学生的“普法”工作彻底回归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以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全面贯彻现代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使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充分体现积极服务于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一办学方向,始终围绕“源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的要求,以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生活化的特色。为此,笔者想就法制教育“课程化”和“生活化”的设计谨此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要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就必须对它进行课程化改造

对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课程化改造,就是要使法制教育课程全面体现“循循善诱、 循序渐进”的要求,通过启发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懂得:“法治建设”是要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绝不能使学生从小就误认为“法治建设”是在制作一座束缚人们手脚的“大铁笼”;个人事业和前途只有在“法治”的社会里才能获得极大的发展,切不可让学生感到遵纪守法会妨碍个人的进步和成就;经常地给学生描述“法治”社会那和谐、生动的喜人景象,切忌拿令人敬畏的“强制措施”和“法网恢恢”来抵消学生对“法治”的好感;让孩子们更多地懂得在“法治”社会里无论“强者”或“弱者”都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强者”要拓展、扩张自己的权益绝不能以牺牲“弱者”的权益作为代价;国家法律对于公民来说,是用来维护自己基本权利最有效的工具,公民理应认真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国家司法机关是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保障社会良好秩序的职能部门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法治社会是理想的社会、法治经济是健康的经济、实现“法治”是我们国家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让学生渐渐地明白:社会一旦偏离了“法治”轨道、失去了“法治”的格局就会重演“人治”、“专制”、“集权”的悲剧,那就等于将人们又重新带回到过去野蛮、黑暗的“人间地狱”。我们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盼望着社会的各项活动都能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坚信“法治”、依靠“法治”,从而自觉地捍卫法律的尊严、积极地成为文明社会的守法公民。

当然,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理应和学校开设的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让学生在好奇、兴趣、了解、明白、掌握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功能来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从而完成学校的育人使命。殊不知,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教育课程习惯于介绍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案例,再辅以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孩子难懂、更记不住),或者将一些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走向极端的个案作为警告孩子安分守己的“撒手锏”。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容易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法治”社会就是充斥着“公、检、法”加上“警察、警车、警棍”的令人生畏的“破案”、“抓人”、“审判”的内容。以至于一部分感到学习压力重、升学压力大的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渐渐地萌生了“惹不起,我总躲得起”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们在无奈的学习中很可能会因为经常消化不了而造成其法律素质的“发育不良”。再加上现有学校法制教育任职教师本身业务水平的局限和参差不齐,到头来必然地就造成了眼下学校法制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笔者以为,孩子们之所以对我们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不满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设计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彻底改革这样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切实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认真审视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在搜集素材、安排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把一切不符合孩子学习特点和要求的成人化、简单化、陈式化、教条化的东西全部砍掉,将我们中小学“普法”工作拖回到教育的思路上来,以促进我们学生的法律素质获得明显的提升。

二、要完善学校的法制课程,就必须让它突显生活化的特点

事实上,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本大多是通过案例来告诉学生“杀人、放火、、投毒、绑架、盗窃、制造爆炸”等刑事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强调违法犯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等,而真正作为整个法制体系根基的民主制度与原则却寥寥数语,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内容则更是一笔带过(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空间的实际生活)。这难道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吗?难道这样的教育设计能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来吗?在笔者看来,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决定了学校教育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作为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切实地将法制教育化为学生成长的“力量源泉”,变学校法制教育传统的说教模式为培养现代社会公民人品的养成教育。

必须明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既不应该表现为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灌输和积累,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法律专业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说白了,基础教育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独当一面的法律素质。中小学所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充其量只能帮助学生对“法治”价值观的认同和信赖,树立“法治”信仰,进而在青少年的素质中生发一项文明人的品格――信法、学法、用法、护法。

殊不知,“法治”国家的两个条件是: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制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治”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现行法律的忠诚和拥护。如果说前者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的关键和根本。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伯尔曼也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而对法律忠诚和拥护这项品格的形成是由人的知、情、意、行的培育加上实际生活中因为教育的影响通过其心理矛盾运动而产生的动机,进而促使行为方式做出选择而渐渐形成了习惯,再反复铸就秉性的过程。因此,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课程就是应该通过教材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在塑造学生人品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即:让学生在触及自身生活的学习中不断地认识到“法治”对于保障个人利益和实现个人理想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极大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使学生重视自身的独立人格、自由和利益,使权利意识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再通过教材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促使他们内心对法律的信赖、信任和尊重,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忠诚的信仰,从而促进现代“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发扬光大,并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毕生努力的方向。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文5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操教育的情况与问题

所谓情操,就是指一个人的感情和操守,感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是良好的对家庭、对社会、对组织和对国家的感情,不仅能够培养一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责任感,还能提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鼓励社会个体的不断前进。自改革开放我们引入市场经济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情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情操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如下: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情操教育的顶层设计

对于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从中小学课本、中职学校还是大学的教材,都没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各级学校的政治教学做出明确的情操教育说明,很多教学内容都没有教学大纲要求,对于情操教学的顶层设计缺乏,导致了各省各层面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操培养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中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讲授知识内容,只讲高考大纲,其他内容一律忽视不讲;一些中职学校和大学,重点讲专业课,对政治教学重视不够,政治教学中只讲原理和内容,而且教材内容传统老旧,缺乏新意,政治课堂中的情操教育基本空白。

(二)情操教育中的教学主题与内容缺失

情操教育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少有人去研究我们的现代教育如何融入情操教育,情操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情操教育的内容体系如何设计,如何贯穿到中小学、中专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内容中去,这些都是当前情操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当前我国政治教育中对于情操教育工作,要专门去研究相关的内容体系,研究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如何把那些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不同年龄的学生教育中去。

(三)情操教育缺乏载体且教育方式落后

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在政治教育中都缺乏良好的情操教育载体,尤其是高中政治教育,基本不涉及学生的情操教育,情操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只融入在语文等教学之中,一些艺术课程基本被取消,音乐和体育课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再加上课外的各类活动较少,使得中学的情操教育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当前中学政治教育和大学政治教育的教材中,情操教育的案例相对较少,传统政治教学都是采用讲授式,以满堂灌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情感教育的方式也无疑是以讲授为主。讲授式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无法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具体的感情认知,无法切身体会情操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无法把教学深入融入到学生内心中去。

二、加强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操教育的对策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着对情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情操教育缺乏顶层制度设计、情操教育缺乏教育载体、教育培养方式老旧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操教育的顶层设计

对于顶层设计的问题,国家宣传部门要委托教育部等机构,联合攻关解决我国各级教育中的顶层设计问题,把情操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德智体美劳教育当做素质教育的抓手,把这几项教育内容贯穿到课本中,贯穿到实践中。在实际教育中,德育不仅仅只是品德课的内容,情操教育不仅仅只是政治课教育的内容,要把这些教育贯穿到所有的课本和各类实践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育部从顶层设计出发,研究如何贯穿和落实的问题。

(二)确定情操教育的内容和体系

情操教育,最基础的是对家庭和学校的感情,然后才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情,操守主要是对正义和信仰的追求与坚持。在这一体系的教育中,情感教育要从小到大,从家庭到社会,最后将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操守教育要把校规校纪、国家法纪和中国优秀的文化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学生对操守的认识,只有明确了情操教育的内容和体系,才能明确地指导我国各级学校的情操教育。

(三)扩充教育载体并完善教育方式

小学法治教育教学设计范文6

20xx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一)20XX年法制宣传工作围绕全村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广大干群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各类普法骨干的工作水平,尝试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法制白龙合格村创建。

一、加强干部和企事业人员的学习用法

以 五五 普法材料为主要学习课程,一般以自学为主,适时请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进行学法辅导,深入各单位对学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学法笔记本制度,定期抽查学法笔记,并依照镇统一安排进行学法考试,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氛围。

二、搞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宣传教育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 百人说法百场,千人送法千家,万人学法万次 的百千万工程,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有法律顾问为牵头的优秀村民学法评选活动,积极组织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积极探索制定教育的新亮点,新举措,要继续开展 民-主法制村、单位 的创建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普法联络员队伍,并搞好培训

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重点培训普法骨干,尤其是生产队长,片会计,同时抓好流动人口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每个小组设立一个 中心户 为本组学法召集人,组织者,每月不少于4小时,并做好学法记录情况。

20xx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二)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村民法制意识,利用一切激励措施,掀起人人学法、用法、守法高潮,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加快本村新农村建设,特制订20xx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教育计划,编印颁发法制小册,提高全民法制意识(每户一册)。

二、积极配合市、镇及各系统有关法制宣传教育、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每年二次)。

三、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每月1期)。

四、组织村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解释有关司法条例,力争做到依法办事(每季度1次)。

五、聘请法律专家来本村讲授法律知识,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知识,切实做到依法治村(每年2次)。

六、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力争村集体资金的投入,确保法制宣传教育持续性(人均10元)。

七、结合普法知识,活学活用,及时解决民事纠纷,主动帮教归正人员,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

八、提高学法、用法、守法实效性,有总结,有评比,有奖惩措施,激励先进。

20xx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三)20XX年是实施xx普法工作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提升村民素质、推动建设法治化村落、构建***社会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根据镇党委下达的有关xx普法工作的规定,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地位,充分发挥法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种利益和关系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村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营造人人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社会各项事务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本村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居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育现代村***识、爱国意识、***统一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强对村民基本权利的学习宣传,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深入开展与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整治关系民生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经济违法现象,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法律原则;学习宣传有关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开展与平安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守法、***的观念,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犯罪;紧密结合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和平安校区的创建活动,加强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健康、劳动、受教育等权利以及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四)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加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为建设遵纪守法、团结***的新禄村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基本途径

(一)围绕重要节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等主题宣传,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