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例6篇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1

一、实验班的创建方案与运作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大,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方式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意识时都要因时而变,符合基础教育用人单位的需求。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班的创立,正是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对教育改革之路的积极探索,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出当下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方式及突破口,以此改变当前师范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实践技能较差、对基础教育兴趣较低等状况,缓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一)培养目标。

2012年秋季,我校根据自身条件提出新的教育培养方式,创建实验班,目的是通过新的培养方式、与众不同的培养思维、广阔的培养环境,借助外界最新信息和技术,培养出优秀合格的教师。在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结束后,在2012届所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并接受学校组织的选拔考核,在一系列步骤结束后公布入选名单,最终从入选名单中选取前4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

(二)培养方案。

实验班主要开设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概论、文学概论、文化概论、美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逻辑学及与教育学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部分公共主修课与辅修课,学生的实践性活动由写作训练、阅读竞赛、微格教学、论文指导、教育见习等多部分组成,设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点,以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实验班的教育方案,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搭配都和以往不同,这些课程的设计安排都是为了夯实实验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培养发散型思维,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能力培训,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除上述课程计划之外,实验班还实施导师制,即每两个学生有一位专业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定期与导师见面,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知进取、明得失,不断进步。

(三)实践环节。

实验班在培养方面,不仅是以上理论性教育,更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校定期举办讲课大赛、书法竞赛、知识竞答、辩论赛等活动,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理论指导和培养都是为实践做前期准备,实验班的实践占总体培养计划的比例相当大,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途径。实验班除了正常课堂教学外,还要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如未来之星教师技能大赛、师范生说课大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话剧比赛等。通过不断实践训练及专业教师的指导,生生之间彼此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更扎实的课堂实践能力。

以上实践活动都在校内完成,但这对于实验班的实践而言,仅仅是个开始,后续任务更需继续努力,以实现预期目标。

在学校的安排下,实验班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为了让实验班学生有足够的实践空间,2014年春季,我校和汉中部分基础教育单位协商,在第七周至第十周期间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见习,通过在汉中中学、汉台中学、龙岗中学的见习、观摩,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本次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于结束后全班共享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验班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尽可能提出更好的培养建议。

在见习过程中,学生亲身体会课堂氛围,感受到不同的老师各具特色的讲课技能技巧,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亲眼见证老师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处理得得心应手,这不仅需要知识技能还需要很强的应变能力。此间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教学:在文言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巧妙的引导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学习,这与学生在师范生技能大赛中评委老师强调的课堂导入、教态、调动课堂气氛的要求相符合。在散文讲解中,龙岗中学的教师善于将课堂之中的有利元素运用于教学中,不仅使教学环境被充分利用,还适当启发式地开发学生大脑,促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在朗诵课中,朗诵感情、语气、表情、韵调、节奏等各个因素都需要细心把握,充分将课文的思想感情融入诵读之中。通过观摩活动,学生感受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要运用于实践并非那么容易,传道授业非一日之功。

此次走出去实践活动到此结束,随之而来的便是请进来,这两大部分是实验班培养方式中的重要环节。

见习结束后的一周,学校在基础教育单位请出颇有教学经验的优秀语文老师,以及知名专家来我校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传授学生教学经验,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如就如何让写作课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老师面对面地交流,解答疑难问题,在交流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了解基础教育单位的用人需求。

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

经过多次见习交流、访谈、调研考察,了解到基础教育用人单位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一)爱岗敬业,独具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教育事业而言,教师的言行影响重大,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基本品质是有高度责任感和个人修养,言行之间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不仅是用人单位的要求,更是征服学生的有利条件。

(二)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养成终身学习和反思的习惯。

第一,要多读书。只有大量阅读、广泛涉猎,教师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如鱼得水,挥洒自如,独具人格魅力,并深深吸引求贤若渴的学生。

第二,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终身学习。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信息高速发展,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推动者,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人,这是胜任教学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事业进步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三,熟悉教学过程,勤于反思总结。抓亮点并深入反思,充分发掘它的内涵和价值,然后概括出规律性东西;对教学过程系统性地回顾、梳理,善于发现疏漏之处与不足之处,从问题情境、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在以上步骤完成之后抓创新反思环节,留心学生的奇思妙想和教师讲授过程中的灵感,并且不断积累,最后将经验总结运用于教学之中。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首先,教师的兴趣爱好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如课前演讲、背诗大赛、知识竞答、辩论会、手抄报等,都有利于学生进步。

其次,教学说到底还要看教师功底,最基础的就是听说读写能力,要倾听学生心声和建议、语言表达幽默生动、语言流畅,语音标准、笔耕不辍,这有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课堂教学情境和突发状况千变万化,教师要拥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灵活处理各种问题。

三、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途径的反思

对比基础教育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践,本课题组员认为此次培养方案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学生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实验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是表面地吸取众家之长,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转变观念,即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思想上没有以一名合格的教师标准要求自身对能力的追求。钟启全教授认为,教师专业的学习拥有三个基本定律:其一,越是基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越是有效;其二,越是扎根于学习者的鲜活经验越是有效;其三,越是细致地反思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越是有效。[1]随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教师要逐渐将课堂归还学生,以教育实践为依托,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得到学习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上与时俱进,用新政策对教育、教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以教师应有的水准训练自己,不断完善提高自身能力。

在意识观念的指导下,学生要不断阅读、实践、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信息快速流通的今天,关门搞建设很难成功,学生学习不仅止于教材、课堂、实践,还要融入社会和时代要求,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二)学校及教师的工作要求。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中存在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如何教。而这两个问题是长期在师范教育中存在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2]。在教师教育中存在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认为掌握了什么,就必然能教好什么[3]。高等教育在原有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还应加入更多教师教育类课程,适当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如班级管理、课程设计、教育政策习得等相关课程,在此基础上培养教师的人文情怀,通过微格教学将学生所学用于实践,在不断见习、实习中总结得失、获取经验。同时,学校的课程内容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将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接轨、与教育改革接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接轨,无论是小组交流学习还是案例教学,都要不断将教育界的新成果展现出来,相互学习,借鉴经验,重视学习成果和效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总之,从学校角度而言课程安排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务必谨慎科学,富有创新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既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基础教育单位的配合。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就业;成因

一、公众对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态度

(一)公众对当今社会就业难的反思

众所周知,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每况愈下。有数据显示,近40%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就相当于“失业”。相关的后续研究表明,已就业的大学生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也有人再度择业。

触目惊心的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成为社会难题。下面,就从劳动力供给方和劳动力需求方进行分析。

劳动力供给方又可分为家长和毕业生。家长的不满主要体现在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反差。大多数毕业生家长之所以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出路,或者说有个“铁饭碗”。可家长为高等教育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后,孩子工作仍面临种种窘况: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勉强找到一个工作,却不是预期中的“高薪”、“高职”、“低负荷”;有的干脆作一个“啃老族”。接下来自然是对一次就业的工作满意度很低,甚者再度跳槽或者辞职重又加入“失业大军”。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成了“难嫁的姑娘”。“搞什么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有什么资格挑剔大学毕业生”之类的家长抱怨不绝于耳。大学毕业生也很无奈。要么用人单位说学校里所学知识陈旧,用处不大;要么说专业不对口;要么要求有工作经验,而刚毕业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更有甚者,打扫个公厕竟然也要求本科学历以上。用人单位都怎么了?

劳动力需求方――用人单位也有选择上的考虑。第一,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单位对之培训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远不如成熟的农民工来得实在;第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准较以往普遍降低,然高端工作做不了,基础工作不愿干,对工作薪酬的预期过高;第三,提高招聘条件,抬高学历门槛,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仍然供大于求。

(二)由社会就业引发的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用人供需双方对社会就业的不满直指高等教育。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指责集中在:开设专业不对口;所教知识陈旧、滞后;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理论高能力差等。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好就业,用人单位用人,要么想用的人没有,要么付出成本太高。高等教育如能顺应用人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毕业生可顺利就业,“结构性失业”的局面将不再出现。总之,高昂的学费、美好的青春和就业现状的不搭配。最后归因于高等教育的缺失:追逐利益盲目扩招,不问产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

(三)由高等教育引发的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

由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不作为引发公众对基础教育应试的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应试指挥棒下,小学学生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生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生学大学的知识。晚上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星期天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为孩子报的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奥数班、英语培训班、作文强化班,等等。之外,为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设法把自己的孩子往优质资源学校送。各大小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优质资源学校,每年都能收取不菲的择校费。所有的努力指向,就是孩子能有一张梦寐以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还有对大学毕业后的轻松美好的工作、轻松美好的生活的预期。如今的就业现实让多方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还能不能走下去?

二、公众心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就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公众对社会就业的不满,引发对高等教育的责难,进而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所有的问题看似均由社会就业引起,然而事实表明,当今的社会就业问题并非纯粹的就业岗位不足问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高不就低”就业观,造成了毕业生在严峻就业现实面前的“主动性失业”。另一方面,就社会就业状况来说,一些行业供大于求与一些行业面临着大量“用工荒”之间鲜明的对比。所供非所需,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既然劳动力的供需总量差异不是主要问题,我们再反观一下三者之间的逻辑顺序:

应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好工作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好工作,高等教育只是一个跳板。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好工作的跳板本也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公众对“高等教育”这个跳板功能的期待上。如果跳板由其他类型教育模式(比如职业教育,、自学成才、函授等)承担,公众的心理容忍度会强一些,但是一旦以“高等教育”作为跳板,公众的就业预期就理想了很多。多数公众心里,高等教育=找个好工作。这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高等教育该不该给学子一个好工作?高等教育如何给学子一个好工作?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越高,自然要求也越高,责难也越多。高等教育仅是好工作的跳板,我们尝试抽掉“高等教育”这个中介变量后,上述公式就变成了:

应试基础教育好工作

显然二者不对等,越发显出应试基础教育的荒谬性。事实是,我们倡导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并非“应试教育”。基础教育为何执着于“应试模式”呢?问题又回到了“高等教育=好工作”。这个等式的问题不解决,基础教育的应试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三、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之间不良机制的成因

接受高等教育就该有份好工作这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普遍存在,其成因分析如下:

(一)公众的就业观念滞后

接受高等教育为了好工作本也无可厚非。曾经,“上大学”是众多学子的美好梦想!中国的高等教育统招统分,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商品粮”、“铁饭碗”。老百姓自然都希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谋求一份好的职业。可在信息闭塞的农村和山村,村里还几乎没人能“跳出农门”时,大学已悄悄地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还很少有人知道“本科”和“专科”的区别时,大学的“统招统分”已变成了“双向选择”;在大量的财力投入、智力投入、时间投入后,大学毕业时却发现以前的“香饽饽”已变成了“愁嫁的姑娘”。公众就业观念的的滞后,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需要政府的引导,每年及时、准确公布高校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情况。

(二)高校的产出无责任无风险运转机制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本身没有什么错误。相反,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使科学的应用范围覆盖更广;另外,高等教育的普及顺应国情,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民众追求知识、提高学历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问题在于高等教育虽然在量上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但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应用实践、硬件配套、与市场接轨、就业辅导等一系列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即失业”。不仅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公众诟病于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行各业有用的人才。问题是,高校毕业生既然“毕业面临失业”,高校为何能延续这个错误呢?仅用市场经济调节的滞后性来解释高校功能的缺失,显然是难以服众的。究其根底,花的是政府的钱,招生运营归政府管,产销是否吻合几乎也与高校无干,出了问题自然也不需要高校承担。事实上,在无责任无风险的运转机制里,高校即使想承担其产出滞销问题,又能如何承担呢?滞销回炉?宽进严出?既无奖励又无惩罚的机制,动力何在?

为什么非要应试考大学?

(三)人才产出机制单一,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不发达

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依然盛行。尽管教育部已明令禁止各基础教育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举办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并且制定了相对严格的惩罚措施,甚至基础教育也不允许对学生分数排名次等。事实上,“应试教育”只不过从地上转为了地下。不是学校和学校老师不怕,事实是政策压不住需求,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教委的文件、条条框框,凌驾于肇事者之上的第三方,就成了一纸空文。

家长也心疼应试基础教育下孩子的苦,可是明知孩子苦,仍将孩子往那个方向推,他们不知道,除了高考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途径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以笔者所在的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机械化的展开,农村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工业薄弱用不了多少人,有限的几个厂薪资也很微薄。人口大省的河南,那么多的人的出路在哪?外出打工。现民工招聘也要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水平,否则,靠出力的民工只能在最底层。那么,民众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学个什么技术,拥有一技之长;要么考上大学,谋一份公职。就第一条路看,需要职业教育的加强。然河南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都还处于初始阶段。职业教育的改革面临和高等教育同样的困境,政府出资经营,高校负责培养不负责就业,属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导致其改革动力不足,速度缓慢。毕业生滞销,且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凡此种种,让很多家长和学子对中国教育失望。职业培训也不发达,难以满足众多的就业需求。目前,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迫使多数学生在明知希望渺茫却又没更好选择情况下重新返回高考的路上。产出滞销导致职高生源续减,很多难以维继,甚至重又返回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这样,高考大军日益壮大,相应地,基础教育的应试竞争自然也愈演愈烈。而在工业和经济发达的江浙和沿海一带,普通民众考大学的动机就远不如内地这么强烈,高考不理想自杀的现象也较为罕见,相应地,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之路走的也比较顺畅。可见,工业、经济不发达,提供就业机会不足是导致基础教育功利应试的最根本成因之一。如果“职业教育不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不足”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公众不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家长盲目地追逐应试教育的现象就难以消除。

参考文献

[1]耿国锋.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调查[J].社科纵横,2011(6).

[2]田青雁.美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思考[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发展 探析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44-01

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是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适用性所面临的紧要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将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设定为服务经济发展,并纷纷发起了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的项目研究。这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历史阶段,这种互动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出:经济发展实质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好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这些因素的提升都依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现代经济学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受限于自然条件和资本限制,可带来的增长比重将达到一定极限,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等智力因素的作用持续增长,由于高等教育水平提升而带来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科学技术进步将成为经济不竭的增长点。

高等教育哲学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认识论下的高等教育哲学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而政治论下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探讨深奥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与高等教育主动和自主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通过直接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发展,加速科学技术尽快地在生产中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经济效益。

二、研究的现实基础探析

高等教育产生的根源是知识的传承,数千年的发展使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任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化而来的。从古希腊学园、拜占廷和阿拉伯的高等教育开始,一直到19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唯一的任务就是人才培养。19世纪的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打破了高等教育的封闭性培养,提出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20世纪初,美国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再次为高等教育增加了新的职能,即服务社会。至此,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共生在现代大学中。三大任务的拓展过程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历史要求。

近百年来,高等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充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带动着这些国家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世纪爆发了“新大学运动”,使高等教育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了大学的实用性,人们投入大量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

三、研究的实践探析

近代学者不满足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宏观论证,逐渐尝试使用计算模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两者的互动关系。

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作为一种和物质资本同等的生产投资来计算,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经济效益来论证教育对经济的效益。丹尼森从历史统计分析中度量影响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将教育提高纳入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之内,计算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归于教育的比例。卢卡斯将高等教育作为推进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本被划入为无形资本范畴,提出他的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即两资本模型),并据此得出了人力资本的增长率。

国内学者运用这些经济模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发现了高等教育和经济的相关性,认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并试图模拟二者的动态关系。特别是对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两者的协调程度。部分学者针对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的互动关系。

总之,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在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工作还应继续,使高等教育跟好的服务经济,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4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术教育;适应性;美术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

基础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美术教育是基础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组成部分之一。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历程中,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无论是作为实现美育的途径还是作为辅德教育的手段,由于其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被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美术课程改革的选点试行到随后的全国推行,又到经过十年教育实践后的2011年美术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无论是从课程基本理念的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还是美术课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总目标的设定,都是围绕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进行的。那么,基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都涵盖哪些阶段、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如何适应等问题,则是本文要简要探讨的主旨。

1、教育适应性与基础美术教育适应性的阶段内涵

教育适应性理论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或学校)根据未来的需求,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需要?。教育适应性理论要求教育的主体根据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向,适时主动地调整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等以适应外部条件和客观需要。基础美术教育的教育理论由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美术专业技术和美术专业理论三部分构成,无论是从心理学、教育学、通识教育课程看,还是从美术技能、美术欣赏,美术史、美术类型等进行分析,也不论从现代多媒体教学用具进行实践教学,这一切都要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不同阶段,既不能超越,也不能滞后于这个阶段,否则将不能适应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审美意识的提高与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领域,基础教育主要涵盖四部分:幼儿教育(也称幼儿园教育或学龄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基础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相应的也被划分为:幼儿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初级中学美术教育和高级中学美术教育。在基础美术课程改革以前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中,忽视了不同教育阶段的之间的有机联系,出现并长时间的存在着各个教学阶段的割裂,较为明显的是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重复,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与高中阶段教学内容的重叠,造成了知识的重叠讲授和教学时间的浪费,这就不能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基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不仅仅包括基础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为初中美术教育做基础铺垫,初中美术教育为高中美术教育做中坚准备,还包含整个基础美术教育为高等院校专业美术教育和公共美术教育的准备,并且,基础美术教育还要适应高等院校的专业美术教育的公共美术教育。

2、基础美术教育适应性内容

基础美术教育是基础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对学生心灵启迪的教育,艺术教育以独特的方式,通过艺术教育实践,使学生的审美境界、社会应用及创新等方面有显著提高,美术教学不但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艺术审美教育,而且又促使了艺术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基础美术教育是高等公共美术教育的准备阶段,同时也是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基础。基于这种现状和要求,决定了基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所涵盖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

美术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老师则在这一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学习现状进行较具针对性的教学,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则是基础艺术教育对包括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最根本的的要求。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将中小学美术老师由最初的技法传授角色转化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根据学生的绘画程度实施以教,此时美术老师以课堂的互动者和引领者的身份存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互动中建立起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牢固的桥梁。作为课程改革的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2。从新修订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可以更进一步的看出,由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基础教育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在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标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这两种维度的教学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例如,高中美术教育主要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但也担负着为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3、基础美术教育如何体现适应性

基础美术教育应该具有适应性,而基础美术教育又包含幼儿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初中美术教育和高中美术教育,我们认为,这些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属于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同时,高中美术教育又兼具着为高等专业美术教育培养后备军的任务,即基础美术教育中美术取向的基础美术教育(高中阶段)。

一般来讲,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主体性、基础性的。由于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美术教育的构成因素必须包括美术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3这就要求我们,其一,基础美术教育要具有综合性,实质上,综合性是基础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性质,基础美术教育要通过这些学科的内容来体现基础美术教育的适应性;其二,基础美术教育还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之间通过连接性来实现其适应性;其三,从美术教育的美术取向来讲,高中美术教育还应通过美术取向来体现其适应性,担任为高等专业美术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

1、 胡明宝.高等师范素质教育概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第2页!第3页.2000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出版

3、李勇主编《美术教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作者简介:张艳(1974.10.2),女,河南商丘人,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美术教师。

邮寄地址:河南商丘市实验中学(高中部)美术办公室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改革;教育基本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取得可喜的成就与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成就与进展尚未触及到基本制度层面,难以突破深层的体制,很多改革举措都难治根本,与“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差距。

这是由于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教育人口众多,利益关系最为复杂。它既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国计”,也是关涉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随着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教育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础教育已成为新时期一项基本的民生关切,对社会成员接受高一级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和就业等各种切身利益,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广泛的利益相关性,不仅受制于《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制度,如学校教育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等,而且还受制于一些更为基础性的社会制度,如户籍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这些基本制度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换言之,基础教育改革只有与教育基本制度以及相关的社会制度相适应、相配合、相协调,才能从根本上调整基础教育所涵摄的利益关系,并发挥其在改善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然,基本制度的突破是一个十分艰难而复杂的过程,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化。然而,教育制度变迁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那些由法律保障实施的教育基本制度和相关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上位的制度环境,对下位的制度及其变革有着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制约作用。基础教育改革如果只在内部进行微观、局部、表层的动作,只能是无关痛痒的折腾,必须在基本制度上实现突破。

一、改变“泛基础教育”制度设计。使基础教育成为普惠全体人民的国民基础教育

从历史和现实看,我国基础教育在制度设计上,横跨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与非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两种类型,纵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初中和高中)三个层次,构成一种典型的“泛基础教育”,其本身与其他教育阶段存在严重的制度壁垒。因为,不同类型和阶段的教育的产品属性与法律保障很不相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所制订的政策措施难以涵盖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基础教育。国家没有专门法律来保障和规范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所制订的相关政策因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而难以对整个基础教育发挥效力,由此造成不同地区、城乡以及家庭的青少年儿童,实际享受着不同性质类型和水平的基础教育。大中城市及发达地区学生已享受到完整的基础教育,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只能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甚至还不完全),造成同一国家的公民享受不到同等和公平的国民基础教育。而且,基础教育不同类型和阶段之间充满关隘,集中在“小升初”“初升高”考试制度,类似于高速公路上过多的“收费站”和“断头路”,加剧基础教育的制度不公平。例如,义务教育虽然取消重点校、重点班和择校费,而普通高中在“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下则可以继续招收扩招生,收取赞助费;同为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却被“转制”推向市场,很多幼儿园收费比上大学还贵,老百姓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面临选择之惑。

现阶段基础教育要在基本制度上突破,需要缩小外延,把普通高中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剥离出来,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使基础教育与义务教育重合起来,在《教育法》确立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共同支撑和保障下,摆脱对高一级教育的依附,获得自身的独立价值和独立的学制地位,以增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同质性和普惠性。这种具有自身独立价值和独立学制地位的基础教育,可以摆脱长期以来“双重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难以兼重、顾此失彼的困扰,以培养合格公民为职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基础教育”。

当然,基础教育这种本体回归不只是一种理念追求,或是实践活动层面的变革(如课程改革、减轻课业负担、进行考试与评价改革等)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基本制度上的突破。如,国家通过制订相关教育法律和政策,来消除现行基础教育不同类型、阶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冲突,拆除基础教育重点校、重点班等制度栅栏和入学机会的城乡、户籍、居住地限制等制度堡垒,从而使基础教育在义务教育制度保障下,纳入基本国民待遇,成为在法律保障下国家对全体人民普惠的国民基础教育。同时,国家应赋予高中阶段教育独立的学制地位,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制度空间与法律保障。待国家进一步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后,再将其纳入基础教育范畴,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事实上,教育部将基础教育司分为基础教育一司与二司,分别管理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崭露出基础教育制度重建的端倪。

二、祛除“双轨制”制度特性,促进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质量的制度公平

美国学者特纳(r.turner)将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区分为赞制度和竞争性制度两种。这种教育制度分类为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的制度弊端和缺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表面上看,我国基础教育表现出明显的竞争性制度特性,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新中国建立的学制系统在发扬单轨学制传统、保证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的同时,又表现出典型的双轨制特性。这就是贯穿整个学制系统的学校等级制度——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等级区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等级区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等级区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等级区分,还有一种基于教育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地区性分割。这种严密的学校等级制度与学生家庭背景——户籍、居住地、父母职业及收入等赞因素捆绑一起,使我国看似单轨制和充满平等的学校教育制度,在学生接受教育起点和入口处就被体制性分化了。在这一制度体系下,在竞争性因素—考试分数发挥作用同时,那些拥有权力和金钱的家长则可以通过赞因素为孩子获得重点校扩招和借读的机会。因此,克服这种体制,必须祛除学制系统的“双轨制”特性,促进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质量的制度公平。

(一)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实行统一的基础教育学校配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包括户籍制度、粮食供应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人才制度等。上述十几种制度性的城乡差异产生重大的利益差别,带来公共资源尤其教育资源配置的“城市中心”取向。农村教育普遍落后,农村学生因户籍限制只能接受与城市学生大不相同的基础教育,在参与同一标准的中考及高考竞争中处于劣势,造成教育机会的制度性不公平。城乡教育的二元体制表现在拨款、教师配备、教育设施、入学机会、管理体制等各个层面,形成一个严密的制度体系。这种通过户籍将基础教育进行城乡分界,带来学校经费、办学条件、师资素质与待遇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最终表现在城乡学生学业成就及发展机会的差异上。对此,学术界以及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都有详尽而富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

基础教育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应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现基本制度的重建。如,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以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带动和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在教育经费标准、教师编制和质量标准、教育机会入学和招生政策等方面,我国要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建立基础教育学校设置的国家标准,实现统一的基础教育学校配置;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就学机会;实行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师待遇和社会条件的均衡;各级政府分工负责,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标准化,使基础教育真正成为普惠全体人民的国民基础教育。

(二)消解学校等级制度,建立统一的基础教育学校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更好地达到提高国民素质与培养人才的兼顾,国家在教育制度上通过“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把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生源集中到重点校进行重点培养,以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虽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取消重点高中而代之“示范性高中”,以扩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取缔义务教育的重点校、重点班,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双轨制特性就此消除。长期以来的政策倾斜使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校际差异,其“累积效应”不是一时能够填平的,这种差异以种种新的形式和方式存续下来。它使学生上小学、升初中本应是无障碍的“直通车”——免试、免费,却因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和质量上的巨大差异而成为家长们选择的重重关隘。城镇“小升初综合症”“择校热”现象有增无减,很多农村家长也舍近求远,不惜代价把孩子转入城镇借读或进入一些收费高的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本应成为共享性、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却变成竞争激烈的拥挤性、排他性物品。

造成这种校际差异固然有学校自身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这种校际差异的一系列政策导向和制度装置所驱动。例如,各级政府在收费取费、招生录取、教师招聘、教育评价、办学条件等方面,一向给重点校、示范校的政策倾斜与优惠。这一系列保护性政策构成一个以人才选拔为目的、以学校等级制度为中心的精英教育制度体系。改变这种格局的根本途径是拆除基础教育校际差异的制度装置,消解镶嵌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并导致学校系统分裂的学校等级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统一的基础教育学校制度,具体包括:制订并实施国家统一的办学标准、课程标准、质量标准、经费标准;建立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教育公务员制度,使校长和教师由“单位人”成为“行业人”,建立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同时,为激发活力、提高绩效,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为公立学校加强内部管理、促进人员流动、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和制度环境;积极鼓励学校形成办学和人才培养特色。

(三)完善就近入学制度,促进教育机会配置的制度公平

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新旧仪务教育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法律规定,即就近入学。这种规定究竟是受教育者应当享受的权利和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还是受教育者必须受到的一种限制及政府拥有的权力,各地所制订的政策规定五花八门、样态各异,更多的表现为对受教育权的种种限制性规定。这种按居住地来确定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做法造成教育机会的体制性分化——大家虽然都“有学可上”了,但“上好学”的愿望却难以普遍得到满足,因为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之间的客观差异被学生家庭居住地制度性地框定了。

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现行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消弭附着在这一制度上的赞因素及其造成的制度不公平。目前而言,像发达国家那样取消就近入学政策,允许甚至鼓励家长择校,在我国尚难以做到,且可能会带来新的更多更大的不公平。可行的做法是,结合以上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如实现统一的基础教育学校配置,建立统一的基础教育学校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和质量的城乡、校际均衡,使不同居住地的学生接受合乎国家统一办学条件标准、管理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相对均衡的基础教育。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办教育,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以此弥补公办学校的不足,以满足学生及家长对基础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需求。

三、装配教育分流的“路由器”。拓宽基础教育联通学制系统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路径

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理顺自身体系结构和关系,还要疏浚和拓宽与整个学制系统及劳动力市场的出口通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一直定位在升学预备与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普九”的强力推进,基础教育“双重任务”面临人才培养与就业准备的激烈冲突;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对全体国民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此之下,基础教育确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政策目标;同时,农村教育通过“农科教”“经科教”统筹,实现由单纯的“升学教育”向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兼顾升学的转轨。然而,无论哪一种“转轨”——排斥升学与考试的“素质教育论”,还是淡化升学和选拔的“就业准备论”,实践证明都难以实现。其关键在于基础教育后的分流机制单一,学生被挤压在一个封闭而拥塞的出口处——统一中考与高考,就如“春运”高峰般的景象。这一教育体系中的“学校担负着一种筛子的任务,从小学各年级开始,一直进行到以后各个教育阶段,为挑选未来的杰出人才而进行筛滤”。这种教育难以成为“国民基础教育”。因此,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实践层面及次级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基本制度变革,疏浚和拓宽基础教育的出口通道与路径。

(一)确立高中阶段教育独立的学制地位并促进学校类型多样化

基于我国目前教育实际,笔者建议把从基础教育剥离出来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统筹整合,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学制地位的高中阶段教育,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与安排,设立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特色高中等多种学校类型,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这不仅能使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拥有高中阶段的“缓冲阀”,也使基础教育后的分流有了便利灵活的接口。学生在基础教育后可以通过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色高中实现第一次分流,通过综合高中的“2+1”等方式实现第二次分流,通过建立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特色高中一定范围的学分互认及转学机制,使学生有第三次选择和分流的机会。这样,学生就有了多种选择机会和发展路径,高中阶段教育成为与各级各类教育及劳动力市场衔接和分流的“路由器”,基础教育也有了更加宽阔、便利的改革和发展环境。

(二)改革教育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为学生成才就业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创造制度条件

基础教育完成后,在改革和完善普通高考的同时,国家可以设置多种类型和标准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成员自身发展需要,在高中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合理分流,形成与各种性质和类型高等学校相衔接并涵盖各种产业、行业、专业领域的教育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使从事各种职业和行业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国家所赋予的教育权利,形成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创业能力。由此,基础教育将不再是承载少数学生升学考试的“独木桥”,而是全体学生与多样化社会需要相联通的成才就业“立交桥”。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范文6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特点

与经济价值的间接性、外显性、迟效性、“线性”等特点不同,人文价值具有直接性、隐蔽性、长效性、渗透性等特点。

(一)直接性“人”、“文”是基础教育直接作用的对象,基础教育价值具有直接性。教育就是培养人、影响人的活动,它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过程,又是使人为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就是通过对人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直接传授,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能力,形成其基本态度和情感。没有基础教育对“人”、“文”的直接影响,就没有其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间接作用。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的直接价值,经济价值则其派生的、间接的价值。

(二)隐蔽性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不易被人们直观观察到,具有隐蔽性。尽管经济价值是基础教育的派生价值,但是,它的影响力是外显的、可量化、“可视”的、可言传的。与经济价值不同,基础教育对“人”、“文”的影响是内隐的、不可量化、不能完全“可视”、不能完全言传的。

(三)长效性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奠基工程,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它对传递与生产人类文化、培养人的活动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基础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人的素质的最终形成与还需要后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如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人”和“文”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但是,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它对“人”、“文”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具有明显的长效性。

(四)渗透性影响是某件辐射四方、自然流动的东西。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它隐含着人在另一个人面前的坦诚和开放性。〔3〕不同于对经济价值的“线性”影响,基础教育对“人”、“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常常渗透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辐射性、渗透力。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表征

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对人类精神文化和人类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自由、持久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促进真、善、美的和谐统一。〔4〕

(一)基础教育“人”的价值

1.促进人的全面、自由、持久发展人的价值的最高目标在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是确保人的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基础教育应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应当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其主体性、独特性,使受教育者能自主、自由地成长;它不仅要着眼于受教育者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增长,使其得到现实的发展,而且要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使其能可持续性发展。

2.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是客体的人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人的价值大小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就是献身于自我之外的某项事业的人,基础教育就是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基础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塑造、展示、实现自我的重要舞台,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发展,使其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与显现,使其从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变成一个成熟的个体,而且它能使教育者自身的才华得到展现,使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与生长。可以说,基础教育既是儿童、青少年、成人成长的场所,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展现自我的园地,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重要基地。

(二)基础教育“文”的价值

1.促进“真”的传递与生产基础教育是通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等来促进人类文化的生产与传递,可以说,知识价值是基础教育“真”的价值的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是每个人生的“四个知识支柱”。基础教育作为人生“四个知识支柱”的基石,增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固然是其重要任务,但是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则是基础教育的价值追寻。已有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似乎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作用,而对“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等能力则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基础教育的知识价值。因此,基础教育不但要传递真“知”,而且要生产真“知”、培养真“识”,“学会认知”、“学会创造”才是基础教育知识价值的归宿。

2.促进“善”的传递与生产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除了“知识价值”以外,基础教育还能培养教育主体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人类的“善”得到发扬光大,可以说,基础教育也是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过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为儿童、青少年打好知识、智力基础,而且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没有基础教育为培养个体基本道德素养打基础,就没有人类高尚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承袭,基础教育就是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重要阵地。但是,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中小学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等现实警示我们,学校教育还没有完全成为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主阵地,基础教育的道德价值还没能充分显现。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道德价值的理论研究,改革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与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必将有助于基础教育“善”的价值的充分发挥与显现。#p#分页标题#e#

3.促进“美”的传递与生产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不仅能传递与生产“真”、“善”,而且能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操,培养其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来促进“美”的传递与生产,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美”的价值的实现。基础教育不仅能使人类之“美”世代相传、不断更新,而且能创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的世界。尽管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儿童、青少年获得基本的审美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审美教育不能局限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学科教学,它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美”应该充满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与校园;基础教育不仅能传递“美”,而且能生产“美”、创造“美”。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途径

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价值研究与实践,认为不但要关注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而且更应关注其人文价值。当前,我国不仅要加强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理论研究,而且要优化基础教育实践环境,促进基础教育“人”与“文”的价值的实现。

(一)凸显基础教育目标的人文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内涵不断丰富,经历了从最初的偏重“双基”(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强调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再到重视非智力因素、直到提倡“素质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5〕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凸显“人”的价值、再现人的发展性。

1.凸显“人”的价值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但这些自我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世界不只是我的,世界也是你的,世界是他的,世界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目标应是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社会本位”的目标取向是对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偏离,“个人本位”的目标取向是对基础教育社会价值的否定。但是,人的发展是基础教育的直接结果,社会进步最终是通过人才的培养间接达成的,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并使其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基础教育的“本体”目的,只重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甚至无视“人”的价值是本末倒置。“人是教育的对象”尽管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早已形成的共识,但在实际上,学术界仍然更多关注基础教育的对“社会”的价值、比较忽视其“人”的价值;更多关注基础教育对“经济”、“升学率”、“考试成绩”等显性的、功利的价值,而没有真正关注其对“人”的“能力”、“人格”、“个性”、“自我价值实现”等隐性的、深层的价值。因此,基础教育目标的确立不能忽视甚至无视“人”的存在,基础教育价值研究、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不能本末倒置。

2.凸显人的发展性教育是扩展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应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6〕它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自由人。〔7〕目前,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等理论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这无疑为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实现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发展的“全面”、“自由”、“可持续”等目标却没能真正的实现。由此可见,基础教育目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应以扩展“人”的“发展性”为旨归,不断探讨基础教育扩展人的价值与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方式方法,充分显现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目前,尽管我国在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基础教育目标改革中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但是,我国还应加强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研究、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基础教育“发展人”的目标的实现途径与方法,切实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的人文性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应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瞻性的结合,应贴近社会生活,应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我们认为回归基础性、关注生活与生命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途径。

1.回归“基础性”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坚持基础性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观念;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基础教育基础地位是不变的,所变化的只是如何确定基础的立场和具体的任务。〔8〕基础教育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本态度和情感生长的过程,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偏离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不能人为增加课程内容难度、密度,人为增加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负担。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对原有的课程内容应加以精减和整合,使其更切合受教育者、学校自身的实际。因此,回归基础性,就是要求基础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基础、人类文化的基础,而且能为儿童、青少年的成人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为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注生活与生命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并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9〕“超越科学世界的束缚,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意义之源,课程改革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寻求“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课程内容应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同时,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更要关注理想生活,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来赋予课程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课程内容应该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融于一体,使课程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成为再现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体。#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基础教育评价的人文性基础教育评价是对基础教育的价值判断,是对基础教育满足个体与社会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它应当以基础性为起点,以人文性为核心,以发展性为归宿。〔1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应该强化主体性、凸显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