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例6篇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文1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204-01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且近年来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口腔健康目标,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为了解吐鲁番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本市区4158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吐鲁番市制定儿童口腔保健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4158名2~6岁儿童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在自然光线下,采用平面口镜和探针进行口腔检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齿检查标准,按年龄分成4组,按民族分成3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 < 0.05有临床意义。

2 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龋病患病率及充填率见表一。

各民族儿童龋病患病率及充填率见表二。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很高,5~6岁组患龋率高达62.70%,但治疗充填率却很低,总充填率只有3.17%,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

3.1 与最近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膳食结构改变,精制食品过多,及过多摄入糖类食品有关。

3.2 与家长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口腔预防保健知识贫乏,忽略乳牙的预防保健,对乳牙龋病治疗重视不足有关。

3.3 与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及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在治疗中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不愿意或拒绝治疗有关。

3.4 与幼儿园未开设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课,及未开展群体儿童龋病普防普治有关。

3.5 乳牙患龋率在不同民族儿童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民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同有关。

3.6 与目前口腔医疗费用过高,我地区居民承受能力较差有一定关系。

4 建议

4.1 依托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积极开展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

4.1.1 依托我院儿保门诊医师,对定期参加儿童体检的家长,进行儿童口腔保健预防知识的宣传,教会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4.1.2 定期对家长开办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讲座,由专业医师讲解儿童乳牙龋病的危害,及预防龋病措施,转变家长错误观念,提高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意识。

4.1.3 对幼儿园教师和保健医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及时传播口腔保健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不断提高保教人员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再把口腔保健知识贯穿到教学和入园儿童的生活安排中,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2 平衡儿童膳食,降低儿童致龋危险因素;

定期到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对儿童膳食进行科学管理,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儿童膳食结构,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达到降低儿童致龋危险因素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4.3 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定期对幼儿园开展督查指导,要求幼儿园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对患有龋病儿童管理率要求达到100%;同时检查教师教案与儿童口腔保健相关内容,抽查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查看儿童日常生活安排,抽查儿童口腔卫生(实行儿童一人一杯)落实情况;

4.4 在幼儿园开展口腔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4.4.1口腔一级预防保健措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开展群体儿童普防工作,推广适合儿童的简单、安全、经济、防龋效果好的氟化物涂膜技术[2]。

4.4.2口腔二级预防保健措施:定期开展群体儿童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病,早期治疗,及早恢复乳牙功能。

4.4.3 口腔三级预防保健措施:对较重龋病进行正规、系统、彻底的治疗,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

4.5 加强质量管理是儿童口腔保健发展的基本保证;

严格按照吐鲁番市托幼机构管理条例,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质量验收检查评比,对验收合格的托幼机构给予表彰,未达标者限期整改或彻底取缔,同时加强托幼机构人员的卫生保健管理,不断提高我市儿童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文2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龋齿 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R78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56-02

龋齿是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口腔疾病,为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变化情况,探讨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龋齿们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我们对2006―2010年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本辖区日托一级幼儿园2006――2010年3―7岁在托儿童。

1.2 方法

为每年度在托儿童体格检查由儿保医生检查口腔情况,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受检者采取坐位或立位,在充足的光源下接受检查。诊断标准:按国家龋齿病统一标准规定,凡乳牙龋齿、失、龋补均做龋齿统计。

2 结果

2.1 患龋齿率与患龋者龋均 见表 1

由表1可见2006―2010年5年平均患龋齿率男童为45.73%,女童为45.06%,男童比女童高0.67%。患龋齿者龋均男童4.81,女童4.65,男童患龋齿者龋均比女童高0.16。患龋齿者龋均2010年比2006年男童下降了0.51,女童下降了0.77,男、女童患龋齿者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2.2 2006年与2010年各年龄组患龋情况

由表2可见,2006、2010年分年龄组来分析,各年龄组龋齿分布情况,患龋齿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6岁组为患龋齿高峰,7岁组随着乳牙的替换,新生恒牙逐渐萌出,患龋率有所下降。

2.3 学龄前儿童口腔行为调查

2010年调查结果了解到,30.2%的儿童3岁开始学刷牙,36.0%的儿童4岁开始学刷牙,23.2%的儿童5岁开始学刷牙,26.5%的儿童能坚持每天早晚刷牙,54.0%的儿童能坚持每天刷牙1次,13.0%的儿童不刷或偶刷牙,40.6%的儿童在家有饭后漱口的习惯。

3 讨论

3.1 学龄前儿童患龋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乳牙的防龋不容忽视。乳牙的健康影响恒牙的萌出,也是大多数人们忽视的误区,认为乳牙还要换恒牙不需要防治。因此,老师与家长应共同指导督促学龄前儿童从小注意做好口腔卫生清洁,保护好乳牙。

3.2 预防龋牙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少吃甜食,饭后漱口,定期检查,减少龋齿的发生。

3.3 有效的刷牙是预防乳牙龋齿简单有效的方法,仅仅有刷牙的行为不能有效的防龋,只有做到天天有效的刷牙,才能有效的防龋。在训练儿童养成早晚刷牙习惯的同时,要教会刷牙的正确方法。

3.4 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幼儿园应开设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课堂,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口腔卫生讲座,使家长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使家长了解保护乳牙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主动配合幼儿园开展幼儿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对幼儿,幼儿园应把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爱牙意识,掌握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含氟牙膏,实施氟保护。

3.5 建立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幼儿自入园起,即建立牙齿健康档案,每半年检查1次,并记录,发现龋齿及时通知家长带幼儿去治疗,并把治疗情况记录在口腔健康档案中。

3.6 开展爱牙的主题活动,从1990年开始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表明我国政府保护儿童健康的决心,重视口腔卫生保健的态度。因此,普及防龋知识,强化家长及幼儿的口腔卫生意识,提高口腔自我保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艳梅.中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和习惯的调查.辽宁医学杂志,2001,15(1):23―25

[2]阮梅生.儿童口腔保健.中国儿童保健,2000;(8)6:386

[3]王芳芳.幼儿园儿童健康知识与行为干预.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0:623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口腔保健;饮食习惯;刷牙;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788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94-02

为了解陕西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的发展趋势,评估其口腔卫生需求,对陕西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将有关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抽样地区当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接受临床检查的5岁儿童的家长。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1],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目标地区为,城市:西安市、汉中市、黄陵县;农村:泾阳县、韩城市、商州市。每层随机抽取1个区(县、市);每个区(县、市)随机抽取3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村)。在居委会(村)附近选取1所幼儿园。对接受临床检查的50%的儿童家长作为问卷调查对象,男女各占50%,共36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吃零食习惯:包括儿童吃甜食的种类、频率。口腔卫生行为:儿童刷牙开始的年龄,刷牙频率,父母是否帮助孩子刷牙或检查孩子刷牙效果,儿童最近使用含氟牙膏情况。利用口腔医疗服务行为:包括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了解情况,在过去的1 a内儿童有或没有看牙以及看牙原因等。

1.2.2 调查方式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要求的5岁儿童家长问卷,对受检儿童父母进行一对一现场询问。

1.2.3 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员,均为口腔专科医生,调查前对问卷调查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81。在方言较重的地区由调查员培训当地人员作为辅助问卷调查员。

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双录入方法,采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5岁儿童饮食行为 每天进食至少1次以上的食品主要是碳酸饮料(81.11%)、果汁(78.33%)、糖水(64.44%)、糖果或巧克力(53.61%)、甜点心(33.89%)。新鲜水果仅为16.89%。见表1。

50.0%儿童曾经有睡前进食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其中11.1%经常有此行为,38.9%偶尔有此行为,49.2%无此行为。

2.2 5岁儿童口腔保健行为 儿童开始刷牙年龄在3岁以前为10.02%,偶尔或从不刷牙者为38.44%,刷牙次数达到每天1次以上者为47.07%,每天刷牙2次以上者为8.91%;父母每天帮助孩子刷牙、每天检查刷牙效果者均为25.07%,使用含氟牙膏者为56.67%。

父母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和检查孩子刷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目如儿童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及使用含氟牙膏方面在城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利用口腔医疗服务行为 过去1 a内未看过牙的人数占77.8%,15.3%曾看过牙。没有看牙的原因:76.7%的父母认为儿童牙齿没问题;15.3%的父母认为儿童牙齿坏得不严重,不需治疗牙齿;7.9%的父母认为乳牙要替换不需要治疗,2.6%的父母因为经济困难,看不起牙。

儿童最近1次看牙的主要原因:29.1%为外伤;9.1%为急性牙痛看牙,18.2%为慢性牙齿疼痛,34.5%为口腔有问题,3.6%为定期检查牙齿,1.8%为接受预防性措施者,3.6%为牙齿美容。

接受口腔治疗的状况为:拔牙占16.1%;牙外伤治疗占23.2%;正畸治疗占12.5%;黏膜治疗占28.6;仅检查未治疗占12.5%;预防措施占16.1%;定期检查占12.5%。

3 讨论

含糖食物的种类、性状及进食频率与龋齿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龋齿[2]。调查发现,陕西省5岁儿童餐间进食含糖食品(2次以上)的比率较高,主要为果汁、碳酸饮料、糖水、甜点心,而进食新鲜水果者较少。约一半的儿童有过睡觉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习惯。这些食物和饮食习惯都是患龋的危险因素,应对儿童及父母亲在饮食习惯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龋病的发生。

刷牙是有效预防龋病的措施之一。有研究认为,3岁前开始刷牙,每日2次,特别是睡前和餐后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降低儿童患龋的风险[3-4]。本调查显示,陕西省5岁儿童3岁以前刷牙的占10.02%,每天刷牙超过1次的为47.07%,主要为早餐前1次,睡前和餐后刷牙的儿童比率较低,农村儿童更为突出,不刷牙的儿童占38.44%。由于生理发育原因,儿童刷牙行为还需要父母亲进行指导。陕西省大多数儿童刷牙的行为还没有养成,缺乏父母的正确指导和监督。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措施,但提倡6岁以下儿童在父母监督下使用儿童含氟牙膏[2]。调查发现,有56.67%的儿童正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但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协助。提示应该加强含氟牙膏的正确使用的宣传和监督。

定期口腔检查对龋病可以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防治龋齿。在过去1 a内没有看过牙的占77.8%,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儿童牙齿没问题。但实际情况是58.78%的儿童患有龋齿[5]。对于就诊的儿童主要是由于外伤和牙痛,真正进行口腔疾病预防的很少,说明家长缺乏口腔预防保健的意识,牙齿不痛就没问题,乳牙要替换不需要治疗等错误观念。因外伤就诊的儿童近1/3,与杨重恒[6]的研究结果相似,应该引起笔者的注意。提示应该加强托幼机构及家长对幼儿外伤的防范意识。

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接受较多口腔健康知识和对口腔健康有积极态度、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父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口腔健康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父母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树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态度,维护和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8.

[2] 卞金有,主编.预防口腔医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146.

[3] VAMPBBERGEN J, MARTENS L, LESAFFRE E, et al. Assessing risk indica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1,29(6):424-434.

[4] JACKSON RJ, NEWMAN HN, SMART GJ,et al. The effects of a supervised toothbrushing programme on the caries incre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itially aged 5~6 years.Caries Res,2005, 39(2):108-115.

[5] 黄瑞哲,钟翠翠,孙妍,等. 陕西省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9):24-26.

[6] 杨重恒.儿童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306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2):101-103.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文4

关键词:儿童;龋齿;病因

龋齿是牙齿在身体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硬组织脱钙、有机质溶解、牙组织进行性破坏,导致牙齿缺损的口腔疾病,发病人群多以儿童为主,发病时可以同时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症状,甚至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严重可导致或加重心内膜炎、关节炎、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严重的影响儿童的咀嚼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为了研究龋齿儿童的患病情况,特选取2015年9月,绵阳市科学城区3886名3~14岁的儿童进行了体检,以了解绵阳市科学城区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特选取2015年9月,绵阳市科学城区388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男童2013名,女童1873名,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5±1.5)岁。

1.2检查方法 经过统一培训的口腔医生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进行口腔视诊和探诊,记录龋齿数及位置。

1.3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判定龋齿的标准,凡牙表面或窝沟有色、形、质改变者即为龋齿、龋洞、龋失、龋补均计为龋齿,数据录入完成后抽取 10% 行复核,以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

2结果

2.1龋齿与儿童性别的关系 在体检的3886名儿童中,男童人数为2013例,检测出患有龋齿的人数为791例,患病率为39.29%;女童患病人数为1873例,检查出龋齿的人数为608例,患病率为33.09%。经对比,男童女童的患病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龋齿的患病率和性别无关,见表1。

2.2龋齿与年龄的关系 在3~14岁的患儿中,3岁患儿龋齿的发病率为18.0%,4岁的患者发病率为30.8%。5岁的患者发病率为44.5%,6岁的患儿发病率为58.9%,7岁患儿的发病率为51.4%,8岁患儿的发病率为51.2%,9岁患儿的发病率为49.7%,10岁患儿的发病率为37.5%,11岁患儿的发病率为33.6%,12岁患儿的发病率为20.1%,13岁患儿的发病率为13.4%,14岁患儿的发病率8.6%,由此可以看出,龋齿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9岁,并且3岁~6岁之间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9岁后逐渐降低,见表2。

从图1可以看出,儿童龋齿患病率从3岁开始迅速上升,6岁到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12岁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这和乳牙的更换时间相吻合,说明儿童期乳牙更容易患龋齿。

2.3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的调查 在检查的同时,我们对体检儿童的口腔卫生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①知道要刷牙的3886人,占100%;②知道正确刷牙方式的3342人,占86%;③每天刷牙2次3615人,占93%;④每天刷牙1次194人,占5%;⑤不定期刷牙77人,占2%;⑥定期看口腔医生37人,占0.95%。

3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儿童龋齿患病率从学龄前期开始,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到6岁时达到高峰。随着6岁以后,儿童开始更换乳牙,龋齿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说明乳牙更容易患龋齿。

由于此阶段的儿童的饮食特点都是以甜食为主,而糖类食品又是导致龋齿的重要因素,糖类通过细菌的代谢作用,导致出现有机酸,此酸长期的滞留在牙齿的表面和牙沟中,使牙齿的釉质脱钙遭到破坏。而儿童又比较喜欢较软的食物,食物黏稠,而且进食次数多,多数幼儿还在睡前和夜间进食,不利于牙齿的清洁,若口腔内糖类食物残渣积蓄过多过久,如晚上不刷牙、睡前吃糖,可加速龋齿的发生。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儿童基本都了解口腔卫生和刷牙知识,但是执行情况不佳,尤其年龄越小的儿童执行越差,这也是为什么乳牙龋齿患病率高的原因。儿童年龄较小,没有口腔保健意识,加之动作协调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清洁牙齿,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再有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使患龋率增高。所以就需要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正确的刷牙知识,定期口腔保健,尤其加强父母对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视,增加儿童家长的防范意识,让家长帮助幼儿进行刷牙,进而保持口腔卫生,积极的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少食甜食,多补充牙齿发育是所需的钙、维生素等方面,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从而达到减少龋齿发生的目的[1]。

根据卫生部《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和《儿童保健学》建议,不同年龄儿童应采取不同口腔清洁护理方法,合理摄入糖类食品,戒除不良习惯,提倡给儿童建立完善的口腔健康档案,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全面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及早采取预防或治疗方法。积极加强家长、保健老师、医生和儿童之间的联系,形成口腔疾病的预防和筛查网络,更好的保障儿童口腔健康。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 788+.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54-02

【关键词】 牙,乳;龋齿;儿童,学龄前;聋

儿童龋病可以波及多个乳牙,引起广泛龋损,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1]。研究儿童龋患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学龄前聋哑儿童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2]。为了解学龄前聋哑儿童龋患,为聋哑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参考,笔者于2006年6月对鹤壁市聋哑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鹤壁市学龄前儿童975名为对象,其中聋哑学校198名、社会福利院44名、博大幼儿园450名、商业局幼儿园28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聋哑儿童242名,非聋哑儿童733名。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按照临床常规检查方法,统一诊断标准后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采用自然光线,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包括探针、镊子、口镜等)进行口内视诊,直接检查龋齿个数,以明显龋齿洞或黑点为诊断标准进行记录。

1.2.2 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学校教师和福利院保育员,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刷牙习惯、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统计有效刷牙人数和有效刷牙率。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75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儿童患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聋哑与非聋哑儿童患龋情况 3岁与6岁儿童患龋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聋哑儿童:χ2=5.07,P<0.05;非聋哑儿童:χ2=4.91,P<0.05)。见表1。

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55.37%)和龋均(0.90)均高于非聋哑儿童(46.10%,0.64),2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

2.2 聋哑与非聋哑儿童刷牙情况比较 聋哑儿童住校期间或在福利院集体生活中,在刷牙习惯、刷牙次数及刷牙时间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刷牙率为38.43%,有效刷牙率为39.78%;而非聋哑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与监督下刷牙率为71.90%,有效刷牙率为54.08%。聋哑儿童刷牙率和有效刷牙率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01,6.47,P<0.05或P<0.01)。

3 讨论

调查显示,该市3~6岁学龄前聋哑儿童的患龋率明显高于非聋哑儿童,患龋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30%)[3],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聋哑儿童的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与聋哑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及社会、家庭对聋哑儿童口腔卫生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机体各种内在因素均影响龋齿的发生,而不良的口腔内环境是导致龋病的直接原因。由于聋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口腔利用率较低,在口腔处于静止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冲洗牙面作用差,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产酸,在口腔细菌和口腔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使牙齿失去钙质,随之脱矿、变软、变黑,最终形成龋坏。

聋哑儿童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口腔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调查的聋哑学校与福利院中,聋哑儿童大部分为寄宿制儿童,多数来自农村或为被遗弃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口腔健康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口腔卫生观念和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聋哑儿童的有效刷牙率仅为39.78%,明显低于非聋哑儿童(54.08%),这是导致聋哑儿童患龋率高于非聋哑儿童的又一因素。经调查,许多聋哑儿童的家长及教师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对儿童口腔保健的要求很低,加之口腔科医生在为聋哑儿童服务时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

变形链球菌是儿童龋病最主要的致病菌。邹静等[4]研究认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被调查的学龄前聋哑儿童过着寄宿制集体生活,由于混合使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行为,变形链球菌容易在儿童中形成水平传播,导致患龋率增高。被调查的非聋哑儿童多为散居生活,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釉质发育期间的不良因素。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预防龋病。口腔健康行为以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定期检查较为重要[5]。因此,聋哑儿童的龋病预防应从加强聋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聋哑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特殊语言教育,指导聋哑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有效刷牙率,适当增加口腔功能利用度[6],加强集体用餐管理,减少变形链球菌在儿童之间的水平传播。社会相关部门应把聋哑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纳入儿童保健范畴,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李晓枫,高晓虹,张翠丽,等.大连市某区3~5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 003-3 004.

[2] 杨是.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140.

[3] 岳松龄.中国人患龋情况初步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15(1):55.

[4] 邹静,尚冉,凌均,等.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388-390.

[5] 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01-102.

儿童口腔保健方法范文6

【关键词】 龋齿;牙,乳;口腔卫生;刷牙;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0.1 R 78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29-02

Oral Health and Deciduous Teeth Caries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nHenan Province/HE Jian,YANG Bian-sheng,ZHONG Ya, et al. Henan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Zhengzhou(45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5-year-old children's oral health status and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eeth caries in Henan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ldren oral health care. Methods By using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782 5-year-old children both from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Zhongyuan district of Zhengzhou city, Zhanhe district of Pingdingshan city, Xiangcheng city, Ruzhou city, Puyang county, Tanghe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were surveyed about carious disease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eeth caries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n Henan was 59.1%,DMFT was 2.60,the filled percent of caries was 3.3%,the brushing rate was 30.3%(brushed their teeth more than once a day), the use rate of fluoride toothpaste was 22.3%, the dentist visiting rate was 43.4%, theregular oral examination rate was 5.3% and anti-caries measures receiving rate was 2.6%.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both caries treatment and oral hygiene habits forming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s somewhat low in Henan province.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bout oral prevention and health knowledge toward parents of children.

【Key words】 Dental caries;Tooth,deciduous;Oral hygiene;Toothbrushing;Child

为了解河南省城乡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疾病的发病趋势,为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和合理配置口腔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要求,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河南省城乡人群口腔疾病患病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研究。现将其中5岁年龄组的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要求,由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区(县)级单位以及街道(乡镇)级单位[1]。在此基础上,河南省流调组从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委会(行政村),然后从被抽中的居委会(行政村)所有适龄人群中随机抽取各年龄组的被调查个体。在郑州市中原区、平顶山市湛河区、项城市、汝州市、濮阳县、唐河县抽取城乡5岁年龄组儿童共782名,其中城市396人,农村386人;男童393名,女童389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健康检查(只检查冠龋)、口腔问卷调查(口腔卫生行为、饮食习惯、就医行为等)。由参加统一培训的人员使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组提供的探针、平面口镜、灯光及便携式牙椅检查儿童的牙列状况。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的5岁儿童中按城乡男女随机抽取55%的儿童家长429人,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组提供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其中65.0%为儿童的母亲,30.3%为父亲,4.6%为祖父母或其他亲属。

1.2.2 质量控制 进行口腔检查的人员共 3名,另设1名技术负责人(每天对3名检查员的检查结果进行抽查、现场调查资料的收集及核对);4人均具备口腔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工作3 a以上。调查工作开始前,4名口腔检查员和2名口腔问卷调查员,均通过全国集中培训,获得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口腔检查资格证书和口腔问卷调查资格证书。在调查过程中,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专家进行2次质量检查,每个口腔检查人员的Kappa值均在0.8以上。

1.3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由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组统一录入。根据抽样方案,将省辖市的区定为城市地区,县的乡镇定为农村地区。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 12.0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 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为59.1%,男(61.1%)、女(57.1%)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3,P

2.2 口腔保健行为

2.2.1 口腔卫生行为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岁儿童中,有44.3%(190/429)的儿童刷牙,城、乡差异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4,P

在429名儿童家长中,有31.5%的人知道含氟牙膏,其中城市儿童家长为52.7%,农村仅为9.9%。为孩子购买使用的牙膏品牌中,含氟牙膏占22.3%,城市儿童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为30.8%,高于农村儿童的12.8%。

2.2.2 儿童牙齿疾病就医行为 在调查前的1 a内,有28.4%(122/429)的5岁儿童牙齿出现过疼痛或不适症状,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仅占43.4%(53/122),其中城市儿童就诊率为65.5%(38/58),农村儿童为23.4%(15/64),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3 ,P0.0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占5.3%,接受预防性防龋措施的占2.6%;农村5岁儿童到医疗机构看牙的原因均为急、慢性牙痛,占100%。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和乳牙龋均分别为59.1%和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6.1%和3.5[2],但是与2002年河南省第2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57.2%和2.3)相比有上升趋势,而同期调查的其他年龄组恒牙龋患率和龋均与河南省第2次口腔流调的结果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乳牙的保健和防治没有得到与恒牙一样的重视,针对乳牙采取的预防项目和措施较少和较难实施[3]。幼儿半岁左右第1颗乳牙萌出后,家长就应该开始帮助孩子刷牙,这不仅对保持乳牙健康很重要,而且有益于使儿童从小养成刷牙习惯[2]。家长对口腔卫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对孩子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获得口腔医疗保健的多少和口腔健康状况。此次接受调查的儿童家长中只有31.5%的人知道含氟牙膏,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仅为22.3%;3岁前开始刷牙和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以及接受预防性防龋措施等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率和儿童牙病的及时就诊率都非常低,而且农村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状况更差;这也是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比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全球2000年口腔健康目标之一是5~6岁儿童的患龋率低于50%[4],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规定2010年6岁以下儿童家庭口腔护理率农村应达到50%,城市应达到80%[5]。此次调查显示,河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患及口腔卫生保健状况与这些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农村的差距更大。因此,广泛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应加大对社会宣传和家长的教育力度;可采取家长课堂等形式,强化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其对儿童家庭口腔护理的意识。同时,应重视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对预防儿童口腔疾病,培养他们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口腔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开展局部用氟等预防措施[6],以降低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提高他们的口腔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

[2] 齐小秋,主编.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

[3] 林焕彩,卢展民,杨军英,主编.口腔流行病学.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13.

[4] 董宏伟,石四箴.上海市某幼儿园1995-200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2):1 120.

[5] 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