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功能范例6篇

管理会计的功能

管理会计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意义;现状;功能

管理会计是将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融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管理会计实践的视角考察,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不能仅停留在某个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工具属性上,而是应当具备一套完整、全面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为企业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一、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管理会计对管理学的意义

在管理学中,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经济效益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提供最优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测对计划制定、作业成本法对控制、责任会计对人事、战略管理会计对组织,以及其总体对领导职能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是十分明显的。

(二)管理会计对会计学的意义

1.管理会计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会计学》的内容。使它从历史的记录,变成了事前的预测;从被动地反映事实,变成为主动地控制事实的发展;使它从“记帐――报帐型”会计,变成“计划控制型”会计,使《会计学》的面目一新,会计在竞争能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作用大大提高。

2.重新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目的。会计实体、继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都很现实,没有它们,会计就没有可操作性。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很快以计划工作将受托责任量化起来,使其有会计上的可操作性。

二、管理会计的现状

我国虽然引入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就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其效果还不很令人乐观。其主要问题在于:

(一)理论体系不健全

我国管理会计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缺乏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操作性差;对我国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的经验也未能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进行案例总结。

(二)计算机应用效率低

在当今IT发展迅猛的时代,我国仍有不少企事业单位至今仍用手工记账,或虽然采用了电算化技术,但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和利用效率较低。

(三)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目前多数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仅限于事后的简单记账。

(四)管理者对宣传管理会计重要性行动的缺失

企业内部应用管理会计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动性,财会人员会因工作繁忙或业务素质不高而导致其向决策者提供的信息不全、质量不高,很难将有效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

三、管理会计的功能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到:“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管理会计人员选择最合理、最合适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对企业未来的销售成本、利润甚至企业资金的变动趋势做出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科学规划

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要求,正确定位管理会计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理使用经济资源

管理会计会用到现代的数学方法与定性方法,为很多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经济效益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管理会计还会灵活地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及时为设计研发人员提供成本、回报方面的信息,帮助管理者随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三)调动企业的积极因素

管理会计十分重视做好员工的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引导员工在生产经营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加大我国企业制度的现代化,保证企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

(四)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一个目标,两个系统”的概念界定使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功能作用得以凸现。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是通过各专门委员会来加以实现的,如审计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等。

四、结语

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将越来越需要借鉴与引进国外的现代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功能,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 :     财务会计;经济管理;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order to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gradually give enough attention to internal economic management work. Financial accou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work.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play the rol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economic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 financial accounting; economic management; role;

1 、引言

新时期,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财务管理不仅包括成本会计管理与提交报表等工作,也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管理功能。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展开相应的指导,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内容对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

2、 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1、 有效监管企业经济活动

财务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效检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票据的真实性,有效规避会计内部出现违规造假等问题。在对之前的凭证实施整理操作时,可以对各个部门的日常营运情况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一旦发现虚报资金等违规行为,可以及时干预,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对策。

其次,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所掌握的财务数据,并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有效分析与判断企业日常经济行为是否合规,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保证经济活动有序开展。

2.2、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积极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新时期结合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高效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地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并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未来发展规划。依托市场发展方向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有效开展产品研发,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新时期,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决策者可以结合所掌握的企业财务信息,提高生产与销售活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3 、提高决策方案的合理性,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在现实中,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甚至增加了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风险。通过积极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有效规避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并保障企业发展高效进行。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提供完善的财务信息,有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高相应决策的科学性。在一些较大的活动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财务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开度,以此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企业财务情况,并有效约束企业经营活动与管理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分析财务状况,有效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约束对策。

2.4 、合理规避企业风险

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在经营过程中合理把控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并有效管控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结合具体风险制定出相应的经营策略,以此实现企业稳步健康发展。面对市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企业要不断优化与调整经营策略,帮助企业平稳发展。

2.5 、提高企业资产安全度

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自身职责范围内,有效管控、核算与审查企业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全面掌握企业各项资产变化情况,并帮助企业高层领导全面掌握资产的外流、闲置等情况,进而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资产配置方案,充分发挥出资产最大价值,创造出更多的企业经济效益。

2.6 、合理进行物资管理

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可以全面掌握物资管理情况,通过有效登记与管控物资,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不断完善物资保管对策,为企业稳步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资支持。企业在建立物资管理方案时,需要全面核查所掌握的资金流出、收入情况。作为财务会计工作者,需要做好每笔资金的使用记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稳步进行。为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在物资保管中的应有价值,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资产管理机制,并定期审查企业财务清单,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物资。

3 、发挥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作用的有效对策

3.1 、提高财务会计与业务管理间的融合度

新时期,企业应该强化财务会计监督,加大成本管控,并运用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等,实现财务会计与业务管理工作的高度融合。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企业应该加大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力度,强化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其次,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深入企业日常经营中,积极参与企业业务,结合企业资产运营结构效率等情况,科学合理分析各项业务效益,并有效去除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业务,使得企业各项业务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防止发生业务风险;最后,企业应该结合会计全要素,强化业务决策,并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在成本管控中的作用。

3.2、 积极构建先进的预算会计体系

预算会计体系在核算与管控企业各个部门费用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依托健全的预算管理理念,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支付系统,确保企业各部门费用支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防止企业资产出现浪费等现象。在预算管理支付系统中,科学合理设置单一的支出账户,帮助财务会计人员依托上一年各部门费用支出情况、各部门业务实际开展情况等,确定出完善的各部门费用预算定额标准。各个部门在互动与沟通基础上,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规则,编制各个部门预算,财务会计人员审核通过后,将预算编制交由管理人员批准。审核通过的部门预算编制在被实施后,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定期审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如果发现部门预算消耗过大则需要制定出完善的部门费用支出明细。若部门预算定额使用完毕还未到结算阶段,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按照上级管理部门指导意见,开展部门预算评估工作,并作出是否为部门增加预算额度的决定。在全面预算会计管理中,有时会采用集中支付系统来有效掌握各部门费用支出情况。同时依托集中支付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实际支出与预算中的出入,且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预算管理方案,并为企业部门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支持。

3.3、 科学合理应用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产品成本为核心,依托事先制定好的标准,实施成本监督、管理标准成本执行情况、考核产品实际生产成本等,以此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在将标准成本法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中时,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制定科学完善的标准成本,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人员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科学合理地预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量等,进而制定出产品标准数量范围。相关部门则需要结合标准数量,采用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计算模型等有效计算出标准成本。

其次,制定执行标准成本。在完成料、工、费标准成本制定工作后,需要借助先进的方式方法,高效执行成本制定方案。例如,在直接材料价格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健全的采购机制,有效管控材料价格,从直接材料使用量方面来看,工作人员只需要结合限额领料制度,有效管控生产环节中的材料使用量,有效防止生产材料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再次,科学合理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间的出入。在实际生产中,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部门应该积极配合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科学合理地整合生产成本数据并进行分摊,帮助财务会计人员科学合理地掌握采购与生产情况,并分析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间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指导方案。

最后,制定科学完善的成本责任机制。为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在成本管控中的价值,企业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成本制度执行较好的部门,可以给予部门相应的物质或者是精神奖励,反之对成本控制执行成果较差的部门,则需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3.4 、加大财务工作支持力度

在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换言之,高质量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助于保证企业运营资金的安全性,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新时期,仍然有些企业未科学合理认知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未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的应有价值。此外,因财务部门工作未受到企业相应的重视,导致员工或者是相关管理者配合度较差,影响到财务工作的高效进行。因此,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加大财务工作支持力度。首先,企业管理者要纠正认知,深入理解财务部门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应的宣传活动,帮助内部员工全面认识到财务工作的意义,并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赋予财务部门操作独立性。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具备相应的权利。作为财务会计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科学合理选用分析方法,以此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与各项指标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并为企业经营决策与发展战略制定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支持。为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财务会计工作者应该将相应的分析数据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企业管理人员在拿到相应的会计资料后,需要展开充分的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工作经验等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3.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新时期,企业在给予财务会计工作足够重视的同时,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满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才需求。首先,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选聘制度。在选聘环节,要综合考察应聘人员的知识储备、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等,并择优录用。其次,加强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在正式上岗前,企业应该将日常工作中所需遵循的工作规范、工作技能等告知给工作人员,以此保证财务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满足现实工作所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帮助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规避日后工作中再出现此类问题。再次,加大继续教育力度。通过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帮助财务会计工作者及时更新与优化专业知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统计与处理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出财务部门的应有作用,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最后,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危机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强化工作反思,结合现实工作情况,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3.6、 加大财务会计内部管控工作力度

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管控机制可以保证财务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科学合理地规避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有效落实岗位责任制。企业应该积极组建财务部门,确保财务部门独立运行。结合财务工作所需,配置高专业素养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为保证工作人员认真践行各项工作规范、履行自身职责,企业应该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

其次,科学合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循各项工作规范,采用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核算中,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核对原始凭证信息,确保原始凭证信息的合法合规性与精准性,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最后,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严格监管财务会计工作,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制止不当财务会计工作行为,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与此同时,内部审计监督人员应该科学合理地评价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效果。

4 、结语

总之,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工作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质量与效率,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步增加,企业逐步加大了内部管控工作力度。经济管理是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会计工作则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因企业管理者未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价值,抑或者财务会计工作者综合素养欠佳等,导致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价值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论文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发挥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价值的有效对策,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帮助与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寅论如何有效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营销界,2020(43):120-121.

[2]王家喜论如何有效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0):22-23.

[3]许颖如何有效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营销界2019(51):252-253.

[4]杨华新.企业经济管理中财务会计的作用分析及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7):163-164.

管理会计的功能范文3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会计专业角度看一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企业的会计系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子系统: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会计系统主要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比如税务机关、上市公司的股东、银行、证券监管机构等。财务会计系统依据政府制定的规则和惯例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比如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等,对外提供指定格式的报表。这些财务信息被用来进行投资决策、评价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监控企业是否违反法律法规。

管理会计系统为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信息,比如管理层、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管理会计系统依据企业自行确定的方法处理企业经济业务,不同企业的处理方法可能差别很大,提供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差别很大。这些财务信息被用来进行企业内部的产品决策、生产决策、自制或外包决策等内部决策。因此,财务会计通常称为外部会计,管理会计通常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的信息通常为公司整体信息,管理会计信息通常是非常详细、具体。

管理会计的内部比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成本核算,二是全面预算。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依据企业的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比如分批成本计算法、分步成本计算法、标准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等,核算的目标是得到完整、细致、正确的成本信息,包括产品成本、部门成本、订单成本、客户成本、作业成本、渠道成本等多个维度的成本信息。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划分预算单元,设计的专业预算内容,选择的预算周期,编制企业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并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差异分析。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会计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财务会计由于主要服务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和合规性,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远低于管理会计信息。当然,由于国内长期长期以来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现状情况,国内企业普遍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甚至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不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差别。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逐步完善,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多的依靠内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而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正是管理精细化的重要内容。比如,成本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详细、准确的成本信息是产品定价、产品盈利分析、外包决策、成本控制和部门业绩考核等众多管理活动的基础信息,没有准确的成本信息的支持,上述决策几乎无从做起。又比如,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管理控制、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现代企业要把企业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部门直至每个人,使公司上下目标一致,全面预算管理是最主要的手段,同时预算管理也是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

三、国外成熟管理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

国外成熟的管理软件和ERP软件都有非常强大的管理会计功能或模块,比如SAP软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分别独立的功能,财务会计功能主要是通过FI模块实现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功能包括:CO(成本控制)模块和EC(企业成本)模块,其中CO和EC模块内部又分为作业成本核算、费用核算、内部订单成本、产品成本、成本计划、盈利分析、利润中心会计等子模块,其管理会计功能非常强大。当然由于国内企业管理会计的基础比较薄弱,多数使用SAP软件的国内公司并外实施或有效使用其CO模块等管理会计功能,但是从对企业的重要性的角度来分析,管理会计功能的重要性远胜于财务会计。

四、国产管理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

大部分国产管理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都很薄弱。我们可以从国内管理软件的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以财务软件和MRP软件为主的阶段,原来财务软件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为目的,功能包括:总帐、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报表等模块,都属于财务会计范围。主要作用在于解决手工会计核算中工作量大、数据繁琐的问题,其成本核算功能非常简单,仅能满足总帐和报表的需要,基本没有涉及管理会计范围。而另外一类从事MRP软件开发和实施的厂商,其主要精力在于实现以计划功能为核心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虽然其主要目标也在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但主要范围局限于物流领域,财务领域基本没有涉及,仅能为企业提供详细的物流信息,缺乏物流与资金流的衔接。

在目前所处的第二阶段,几乎所有的财务软件厂商和MRPII厂商现在都号称自己的产品是ERP,也都声称自身的软件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结合、动态统一。这些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基本现状是:成本核算功能比原来的财务软件有所提高,能够支持分批成本计算,按预算设置的分配方法分摊费用、标准成本核算相对简单的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基本上不支持作业成本计算、真正的分步成本计算、成本结构的灵活设置等功能,难以有效实现相对精细化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功能多是财务核算功能的附属,在相应的客户核算金额后面增加预算金额,并能实现通过预算数来控制核算。这样可以实现简单的财务预算信息化和控制。但是,财务预算仅仅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的全面性,强调业务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前提和基础,仅仅实现财务预算的信息化,离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还有很大距离。全面预算中需要把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存货预算、采购预算等业务预算包括进来,并能实现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的功能。

所以,缺少完善的管理会计功能或者管理会计功能非常薄弱,造成了现有国内所谓ERP厂商不可能提供真正的完整的ERP软件,而且不可能把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很好的衔接起来。原因在于,

1、管理会计功能本身属于ERP软件的核心功能,企业实施ERP软件的目标在于提高管理,而管理会计工作好坏是体现企业管理精细化和管理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管理会计的功能范文4

一、对会计职能的再认识

(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会计职能变化。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它受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会计发展史上,自从有了会计的“算”,同时便有了会计的“管”,会计在形成初期就具有以对内管理为目的的重要职能,但由于早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企业所处的环境比较简单,加上管理学科还不够发达,会计的职能单纯表现为核算与监督,管理职能一直隐藏在核算与监督职能之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形式的变革,经济环境和管理要求发生了变化,会计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职能逐渐受到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贡献也日益突出,会计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内部管理功能凸显。可以说,经济越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越突出,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催生会计职能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拓展了会计工作领域,赋予了企业会计工作新的内涵。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需要会计在发挥传统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同时,主动参与企业内部管理,从传统的“管账型”向“管理型”转变;其次,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和内部管理当局对信息的差异化需求,客观上要求会计部门将企业经济数据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有效会计信息,向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和业绩考评所需的内部管理信息。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三)经济全球化助推会计职能转型。经济全球化使现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而调整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有着不解之缘,可以借助会计信息使经营管理活动科学化并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经济全球化突破传统会计观念,迫切需要重新构建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的会计体系,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转变会计工作重心,加快会计人员从擅长数字运算的管家角色向擅长企业经营管理的专家角色转变,创造性地把数据变成管理信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经济全球化对企业会计的冲击,推动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

(四)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会计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很多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极大地减轻了会计核算工作量,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使得会计人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会计职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计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管理职能;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也有效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会计的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等职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多方数据共享提供了技术平台,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职能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当前,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不重视管理会计

转贴于

工作,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大作用,没有发自内心地需要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因此很少有企业建立相应的管理会计组织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更谈不上赋予会计人员企业战略决策的话语权并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的参与者。企业管理人员长期以来重核算轻管理的陈旧观念,忽视了更高决策层次会计职能的发挥,导致会计职能的拓展得不到重视和支持,会计人员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和积极性,企业会计的业务重心仍囿于传统的核算与监督。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尚无法满足会计职能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具体表现为:首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过于偏重财务会计,忽视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传输,管理会计得不到重视,培养的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浅薄、应用水平低下,管理会计观念淡化,管理技能匮乏;其次,当前既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又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精通计算机技术、拥有管理技能、具备系统运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经验、能够融业务分析、运营分析、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为一体的会计人员更少,多数在职会计人员知识层次较低,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缺乏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识,没有能力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思维,无法利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决策,不能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决策信息和切实解决方案,无法真正发挥价值创造师的作用。

(三)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职能转型。会计人员协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有关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决策的基础数据主要源于财务会计,管理决策信息有时是财务会计资料的直接使用,有时则是财务会计资料的调整和延伸,会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更需要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保障。当前,我国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相关信息不能得到正确反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并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使得管理决策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严重削弱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地位,影响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转贴于

(四)缺乏个性化的管理型会计软件限制会计职能转型。为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受到广泛重视。为满足软件的可推广性,大而全的商品化软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大多设有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等多项管理功能,具备erp系统的诸多管理能力,功能完善且普适性强,能满足大众化需求。但是,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最大弊病是过度强调通用性,没有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软件的特殊需求,软件针对性不强,缺乏专用性、独特性和灵活性,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需要,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导致软件效用无从发挥,限制了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

三、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对策

(一)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会计意识,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条件。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管理会计意识,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考评中的重要地位,为会计人员行使管理职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为此,首先要根据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设置管理会计课程,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其次,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时,可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培养管理会计意识,改变管理层对会计的认识,自觉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力助手。此外,在经济师等经济管理类相关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引导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强化管理会计意识,主动支持和推进管理会计工作。

(二)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管理会计教育,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要切实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实现由“管账”到“管理”的转型,“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为此,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出长期以来一直囿于财务会计的误区,更新会计教育理念,转换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拓宽课程设置,加强管理会计教育,进一步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会计人员参与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又具有管理会计知识和战略管理理念,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的运用,主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增加财富;此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在岗培训,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业务培训和交流,及时更新会计理念和知识结构,积极拓展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紧贴业务、强化服务,促进会计工作职能转变。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型升级,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角色,加强服务意识,主动融入业务前端,自觉将会计工作延伸到业务部门,提供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业务建议与支持全方位的服务,促成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将业务分析、运营分析、战略分析、财务分析诸方面合而为一,把战略思维、管理思维以及财务思维有机统一,有效推动管理思维传达渗透至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规划和调整企业业务发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准确、客观地反映企转贴于

管理会计的功能范文5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获取和有效使用要素资源并把它转化为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的生存要面对两头要素市场和消费者,它要把要素资源转换为消费需要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企业要实现高效资源转换的功能,必须能够有效获取资源和使用资源。会计就是为了满足企业获取和使用资源需要而存在的。第一,它能充当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的信号灯,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第二,它的作用也是提高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科斯说过,企业和市场互相替代,如果企业不能有效进行资源的内部配置,那么它将被外部市场所代替。也就是企业内部必须存在一个“模拟市场”,通过激励来提高其内部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会计通过划分责任主体的责、权、利激励他们有效的使用资源,充当内部“模拟市场”价格信号灯。因此,会计的信号灯功能(在外部市场和内部模拟市场)使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充当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角色,这一功能应该是会计的本质功能。而会计在管理领域的作用应该是其辅助功能,会计管理功能的大小最终应该以企业的需要为标准。如今经济环境的变化已经促使财务中心论向营销中心论转变,我们不宜过分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建立在财务数据之上决策的价值贬值就是因为过分夸大和依赖会计信息的作用,而忽视了更有用的非财务信息。

从整个经济体系看,会计主要是充当资源配置信号灯的角色,这是会计的本质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会计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也参与企业资源管理活动,这是会计的拓展作用,它应该服从经济的需求。具体而言,会计应以市场和企业的经济需求为标准,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特别是对于会计的交叉性学科——管理会计更要把握其辅助性而不是喧宾夺主。对会计学科发展而言,经济需求这一标准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将依据经济需求原则,从企业和市场两个方面对会计的定位作进一步讨论。

二、经济需求原则与会计定位

(一)会计的回归。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膨胀使会计不堪重负,会计系统相对市场毫无效率而言,这都是由于会计的职能被人为夸大,超过了市场和企业对它的经济需要。会计应该回归于提供原始信息和核心的会计程序的角色,而将剩余的功能交由更有效的市场。当前存在的会计信息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会计的角色错位。众多会计人在发展会计的同时没有把握会计定位应以经济需求为原则的标准。

1、市场对会计的经济需求是由它的理性目标公度化所决定的。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度量把经营活动的手段(成本费用支出)和目的(利润最大化)充分联系起来,使得从数字上考量经济理性目标实现程度成为可能。会计同时把这一度量信息披露给市场,使高效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而实现这种理性目标最大化,最终使得整个经济达到理性化的目标。

2、企业对会计的经济需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需求从本质上与市场对会计的需求相同。根据科斯理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者,企业要获得与市场同样有效的资源使用能力,也必须使得内部责任主体的理性行为公度化,这同样也需要通过会计的计量完成。上述需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善企业内部行为理性化的思路:像市场需要界定清楚产权一样,内部责任主体也应转变为产权主体,企业产权主体可拓展为所有者、经营者(MB0管理持有股票)、员工(人力资本的权益化)、企业本身(法人产权),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达到高效使用资源的效果。第二个是管理的需求。企业没有被市场完全替代是因为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协调管理功能。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动态行为,也需要会计的参与。会计以披露的信息在管理这一动态活动中起开头计划和结尾反馈作用,但会计只是一个参与者。

(二)会计在企业的定位。企业是一个吸纳资源和转换资源的组合体,它要解决两个问题:有效获取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从经营者角度来看,企业管理行为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外部市场进行决策;二是对内形成一个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以及企业本身(企业是法人产权)的产权权利,解决委托关系的责、权、利问题,实现面向市场的决策目标。根据经济学观点,界定产权的最好办法是内部行为外部化,也就是说把面向外部市场形成的有效决策在企业内部执行,使得资源在企业每次流动都是一次价值增值,每次业务活动都围绕价值增值进行。因此,从企业管理对象和目标来讲企业管理行为涉及的两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一点:即把有效的市场决策运用在内部的价值管理活动中。那么,会计在这一活动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像市场那样能够进行资源交换的内部价格机制,否则就会被市场所代替。因此企业应该形成一个内部“模拟市场”,在这一“模拟市场”中会计应具有传递内部价格信号的功能。具体而言,就是制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以及度量每一部门对企业的经济贡献,界定出有效的业务活动和无效的业务活动。我国理论界一般把会计在企业中这一功能叫做控制功能,笔者认为不妥。从本质上讲会计在企业中只是充当内部价格信号的传递者,这和在市场充当资源配置信号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会计不应该在充当标准提供者的同时充当标准的评判者(如赋予会计监督功能),否则,就会引起会计功能的错位。就像在市场上会计只是披露信息,信息的评判由审计确认和市场最终决定,会计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也只应该披露内部价格信号,其评判由内部控制确认和企业的“模拟市场”最终决定。

第二,具有管理功能是企业不同于市场的一个特点,市场不可能完全替代企业。会计也应该依据自己信息优势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但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管理活动是总体协调的行为,我们很难撇开一个管理的整体活动单独讲会计的管理活动,会计应该是具有管理作用而不是定位于管理职能这一层次,管理的职能应该还给企业。过于强调会计的管理职能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市场微观基础的企业利润制度,取消了企业利润目标,会计被定义为加强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能够依据成本效益原理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把市场化决策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价值管理活动中,所以经济管理职能应该还给企业,会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成这一任务。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概括地说,会计在企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企业的经济需求进行定位。第一,强化其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价格信号灯功能。邯钢的成本倒推法就是强化会计的价格指示功能,把市场的价格信号传递到企业内部,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高效使用。第二,不宜过于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管理信息的一个子集,而非财务信息由于不受可计量性限制而具有容量大、快速、及时等优势,具有更高的决策相关性。第三,会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本质上是由其提供的信息特点决定的。其可计量性在发挥价格信号灯功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此同时,它的劣势也在于此,为了可计量性,更具有决策相关性的非财务信息被排除在外。仅仅依据财务信息作出的决策不免偏颇,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的会计软件公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正积极向管理软件公司转变。

(三)会计在市场上的定位。我们从环境会计问题的会计功能与市场功能的区别,引入这个话题进行分析。

当大家热火朝天为讨论环境会计如何解决计量问题而伤脑筋的时候,有人对环境会计提出了质疑。加拿大学者桑顿在《环境会计和绿色眼罩》一文指出,别再难为会计人员了,为什么环境问题专家们不能改革产权和义务制度以便于会计师们核算呢?会计应该等到市场交易事项发生之后才加以确认和计量,交易定价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环境问题是由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导致的外部性问题,其对策不是集中在我们如何改革会计上,而是更多地依赖价格体制自身,通过政府力量强行要求企业“把外部性内部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外部性问题还是个市场问题,而不是市场失效,还是应该通过完善市场来解决定价问题,政府不应该插手),因此,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不是会计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我们把市场功能错当为会计功能,把会计在市场上进行了错误的定位。根据经济需求原则,会计是传递配置信号的,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直接面对投资者的信息公告栏,因而是市场进行信号传递功能中较为可见的一部分功能。我们不能因为资源配置信号是从会计显示出来就咬定会计是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会计只能解决“不良”信息但不能解决“不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更多依赖于一个有效市场下的运行机制,科斯定理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制,我们只有通过财产和义务的清晰界定,才能有效运用价格机制。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这样的有效机制,这并不是会计的责任。

以上分析的意义是:只有根据经济需求原则才能对会计进行精确的定位,才能界定好会计在市场上的功能作用,才不会把一个市场问题误以为是一个会计问题。我们并不否认会计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它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者,但问题的有效解决并不决定于它。

三、经济需求原则与会计的学科体系建设

(一)对外部市场而言其对应的学科应该是财务会计,会计的角色定位应该以市场体系的健全为需要。要区分好市场功能和会计功能,不要把一个市场问题误以为是一个会计问题。因此,会计在拓展作用、进行学科发展时应该有经济需求的全局观,会计可以推动一个市场问题解决,但一个市场问题解决的关键并不在于会计的本身,因此,不要把精力浪费在错误的研究方向上。

(二)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言,其对应的学科应该为产权会计:内部主体理性行为如何进行公度化,如何通过划分好各个责任体的责、权、利以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会计往往专注于把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计量,现在是重视企业内部主体经济利益划分的时候了。一种思路就是把责任会计发展为产权会计,解决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问题,服务于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的需要。其实,人力资源会计和对经营主体产权研究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责任主体如何产权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财务报表分解为企业各个产权主体的内部责任或产权报表,发挥会计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信号指示功能。

(三)对于参与管理而言,管理会计应该满足企业管理的整体需要,管理会计应从管理来研究会计,而不是硬要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现成的会计信息参与管理,在不能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限制下,会计提供的管理信息不失为有用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会觉察到会计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不必为会计作用有限而感到不安,这是学科功能不同的效果。

四、讨论会计的经济含义

经济体系主要由市场和企业组成,另外还有一个规则的制定者政府。经济的发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资源配置和资源有效使用。前者由市场完成,后者是由企业完成。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因为从广义上讲企业资源有效使用问题也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不过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而已。如果外部市场能够比企业内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那么企业就会被市场代替,而会计内部在资源配置中(无论是市场的还是企业内部的)起着信号灯的作用。借助科斯定理,我们发现会计在企业的控制功能其实是一种等同外部市场的信号灯功能。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功能体现等同的经济的含义:会计的经济本质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通过提供资源配置(市场和企业内部的)信号,解决经济运转中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源问题。

对于管理领域,会计也应发挥其作用,只是参与性的成份较大,这是管理自身强调综合协调的特性决定的。会计在管理方面应该建立服务观念而不是中心观念,现在管理的中心更多表现为市场营销。波特(1997)说过:企业的价值表现为外在价值(投资者确认的股市价值)和内在价值(客户的价值),但最终表现为客户的价值,以营销为中心正是抓住了实现价值方法的纲。管理会计应该服务于这个价值实现中心,实现从利润管理会计到价值管理会计转变。

管理会计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设计 管理机制设计 整合

一、内部控制与管理机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管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各单位管理都有许多管理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是,无论对任何一个单位来说,管理都是一个系统,各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每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从内部控制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存在于每个领域。所以,任何一个单位都没有独立的内部控制系统,它融于其他的管理系统之中,在设计整体管理机制和各子系统时,都要考虑内部控制的要求。这是内部控制与管理机制关系的主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又是管理机制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它在目标和方法方面,与其他的管理机制成分有一定的区别。

从目标来说,整个管理机制的目标包括:最大善意地使用资源;保护资源安全;如实报告资源营运状况。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保护资源安全和如实报告资源营运状况两个方面,具体又分为安全性目标、真实性目标和符合性目标。所以,内部控制目标只是管理目标的一部分,管理目标大于内部控制目标。从总体来说,管理机制要大于内部控制。

从方法来说,管理机制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1)公司治理。这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机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保证科学决策,二是防止错误及舞弊。(2)公司组织。从企业目标出发,确定要完成的功能,并将这些功能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解,确定机构设置和各个机构的责任和权力。(3)岗位。根据各个组织内部的功能作业分解,确定岗位设置和各个岗位的岗位作业。(4)业务流程。根据组织功能和岗位作业,确定各项功能作业完成的程序和方法。(5)业绩评价。根据治理结构设计、组织设计、岗位设计和流程设计,确定各个层次行为主体的业绩评价方法。(6)激励机制。根据治理结构设计、组织设计、岗位设计、流程设计和业绩评价设计,确定各层次行为主体的工资、社会保障及其他各种所得分配办法。

上述所有的管理方法都可以发挥内部控制作用。但是,为了完成内部控制目标,除了依赖管理方法外,还要设计一些专门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内部控制目标,这些方法在管理机制中是不会出现的,正是由于内部控制的特别要求,才出现了这些方法。

以上所分析的管理方法与内部控制方法归纳起来如上页表1所示。

二、管理机制设计方法

内部控制是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控制方法大多又借用管理方法,所以,必须将管理机制设计与内部控制设计一并考虑。一般来说,管理机制包括七部分:治理设计、组织设计、岗位设计、流程设计、业绩评价设计、激励机制设计和信息系统设计。包含这七个要素的管理机制设计要经过八个步骤,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机制设计原理

(一)战略规划。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及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企业战略。战略是企业关于未来发展的总体构思。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大致需要三个层次的战略,即总体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这三个层次的战略地位和内容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总体战略分解为业务单元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分解为职能战略;总体战略统帅业务单元战略,业务单元战略统帅职能战略。

1.企业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是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是企业的战略总纲,也是企业高层领导指导和控制企业的行动纲领。一般来说,总体战略管理强调五个问题:(1)愿景。即企业的长远愿望,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企业计划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样的客户服务,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于社会。企业愿景还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本质的、根本性的看法。(2)目标。即企业愿景在一定时期的表现,一般用量化指标表现出来。(3)产业组合。即企业计划进入哪些产业。如果要进入多个产业,那么又将如何处理各产业的关系和地位。(4)核心能力。即企业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在所进入产业中的关键成功因素,而且这种能力是其他企业短期无法模仿的。

2.业务单元战略。业务单元战略是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关于本业务单元发展的总体构思,是各战略经营单位负责人的行动纲领。一般来说,业务单元战略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1)业务单元价值链。每个业务单元一定会处于一定的产业中,而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链。对于每个企业来说,不可能将一个产业从头做到尾,企业一定会对产业链有所取舍,在产业链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从产业链中选择要做的环节之后,将这些环节整合起来,就形成企业在本业务的价值链。所以,业务单元价值链是产业链的一部分。(2)业务单元产品设计。是指本业务单元计划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主要的目标市场是什么。(3)业务单元盈利模式。是指在业务单元价值链和业务单元产品设计的基础上,确定本业务单元利润的来源。(4)业务单元战略目标。是指本业务单元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一般用数量化指标表现。并且一般来说是一个指标体系,而不是单个指标。(5)业务单元竞争战略。业务竞争战略是从企业在本业务单元与竞争者如何竞争的思路选择的。总的来说,要从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战略中进行选择。(6)业务单元核心能力。如果企业是专业化经营,则业务单元核心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一致;如果企业是跨业经营,则每个业务单元可能会有自己的核心能力选择问题。业务单元核心能力是企业在本业务单元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这种能力是本业务单元在所在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而且,这种能力是其他企业短期无法模仿的。(7)业务单元投资项目。一般来说,业务单元战略的实现,要依托一定的具体项目,所以,在业务单元战略中,要提出本业务单元投资项目的初步创意。

3.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是在总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确定的基础上,各职能领域如何支持总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的总体构思。它关心的重点是职能领域如何支持总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每个职能领域都应该有自己的战略。一般来说,职能战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职能方针。是指在总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本职能领域的工作宗旨和方向,是统帅本职能工作的思想,也称为职能政策。(2)职能目标。职能目标是职能方针在一定时期的具体化,一般用量化指标表示。(3)职能重点工作。就是根据职能方针和职能目标,确定职能领域工作的主要项目。

(二)功能作业分解。企业要完成其使命,必须要做一些事,这些事可以按不同的层级进行分类。概括分类的结果就是功能,功能本身也有层级之分,如一级功能、二级功能、三级功能;比较细致分类的结果便是作业。作业本身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功能的细化。相关作业合并同类项就得到功能。所以,功能和作业是对企业要做的事所进行的不同细致程度的分类。功能作业分解就是对企业要做的所有的事所进行的由概括到细致的分析,其目的是确定企业做事的一个逻辑体系。

(三)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功能作业分解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设置一些什么机构完成它们,就是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治理设计是指企业高层管理机构如何设计,它的核心是将功能作业中的哪些项目确定给高层,高层为了完成这些功能作业,本身的机构又如何设计。组织设计是对高层所要完成的功能作业之外的功能作业所进行的配置,它一方面要确定内部单位的设置,另一方面要确定功能作业在内部各单位之间的配置。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的共同基础是功能作业分解,同时,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要同时考虑,否则,功能作业的配置就会出现遗漏或重复。

(四)岗位设计。功能作业分解解决了干什么事,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解决了什么机构来干,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来干,岗位设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它将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落实到每个机构的功能作业,再落实到每个机构内部的每个岗位,将功能作业配置到人,解决每个岗位干什么的问题,并且,每个岗位干什么又是与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完全一致的。

(五)流程设计。功能作业分解解决了做什么事,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解决了什么机构来做,岗位设计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即功能作业配置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完成这些功能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流程设计。所以,流程设计是在功能作业分解及配置(治理设计、组织设计和岗位设计)之后,对如何完成功能作业所进行的策划。很显然,它离不开功能作业分解,更离不开治理设计、组织设计和岗位设计。

(六)业绩评价。通过治理设计、组织设计、岗位设计和流程设计,解决了企业各级机构和各个岗位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业绩评价方法,对治理主体、内部单位和岗位进行业绩评价。业绩评价关心的是对既定事项干得怎么样,没有既定事项的确定,是无法进行业绩评价的。

(七)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考虑激励主体和激励客体,另一方面要考虑激励依据。激励主体和激励客体都来自于治理设计、组织设计和岗位设计,对于下级来说,它们是激励主体,对于上级来说,它们是激励客体。各主体的业绩是激励依据,它来源于业绩评价。激励机制的设计离不开治理设计、组织设计和岗位设计,也离不开业绩评价设计。

(八)信息系统设计。管理离不开信息和沟通,所以,管理机制设计必须包括信息系统设计。一般来说,任何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都包括会计系统、统计系统和内部沟通系统三个部分,而且这三部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

三、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既然内部控制方法除了管理方法,还有专门的方法,那么可以在管理机制之外,为内部控制进行一些专门设计。因此,内部控制设计要在管理机制设计的基础上,再增加其特有的内容。

内部控制是管理机制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要与管理机制的其他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内部控制设计要以一般管理机制设计为基础,再增加专门内容。根据上述思路,内部控制设计程序如图2所示。

图2 内部控制设计程序

(一)一般管理机制设计。进行一般管理机制设计,并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二)人事设计和物理控制设计。如果在一般管理机制设计中考虑内部控制的要求还不能满足内部控制的需要或者成本太高,则要考虑将专门的内部控制方法融入一般管理机制中,形成内部控制与一般管理机制融于一体的整合型管理机制。特别或专门的内部控制方法及内容如表3所示。

参考文献:

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