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例6篇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关键阶段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1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5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虽然常见,但也属于疑难病症之一,目前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病症发展到中期、晚期,患者的体例、肺功能会明显下降,治疗也更苦难,且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论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3个关键阶段,期望能更好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效果。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外界环境的所含的微生物、空气质量、温度变化都是呼吸系统出现疾病的主要外在因素。现代西医与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论述,实质都是正虚修复不利、伏邪隐损、外邪侵损。在青壮年时期,外邪侵袭的机会比较少,不能形成足量的质与量的损伤呼吸系统及结构的伏邪,此阶段人的机体正气很旺,可很容易就修复好受损的组织结构,呼吸系统不易患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正气逐渐衰弱,不能很好修复外邪、伏邪反复侵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时常发生。呼吸系统有五种常见疾病:①肺间质纤维化;②肺毁损;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④肺癌;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部分患者最终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为这些患者的身体特征与受到的外邪集合起来,使病情有病程更长、进展缓慢、病情隐蔽的特征。西医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细菌感染有关,并受到外感风寒、空气污染、吸烟等外在因素影响,与中医的论述实质上是一致的。邪气至多一能在人体内形成伏邪,是因为正虚,伏邪持续隐损就会加重正虚,正虚可有津液、阳、阴、血、气等偏重,但以阳虚为主,虚在出现在肺内,肺虚导致其他肾脏虚弱,其他肾脏过虚又影响肺脏,形成恶性孙欢,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加重。此时的病位还在肺部,肺虚一方面不能将邪气祛除,另一方面不能修复受损的组织,最终造成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逐渐被破坏,功能降低,导致呼吸困难,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的关键阶段

“治未病”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有效措施,预防疾病应从发病源头开始。既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正虚修复不全、伏邪隐损、外邪侵损,那么有效预防就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扶正帮修复、祛除伏邪、避免外邪侵袭。避免外邪侵袭方面,有些因素是人为不可抗拒的,比如:空气质量、环境污染等。但是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的因素就可自行解决。另外,还可借助中医药的干预,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根源是慢性支气管炎或雷系慢性感染疾病,比如:咳嗽变异引起的哮喘、慢性肺结核、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等,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正邪僵持,有伏邪将成之势,通常只有不能治愈的咳痰、轻微咳嗽,病情可逆,如果在早期进行有效保健及治疗的话,很易痊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就会被阻断,不会向严重方向发展。但是患者通常因为病情较轻,常被忽视,就失去了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佳时机,伏邪很可能在此时形成。伏邪如果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阴损病症进行就开始了,病情就到了不可逆转阶段,越拖延越难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或类似慢性感染疾病病机都是正虚邪侵,只有外邪祛尽、扶正到位才能治愈,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细致的治疗过程,只有采用中医扶正祛邪方式予以防治才能产生好的预防效果。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关键阶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缓解期等多个阶段。各个阶段的防治方法各不相同,并且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也各不相同。笔者将对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两个关键阶段分别做详细论述。

3.1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其特点是症状加重、病情危急,医生及患者对该阶段患者的治疗都十分重视,多采用西医的消炎、平喘、扩管、祛痰、抗感染等方式治疗,短期内治疗效果很明显。但从整体来看,其临床治疗中存在一些不足:中医的扶正祛邪疗法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发挥最大作用。因为西医对中西缺乏客观认识,或者是中医医生的惰性及应用能力欠缺原因,对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只重视西医的“应急式”治疗,不能有效祛除积存在患者体内的伏邪。只要伏邪、正虚存在,如果遇到一定质及量的诱发因素,就可能再次发病并加重病情。其实,在患者的急性加重期,如综合利用中西医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对该疾病的远期疗效很有好处。在防治急性加重期患者时,首先应辨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虚实性质,再借助中医的扶正祛邪疗法的思路融入整体的中西药应用,比如:西医的提升免疫力、营养支持等疗法都在扶正范畴内;祛痰、抗感染等疗法都在祛邪的范畴内。这样的化就能真正实现中西药协同、中西医结合,实现需扶正的被扶正,需祛邪的被祛邪,长期、短期的治疗效果都会很好。

3.2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因为患者的病症相对平稳,患者及医生对疾病的治疗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忽视了必要的护理。其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占该疾病病情的进展期的比例比急性加重期要多,由于缓解期在整个病程中占据大多数时间,并且,环节之时表面现象,实际并且是一直隐蔽发展的,坚持在缓解期扶正祛邪才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的关键阶段,也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缓解期进行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强项,但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细致摸索适合的治疗方案,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该阶段对患者采取中药治疗以扶正祛邪,对长远疗效有很大好处,可减少住院率、降低复发率。扶正祛邪疗法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能实现扶正所虚之阳、阴血、气及祛除积存在患者身体内的毒、淤、湿、痰就可以,辅助健身锻炼、饮食调理都能帮助实现这一目的。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在早期准确诊断,其病程较长,且发展缓慢,可为预防预留充足时间。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阶段,可将西医与中医扶正祛邪疗法有机结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2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及死因顺位。方法 对2006-2007年来我院就诊的住院及门急诊1262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262例死亡病例中慢性病占66.25%,伤害占26.39%,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占7.37%。死因顺位在各年龄组有着明显的不同。结论 慢性病为主要死亡原因,伤害次于第二位。应加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和伤害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 死因顺位; 死亡病例统计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传染病控制力度的加大,居民疾病死亡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且呈现年轻化或有年轻化的趋势[1]。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死亡病例有普遍性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死亡病例的分析,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2007医院就诊的所有住院及门急诊死亡病例1262例,其中男910例,女352例。

1.2 死因分类及统计分析

死亡原因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分类及编码,资料的统计计算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主要疾病构成

按照WHO将所有疾病分为三大类,1262例死亡病例中慢性病占66.25%,伤害占26.39%,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占7.37%(见表1)。

2.2 死因顺位

前6位的疾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构成达86.84%。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并列死亡谱的首位,占死亡总人数的26.39%;第3位为恶性肿瘤,占死亡总人数的17.83%。男女死亡谱的排位略有不同,男性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为首位,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女性循环系统疾病为首位,其次是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见表2)。表1 1262例死亡病例三大类疾病不同性别构成(略)表2 1262例死亡病例前6位死因顺位及构成比(略)

不同年龄组分析死因顺位,结果表明有明显的年龄特征。0~14岁组以损伤中毒、先天畸形、围生期异常为主要死因;15~39岁组以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40~59岁组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60岁以后的老年人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见表3)。表3 1262例死亡病例各年龄组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0岁~15岁~40岁~60岁~1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2先天畸形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恶性肿瘤3围生期异常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4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传染病内分泌系统疾病5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6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3 讨论

本文资料表明,循环系统、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病是城市居民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为主,占死亡总人数60.61%,该三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重要的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与报道的全国死因资料基本相似[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损伤中毒已成为40岁以下居民的第一位死因,也是40岁以上居民的重要死因之一,这与有关报道一致[2]。其伤害的外部原因中又以交通事故为主[3]。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机动车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使得交通事故频发,成为了青年人最主要的死因。自杀也成为伤害外部原因中的一大因素,值得重视[4]。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中老年生命的主要疾病,其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与国内的一些报道一致[5]。提示人们应加强对中老年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保健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慢性病以及损伤中毒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及残疾,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应加强全民损伤健康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人群的健康保护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加强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的锻炼,以减少此类死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俊峰,冯子健.2001年中国国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41-243.

[2]陆艳,张永红.苏州市2002-2005年居民死亡资料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18(10):510-511.

[3]张明华.2152例死亡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06,7(11):46-47.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3

【关键词】 主要疾病;死亡率

Analysis of death rate of main diseases among urban populations in China

YAO Jian-yi,MIAO Shu-jun,JI Xue-mei,et al.

Offic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eath rate of main diseases among urban population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07,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trend of main diseases’ death in China,and to provide some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death rate of main diseases from 1990 to 2007.Results The three main leading diseases for urban population’s death in 1990 were can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heart diseases,respectively; in 2002 were can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respiratory diseases,respectively; in 2007 were cancer,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heart diseases,respectively; cancer and cardio-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as been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mong urban populations.Conclusion Cancer and cardio-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re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mong urban populations,the risk factors could be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and diet,etc; public health strategy in China is "Prevention first,and combin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arget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 Main diseases; Death rate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主,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首要死因之一,其死亡率位于世界较高水平[1,2]。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3],与之

作者单位:100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姚建义 张伟东);天津市宁河县中医医院(苗树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纪雪梅)

相关的主要疾病的死亡率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旨在掌握主要疾病的死亡率特征,为国家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主要疾病死亡率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调查以及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

1.2 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完成数据录入。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是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8.53%),死亡率为176.23/10万, 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 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前10位的疾病占城市居民总死亡率的91.28%。2002年和2003年度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均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2002年和2003年居民死亡原因前十位的疾病分别占城市居民总死亡率89.34%和90.10%;自2002年起,我国首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统计4,2002年之前的1997年和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三位均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1990年和1997年居民死亡原因前十位的疾病分别占城市居民总死亡率91.33%和91.76%。详见表1。

表1

1990~2007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

位次

200720062003

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

1恶性肿瘤176.23 28.53 恶性肿瘤 90.67 27.25 恶性肿瘤134.54 25.47

2脑血管病111.47 18.04 心脏病 52.97 17.66 脑血管病105.40 19.95

3心脏病100.61 16.29 脑血管病51.69 17.10 呼吸系统疾病 77.29 14.63

4呼吸系统疾病 80.94 13.10 呼吸系统疾病 38.89 13.06 心脏病76.23 14.43

5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37.63 6.09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25.33 6.10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32.55 6.16

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0.38 3.30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0.33 3.32 消化系统疾病 19.31 3.66

7消化系统疾病 17.46 2.83 消化系统疾病 9.65 2.94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4.05 2.66

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7.93 1.28 其他疾病 6.46 2.4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7.08 1.34

9神经系统疾病5.86 0.9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52 1.37 神经系统疾病4.81 0.91

10精神障碍5.35 0.87 诊断不明 4.50 1.29 围生期病2.14 0.89

合计91.28 92.50 90.10

表1

续表

位次

200219971990

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

1恶性肿瘤135.38 23.53 恶性肿瘤135.39 22.71 恶性肿瘤 96.69 21.88

2脑血管病100.61 17.49 脑血管病134.88 22.63 脑血管病88.29 20.83

3呼吸系统疾病 89.90 15.63心脏病99.99 16.77 心脏病 66.21 15.81

4心脏病84.12 14.62 呼吸系统疾病 84.00 14.09 呼吸系统疾病 68.37 15.76

5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50.42 8.77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36.84 6.18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 34.98 6.91

6消化系统疾病 19.60 3.41 消化系统疾病 18.51 3.10 消化系统疾病 17.74 4.02

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4.10 2.4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5.84 2.6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8.01 1.74

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9.68 1.6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8.88 1.4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6.90 1.58

9神经系统疾病5.23 0.91 精神障碍6.91 1.16 新生儿病 5.77 1.51

10围生期病4.87 0.85 神经系统疾病5.77 0.97 其他疾病 4.95 1.29

合计89.34 91.76 91.33

2.2 性别差异

2006年男女城市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均为恶性肿瘤,男女前3位主要致死性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以及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1990年男女城市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男女前3位主要致死性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1990年和2006年男性居民死亡原因前10位的疾病分别占城市男性居民总死亡率92.46%和92.78%,1990年和2006年女性居民死亡原因前十位的疾病分别占城市女性居民总死亡率90.83%和92.11%。(表2)。

表2

1990年、2006年我国城市居民不同性别主要疾病死亡率统计

位次

19902006

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

1恶性肿瘤122.1224.98恶性肿瘤110.7930.45

2脑血管病102.0720.35脑血管病53.6716.34

3呼吸系统疾病81.7816.29心脏病52.6116.11

4心脏病80.9413.10呼吸系统疾病40.9512.91

5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41.047.58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32.546.87

6消化系统疾病20.674.21消化系统疾病11.563.14

7新生儿病17.161.62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8.572.53

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7.691.55其他疾病5.191.77

9肺结核7.591.54诊断不明5.391.37

10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7.161.2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591.29

合计92.4692.78

续表2

位次

19902006

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原因死亡率(1/10万)构成比

1脑血管病76.6621.39恶性肿瘤68.3723.02

2恶性肿瘤73.6418.16心脏病53.1019.71

3心脏病60.3917.73脑血管病49.1318.11

4呼吸系统疾病57.7616.59呼吸系统疾病35.6913.26

5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28.556.1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17.915.09

6消化系统疾病14.903.80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2.284.35

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8.902.30其他疾病7.863.25

8其他疾病5.051.78消化系统疾病7.682.67

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6.381.6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361.48

10新生儿病14.261.36诊断不明3.541.17

合计90.8392.11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首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2007年城市前3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这三项就占总体疾病死亡原因的62.8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将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状况等的变化,也将影响疾病模式的变化[5-7],与之相关的主要疾病的死亡率也发生了变化。

自2002年起,我国首次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统计[4,8],ICD-10在分类轴心上强调以病因为主,尽管我国推广应用ICD-10已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以及编码和统计人员在执行和使用ICD-10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做法,可能导致各地统计上报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降,因此在处理相关数据时需要结合相关的较为严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根据对200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计:慢性病占43%,中国更是达60%[2,5]。慢性病发病的高发人群是成年人,导致大量劳动力损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虽然现在慢性病的主要患患者群仍是中、老年人,但年轻人比例逐渐上升,美国是慢性病防治做得较好的国家,它总体的慢性病比例在下降,但其年轻人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足见,慢性病的低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9]。

我国近年已经制定并完善了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规划,提出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一些主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今后应该加强在我国公共卫生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普及范围,扩大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这对于倡导健康行为,降低肿瘤以及其他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lin D Mathers,Cynthia Boschi-Pinto,Alan D Lopez,Christopher JL Murray.Cancer incidence,mortality and survival by site for 14 regions of the world.Global Programme on Evidence for Health Policy Discussion Paper No.13 200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4 update.Geneva,2008.

[3] 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卫生部,2004.

[4] 董景五.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的几点体会.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38-3039.

[5] 中国慢性病报告.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

[6] Yang G,Kong L,Zhao W,Wan X,Zhai Y,Chen LC,Koplan JP.Emergenc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Lancet,2008,8,372(9650):1697-1705.

[7] Wang L,Kong L,Wu F,Bai Y,Burton R.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Lancet,2005,366(9499):1821-1824.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4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8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它是位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之后,与艾滋病并列的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而到2020年将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本文探讨护理工作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1],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的不良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促进患者康复,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单盲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样本在性别、年龄、病程、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

两组均有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两组患者每人发一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手册》作为自学材料,除此之外,对照组在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未做护理干预。

1.2.1 观察方法干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内容,熟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种类、适应证、副作用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依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并及时提出相关问题。自编“患者治疗记录监督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运动情况、并发症及其他情况等。每季度对记录内容整理,进行整体分析。

1.2.2 干预组干预方法每周组织例会一次,通过讲解健康知识使患者和家属确切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含义、危害,明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明确治疗的目标,知道吸烟、环境污染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控制。具体包括:①戒烟干预。向患者讲解长期吸烟而使呼吸道黏膜受到剌激发生损伤,引起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气管平滑肌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静脉丛淤血,气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引起气道疾病,戒烟后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增生,黏液排除能力增加,感染减少,咳嗽减轻,体质增强,戒烟主要靠决心和毅力,为此我们制作了戒烟卡,告诉患者戒烟的好处;找出吸烟的原因;坚持戒烟承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入有害煤烟粉尘和刺激性气体。②营养干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给患者以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注重膳食合理平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1 500 ml/d以上,保持口腔清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③氧疗干预。吸氧是治疗COPD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少数患者认为氧气可吸可不吸,因此,护士在给干预组患者进行氧疗时,应耐心、细致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意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时,护士可让患者俯卧位吸氧,3 h/d,其他时间可采用自由。④运动干预。合理的锻炼和体疗,如呼吸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训练(让患者上身放松做深呼吸,呼气时腹部下陷,吸气时腹部鼓起,亦可用手加压腹部,反复练习,注意准确性)、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缩唇做口哨样缓慢呼气,在不感到费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当病情处于缓解期,要进行适度运动,如外出散步、慢跑、做健身操,传统的气功疗法等。耐寒锻炼,养成用凉水洗脸的习惯,温水沐浴和呼吸新鲜空气,做到四季坚持不懈,注意天气变化, 随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⑤心理干预。干预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护患双方共同分析治疗中出现的反复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制定对策,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改变心理上的被动位置,树立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有良好的心态。这样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3 疗效标准

显效:2年内基本没有发作,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有效:2年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及发作时病情明显减轻,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无效:发作次数及一般状况与原来无明显改善或在2年内死亡。

2 结果

干预组40例治疗及干预2年后,显效14人(35%),有效23人(57.5%),无效3人(7.5%)。总有效率92.5%。其中1例在治疗期间死于急性发作。对照组2年后,显效8人(21%),有效(52.6%),无效(26.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体重、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测定及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均有好转。

3 讨论

COPD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因生理功能减退常伴发其他疾病,免疫力低,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无法根治,有资料显示,15%和20%的吸烟者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70%的慢性肺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2,3],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营养不良的程度更加突出,对于营养不良以及营养正常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4]。长期氧疗还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提高生存率[5]。研究表明,俯卧位吸氧能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分流,改善膈肌运动,俯卧位吸氧是提高PaO2的直接原因。

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和心理平衡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效果显著,对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要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绝非易事,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患者慢慢适应,自觉接受,达到预期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我们应将多种干预措施融为一体,依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让患者真正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树立健康理念,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对慢性阴塞性肺疾病的控制产生积极影响。专家建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长期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常处于空气污染环境、有家族病史者、超过40岁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以及日常活动或运动时呼吸急促者,应定期到专业医院进行肺功能仪器常规检查,以检测在最大肺活量过程中的第1秒内所呼出的空气容积。

[参考文献]

[1]王崇华.护理社会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5-60.

[2]Thomsen C .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dvanced pulmonary disease[J].Respiratory Medicine. 1997,91:249-254.

[3]Landbo C, Prescott E, Lange P,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nutritional statu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9,160(6):1856-1861.

[4]Katherine GD, Laurie G, Stanley HS, et al. Nutritional status and mortal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6,153(3):961- 966.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

R541.4 A 1673-7210(2015)01(c)-0088-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并发亦较常见。临床上发现CH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占10.3%~25.6%,CHD合并COPD虽无准确资料统计,但百分比应较上述结果更高。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病理变化,临床上老年人中COPD患者可并发CHD。有报道指出COPD是CHD的一个危险因素,两者具有相关性,COPD可使CHD、中风等病更易发生。为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致死率,亦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COPD患者以及COPD合并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老年COPD患者并发CHD的相关因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76例COPD患者,其中38例为单纯COPD患者(单纯组),38例为COPD合并CHD患者(合并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单纯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5~84岁,平均(71.22±5.46)岁;合并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65~85岁,平均(71.55±5.7)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5~85岁,平均(71.75±6.11岁)。入选标准:①COPD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COPD诊断标准;②CHD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颁布的诊治标准;③并发CHD的患者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等。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测指标与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液,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茂名市安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外周的血细胞数目,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测定血脂、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采用MS-SCT型肺功能仪(上海名元实业)测定受检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CRP、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指标测定均于受检者冠脉造影前1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的血清学炎性指标及FEV1%比较

合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CRP及FEV1%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RP及FEV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小板、CRP及FEV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果见表1。

2.2 COPD合并CHD患者FEV1%与相应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COPD合并CHD患者FEV1%与纤维蛋白原、CRP、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呈负相关(r = -0.662、-0.718、-0.396、-0.345,P < 0.01或P <0.05)。见表2。

2.3 COPD合并CHD患者FEV1%与相应指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纤维蛋白原水平、CRP水平是影响COPD合并CHD患者患者FEV1%的不利因素。见表3。

3 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吸烟人数的增加,COP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COPD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咳嗽等症状,不但有气流受限特征,往往伴有肺实质的破坏和肺血管的异常以及血液弥散功能的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CHD的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来阐述。最早提出的是脂肪浸润学说认为,本病发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脂质代谢失常与其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动脉壁对从血浆侵入的脂质的反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壁出现楼板样斑块,而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则是构成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虽然动脉壁也能合成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但近年来,对动脉壁和内皮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研究,以及对粥样硬化病变的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检查的结果证实,粥样斑块中的脂质主要来自血浆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磷脂等,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而溶解运转的LDL含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最多,VLDL含三酰甘油最多,高密度脂蛋白(HDL)含蛋白最多,血浆中 增高的脂质即以LDL和VLDL或经动脉内膜表面脂蛋白脂酶的作用而分解成残片的形式从下述途径侵入动脉壁:①内皮细胞直接吞饮;②透过内皮细胞间隙;③经由内皮细胞的LDL受体;④通过受损后通透性增加的内皮细胞;⑤通过因内皮细胞缺失,而直接暴露在血流的内膜下组织脂蛋白进到中膜后堆积在平滑肌细胞间,胶原和弹力纤维上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和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吞噬大量脂质成为泡沫细胞;脂蛋白又降解而释放出胆固醇,胆固醇酯、三酰甘油和其他脂质LDL还与动脉壁的蛋白多糖结合,产生不溶性沉淀都能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形成粥样斑块脂蛋白中的HDL可将胆固醇送到肝脏分解抑制细胞摄入。LDL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因而被认为有动脉硬化发病机制图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脂质经过氧化作用而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有细胞毒性损伤细胞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部位动脉血管的慢性疾病,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缓慢发展,并持续进展,可能在中年或中老年时出现临床症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升高。COPD常见于老年人,可能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有关。COPD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衰、系统性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而在重度气流受限的COPD患者中,CHD是引起COPD患者病死的最主要因素,其潜在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本研究显示:与单纯组比较,合并组的FEV1%显著增加(P < 0.01),说明合并组与单纯组均出现气流受限;血小板、CRP、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纤维蛋白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 < 0.01或P < 0.05),说明血清学炎性指标也有明显改变。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合并CHD患者FEV1%与纤维蛋白原、CRP、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均呈负相关,表明气流受限越严重,全身炎症越明显。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纤维蛋白原水平、CRP水平是影响合并组患者FEV1%的不利因素。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它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白细胞总数增大可作为CHD独立的危险因子的一种,中性粒细胞在体内一旦被激活,可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进而损害血管壁,加速粥样斑块的破裂,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发生闭塞。

综上所述,气流受限是CHD的不利因素,全身炎症与CHD有密切关系,据国外报道气流受限轻度增加,可使CH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COPD患者相关心功能的监测,密切关注全身炎症相关指标,为早期识别COPD合并CHD患者,及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

李捷,房宾.冠状静脉窦宽度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临床价值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5):670-671.

白雪军.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危险因素筛选与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544-2545.

胡翠芬,龙莹,周少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2014,34(10):63-6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赵华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阻滞剂的探讨.中国医药科学,2014,(4):50-52,59.

黄大千.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诱导因素分析.健康之路,2014,(2):206-207.

胡海英,付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32例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4,(4):117-118.

张晓红,段喜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96-198.

曾晓辉,王玫玲.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及护理体会.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5):372-373.

陈红丹.老年冠心病伴发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39-3841.

杨国军,李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状态下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5):500-503.

贾洪艳,武子霞,赵春玲,等.B型脑钠肽联合Tei指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右心功能.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8):495-496.

陈卫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8):434-435.

黄仁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45-146.

张影清,胡惠林,吕晓东,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安全性观察.浙江医学,2013,(16):1525-1526.

吴健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误诊、漏诊31例分析.内科,2013,8(4):386,385.

葛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3,(23):69-70.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6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人口资料由苏州市公安局提供。

1.2 死因分类及统计分析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分类及编码。分别计算2002~2005各年的粗死亡率及平均死亡率,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为标准,计算标准化死亡率。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Death Reg 2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死亡率

2002~2005年,全市年均监测人口数5 937 340人,年均死亡40 971人,年均死亡率为690.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6.01/10万。各年及男女性的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见表1。男性的平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

表1 2002~2005 苏州市居民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10万)

2.2 死因顺位

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居前5位的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185.58/10万)、脑血管疾病(136.4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05.58/10万)、心脏病(64.45/10万)、损伤和中毒(55.71/10万)。前5位死因占全部死因的79.38%。男性居民前5位死因的顺位分别为恶性肿瘤(240.49/10万)、脑血管疾病(137.91/10万)、呼吸系统疾病(116.18/10万)、损伤和中毒(66.75/10万)、心脏病(61.77/10万);女性居民前5位死因的顺位分别为脑血管疾病(135.08/10万)、恶性肿瘤(131.5/10万)、呼吸系统疾病(95.15 /10万)、心脏病(67.08/10万)、损伤和中毒(44.85 /10万),见表2。

按不同年龄组分析死因顺位,结果表明,0~14岁组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先天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新生儿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15~44岁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45

~59岁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60岁以后的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

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见表3。

表2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原因构成、顺位及死亡率(1/10万)

3 讨论

死亡统计资料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疾病负担以及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制订卫生工作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及有效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苏州市2002~2005 年死亡统计资料,探讨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主要疾病负担,为宏观卫生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是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这5种死因已占全部死因的79.38%。由此可见,恶性肿瘤及心脏、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已经是苏州市居民重要的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也是苏州市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这与报道的全国死因资料基本相似[1]。Jiang He等[2]曾对我国40岁以上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这是近年来关于中国人群死亡原因的权威性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肺炎和流行性感冒、感染性疾病(依据ICD-9进行死因分类)是我国居民的前5位死因。本研究结果总体上与Jiang He的结果相近,但也有不同之处。在本研究中,感染性疾病所致的死亡已退居至死因顺位的10位左右,而损伤和中毒已进入到死因的前5位。这表明苏州市居民死亡谱及疾病负担与全国同步发生变化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在死亡谱和疾病负担方面的地位显得更加突出,而感染性疾病却降至死亡谱和疾病负担的次要位置。

苏州市慢性疾病所致的死亡呈年轻化或有年轻化的趋势。例如,在15~44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已分列死因的2、3、4位。值得警惕的是,损伤和中毒是45岁以下居民的第1位死因,也是45岁以上的重要死因之一,在45~59岁为第2位死因,在60岁以上为第5位死因。慢性病以及损伤和中毒不仅能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及残疾,还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苏州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农村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职业危害、交通安全等矛盾日益突出,预防与控制各种慢性病以及损伤和中毒的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将慢性病以及损伤与中毒列入各级卫生工作的重点已刻不容缓。

4 参考文献

[1]杨俊峰,冯子健. 2001年中国国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