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防治范例6篇

慢性病的防治

慢性病的防治范文1

关键词:冬病夏治;三伏灸;慢性肺病治疗: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瑰宝,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温化痰饮,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丸药,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治疗。而患此类疾病的患者,多以阳虚体质为主,所以在寒冷冬季会发病加重,平时也易受凉感冒,感冒又常诱发哮喘加重。“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泄,气血畅通,药性易于由穴位渗入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对相应脏腑进行调节,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合一”、“因时而异”、“春夏养阳”的自然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三伏天”人体毛孔具开,药物易于透过皮肤渗透到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药达病所。本法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穴位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内病外治”法的一种,它通过穴位,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数贴,可达到最佳疗效。

我国在肺病科开展“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咽喉炎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统计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临床发现,不少咳喘患者发病时除了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在经“三伏天穴位贴敷”以后,冬天咳喘发作的次数减少了,症状减轻了,有的患者甚至痊愈了。另有很多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的人群,自从贴敷以后,感冒的次数减少了,症状轻了,病程短了,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控制,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近几年来,由于此疗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已引起全国中医界的关注,纷纷抓住“三伏”这一有利天时开展“冬病夏治”活动。

慢性病的防治范文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而且病程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者是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总称。

由于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导致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增长,许多家庭因此返贫致至贫,慢性病已成为社区一个重要的医疗卫生问题。

多年的社区慢性病防治经验告诉我们,社区慢性病防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多部门协作是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关键

1998年我们刚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现场调查时,由于经验缺乏、人员少、场所不固定等原因,再加上社区居民对慢性病防治工作不了解、不配合,常常把我们拒之门外,使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非常缓慢。

1999年,我们积极开发领导层,向领导班子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社区慢性病发病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使领导认识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领导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成立了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领导小组,使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得到了保障。确保了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

掌握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基础

社区人群慢性病疾病调查表明,慢性病发病率为32.1%[2],患者常因疾病的困扰,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烦躁、自卑、丧失生活信心等情感障碍的疾病,抑郁、焦虑状态直接影响患者自然转归、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危险因素的存在以及危险因素占有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遗传、饮食、肥胖、吸烟、酗酒、个人生活习惯、居住和工作环境、心理因素等。上述危险因素在社区人群中有上升趋势。

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社区面临众多慢性病患者求助于医疗卫生服务,掌握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基础。

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对象是所有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慢性病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的保健责任感,改变错误的因果观和不良的健康信念模式,正确地认识、评价和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了解自身疾病的性质及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其主要危险因素及后果。

学会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纠正不良习惯,发现和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逐步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使患者了解控制自身疾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科学的用药以及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的基本措施。

合理的营养膳食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对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肥胖和超重可使患病和死亡的危险增加,预期寿命显著缩短[3]。

维生素的缺乏或摄入不足,尽管不会出现明显的缺乏症状,却是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设计合理的营养膳食,平衡膳食营养素,减少食盐的摄入量,粗细谷物搭配,酌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水果及绿色蔬菜,戒烟限酒,维持正常的体重指数等,均有利于慢性病的控制。

(2)适量运动: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适量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可增进血液循环,增加呼吸容量,改善氧的吸入和CO2排出,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肌活力,维持各种器官的健康,运动可加速脂肪代谢速度,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维持正常体重,但慢性病患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应注意循序渐进,如大强度运动对某些疾病或老年人有危险,低强度运动对心肺功能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3)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慢性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和特效的治愈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在慢性病预防和控制中进行主要危险因素检测的建议,只有通过有效的危险因素控制对疾病进行预防[4],运用社区诊断技术、评估技术为社区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资料,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掌握慢性疾病的状况,及时跟踪监测病情,监测行为危险因素,才能获得科学可靠的信息资源,连续的病情和危险因素监测以及及时的评估是社区慢性病的防制策略的重要环节。

(4) 加强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慢性病患者约80%的时间是在家庭和社区,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下,学习自我管理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让病人有能力、有信心自己照顾自己。同时,社区资源与政策,卫生机构及卫生专业人员,患者家庭等要提供帮助和支持,使慢性病患者能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林义,王大宽,马杭州,窦连成.安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五年的经验与效果.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2):75~76

慢性病的防治范文3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指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发生、发展一般依从正常人群高危人群(亚临床状态)疾病严重并发症的过程[1]。影响慢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年龄、性别、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生活行为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其中生活方式是慢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从慢病发生、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实施生活方式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干预越早,效果越好[3]。

据调查【4】,我国慢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在持续上升,2000 年已高达 80.9%,死亡数近 600 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解决慢病问题迫在眉睫。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有效地干预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增加促进健康行为的频度,减少不良生活行为,是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根本途径。国内外的经验都已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当代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促进人类健康的首要战略。健康教育是目前开展慢病防治最经济、最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

2.家庭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

指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5]。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实质是一种干预,

提供行为改变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KABP)认为:卫生保健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因此,健康教育在改变人们不良行为方式、预防疾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

2.2 家庭及其作用

是指在同一处居住的,靠婚姻血缘或收养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的人所组成的基本社会单位。国内家庭医学理论认为[7]家庭功能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满足家庭成员各种需求的能力,体现在家庭成员间相互爱护、相互支持、彼此间情感沟通以及共同承担生活事件和压力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情感、生育、社会化、经济、抚养和赡养、卫生保健等功能。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就像一个人,人体的一个细胞一样,所以人体的这个细胞健不健康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家庭是否和谐,是否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家庭是推动科学生活方式,调整膳食结构,改善国民营养不良的一个关键环节。

2.3 家庭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家庭对健康的影响涉及到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或行为的各个方面,是个人健康或疾病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一个场所,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健康教育是以家庭健康为目标,对家庭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家庭成员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便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包括家庭居住环境卫生、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体育锻炼、防病知识和家庭重点成员健康教育。良好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与营养、家庭及个人行为习惯、休闲与健身运动。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科学对待家庭不良生活事件,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人们在家庭中可以凭借“一家人”的身份,获得外人所不能或不易提供的建议、帮助或关心[8]。

以家庭为一个集体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改善家庭中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糖尿病是一种多因果的现代生活方式病,普遍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控制血糖。因此,利用家庭的特殊功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利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医学知识,对患者实施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去除危险因素,改善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态度,改变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且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家庭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3.1家庭健康教育在干预慢病危险因素中的重要性

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遗传、超重和肥胖、不健康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精神压力过大、过量饮酒等,除年龄、性别和遗传背景无法改变外,其他危险因素都是可以干预的。因此,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发生慢性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对于人群来说,这是最经济亦三最有效的措施。在家庭健康教育中重视生活方式教育,如控烟限酒、合理营养、适度锻炼、心情舒畅等,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影响和相互监督,比起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良好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建立。

3.2 家庭健康教育在慢病临床前期的重要性

慢病的大多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完全做到病因预防是不可能的,但由于慢病的发生大都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可行的。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有利于掌握常见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并提高家庭成员自我监护和对一些疾病早期发现和处理的家庭保健能力。通过定期体检和筛查以发现家庭成员中疾病初期(亚临床型)患者,并使之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3.3 家庭健康教育在慢性病临床期和康复期的重要性

对于慢性病临床期和康复期病人,力求做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康复。而病人的心理支持、自我管理和护理工作需要由本人和家人共同承担,如:督促或者协助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按时服药和测血压、血糖,帮助瘫痪者翻身按摩,以防褥疮、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等等,在漫长的病程中对病人和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能让临床期和康复期病人在生理、心理调节都处于稳定状态,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再者慢性病是一项经济投入大,见效慢的疾病,我们通过家庭教育让家庭成员来承担恢复期的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有利于病人延长生命。

慢性病的防治范文4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教师慢性咽喉炎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将2006年~2008年对皇姑区幼儿教师体检中慢性咽喉炎病例分析。结果幼儿教师患慢性咽喉炎的比例各年平均为39.5%,且患病数构成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幼儿教师慢性咽喉炎的病因除共同因素(病毒、细菌感染、粉尘、化学气体刺激、饮食)外,还有其独特的职业因素,该病的及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慢性咽炎及慢性喉炎常合并存在,习惯上称为慢性咽喉炎,应是教师职业的常见病,因职业特点而发声过度,长时间受粉尘刺激及呼吸道有慢性炎症,长期咳嗽及脓性分泌物刺激咽喉部,急性咽喉部炎症长期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最后都容易引起慢性咽喉炎。

t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6年一2008年皇姑区幼儿教师体检中慢性咽喉炎病例,分类统计见表1。

诊断标准:凡有咽部发干、刺痛、灼热、发痒、异物感等自觉症状之一和咽部粘膜充血及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半年以上者诊断为慢性咽炎。间接喉镜下见声带充血肥厚,闭合不良,声带小结或息肉且患病在三个月以上并自觉声音嘶哑者诊断为J漫性喉炎。

1.3方法

按统一设计表格,进行病例资料统计,算出慢性咽喉炎病例占体检总人数的比例。

2结果

慢性咽喉炎各年平均病例占体检总人数的39. 58%,且患病数有逐年上升趋势。见表to

3病因分析

幼儿园教师慢性咽喉炎的患病率占体检人数的构成比很高,这表明幼儿教师的发病原因除共同的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粉尘、化学气体刺激)外,还可能与其职业因素有关。

3.1职业因素

即长期不恰当的发音和过度用嗓,幼儿教师长期讲课及发音方法不科学,使喉部和咽部粘膜在强气流的长期冲击下充血肿胀,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1]

3.2精神因素

由于幼儿教师责任重大,压力大,大脑神经系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失去对中枢或外周免疫器官的有效调节,继而神经末梢递质和多肤与淋巴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介导对免疫系统调节失调,致使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慢性感染。

4慢性咽喉炎的

4.1注重卫生

减少不良刺激,建立优美整洁的教学环境,注意室内清洁,空气流通,保持温度适宜,干燥的室内应用加湿器,避免有害粉尘,气体刺激鼻咽喉,气管等上呼吸道部位,保持口腔清洁。

4.2保持心情舒畅

尽量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心理失衡、伤心、焦虑、愤怒而感到不愉快,从而产生气郁不畅,最终导致咽喉疾病。

4.3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机会,

4.4科学饮食

少食油炸、煎、炒、荤发海鲜、辛辣食物,力戒烟酒。

4.5学会科学发音

就是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及合理利用气息,使用“高位置声音,低位置气息”的科学方法,这样减少声带负担,防止声带疲劳,使声音洪亮、浑厚、清晰。

5慢性咽喉炎的治疗

5.1物治疗

慢性咽喉炎可选用中成药健民咽喉片,桂林西瓜霜、草珊瑚含片、华素片等,可选用黄氏响声丸、清音丸、金嗓子喉宝。也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吠喃西林溶液,2%硼酸液含漱,含漱时头后仰,张口发“啊”音,使含漱液能清洁咽后壁。急性发作时可采用雾化吸入法,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一8万单位和地塞米松5毫克放人超声雾化器中使药液雾化,让病人吸人雾化药液,每日一次,4-6次为一疗程。

5.2饮食疗法

慢性病的防治范文5

[关键词] 健康调查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述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另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WHO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且指躯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1]。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生命质量(QOL)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2],各种生命质量的测量工具也应运而生。1988年美国蓝德公司在医疗结局研究(MOS)的基础上,推出了简化健康调查表(SF-36)。1990年修改后,获得标准版本(1.0),经美国不同种族人群及其他几个国家人群的大量研究证实,SF-36具有可接受性、信度和效度。国际生命质量评价组织(IQOLA)推荐使用SF-36进行生命质量的测定。1996年SF-36国际版本(2.0)问世,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对其进行了翻译,12个国家制定了自己的常模[3,4]。本文对SF-36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SF-36的介绍

1.1 测量模型 SF-36是一个多条目的简短形式的调查表,一般只需 5~ 10 min即可填答完毕。其测量模型包括36个条目、8个领域和2个综合测量。36个条目中,第2个条目是自我对健康状况改变的评价,其余35个条目分别归属8个不同领域:躯体功能(PF,10条)、躯体功能引起的角色受限(RP,4条)、机体疼痛(BP,2条)、总体健康评价(GH,5条)、活力(VT,4条)、社会功能(SF,2条)、情感原因引起的角色受限(RE,3条)、心理健康(MH,5条),这8个领域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测量,即生理内容综合测量(PCS)和心理内容综合测量(MCS),其中PF、RP、BP 3个领域对PCS贡献最大,SF、RE、MH 3个领域则对MCS贡献最大。除了第2个条目不参加评分外[5],其余35个条目均可评分,并计算出8个领域、2个综合测量的分数,以便说明各种卫生问题对健康的不同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卫生措施所显现的主要效果[6]。

1.2 信度和效度 SF-36的8个领域和2个综合测量的信度,已经用内部一致性和复测信度进行了评价,在出版的文献中,信度的统计值已经超过了推荐标准0.7。最早的15项研究显示,除了SF领域的信度中位数为0.76外,其余7个领域的信度中位数都≥0.8,另外复本测量的结果显示,MH领域的信度达到了0.93[4]。 SF-36的内容效度、现时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以及预测效度均已有研究证明[4,5,7~9]。内容效度研究显示,SF-36是一般测量,包括最常代表健康的8个概念,不包括睡眠问题、认知问题、性功能、家庭功能、饮食等特定问题。为了方便对SF-36未包括的概念进行测量,SF-36使用手册提供了8个领域、2个综合测量与其他的32个一般性概念、19个特定性问题的相关性。结构效度分析表明,SF-36的8个领域、2个综合测量所反映的意义确实有显著差别。横向和纵向用已知分组的方法测量效度也证明MH、RE、SF及MCS是有效的心理健康的测量;PF、RP、BP及PCS是有效的生理健康的测量[3,4]。在预测效度的探讨中,已经有研究将SF-36的8个领域和2个综合测量与卫生服务的利用、抑郁症的临床进程、1年失业、180 d生存以及5年生存等情况联系起来[4]。

1.3SF-36中文版的研制 SF-36中文版的研制首先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华人[10]和香港人群中[5]的研究。本世纪初,原华西医科大学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分别以四川省城乡居民、杭州市社区居民为对象对SF-36的译制、文化适应性修订、信度效度评价、量化标准等做了研究,以探讨SF-36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5,11]。两个研究均采用了翻译和回译的方法译制量表,并根据中国人群的习俗对个别条目和答案进行了修订。研究显示,SF-36在中国人群中的信度尚可,除SF和VT两个领域外其余领域的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0.7,复测信度在城市人群较理想,而在农村人群较低。SF领域的测量信度低,与对美国华人和香港人群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中国人传统上不太重视社会功能也不太习惯社会功能的评价有关[11]。因子分析结果显示,8个领域和2个综合测量的结果与SF-36的理论设计基本一致,累计贡献率均大于40%,但有些条目在其所归属的领域及有些领域在其所归属的综合测量负荷值较低,特别是在心理测量的领域出现了混乱。对杭州市区居民的研究显示,除了SF领域,其余领域的条目对领域的趋同效度和区分效度都比较理想,且中文SF-36能有效区分已知分组[5]。根据对四川省城乡居民的研究制定了SF-36评价参考值,并在四川省绵阳市人群中进行了SF-36量化标准研究,采用量化标准后,8个领域的得分值高低顺位更接近量表假设[12,13]。

2 SF-36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SF-36简洁多维,灵敏度、分辨率高,信度效度好,适用性强,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慢性病防治领域的研究

2.1 对慢性病临床治疗结局的评价 慢性病的病程长,人群患病后长时间或终生处于带病状态,临床治疗只能改善或控制病情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生命质量进行医疗结局的评价,但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在对肾移植术后、腹腔镜术后、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糖尿病、前列腺癌等多种慢性病病人的生命质量研究中均肯定了SF-36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价多种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提出改进的措施[14,15]。TSUJI-HAYASHI等人[14]用SF-36对日本肾移植术后病人的生命质量调查显示,肾移植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PF、SF领域都有所提高,但GH领域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美国及苏格兰的研究结果不同,TSUJI-HA-YASHI用一些心理、社会因素解释了此现象。BOUSQUET等[15]用SF-36调查,首次证明了H1 阻滞剂―― ―西替立嗪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2.2 在社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用SF-36可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监测,比较慢性病患病人群与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评价不同慢性病的疾病负担,找出患病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英国HEMINGWAY等[16]对5 070名男性、2 197名女性做了纵向调查(平均随访36个月),显示SF-36测量的健康功能随着年龄、社会阶层、疾病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而且这些改变是发生在较短时间内的,说明SF-36对人群改变具有敏感性,可以用于监测人群健康。SCHLEND等[17]比较了尿失禁、前列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O)、艾滋病(AIDS)、纤维肌痛、高脂血症等6种慢性病病人与正常人群的生命质量,结果显示,慢性病病人在许多领域生命质量低于常人,但不同疾病所影响的领域及影响的程度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另一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院外病人调查中,THRUSTON等[18]发现心理忧郁主要影响该地区慢性病人群的GH、SF、RE、MH,而疾病的严重性主要影响PF,在该地区慢性病人群中心理忧郁是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减轻心理忧郁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该地区慢性病人群的生命质量。

2.3 评价慢性病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生命质量 很多慢性病病人经临床治疗后转回家中,由其朋友或家人照顾,这些人的生命质量会不会因为照顾病人而发生改变,是否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是否会对病人的康复产生影响,值得研究。在国外,已有研究用SF-36调查家庭照顾者的生命质量。NORTHOUSE等[19]在对乳癌复发者家属的研究中发现,病人家属的MH领域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比病人本人还要低,他们显得更加无助和紧张,因此,研究者提出应该为病人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得他们保持心理健康,能更好的照顾病人。

2.4 作为研制其他量表的效标目前,对生命质量的评价仍然没有金标准,ROT-STEIN[20]在为多发性硬化病人制定生命质量评价量表(RAYS)时,以SF-36为效标,证明RAYS的效度。国内也有研究以SF-36作为效标制定自测健康评价量表[21]。 转贴于

3 SF-36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大量研究证实SF-36的适用范围广,但也有例外,如HOBART等[22]的研究发现,SF-36的8个领域中有5个对脑卒中病人生命质量评价的效度不理想。因此,SF-36在某些疾病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另外,在中国人群中应用SF-36,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也应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 廷尉.社会医学理论与实践[M]. 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 1990:271-280.

[2] 刘 荣海. 生命质量及其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2):266-268.

[3] 王 素华. SF-36健康调查表的应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10(2):266-268.

[4] WARE J E. SF-36 health survey update[J]. Spine, 2000,25(2):3130-3139.

[5] LI L,WANG H M, SHEN Y . Chinese SF-36 health survey:translation,cultural adaption,validation and normalization[J].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2003,57(4):259-263.

[6] 刘 朝杰,李俊,李宁秀,等. 用SF-36评价健康状态效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3):396-398.

[7] AROCHO R, MCMILLAN, CHARLOTTE A. Discriminant and criterion validation of the US-Spanish version of the SF-36 health survey in a Cuban-American populatio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J]. Medical Care, 1998,36(5):766-772.

[8] AYUSO -MAREOS J L, LASA L, VAZQUEZ-BARQUERO J L, et al. Measuring health status in psychiatric community surveys: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SF-36 [J]. Acta Psychiatrica Scamdinavica, 1999,99(1):26-32.

[9] RUBINSTEIN A. SF-36 is also a valid instrument for out come measure among Spanish-speaking people [J]. General Intern Med, 1997,12(1,suppl):123-124.

[10] CHANG D F, CHUN C, TAKEUCHI D T, et al. SF-36 health survey: tests of data quality, scaling assumptions, and reliability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Chinese Americans [J]. Medical Care, 2000,38(5):542-548.

[11] 刘 朝杰,李宁秀,任晓晖,等. 36条目简明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9-42.

[12] 李 宁秀,刘朝杰. 四川省城乡居民SF-36中国量化标准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43-47.

[13] 李 俊,刘朝杰,李宁秀,等. 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中国量化标准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6-38.

[14] TSUJI-HAYASHI , YOKO, FUKUHARA,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renal-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Japan[J]. Transplantation, 1999,68(9):1331-1335.

[15] BOUSQUET J, DUCHATEAU J, PIGNAT J C, et al.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by treatment with cetirizine in pa-tients with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as determined by a French version of the SF-36 questionnair[J]. 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1996,98(2):309-316.

[16] HEMINGWAY H, STAFFORD M, STANSFELD S, et al. Is the SF-36 a valid measure of change in population health Re-sults from the Whitehall Ⅱ study[J]? BMJ, 1997,315(7118):1273-1279.

[17] SCHLEND E A, ERLEN JUDITH A, DUNBAR J J, 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disease: a comparison across studies using the MOS SF-36[J]. Qual Life Res, 1998,7(1):57-65.

[18] THRUSTON H A. Functional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medical severity in rural primary care patients [J]. Psychiatr Serv, 1998,49(7):951-955.

[19] NORTHOUSE L L, MOOD D, KERSHAW T, et al.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with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J]. J Clin Oncol, 2002,20(19):4050-4064.

[20] ROTSTEIN Z. Quality of life in multiple sclerosi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RAYS’ scale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SF-36[J]. 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00,12(6):511-517.

慢性病的防治范文6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 防治 全科医疗模式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07-01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社区慢性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这其中主要以高血压和糖尿病最为多见,严重威胁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同时消耗卫生资源。因此,如何最大限度防止慢性病的发生,控制慢性病患者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是我们探索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尝试运用全科医疗模式防治社区慢性病,经过近四年的观察,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月湖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是鹰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边街道位于鹰潭市中心主城区,月湖区政府所在地,交通便捷,占地面积1.3km2,常住人口近3.4万人,流动人口近1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4590人,占社区总人数的10.4%(常住人口老年人比例达12.1%)。江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医生8人,护士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人。根据社区内居民健康档案显示,高血压患者为2448人,约占社区常住人口总数的7.2%,糖尿病患者约622人,约占社区常住人口总数的1.83%。根据对以往资料研究的结果显示,社区内每月新高血压患者约为人,新增糖尿病患者约人。

1.2 方法。我们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措施,采取不同形式在社区内开展多种社区卫生服务活动。一是加强领导。只有行政领导思想更新和高为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才能得到组织保障,慢病防治模式才能从单纯的医学行为向综合的政府行为转变。我们紧靠办事处和社区领导,将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对重组人员进行慢性防治知识专业岗前培训。二是扎根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群众大力支持,由于下社区进行走访调查,部分居民不易接受;加之对居民的家居环境、饮食状况、健康情况及生活状况等进行调查,需要居民耐心解答,所以我们要和居民打成一片,充分利用人口普查和居委会收取卫生费等方式与居委会干部一起深入社区家庭收集资料。三是抓住重点。针对3种人群、关注3个环节和运用3种手段。掌握4种主要生物指标——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超重、肥胖;4种主要危险行为——烟草使用、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过量饮酒。做到1?2?3”目标,即“1升、2早、3降目标”——提升居民健康行为水平,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降低病死、降低病残。四是强化措施。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级管理。一般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高危人群可通过社区免费体检、职工定期体检和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活动进行筛查并登记,实行干预,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尽可能控制和纠正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治疗,尽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慢性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1.3 观察指标。实施全科医疗模式前后两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新增人数)、控制满意率、月医疗费用支出和群众知晓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进行全科医疗模式前后每季新增慢性病病例对比分析

组别 高血压 降低率 糖尿病 降低率

实施前 32 31% 16 44%

实施后 22 9

表2 进行全科医疗模式前后慢性病控制率满意对比分析

组别 高血压 升高率 糖尿病 升高率

实施前 25% 132% 20% 160%

实施后 58% 52%

表3 进行全科医疗模式前后平均每月

医疗费用支出对比分析

组别 高血压(元\月)〖〗糖尿病(元\月)

实施前 328 489

实施后 160 367

表4 进行全科医疗模式前后群众知晓率对比分析

组别 高血压 升高率 糖尿病 升高率

实施前 52% 46% 48% 29%

实施后 76% 62%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重视的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仅是治疗居民疾病的医疗机构,更是城市居民的预防保健组织。社区医疗因就医方便,医疗费用低廉而广受居民喜爱,慢性病之所以难以防治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便是人力资源匮乏,而以社区为基础实施慢性病防治措施就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社区内开展全科医疗模式可将临床治疗与预防结合起来。

全科医疗具有以下几种特点:①全科医疗以社区为定向;②全科医疗是一种高素质、协作式的医疗服务;③全科医疗是一种人格化的医疗保健;④全科医疗是持续性、综合性的医疗保健;⑤全科医疗是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医疗保健方式。

社区内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保健为中心,完善个人、家庭和社区为一体的医疗预防模式。经过两年来全科医疗模式在社区进行慢性病的防治,社区内每月新发的慢性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慢性病的控制率明显增高,群众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慢性病治疗经费有所下降。因此,以全科医疗模式在社区进行慢性病的防治是较为便捷而有效的一种方式,值得在社区内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