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文学范例6篇

网络语言文学

网络语言文学范文1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2.与网络有关的特别术语;3.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菜鸟。本文将第三类的语言作为本文主要讨论的语料。 

根据美国学者布赖特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的理论:当社会生活反思渐变火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的步伐而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归纳起来,网络语言可以粗略分为四种情况:数字、符号组成的网络语言;通过汉字谐音而形成的网络语言,如“表”同汉语中“不”的发言极为相似,因此被用来表示“不要”,“表太好”其实就是表示不要太好的意思,同样的可爱一词在网络语言中逐渐被“阔爱”所代替;汉语自身分化而形成的网络语言,如网络语言中倒霉不叫倒霉,叫“衰”;汉语和英语共同使用形成的网络语言,如:恋爱ing,而me2表示me too。 

二、网络语言的文体学分析 

1.语音层面。网络语言在语音层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字的语音变化和汉语语音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数字5在网络语言中被当作“我”的代名词,0则成为“你”的代名词,520(我爱你),53770(我想亲亲你)。这种语言的表达能够受网络语言使用者的喜爱,使得网络语言抑扬顿挫,更具气势。有一类被成为童语现象的重叠词,如:秀秀(表演)、东东(东西)等,使用这些词汇也会增加语言的新鲜色彩,这种重叠词的实用多表现出一种感情色彩都因不同语境的变化而能得到合理的解读。 

2.语言形式表达层面。网络语言突破原本单一的汉语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了汉字,符号和英语字符同时并存的局面。网络用语与原本的汉语语言符号单个表达比较起来,能让网络语言接收者更容易的感受到网络语言传出者传出此信息的时态,更具有形象性。而恋爱ing,上课ing这种汉语和英语语法混用的情况也会因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影响人的感觉。让语言接收者感动动作的延续性和时间的长久些。因此,这种语符相互交替使用比单独使用正在上课,正在恋爱这种表达更具有形象性,体现了持久性。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的使用多是谐音和英語的结合,这种语言特征更多的是被一个群体所共知的,在遇到尴尬的情况的时候,譬如和长辈一起不能自由表达自己言论的情况下,网络语言无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语义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词在使用中语义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青蛙一词,原本是用来指水陆两栖的一种动物,但是在网络用语中此词用来指长相不佳的男性,而蛋白质一词原本是食物中所含有的一种物质,但是在网络的用法中却被用来指脑袋不灵光。这种通过其他词来表现负面医药的用法作者认为可以理解为为了避免某种尴尬发局面,或者是为了摆脱使用不雅的词的出现。语义的转变通常情况下是与一种情感和语境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具有感情色彩,生动形象。 

三、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特点分析 

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一个具有相同社会特征的群体。 

1.我们应该看到,网络的使用者能够综合、灵巧的运用符号、数字和英语等符号系统说明网络语言使用的群体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创新性。将英语语言中的词汇渗透到汉语的语言使用中,使其融入到汉语的词汇中,成为潮流词,说明这些网络语言使用者首先是对英语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通过这种积累发挥主观能动性,综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2.“网络是开放的系统,网络语境是开放的语境;开放的语境滋生自由的思维;自由的思维必然钟情自在的语言” 对于新鲜事物、刺激感的追逐是网络语言使用者的又一特征。网民们创造新词的速度相当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旦他们发现“词汇系统中的现成词汇缺少了新鲜感,马上就会去临时性的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囧字和给力是当今网络语言中颇具典型的例子,这种词汇甚至是超出了网络用语的范围,在广告、宣传都具有相当的传神作用。网络使用者摆脱单调的语言陈述模式,进行形象化、多种语符的语言文化创造,体现了他们不拘一格,对新事物的不断追求。 

四、结论 

本文通过从语音层面,语言表现层面和语义层面对网络语言进行了文体学分析,进而揭示出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特点。虽然网络语言的使用遭到了很多的质疑,有些学者认为汉语的误用、滥用以及和英语的患者使用破坏了汉语语言的纯洁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语言通过英、汉结合等多种方式的使用在推动汉语发展,表达传神的意义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种语言的产生必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状况,研究语言变体也正是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网络语言理应受到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网络语言文学范文2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发展;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传统的平面媒介语言不同,网络语言是在人们网络聊天时为提高聊天效率、达到简明易懂的目的在词汇上予以创新或在句法结构上予以简化。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不同字词含义具有明确规定,在受到网络语言词义转换后,可能在语义表达上产生偏差,给汉语言文学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影响。

一、网络语言基本特征

(一)简化度高

单一性的文字聊天难以提高聊天的趣味性,使用网络语言具有词汇创新和词汇改造意义,改变原有的汉字意义,且简化程度较高,提高网络聊天的速度。关于网络语言的简化主要有谐音型、同音型和数字型几种。谐音型主要是根据原词的读音,利用某一相似发音的词汇代替,具有一定指代意义,例如微博作为自媒体平台之一,在网络用户群体中受欢迎度较高,人们即用“围脖”指代微博,两者发音相似,可进行语义转换;同音型与谐音型差别不大,常见的包括用“菇凉”代替“姑娘”;数字型则是用数字谐音代替某个词汇,如数字“78”发音与“去吧”详尽,在网络聊天中使用可以减少打字时间,同时人们根据读音能够较快速的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含义。这几种网络语言类型是比较常见的,且在网络聊天中应用较频繁,具有形象易懂的特点。[1]

(二)混合度高

网络聊天刚兴起时,主要的活跃人群是“九零后”或“零零后”,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火星文”较多,大多是应用繁体字或生僻字的半边指代具体文字意义;也有一些人应用英文字母指代汉字意义,如“GG”其拼音发音与汉字“哥哥”的发音相似,又如“BF”属于英文单词“boyfriend”缩写,因而这两个字母直接意指“男朋友”的意思;其他的还有字符型的网络语言,即用图画表情或动态图片指代某个词语含义。[2]网络语言的形成来源不具有统一性,同时在组成形式和使用要求上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因而词语词义在指代和应用上灵活度高,网络语言中应用的字母、数字、图形等要素丰富,具有极强的混合性,杂糅性明显。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性影响

(一)影响汉语言教学和学习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聊天中因个人意识或群体意识形成的,语言创造和应用不具有规范性,网络语言在创造和应用过程中过分追求独特和新奇,导致一些词语生成后人人们的认知度普遍较小。一些网络语言刻意使用生僻字、错别字或别国文字符号,与汉语言应用标准相悖,导致汉语词义出现较大偏离。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接触新奇的网络语言后,可能会产生不当的诱导,影响其正常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网络语言用词不规范,青少年由于文化程度不够高、文字辨别能力不足,导致汉语言文字、文学学习受影响,语言应用能力难以有效提高。[3]

(二)影响文字发音和句意理解

网络语言中过于频繁的使用文字谐音的方法实现文字意义的替代,例如用“杯具”代替“悲剧”,前者是盛水和喝水的器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器具,而后者则是代表内心难过、不开心的一种心情。两者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初期阶段,对于文字应用和辨别的严谨度不够,在语文写作中代入网络语言将导致其对正常、标准的汉语言文学文化理解偏差,在句意上容易产生歧义,影响其基础语言知识和汉语文化学习。还有近几年来网络上流行的网络语言“蓝瘦”、“香菇”是根据广东粤语发音对“难受”、“想哭”的谐音解释,具有方言特色,但通用度不高,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汉字正确发音学习具有不利影响。

(三)影响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语言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形成时间长,经过历史的沉淀,不同词语在语法组成和使用要求上不断完善,在中华典籍和名著中不同汉语词汇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形成规范、应用合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快餐文化”的现象明显,人们追求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快节奏,导致疏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例如现下流行的网络词汇“奇葩”被人们用以指代怪异、不可思议的人或物,而这一词原意是“珍奇、美丽的花朵”,后也指代脱俗、少有的人才或作品,这一词在《红楼梦》中的引用是在一段唱词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里的“仙葩”与“奇葩”同义。[4]

三、结语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聊天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聊天过程中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应用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而网络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形成组成和语法结构上不具有固定性,因而可创造、发挥的空间较足,在网络聊天中,由于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词汇理解度以及词汇积累量不同,创造出的网络语言风格也具有较大差异,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将对汉语言文化正常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李楠.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1:100-101.

[2]刘艳,赵雪梅.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6,9:95.

[3]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34-335.

网络语言文学范文3

关键词:中学语文;网络语言;语文教学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使我们无时无刻,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处于信息的海洋中,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即时便捷。处于信息网络中的我们为了沟通和交流的快捷,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符号和文字,这些符号和文字有的受到普遍欢迎,并且在网络上普遍应用起来,成为流行语言。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旺盛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敢于尝试新东西,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流行语言对语文学习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语文学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审美、情感体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网络语言对其各环节都有渗透和影响。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规范语言、形成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时期,而他们在接触网络世界的时候,对网络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又往往是最快的,是擅长用网络语言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接触接受网络语言的时候往往降低了自己的辨识能力。那么,网络语言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一、影响中学生的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必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生要学会倾听,能够根据对方的语气、体态以及语言运用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感,也要能够听出言外之音。不仅如此,还要求中学生能够准确、生动地使用现代汉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倾诉情感,让对方理解自己说话的意图,完成交流。现代中学生都是00后,他们所处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环境已经大大迥异于七八十年代的人,生长环境的不同造成他们的思维和观念的不同。他们更加追求语言表达的新鲜性、特异性和张扬性。他们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对网络流行因素趋之若鹜,而且,他们的表现欲望强似他们的父辈,他们是独特的一代,急于表现自我的一代,网络语言的简洁性、创新性、形象性可以满足中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能够展现他们的个性,这些都是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的。现在中学生喜欢上网,离不开网络,他们很善于从网络上学习新词汇,追求奇异的表达,这从QQ昵称上就可以窥见一斑。七八十年代的人喜欢用昵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比如“梦想天空”“高山流水”“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等,而中学生则喜欢用一些“怪异”的符号,俗称火星文来当做自己的昵称,很少有全用汉字的了。许多网络流行语产生在特殊环境里,能够形象地表达此时此景的情感,因而受到追捧。比如“蓝瘦香菇”,它源于一段南方青年录制的视频,他浓重的南方口音,沮丧悲催的表情,在失败的爱情面前,在梦想破灭的时刻,说“难受,想哭”,像极了普通话里的“蓝瘦,香菇”。这个词语看起来莫名其妙,又有典故,让人感觉非常cool,一时间成为流行语。口语表达毕竟不是正规的文件,对于语言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要求不高,所以大家可以任性地使用。但这样的语言是流行品,流行起来的时候快,但是,一旦有更新的表达,人们便很快会忘记这个词,转而去追求新词。需要老师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许多口语里可以随便说的词语,要写在作文里就要斟酌,看是否符合书面表达的规范性要求。

二、影响中学生的写作网络流行语

对中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口语表达上,更广泛地影响了学生的作文。然而,刚才上文就已经提到,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尽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是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规范化,是人际交往中更加正规的交往方式。因为写在书面上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反复斟酌用词,要求更加准确,要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所以往往要高于口语的用词标准和句式组织。网络语言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语言文字注入了一股新的源泉,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网络语言中不乏优雅、生动个性的词汇,例如,且行且珍惜、气质、点赞等。中学生吸取里了其词汇,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也增强了其写作表达能力的生动性。网络流行语言也给中学生的写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是破坏了汉语言的统一性,乱用字符,夹杂英文、数字和各种符号,造成了书面表达的非严肃性;二是句式表达的随意性,网络语言的写作很随意,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意,随意性的表达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而写作则不同;三是段落排列的不规范,许多学生段落间空行,开头空若干个字符,简直是随心所欲。

三、影响中学生审美观的形成

审美是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构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兴趣。中学生在审美感知方面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性,但审美经验不足、阅历较浅,在美的感悟和理解上存在着偏差,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审美想象可以分为两种:知觉想象和创造力想象。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审美想象更多的是体现在创造力想象上。中学生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创造力强,有时会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观点。网络使他们有了发展的空间,但同时又让他们变得肆无忌惮。网络语言中低级粗俗的垃圾对其创造想象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创造出现偏差,审美想象力低俗。审美理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熏陶的结果。现在的中学生是伴随着网络生长的一代人,他们接受能力强,在网络语言的潜移默化下,其理解能力会得到显著上升,但同样的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无法完全正确的辨别是非好坏,理解出现错误,导致审美鉴赏能力差。总之,网络语言是对现实语言的生动补充,新鲜事物充满了生命力,只有经过时间和历史的冲刷,历经考验和积淀,才能真正成为汉民族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有鲜活生动的一面,有的词语成为现代社会汉民族语言的有力补充,随着时代变化,语言也会辞旧迎新。作为语文老师,加强引导,让学生认真地对待网络语言使用网络语言,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长处。

参考文献:

[1]叶世丽.中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2006(6):65-67.

网络语言文学范文4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用语言,包括在较为严肃的课堂互动甚至作业试卷当中,如果忽视这一现象,强行将网络语言列为课堂“禁语”是不现实的,并且容易导致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代沟,对此,不妨采用疏导结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入一些网络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配合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实现教学中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当然,大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当中还应该注重传统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要鼓励学生从传统语言中吸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优秀的语言之一,有丰富发达的汉语语汇,词义丰富,容量大,表现力强。

这些为人们运用语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众多的语汇材料中选取最能表达思想的成分组成句子、篇章,使语言表达得精确、形象、生动。而网络语言说到底是一种“快餐语言”,只能作为传统语言的“辅食”,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语言教学。

二、去粕取精,警惕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的滥用

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警惕滥用网络语言,否则就给了学生肯定的暗示,大学语文课堂成了肆意表达的“网络空间”。语文教学应坚守自己规范的、标准的教育传统。尤其是面对乐于使用网络语言的自主性极强的大学生,语文教师的态度应是明确的,那就是不鼓励学生在作业试卷等严肃的场合用网络语言,即使是在语文课堂上,有时确实为了某种表达作用的需要非用不可,那就必须要对收集的网络语言进行整理、筛选,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适当地选择,而且网络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要求老师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主要是控制课堂情景。

三、结语

在网络普遍应用的现状之下,网络语言的出现是顺应新媒体和一种语言自发现象,对此没必要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更没必要严厉制止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事实上,对这种顺应网络时代潮流的新兴语言现象也不可能喊停,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

网络语言文学范文5

(一)风趣幽默,有人情味。

在网络这个特别的交流平台上,语言成为了网民们的个性标志。网络上的新词比比皆是,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比如,论坛在线不说话或QQ隐身状态,叫做“潜水”,两者都有一个隐秘性的特点,虽存在但别人却看不到,这就是两者的相通点,多么的形象而生动!又如,“大虾”一词,据说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来渐渐演变成“大虾”,为何?无外乎“大虾”更形象幽默。JJ代表姐姐,GG代表哥哥,MM代表妹妹,这是一些充满温情的称谓,显得十分亲近,有人情味。

(二)简洁明了,个性化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传媒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网上聊天时,人们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为了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对符号形式的简化是必然的。简化的手段,一是压缩词语音节,二是更换书写符号。在输入程序上,汉字没有英文字母简便,单词没有缩略词简便,英文缩略语自然大行其道。也就是说,在不妨碍沟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键盘上提供的符号资源,尽可能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力争一击到位,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缘故。

一个Y代表WHY,FXD是大名鼎鼎的网络评论家方兴东,JQP是姜奇平,WSH是吴士宏,等等,这些都是IT的精英。这也颇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时的情形,不也是因为白话文直接,明了,方便,更符合人们的生活节奏吗?

网上也是数字的天下,因为数字比汉字来得简单方便。如,537是我生气, 886是拜拜了,687是对不起, 7998是去走走吧,530是好想你,70345是请你相信我,等等。

(三)粗野庸俗,品位低下

网络是一个极度追求个性、自由的地方,这就难免会出现一股浊流。在网络上看到“TMD”“NND”“SB”等词,这些都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网络脏话。出口成“脏”在一些中文网站上已成家常便饭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网络语言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目前,不少学生写作业、考试、交谈都使用网络语言,使许多老师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对此,一些教育工作者十分担忧。他们指出,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年轻人有了长期使用网络语言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青少年在未掌握规范的语言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的语言熏染,对其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网络语言大部分是反映网络虚拟世界中颓败现象的成分,反映积极向上者较少。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这就不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向上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的新奇、怪异等特点,使它在中小学生中广泛而迅猛地发展和蔓延,影响了正规教育的效果。其颓败、粗俗的成分充斥于学生脑中,从而令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降低,自控能力下降,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不乐观局面。

三、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找准位置,与时俱进,实现角色转换。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转换是第一要务。教师不但要有比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更要有以学生为友的平易与慧黠。了解学生所需,理解学生所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才能“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并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同时,教师要及时充电,终身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与技术手段都站在时代的前沿。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时尚的产物,“追星族”“飙网族”更是喜新厌旧,如果教师连“7456”都不懂,那么,与青少年交流的共同语言又少了一种。

(二)探讨语言学习策略,加强方法指导。

网络环境下的语言学习,也应该从量的积累中,求得质的飞跃。在网络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选定检索工具,定位关键词,具备速读、粗读能力,掌握存储方式。在交流表达方面,让掌握关键词选择与提炼的技巧、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媒体的运用以及信息传输、重组、编辑、技能等。只有了解常规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差异,在方法、技能上做正确的指导,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变被动为主动,较好地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目标。

(三)以活动促规范,形成良好的网络语言习惯。

网络语言文学范文6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特征;发展;影响

H136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网络语言指的是起源于网络,在网络上广泛地使用,使用的规则和传统的汉语有所不同的词汇以及语法等等,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也包含网名,网聊,网络信息等。在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之下,在网上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二、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1.创造性。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出现了网络大世界,使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都有了非常之大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传统书面表达的作品来说,因为网络上的作品减少了来自外界的束缚,使作者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创作的自主表达性,这样他们在构思上就会更加精巧奇妙,在文章形式上也会更活跃,更加的反映出我们对于语言不同的创新能力。网络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感慨之余,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简省性。在网络上进行沟通是一件实时的交流活动,只有在交流时,交流者们及时接收或者发送信息,才能使得交流连续不断。因为这样,语言使用的简洁成为了网络交流可以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这样一来简洁性就成为了网络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这样的简洁性不但要求在使用的时候简单易懂,言简意赅,同时也要求能够简便的输入,迅速的浏览。

3.依赖性。对于语言环境,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依赖,这里边有双层含义,第一,网络语言比较依赖于宏观网络环境,失去了网络环境,网络语言很有可能会被误解;第二,网络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强烈依赖性。

4.幽默性。除了要简单明了,新奇独特外,网络语言也需要幽默诙谐的成分,这样有利于构造一种放松的阅读氛围。轻松幽默的风格,让现代人更喜欢热爱,放松了身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尽情的发言,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人们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火花。

(二)汉语言文学特征。

1.文字功能的特征。汉语言文字是从远古壁画、岩画到甲骨文的诞生过程,在古人发明文字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表达与传播个人的思想,是一种可以代替动作与声音的表达形式。人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类思想的交流有重大意义。在《诗经》出现之后,标志着汉语言文学的诞生,这才是文字真正的起源点。文学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对人类智慧的开启有巨大推动效用。

2.独特文学形式。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文学,文学是文字表达的最高形式。汉语言文字的形式非常多样,比如小说、散文、史记等等都是其的表现形式,还具有独特的诗、词、歌、赋形式。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成就了汉语言文学的优势。

3.文字的文学潜力。每一种文字都有其的优点,汉语言文字优势如此。汉语言文学的诗词极其美妙,典雅的文学艺术形式已经受到了众多人青睐。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文学潜力,在唐诗的绮丽、各种各样的风格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虽然在宋朝中也有不少经典作用,但是还无法突破唐诗的巅峰。如果要展示文学潜力,那就必须要进行创新。

三、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当前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充分推广,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网络语言可以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充分的表达说话人的具体表达含义和心理真实感受,并受到青年人的热爱,青年人并将网络语言实际的应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诸多的网络语言逐渐被广大的受众群体应用到语言文学中。当前阶段,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都会选用网络语言,以此来充分表达自身对网络语言的实际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传达特定的教育意义,进而全面体现出其设定的社会深意,不断教育当前阶段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充分理解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其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虽然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但是我们也需要将此内容与汉语言文学进行区别的对待,进而全面减少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造成的阻碍。

(二)负面影响。当前一部分网络语言严重偏离了汉语规范的网络语言,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颖的话题和方便,没有严格的遵循汉语规范。有很大一部分的词语词义被人们所曲解,还有大量的刻意的错别字,这一部分都会在语文教育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的影响。我国的网民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他们普遍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非常乐于并善于接受全新的事物,他们并没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的特殊阶段,他们大量使用、接触网络语言,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规范语言,非常容易养成不规范表_的恶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必定会造成不良的学习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也会随着不断下降。网络是虚拟的,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划分其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进而全面的进行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的和谐文明世界。网络语言因为自身的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推广力,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此种简单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迅速的渗透到了传统的语言文化中,进一步的促使我国的传统语言的功能抓紧淡化。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对于汉语言文化传播力度,尽最大限度的进行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

四、结束语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