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例6篇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1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是在急性脑血管病两周内开始的患者由卧床至主动即被动运动至辅助自主运动阶段的康复护理。过去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卧床制动、静养、现在则主张急性脑血管病后除药物等治疗外尚应尽早积极开展康复护理。

1 心里康复护理

急性期患者意识一旦恢复发觉自己肢体瘫痪或失语等症状时,普遍出现悲观失望、焦虑、易缴惹等负性情绪。临床上可见到一些病前性格刚强的人变得很脆弱,遇有亲友探视、医务人员询问病情或同病室患者的一句无意的话,都可以使之激动、流泪甚至发脾气。失语的患者失去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心里矛盾受到更严重的压抑而越显得烦躁。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来说,血压的骤然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严重破裂出血。心率呼吸加快、情绪激动可能增加心脑的耗氧量,因此,患者心理康复尤为重要、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康复医学知识,介绍同类患者康复效果,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他们自觉执行康复计划的积极性。同时掌握患者产生焦虑的心里因素,采取消除焦虑的措施,帮助患者形成不怕疾病的健康自我意识。

2 机能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患者苦恼的问题是肢体功能的损害,生活上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适度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加废体组织和肌肉力量,使肌肉的氧化能力增强,改善关节的灵活性。所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患者从事功能锻炼是脑血管意外康复的主要方法。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往往是大关节活动首先恢复,而下肢活动的恢复又先于上肢。肢体语言的锻炼可以促进脑的活动。护理人员必须帮助患者认识这一规律,帮助患者坚持不懈的进行功能锻炼,运动功能是可以大部分得到恢复的。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患者每取得的一点进步,及时热情地鼓励,调动患者的心理能动性,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

(1)尽早开展关节活动:避免肌张力底下、乏力、萎缩等。开始时做患肢由大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活动范围不宜过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关节每次可活动5―7次,每次活动2―3次。

(2)早期坐位与坐位平衡的锻炼,预防坠积性肺炎和直立性低血压。开始时坐起角度不要太大,时间也不应太长,逐步增加。患者仰卧,护士帮助托起患者背部,轻轻竖起至坐位。注意不要推拉患者,应使患者自己完成动作。可借助床上吊环,床绳梯完成,逐渐过度到由患者自己完成坐位动作。

(3)立位锻炼:两腿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借助拐杖手仗,四肢杖站立。尽量是患肢膝关节伸直,勿使患者向外侧偏斜。

(4)抬举锻炼:两脚分立同肩宽,患者伸直患侧时或膝关节,分别向外侧,上方作抬举动作,支持片刻。再缓缓自然放下。如患者无力完成,护士或家属协助托持患者帮助完成。

(5)手功能锻炼:患者上肢屈曲90度于胸前,作翻腕动作(手心向上),手掌背伸动作(手背向下)。拇指内收(向掌侧靠拢),外展(张开虎口)拇指与其余四指作对指运动。手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能主动运动时刻练习写字、画画,从简单到复杂字体,平时手掌进行健身球;健身运动锻炼,增加关节灵活性

(6)言语功能锻炼:从最简单词句练习发言,与人交谈时,情绪需要稳定,说话节奏稍慢,避免长句,使对方能听懂意思。

3 按摩疗法

护士每天1-2次有规律地施行患者瘫痪肢体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韧带和肌纤维弹性,从而加速功能恢复。简单方法用拍打法:护士用两掌或两拳由上而下拍打瘫痪肢体上、下、内、外四面。拍打时先轻后重.

4 生活安排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可能导致疾病加重的各种应激:暴饮暴食,激动等。戒烟酒,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 并发症的康复护理

(1)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除采用一些方法帮助吞咽外,食物应剁碎,磨细,食团以汤匙大小为宜。患者直坐。头稍微前倾吞入,不要进硬饭。(2)二便功能障碍:尿潴留患者尽早撤出导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在每隔2-4小时排尿感觉阈达到前指导患者排尿,要训练患者骨盆底部肌肉的张力,利用视听提示的生物反馈训练患者的排尿功能。

脑血意外病后便秘常见,可预防性应用大便软化剂或坐药隔日1次。大便嵌塞时要以手指掏出,在高位嵌塞的则可并用软泻剂与灌肠法,建立排便规律。多吃纤维食物。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2

[中图分类号] R4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20-01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38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6岁,平均58岁,其中36岁~ 5例,60岁~ 30例,71岁以上23例。入院时意识障碍5例。一侧肢体偏瘫45例,失语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塞灶,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

脑梗塞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病程较长,恢复期带有肢体瘫痪、言语障碍、智力减退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此病致残后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得负担,因此,对本病除了急性期给于及时诊治、精神护理外,恢复期做好康复护理,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2康复护理体会

2.1 心里护理 脑梗塞病人易发生性格改变,发病前较开朗、乐观,发病后容易激动、任性、抑郁、焦急等,有些病人急于希望立即改变偏瘫、失语的状态,结果事与愿违。护士应关心、体贴、尊重病人,避免挫伤病人自尊心的言行,鼓励病人克服害羞心理,大声说话,充分理解病人,避免病人不配合治疗及护理而急燥,要耐心的解释、劝导,同时让家属和朋友多与病人交流,使其心情愉快,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

2.2 肢体功能的锻炼脑梗塞病人急性期过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应及早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功能恢复。脑梗塞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时,采取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法,随着肌力的不断增强,逐渐减少被动运动,向完全主动运动过渡,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定。活动度应从小到大,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及瘫痪肢体功能状况选择训练项目及活动量,并逐渐增加,每日以护士--患者“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护理指导,每次1小时,每日一次。一般认为,抗痉挛肢位、变换和肢体被动活动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在病后马上就可以开始,锻炼时先从抬腿开始,,下床站立,有家属搀扶向前迈进,直到自己,能独立迈进,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与病人、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鼓励病人使用健侧肢体从事自我照顾的活动,协助患肢进行主动或被动,如上肢锻炼,练习抬臂做梳头动作,手指练习拿筷子夹东西,并选择理疗、按摩、针灸、高压臭氧等辅助治疗。肢体功能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毅力和恒心,对病人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2.3 语言功能训练由病人家属与语言训练的护士共同制定语言康复计划,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多听音乐,练习加减法,练习简单的发音。语言的康复训练时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得过程,循序渐进的进行,最后达到预期的目的。

2.4 口腔、皮肤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定时翻身、扣背、更换污染被褥,床铺整洁无渣屑。早晚用温水全身擦拭,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和感觉舒适,避免着凉,尽量不在患肢静脉输液,慎用热水袋热敷,以防烫伤。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3

【关键词】 不同年龄;脑瘫患儿;语言康复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78

脑瘫为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 多合并行为异常、精神障碍、视听觉、语言障碍、智力缺陷等。其中语言障碍为脑瘫患儿的常见并发疾病, 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学习能力[1]。为研究不同年龄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 分别给予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实施治疗, 总结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8例脑瘫患儿, 所选取的脑瘫患儿经专科检查诊断分型, 排除合理听力障碍者。男70例, 女48例, 年龄0~6岁, 平均年龄(2.0±0.2)岁, <1岁57例, 1~3岁32例, 3~6岁29例。所选取的患儿均根据标准构音障碍检查表以及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分型, 语言发育迟缓70例, 语言发育迟缓合并构音障碍30例, 运动型构音障碍18例。

1. 2 方法 将语言训练时间设定为上午, 因该段时间患儿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约训练0.5 h/次, 1~2次/d, 训练地点设定为家庭, 具体方法为:①注意力集中训练, 指导患儿进行串珠子、搭积木以及画画等训练, 并根据患儿的具体训练情况而将锻炼时间不断延长;②口腔知觉训练:采用不同形状、软硬、味道不同等对患儿的口腔以及舌进行刺激, 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口腔知觉。③构音器官运动训练, 调节患儿的不同, 让患儿的器官处于灵活自如的状态, 指导患儿进行唇舌的灵活训练, 嘴唇进行前突、张开、闭合、回缩训练。④增进沟通交流训练, 在患儿游戏过程中通过与患儿进行目光交流, 在游戏过程中可通过争夺患儿注意物, 锻炼患儿张口说话;⑤理解能力锻炼, 将一些常见的物品画在图片卡上让患儿识别, 让患儿对基础事物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⑥表达能力训练, 指导患儿先进行简单的双唇发音练习, 并逐步过渡到较难的发音, 单词甚至是完整的句子。

1. 3 效果评价标准[2] 评价三个年龄阶段患儿语言康复治疗效果, 显著改善:构音障碍患儿可清晰发音, 语言发育迟缓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与治疗前后1个阶段相比, 均有明显提高;改善:构音障碍患儿构音器官运动情况改善良好, 语言发育迟缓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有明显改善;无效:患儿的语言以及构音情况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改善)/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显示, <1岁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2%, 1~3岁总有效率为87.5%, 3~6岁治疗总有效率为58.6%, 其中<1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优于1~3岁、3~6岁, 1~3岁总有效率优于3~6岁, 三个年龄段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 也可称为脑瘫, 是出生后30 d内脑发育不成熟阶段, 因进行性脑损伤而导致表现为各运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该病变主要发生于脑部, 会累及四肢, 多合并行为异常、癫痫、智力缺陷、精神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症状[2, 3]。如何最大程度预防脑瘫发生, 减少残疾, 是当前临床治疗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语言障碍为一种脑瘫患儿常见并发疾病, 主要是因大脑严重受损, 多数患儿的语言输入以及输出系统合并不同程度的障碍。据统计, 脑瘫患儿的大脑中枢神经一旦受到非进行性损伤, 极易出现全身运动功能障碍, 进而影响患者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 导致患儿发音时出现声音异常、节律失常、构音异常等。语言障碍存在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同时还会让患儿的心理受到较大的创伤, 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 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 对于治疗患儿的身心健康是相当重要的[4]。本次研究中, 给予收治的患儿根据年龄不同实施语言康复治疗, 包括引导患者进行口腔知觉训练, 构音器官运动锻炼, 促进交流锻炼, 理解以及表达能力锻炼, 结果显示, 年龄越小的患儿的治疗效果越显著, <1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1~3岁患儿、3~6岁患儿, 且1~3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3~6岁, 三个年龄段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主要是因患儿年龄较小时损伤容易恢复, 其运动模式以及异常姿势等不固定, 此时实施早期治疗有利于受损脑组织功能恢复, 减少细胞死亡率, 建立起轴突、神经细胞树突之间的联系促使其发挥作用, 有利于早日恢复兴奋神经传递, 起到较好的代偿作用[5]。且在临床治疗时, 一些患儿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只重视给予患儿实施肢体功能障碍锻炼, 并未重视对患儿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导致最佳治疗时机延误, 不利于患儿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6]。因此, 脑瘫患儿一旦确诊后, 应早期实施有效治疗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 可显著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超, 孙家强, 侯晓燕, 等.青少年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理解能力康复效果评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 22(3):300-302.

[2] 周亮, 叶祥明, 李厥宝, 等.汉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治疗前后N400变化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12):1152-1154.

[3] 邹林霞, 宋雄, 蓝颖, 等.口肌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探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3):267-268.

[4] 姚宝珍, 凌伟, 夏利平, 等.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碍的综合治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3):192-193.

[5] 常静玲, 高颖, 李胜利, 等.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1):58-59.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4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70-02

脑梗死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疾病,可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性坏死[1]。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栓塞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病因。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5,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2]。救治及时的存活患者中,有60%~80%留下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15%患者无法生活自理[3]。其康复工作在老年科任务繁重,笔者总结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患者住院环境、心理干预、语言锻炼、肢体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研究,观察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75例住院患者,均经头颅CT明确有脑梗死病史,且处于脑梗死后遗症期。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1±9.7)岁。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1±10.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肌力分级、合并症、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脑梗死诊断并处于后遗症期。(2)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入组研究,取得患者配合,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3)有自主意识,能配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工作。

1.3 排除标准

(1)病情危重,生命征不稳定的患者。(2)合并严重心、肺、肾疾病。(3)急性期患者。(4)精神病或老年痴呆患者。(5)中途自动退出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包括基本生命征的观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瞳孔、体温等。低盐低脂饮食,肢体功能锻炼。对于卧床患者翻身防褥疮,防滑,防跌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下康复护理。

1.4.1 饮食干预 所有患者给予饮食指导,首先是低盐低脂饮食,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则糖尿病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晚餐不宜过饱。忌烟酒,适当喝茶,但不能喝浓茶和咖啡。豆类和富含氨基酸的蛋白为主要营养成分,同时多吃蔬菜水果[4]。

1.4.2 创造良好环境 创造干净、整洁的病房。不少患者脑梗死后,出现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造成房间环境不干净,容易滋生细菌,发生院内感染。保持病房窗口通风,空气流通,温度适宜[5]。病房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吵闹。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让环境充满生气和活力。

1.4.3 心理干预 患者由脑梗死急性期到后遗症期,经历了多次的身心打击[6]。部分患者看到自己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走功能不能恢复,语言仍存在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心情焦虑[7]。同时,面对陌生环境,缺乏子女关爱等因素都造成心理问题。首先,护理上要先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8],与患者真诚地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9]。其次,在患者取得一点点锻炼成绩时,多鼓励他们,进行后续的心理干预,给他们列举不同成功的例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由被动、强迫去肢体功能锻炼到主动锻??。

1.4.4 吞咽功能锻炼 喂食前先摆好体位,取舒服的坐位,尽量不要躺着或半坐位,如果无法坐立,则床头抬高45°。使用金属勺子喂食,喂食时,让患者想像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鼓励患者吞咽。多给予半流质饮食,避免直接饮水,多混于半流质物质中进食,减少误吸。帮助患者做张口、闭口、鼓腮动作,锻炼口腔的肌群[10]。

1.4.5 语言锻炼 语言障碍是很大一部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面临的困难。首先,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锻炼时,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气氛在和谐状态下进行。其次,与患者交谈时,护理人员控制好语速、发音,尽量缓慢,吐字清晰,随时纠正患者错误。最后,让患者多练习,读报纸,跟随收音机练习等[11]。

1.4.6 被动与主动的肢体功能锻炼 初始时部分患者仍处于卧床状态,无法坐位及行走,此时的护理相当重要。要给患者多行翻身,可指导家属进行,每小时1次,左右轮换。翻身时,注意患者的肢体功能位:肩外展50°,内旋50°,屈50°。当患者肌力检查达到Ⅱ级时,则可以进行坐位锻炼,先把床摇起,患者靠床坐立,适应以后,再渐渐改为下地坐轮椅。时间逐步增加,每天约1 h。肌力达到Ⅲ时,开始锻炼站立,由护理人员搀扶下进行站立,先从1 min开始,逐步增加,并且逐渐减少其支撑力。肌力达Ⅳ级时,开始行走,由借助工具行走,搀扶行走到自己步行[12]。其余贯穿于整个康复阶段的锻炼包括:床上进行被动训练,由大关节到小关节,肩关节的曲屈、内伸、外展,肘关节的曲伸,到腕关节、踝关节的活动,手指精细运动训练。分次进行,每天共计时间不少于40 min[13]。主动训练先在床上进行躯干肌恢复训练,如摆肩、摆腿、翻身、双桥运动等,随后加强手部负重训练[14]。每天共计时间不少于60 min。逐步过渡到床下运动,扶拐行走,搀扶行走,一直到可以独立行走,甚至步行上楼梯。

1.5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量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对比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肌力恢复达Ⅳ~Ⅴ级,意识清晰,吐字清晰,可以参加一般的活动或工作;有效:肌力提高Ⅱ级以上,能独自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无效:治疗后肌力无改变,甚至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ADL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5

【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期;临床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胁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笔者对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3例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5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4±12.6岁。将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伴发疾病、病情程度及既往史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经过脑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塞;②患者为首次发病;③起病急骤,24h内入院。并排除处有以下情况的患者:①既往有急性脑梗塞病史的患者;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其中偏瘫患者61例,偏瘫合并有失语患者30例,意识障碍患者15例。

1.3 护理方法

1.3.1 用药护理

急性脑梗塞由多种病因引起,只有针对根本的病原用药,才能有效的对脑血管的栓塞及动脉硬化起到预防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的复发,还可以明显改善因脑缺血造成的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1.3.2 并发症的护理

肺部感染的预防,急性脑梗塞患者多为老年人,呼吸功能较弱,患者的咳嗽及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较多,易发生肺部感染,护理人员要帮助有意识患者进行咳嗽,并对无意识的患者进行吸痰治疗,部分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可以行气管切开术。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有尿管导尿的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用庆大霉素每日进行膀胱冲洗,并保持会的清洁,定时留尿送检,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

褥疮是预防,褥疮是所有卧床患者的常见病,急性脑梗塞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易发生褥疮[2],保持患者的床铺清洁、干燥等可以有效的防止褥疮的发生,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身体的擦洗,保持皮肤干净,定期为患者翻身,或在患者身下放置防褥疮垫,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1.3.3语言功能的锻炼

语言功能锻炼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逐渐进展到绕口令的练习,可以有效的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肢体功能锻炼[3]:早期对患者进行被动的按摩和关节运动,然后练习主动和被动翻身,促进患者肌力的恢复,待病情好转后,进行站平衡和行走的锻炼,平衡训练从双手扶杆至单手扶杆,最后到不扶杆站立,行走锻炼从原地踏步开始,行走时由慢到快,逐步进行[4]。

1.3.4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后要对患者做到细致全面的出院指导,加强脑梗塞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塞发生中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积极治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发病,包括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同时嘱患者积极戒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指导患者出院的在家进行合理的锻炼,向患者讲解患者自己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并且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并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并要嘱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出院后要定时复查。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说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作用。但两组间相比,护理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是临床上主要观注的重点,如何降低患者的残疾程度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残疾程度。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200-201.

[2]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10.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范文6

关键词:脑中风;早期康复锻炼;中医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中风又名脑卒中,临床上有中经络及中脏腑之分,在现代医学中归属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范畴[1]。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中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中医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①观察组(n=52):2009年8月~2010年8月52例中风偏瘫患者,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38~75(57.6±4.6);②对照组(n=52):2008年7月~2009年7月52例中风偏瘫患者,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7~78(58.2±5.0);两组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方法:护理人员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中风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急躁的情绪。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清淡素食,避免摄入过多动物脂肪、肉类等,严禁烟酒。康复训练以说教式为主,病情稳定后通过主动及被动训练来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

1.2.3 中医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病情、日常生活行动能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康复锻炼计划,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修改治疗计划。急性期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可于发病3天左右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功能训练,中脏腑昏迷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密切留意患者七情,做好精神疏导。重视饮食疗法,康复期应加强滋养肝肾、调和阴阳。

1.3 疗效观察: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康复情况;评价患者康复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的生活功能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x2检验、t检验,P

2 结果

2.1 ADL量表:观察组锻炼后,ADL量表各项目的独立完成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2.2 生活功能程度 康复锻炼前,两组的生活功能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护理3个月后,对照组不能自理22例、部分自理16例、完全自理14例,观察组不能自理2例、部分自理15例、完全自理35例,观察组完全自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中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除了注重疾病的治疗,还关注疾病的康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康复锻炼宜与发病同步开始[2]。相关报道显示,中风后通过早期康复锻炼、积极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3~4]。

中医护理强调以人为本,急性期中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可于发病3天左右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功能训练,中脏腑昏迷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锻炼,初期各关节活动3~4次/d,注意保护肩胛骨,患者独立完成床上翻身、上下肢控制训练,练习直到坐位I级平衡改为站起训练,患侧腿部循序进行负重、体重平衡分配训练,待站立稳定后开始日常生活锻炼。密切留意患者七情,中风患者常因七情刺激而引起病情变换,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喜怒哀乐做好精神疏导,嘱患者保持情绪平稳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重视饮食疗法,康复期应加强滋养肝肾、固本养元、调和阴阳,适当配合药疗,选用山楂、莲子、木耳、大枣、甲鱼、桂圆、核桃、冬瓜等食物,可起到滋补、降脂、降压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 中风康复期的中医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334-335

[2] 魏国荣,程广胜. 偏瘫患者的集体康复训练初探[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3):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