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例6篇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1

关键词:高考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乡村教育 困境 机遇

继教育部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之后,被称之为新高考改革配套措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相继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已经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基于我国乡村教育的现实情况,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缺乏适宜的环境,必然会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个性、扭转应试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还存在着诸如评价体系不健全、传统教育文化制约、校园环境缺失等问题[1],但是这些问题是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

1.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从1999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上层就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采取科学评价方法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确保高校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出了多项指导意见和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较为宏观,在全国范围内往往缺乏现实可行的具体范式。所以,《意见》对高中生的素质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对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组织管理方面都进行了规定,能够发挥其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导向作用,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2.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改革旨在对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2]。然而,受我国教育基本情况的制约,新课程改革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与困境:首先,应试教育传统根深蒂固,是新课改面临的根本性阻力,任何脱离考试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都缺乏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其次,国人在教育领域的功利心较强,追求功名与成绩的心理是新课改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的。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意味着综合素质发展能够在升学考试之中发挥作用,适应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诉求,新课改具有了生命力。

3.是提高人才素质,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层面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能够借助于高考自身对于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职能,提高学生发展自身素质的动机。在单纯以考试为主的高考体系之下,发展综合素质往往“无利可图”,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不会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无论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高校选拔优质的人才都受到限制。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人才素质提高、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教育在此趋势下的困境分析

由于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条件,乡村教育必然会受到冲击,陷入困境之中。

1.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环境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以及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乡村教育得以加快发展。但是长期的差异化发展,使得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况且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又是以城市学校为导向的,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缺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环境。

(1)学校环境

由于我国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乡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展滞后,城乡学校在校舍、教学设备、活动场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落后的基础设施必然会限制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结构

《意见》规定,对学生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意味着需要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促进学生这些方面素质发展的师资条件。学校的师资结构必须包含品德教师、学业教师、心理和体育教师、艺术类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五个方面。但乡村学校师资不充裕,结构性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艺术类教师和社会实践教师十分缺乏,导致乡村孩子的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

(3)校外资源

乡村学生由于生存的社会环境限制,校外时间的安排往往十分单一。以艺术素养为例,乡村学校之中缺乏此方面的师资资源,校外也没有相应的艺术教育机构可供选择。所以,乡村教育在校外资源方面的短缺也成了乡村学生综合素质领域发展环境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乡村教育受高考的影响更为严重,应试教育风气更为盛行。过去,高考的竞争是单纯的学业水平的竞争,能否考上大学以及名校都以高考分数为准绳。在这种体制之下,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作用,乡村学生能够通过刻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之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必然向多元进行转化,意味着以分数为基础的高考录取机制的部分解体。这种新形势对于乡村教育,将产生革命性的冲击,新形势与旧理念之间的冲突必将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盛行及其必要性导致乡村教育很难接受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而学生综合素质均衡发展又要求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这种新旧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一定时间之内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城乡教育公平受到冲击

在高校录取制度从一元走向多元之后,城市学生通过高考走向大学的道路变得更宽,特别是通过保送生制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进入大学的学子中很难见到农村学生的身影。近几年的报道显示,我国著名高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明显下降。这也说明了一个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录取多元化的今天,乡村学生在“不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改革形势下将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虽然像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向农村地区考生倾斜,但这也反映了农村学生已经在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劣势。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使得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乡村学生考入大学之路变得更加狭窄。

(2)乡村教育在此形势下的机遇分析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变自身存在弊病的一剂猛药,也是乡村教育实现自身转变的一次机遇。虽然这种趋势给乡村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对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十分不利,但是乡村教育要实现发展必须正视这种改革带来的阵痛,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将促使乡村教育转变应试教育理念,走向素质教育,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注入内部动力。综合素质成了高考评价的一个项目,意味着其成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的一个方向,也就成了基础教育培养的方向。乡村教育在这种形势下也就有了自发变革的内部动力,必然会谋求创造环境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建构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内部机制。

其次,农村教育获得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外部推力。高考录取制度的转变必然会促使农村学生家长、社会其他力量推动农村教育的变革。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促使农村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子女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给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转变以应对高考形势的转变;一方面,农村家长会加大对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在乡镇开办一些培训班。

总体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被视为一种促进乡村教育转型的“倒逼机制”[4],即通过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来促成乡村教育进行一种革命性的转变。

三、基于乡村教育现实的应对策略

改革必然面临局部利益的调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形势之下受到冲击也是无法避免的利益调整,是教育发展的大局使然。教育部门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制定适宜的政策,帮助乡村教育走出困境,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我国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乡村教育也必须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大势之下化冲击为动力,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造综合素质发展环境,追赶城市教育水平。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教育之所以在新高考改革下受到较大的冲击,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的存在。教育改革往往以城市为导向,制定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更适合城市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适合城市学生的评价标准又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所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解决乡村教育困局的根本道路。

具体而言,需要实现城乡教育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经费领域的一体化。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硬件一体化,提高乡村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各省市应该根据城市一般公立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统一的标准,为乡村学校建设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设施,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硬件基础。教师队伍一体化是软件一体化,重点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艺术类教师)。经费投入一体化是保证,无论是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必须以强有力的财政制度作保证。

国情的变化,特别是经济上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不再需要在教育领域集中资源、区别发展,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现实的、可行的。乡村教育只有在设施、师资、财政上的劣势得以解决,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素质、实现教育公平。

2.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只是给乡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环境,并且这种一体化也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还需要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来应对城乡学生素质发展的差距。所以,在设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乡村实际制定评价标准,任何脱离农村实际的标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是他们能够有条件实现的。其次,这种标准必须是符合社会主流的,符合社会、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乡村学生未来发展是有利的。最后,这种策略必须有利于缩小城乡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差距。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参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中设置对学生有难度但是通过引导可以解决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样,在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对农村学生有一定难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必然会涉及到局部利益之间的调整。乡村教育在此改革之下,无论是旧有的教育体制受到冲击,还是城乡教育不公的扩大都是无法避免的改革阵痛。只有勇于面对改革带来的冲击,抓住改革的机遇,乡村教育才能破而后立,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 赵利萍,周先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

[3] 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2

综合素质评价势在必行

学校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实施者,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并着力研究解决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把握关键点、破解难点、提升亮点。

说它是关键点,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系到高中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说它是难点,首先在于其结果的使用方面。人们更希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要为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或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刚性”参考,而现在的使用恰恰是“软着陆”。所以,人们认为高考招生制度不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就是无用功,没动力,没热情,难以推进。第二个难点就是如何评价的问题。怎样根据北京市的整体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

说它是亮点,是因为它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广泛,而且是基于事实的开放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能够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也能够因操作到位和正能量的传递,有力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大胆创新,开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探索实践

1.构建“关注并记录学生成长轨迹”的管理模式,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使用,为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电子平台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具有较强的阶段性操作特征,与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的全员、全过程、多元评价不相匹配;第二,尽管电子平台几经扩容,但它的容量仍然偏小,且上传速度较慢(集中上传速度就更慢);第三,电子平台还缺乏记录团体发展历程的评价栏目。

我校首创以电子文件夹记录学生个体和群体成长与发展的形式。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决定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为基础,建立班级、年级、学校学生成长电子资料库,把来自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科教师的各种资料信息收集起来,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为确保班级成长资料库的顺利建成,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电子文件夹建在班里,按电子平台评价内容配置资料收集格式;组织学生参与管理收集工作;全天候开放资料库,班主任定期收集,学生定期核实;学生可自主选择成长记录内容,放在班级电子成长记录袋中,资料共享。

电子文件夹的形式是我们在全国的首创,资料库的建立解决了电子平台上传容量小、上传的材料易丢失、成长记录袋不完整、缺乏对班级年级整体记录、学生成长发展环境缺失等问题。资料库里不仅有班会、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过程、学生演讲等内容记录,也有学生追求兴趣发展的努力过程的记录。

2.创新评价形式,形成综合素质评价保障机制

为学生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将他育与自育相结合。我校在实践中为学生搭建一个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自我展示与评价为主体的操作平台,通过开展课前演讲、主题班会等各项活动,将自评、生评、师评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自我、述说感悟、评价自我,在教师、同伴的充分肯定与认同中,形成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的良好班级氛围,使学生学会自我发展。

如我校开展的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宣讲,是针对当代青少年人生目标不明确,进而使学生缺乏内化的自我认知而难以留下教育痕迹的问题开展的。我们深入研究了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之后,确立了“东直门中学学生三年发展规划”活动的七环节模式,即制定规划、交流评价、相互借鉴、规划修订、实践落实、总结反思、规划修订。通过不断深化三年发展规划的影响,提升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课程化,用课程引领学生发展。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体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我校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了基础培训、自我认知教育、案例研究分析、评价实践操作、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指导。

基础培训方面,我们在入学教育时用3个课时,向学生详细地逐一解读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9个栏目的目标指向、评价维度、资料呈现,等等。通过培训,我们既让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的全貌,又让学生理解综合素质的内涵,还让学生掌握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

评价实践操作方面,我校把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军训单元开设为高中学生的第一门课程,也是第一门要授予学分的课程,它不仅对于学生的习惯养成、团队融合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基础培训和实践操作的最好时机。我们以此为契机,构建了一套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引导的全员管理体系,破解以往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操作难点,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以评价促发展。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3

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师德、文化素质、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量基础教育师资靠地方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个意义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应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战略定位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使体育教育专业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质上是教师教育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除了一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无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来看,体育教师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比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为重要。所以,应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着手,建立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培养,学生除了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之外,作为教师,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程体系,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校内外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增加人文科学板块,特别是有利于跨学科和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增加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文学科特别是大学语文、体育美学和艺术欣赏类的人文科学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以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构建了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术科之外的人文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并举”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强化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关联的选修课,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加大实习改革力度,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使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实行无缝对接。

(三)全面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也体现出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不太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窄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指令性的教学课程过多,通过增设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余地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好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专业课(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学科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1.推进体育专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上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地淡化“专业”意识,避免对“专”的误解,我们培养目的不是专项运动员,而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实际上,对基础教育而言,学校并不需要单一的“专项”体育师资,而需要相对“博”,学科知识和专项上的“博”和“通”。其实,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篮球专项的老师上其他球类或田径课程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要加大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课(基础理论和术科)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素质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与社会特别是科技、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专业应注意通过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学科教育和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体育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课,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属自然科学,有大量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既有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又有人体结构、运动生理所包含的美学原理;体育实践教学如术科技能和体育竞赛,更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多方面展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成为体育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教育中推进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举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宗旨通识教育的目的。

2.强化体育专业教育中精神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用的时间最多,不能简单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术科教育,应把术科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身健体、健美心灵、提高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专项教育中动作的要领固然重要,但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体育术科除了动作的要领,还有潜能的挖掘、个体极限的发挥、战术战略的运用,这既体现了综合智力的运用,也是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比拼,也包含了如何管理和协作关系、使团队力量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管理科学的学问。术科教学和体育竞技的规则和规范,又是思想道德和精神意志最好的教材。术科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应注意挖掘和渗透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让公平公正、尊重规则、尊重对手、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培养和丰富未来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师德水平。现代教育认为,心理健康和意志力的培养不亚于智力的开发,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因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会有健全人格。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健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心态,体现为意志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是培养意志力和增强心理修复能力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体育专业教育应渗透这样的健康教育理念,使之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

3.增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和美有着不解之缘,多方面展示了人体的形式美和人的精神美,成为人们审美体验的对象。体育的强身健体、健美身心、提高人的精神气魄和审美教育对人的精神陶冶、美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既是具像化的人体美,又有抽象化的精神美,是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教材。体育专业教育中,人体解剖和运动生理学,术科教育中的艺术体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就是在这些专业理论和术科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体育和体育科学所包含的美,以及体育美的丰富表现形态如形式美、运动美、精神美、社会美,“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心灵境界,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新世纪以来,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性教学 改进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着眼于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其后,全国各地大致按照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顺序逐步开始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也表现出一些普遍的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的内容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领域。相对应地,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也应包含这四个领域。鉴于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突出前三项,特别是研究性学习。

二、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1.提升师范生课程学习的兴趣

学科课程一般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递理论知识,师范生更多是被动接受,学习的兴趣往往较低,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理论性知识部分,也应设计实践活动的成分,这类活动联系了师范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满足了他们探究的需要,可以极大地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师范生理解课程理论、丰富其实践性知识

所谓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指的是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个人化色彩。师范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对如何进行调查、访问、制作、实验等实践活动有了亲身的体验,对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切身的感受,获取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3.培养师范生更全面的素质,形成指导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能否胜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关键在于教师本人的教育实践能力。高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着力培养师范生指导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包括具有规划、设计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熟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科学、规范的方法指导;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能力;具有良好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具有良好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素质与能力都应该通过师范生在自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的规划、设计、开发、组织、协调、评价、反思等过程中形成,未参加实践性教学,就无法真实地获得。

三、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状况及原因

1.师生课程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大多还是采取兼职的形式,同时该课程没有纳入升学考试的范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导致师范院校师生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该课程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中所应起到的作用,课程教与学的意愿都不够强烈,以记背理论知识、通过考试为目标,忽视了实践性技能的训练与掌握。还有的地方在教师招聘中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岗与计算机教师岗合并,报考专业限制为计算机,这导致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该课程当做无关紧要的附加课程来学习,付出的努力自然降低。

2.课时少、安排不够合理灵活

有的师范院校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1学期、每周1节课,一门课程总共16至18节课,要完成理论教学都很紧张,就更别说开展实践性教学了;有的师范院校给每周安排2节课,但都往往固定不变,缺乏灵活性,不便于开展实践性教学。

3.课程资源贫乏

课程资源从功能上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指的是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资源指的是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环境、设施等。这些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资源在高师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性教学中的普遍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4.师资力量薄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内容比学科课程更加广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除了具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师基本功,更需要教师具有相对全面而完善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协调与管理等能力,同时还要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和生产等技能。这对于任何教师来说都不是容易达到的,再加上一所师范院校内共同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师相对较少,而且大都是“半路出家”,课程教学的教龄也较短,从而导致在课程教学中师资力量薄弱。

四、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策略

1.提升课程地位,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

师范院校要将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各个专业共同的必修课开设,开设时间宜在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学习之后,毕业实习之前,以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使每个学生树立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意识。要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方案设计、项目制作、成果汇报等实践性考核形式,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

2.保障课程教学时间,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

要保障至少36学时的教学时间,其中实践性教学应占12学时左右。同时,鉴于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应允许教师根据需要有计划地调整教学时间,以便安排费时较长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当然,单纯地依靠课堂时间显然还是有限的,还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践性活动。

3.努力拓展实践性教学的相关课程资源

在校内,要争取经费,加强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图书资料室、活动室与实验室的建设。在校外,要密切高师与中小学校、少年宫、科技馆及其他社会相关机构的联系,建立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互利关系。

4.多种渠道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通过理论学习、案例探讨、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理解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体现的理念、操作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和中小学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作用,与高师任课教师组成科研教学共同体,发挥各自优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在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突出实践性教学将为中小学培养更多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其中的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含了较大的学科容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其课程的合理进行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师生的爱国意识及政治觉悟。各种教育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其中,艺术教育对于建立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适应时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含道德修养、心理生理、文化修养、人文情怀、专业素养、技艺技能等方面。其中,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行为技能,在每个人的成才过程中都起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奉献、回报社会能力的前提,是要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素质。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教育阵地,综合素质教育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引起高校及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当下,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我国教育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的艺术教育是平等、普及、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行为,要努力做到去崇高化、去专业化、去精英化,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准,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艺术教育有四点基本特征。第一,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可通过对艺术的批评与探索,实现“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目的,艺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其内容不同于一些艺术院校中的纯技法教学,更不是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艺术教育倡导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和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相关知识的传达与教育应通过倡导性和引导性的方式方法。第二,艺术教育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对艺术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艺术理论。艺术教育可通过作品欣赏、作品体验、作品创等实践方式进行,要深化这一教育过程,还需借助艺术批评、美学探讨和艺术史学习等方式对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相互促进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三,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呈现出有序性、多学科性、综合性特点,脱离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和作品欣赏课程的初级范畴,日益成为融合戏剧、音乐、舞蹈、视觉艺术、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第四,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程性和全民性的终身教育,应伴随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贯穿人们成长的全部历程。艺术教育不能只作为学校某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还应该切实肩负起培养人格健全、有创造性、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一长期教育任务。艺术教育必将超越学校教育的阶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成为一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由此不难看出,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面临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教学中,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更偏重理论讲解,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同时,传统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模块相对单一,缺少立体交叉的互动体验,趣味性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相对缺乏趣味性、文化感染力和艺术美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而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门类的知识,能在感性教育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极好的补充。艺术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首先,艺术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参与体验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在艺术氛围中培养乐观的情绪和性格,对艺术审美有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以有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其次,艺术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的能力和技能。艺术教育要使学生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并在艺术的陶养下端正学习态度。再次,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优秀艺术作品的引领下,学生能感受“江山如此多娇”的盛景,体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气,感受“月是故乡明”的牵绊,从而饱含深情的热爱脚下这片古老土地。最后,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比于传统教育,艺术教育更像是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乐观向前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可借助开展各类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四、发挥艺术教育作用的措施当前,在部分高校中,一些非艺术专业学生功利性地看待艺术教育的心态和现象并不少见,对培养自身审美能力并不重视。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在大多数状态下是两门并行的课程,两者之间没有实现资源的结合和互补。如何积极有效地借助艺术丰富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教育新课题,如果相关教师能做好这一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非常大的益处。(一)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领域开展艺术教育时,教师可积极采取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的开放式教学,同时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等。这些都需要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更应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如增加舞台表演、写生创作等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领悟真理,也让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是由高校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承担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艺术教育的坚强保证和后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练好“三门功”:经典研读功、社会实践功、科学研究功,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可以说,教师的政治立场与人文素养决定了其认知与教学水准的高度。(三)构建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完整的教学评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实践的发展,但一些评估标准并不适用于部分教学中的具体实际操作。例如,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如果简单地套用理工科或文科的教学方式或评估模式,容易忽视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和建设艺术专业学科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应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四)充分利用、开发、整合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利用、开发、整合艺术教育资源,让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融合,如邀请艺术界的相关专家走进学校,让学生与艺术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并开展戏剧演出活动和“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艺术实践,锻炼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登台汇报演出、声乐比赛等,把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其中。结语综上,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受教育阶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应用≠国际化视野,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今天的艺术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塑造关怀和理论素养兼备的优秀公民,培养其应具备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这是教育工作者及教育领域应深入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许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J].学理论,2013(2).

[2]陈迪立.艺术教育的价值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张治银,韦文英.练好“三门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N].人民日报,2017-2-20.

高中教资的综合素质范文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分析;改进路径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和探索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一、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足,课程安排流于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广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的学科课程那样按照传统课表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在教室里上课,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采取总量控制原则,即要求平均每周不少于3课时。也就是说,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活动本身的需要采取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地安排教学时间。这种灵活性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显眼”之处,但正是这“显眼”之处,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些学校由于对课程认识不足,加上诸多因素造成的困难,致使综合实践活动只是作为课程表上的一种摆设,未按规定开足综合实践课时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经常被挪作他用。遇到学校承办什么大型的教研活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教研部门来检查工作和教学调研时,那么教师就会故作认真的按要求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一种应景的门面缀饰,效果不言而喻。

我们不得将综合实践活动视为单纯的活动课程,把各种校外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兴趣活动小组、学生团队活动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停留在活动层面上。也不得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学科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是学科课程的简单补充或延伸。学科课程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反过来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发展。

(二)教师配备不合理,师资力量缺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问题是关系到该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配备不尽合理、教师素质与课程需要不相适应等,难以满足综合活动课程的需要。要使教师适应目前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求,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补充师资力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的水平,保障其教学成效。

(三)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活动缺乏层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目前却事与愿违。在活动实施前,教师没有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预案;在活动实施中,或未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正确指引;或缺乏详细到位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或指导偏重活动形式忽略方法;或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甚至不明确自己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任务有哪些方面,“无从下手”。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讲座,例如怎样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如何进行有效访谈,怎样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如何撰写活动报告等等。由于缺乏应有的层次性、系统性,学生无所适从。活动往往是只走过程、流于形式、鲜有成效。

(四)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教育不配合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在课程资源方面,农村学校比城区学校显得尤为不足。校内资源自不必说,就校外课程资源来讲,农村学校所在社区没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些地方还没有网络资源。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挖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带来了很大难度,甚至使课程实施陷入困境。

农村学生家长因受本身文化素质的影响,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存在着普遍的偏见和误解,甚至指责学校搞综合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不支持不配合。由于受家长抵触情绪的影响,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不强,没有掌握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探究能力,致使造成创新能力差综合素质较低的现实。

二、改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现状的路径选择

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对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立足农村、创新思路,主动化解困难,将综合实践活动上出实效、上出特色,为农村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

改进路径一:针对课程安排流于形式的现状,首先,学校领导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切实转变办学理念,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划。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进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年度方案和学期方案。确保课时开齐开足,确保不挤占、不挪用。其次,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化。

改进路径二:针对教师配备不合理,师资力量缺乏的现状,当务之急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壮大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第一,优化配置教师资源。一方面,学校应物色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担当该课程的主角,引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强调“整合各科教师资源”的要求,专职与兼职并存,科任教师、班主任共同参与,学校全员协助。整合各学科、各类型教师的资源,以达到优势互补,最优组合。另一方面,由于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跨出校园、走进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聘请学生家长、行业专家、校外辅导员、社区干部等社会教育力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 第二,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深入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聘请县教研室教研员为顾问,把外校的骨干教师请进来进行指导,让教师尽快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是开展多层面培训。首先是加强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学科领头雁,引领教师整体提升;其次是加强全员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读书沙龙、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素养。

改进路径三:针对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活动缺乏层次的现状,首先,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设计和制定活动主题的实施方案时,针对学生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及其需要,设计指导方案,明确具体任务,落实指导行为,提高活动的效度。教师指导方案应包括设计学生活动主题具体目标、必要的资料和工具准备、具体实施过程指导、具体方法及其实施、学生评价方案等。其次,在活动实施全过程中渗透必要的专题讲座,训练活动的必要方法。再次,制定并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第四,要设计层次、循序渐进开展活动。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适当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以西红柿种植实践基地为例:三年级,可以安排“认识西红柿”、“我和西红柿做朋友”等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学生关注西红柿、土壤、病虫害,用简单的画或话来描述西红柿的外形、特征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到了四年级时,可以安排“走进西红柿王国”、“西红柿种植方法”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能了解西红柿、写观察日记,记录西红柿的生长过程,并开展读经济作物常识类书籍的活动;五年级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日趋成熟,情感日益丰富、开始关注家庭、社会的种植及绿化问题。此时可以安排“我家的盆景”、“社区绿化花木知多少”、“我为绿化家乡献力量”等主题探究活动。这样,通过由浅入深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会不断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明显提升。

改进路径四:针对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教育不配合的现状,笔者认为:一要有机开发、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民俗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生产经验,这都可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提供比城市更直观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农村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美景、文化生活、风土人情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组织开展诸如 “大棚西红柿的生产”、 “本村生活废水洁化现状调查”等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农村生活、关注农村发展、自觉服务农村的意识。同时,学校可与当地教育机构、工厂、企业协商,开辟活动基地,如“县少年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气流纺厂活动基地”,“超市活动基地”等。这些基地类别不同,课程资源内涵丰富,教学的价值不可限量。二要家校联动、合力推进课程实施。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告家长书、家长网校等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普遍支持,帮助家长正确树立家教理念,倡导学生参与家务与各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劳动情感。另外,引导家长辨证地看待孩子,学业成绩,但并不代表他们的素质的全部,在动手能力上、在吃苦精神方面,农村孩子的表现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加优秀,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更是难点。只有各个部门、各个层面共同努力,科学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才能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我们农村学校应认清客观条件,发挥社区优势,以培养学生“爱农、学农、兴农、为农”的情感为出发点,充分开发丰厚的农村课程资源,合理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主编.姜平等编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乐素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月第165期.

[3]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思考》

[4]胡瑞珍.《基地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