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例6篇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网络营销;诚信体系;营销道德

互联网正迅速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并带来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互联网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网络营销的技术障碍的消除,诚信问题成为网络营销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一方面,产品以次充好、信息混乱等诚信问题,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不诚信也会引起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营销时的不诚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开展网络营销时,树立诚信营销观念是网络营销有序发展的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营销中树立诚信营销观念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随着我国网络营销诚信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网络营销的商务信用环境的逐步改善,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将会逐步把诚信原则贯彻到网络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坚持诚信理念,在整个网络营销过程中顾及社会、企业、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的利益,诚实守信,注重长远发展。因此,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个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将会更加协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二)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忠诚顾客

对于网络营销来说,良好的顾客关系是网络营销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而要建立并维护良好的顾客关系,必须树立诚信营销观念。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真正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忠诚顾客,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从而很好地实现网络营销的目标,实现良性循环。

(三)有利于使企业与各方建立多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网络营销的开展过程中,坚持诚信的基本准则,企业无论对社会、对经销商和供应商、对银行、对税务部门,还是对企业员工,都要讲诚信,这样,就更有利于使企业与电子中间商、供应商、银行、税务部门、企业员工建立多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使企业更好地经营和发展。

(四)树立企业的网络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网络营销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并推广企业的品牌,知名企业的网下品牌可以在网上得以延伸,一般企业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树立品牌形象,并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说,网络品牌的价值甚至高于通过网络获得的直接收益。

二、当前我国网络营销诚信缺失的表现

在网络营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网络营销诚信的缺失,如产品与样品不符、以次充好、信息混乱、收款不发货等诚信问题,这些诚信缺失问题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信心,不利于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说来,网络营销诚信问题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诚信缺失

产品诚信的缺失是网络营销最常见、最主要也是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损失的诚信缺失内容。产品诚信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上样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一致。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顾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程购物,但这也使购买者在购买前无法看到或亲自试用产品。这样,有些缺失诚信的企业为了实现销售促进,在网上产品介绍中添加一些超出产品本身属性的介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2、以假借或盗用其他企业产品品牌、商标为手段,牟取更高利润。企业产品品牌、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它们又是很容易被侵害的,而且企业在这方面的保护意识也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3、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在网络营销中,对于产品来说,提供满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企业很少有提供售后服务或者即使有售后服务也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这方面,企业存在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售前和售中服务过程中,就有意模糊相关信息,不注明售后服务内容;二是在售后服务过程中,违背承诺,不上门安装、维修、保养等。

(二)网络广告存在欺骗性

网络广告的欺骗性表现在制作并虚假网络广告,以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网络广告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近几年来,我国网络广告年经营额以每年超过200%的速度增长。由于网络信息流通没有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目前网络广告还处在一个缺乏控制的状态,利用网络广告进行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网上大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实广告,已成为困扰网民的“网络牛皮癣”。

(三)网络营销网上支付诚信问题

网民最大的担忧仍然是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是交易的安全问题。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由于网络黑客猖獗,支付数据的伪造、变造、更改与注销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带来了极大的社会问题。

(四)网络营销其它方面的诚信缺失

网络营销的诚信缺失也会给社会、国家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损害。如偷税漏税、不健康的消费观念、不合适的消费方式等等。

三、网络营销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分析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由于其便利便捷性受到消费者和企业的欢迎,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但如果诚信缺失,就会严重地影响其顺利发展。

(一)网络本身的两重性特点为诚信缺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互动性、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等就是网络营销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带来了消费者购买形式的变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特别是更容易导致网络营销诚信缺失问题。

(二)制度不健全

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不信任,担心对方不讲诚信给自身造成损失,从本质上看是这是由于法律制度(或者说法律制度的职能)的缺失造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理性的,消费者也更加趋于成熟和理性,它们必然要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往往会造成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利益的冲突,为了维持市场的秩序,相互之间的契约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契约之所以起重要作用则完全是靠一个健全的法律框架来支撑的。制度可以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合作以及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必不可少的保障。当国家政府不能提供一个公平、规范、透明而又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时,当企业不相信其利益在出现纠纷时能通过法律手段得到保障时,不正当的手段自然就派上了用场,诚信问题就出现了。

(三)营销人员素质的有待提高

在我国,网络营销诚信问题的出现,与营销人员的素质不无关系。目前,我国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学历、资历、年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网络营销人员素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四、网络诚信营销观念的树立

诚信作为企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不仅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且能使企业赢得长久不衰的市场认同、品牌价值和丰厚利润,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树立网络诚信营销观念呢?

(一)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建设诚信营销文化

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一些企业非常重视诚信理念,例如海尔确定“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诚信理念,从而成为家电业的巨人。相反,有些企业如保健品企业,由于缺乏诚信理念,用虚假广告骗人,甚至改头换面地使用一些老处方,却作为新产品向客户推销,最终自己被诚信缺失而拖垮。所以,诚信文化理念应该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的经营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树立诚信价值观

诚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创造更多的商机和经济效益。当企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时,企业的诚信营销决策往往就会忽略,甚至无视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反之,当企业把“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决策时,就会以消费者及社会利益为出发点。靠诚信经营,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赞誉。由于诚信塑造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必将给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此外,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所以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要求企业在起码的伦理道德水平上生产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加强诚信营销管理

开展网络营销企业的决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营销的诚信准则,并把这些准则有效地传达给所有的员工。经营者应在加强自身的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增强网络营销人员的道德责任意识,加强对员工诚信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诚信问题的敏感度,使员工在营销活动中不是被动遵守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行为规范,而是根据基本的价值信念和社会认可的诚信规范处理事情。总之,正如营销学家科特勒、阿姆斯特朗所指:网络营销是以电子方式将顾客与经销商连接起来,通过网络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营销。它面临着接触的消费者有限、购买量有限、不平衡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心理特征、混沌和杂乱的信息等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要得到根本的解决仅仅立法还不够,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诚信意识,加强诚信管理。

(四)加快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提高网络营销人员的诚信意识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营销手段,目前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企业达1000多万家,而与网络营销发展不对称是网络营销专业人才的短缺,网络营销人才的稀缺又造成了网络营销服务质量整体不高、诚信缺失的局面。

注重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要帮助网络营销人员树立诚信营销的观念,将诚信作为企业营销人员的基本思想贯彻。实质上,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网络营销人员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以信取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提高网络营销人员的诚信意识还必须引导网络营销人员采用诚信的手段开展营销活动。如提供真实商品信息、提供并实行公平的网络交易条款、保护消费者各种信息的安全,特别是电子支付方面的安全性,保证消费者、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总之,正如美国学者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所言,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信誉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惠青山.网络营销条件下的顾客忠诚[J].经济师,2003(2).

2、科特勒,阿姆斯特朗;赵平,王霞译.市场营销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文2

企业经营不讲诚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任何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都有诚信需求。从1994 年墨西哥危机到阿根廷的危机, 以及2001年位于世界500强前列的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事件, 无不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说,成熟市场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以成熟代替诚信。但是,问题在于社会和企业怎样看待和对付这种不讲诚信的企业和行为。在一个社会中,少数企业经营不讲诚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批企业经营不讲诚信,社会对这种不讲诚信的行为麻木不仁,企业之间还相互效仿。

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由来已久。这些年可以说是愈演愈烈,社会的无赖现象日益膨胀,整个社会诚信链条相当脆弱。一些企业经营不讲诚信,互相欺诈,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中国工商报》报导,2000年,仅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就查处假冒伪劣案件23.05万起,比上年增长36.86 %; 查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总值38.81亿元,比上年增长95.61%;全国共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16万个,比上年增长3倍多。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五花八门、毫无诚信的经营行为,已经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正常”现象。企业间的诚信缺失必然导致交易效率下降和交易成本上升。目前我国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些企业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一些企业任意变更或撕毁经济合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只有50%(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企业合同履约率为90%)。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客户的货款或拖欠银行的贷款,还有一些企业玩弄假破产真逃债的伎俩骗取国家的钱财。虽然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拖欠逾期的应收账款,但它们拖欠的总量仅占贸易总额的0.25%-0.5%[1] ,我国目前已超过5%,是发达国家的10倍至20倍。“久债不还”已成为这些企业的“共识”。我国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规模已经由过去的几百万元上升到数亿元水平。由于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使得企业间互不信任,如履薄冰,现实的交易行为已经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的交易状态,使得企业间交易效率下降,交易成本提高,这种做法极大地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财务失真,明目张胆地编造假账假数据,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屡禁不止……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我国企业经营诚信缺失所致。

不仅一般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经营中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就连应该最具诚信的上市公司也弄虚作假,制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串通庄家做市,报表重组,欺骗中小股东等现象,成了许多上市公司心照不宣的“秘密”。2001年股市缩水后的“ST猴王”、“ST幸福”、“银广厦”等股市丑闻,就是突出典型。我们可以说,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它像瘟疫一样侵蚀着企业之间的信任以及人们对社会的信心,对我国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的有限博弈。诚信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当绝大多数企业都讲诚信时,少数企业不讲诚信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当大多数企业不讲诚信,只有少数企业讲诚信时,少数讲诚信的企业只能是单方面受损。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单个企业经营坚持诚信可以看作是一种风险。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有限博弈中,任何一方都没有诚信的动力。骗一把就跑是信息不对称有限博弈状态下常见的现象。只有信息畅通、重复博弈才能建立起诚信经营的机制。因为,诚信经营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当事人为了合作的长远利益,愿意抵挡欺骗带来的一次性眼前好处的诱惑”[2]。换句话说, 诚信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信息畅通,当事人的不诚信行为能够被及时观察到,交易关系须有足够高的概率持续下去。然而,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信息流通缓慢,企业间的交易概率有限,特别是我国交易地域规模庞大,企业间的交易频率较低,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完全可以在一个地区行骗后转向其他地区继续行骗。

2.企业缺乏真正的所有者地位。企业要作为诚信经营的真正载体,必须是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必须是真正的所有者,拥有企业剩余的控制权和支配权。“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信誉价值的索取者。如果没有真正的个人所有者,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维持企业信誉,企业就不可能讲信誉”[2]。也就是说, 企业不是真正的所有者,不具备企业剩余的控制权和支配权,是不可能建立起经营诚信的。因为,这种组织的行为通常是短期的,经营者只考虑自己任期内企业的经营问题,为职工发放更多的货币,他不可能有维持企业长期诚信的动力。企业的诚信经营的价值“等于未来收入流的贴现值,包含在企业名字中,买卖企业,实际上是买卖企业的信誉。所有者是否有积极性维持企业信誉,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企业的所有权是否能有偿转让。如果现在的所有者即将退休或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继续经营时所有权不能转让,信誉的价值就没有办法实施,他就不会有积极性维护企业的信誉”[2]。这就是说,企业诚信的建立,是以企业的改革为前提的,企业必须拥有清晰稳定的产权关系,并且产权关系是能够转让与交易的。现实生活中,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没有真正的剩余控制权和支配权,更谈不上所有权的转让与交易。民营企业虽然对企业资产拥有所有权,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家恐惧政策变动形不成相对稳定的利益预期,这种所有者地位也是不稳固的。在这样的体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诚信经营的机制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形成。

3.以罚代打,罚打力度不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法规。就制假售假而言,我国的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等值金额50%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主要是以罚为主,而且罚没并没有使他们倾家荡产。在今天稽查力度十分有限的态势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2—3次逃脱罚没,就有利可图。对于国有企业中所存在的恶意欠债逃债的行为,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天然存在着“父子关系”,国家根本就不可能痛下“杀手”,较为常见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地方利益,还暗中支持企业欠债逃债。对于像“银广厦”这样的上市公司的巧取豪夺,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惩罚措施,但惩罚的力度也很有限,大股东未跳楼自杀,小股民倒是替大股东挨了板子。

4.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不正确的政绩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由于地方利益作怪,对于所属企业恶意欠债逃债,千方百计予以包庇保护,甚至为其出谋划策;对于外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是依法加以保护,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横加干预。一些地方的干部为了一任政绩私利,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极少数干部甚至与制假售假者沆瀣一气,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查处,成为制假售假的保护伞。所以,一些地方制假售假达到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水平,其生产者和销售者毫不掩饰,明目张胆地大干快上。有些制假售假企业作为地方的利税大户,还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表彰。

5.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企业的经营诚信是社会道德在企业经营中的表现。如果整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道德水准下滑,企业经营的诚信也就成了问题。不可否认,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有关。我们承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应该追求利润。但是,企业必须坚持合法经营,讲究信誉,坚守信用,最起码做到利己不损人。然而,由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企业经营道德错位,许多企业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突破了应有的义利观和基本的道德底线。在经营活动中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竞价销售、抢注商标、偷税漏税、假破产真逃债等损害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有些企业虽然自己能够做到诚信经营,但对其他企业不讲诚信的行为却高度容忍。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企业经营者对其他企业违反诚信经营的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特别是对企业外部的领导者与客户关系中的不诚信行为的容忍度更高。例如,对“贿赂客户”的容忍度为71.3%,对“短斤少两”的容忍度为55.4%,对“不实广告”的容忍度为55.0%[3](p.200)。这种情况表明,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不少企业即使自己能够做到诚信经营,但对其他企业的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却不愿意加以制止。

三、我国企业经营诚信的重建

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已经引起中央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朱róng@①基总理去年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今年“两会”期间又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段时间,“诚信”一词席卷媒体并成为学者、百姓研究和议论的话题,足见举国上下对重建企业经营诚信的信心。

我国已经加入WTO,我们必须拥有诚信。否则, 就没有人愿意和我们打交道。倘若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继续恶性发展,我们还可能被逐出WTO。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认为, 中国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不仅仅是规模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诚信的差距。如果说企业的规模差距在短期内依靠人为的方式(如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兼并联合的措施等)能够得以迅速提高的话,那么,诚信差距的缩小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且企业经营诚信的维持比经营诚信的建立更为困难。要使我国企业经营重建起诚信之风,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努力。

在宏观上,我们必须明白企业经营的诚信之风的重建,绝不是单个企业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政府要特别重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倡导企业按照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办事,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破除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思想;要强化经营诚信的教育,健全经营的诚信评估体系和约束机制等。当前,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及时公开企业经营的诚信状况,为企业间的重复博弈创造条件。由于信息不对称,“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作用。当人们无法辨别诚信企业与诈骗企业,无法辨别真实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无法了解优等上市公司和包装上市公司时,诚信企业的市场就必然被不讲诚信的企业所挤占。要形成全社会经营的诚信之风,彻底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建立起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及时公开企业经营的诚信状况,为企业间重复博弈创造条件。为此,工商、税务、银行、物价、公安、法院等部门应该联手合作,建立企业经营的诚信档案,定期向大众媒体公布。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使企业的纳税情况、银行信用评比等级情况、合同和商标行为、经济检查记录,以及司法部门提供的企业经济案件记录、各种荣誉和不良 行为等全部记录在案,随手可查。这样才能使诚信经营的企业拥有市场、拥有客户、拥有竞争力,使经营不讲诚信的企业失去市场,失去合作伙伴,最终被淘汰出局。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政策。经营的诚信基础是企业的产权关系明晰。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现实生活中,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经营者和员工只拿国家薪水,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诚信没有直接关系。员工欺诈客户,所有者并没有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此,必须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责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的控制权和支配权。企业的所有权亦可以转让和交易,为人们的重复博弈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当人们没有稳定的利益预期的时候,经营是不可能讲诚信的。政府的政策多变,人们就不会形成稳定的利益预期。尤其是对待正在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政府应制定长期稳定的保护其发展的政策,使他们形成稳定的经营预期,改变放弃诚信、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

3.加快立法,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大量的属于道德层面,有些已上升到法律层面。目前企业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已经危害到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安全的程度,不用重典、姑息养奸将后患无穷。为此,政府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的力度,特别是对于制假售假,恶意欠债逃债,严重坑害消费者的利益、其他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责任人,要严加制裁和惩处。当然,也并不是惩罚越严,企业经营就越讲诚信。现实社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合约得不到履行,如果是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外部因素所致,惩罚必须是有限的;如果惩罚过重,不仅无助于企业经营诚信的建立,而且可能有害于企业经营诚信的建立。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提高我们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4.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确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标准。要在全社会重建企业经营的诚信之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必须彻底铲除地方保护主义,让各种商品和要素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内真正形成自由流动。为此,政府要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如商品流通法,对违反相应法规,搞地方保护主义的要依法查办。对干部的考核,首先要考核其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大局观念,建立稽查特派员制度,对政府官员进行全面考核。对于一些地方官员为了一任政绩,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恶意逃债等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听之任之、甚至还充当保护伞者不得重用,问题严重的要严肃查处。

5.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企业经营诚信的水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整个社会诚信水准的提升,企业的经营诚信是做不到的。要提高全社会企业经营的诚信水准,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建立全社会企业经营诚信的目标,强化企业经营要遵循合法经营,讲究诚信,互惠双赢的意识。对经营诚信好的企业要予以表彰,对经营诚信差的企业要予以警示教育。要做到重建全社会企业经营的诚信之风,我们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幼儿园开始逐步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诚信知识和诚信行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全社会企业经营的诚信之风一定能够重建起来。

在微观上,必须看到全社会企业经营诚信的重建,是通过一个个企业来实现的。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起经营诚信的自律机制。

1.认真制定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照章经营。企业通过制定明确的经营诚信的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明确企业应该为国家、为客户、为职工做些什么;使职工明确怎么做符合经营的诚信准则,怎么做违背了经营的诚信准则。企业制定经营的诚信准则是为了使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同步协调,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因此,企业制定经营的诚信准则必须从人性的要求出发,让职工愉快地接受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把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2.强化企业家群体的自律垂范作用。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经营的诚信与个体经营的诚信协调统一,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群体的自律垂范。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群体应率先执行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不能只说不做,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3.要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的诚信宣传教育。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把它建设成为一个诚信型的组织。教育是实现企业经营诚信的一种手段。企业要有效实施经营诚信,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经营的诚信教育,藉以丰富职工的经营的诚信知识,提高他们经营的诚信水平。经营诚信教育的内容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最好能够通过案例的形式告诉职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经营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4.建立起企业经营的诚信奖惩机制。要想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经营的诚信环境,企业就必须着力于建立一种赏罚分明的机制。例如,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经营的诚信业绩、经营的诚信行为和经营的诚信信仰,提拔、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违反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

【参考文献】

[1]郭跃进.诚信问题: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J].经营管理,2001,(8)。

[2]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1)。

[3]李晏墅,高朴.销售管理启示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诚信文化;行为准则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17-03

[作者简介] 钱立洁,泉州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福建 泉州 36200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准则。企业诚信文化关系企业盈亏,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诚信文化已成为企业能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企业能否具有活力。当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构建企业诚信文化的对策,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对企业诚信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观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总称。企业文化,就是运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来管理企业,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的综合指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企业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种特殊管理方法,是企业的“软实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准则。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外企业文化的信息不断从各种渠道传入我国。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从管理科学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首先兴起于美国,是在美国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并开始落后于日本及西欧一些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1982年美国出版的《企业文化》首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美国管理学家发现,当时,日本在汽车、家电、钢铁等许多领域开始超越美国。传统的管理理论已无法解释日本经济和企业成功的原因,日本企业的成功,在于实施了一种新的管理革命,即把企业文化上升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并用于管理过程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面向员工,把企业文化作为行为准则,视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成功的核心。把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不仅归结为加强管理,而且归结为注重企业文化,使管理者看清了价值观、行为与生产力的关联,从而致力于塑造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广大员工忠心服务于本企业,以创造最大的效益。事实证明,自觉地有意识地培育、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核心地位的则是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2.企业诚信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处事规范等。诚信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体现于企业中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的企业价值观、经营道德理念、经营行为方式、企业制度规范、生产环境文化及产品实体性文化等之中。其核心是要求企业要遵守信用,言行一致。企业诚信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实质是企业对顾客、对员工、对社会履行契约的责任心,也是企业间建立信任、实现横向交往的基础,是企业良性循环的保障。

诚实守信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信用经济”。塑造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企业运营要坚持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诚信模式,创造促使本企业走向辉煌的诚信模式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化约束准则。

3.企业诚信文化的内容主要有:(1)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产品进入市场实现消费也是企业文化展示魅力的重要环节,企业提品有质量信誉和服务保障,对消费者讲信用重承诺,将会促进产品消费数量持续增长。(2)企业相互间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横向交流。即在企业之间的交往中,自觉恪守承诺,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并以真实、诚恳、信用的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竞争中真正做到讲求信誉,不搞欺诈,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认真履行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共同发展。(3)企业对员工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企业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险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对员工的承诺保持诚实守信,创造企业和谐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自古以来,“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对企业来讲,就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损害与其相关经济组织的利益,确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可靠保证。

二、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1.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统一员工的行动,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引导企业中各部门以及职工统一行动并为实现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理念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树立诚信观,统一员工的思想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使员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加强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作效率。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能使企业的员工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奋斗的热情。

3.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良好诚信度的企业,更能在社会中获得认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而企业的诚信文化经营理念,要求企业每项生产和经营都要本着对社会公众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生产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低、服务到位、信得过的放心产品,这样,企业才能吸引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海尔集团在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中把“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真诚到永远”作为海尔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使海尔集团的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5.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和功能。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素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科学管理、广泛吸纳人才、不断创新进步的重要保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促使企业提高素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良好的企业行为,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意识的导向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人际关系的功能、两个文明的促进功能、服务社会的感应功能。因此,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三、当前企业诚信文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的现状令人担忧,一些企业背信弃义、制假贩假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企业诚信文化严重缺失。必须重新塑造与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企业缺乏健全的信用评价制度。企业的信用评价制度是指一整套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体系,包括相关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当前在企业信用的评价中缺乏公正性、全面性和透明度。许多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从而使企业的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得不到社会监督,使企业信用评价起不到监控作用。

2.企业竞争者的信用缺乏,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任何企业都应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行事,一旦合同订立,“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前,一些企业却总是不愿履行合同。有些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有关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利用合同骗买骗卖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就如一些企业利用其他单位离自己较远、信息不畅,对自己的身份、信誉等缺乏了解又急于推销产品的心理,以“货到款清”为幌子,或签订虚假购销合同,或假意先付部分货款来进行诈骗,给其他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

3.企业偷税、漏税比较严重,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少企业忽视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文化道德的积累,为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利用做假账等手段千方百计偷漏国家税收,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企业应遵纪守法,应诚信于国家和社会、诚信于市场中的广大消费者,依法纳税,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企业经营道德观,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四、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

1.塑造企业的诚信价值观,增强公司与员工的凝聚力。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注重发展企业文化,将公司的战略规划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让他们了解公司的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与实施的计划与效益,促进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信任感。提高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2.培养管理人员和员工诚信守法的意识,形成企业的内部诚信理念。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内管理企业事务,对外代表企业,所以高层管理人员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诚信形象。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必须加强高层管理人员在管理事务中的诚信文化建设。另外,企业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诚信理念的宣传和培养,努力塑造企业的诚信价值观,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企业诚信氛围的关键。

3.建立科学规范的诚信奖惩机制。诚信奖惩机制是指企业建立的一整套对员工的诚信行为进行考核和奖励的体系,包括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奖励等级措施、惩罚条例细则等。要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必须建立一种现代企业的奖惩分明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奖惩机制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对诚信经营、信誉度好的企业或个人应进行鼓励和奖励,而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诚信经营的现象应进行批评和谴责,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奖惩手段应落实到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具体环节中。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奖惩的组织领导体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保证企业以诚信文化规范经营组织行为。

4.建立诚信经营内在管理机制。企业诚信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企业内在管理机制来完成的。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内在机制,认真制定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的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把企业的诚信文化经营准则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职工明礼诚信;企业管理群体应做自律的表率,杜绝一切失信于企业、国家、社会的动机与现象出现,实现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协调统一。企业诚信经营准则应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群体应率先执行企业诚信经营准则,诚信经营才能得到保证。企业要有效实施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管理层人员和职工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诚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和信誉。

5.培育和创建优质品牌产品,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特色。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标志。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上要严格把握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以优质产品赢得社会的信誉和认可,这是增强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如2008年被称为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顶尖企业“苹果公司、谷歌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微软公司、塔塔集团、宝洁公司、索尼公司、沃尔玛”[3]等,都是以优质的品牌产品,彰显企业诚信文化特色,创造企业旺盛的生命力的。

6.建立企业诚信信用评价体系。应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优势,建立诚信信用评价体系,对每个企业的诚信程度、信用等级进行客观评价并向全社会公布,供社会各界进行查询。例如,可以建立“企业诚信信息网”,对不讲诚信的企业要进行充分曝光,使缺乏诚信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无立足之地。对诚实守信的企业,要在提供贷款贴息、产业扶持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7.发挥政府在完善市场机制中的监管力度,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实施提供服务。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正义能否得到有效维护。要保证企业诚信落到实处,政府首先要强化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信用意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以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搭建起政府信用平台,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另外,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实施提供保障条件。

总之,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企业在经营中只有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石,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建设,倡导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企业才能创造出具有企业诚信文化特色的高信誉的产品,才能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也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持续发展壮大。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诚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3-0072-03

民营企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责任主体。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不但是一种道德诉求,而且是具有丰富内涵、多重属性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在东北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开展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探索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可见,发展民营企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但是东北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存在市场经济文化培育不足的问题。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这一类因素的掣肘。这些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意识到市场经济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力图用企业文化建设反哺社会,达到社会文化与企业发展共赢的局面。研究这些民营企业的诚信企业文化建设,从中挖掘其可行性与普遍性,对完善东北市场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诚信建设定位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全方位守信”原则并践行之,既是东北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也是诚信企业文化建设一个标杆。

一、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绩卓越。该企业将企业文化的核心明确定位为“诚信”,并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全方位守信”原则,建立了全方位守信体系。企业管理层思维开阔,从多个角度谋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做好企业,做好企业文化,势必能从正面影响社会,达到既能给企业回馈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又利于创造更适宜企业发展的社会软环境的效果,释放出无法估量的社会正能量。民营企业自主自发地以倡导社会正能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基石之所在。民营企业家对中国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环境的切切之意,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殷殷之情,通过自身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在企业内部打造全方位诚信圈

首先,注重对员工的诚信建设。员工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员工的精神面貌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在招工伊始,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重视应聘人员的诚信调查。通过诚信调查筛选掉部分人员,在剩余的大量应聘人员中,他们重点优先考察党员、退伍军人和大学毕业生。公司普遍认为他们受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树立了较强的诚信意识。这类型的员工与企业的诚信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感,他们加入企业,不但可以给企业注入正能量,还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企业也注重员工诚信的建设,通过组织各种诚信活动,让员工以诚信为荣,坚守诚信。其次,注重对管理层的人本观念的培养。企业要求管理层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严格树立“企业为员工”的思想,并梳理出一条“企业发展———自身发展———员工发展”的发展脉络,将企业打造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理想的平台。而管理层就是平台的服务维护人员,其职责的本质就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企业管理层对员工做到以诚相待、认真负责,把困难留给企业,绝不拖欠员工工资。

(二)深练内功,打造“诚信友善”企业氛围

重视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诚信友善的企业小环境,以小环境带动社会大环境的转化。企业经常在管理层、销售人员和一线工人中开展树正气活动,旨在营造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有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企业注重职工内部人际关系的调节,尤其强调管理层与普通职工之间的平等关系。管理层与普通职工之间只有职位的不同,没有地位的高低,人人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由内部建设延伸到外部践行。该企业不但注重内部小环境建设,而且还注重培育企业员工在社会生活中的诚信友善,要求员工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遵循公序良俗。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生活上的不道德,影响的不但是员工个人的形象,更将影响企业的未来。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企业角色层面,该公司的员工普遍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同,热爱工作岗位,职业自豪感强;在社会角色层面,企业员工自我认同度高,达到了自我和谐,家庭和谐,幸福感较强。

(三)以质量立企,坚持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

该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生产过程严把质量关,绝不允许不合格产品走下生产线。在生产中发现任何问题,每名员工都要如实上报,车间管理者要及时处理并进行事后总结上报。公司强调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所在,产品不合格就会失信于顾客。唯有生产合格、优质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有利地位。

(四)坚持以信用为首要原则处理资金问题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需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多方合作。该企业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坚持信用第一。与目前有些企业利用银行信用大搞资本运作不同,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有限资金放在企业的发展上,采取稳健的资金政策。企业为保证资金回笼、企业健康发展,实施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先科技投入,后固定投入”的战略。设立风险保证金制度来应对经营风险,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失误,保证实现对企业员工工资的支付等其他一切日常必要支出。公司董事会明确决定,在条件不具备时,绝不随波逐流搞“假、大、空”的资本运作,表面看,这种做法放慢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锻炼了公司管理层在商海中控制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不盲目扩张,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五)在营销中坚持“审慎经营”原则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份额的占有,但该企业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绝不放弃原则。对自己的营销人员有最严格的诚信要求,一旦发现违反公司原则、章程的行为,绝不姑息。对于经销商的资格确认,公司有自己的一套诚信标准。不仅考察经销商的支付能力,限制经销商的恶性竞争行为,对经销商的道德修养、社会行为也有考察。公司通过坚守这个原则,给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销商、终端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譬如,有位大经销商被发现有私生活混乱的问题,虽然他很有实力,但公司坚持“道德上不合格不合作”原则,中止了与这个经销商的合作。因此,一旦公司认定为经销商或终端商,则向当地传播了一个此人有信用保证的信号。

(六)奉行“客户至上”,向社会承诺“把好产品提供给顾客”

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产品进入市场实现消费也是企业文化展示魅力的重要环节,企业提品有质量信誉和服务保障,对消费者讲信用重承诺,将会促进产品消费数量持续增长。为确保“客户至上”不落空,公司也通过完善制度来保证对客户的服务。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把市场需求放在首位,研发最适合农业使用的产品;细分产品需求,产品从包装规格上实现上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同时,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售后服务制度,对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总结处理后,又起着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公司至今还保存着一封消费者来信,写信者是一名小学生,小学生在信中写到“壮苗公司才是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的公司”,这给了公司更大的信心践行诚信至上。

二、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统一员工的行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最显见的益处。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能够使企业员工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产生归属感、成就感和自尊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引导企业中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科研部门等各部门职工统一行动,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企业诚信文化作为一种灵魂的深层指引,有利于员工树立诚信意识,形成诚信观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引导员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最终逐步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近三年来,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量平均增长25%,销售收入平均增长37%,利润平均增长56%。

(二)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诚信建设能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见证。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给企业带来的是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展现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眼观。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市场占有率。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大农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强势进入的大背景下,以质量求发展,以信誉拓市场,从无到有,占有全国的农资市场5%的份额,成为东北及内蒙古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三)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科学管理、广纳贤才、不断创新进步的重要保障。企业诚信文化代表的是企业的素质,是企业的一种积极、健康的理念,培育企业良好的行为,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到2020年东北地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培育不能忽视。而这段时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文化重要的建设时期,只能狠抓不能放松。民营企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诚信企业文化建设对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扭转人们的落后思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反过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又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所以,要完成2030年左右把东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的目标,离不开诚信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许彦华.企业诚信文化基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刘清.我国民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08(9).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诚信 诚信缺失 诚信教育 途径构建

开展诚信教育无论是对私营企业的完善还是对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诚信作为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和价值目标,它不仅是衡量一定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进步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开展企业诚信教

育,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后果

综观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大大推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然而,当人们在追逐和享受现代化运动所带来的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猛然发现,“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我们也带来了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紧张情绪和迷失感。”我们不可避免地也遭遇到了世界各国现代化运动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企业发展中,诚信缺失现象凸显,构成了道德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

1.产品质量偏低,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以次充好较为普遍。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私营企业的形象。

2.私营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其劳资纠纷比其他企业增长快,使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的员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财务不透明,私营企业往往做三本账,一本给税务局,用虚减利润的方式偷税漏税;一本给银行,以虚增利润的办法取得贷款;再留一本自己用,在计件工资制条件下可以少付员工报酬,形成了税务信用、贷款信用、财务信用缺失的不良状况。

4.公司治理薄弱,私营企业以家族制居多,企业领导人搞一言堂,订好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不规范。

5.赖债、躲债、恶性逃避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私营企业之间存在大量且长期不能缓解的相互拖欠款,严重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6.毁合同、打官司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履约率仅有60%左右,导致私营企业在交往过程中提心吊胆,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7.私营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也是其信用缺失的一种表现。包括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搞低价倾销等,导致广大消费者对私营企业整体的不信任。

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有诸多的外部原因。首先,政策法规存在缺位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对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约束不完善且不具有强制性,使许多债务企业能够钻法律的空子,乘机逃避债务。同时,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政策、法律、规范和约束不同,使私营企业在市场进入上有很多限制。其次,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它使企业觉得有机可乘,为私营企业制假、贩假提供了温床。

企业文化构建中诚信教育的缺失是阻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发展基础薄弱。私营企业多是白手起家,没有很殷实的家底,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为了维持生存、谋求发展,往往选择投机取巧。

(2)受利益的驱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尚未形成,商品买卖过程中的主动权仍旧掌握在卖方手中,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销货渠道,利益驱动下的制假贩假就不会停止。

(3)管理水平低。私营企业缺乏管理人才,很难获取及时准确的市场情报,果断的分析与决策更是难上加难,惟有靠不正当竞争等失信手段牟取利益。

(4)竞争实力弱。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各个方面,私营企业都无法与其他类型的大企业抗争,在这种状况下,靠假冒伪劣、投机取巧赚钱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它们的首选。

(5)私营企业的自律性较差。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制,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企业领导人的权利不受监督,惟利是图是其本性,为了牟利可以不择手段。

综上,私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失信问题,已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妨碍了私营企业的层次提升,降低了私营企业的社会信誉,进而损害了私营企业的自身利益。广大私营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加强诚信建设是当务之急。

这些企业发展与道德发展中呈现的矛盾,首先造成了我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为企业过分注重效益原则而忽视诚信要求,导致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惟利是图等欺诈行为, 不仅严重影响商品经营者的信誉,也势必造成我国商品贸易的成本增加和社会经济效率的降低。其次,也会影响到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家形象。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各种违背诚信的行为发生,都会大大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信誉、地位,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将造成外资投入的严重不足,进而加大了外资引进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国家出口商品因受信誉的影响而出现价格下降,有碍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转贴于

二、诚信的内涵

从伦理学的角度讲,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包涵着“诚”和“信”两方面的意义。从字意上讲,诚是诚实,信是不欺诈,二字可以互通、互义,诚就是信,信就是诚;诚是信的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形式。另外,也有人认为,“诚”更多的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诚”更多的是指道德对个体的单向要求,“信”则偏重于道德对社会群体的双向要求;“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化,体现为人的社会化行为。所以,“诚是人之本”、“人无信不立”。诚信长期以来成为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做事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在我国传统道德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重要内容中,诚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诚信作为资本,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产,它能够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依托有形的资产获得更大的收益。福山先生曾经指出:“社会资本的获得要求人们习惯于懂得规范,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社会资本不可能仅靠个人的遵守来获得,它是建立在普遍的社会德行而非个人的美德之上。这种具有社会性的社会资本比其它形式的人力资本更难以获得。从另一角度来说,正是因为社会资本是基于道德习俗,所以它也同样地难以改变和摧毁。”正是如此,“诚招天下客,信引四方财”、“诚信就是金钱”、“信用就是资本”等成为企业界的座右铭。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证明,经济生活中人们只有重承诺、守信用,经济活动才能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社会经济才能快速增长。

三、企业诚信教育途径的构建

诚信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的秩序与发展,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对公民的诚信素质要求也就越高,诚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范围也就越大。所以,构建科学的公民诚信教育体系,正确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及时化解和消除社会上因利益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是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标本兼治,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诚信体系。治理非诚信现象是标,建立健全诚信制度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既要靠社会外在的他律,又要靠人们内心道德信念的自律。从利益方面引导广大公民在经济生活中讲道德诚信,提高公民的自律意识;同时,进一步加强诚信意识、诚信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2.增强员工的诚信责任感。责任是社会个体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能力确认的自己应该承当的职责、义务。诚信责任也是社会要求在企业员工主体意识中的集中体现。

3.在企业党员干部中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和完善干部信用监督约束机制。在私营企业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取信职工的最好方法。领导者以厂为家就能为员工树立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榜样,使企业的诚信理念不走样地传递给职工。所以,以身作则是打造诚信的捷径。

4.重视企业员工诚信意识的培养。要培养私营企业的诚信,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和参与。培养员工的忠诚,要从源头抓起。招募新员工时,加大道德方面的测试力度,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新员工培训时,加强诚信教育;业绩评估时,考核员工绩效的同时,也要参照他们的道德表现,全方位评判。有了这样的用人—培训—考核的标准,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有责任感的团队。

此外,私营企业应从建立产品诚信、服务诚信、销售诚信和竞争诚信等几个方面一齐努力,把诚信对待客户作为一项不变的企业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认同感,指引企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美]福山.信任彭志华译:社会道德与创造经济繁荣[A].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31

[2][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307

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诚信经营,企业文化,诚信意识,诚信管理

   一.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方面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诚信缺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据统计,我国每年企业间签订的4O多亿份同约中,履约率仅有50% ,在当今的经济交往中,许多企业被迫放弃现代信用,重新选择了如以货易货、现金交易等原始交易方式,企业交易中现汇支付高达80%。经调查近有40%的企业经营者对违背诚信经营的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另外国家审计局曾对1290家国家控股企业的资产损益表进行分析,发现68%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违纪金额超过1000亿元。诸如此类情况还有很多,这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诚信”包含的内容分析

 

   西方学者创建了大量衡量企业诚信的学说,这些学说针对不同角度而各有侧重,但一般采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概括企业诚信要素的特质,从中反映了企业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素。

   2.1“C”要素学说

   1.三“C”学说。三“C”的表述方法来源于最初代表企业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Character(品格)、Capacity(能力)和Capital(资本)。

   2.四“C”学说。1910年,美国费城中央国民银行(The Central National Bank of Philadelphia)的银行家维席•波士特将三“C”学说加以改进,又增加了一个“C”——Collateral(担保品)。波士特认为,除了三“C”外,担保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3.五“C”学说。1943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开拓移民商业银行(State plauter Bank Of Com.merce&Trusts)的银行家爱德华又在四“C”的理论上再加上了Condition(又称Circumstance环境因素)这一个“C”。爱德华所指的环境状况,包含内容广阔。即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因素,也包含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况等因素。

   4.六“C”学说。六“C”学说又是在原来的五“C”基础上增加了Coverage insurance(保险)发展而来。同“担保品”性质一样,保险也是通过减少契约签订者的潜在风险,达到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契约形成的目的。

   2.2三“F”要素学说

   美国学者米尔顿•德里克根据六“C”要素的不同性质,又将六“c”要素重新归纳分类。具体为:将品格、能力归纳为管理要素(Management Factor)、把资本、担保品归纳为财务要素(Finan—cialFactor)、把状况、保险归纳为经济要素(Economic Factor),即形成了三“F”学说。

   2.3六“A”要素学说

   美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基于对企业诚信各方面的考虑,提出企业诚信六大要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组织因素、商业因素和财务因素。

   2.4五“P”要素学说

   五“P”学说是企业诚信管理中较新的一种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因素(Personal Factor)、目的因素(Purpose Factor)、还款因素(PaymentFactor)、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和展望因素(Perspective Factor)o

   三.将企业诚信经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1 在企业文化中培养诚信意识与诚信精神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诚信意识,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信誉的思想,把诚信与发展、诚信与效益结合起来。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片面强调以市场为中心,一切围绕市场转,忽视企业社会信誉和公众形象。为了占有市场,有些企业搞广告大战,花大钱、请名人,铺天盖地搞宣传,甚至搞虚假广告,引起消费者反感,损害企业形象;有些企业搞价格大战,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不讲质量、误导市场,坑害消费者;还有些企业搞五花八门的促销大战,甚至搞回扣、搞提成等歪门邪道,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信誉观,以社会信誉为中心,实现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和市场的可持续拓展。企业要形成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企业讲诚信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诚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信赖和支持,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守信者必将受到市场的奖赏,而失信者终究会被市场淘汰。[论 文 网 LunWenData.Com]

   3.2 加强企业领导的诚信建设

   领导者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其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企业中建立一支勤政廉政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加强企业诚信管理的关键。企业少数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使得社会对企业的管理感到质疑,由此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领导的诚信建设,使企业领导人把诚信看作是应尽的义务,自觉地遵纪守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典范。

   3.3 加强企业员工诚信道德教育

   一方面,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在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员工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存在员工怠工和蓄意破坏、泄密等行为,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全体员工信誉观念、信誉意识、信誉道德的宣传教育,建立“讲诚信为荣,不讲信用可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准则,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诚信环境。诚信教育的内容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最好能通过案例的形式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让全体员工从内心真正树立企业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切实感受到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能自觉以诚信做人,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沟通客户,以诚信坚守岗位,以诚信捍卫企业。

   3.4 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市场竞争的现实告诉我们,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发展,就必须有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塑造企业诚信形象,就要严把质量关,向市场提供“零缺陷”的产品。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在市场经济社会,服务也具有商品的价值,同样质量的产品,可能因服务好而带来更多的客户、更多销售量,从而使产品“增值”,如果服务差则会使产品“减值”。 持“产品质量诚信”“服务诚信”,这样的介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就长青基业。

   参考文献:

   [1] 陈向军.论科技企业领导者诚信建设[J].科技与管理,2006

   [2] 王大力.市场经济企业诚信现状与解决方案[J].大众科技,2006(8):164—167.

   [3] 吴永新.论企业诚信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J].企业文化,2006(4):182-183.

   [4] 许以洪.企业诚信缺失:博奔分析与治理对策[J].企业研究,2006(2):85—87.

   [5] 李天侠.企业诚信与商业伦理塑造[J].经营谋略,2006(2):57—58.[论文网 LunWe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