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对中小企业进行诚信体系的建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拓宽诚信数据共享渠道、打造个性化诚信评价体系、构建大数据与信用服务相结合的诚信体系,以及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等,是大数据时代诚信体系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中小企业;诚信体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功不可没。对中小企业进行诚信体系的建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提升中小企业的实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的前提和保障。国家在2017年底正式吹响了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号角。大数据具备安全可靠、数据链完整、数据共享便捷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中小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可借助大数据技术,用大数据管理中小企业的诚信档案、评价中小企业的诚信行为,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提升公众对于中小企业的诚信监督,同时也能促进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产业氛围。

二、中小企业诚信体系现状及问题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约束中小企业的一系列诚信法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具备一定规模。在一些省市,由政府、行业协会等联合主导搭建的中小企业诚信系统平台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从企业征信、产品质量、交易记录、纳税记录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诚信考评。但是,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诚信宣传渠道单一

虽然中小企业诚信平台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但目前关于企业的诚信宣传仍主要通过政府监管部门(如市场管理局、质量监督局等)的网页上进行,对公众的覆盖面很窄,诚信宣传的传播效果也并不理想。线上媒体平台资源(比如微信、微博、广场地铁媒体等)未得以充分开发,以正面引导社会公众加强诚信的责任和意识;线下宣传渠道也较单一,缺少通过诸如“诚信宣传进社区”、“诚信宣传进校园”、“诚信大讲堂”等活动为载体来深入基层社区或企业,全方面开展中小企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

2.诚信信息共享不畅

我国对涉及中小企业诚信的管理部门较多,包括市场监督、质监、安全、环境保护等部门。在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诚信平台的前提下,各个监管部门各自保存采集到的相关的诚信信息。诚信信息既没有对公众公开,同时,在各个部门之间,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也没有实现共享。这种局面容易造成各个监管部门之间数据的不同步,也不利于信息统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各监管部门对于数据的使用各有一套标准,给诚信信息的汇总带来了难度,影响了企业诚信信息的使用效果。

3.诚信文化建设缺失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缺少诚信教育体系,没有核心的企业文化,无法引导企业及员工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企业负责人的诚信意识主导整个企业的诚信文化,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涉及企业诚信行为的试行和实施。因此上诚下信,才是企业诚信开展的重要保障。诚信意识决定诚信行为,企业负责人诚信意识薄弱,则企业的诚信指导方针就有偏差,容易产生上行下效的失信行为,如果企业负责人具备较好的诚信意识,而企业员工诚信意识薄弱,则容易对企业的诚信制度执行不到位,也会有失信行为。

4.失信企业惩罚机制不健全

由于部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失信中小企业违法成本低,企业失信后所遭受的惩罚力度较小。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不惜践踏诚信公德,在付出小额失信惩罚成本后获得高额回报。同时,在现有诚信信息不能完全公开共享的机制下,部分失信企业通过隐蔽失信行为逃避法律法规制裁,监管部门和公众很有可能无法发现这些企业的失信行为,导致企业的失信惩罚成本接近于零。长此以往,规章制度就会逐渐失去对中小企业的制约,在市场中经常可以见到欺诈消费者、消费者却投诉无门或投诉无效的现象。

三、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现阶段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诚信规章制度还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尚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还存在法律法规的空白。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批失信中小企业成了“漏网之鱼”,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惩处。另一方面,对于失信中小企业的惩处力度不够,缺乏对于中小企业诚信等级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和公众无法对失信中小企业造成有效的制裁和舆论监督,致使失信的企业更加肆无忌惮,守信的企业受利益驱使逐渐走向失信的歧途。

1.尚未健全行业诚信评价体系

健全的中小企业诚信评价体系,通过详实及时的数据,将企业的诚信记录用指标进行量化,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诚信(失信)表现,对中小企业产生有效的监督作用。目前,各地对中小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进度、水平不一,有些地区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价体系的指标不够全面、权重比例不够合理、数据不够及时客观等等。如果无法保证评价体系的质量,则无法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诚信表现,只能导致评价体系形同虚设,失信行为愈演愈烈,损害市场信用和经济建设。

2.尚未达成企业诚信理念共识

诚信理念是人们按照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而约束自身行为的价值观,是主动的、自发的诚信行为的道德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倡并践行诚信,而不能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被动履行诚信义务。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客观原因,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在初级阶段存在造假制假、欺诈消费者等不良行为,一度严重破坏了社会最基本的信任关系,潜在地助长了失信行为的蔓延,削弱了诚信理念。在这些不良影响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过分关注既得利益,忽视企业的失信行为,导致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诚信的底线。社会应该提倡培养企业的诚信理念,尤其注重对企业家诚信观念的培育,在整个社会对诚信理念达成共识之后,自发的、积极的企业诚信行为就水到渠成了。

3.尚未完善政府监督监管职能

政府在推进中小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中应该扮演好监督者的“家长”角色。但是,有些地方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还存在放任主义,对企业失信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政府的这种监管缺失,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种失信行为,导致企业也上行下效。由于中小企业的诚信监管归口若干个政府部门,在多头管理的机制下,容易产生分工不明确,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形成了监管真空地带,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中小企业主带来可乘之机。

四、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内涵

大数据是一个巨大的、具有高增长率与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传统的数据统计方式,由于受数据体量的限制,难以对未来的变化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而大数据技术则是在挖掘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尚未生成的数据做出预测和推荐。因此,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市场管理中,可以对中小企业的诚信行为拥有更精准的捕捉能力;在诚信数据充分共享的基础上,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更优化的流程下做出更准确的评价,从而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诚信行为进行全面覆盖和充分制约。

五、对策与建议

1.拓宽诚信数据共享渠道

大数据技术使大体量数据在不同单元之间的快速交互成为了现实。在市场中,中小企业的诚信数据的共享是需要在跨行政区域政府间、政府管理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公众之间实现数据的交互。交互的大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基本数据(注册资金、员工规模、营业收入、纳税情况等)、招投标数据、产品质量数据、交易数据、用户反馈数据等。这些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诚信行为,使中小企业受到全社会监督,失信行为无处可躲。

2.打造个性化诚信评价体系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建立个性化的城信评价体系。身处不同产业的中小企业,其日常经营行为存在共性(比如公司注册、税务缴纳、银行贷款等),也存在一定的行业特点。比如建筑类的企业,常见的损害市场交易的行为包括建筑材料以次充好、拖欠民工工资;旅游类企业的失信行为包括强迫购物、导游服务态度差、旅游合同与行程不符等;物流运输类企业常见的不良行为集中在私自卸货、压货讹钱、违规超载等。诚信体系应该体现行业特点,在设置评价指标内容、指标赋分权重设置等方面体现行业差异。在大数据之前,由于缺少明确的指标衡量诚信行为,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只能停留在通过媒体报道及口耳相传来作出判断;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信用评价有了更广泛更客观的支持,甚至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企业微博等自媒体都能变成诚信体系的评价依据。

3.构建大数据与信用服务相结合的诚信体系

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必须和社会信用体系并轨。社会、企业和个人应该对诚信大数据达成共识,使诚信数据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中小企业的诚信数据可以作为企业在开办分支机构、银行贷款、争取政策红利、享受退税免税等行为时重要的依据。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和市场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商务部门、财税部门等相关单位之间实现数据交互和联动,使数据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应用。

4.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为加强数据沟通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诚信体系大数据也可进入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困扰和信任危机的前沿科技,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初步应用。通过区块链交易模式,信任可以被建立在区块链上,而非由单个部门掌控,从而诚信数据可以被多个管理监督与验证,极大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杜绝了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六、结论

随着大数据国家战略的确定,利用大数据建设诚信体系成为了提升中小企业诚信水平的重要方法。诚信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努力的目标,它的主体是产品生产和提供商业化服务的企业,它的溯源点是信用信息。因此,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毫无疑问,在大数据时代,诚信体系建设有了更多的数据资源,更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以及更高效的社会服务方式。但同时,大数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利用大数据拓宽诚信数据共享渠道、打造个性化诚信评价体系、构建大数据与信用服务相结合的诚信体系,以及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等,是大数据时代诚信体系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彪,,刘兰凯,李键.大数据时代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5).

[2]代锋,夏红雨.中小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策略决策与信息[J],决策与信息2019,(3).

[3]吴雪.小微旅游企业诚信建设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9,(28).

[4]谢燮.智慧水运重构行业的诚信体系[J].中国船检,2016(11).

作者:蒋骥达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