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例6篇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文1

关键词:医疗档案;医院管理;医疗风险

一、医疗档案目前发展情况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医疗改革的基础上,医疗档案的强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推动医院调整管理方式,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调整,而目前在医院医疗档案的管理中,出现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疗机构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阻碍了医院教研工作进一步开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不仅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医学水平的提高。1.档案保存问题。由于医疗档案包括较多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方案等,因此常规的纸质档案材料不便于及时调出及借阅,对于医院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医院教研水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常规纸质档案的保存情况较差,容易出现档案丢失、损坏等情况不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档案存储类型的不同,进一步造成了医院医疗档案管理出现混乱的情况,不利于档案的集中管理与调动。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多数医院采用电子病历等技术,医疗档案逐渐朝信息化方向转变,而在信息化情况下,医疗档案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医疗档案管理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涵盖医院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工作,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需要相互协调沟通,一旦新的安全技术投入到医院的档案管理中作中,各种不可控因素都会造成档案管理安全化建设速度与效率下降,现有的档案管理安全系统无法与相对发展较高的医疗技术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造成了医疗档案管理系统安全性出现问题。2.病例利用情况差的问题。我国医院中医疗档案多数是由不同科室、不同医生进行记录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档案存在格式、内容等情况不符合正确的医疗档案填写规范,造成医生借阅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理解,错误理解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对比诊断。在这一基础上,由于医疗档案数量庞大,对于往年的档案在采用信息化记录的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纸质档案。从而造成了档案管理混乱,不能够及时借阅。医疗档案中患者病历、检查结果中的图像、影像学等材料,在纸质档案中较难保存,而部分基础医疗机构,由于资金等问题,容易出现医疗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使用的情况,造成了调阅档案存在很大的难度,从而降低了临床医生针对患者病情对比医疗档案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治疗方案的能力,即降低了临床医生病例利用率。3.缺乏对医疗档案的整理统计分析的问题。从狭义上讲医疗档案管理,即对于患者病情中检查结果、病例等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而目前在临床中,除部分疑难杂症外,对于医疗档案的整理统计分析工作总体较低,即不能够及时对已有的病例等信息分析调整,难以总结分析部分病症的医疗档案。档案的缺失在造成缺乏已知病症的治疗手段参考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类似病症的难度。医疗档案的整理分析,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得出疾病发生、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医院治疗水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部分特殊病历的保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对该类病人的治疗经验积累,对于研究发展患者治疗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4.患者首页病例质量存在问题。评价医疗能力、医疗质量、医疗效率和医疗付费方式等工作都离不开病案首页信息的开发利用,对病案首页数据的分析利用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准确、完整的病案首页是数据深层次分析利用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患者病案首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专业性存在缺陷。重点在于医护人员对于病案首页的重视程度不够,门诊、急诊医生字体潦草等情况。造成了病案首页存在无法辨别、信息不全面等情况。这些因素间接造成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出现缺陷,无法正常进行数据分析,从而造成了医院统计分析数据存在缺陷。

二、医疗档案的价值分析

1.提升医院教研水平价值。医院医疗档案有具体性以及真实性,能够为医院教研活动提供大量的真实案例,有利于推动医院教研水平上升。从档案内容上看,不同时期的档案可以反映出该时期人们以及某地域人们容易出现的病情,而根据这些资料情况,医疗技术改革才能寻找到重点的方向;同时根据某个病人病情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医院所采用的疗法是否真正起到了治疗效果,治疗方法是否需要做出变更等等。针对具体的患者情况、具体的地域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针对患者个人的病情变化,可以总结分析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适用范围;针对某一地域某一时间段内出现的疾病,能够分析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手段,具有较强的预防功能。2.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医疗档案在记录患者病情的同时,从实际出发,针对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医疗隐患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后,在今后类似病情的治疗过程中,降低这类隐患发生的几率。广义的医疗档案,还包括健康档案、医疗设备档案、医疗科研档案、医疗成果档案,医疗保险档案和医疗事故鉴定档案等在内所有医疗类的档案总称。针对医疗档案的具体性分析,能够详细了解患者医院设备、设施的具体情况,掌握医院的具体情况。在这一基础上医院能够增强对于各个科室具体的情况的掌握能力,与患者检查结果相结合,医院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各科室在治疗期间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升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3.提高医疗纠纷处理水平能力。医院医疗档案作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档案的同时,因其具有的真实性和及时记录的特性,能够对患者病症治疗情况及时、准确的进行记录。在出现医患危机,处理医疗纠纷的问题中,医疗档案能够较好的反应患者接受治疗的全过程,医疗档案中存储的患者身体检查报告,如实的反映了患者病情变化的走向与趋势。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医疗档案在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患者医疗保险提供了真实的信息。尤其是在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医疗档案准确记录了患者的伤患情况,对于各类违法事件以及相应的事故伤残鉴定中,医疗档案成为了具有真实性的法律证据。在提高医院自身医疗隐患处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了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水平的能力。同时,医疗设备档案与医院医疗档案具有直接关系,患者经过设备检查来诊断病情,而医疗设备检查时间与次数需要相应的记录在医疗设备档案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能够记录设备使用情况,为设备的维护提供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当出现医患纠纷问题时,医疗设备档案提供法律证据,降低了出现医患纠纷的风险。4.提升了患者首页病例质量。医院在完善医疗档案的同时,增强了患者接受诊断治疗的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提升病案首页的价值,在于提升医院依据患者病案首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目的在于帮助医院分析患者在治疗费用、医院精细化管理、医疗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措施处理。目前国家医疗改革重点在于提升医疗机构综合能力,重点在于控制患者医疗费用、提升医院治疗水平与能力,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强我国综合医疗卫生水平。

三、总结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医疗档案的管理工作尚存在较多问题,对于医疗档案的保存管理情况发展不平衡。医疗档案对医院管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医疗档案的收集、管理、分析来看,医疗档案能够帮助医院临床科室的调整,降低在临床科室出现医疗隐患的风险。在这一基础上,医疗档案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医院教研水平,具体分析,便是医院临床科室可以通过患者医疗档案,分析制定某一具体病症的详细治疗方法。而医院同样可以对于存在争议的疑难杂症进一步深入分析,继而推动医疗科学水平发展。医疗档案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从医疗档案的整理收集方向出发,促进了医院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对治疗患者疾病、降低医疗隐患发生、避免出现医疗纠纷以及提升医院医疗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医院通过对于医疗档案的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综合能力的同时,对治疗患者疾病、攻克疑难杂症提供了重要的实际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思洋.医疗档案信息管理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v.32;No.119(03):29-31.

[2]李桂萍.医改下医院医疗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J].兰台世界,2017(S1):112-113.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文2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21-02

医院运行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如护理、药品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这些资料通常会以声像、影像、数据以及文字等形式构成,是医院未来优化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医院日常\行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档案管理。然而,我国传统医院运行过程中,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新时期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的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才能够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历史记录,档案能够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等进行反映,在对医院档案进行全面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医院呈现出了不同的医疗水平以及医疗技术能力,同时,各项档案还对医院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是医院成长和革新的重要见证。同时,这些历史记录也能够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数据和资料依据,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关键[1]。但是要想将医院档案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新时期,努力促进信息技术同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提升信息搜集和分析处理效率,在科学、标准的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的背景下,为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现阶段我国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努力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以及模式的创新。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医院传统的运行过程中,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各种资金多数都被应用在了学术研究方面,但是对档案信息管理投入几乎为零[2]。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产生深刻的认知,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单纯的资料收集和储存,不规范的档案管理流程导致医院工作人员在查找档案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得到了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运行的需求,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无法高效、全面搜集档案资料,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呈现出相对分散的特点,最终导致档案管理的价值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事实上,现阶段我国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加大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各个部门在实际运行中,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都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性较强的日常管理,来实现医疗水平的提升[3]。相比之下,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设却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具体的档案管理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的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资料的搜集、储存、处理和分析的力度相对较低,档案信息的不完善,导致严重的脱节现象产生于档案管理和医院运行中的海量档案信息之间,因此积极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3.医院档案管理缺少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转变[4]。多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有效面对较高的市场经济竞争压力,都将信息技术同企业管理进行了有效融合,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比之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却相对较低,在对档案进行记录的过程中,并未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医院专用的计算机软件,与此同时,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在实际进行档案记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复杂的检索过程,同时在档案输入和查询的过程中速度也相对较慢。

4.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

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多数医院在运行中都制定了相对健全的档案管理体制,但是在归档以及搜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始终拥有相对缓慢的速度,档案的功能以及优势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全面进步。并且,医院内部是管理人员汇编以及搜集档案资料的主要阵地,因此其所掌握的档案信息无法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反映。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更没有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实际搜集资料中缺乏主动性,因此导致滞后性在档案搜集以及编制工作中体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医院各个发展阶段的实际运行情况、取得的成就以及缺陷等都无法充分的反映出来,档案管理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5.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新时期,要想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将档案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相关管理人员不仅应当拥有较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同时还应当能够对计算机知识等进行充分的应用,并且,对医院医疗水平、运行特点等也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提升针对性,通过熟练的操作获取全面的档案管理信息,并在对计算机进行充分利用的背景下,高效展开归档、整理以及编号等操作[5]。由此可见,新时期,在积极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三、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树立良好档案管理意识

医院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不仅可以对医院发展现状进行充分的反映,同时还可以高效指导医院未来的健康发展。而新时期要想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医院经营者以及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树立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6]。只有这样,医院运行中,管理人员才会增加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积极聘请综合能力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为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必须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对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整个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众所周知,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条理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而新时期,医院必须从自身内部运行特点出发,有针对i型能够的不断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对《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遵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展开库房管理、档案移交和借阅等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档案管理环节有据可依,通过统一管理不同载体的档案,为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加大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

新时期,要想切实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搜集、储存以及整理的效率[7]。同时,医院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业人员针对医院需求开发响应的档案管理软件,在对复印机、扫描仪以及打印机等先进设备进行综合应用的背景下,为从整体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做准备。

4.提升医院档案编制水平

在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程中,促进档案编制水平的提升是关键。医院应加大管理力度,以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展开档案编制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制定编制计划,提升这一计划的完整性,并通过有效监督,确保档案编制工作得以高效落实,为医院充分利用编制结果,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新时期,要想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医院应加大资金投入,展开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8]。首先,从思想上加大教育力度,促使其树立档案管理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的进行医院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全面搜集和整理;第二,加大对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促使其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熟练的应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展开档案搜集、储存、分析工作,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做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积极落实了医疗体制改革,医院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不仅应从提升医疗技术和水平入手,同时还应当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出来。新时期,此项工作必须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在同信息技术进行紧密融合的背景下,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欢.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4):66-69.

[2]李秀云,李莉,段慧等.浅谈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档案信息自动化的管理对策[J].中国医刊,2014(10):101-102,104.

[3]尉红.现代化医院管理须加快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兰台世界,2014(z4):139-139.

[4]李理.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8):178-178,174.

[5]王晓坤.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及地位[J].现代养生B,2014(12):142-142.

[6]方孝梅,明星辰,杨婷等.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及地位[J].办公室业务,2015(13):160-161.

[7]刘芳.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8):224-225.

[8]李霞.医院档案管理中应用档案管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6):180-182.

作者简介:

龙一鸣(1981-),女,籍贯呼和浩特,学历,本科,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医院档案管理。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文3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与创新体制。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存在信息化建设滞后、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管理意识淡薄、设施匹配不足等问题,亟待改进,各个问题在新的医改背景下都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在研究中对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和医院整体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对策

医疗改革近两年在我国各地的医疗体系中逐步落实,政府和民众日益深化了对医疗体系的关注,新的医疗体制下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医疗档案作为医院的一种特殊信息资源,是医院各项活动的总记录,不仅包括文件、图表,也包括各类影像资料和磁盘信息等,是临床医学的重要依据。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纠正以往档案管理的诸多弊端,提升医院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传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当前各地的医疗单位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标准不统一。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缺少应有的技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档案室、使用科室、职能科室等,但是各个科室之间缺少明确的分工,未能协调工作,各个科室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机构设置相对混乱,多个部门之间的档案既没有进行人员分开也没有进行信息整合,难以保证完整性和联系性,经常需要重复收集信息,浪费资源的同时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难以实现科学化管理。(二)缺少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精神。很多医院在进行人事变动时,往往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重视较少,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从医技、护理、行政等其他部门转行到档案管理的,这些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转职或兼职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往往对工作缺乏专业精神,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致使档案管理工作进步缓慢,难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同时,兼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这些人员在档案法制方面意识薄弱,工作时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现代化管理水平低。受到当前医院档案管理机构设置混乱分散的影响,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精神,进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步伐十分缓慢。传统的档案管理使用单一的手工数据录入和提取,出现错误的概率较高,对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较差,在新的医疗改革形势下,这一现状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实际工作中,多数医院将重心放在医疗设备的引进、考察和论证上,在设备引进完毕后只注重设备的验收和调试,对设备档案管理不当,未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设备档案的管理,致使设备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或丢失。(四)重管理轻使用。当前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上存在重管轻用的情况,能够收集的档案在后期很少被再度使用,档案的信息资源未得到开发,浪费了很多对教学、医疗、科研有意义的病历档案。不能够充分利用医疗档案的信息便使得医疗档案的管理失去了意义。传统的档案管理在信息查找方面存在困难,难以找全信息,重管轻用的现象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五)重视度不够,利用不足。医疗工作往往是医院中所有工作的核心,医院的全部精力和投入都放到医疗工作中,因此很容易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很多领导干部没有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将医院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的同时没能考虑到医院卫生档案对医院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作用,意识不到档案对医疗经验的传承和对科研工作的支持效果,便容易忽视对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从而自上而下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者也缺乏对工作的热忱和重视,必要的时候不能够与时俱进,只能够按照固有工作思路来,得过且过,致使很多档案室在医院中形同虚设。(六)档案管理不规范,归档内容不清晰。在社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医院的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却依然呈现着旧的态势,标准日显陈旧且缺少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档案内容的界定存在偏差。大部分医院在收集管理档案时都是根据自己一时的需要进行分类,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很多具有价值的医疗卫生档案资料未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档案的完整性缺失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医院必须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标准的管理模式才能够适应新形式下医院经营管理的要求。(七)管理制度不完善,归档不及时。很多医院在进行管理体系考核时,未能对考核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在档案管理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等方面都不是很明确,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措施也欠妥。这样的考核体系下,极易造成管理措施不完善、制度不到位的问题,影响档案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在进行档案移交、收集、管理时工作难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医院对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八)机制不完善、信息安全无法保障。很多医院现行的档案管理依然停留在各个临床科室分别管理的状态,缺少统一的监管机制。这样的管理方式很明显缺乏规范化,难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规模化优势,对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也难以保证。一旦出现借阅档案人员不按期归还,便可能出现档案遗失的问题,丧失档案的宝贵价值。

二、医疗档案对医院管理及医院发展的意义

(一)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发展动力。医疗档案可以看做是医院的一种无形资产,对医院的管理有很强的精神推动效果。医疗卫生档案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能够贯穿医院的科研、临床、经营、管理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对其的完整记录和管理能够为医院的发展增加可持续的源动力。同时,医院的档案资料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科研潜力和智力结晶,将这些宝贵能量用到医院的管理实践中不仅能够带动医院的全体职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更能够帮助员工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对医院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创新大有裨益。(二)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信息来源。医疗档案能够真实地记录医疗过程和医疗现象,让所经历的疾病有据可循,为研究者提供病理规律和病症表现,帮助其找到内在规律。凭借真实的医疗卫生档案,医务人员能够对病症的过往、现状及未来表现进行研究和推算。医疗卫生档案可以通过彩图、影像、表格、数据以及文字等更为真实地表现出科研、教学、医疗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作为原始素材来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加强发挥作用,医疗管理者能够通过对医疗卫生档案的研究来全面协调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三)医疗档案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进行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信息工作本质上应当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通过各类档案信息的传承能够高效地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使得各项工作事半功倍。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档案不仅能够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更能够为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拓展提供原始依据,切实保障医院各项工作“以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要求。此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可以推动整个医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促进各项决策的制定,提升医院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四)开发利用档案应为医院发展战略服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历史,是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的必备条件。在制定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时,医院管理者要依托医院档案,从档案资料中获得必要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以保证医院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三、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新思路

(一)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对档案的保管和使用制度,制定适当的保管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标准,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其次,要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挑选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组建档案管理小组,通过广泛征求各科室的意见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创设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让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完整。(二)强化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档案管理质量。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将各临床科室的档案简单集中起来进行保管,而是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但当今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医院可通过组织业务培训等方法来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热衷于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档案管理的创新性。提高医院所有人员对档案的管理意识,得到领导的支持,提高全院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同时还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三)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设备的引进不仅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可以大大减少档案储存的空间,增加操作便捷性、提升存储安全性,大幅度节约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形式存储医院档案,可以扩大存储范围和内容,延长存储时间,并且能够方便检索和使用,促进档案资料内容的综合运用。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医疗改革不断推动的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创新不仅是适应医改的要求更是社会的需要。医疗体系内的各个医院要提升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利用档案的信息并发挥其作用,让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辅助医院的整体工作,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春蕾.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2]卢占国.浅谈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以鹤岗市人民医院为例[J].黑龙江档案,2016(03):83.

[3]赵丽佳.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2016(08):89.

[4]朱琼英.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广安市人民医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6(05):194-196.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围绕“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两个基本面,积极创新质量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区卫生系统质量总体水平,积极推动“质量强区”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了在全区卫生系统积极推动“质量强区”工作,经研究决定调整区卫生系统“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兼),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医疗卫生质量强区的日常工作。

三、主要目标及内容

(一)提高医疗卫生单位质量管理水平

建立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提高总体质量管理水平。一是在医疗卫生领域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在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导入和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运用质量目标管理办法,对卫生监督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文件化、系统化的程序控制和目标管理,确保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健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查对、首诊负责、交接班、知情告知、会诊、转诊等核心医疗制度及诊疗操作规程,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三是围绕“三基三严”、岗位业务技能以及诊疗操作规范,采取理论测试、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强化医务人员实践技能训练,以练促学,以比促学,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规范处置医疗机构污水、医疗垃圾;五是提升卫生行政审批窗口、各医疗卫生单位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提高执行效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二)严厉打击卫生领域质量违法行为

强化医疗卫生监管,维护医疗市场秩序。一是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二是制定区域整治方案,针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及外来人口集中地等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执法整治,确保有效覆盖,不留死角;三是加强部门间合作,建立健全打击违法行为协作机制、风险排查长效机制、执法重大信息报告制度等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医政科、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三)确保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质量安全

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力度。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二是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对食品加工场所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采购索证索票、清洗消毒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高危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三是加大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餐饮服务环节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5月)。

将在卫生领域推进“质量强区”工作纳入2013年工作思路,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组织,开展全系统宣传,营造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11月)

全面推进提高医疗卫生单位质量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卫生领域质量违法行为,确保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医疗服务质量、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质量全面提升。区卫生系统“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2月)

根据“质量强区”目标任务,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迎接区领导小组考核。

五、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医疗卫生单位、机关各科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质量强区”工作作为推动我区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注重结合

坚持围绕卫生工作中心来开展。在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各项医疗制度等方面,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主动投入,努力做到在工作部署时有声音,在落实贯彻时有行动,在检查监督时有作为,使“质量强区”活动与卫生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三)建章立制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组织,针对历年来等级医院评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等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对照评审标准,建立健全各类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文5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把统筹发展卫生事业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等重点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年初,区政府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区重点卫生工作,并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实事项目,纳入对街道、镇重点工作考核范围。区人大、政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作为视察的工作重点,定期组织代表和委员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指导。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等文件,确保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对基层卫生机构进行配套改貌建设,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年初,区财政将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设立财政专户,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通过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有效调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打造亮点,进一步提升全区卫生工作水平

(一)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自1月份起,在7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全区72个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所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完善一体化管理制度,完善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4月6日,全市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二)加大力度,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今年,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省庄镇卫生院门诊楼改扩建和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改貌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省庄卫生院新建的层流洁净手术室达到全市乡镇医院领先水平。街道投资5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家居民自助健康管理小屋,让居民免费享受“自助式”健康体检。积极开展“星级站(所)”创建活动,中心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荣誉称号。财源、岱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顺利通过省卫生厅验收。

(三)创新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今年5月份,我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通过组建健康使者服务团队,实行“网格管理、团队协作、责任到人、个”的工作机制,以门诊签约、上门签约、集中签约、预约签约等方式,与社区居民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初步探索出健康使者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组建“健康使者”服务团队108个,已签定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11210户。6月14日,全市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现场会议在我区召开。二是积极开展社区特色服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居民自助健康管理小屋,融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为一体,开展居民免费自助体检、重点人群筛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丰富了健康管理的形式,提高了居民参与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高街道根据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将村卫生所与村老年公寓建在一起,由医务人员为老年人直接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便了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管理。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将中医药服务引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三是实施重点人群服务券制度。在全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首先推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券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券。将每次免费服务的项目、金额标明在服务券上,由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发放到重点管理人群,居民凭服务券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免费服务,接受服务的居民在服务券上签名认可,健康档案的真实性、服务的规范性得到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62.03万人,建档率84%;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7.3万人,建档率78%;接受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3.9万人,高血压4.2万人,糖尿病1.2万人,慢病规范管理率达92%。四是破解妇幼保健工作难题。狠抓市级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工作,投入90余万元,对各街道、镇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整改建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创建成功。积极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加强与计生、民政、居(村)委会等单位的配合,建立《孕产妇保健档案手册》及IC卡,及时进行孕早期、孕中期和产后保健服务。截至目前,全区规范管理孕产妇2504人,0—6岁儿童3.77万人。五是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区组织8支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社区和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关怀在行动”活动,已开展大型健康教育咨询活动70余次。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装省卫生厅统一配备的“好医生”健康教育机顶盒,每天循环播放健康知识。

(四)积极稳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一是认真开展运行机制改革。出台《区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稳步实施。二是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落实临床诊疗规范,规范诊疗行为,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医疗机构巡查,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改善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等活动,改进服务态度,优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积极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开展灵活多样的预约挂号服务。今年,区人民医院外科、市中医二院老年病科被授予“第四批全市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市中医二院儿科病房被授予“第五批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四是积极开展“卫生强基”工程。今年,在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探索建立区直医院帮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长效机制,由中医二院派驻专家、财源中心提供场所联合开设中医专家门诊,使社区居民不用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提升了基层卫生网络的服务能力。

(五)突出优势,中医药特色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创建工作,目前,、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被市卫生局评为“市级中医药特色机构”。今年,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创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庄卫生院申请创建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加强重点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中医二院儿科被评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并被省卫生厅列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老年病科被评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积极发挥中医二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全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对全区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

(六)强化措施,疾控与监督工作有序开展。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和“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加大霍乱、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处置演练,8月5日,举行了全区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同时,区疾控中心、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分别开展了急性中毒处置、医疗急救、核辐射救治等方面的应急演练。规范执法,狠抓卫生监督工作,杜绝各类职业危害事故、学校卫生安全、医疗安全等事故的发生。继续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82家单位通过了量化分级管理验收。严肃查处非法行医行为,查处违规违法案件6起。

(七)规范监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新农合参合率已连续四年保持行政村覆盖率和群众参合率100%,筹资标准大幅提高,达到了年人均300元,全区参合农民共计12.96万人。进一步优化调整补偿方案,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区实行门诊总额预付制方案》,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范围和种类,最大限度地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实行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制定印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实施方案》,对全区125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诚信等级评定,其中A类32家、B类65、C类28家,同时规范新农合补偿费用公示制度,实现新农合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保证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

(八)注重结合,党建工作得到新提升。强化政治学习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每周五政治学习,创新学习形式,采取外出考察、召开现场会、参观项目建设、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开阔学习和工作思路。利用宣传栏、报纸、网络等媒体,结合“三型机关”创建、“三好一满意”、“一把手话作风”电视访谈等主题活动,积极宣传卫生系统作风建设整改年活动的新进展。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专项治理,规范药品器械采购,杜绝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现象。11月12日,区卫生局在卫生部督导全省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典型发言。12月21日,区卫生局在省委考核区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推进城防体系建设座谈会,作了《纠正医药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典型发言。扎实开展“党员活力细胞”行动,在区直医疗卫生单位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业余时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社区、进农村,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进行免费体检和治疗常见疾病,解答群众咨询,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指导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9月14日,局党委在东湖公园举办了“党员活力细胞健康行”活动。10月9日,在市委调研区党员“活力细胞”行动座谈会上,区卫生局作了《激发党员“细胞”活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典型发言。

三、认真总结,提前谋划,推进全区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卫生局和区委区政府对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1、2、7”的总体思路,全面做好2013年各项卫生工作。即:抓住一个重点(紧紧抓住加强服务管理这个重点),提升两项能力(提升公共卫生保健能力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七个体系建设(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加强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健康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一)抓住一个重点。紧紧抓住加强服务管理这个重点,着力在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上求提升。通过推进制度建设、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二)提升两项能力。一是规范服务行为,健全服务团队,提升公共卫生保健能力。继续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完善“健康使者”服务团队建设,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级管理制度,对各机构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进行分级管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项目培训,强化考核评估和监督指导,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和设备准入,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医疗安全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急诊急救知识、临床合理用药等进行培训,制定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培训计划,由区直医院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免费进修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拓展服务领域。继续实施预约诊疗、电话回访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将服务拓展到诊疗前后;积极开展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基层单位积极提供会诊、专题讲座、义诊咨询,区直医院开展活动不少于12次。加大卫生强基工作力度,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将服务拓展至群众身边;深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年内,镇卫生院至少有1个病区创建成全市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三)加强七个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实施质量为重点,推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创建“温馨健康家园”,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健康教育促进示范社区,建成融健康广场、健身场所、健康宣传、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健康家园,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相结合的卫生服务。

二是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研究制定专科人才引进管理方案。积极推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抓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聘用临床医师,都要经过全科医师培养基地培养,在岗医师按照要求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强化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做好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配齐配全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强化培训,达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有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员。

三是加强基层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10个基层站所改貌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将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纳入全区东部片区和新华广场项目规划。大力开展“星级”创建活动,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中心、卫生院创建全市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制度,集中采购供应达100%。

四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专业队伍素质,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中医二院继续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形成“院有专科、人有专长、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格局,年内,确保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打造区中医药特色品牌,大力实施“四个一批”活动,即:评选一批区级基层名中医、打造一批中医名科专病、创建一批中医药特色中心(卫生院)、提升一批中医特色站(所)。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力度,做好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的力度,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

五是加强卫生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监管,提升新农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努力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新农合行政村和农业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行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做好测算、衔接、监管工作,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信息公开。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继续推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加大对信用等级低的单位管理力度,探索对医务人员的管理约束措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范围和种类,逐步推进住院补偿总额预付制改革,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2、强化措施,提升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水平。继续加强流感、霍乱、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行动抓好疾控重点项目建设、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实验室设施升级改造。年内,完成省结核病预防控制规范达标区创建工作。突出抓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量化分级管理、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大餐具集中消毒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公共场所“示范店、示范街、示范行业”创建活动,集中抓好《职业卫生法》“六进”宣传、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职业危害和放射卫生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洗涤机构消毒卫生监测。继续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医疗机构“三证”持有情况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突出抓好学生健康查体、校舍卫生监测、学生饮用水管理、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等工作。

3、加大力度,提升妇幼保健水平。以提升6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抓手,整体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水平。抓好市级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创建,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4、积极探索,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合理调整分配项目资金。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考核评估,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机构的补助资金挂钩,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

5、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管理。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完善投入机制,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乡村医生补助资金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等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年内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与决策的反应能力,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配备使用、业务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监测统计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整合现有信息系统,逐步解决数据不能交换、信息不能共享等现象,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范文6

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关于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1〕4号)要求,结合宁夏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康复服务,减轻家庭社会疾病负担。

二、工作目标

坚持中西医结合,补齐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短板,将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作为主要路径,逐步建成纵向到底区、市、县、乡、村五级,横向覆盖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养老院(中心)等基础完备、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中医康复服务体系,构建住院康复、门诊康复、居家康复紧密结合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搭建精准、规范、科学的中医康复服务平台,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中医康复医疗服务。

到2025年,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二级及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100%,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中医药康复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范围得到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技术人员数量明显增长,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全区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提供机构建设和管理。

1.加强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依托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强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院等机构,布局建设6-9个中医康复中心,提供高水平中医康复服务,开展高水平中医康复人才培养和临床科研。力争通过改建、扩建等形式,依托中医、中西医结合和康复基础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或康复医院建设1所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力争达到三级以上康复医院水平。

2.加强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建设。按照《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加强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推动二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加强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合理配备科室人员、科学划分服务区域、规范服务流程、配置基本康复治疗设备等。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学)科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完善传统康复治疗设备等。康复医院应按照《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要求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提供中医药服务,有条件的康复医院应设置中医科。康复医疗中心应按照《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要求提供中医康复治疗服务。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服务供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服务技术,配置适宜基层的小型化、专业化中医康复设备,扩大康复教育、辅具指导、居家康复训练指导的覆盖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

(二)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

1.发挥中医特色,广泛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中医特色康复医院能够提供全面、专业化的中医康复服务,发挥中医康复特色优势,开展亚专科细化的康复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康复随访、康复教育、心理疏导等系统性服务。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康复技术,并和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具备常见疾病的康复诊疗能力,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点开展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疑难病症的康复诊疗工作,积极探索中医康复特色诊疗新技术。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以及残疾人康复中心应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康复服务,加强中医科、传统康复治疗室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扩大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康复服务范围,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推动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在养老、护理机构和儿童福利院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

2.坚持中西结合,探索中医药康复服务新模式。积极开展康复领域的中西医协作,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医药技术方法、现代康复技术和康复设备的应用。鼓励开展中医康复单元的建设,整合多学科资源,提供便利的、综合性、一体化中医康复服务。要总结中医康复经验,推广应用成熟的中医康复方案,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中医药康复服务新模式。

3.加强质量管理,保障康复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中医康复中心要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康复服务分工协作机制。鼓励开展中医康复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规范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探索建立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控制工作,保障中医药康复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4.完善信息服务,拓展中医药康复服务空间。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完善中医药康复服务信息,鼓励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中医康复服务空间,创新服务运营理念和流程,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中医康复结局评价和管理。

(三)加强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中医康复高素质人才培养。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中医康复学专业,培养中医康复专业高级人才。加强中医康复重点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中医康复专业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队伍、基层实用型人才建设等。强化中医康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医教融合育人,培养中医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急需的高素质中医药康复技能人才。

2.加强中医康复基层人才培训。在开展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康复服务人员培训中,增加中医康复课程,突出中医康复技术内容,提升日常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能力。

3.加强中医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教育创新改革发展,促进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医学交叉融合,加大中医康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以中医康复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基础理论,吸收现代康复医学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熟练运用传统中药、针灸、推拿、养生和现代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心理治疗、健康宣教等综合诊疗手段和方法的康复人才队伍。

(四)提升中医药康复传承创新能力。

1.加强中医康复技术收集整理。结合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项目,采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等方法收集整理古今中医康复文献、学术研究、传统技术等。

2.开展中医康复方案和新技术推广应用。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伤等慢性病和伤残,梳理优化相关中医康复方案并推广应用。支持中医康复器具研发,加强康复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使用。

3.建设中医康复数据库。在自治区中医药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全区中医康复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全区中医康复服务体系、优化中医康复诊疗技术方案、进行康复医疗决策和医保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四、重点项目

(一)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是依托三级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4-6所、二级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2-3所中医康复中心,统一建设标准,经申报筛选、考核评估,最终确定。使其成为区域中医药康复医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提供综合性、较高水平的康复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承担康复培训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服务机构进行指导。二是依托中医、中西医结合和康复基础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院等,争取建设1所中医康复医院或中医特色康复医院,达到三级以上康复医院建设标准,配置一批中医康复设备。三是遴选15-20所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中医科、综合医院(含军队医院)康复(医学)科、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推广应用中医康复技术,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中医药康复人才培养项目。

一是将中医康复(医学)科列为自治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范围,在全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4-6个中医康复重点专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二是在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京宁中医药合作人才培养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康复人才比重,培养一批中医康复人才。开展基层医疗和康复服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突出中医康复技术培训内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中医康复技能和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等契机,联合有关部门,结合养老、助残等工作,开展康复宣传培训、义诊咨询活动,推动中医康复技术和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三)建设自治区中医康复指导中心。

深化自治区中医康复示范中心建设,在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成立自治区中医康复指导中心,针对康复服务重点人群,开展中医康复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研究,加强中医康复服务流程优化和质量管理,大力推进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化及规范化建设,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传承、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中医康复创新体系,促进宁夏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

五、组织实施

(一)启动阶段(2021年4月-2021年5月)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体育局、医疗保障局、残联,宁夏军区保障局联合印发《宁夏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动员部署全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1年6月-2025年12月)

根据《宁夏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各地区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研究提出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年度目标,推进实施当地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三)总结评估

1.年度总结(每年度11-12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按年度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总结评估(2025年10-12月):按照工作要求和目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交流工作经验,发现和推广典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结合本地实际,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年度工作计划,并做好沟通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展。医保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康复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体育部门要大力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各级残联要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研究制定针对伤残的中医康复技术和方案;支持指导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探索残疾康复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并优化现有康复资源,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宁夏军区保障局负责统筹军队医院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解放军第九四二医院、武警宁夏总队医院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要充分发挥宁夏康复医学会、宁夏中医药学会、宁夏残疾人康复协会等专业学术团体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三)完善投入机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育、医保、残联、武警宁夏总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有利于中医康复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合理安排对中医康复服务提供机构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中医康复医疗服务,拓展中医康复服务领域,推动康复与功能状态检测、养老、护理、体育、健康保险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