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例6篇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1

 

1.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2.济南市城区幼儿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当前幼儿园德育误区及对策

4.幼儿德育新理念——后现代视野下幼儿园德育实验研究

5.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6.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7.我国幼儿园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8.现代幼儿园德育教学方法之我见

9.育人为本德育立园共同成长幼儿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点滴谈

10.农村幼儿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1.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

12.新时期幼儿园德育教学思考

13.《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

14.幼儿园德育有效性的提高途径分析

15.借用陶行知德育思想及方法来指导幼儿园德育活动

16.幼儿园德育教育

17.关于当前幼儿园德育教学的思考

18.试论幼儿园德育环境之创设

19.“有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对幼儿园德育现状的剖析

20.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资源的发现与整合

21.关于幼儿园德育课的一些思考

22.谈幼儿园德育

23.幼儿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究

24.奏响幼儿园德育五部曲

25.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幼儿园德育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幼儿园德育的误区与对策

28.“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活动创新研讨会暨优秀案例征集启动会召开

29.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究

30.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

31.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32.幼儿园德育之我见

33.对幼儿园德育的思考

34.幼儿园德育教育之创新

35.当前幼儿园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3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37.如何提高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性

38.幼儿园德育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39.多途径培育幼儿园德育之花

40.角色理论在幼儿园德育中的运用

41.我国幼儿园德育方法研究新进展

42.    幼儿园德育案例

43.幼儿园德育的目标与途径

44.浅谈如何培育幼儿园德育之花

45.几种社会学方法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启示

46.我国幼儿园德育所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47.寓德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幼儿园德育游园会初探

48.北京市召开幼儿园德育经验交流会

49.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幼儿园的德育改革

50.初探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渗透

51.浅析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52.    幼儿园德育初探

53.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54.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园德育中的运用

55.陶行知德育思想指导下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开展

56.幼儿园德育工作案例及剖析

57.浅谈形成合力的幼儿园德育

58.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施

59.幼儿园德育策略刍议

60.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61.广州市幼儿园德育系统工程方案

62.    春风化雨润蓓蕾——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教育之我见

63.德”在心中“德”在行动——也谈幼儿园德育中教师的作用

64.幼儿园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之我见

65.陶冶情感培养习惯——农村幼儿园德育工作体会

66.幼儿园德育初探

67.幼儿园德育大纲(试用)

68.农村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69.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70.幼儿园德育教育

71.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72.幼儿园德育初探

73.2015年幼儿园德育总结5篇

74.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75.德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7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7.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

78.幼儿园德育心得体会

79.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

80.幼儿园德育工作材料

81.幼儿园德育工作

82.幼儿园德育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83.幼儿园德育教育案例4篇

84.幼儿园的品德教育_品德教育

85.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86.《幼儿园德育论文》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87.幼儿德育小故事幼儿园德育故事_儿童故事

88.《弟子规》在小学德育中的功用

89.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90.幼儿园德育教育经验分享

91.幼儿园德育工作汇报

92.幼儿园德育案例分析

93.关于幼儿德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94.幼儿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95.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

96.幼儿园德育教学案例

97.幼儿德育的重要性

98.幼儿园幼儿德育教育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2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立足幼师专业的职业需要,倡导案例实践教学理念,实现活动设计课程的“全实践”教学,将抽象、复杂的教育理论具体化、趣味化,以真实情境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岗位群的适应能力。

一、立足幼师职业岗位(群)需求,精选案例,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实践性和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选择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具体事实和原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学以致用。因此,案例创设的典型性、实践性、问题性和趣味性举足轻重。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创设应满足以下几点:

1.案例创设的典型性、代表性

案例的选取既要满足教学目的的要求,自觉突显理论学习的重难点,又要具备典型性,能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对同类案例群的运用迁移能力。如笔者在讲授“幼儿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中班)”的章节,就选择了两个幼儿园实地拍摄的视频:幼儿园里三个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享玩具、建立友谊的过程;三个小朋友因为溜滑梯顺序发生矛盾,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个案例的实用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大家紧紧围绕着“儿童的友谊建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习的最后,学生不仅能自己总结出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关注到了视频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对问题的处理过程,提出了教师的态度行为会对“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儿童心理‘敏感期’产生深远影响”等许多发散性问题,而这些不同视角和思维的碰撞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的重要契机。

2.案例创设的实践性、问题性

活生生的案例最具有说服力。在幼儿园里真实出现、经常使用的案例会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而能引发学生更多的共鸣。此外,案例多角度呈现的问题也更易于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和探索。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中,笔者坚持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典型任务,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作为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3.案例创设的浓缩性、启发性

案例是一个学习的背景,最重要的是案例所设计的问题。好的问题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更能推动课堂学习的步步深人。反之,如果问题的创设缺乏理论一致性,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滑人“学生玩耍一堂课,嬉戏小结就完事”的误区。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在案例投放之前就提出核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案例学习,通过问题的创设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设计游戏技能、指导游戏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要求学生在实例教学中既消化掌握教学活动的理论,又能独力担当起组织教学活动,并能设计、创编、组织幼儿教育教学游戏的任务。

实践证明,幼师专业的女学生占大多数,表演能力强,亲和力大,趣味性的案例教学吸引着原来呆坐在座位上死读理论的学生走出来,体验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实践学习,这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幼儿园典型教学任务,实施案例教学,建立开放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般而言,“典型案例导学——案例实践教学——评价反思”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1.整合课程,接轨“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确定典型案例教学任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敎材共有四章内容,笔者在备课的最初就按案例教学的需要打碑章节界限,把教材整合为若干板块,确定课程里适于案例教学的学习内容。诸如:(1)依据“幼师职业岗位(群)的教学目标”确定案例分类,如将幼儿园各独立部分结构整合相关的案例任务为:幼儿游戏活动案例、幼儿活动区活动设计案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案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等。(2)依据“不同性质的游戏设计与指导”分类,整合为:第一类创造性游戏;第二类规则游戏;第三类体育游戏或视频欣赏等各自归类,并细化到教学进度中,对个别实在不能进行案例情境教学的内容要合理分配。(3)依据“不同场所的硬件设施条件”分类,整合为:第一类以学校实验室、实训室现有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为主要实训依托的案倒教学;第二类以(实习)幼儿园现场教学为依托的案例模块;第三类以社区(社会)等开放性场所设施为主要依托的案例实践教学。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不同,案例的选择也各有不同。(4)依据“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分类,整合为诸如以“幼儿教育活动顺序的层次性”来整合创设案例任务。(5)依据“学习过程中某一主要学习方法”为分类点,诸如第一类以“观察法为主”的实践案例,笔者就经常倡导自然条件下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的观察教学;第二类以“调查法为主”的实践案例,笔者就曾创设过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

2.创设案例情境,将学生引入需要通过某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

案例情境的创设是案例教学法的“导向阶段”,精彩的情境专题既能实现当前学习内容与现实情况的接轨,巧妙引出任务的主题,又能引导学生确定游戏计划、明确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笔者在准备“看图讲述”活动设计中,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组出示情节图片,一组放映小动漫视频。学生讨论:哪组更易于刺激幼儿说话的欲望?为什么?在熟悉的感性情境认知里,学生很快理解掌握了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要求以及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甚至还有学生就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看图讲述,提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主题。

3.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帮助学生实践、体验、反思、内化

这个实践环节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综合运用获得的知识信息,教师则重点把握好游戏过程中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创设推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幼师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深化理论,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同时,情境模拟、观摩见习、方案设计、小组讨论等的学习方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幼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教育职业技能训练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4.成果评价、实时反馈,坚持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优化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反思型幼儿教师”是我们培养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及时指导反馈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共同释疑评析游戏学习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等一系列反馈反思工作就成为课堂评价的重头戏。笔者所在的班级在这一环节里,最常用的是使用“活动设计评价表”,其内容包括:设计的意图、活动目标及设计的依据、活动准备的内容、活动流程、各关键环节的安排、活动延伸的设想等。同时,在f时的过程考核中,笔者还坚持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学生建立“小小成长档案袋”,将学生的作业、练习、说课视频、实习资料、模拟教学活动视频、评价反思、见习随感等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和评价反思的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小组间互评、组内成员互评、档案袋等多形式、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更容易搭建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也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均衡发展。此外,通过完成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与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案例任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玩多种游戏,提高了学生的游戏理论水平和游戏实际操作技能,又提升了学生组织和指导教育游戏活动’设计和创编游戏方案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既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又是师生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活化课程的动力与实施的压力并存一案例实践教学效果与困境的反思

笔者的案例教学模式在活动设计应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1)让沉闷的理论教学变得鲜活,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案例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大胆质疑,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快乐的知识探究者,快乐而持续的学习态度既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在案例教学中,不同的案例情境,不同的探究、成长,使学生能真切观摩到幼儿园工作活动的不同体验,这些互动教学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到“学之即用”的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方法规律,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自觉感和对幼师职业的自豪感。(3)案例教学易于激发学生一系列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更易于培养开放型、应用型的人才。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3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缺乏实践性的课程,教师把教材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巧妙地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在提高教学能力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性。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培养、岗位胜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充分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授“幼儿德育”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但要讲授到幼儿德育的培养方法,如多参加劳动,增进与劳动人们的感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还可以把这些方法正确地应用到对中职生的德育培养中去,让学生在接受幼儿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就达到了教材授课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目标,最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一是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二是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回顾。总结和回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但要总结案例,而且还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差异性。在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回顾,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知识的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是开展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实训教学却充满生机活力。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需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也可以让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充分想象幼儿的特点去模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表情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内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广泛联系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开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个体差异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确定选定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

    4、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一小节的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合作型的作业,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针对教学中教师留下的问题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予以总结、探索,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它的出现和应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幼儿园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助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达到促进园所整体发展的目的。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享专业信息

1.利用现代教育通讯平台,分享专业信息

幼儿园教师善于学习,他们经常在网络浏览专业书籍、DIY网站、幼儿教育网站等,这些信息稍纵即逝,教师留心观察还要及时分享。我们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照相机,将这些资源及时拍摄记录下来。通过建立幼儿园内部的QQ群、微信群等交流群体,将信息在群内,教师间互相分享,将个体的知识经验变成集体的智慧。除了交流群内分享,我们还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教师用视频展示仪、电视、计算机等展示各自收获的新鲜信息,使教师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持久性。

2.利用内部局域网,分享专业经验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适合各年龄班教育的经验,但是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很快就会遗忘和流失。我们利用幼儿园设置的局域网,在其中设置“问答对对碰”的共享文件夹。园部在其中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或幼儿园研究的课题,发起讨论话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最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提问。教师在备课及空闲时间随时进入,结合实践经验采用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它打破了班级、年级之间的界限,解决了时间和空间无法及时统一的问题,给予教师交流应用的平台,使有效经验及时得到传承、扩展并发扬光大,让各层面的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加主动地探究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能力

1.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教学设计能力

我们对教师展开培训,引导教师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设计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教学课件和操作平台。为幼儿提供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中形成新的问题,让幼儿在愉快的探究中得到持续发展。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空间思维拼板》的活动中,教师用现代媒体技术在幻灯片中等比例制作了拼板,幼儿在一体机的屏幕上拖动拼块到相应位置上,拼出图案。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担心错误而畏惧或逃避,他们可以不断尝试并修正错误。同时幼儿的操作及时与反馈结合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评价找到错误的位置,或通过软件呈现夸张语调的语言――“你真棒!”“加油,再试一次。”或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动画,鼓励幼儿做出正确的调整,给幼儿带来积极的自我体验。

设计教学课件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允许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在不断的“错误”中循序渐进地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互助学习团体,增强教科研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对教师个体的学习和研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帮助教师相互借鉴,澄清教育认识,探寻最佳教育行动方案。我园将教师构建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不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例如:我们按照教师专业化程度分别组建“青年教师组”和“骨干教师组”,并在两组之间建立结对联系。录制骨干教师的典型课例视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分析和研讨,分析课例中成功应用的教育原则、方法和措施,将年轻教师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互相融合,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教学现场的智慧。又如:请年青教师结合课例介绍新颖、简便易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现场演示、指导骨干教师操作,新老教师之间通过分工、交流、互助等各种合作方式,研究讨论,共同提高。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专业修养

1.整合文案工作,减少职业倦怠感

当前,幼儿教师有很多的文案工作,例如各种观察日记、效果分析、教育叙事等等。在无法改变现状的前提下,幼儿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将其进行整合。例如围绕平时拍摄的电子照片(幼儿搭建的积木作品),教师可以对孩子的现场表现进行教育反思和分析;可以上传至幼儿电子档案,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可以在教育反思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某个教育观点进行案例分析,并参加各类征文的评比;还可以围绕自己的个人课题,及时整理自己关于研究课题的思考,也为课题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便于课题结题工作的完成。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教师的一份文档,能够多次反复使用,使得文案工作的整合处理更加快捷和合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认识,提高研究的深度,避免了浅尝辄止的研究和应付式的文章,另一方面,又减轻了教师案头工作的负担,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于教学和儿童发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建立教师资料库,增强职业幸福感

备课和准备各种教学材料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它们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然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资料库,及时收集教师的优秀案例、教学幻灯片、电子图画、歌曲音频、网站链接等,并分门别类地建立资料包。当本班幼儿进行类似活动时,教师可以以这些教案或资料为参照,根据本班情况进行改编,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将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对儿童的观察、指导和与儿童的互动。真正做到时时留心、物为我用、今为明用。

3.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教师文化

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在教师文化建设中,以一种主动的、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引领教师,裹挟教师们的文化走势,打造主动发展的共同体。将我园的办园理念,学校精神,园风和教风等等,公布在幼儿园网站上,让新教师一入职就了解本园的文化,尽快融入其中。开展“夸夸身边人”的网络宣传活动,发现每位教师的敬业乐业的闪光点,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通过微信群,开展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如:专题研讨、谈心聊吧、读书漂流等学习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在网络学习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从而形成主动发展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5

【关键词】 园本教研;载体;课程实施;焕发光彩

【中图分类号】G6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开发建设课程、实施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全面发展则是园本教研的首要任务。我认为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开拓课程实施新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多元化培训,提高教师研究和实施课程的能力

多元化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有效途径。我们以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施为主线,实施多元化培训,提高教师构建、实施课程的能力。

1、“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加强教师培训

有目的的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为每位教师创造各种短期参观与培训机会,如参与许卓娅教授艺术教育的专题讲座;聆听台湾著名花婆婆绘本阅读教学培训;安排教师到济南、东北师大、南京等培训,培训后撰写体会并开展二级培训;二是邀请优秀园长和分管教学的领导深入幼儿园指导;邀请优秀幼儿园送教下乡;邀请举行过市、区级公开课、优质课的老师到园“送课”,从而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2、案例剖析与实践结合,把握新课程

案例剖析是运用案例去激发教师思考和探讨,能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对课程方案建构与实施等内容进行研讨培训;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确定教学案例;对每个主题活动详细分析等。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程意识。

3、交流与研讨结合,促进课程实施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与研讨,能引导教师在学习中交流,交流中研讨,研讨中提升,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从而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如举行课程方案开发与建设研讨交流会、优秀课例评选、优质课展示、骨干教师示范课、一人一课等活动;观摩学习优秀课程方案展示,完善幼儿园《愉快教育课程》等,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二、多通道研究,促进课程在一日活动中实施

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幼儿园为其搭建的平台,为老师提供锻炼才干、展示身手的舞台是幼儿园的重要功能。

1、依托教育活动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园长示范课和指导课。园长是园本教研的先行者和领路人,我们注重发挥园长的专业引领作用,一是举行园长示范课和指导课。园长精心设计一节活动,并组织教师学习,掌握技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举行园长指导课,通过与教师共同设计教案、研讨教法、现场评析,引领园长和教师同行,教学相长。

骨干教师“一课多研”。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表率、辐射影响作用,我们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如定期开展骨干教师“一课多研”;获区级以上公开课教师上开放课和示范课;5年以上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和研究课。还注意培养研究型教师,帮助她们总结经验,研究教法,营造“看骨干、学骨干、当骨干”的良好氛围。

师徒帮带跟进。师徒帮带能大大缩短新教师对教学常规、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我们采取“一对一”帮带方法,徒弟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师傅的教学过程,课后师傅和徒弟一起评析,师傅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徒弟,同时反思自己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师傅听徒弟的课,及时进行跟踪评析,让徒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好,哪些地方需改进,使之较快的由青年教师转变为骨干教师。

2、借助民间游戏课程,激发教师教育智慧

民间游戏形式简单、取材方便、内容广泛、娱乐性与竞争性强,能满足幼儿好模仿、好游戏等心理特点,具有较高教育价值。我们依据当地文化背景和幼儿身心特点,挖掘了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内容纳入园本教研并丰富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将民间游戏融入各领域教育活动中。如主题活动《欢天喜地过大年》,在教育活动选择上融入民间节日内容,如社会活动《过大年》、艺术活动《崂山大秧歌》、体育活动《舞草龙》、《跑旱船》。表演区让幼儿学习快板《过大年》,同时还投放各种民间喜庆音乐《喜洋洋》、《金蛇狂舞》,以及民间乐器鼓锣、镲等,引导幼儿根据鼓点扭秧歌、跑旱船。美工区引导幼儿尝试绘制年画、做花灯、剪窗花。语言区和幼儿一起搜集春联、民间故事、传说,体验春节带来的艺术熏陶。

将民间游戏融入生活活动中。如来园后、离园前、各环节过渡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拾器械的民间体育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石头剪刀布》《顶锅盖》《虫虫飞》《木头人》等,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更自然。

三、多方位挖掘,拓展课程资源和实施通道

我们强调营造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教育价值,达到教育的均衡,为课程注入活力。

1、走进社区,扩展教育资源

《规程》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让集市变得更美丽、给活动器械洗洗澡、把垃圾送回家等活动;在“超市”主题中组织幼儿到超市内体验购物的过程;在“我是小小宣传员”主题中,带领幼儿到小区内发放新生入园及手足口病等方面的宣传材料;在“我是小小兵”主题中带领幼儿走进军营,近距离接触叔叔;在“采摘乐”主题中,组织孩子进入田间采摘,感受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快乐,正真发挥了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

2、引领家长走进课程,成为课程实施主力军

当前,不少家长只追求认多少字、学多少英语等显性教育,导致幼儿园教育内容超《纲要》的状况。我们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引领家长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和评价者。在“妈妈我爱您”主题中,组织母子一起唱歌、跳舞、亲子制作,幼儿感受到了母子间浓浓的亲情;在“我是运动小明星”主题中组织亲子运动会,活动前家长与教师共同备课,明确活动目标及任务,活动中扮演指导者和记录者的角色,让幼儿感受到了运动员的辛苦与快乐。家长们真正成为了课程实施的主角。

3、挖掘家长优势,丰富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范文6

关键词:瑞吉欧;民办幼儿园;家园共建

一、问题的提出

瑞吉欧・艾密莉亚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在这里,诞生了一股新的学前教育思潮,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和学习。在瑞吉欧的教育取向中,“互动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而其中一类互动合作是指由幼儿园与家长产生的家园互动合作。

本园是一所位于S市市区的民办幼儿园,共有9个班级,创办多年,已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与优良的师资队伍,有基本的家园互动合作,例如,公开课、亲子游等。但考虑到民办园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如何在瑞吉欧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入家园互动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园开展了基于全园范围的专题研究,时间跨度为: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探寻和总结在瑞吉欧理念指导下的民办园家园互动合作,根本出发点是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促进民办园的现实生存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

本园成立了专门开展研究的团队,团队6名成员包括:C老师(园长,小学高级职称,35年教龄),L老师(学前教育硕士,6年教龄),以及托、小、中、大班的4位教研组长。六位成员共同边研究边行动。

(二)调查问卷

教师分别编制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家长的问卷。经过几轮修改,确保无任何导向性题目后,发放给家长,请家长无记名填写。从而了解各年龄段家长选择民办园的理由、对民办幼儿园的期待、家园互动的意识、科学育儿水平这四方面的信息。

(三)个案研究

本园一直都有教师追踪个案的经验,但并不系统,针对性不强。因此,在研究初期,从家园互动合作的角度出发,重新拟定了个案研究的步骤和要求,鼓励每个教师研究本班的一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个案。

(四)教育叙事法

每两周一次的大教研活动上,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班级个案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以此分析各班具有典型意义的家长案例、家园互动成效或困境。

三、研究过程

首先,本园从思想层面重视家园共建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家园互动的相关信息。研究初期共发放问卷182份,回收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79份,有效问卷率达98.4%。通过分析和统计179份问卷中呈现的现状,园方调整和补充相对应的家园互动策略。

(一)有效的家园互动是家长选择民办园的理由之一

在发放给托小班家长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题为:“您选择本园的理由。”在分析这一开放式题目的答案后了解到(如表1所示):81%的问卷中提到了口碑(例如,来自网络的评价、亲朋好友的推荐等)、79%的问卷中提到了课程(例如,课程多样、户外活动丰富、良好的幼小衔接等)、42%的问卷中提到了家园互动(例如:教师会较多与家L沟通、各种开放活动等)。由此可见,家园互动是家长在选择民办幼儿园时的理由之一。

随后在大教研活动上,中大班的教师通过教育叙事法的形式,补充了家长对于家园互动的重视。家长普遍在乎老师是否经常会与家长沟通孩子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因为他们觉得这体现了老师是否充分关注到孩子。这是家长乐意付出较昂贵的学费来民办园就读的原因之一。

(二)扩展网络时代的“家园栏”,满足家长了解园内动态的需求

通过分析179份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100%的家长都希望了解幼儿园的动态,了解孩子在园内的一日生活。

一直以来,我园都会在班级门口设置“家园栏”,为家长打开了解幼儿园周、日计划,丰富育儿知识的窗口。但根据我园统计,大部分幼儿由祖辈或阿姨接送,而祖辈和阿姨鲜有关注家园栏的兴趣。因此,为了使年轻的父母能及时了解家园栏的信息,我园开始采用专门的网络家园互动APP。各班级教师在家长会上介绍了使用方法后,一周内的后台数据显示100%的用户账号呈现登录记录。可见,年轻的父母迅速接受了这一新方式。教师每天使用网络家园互动APP,发送当天活动照片、各类通知、每日菜谱照片三类信息。通过对后台数据分析(如表2所示),全园81%的幼儿家长会在8小时内浏览,16%的家长会在8~24小时内浏览,3%的家长在24小时以后浏览。

通过这一新方式,既满足了家长想了解幼儿园动态的需求,也弥补了传统家园栏存在的不足。

(三)组织各类开放活动,满足家长直观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的需求

本园积极开展各类开放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直观了解教师组织活动的形式、体会班级氛围。本园组织的开放活动包括:一学期一次特色活动开放、一学期一次主题活动开放、一学期一次亲子游、一年一次亲子运动会、一年一次义卖活动。平均每班一学年合计开放活动次数为8次。如此高频率的开放活动,旨在提供一条了解幼儿园的渠道,让家长在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后,对幼儿园更信任、更放心。

(四)提高家长的家园互动意识

根据问卷显示,经常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的家长占62%,经常向教师提供幼儿在家表现的家长占8%。可见,家长较乐意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而不太积极提供幼儿在家情况。可见,大多数家长对家园互动的概念理解是单一的,未意识到“互动”是指双方的、有来有往的。因此,本园组织了以下活动,旨在提高家长家园互动的意识:

1.家长代表开展讲座,分享家园互动心得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小、中、大班年龄组各选择了一名家长代表,来园面向家长开讲座。三位家长分别针对孩子的年龄段,分享了家园互动的经验。尤其是考入一流民办小学的孩子家长的一席话,激励了在场的爸爸妈妈们,改变了他们对于家园互动的理解,了解到良性的家园互动合作与幼儿发展的正相关联系。

2.家长分享书面育儿心得

在本研究开展过程中,本园家长撰写的育儿经验共78篇。有的家长撰写了通过家园互动,孩子取得的进步,例如,吃饭习惯变好了。有的家长分享了如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有的家长分享了在家亲子阅读的收获。一份份书面经验分享,袒露的是一份份重视学前教育的家长心。通过幼儿园搭建的书面形式互动,家长都可以学他人所长。

3.教师追踪个案

每名教师追踪一名个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园互动。教师选择的个案有:发育迟缓幼儿的家长、受到祖辈溺爱幼儿的父母、从不关心幼儿在园情况的家长、不信任幼儿园的新入园幼儿家长等。教师在大教研会议上,讨论追踪个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集思广益,一起寻求解决方法。教师连续9个月共追踪个案18例。通过持续的追踪,大多数都取得了新进展。

(五)拓展家园合作的渠道

对于已经认识到家园互动的重要性,并且乐意参加幼儿园活动的家长,园方就需提供家园合作的机会,拓展家园合作的渠道。

1.家委会

继续完善家委会的管理制度。家委会的成员覆盖了不同年龄段的每个班级,家委会的成员来自于各行各业。幼儿园定期召开家委会,邀请不同背景的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的决策。此外,新组建微信群,方便园方与家委会成员沟通。

2.家长志愿者

邀请家长志愿者辅助完成特色活动。本园每周五会举行混龄体育活动。出于安全考虑,邀请家长志愿者与教师共同组织体育活动。家长的参与,使集体活动中个别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更多关注。

3.家长进课堂

瑞吉欧理念认为:家长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在本研究开展期间,各班级结合家长资源和幼儿的经验需求,共组织了6次家长进课堂活动,既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幼儿学习的新鲜感,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家长通过进课堂活动,对幼儿的学习特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育儿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研究成效与反思

为期十一个月的实践研究,始终贯彻瑞吉欧理念中的“互动合作”。在边行动边研究的过程中,营造了一个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园方四方共赢的局面。

(一)给幼儿带来的益处

家庭是幼儿园最好的合作伙伴,良好的家园互动合作促进了幼儿经验的顺畅衔接和递进。同时,在良好的家园互动过程中,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要求是一致的,1+1产生了大于2的合力。

(二)给教师带来的益处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搜寻专业资料、追踪个案、积极参加大教研讨论、与家长沟通并反思等一系列事宜,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给家L带来的益处

家长在参与幼儿园互动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法,更新了教育策略,逐步成为更好、更专业的父母。

(四)给幼儿园带来的益处

高透明和高质量的家园互动合作,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和信任,提升了幼儿园在家长心中的印象,口口相传,赢得了民办园良好的社会口碑,从而可扩展生源,寻求可持续发展。

反思本次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研究时间略显紧张,而没有详究每个年龄段家园互动合作的重点。这是在今后实践和研究中需要深入探寻的。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