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钟的知识范例6篇

生命时钟的知识

生命时钟的知识范文1

时光飞梭,一转眼2013年春节过后的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我下定决心,准备上好一节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年级组要求,我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导学思路如下:(一节课共45分钟)

1.学生表演历史话剧

《大国崛起》(3分钟)学生点评:(2分钟)我导入(1分钟)我们通过同学自编自演的话剧,可以分析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一枝独秀”,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辉煌了美国,还有德国(中心),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附:历史短剧的本质是强调一种更为活泼、更全面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我认为公开课应该有一两处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即要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使其专注课堂,在新奇、愉快中学习。例如:演讲、角色扮演、正反方的辩论赛、猜谜语、唱历史歌曲、歌放映影像资料、图说历史、实物展示等,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兴趣和“秀”的表现欲望。

2.解读目标:分为整体目标和预设目标(1分钟)

2.1 总体目标:继续巩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影响、特点等史实。

2.2 具体“预设目标”:

2.2.1 巩固查看预习成果。(方式:随机抽查,预习检测)

2.2.2 通过自主学习反馈的两个问题,继续突破重难点。(方式:对学)

2.2.3 通过探究题,继续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如:分析、概括史料,发散思维和“以史为鉴”的能力。(方式:群学)

3.预习检测(3分钟)

(1)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科学时代”是指( ) +0.5分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1分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4.我引导学生复习“知识框架”(1分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C60、70′S-19C末20C初)

(条件、主要成就、影响、特点)

工业革命继续扩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解决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反馈:

通过批阅学案,典型“失误”类型:概括史料不全面,“关键词”找不到位。问题如下: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突破难点:“对学”方式口头展示(C层学生站起来展示)(5分钟)教师总结(2分钟)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表格中的a、b、c点)

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发明基础生产实践的总结自然科学成果

时间1765-19世纪中期1866-19C末20C初

范围英国-欧美-亚非b、同时开始于几国,交叉性、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蒸汽时电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轻工业电力-c、重工业(为主导)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殖民扩张——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国际关系复杂化,一战的爆发

6.探究题:

(1)我首先学法指导,例如:抓准“关键字”——时间、地点、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等方面入手……(1分钟)

(2)群学:小组长控制好节奏(6分钟)学生展示(C层学生多展示,A、B层学生多质疑、补充)(8分钟)

展示任务安排

题目展示方式地点展示要求非展示同学

探究一口头展示 座位上

探究二口头展示 座位上

延伸探究口头展示 座位上1. 要突出思维过程。C层多展示,AB层多补充,质疑。

2.非展示同学落实基础知识。①A层注重规律方法的总结,补充、质疑;BC层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

②点评时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记好笔记;

③有不明白或补充的同学要大胆提出。

目标: 展示有价值,点评出精彩,拓展有升华!

(3)学生精彩点评总结、大胆质疑;并总结出做题的方法、规律:高效科研小组同学(3分钟)点评分工、要求:

①点评的同学要分析到位,注意方法和规律的小结。

②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用红笔订正,要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或补充。

达成目标: A层100%,B层90%,C层80%

(4)留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强化落实(3分钟)

7.课堂检测(检测题即练即发,不能提前发)学生疑惑题,主要“兵教兵”解决(3分钟)

8.学科长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框架总结出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学科长引导全班学生宣誓:“为中华之继续崛起而努力读书;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进行精神情感的升华。(3分钟)

生命时钟的知识范文2

我们首先来到会议室,听了一个消防知识讲座。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火、怎样灭火、如何应对突发火灾。

我们又参观了消防员叔叔的宿舍。“豆腐块”般的被褥,整洁的床单,摆放得整齐划一的帽子和腰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的卧室和书桌,常常被我弄得那么凌乱,回去后,真该好好的整理一下了。

对我触动最深的是,当火情发生时,消防员叔叔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到火场,他们要在四十八秒以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穿防火服的时间最慢的是十二秒,最快的是八秒。八秒钟,真是令人吃惊!是啊,早赶到几秒钟,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和财产,他们的这种速度,让我懂得了“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真谛。

而我每天早晨起床的时间就要五分钟,刷牙洗脸需要七八分钟。微不足道的八秒钟在我起床伸个懒腰时悄悄流走,在我慢吞吞打开课本时悄悄流走,在我上课发愣、走神时悄悄流走……每天不知有多少个八秒钟被我虚度,如果我有消防员一样的速度,每天不知能节省出多少时间!

生命时钟的知识范文3

时间就是生命。医生在抢救垂危病人时,总是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

时间就是胜利。在硝烟烟滚滚的战场上,指挥员必须及时的把握机会,哪怕耽误一分钟,都有可能招致可怕的后果。在熊熊大火之中,消防战士早冲上去一分钟,就可以阻止住火势的蔓延。

时间就是知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从小抓紧时间学知识;我国着名的画家齐白石,“从不叫一日闲过”,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作画,从不间断。

时间,是多么宝贵,我们因该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以前,我对一分钟并不在乎。浪费了不知多少个分钟,现在,我改掉了这个缺点。每天放学,回家就做作业。小朋友来找我玩儿,我对他们说,我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玩儿呢!晚上,吃晚饭,还要看会儿课外书,不让一分钟溜走。

生命时钟的知识范文4

反潮流运动中推出的钟志民退学事件,之所以会引起一次混战,即在此事暴露了“”与“教育革命”极左思潮的两难困境。

钟志民出身于长征老革命、军队高级干部家庭,1968年在南昌二中初中毕业,即响应号召去江西老区瑞金沙洲坝农村插队劳动。但他在农村只劳动了三个月,做了四五十工分,于1969年初占用一个社员的征兵指标参了军。在当了三年兵之后,凭借父亲的关系,于1972年4月被“推荐”到南京大学读书。在大学的一年半学习中,钟志民对自己上大学一事产生了新的认识,以自我革命的激情向南京大学党委提交了一份申请退学报告。在报告中他自我解剖说,自己没经群众推荐、招生选拔等合法程序而由父亲给军区干部科打电话指名调选上大学。在列举此事的种种不良影响后,他恳切提出改正错误、退回部队。

这件事在“”中虽算不上惊世骇俗但也具有新鲜事物的价值。“”天天在企盼新人新事的出现及其带来的新动力和新冲击力,何况一场即将破土而出的大运动正需要开场锣鼓。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南京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二年级工农兵学员钟志民的退学申请报告,这是一个政治信号,让人们做好运动来临的心理准备。一周后,北京召开来势凶猛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等党政领导大都出席。等人在批林批孔之外,还夹发了第三支箭――批“走后门”上大学,借此打击一批老干部。《人民日报》助势批“走后门”,四天后再以头版头条刊出钟志民向南京大学校党委汇报申请退学的思想转化经过。

这样,主旨意在批“复旧”的批林批孔运动,一开始就把矛盾指向拥有各种社会关系资源而又难以不为己用的老干部。批“复旧”是批老干部,批“走后门”也可以批到老干部身上。

然而,事情发展的逻辑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钟志民退学事件却把高调的革命词藻掩饰下的问题一下子揭示出来。它暴露了“无产阶级崭新教育制度”――推荐上大学的弊端。过去大学招生权力是建立在考试竞争这一相对公平基点上的制度化、程序化的合法权力,现在却将这种专业化的、需要专门知识经验的文化权力,草率地交给了“群众”。而“群众”分散在各个单位,绝无可能结合为专门招生的组织机构。分散的群众只能代表个人,代表不了“群众”。这样,各单位的领导自然成为群众的代表,“群众推荐”很快变为领导推荐。于是,专门机构的招生办无招生实权,而并不主管教育也不懂教育的各单位领导却主宰了谁该上大学的权力。而推荐的标准只是原则性的政治条件,并无硬性操作规则,随意性的“自由裁量权”极大,这就提供了营私舞弊的机会。

这么一个“革命性”的新制度,却为经“灵魂革命”的人性提供了“走私”的条件,真是始料不及。正如钟志民信件中痛斥的那样:某些干部“凭着自己的职权和势力”,“凭着私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为子女走后门入学,甚至可以“把大学的招生名额当‘礼品’,送来送去,拉拉扯扯,却把真正的工农兵的优秀代表关在大学门外”。

废除高考制度本意是为打破富家(历史的而非现时的)子女与知识分子子女的文化优势及文化垄断,让世代与大学无缘的工农兵子女越过考试的难关享受高等教育权利。但中国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能让所有工农子女入学。推荐制也仅仅是一个零和博奕的办法,仍然只是给成亿数青年中的二十余万人予“特权”。

钟志民信件分析说:“‘走后门’的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私有观念的残余。‘走后门’的社会基础,是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干部子女等长期生长在比较优厚的生活环境中,又长期脱离工农群众和生产劳动”,“比较容易被资产阶级的思想俘虏”。而一些老干部由于“对革命有功劳”,“受到一点特殊照顾”,容易视“享受特殊化理所当然”,“很容易走向特权阶层”。钟志民现身说法,提出“走后门”现象发生,是因为存在一定的思想条件和社会条件,并认为这社会条件是资产阶级法权即特权。经“斗私批修”,“灵魂革命”七八年之久,还是这么一种思想条件和社会条件,又如何能实行这种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厚的“群众推荐”制呢?人们不仅要对“推荐”制发生疑问,就是对“”的意义也要发生疑问。

钟志民信件继续追问:“为什么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孩子往大学里送,而不是想到让他们去农村”呢?这因为人们观念中仍认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大学还跟过去一样”,可以“有出息有知识”,可以“成名成家”。《人民日报》编者按也如此提问:是把上大学当“成名成家阶梯”,还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并且认为老干部让子女上大学如同赵太君“溺爱长安君”,而下放劳动则如同触龙谏议,是“严格要求子女”,进而断定前者是“变修之道”,后者是“革命之路”。

这样,钟志民信件尖锐触及了四大问题:一、推荐制度本身公正的目的蜕化为不公正结果;二、不公正入学手段所反映的权力私用问题;三、不正当入学动机所反映的文化特权复辟或继续存在的问题;四、如此革命的推荐制度仍改变不了大学成为通向文化特权的“阶梯”,作为革命对立物的大学应不应该存在?“”初期极左狂热思潮提出的问题再一次困扰人们。第一个问题可以导致否定“文化革命新生事物”,第二、三个问题可以导致否定“”成果及意义,第四个问题可以扰乱“”新秩序,重返“天下大乱”。

极左派只想借势借机打人,暂时未顾虑及此。由追究入学手段不公正到追究入学动机不正当,由批判“想上大学”目的到批判办大学目的,一路批判,一路战斗。不料混战之中,乱棍落到自己身上:极左思潮的再度燃起,竟使“教育革命”新秩序、新理论、新事物、新制度陷于自我矛盾和混乱之中,结果是“乱了自己”。

人们的理智有权利发问:既然“文化革命”“教育革命”如此代价昂贵的斗争犹且改变不了大学“修正主义染缸”,革命还有什么希望?既然工厂、农村的“广阔天地”更能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何必辛辛苦苦推荐工农青年脱产去读大学?既然大学目标只是造就“与工农兵划等号”的大学生,那么全中国所有生产单位早就与大学“划等号”了,大学又何必去工厂、农村“开门办学”?既然社会上还存在大批的“大学迷”,企图通过大学阶梯当“修正主义苗子”,何不取消大学以绝其念破梦想?

生命时钟的知识范文5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接到一个青年人求教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的电话,并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待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颇感意外----大教育家的房间里竟然乱七八糟,狼藉一片。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就关上了门。一分钟后,班杰明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可是,没等青年人把问题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好吧,你可以走了。”青年人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一边微笑地说,“你进来已经有一分钟了。”“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噢,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也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向班杰明道谢后,青年人开心地走了。

故事讲完了,很简单,却很耐人寻味。正像故事里所说的那样“一分钟里,我们可以丢掉很多事,一分钟里,我们也可以完成很多事。”一分钟看起来并不起眼,可是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由一个个一分钟组成,现在的一分钟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将来的一分钟也很快就会变成现在。所以,同学们,珍惜时间,就必须从珍惜你的每一分钟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把握好你生命的每一分钟,你才能踏上成功之路,攀上理想之巅,到达成功的彼岸。

然而,我们当中就有一些同学却沉湎于上网玩游戏,大好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了。孰不知世界上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忽视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从把握今天起步的。只有缺乏意志、毫无志向的人,才认为今天的事情没做完,明天还可以继续;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同学们,我们在舟嵊这个知识花园里沐浴着时代的阳光雨露,享受着一流的学习环境,我们真的不能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上网玩游戏上。要知道,青少年时期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正是读书学习,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努力学习,只争朝夕,这是我们作为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前些日子,我读了胡爷爷给我们少先队员的贺信,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寄予我们新一代少先队员的期望,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辜负了胡爷爷和关心我们青少年这一代健康成长的人。让我们捧起书,拿起笔,在学习的道路上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一方一寸的风景珍藏,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生命放射出灿烂而耀眼的光芒!

生命时钟的知识范文6

   立德树人教育心得体会1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听了吴金林老师“立德树人 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色情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古典音乐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国学经典16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吴金林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是前者对。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 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在此我真诚地向吴金林老师以及为本次讲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真心希望这样好的经典教育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立德树人教育心得体会2    最近,xx市教育局在教师中开展了“学师德礼仪做‘四有’教师”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自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人,现就自己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关于什么是教师,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曾给出这样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显然,在今天的教育形式下,“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

   那么我们该朝着怎样的目标来努力呢?对此,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们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说,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工作这么多年来,曾有不少学生跟我感情很好,因为,他们认为我不仅仅教他们学语文,更让他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喜欢让学生写周记,学生也喜欢写周记。因为,我让他们写周记,是想让学生通过练笔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学生喜欢写周记,是因为,他们的心声有人聆听,他们的困惑有人指点迷津。

   曾经有位课代表,叫王xx,他升入大学后,也将周记本带在身边。没事的时候,他喜欢翻一翻,看一看,因为那里有他的成长足迹,那里有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

   他升入大学后,曾给我手下的学生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他说,我不敢说,我能考上大学,我的语文成绩起了多大作用,但我敢说,我考上大学,与语文老师有莫大的关系,是她在我失意时鼓励我,是我同学发生矛盾时开导我,让我始终保持我的善良,让我不丢失勇气和力量。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

   大学刚毕业时,我曾深深地不安,我不就比学生多读了7年的书吗?我能教好他们吗?渐渐的,我内心的不安消除了,因为,我发现,我的知识确实比学生的多。

   再过几年后,我又有了困惑,感觉,自己的知识好像枯竭了,感觉自己的灵感消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慢慢地,我懂了,原来,是我自身的知识不够扎实。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作后,我没有坚持读书,不再读书,结果,我的知识泉水就枯竭了。于是,我重新开始读书,读小说,读散文,看漫画,看心理学,看教育理论。就这样,我感觉,我又是我了。

   我想,扎实的学识,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一个人必须要让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想丰富起来。

   立德树人教育心得体会3    为深入学习党的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对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所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我园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视频,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观看过程中我还是一次次地被触动,被鼓舞,数度潸然泪下。

   视频真实生动地描述了钟扬,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感人事迹,从多方面对钟扬的理想追求、奉献精神和改革实践作了生动的艺术诠释,精心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长期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牢记教书育人职责、爱岗敬业、踏实治学的教师形象,影片情节朴实,但因其具体真实而感人。人的一生,都要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钟扬正是用生命迸射的一线微芒,推进教育,梳理了良好的师德师风。

   这部电影并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很多温情的事迹表现了一个有工作、有生活、有信仰、有坚持的有“魂”的共产党人,在观看学习过程中,不经意间被主人公钟扬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工作品格所折服,我们在钟扬的事迹中读懂了优秀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和执着坚守,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坚持初心,始终坚定地朝着理想迈进,任它惊涛拍岸,杂念就不是杂念,犹豫就不再是犹豫。

   “我有许多梦想,它们都在遥远的地方,为了梦想我独自远航。”钟扬如是说,但显然如今这艘梦想的船上他不是孤身一人。他的第一个博士已经成为了西藏大学的博导,延续“西藏特有植物基因库”的搭建;他的妻子、儿子提出将事故所获的赔偿金全部捐助给西藏的教育事业,延续他的教育梦想;他的同事将钟扬老师作为党员、作为科研工作者、作为教师的形象树立,这位生长于复旦文化的先进人物必然会在将来成为复旦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钟扬老师是一个造船人,一位扬帆者,而此刻同行人愿意继续推动他的梦想,而更多人会从他的信仰中汲取精神力量,成为真正关注人类命运的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奋斗。是我从钟扬老师逐梦经历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

   当下,党务工作中最重要最难的也还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看到影片中钟扬和群众、和党内同志的谈心工作方式,捧着一颗心,及时沟通、适时沟通、积极正面沟通和换位思考、充分有效沟通,最终使得沟通达成实效和长远共识,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在当下纷乱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发挥我园教师工作积极性、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布置下去也是我应该向钟扬同志学习的,要用真心,更要有方法。先要践行,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让群众心服口服;再次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善于思考,用最妥当的方式将事情办得。

   钟扬是不忘初心的追梦人,牢记使命的拼搏者。从无线电专业到植物学学者,到生命信息学,在科学探索的路上,钟杨就像一个战士,冲锋在最前线,忘我的工作。十几年的援藏工作,钟扬在西藏行路10万多公里,采集了无数珍贵的种子样本,他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的心里;他注重西藏人才的培养,寻找到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援藏新模式。钟扬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学者,这已属不易,但他的宝贵并不止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他有追求梦想的执着,有为师者的责任感,更有对国家、对民族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