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初的起源范例6篇

生命最初的起源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1

围绕“践行初心使命”主题,进行交流研讨。下面,我先谈几点体会。

一是牢记宗旨服务为民,坚定信念守初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拼搏进取的根本动力。从战争期无数革命烈士的无畏牺牲到和平期广大劳动模范的负重前行,我们党始终践行与坚守着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华民族儿女勇立时代潮头,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自觉履行好工作职责,把守初心、担使命的价值追求牢牢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保持战胜一切困难的昂扬斗志和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切实做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是学习榜样树立品德,履职为民谋幸福。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最有说服力、最具感染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充分发挥“美岭精神”等老典型新作用,将其融于工作生活中,不断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从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到林俊德“一生坚守核试验一个初心,始终坚守保卫祖国的信念”,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的奉献、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表现。我们党员干部要像他们那样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爱党、兴党、护党、跟党走。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坚持实践、实干,日益进取,攻坚克难。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把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查清楚,把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弄清楚,把制约基层建设发展头绪理清楚。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最需要解决什么,我们就想办法把这些事情做实做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建议 整合策略

一、构建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体系

(一)在生物教学中整合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因此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生命教育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生物教学之后感知到生命的有限性与宝贵性,体会到生命进化的历程,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达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目的。因此对于初中生物学科而言,其无处不在的生命教育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目标。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体现生命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达到珍惜、爱护生命的教育目的,教师可对生物繁殖的教学内容模块进行适当的设计,在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等内容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生物教学中整合挫折教育

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使得其心理相当脆弱,同时行为能力也使得其容易遇到挫折,因此生物教师要根据生物学科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适当设计挫折教育,通过创设挫折情境来训练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进而激发学生潜能。在挫折教育方面,教师可针对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内容进行设计。利用生命的起源的学科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最终的情感目标,即要使学生关注生命起源问题,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形成积极勇敢面对挫折的观点。比如“生命起源”一节中关于雷迪与巴斯德发明曲颈瓶的故事,就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来挫折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生物教学中整合青春期教育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心理、智慧、人格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结合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做好青春期教育十分必要。在初中二年级,有关“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青春期教育,既可以实现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目的。又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缓解青春期压力的方法,进而最好自我青春期保健,并最终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形成自信、自尊、自爱的品质。

(四)在生物教学中整合尝试教育

从实用主义理论来看,尝试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逐渐培养起探索精神与创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减少知识的直接传授,增加让学生探索、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都会涉及尝试教育,比如根对水分的吸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等内容,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索性试验的形式来对学生实施尝试教育。

(五)在生物教学中整合学习心理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性的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科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要使计划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坚定学习信念,具备顽强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二、初中生物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物学科教材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挖掘教学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比如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来暗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植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来解释人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强调人是家庭或社会的构成细胞,以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过程来教育学生人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以植物与无机盐的关系来教育学生“凡事有度”的道理等。

(二)营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个相对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离不开情境,情境设置的水平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要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初中生物学科情况,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该以民主、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要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以此来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再次,教师要致力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和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设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环节

无论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学实施环节还是教学评价环节,都要使整个生物课堂教学流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合理结合生物学科内容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进而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坚强的毅力与意志,以及自我情绪稳定能力与抗挫折进取能力等。在关键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将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内,这样一方面能够促使生物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君凤.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4).

[2]王明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理论观察,2013(6).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3

1.调查过程

1.1调查工具

编制《福建省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的问卷调查》问卷,问卷共20道题。问卷分为四个维度:教、学、考信息;全省统一命题的利弊;命题的方式与“中考”的性质;中考试卷的创新性与选拔性。

1.2调查对象

本问卷调查选取的对象是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一线初中教师,这些一线教师所在的学校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有初中校,也有完中校,问卷范围较广,兼顾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问卷初中教师的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占83%,5-10年的占10.32%,他们具有丰富的初中教育教学经验及毕业班任教经验,对所在地区的教学情况及中考命题方向比较熟悉。

1.3调查过程

本问卷调查在每个设区市各选取一所城市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向这些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发放问卷。共发出600份问卷,回收566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

2.调查结果分析

2.1教、学、考信息

本维度主要是从教材使用版本、中考复习教材的来源及数量、学生课外作业来源、中考试卷难度评价等方面入手,了解各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考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有以下几点差异:

(1)各设区市使用的数学教材存在差异。目前全省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有三个版本(如表1),分e是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师大版。其中福州、厦门、莆田、龙岩和南平都是使用人教版的教材,三明、宁德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而泉州使用的教材是华师大版。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地区存在两种版本的教材,其中漳州市区、平和、漳浦、东山等地使用北师大版,其它地方使用华师大版。

(2)对考试大纲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从过往经验来看,每年年初福建省教育厅会公布《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以下称“考试大纲”),为各中考学科的复习、命题及评价命题质量提供依据,而部分设区市,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会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及考试大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地区的“考试说明”,进一步细化中考命题的方向及要点,使一线教师的中考复习有的放矢,有效地落实中考考查目标。

(3)中考复习教材及学生课外作业的来源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从学生使用中考复习教材的数量来看,所问卷的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基本上都有2种复习教材。而复习教材的来源方面(如图1),近50%的学校都是通过教辅资料、校本自编和网络下载多渠道综合而来,而农村学校对教辅资料的依赖程度比城市学校要高,编创校本教材的研究意识比城市学校要弱。此外,学生课外作业的来源方面(如图2)与复习教材的来源情况类似,不同的是各学校一线教师“编创校本作业”的比例较“编创复习教材”明显增多,可见一线教师能根据生源实际,精选习题,将课外作业校本化,着眼于提高日常教学质量。图1是中考复习教材来源统计图,图2是学生课外作业来源统计图:

(4)中考试卷难度存在差异。通过对省内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了解到各设区市中考试卷的难度不一。以2015年中考为例,全省九个设区市的中考数学试卷难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如图3),如漳州卷难度值在0.3-0.5之间的试题比其它地区多,而泉州卷难度值在0.7以上的试题比其它地区多。

2.2全省统一命题的利弊

实行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是《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具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势在必行。但从“自主命题”模式切换到“统一命题”模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需要磨合和适应的问题,思考其利弊是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清问题的本质,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维度的问卷提出两个问题,即全省统一命题的最大问题和最大益处是什么?调查问卷对每个问题设置了三个备选选项和一个开放选项,调查结果显示:

(1)认为全省统一命题的最大问题是“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有差异,全省统一命题不利于本地区教育个性化发展”占问卷总人数的一半;而“各地区教材不统一,先材,再进行全省统一命题”占36.79%;另有10.38%的一线教师担心“可能出现生源流失,生源将流向教育发达地区”;小部分一线教师在开放选项中提到“可能出现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等。

(2)认为全省统一命题的最大益处是“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高考使用全国卷打好基础”占问卷总人数的46.23%,这与实施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的初衷不谋而合;有27.36%的受访者认为全省统一命题可以“综合省内各地区教育优势,促进各地区教育、教学、教研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还有25.47%的教师认为“中考命题将更注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一线教师由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个别教师在开放选项中提到可以“统筹命题管理,节约政府开支”、“集中人力资源,提升命题质量”等。

2.3命题的方式与“中考”的性质

在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的背景下,应重视命题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关注地区差异,减少意见分歧,科学命题方式,合理检验实效。本维度共有5个问题,从差异因素、促进因素、命题方式等角度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1)保证生源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用好教辅教材。在“您认为数学中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时,应关注的地区差异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中,66.04%的教师认为生源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有16.98%和11.32%的教师认为是“师资水平”和“教辅教材”,仅有5.66%的教师认为和“地理人文”有关。由此可见,因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导致的人口流动对各地区的生源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保证现有生源质量的同时,应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师资水平,用好教辅教材,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增强本地区的教育竞争力。

(2)全省统一命题能促进省内跨地区的教研交流及教育落后地区增加教育投入。在“您认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后,是否会促进省内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否会促进省内各地区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交流?”的调查中,85%的受访者认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将促进省内教育落后地区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如图4),而认为统一命题有助于“促进省内教育、教学,教研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则占到99%(如图5)。

(4)命题方式和“中考”性质上的观点不一。在命题的方式上(图6),有40.57%的教师认同A选项“全省统一命题1份试卷”,而39.62%的教师则倾向于B选项“全省统一命题2份试卷,由各地区自主选择”,另有19.81%的教师认为应该是c选项“全省统一命题2份试卷,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试卷的使用地区”,支持前两种命题方式的受访者人数相当,值得相关政策实施部门关注。在“中考”的性质上(图7),41.51%的教师支持A选项“保持两考合一”,不改变目前“中考”的性质;有33.02%的教师认为是c选项“两考分开,毕业考由各地市自行组织,升学考由全省统一命题”,这一观点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展开研讨并在实践中检验;此外,支持B选项“两考分开,均由全省统一命题”的教师也占到了25.47%。

2.4中考试卷的创新性与选拔性

中考是一次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是高中学校招生的关键依据,为了更好的发挥中考数学命题的选拔功能,中考试卷的命题工作至关重要。《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中指出初中学业考试(即“中考”)的命题原则包括导向性、公平性、科学性、基础性及发展性。基于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及发挥中考导向作用的考虑,本问卷增加了对中考试卷创新性及选拔性的调查,在本维度中设置了两个问题(如表2),意在调查一线教师对统一命题下的数学中考试卷创新性和选拔性的看法,统计结果如下:

(1)借鉴高考,合理创新,增加探究,关注实验。调查显示,77.36%的受访教师能放眼高考,觉得中考命题要“借鉴全国高考题型,合理改编中考题型,在模仿中创新”,20.25%的教师希望中考命题创新要体现在“增加数学探究题、数学实验题等”,而认为要“跨学科、跨学段命题”的教师则极少。

(2)发挥中考选拔功能,重视初高中衔接的考查,适当开放问题,关注知识应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调查发现有47.17%的教师认为命题的选拔性应体现在“适当增加开放题的比重”,而41.51%的教师认为要“适当增加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等知识的相关题型,有效衔接初高中数学学习”,另有8.49%的教师觉得应该“适当增加应用题比重”,少部分教师在开放选项中提到应该“改编竞赛题,选拔数学尖子”、“设置附加题、选做题,选拔数学人才”等。

3.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各设区市初中数学的教、学、考均存在差异,一线教师对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有较强的期望,希望统一命题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能进一步发挥中考的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基于学生的发展,放眼高考,在命}上有所创新,考查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福建数学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总结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1)中考命题应注重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依据,引导一线教师由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目前省内各地区所用教材有人教版、华师大版及北师大版3个版本,虽然这些版本的教材都是基于课标编写的,但不同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解读存在差异,导致部分知识在不同教材中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异,而一线教师重教材、轻课标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以课标为教学依据,切实落实课标要求。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4

关键词:地源热泵,全生命周期成本, 约当年均成本,敏感性分析

1 引言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土壤中的能量进行采暖制冷的空调技术。浅层地温能,通常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为小于400m埋深)的低温热资源,它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它利用地下土壤常年温度相对稳定(约16℃~18℃),巨大的蓄热蓄冷的能力,通过埋入土壤中的地埋管换热器与所需能源的建筑物进行热交换。冬季将土壤中的热量取出对建筑物供暖,夏季则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排放至地下对建筑物进行降温,在一个年度里实现土壤热平衡。

常见的3种形式分别为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土壤源热泵为闭式循环系统,不需开采地下水,所以不会对地表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任何污染,而且,地下水和地表水源热泵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土壤源热泵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性能最为可靠的地源热泵系统。 另外,土壤源热泵根据地下埋管热交换器不同的敷设方式,主要分为水平埋管与垂直埋管两种形式。由于垂直埋管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少,所以这一埋管方式在我国得到最多的应用。本文在此仅分析垂直地埋管热泵系统,下文中简称地源热泵。

2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

地源热泵一机多用,可满足制冷和采暖需要,同时它使用电力,工作工程中无污染排放,不直接向周围大气环境排热,没有热岛效应。同时,地源热泵利用地表浅层地能, 其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而且使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和稳定。目前地源热泵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建立了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和应用, 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应用的较少,投资者对地源热泵的经济性还缺乏了解, 所以对地源热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各种方案的比较很有必要. 因此,本文以西安地区某住宅项目为例结合经济性评价方法,对传统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等几种投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为了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性评价,本文主要采用的经济性指标和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项目生命周期成本(TTLC),年成本(EAC)。

(2)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法(IRR),投资回收期(PB)和折现回收期法(DPB)。

主要经济参数[1]

(1)全生命周期成本(TLCC)

全生命周期成本通常被用来评估2个或几个在寿命和投资上都不同的项目。计算公式如下,它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把生命周期N年中的现金流贴现到第1年初,并用该值等价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式中,N为评价周期或者项目寿命,DR为贴现率,Cn为总成本,包含了财务成本,初投资和年运行总成本。其中,初投资指供整个系统各部分投资之和, 包括有:设备购置费、安装费以及运输费用等,而年运行总成本:指系统运行能耗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和维修费、大修费等。

(2)约当年均成本法(Equivalent Annual Cost,EAC)[2]

约当年均成本法是上面计算的总生命周期成本(TLCC)等价成一个N年期的年金,从而得到的年金金额即为约当年均成本等价年。约当年均成本法被用于项目之间的比较,特别是当项目寿命不同。

EAC=TLCC X ACF

式中,n为评价周期或者项目寿命,DR为贴现率

(3)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3]

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按基准收益率(ic)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起点的现值代数和, 计算公式为:

式中,CI为现金流入;

CO为现金流出,

i c为基准收益率, 取i c =7% ;

根据上述定义,NPV(ic)=0表示达到所预定的收益率标准,而不是投资项目盈亏平衡,NPV(ic)>0则表示除保证获得预订的收益以外,还可获得更高收益;而NPV(ic)0,考虑接受项目,而NPV( ic)

(4)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of Return IRR)

内部收益率是使得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5)投资回收期法(Payback Period)又称“投资返本年限法”。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运行后的收益额用来收回项目总投资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收回初始投资的速度的快慢。由于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种静态分析法。

式中T为投资回收期,Ct为t时期的现金流入量,Co为初始投资额。

(6)折现回收期法(Discount Payback Period)是指将项目的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使其等于期初投资,所计算出来的回收期。 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Pt是需要计算的投资回收期

3经济性分析模型

现以西安地区住宅建筑项目为例,分别比较3种方案;方案一,城市管网集中采暖+夏季分体空调统,方案二,冷热源为锅炉+冷水机组,末端为风机盘管;方案三,地源热泵+风机盘管。通过能耗计算,初投资费用计算,来进行经济性评估。

3.1能耗计算

住宅建筑为例进行计算, 其建筑面积为8000m2,按建筑面积冷热指标估算冷热负荷,见下表1。

3.2初投资

初投资包含整个系统全部投资, 在项目中进行简化,以单位建筑面积造价进行各方案的比较和评估。本文基于项目经验估算各方案造价。方案一集中采暖和分体空调组成, 其中西安地区新建商品房集中采暖安装费约为230元/m2 。方案三能源侧的地源热泵系统由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和机房设备构成。其中,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中以60/m估算[4]。方案二和方案三末端系统相同为风机盘管,考虑其造价较高于分体空调。各方案初投资费用见表2。

3.3年能耗费用计算

3种方案能耗费用计算见下表3,方案一年能耗费用为27.1万元,方案二锅炉+冷水机组能耗费用为 18.2万,方案三年能耗费用为14.3万元。以方案一为基础方案,方案二锅炉+冷水机组系统相比方案一节约费用约30%,方案三地源热泵系统则比方案一节约费用高达47%。值得一提的是能耗计算中采用了平均运行系数夏季60%和冬季50%来估计系统夏季和冬季运行的平均能效比,得出地源热泵系统较之传统系统能耗费用节约47%。而文献[5]中根据实际项目调研分析得出了类似结果,运行费用相对与传统空调系统而言可以节约40.30%, 因此,以上估算方法偏差不大,在经济分析模型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其中:

(1)以西安地区为例,采暖季为4个月,以24h计,则运行小时数为24x30x4=2880h,制冷季为3个月,以10h计,运行小时数为10x30x3=900h。

(2)计算采用西安居民阶梯电价, 见表4。

西安地区集中采暖费用居民为5.8元/m2/月,共计23.2元/m2/采暖季。

(4)西安地区燃气费用为2.3元/m3。

3.4汇总

考虑后期维护费用,初投资和年总运行费用汇总,见下表5。

4计算结果和分析

根据上节进行的能耗计算,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计算, 对3个方案分别进行技术经济参数的计算, 每种方案分别计算投资及年总成本和相应供暖空调方案的现金流量表, 计算结果汇总如下。

4.1初投资差值和年运行成本收益

以方案一为基础方案,相比之下,方案二和方案三初投资差值分别为40万和56万,见图1。运行成本收益即相比于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所节省的运行费用分别为4.8万和12万元,见图2。

4.2全生命周期成本TLLC和约当年均成本 EAC

由于各个方案的寿命不同,需要同时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约当年均成本。通常,分体空调寿命期为8~10年,取10年。冷水机组和燃气锅炉,寿命期均考虑为 15~25年,取20年,而地源热泵的寿命期为15~25年,地下埋管系统50年,简化和方便计算地源热泵系统寿命取20年。结果见图3图4。

由图3得出方案二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高,方案一和方案三地源热泵几乎一样。由图4得出方案三地源热泵系统的约当年均成本最低,方案一集中采暖+分体空调系统次之, 方案二锅炉和冷水机组最高。尽管方案二和方案三初投资均高于方案一(图1),且方案三地源热泵初投资还远高于方案二, 但是由于运行能耗成本的节省(图2)和更长的设备寿命更长,其约当年均成本均低于方案一,因此从生命周期成本和约当年均成本, 地源热泵项目均为最佳选择。

4.3 NPV

以基准收益率为7%考虑,方案一为基础方案,方案二锅炉+冷水机组系统较之基础方案运行费用节省收益为4.8万元/年,设备寿命周期为20年,而方案三地源热泵方案运行费用收益为11.95万元/年,设备寿命周期为20年。由此分别计算得出,方案二和方案三的NPV分别为11万元和70.7万元(图5),由此得出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3.1%和13%(图6),意味着锅炉+冷水机组系统的内部收益率远低于地源热泵系统。从NPV 和IRR 的经济性评估法得出,地源热泵项目优于传统的锅炉+冷水机组系统项目。

4.4投资回收期

如图7和图8 ,锅炉+冷水机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SPB和折现回收期DPB分别约为8年和14年, 而地源热泵方案投资回收期SPB和折现回收期DPB分别约为5年和6年。

5 地源热泵系统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

地源热泵方案的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了四个因素-基准收益率,初投资,年维护成本和电价的变化对方案净现值的影响。随着这个四个因素的增加,NPV值越小。由图9可以得出在同等比例变化下,初投资和基准收益率对净现值结果影响最大,年维护成本和电价对NPV的影响最小。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地源热泵是其中1个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根据文献[6], 二星绿色建筑绿色补贴为45元/m2, 简单计算得出地源热泵初投资差值会从56万元降至20万元,则相应的折现回收期DPB仅为2年(图10),因此,大大提高了地源热泵项目的经济性。

6结语

通过以上经济评估指标分析,可以得出地源热泵方案全生命周期成本和集中采暖+分体空调系统几乎一样,而约当年均成本均低于此方案以及锅炉+冷水机组方案。此外,较之锅炉+冷水机组方案,地源热泵项目有着较高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更短的投资回收期,因此地源热泵方案在西安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得出初投资是影响地源热泵项目经济性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设备成本逐渐下降,另外加上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的推行和补贴,地源热泵将会显示出更良好的经济性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计算过程中进行了简化,成本分析不够全面,例如未考虑设备折旧成本等因素,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本文建立了经济分析的模型,结合具体项目实际情况,帮助投资者进行地源热泵项目决策,从而推动地源热泵项目在中西部地区的更进一步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Cato, M.S., (2009) Green econom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policy and practice, Earthscan.

[2]曹等著.金融分析原理及用.械工出版社,2010.07

[3]李新国, 赵军, 朱强 2001年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经济性 太阳能学报 2001年10月, Vol 22, No 4.

[4]许淑惠,邢云绯 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特性及技术经济分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 18 卷 第 4 期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是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灵活好动是他们的特性,处于懵懂岁月的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也容易因丝丝小事而犯下大错,不稳定性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隐患。为了让初中生平稳地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在现阶段初中课程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我们承认生命教育不像传统的知识课程那样,有成熟的课程体系,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生命教育,应该在日常的知识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生物本身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利用生命学科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生命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重新端正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放下表面的架子,用真心去亲近学生、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学生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于各自家庭背景、自身条件、自身能力的不同,个体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差异而对个别学生产生鄙夷的看法,他们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并不是简单地说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而是要在与学生交流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形成真正的民主平等,让学生感觉不到师生间的隔阂,为生命教育打下感情基础。

二、在生物知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课对于生命教育渗透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生物是一门充满生命色彩的学科,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作为生物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留意课本,多钻研教材,多留个心眼,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生命与知识的契合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

如《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整本的教材都是以“人”为中心,向学生展示人体生命的起源、规律特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教师要做的就是认真把握这本书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正视生命,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在讲解《人的生殖》这一节时可以这样讲解:父亲一次性送入母亲体内的有4亿之多,但是在这么多当中,只有最健康、最强壮的,游在最前面的才能与母体的卵细胞相结合。所以一个受精卵的诞生需要的是运气加实力,而在座的各位就是那幸运和实力的体现,你们都是亿中挑一的。但是目前在怀孕的过程中,受精卵并不是十足的安全,如果母亲的身体出现问题,你们也就可能无缘于这个世界;又或者父亲的另一个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也就不是你们了。这个时候学生都会陷入沉思中,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来之不易的,自己的生命体是经过顽强的拼搏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在讲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节,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界,了解生物界的不同生物基因、生物以及环境。从表面上看,除了人类,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生自灭,可有可无的,但生物的本质告诉我们,地球上每一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随意恶性地扼杀生物,破坏大自然的平衡都是不可取的。它们都是天然的基因库,每一个基因物种对人类的生存都是无价的宝藏,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给人类提供了如此多样、如此丰富的大自然。教师应在完成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认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品性,避免恶念在心中萌芽。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实验课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在实验中,可以把学生在实验中的热情转变成对生命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不论做什么生物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节省材料,善待生物或者动物,毕竟它们是试验品,就应该更加慎重地处理实验之后的动物,给学生留下珍爱生命的印象,影响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如“光对于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个实验,我们需要做的是模拟鼠妇正常的生活环境,以减轻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对鼠妇造成的伤害。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向学生发问:“实验之后鼠妇该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最后教师一定要做出表率,带领学生一起把鼠妇放回到适合他们的生存环境中,而不是随便处理,对生命不负责任。实际上这是借着对小动物生命的保护,来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意识到应该爱护自己和身边的亲人,珍惜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亲人。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再好的知识教育如果没有实践的体验,都将会是一种缺憾。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培育植物来体验一下生命的历程,每个人对于自己着手培育的事物都有一份钟爱,当学生在自己家中培育一盆花,自己去照料呵护,直到植物开花结果,相信这将是学生最开心和最骄傲的时刻,在这个培育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生命的存在感,对于生命的敬意会油然而生。同样的也可以通过让学生饲养小动物的方法来实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爱心,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正确对待生命的认识和态度。

参考文献:

[1]邢守孝.浅谈初中生物课外作业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教育教学论坛.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6

【摘要】初中思品教学应当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补充与拓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思品教学资源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开发与运用方面进行初步阐述。

关键词 初中思品;教学资源;开发运用

思品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对教学成效有影响的各种有利因素。思品教学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教师要善于整合思品教学中的各种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引领。

一、思品教学资源简要分析

思品教学资源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与时俱进性和情境性,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初中生思想心态产生影响。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对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各种思想理念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他们借助于正规和非正规的渠道获得各种信息,来自于社会的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构成了思品教学资源发掘与运用的前提背景。

2.教学改革的推进对初中生学习模式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对思品教学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这一理念和模式转变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够得心应手,也有些学生会措手不及,这些方面的变化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3.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对思品教学工作产生影响。学生之间因为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在个性发展中出现明显的差别。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各不相同,这些思想理念的碰撞构成了初中思品教学的新形势,需要教师运用各种资源。

二、认真观察和发掘资源,灵活运用发挥其对思品教学的促进作用

1.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学生生活信息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生活,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相逢在花季》教学中,初中生早恋现象是各学校普遍存在的,也是教师所头疼的。笔者将这一隐晦话题摆到桌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喜欢异性是每一个男生女生的正常现象,这一观念在班级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被老师的前卫言论所惊呆。笔者接下来从生理、心理学两个角度,向学生分析了青春期异性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接下来话锋一转,引入到当前初中生应当如何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为未来打好基础,以及在此背景下团结同学,相互之间如兄弟姐妹一般交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经过两个弯之后,顺利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向上的方面。笔者借助于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这些小插曲,将随机捕捉的资源驾驭引用并转变为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有效抓手。

2.细致观察学生成长,将正反两种案例融入教学之中。初中生一些观念与行为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逞强好斗是男生中较为普遍的,笔者在教学中细致观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案例,抓住近期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资源发掘与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丰富。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一课教学中,笔者以上周本校发生的一起学生斗殴事件作为素材,让学生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学生从宽容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对出现这一事件的思想根源进行发掘,明白了这些事件正是缺乏宽容之心的表现,是不成熟心智的流露。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认真回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宽容待人、相互帮助的正面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资源运用通过正反对比方式有效深化了学生的宽容理念教育。

3.强化师生沟通交流,教师要善于将对学生的教育疏导融入教学之中。在初中生的成长中,思想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因为有时一些极端事件的出现,往往都是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思想疏导,而导致令人惋惜的悲剧。笔者进行了一些强化沟通的实践,就是将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鲜活事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做到寓解决问题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生命只有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了本市先后出现的中学生跳楼事件,让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对于个人、家庭、整个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当无比珍惜爱护,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将为零,轻视生命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在这样的教育疏导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具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发警示,从而更加珍爱生命。

4、组织专题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思品课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因为思品教学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具有极高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思品课外拓展活动中,专门针对一些动态资源进行设计。如《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教学后,笔者经过认真分析,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思想倾向,开展了“抵制不良诱惑从我做起”大讨论活动,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思想与行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偏差进行深刻反省、自我批评,以及相互开展批评教育,对抵制不良诱惑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并且以班级名义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并进行签名传递。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明确了学生的是非观,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觉悟,自然也就将思品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效益发挥至最大。

三、思品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思考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广大教师要重视资源的整合运用,并充分提高其效益,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发掘资源。紧贴学生思想成长与生活环境特点,发掘出可为教学所吸收运用的资源;二是要精心设计教案。将思品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充分融入教学中去。设计教案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还要注意结构设计的巧妙性;三是要有效开展互动。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和学生进行真诚耐心的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注重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思想成长,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申专.初中思品教学资源运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