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技与管理范例6篇

体育竞技与管理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3-0086-06

1研究目的

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特指以培养在校大、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竞技体育人才而建立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为竞赛管理体制是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推进器”,其机制的有效运行能为各级各类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提供保证。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研究No.3 2013 多年来,由于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举国体制”中的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的双轨运行模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在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始终呈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分置管理、单线运作的格局,以及学校业余体育、专业竞技体育、社会企事业群众体育竞赛管理组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呈条块分割状态。致使中运会、大运会、城运会、青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中的参赛运动员资格难辨,以及专业、业余和一些单项锦标赛级别不清,以大欺小的现象屡禁不止;搅乱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全面性,使各项运动赛事难于按照竞技运动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规划竞赛内容、形式、频度和规模,造成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运动员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细分的等级标准与同类型、同档次、同级别的对手进行公平竞争。此类问题不但抑制了部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成才,还打击了基层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积极性,阻碍了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奥运时代,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逐步开发与利用给竞赛制度的内外部结构带来相应的变化,使我国原有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本研究以我们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依托,从和谐发展的视角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竞赛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竞赛的效益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2研究方法与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检索了大量有关运动竞赛的网页、书籍、论文、期刊与相关报导。在阅读、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筛选出8个竞赛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走访了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竞技司的相关领导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得到了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见解。

同时,我们将900份调查问卷发往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江苏、辽宁、安徽、山西、福建、河南等省市体育局和教育厅体卫处的竞赛管理责任人以及省、市、区级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体育试点学校的教练员,回收有效问卷762份,回收率84.67%。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与逻辑分析,重点剖析体育部门所属的以培养专业运动员为目的竞赛管理体系和教育部门所属的以培养学校业余竞技体育人才为目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通过构建“体教结合”式的新型竞赛管理体制,对未来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进行拓展性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竞赛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分析

3.1.1竞赛管理体制与特征

我国现行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是在政府领导下的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其管理机构的“条块分割”型体制。一条是以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为龙头,以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主导,以各省市体育局和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体育总会为主干的竞技体育竞赛链;一块是以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为主帅,大学生体协和省市教育厅体卫处为主干的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网。两部门各自实行“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纵向型管理体制。其特征是体育部门的竞赛组织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的优势,围绕锦标至上,鼓励各级各类各层次的运动员快出成绩的工作目标,逐渐形成了级别分明、结构稳固、运作高效的竞赛管理体系;教育部门的竞赛管理组织协会化程度较高,但组织体系发展不够均衡,基层协会不够健全。教育部直属的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作为中国大学生体协、中学生体协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了所有全国及国际各级各类学生体育比赛及学生体育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研究、比赛训练、市场开发等工作,各省市教育厅体卫处和单项运动协会的功能难于体现,相比之下,大学生单项运动协会的运动竞赛工作开展的较为活跃,而中小学各个层面的竞赛组织管理与运作却不够理想,原因在于组织竞赛的人、财、物力都相对缺乏,没有建立基层竞赛组织网络。

3.1.2竞赛运行机制与效益

竞赛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体育竞赛效益。效益是指通过举办竞赛以及相关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体育竞赛的效益是竞赛目标和功能实现程度的集中标志,是体育竞赛的活力所在,也是竞赛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相伴的各类体育竞赛是一个从重社会效益到重经济效益的过程。儿童少年的比赛侧重于后备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由省市体育局按项目布局规划赛事,拨款办赛,不同项目参赛频率不等,一般情况下一年比赛1~2次,属非营利性质;青年和成年优秀运动员的一般性比赛,则侧重于运动员队伍的锻炼,多年来各级体育竞赛部门已形成许多常规赛事,如一年一度的锦标赛、冠军赛、巡回赛等,运用竞赛招标制度,在承办赛区和企业的大力协助下举办赛事。教育部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和某些单项年度锦标赛也逐渐形成了规律。上海市走“体教结合”创新之路,已将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纳入体育局与教育厅共同管理的议事日程,协同举办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新型人才为目的的各级各类比赛,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目前,具有经济效益的体育比赛还只限于一些高级别、高水平、群众喜爱的热门项目上,多数级别和运动水平不高的青少年比赛,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这类比赛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对高级别、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而言,经济效益则是衡量办赛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不同项目、不同对象、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体育竞赛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尤为重要,必须在全面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竞赛机制的有效运转。

3.2竞赛管理系统中的各类问题

3.2.1单项协会难于发挥作用

有78.8%的管理人员认为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管理逐渐向单项协会制过渡的前提下,大部分省市除了足球、篮球等几个有市场的项目外,多数项目的单项协会形同虚设,没有资金,没有专职人员,具体事务仍由省以上体育局一手操办,管办不分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单项协会难于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独立实体。

3.2.2竞赛体制导向有误,不利于业余训练

有86.4%的教练员反映,省运会与单项竞赛体制没有与时俱进,跟上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步伐;竞赛名次、成绩与培养单位、教练员及运动员自身利益和荣誉挂钩,使得人们更加急功近利,后备人才在打好基础与快出成绩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出现了省运会、大运会、青运会、中运会参赛资格混乱,“假引进,真租借,以大打小、以专业队打业余队”等弄虚作假,片面追求奖牌、积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业余训练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

3.2.3运动员注册和人才交流制度不健全

有76.9%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对现行的运动员注册和人才交流制度不满,认为现行制度不能很好地解决基层训练单位与上级接受单位的利益平衡问题,向上级单位输送了运动员既不能得到相应的奖励与补偿,也不能让其运动员代表输送单位参加比赛。由于人才交流制度不健全,一些交流活动演变成私下交易。

3.2.4竞赛功能单一,缺乏系统规划

有90.3%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反映,青少年后备人才的竞赛“量少质差”,赛事宣传不够,群众观看和学生参与率低,没有把提高竞技水平的竞赛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各个层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竞赛组织规划不系统不全面,“以赛带练”的系列赛事偏少,竞赛氛围营造不够,不利于后备人才的自信心培养和参赛心理素质的锻炼。

3.2.5竞赛内容不科学,不利于学生运动员成长

有70.8%的被调查者认为,竞赛项目与奥运项目雷同,竞赛内容过于成人化、专业化,没有按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设计竞赛内容。现行的比赛制度要么为普通学生而设计,要么为体校学生而制定,对于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试点学校,以及普通大学的优秀体育人才而言,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竞赛体系,造成这类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很少有比赛机会。

3.2.6竞赛影响力不够,难于进行市场运作

有86.3%的管理人员反映,企业赞助商投资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意识不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政府部门对企业赞助商的期望过高、过急,缺乏与其长期合作的政策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企业投资风险,企业投资回报率不能得到保证;其二是青少年体育竞赛项目没有和社区体育、群众体育相结合,使竞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面小,难于引起体育中介及媒体的关注。

3.3竞赛管理新系统构建与实施对策

3.3.1竞赛管理新体制设计

根据我国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分置的国情以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趋势,整合体教两部门与社企个体的竞赛资源,将教育部门已有的竞赛组织体系,编入体育部门总的竞赛体系中,构成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运作的、由上至下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的以竞赛为纽带捆绑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串联小学—中学—大学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结构链,凡以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为目的的竞赛全部纳入体育部门的竞赛轨道,科学分级、混合竞赛,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竞赛管理组织框架见图1。

1)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有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竞赛工作涉及体育、教育两部门中多个单位,管理的跨度大,需要相互配合,协同运作。在体育协会组织中设立由省市至社区、乡镇的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履行相应的体育竞赛管理职能,负责日常赛事监管工作,统筹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事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负责文教的官员牵头,体育、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和赛事运作机构负责人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

2)明晰各部门职能,强化管办分离。为避免相关职能部门的“交叉”、“错位”或“越位”,必须强化单项协会功能,由单项协会负责赛事的组织运作、裁判培训、竞赛招标等工作,做到权责明晰,对竞赛的主办者和承办者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在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下,按市场规律实施竞赛的计划。

3)加强信息采集交流,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档案。各级单项协会竞赛管理组织中,必须配备竞赛信息处理员,专门负责区域内竞技体育人才竞赛成绩的采集、整理、归档、上报、公布等工作。

4)研究竞赛功能,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项目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规律和训练竞赛规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地进行竞赛分层和竞赛内容设计,增加比赛频率,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参与竞赛的热情,提高各级学生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

5)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随着体育竞赛产业的兴起,依法治赛的观念日益增强,针对使用禁用药物和裁判员不公正执法这两大顽疾,体育行政部门不但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还要加强竞赛举办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明确执法程序,建立有针对性的竞赛评价体系,做好各级赛事的检查评估工作,把竞赛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提高办赛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6)改革青少年体育竞赛形式,扩大竞赛影响面。打破现行青少年体育竞赛专业化、成人化格局,以挑战赛、对抗赛、大奖赛、等级赛等形式将运动会办进学校、社区,增加竞赛的娱乐性、观赏性、群众性,利用节假日办赛,扩大赛事的参与面、影响力。

7)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虽然投资后备力量体育的公益性程度很大,但只要青少年体育赛事宣传力度大、人气旺,商家们就一定会抓住青少年“爱酷,爱运动”的特点,利用这一广告市场宣传自己的产品。所以协会组织中要有专门负责青少年赛事宣传和资金筹措的部门,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协调与投资者的关系,保证企业赞助商、个人、单位组织投资方能够在赛事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良性循环的竞赛管理系统作保障,而当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运作的竞赛管理体系不但没有使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反而因竞赛导向、制度、资格等问题,影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此,改革现行竞赛系统势在必行。

4.1.2现行体育部门的竞赛体制是为培养专业运动员而设计的,而教育部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而设置的竞赛管理系统,为普通学生制定的竞赛制度显然不适应学生运动员成长的需要。为此,构建以体育部门为主干的“体教结合”型竞赛管理新体系,设立各级体育协会专职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

4.1.3新体系的实施对策需要抓住6个环节,即: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明晰各部门职能,强化管办分离;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档案;深入研究,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改革竞赛形式,扩大竞赛影响面;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

4.2建议

4.2.1完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现行培养专业运动员的竞赛体制应转变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竞赛体制,教育部门抓人才培养,体育部门管运动竞赛,两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4.2.2完善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积极组织专家研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度和核实制度;加强现行竞赛体制的宏观管理,各项竞赛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同类竞赛体系内的衔接,又要考虑到不同竞赛体系间的连接,使各项竞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健康成长。

4.2.3充分调动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学校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学校体育竞赛与社区体育、乡镇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共同运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郑婕,杨桦.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229-231.

[2]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69-71.

[3]谷云峰,程. 我国30年高校“体教结合”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构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1):21-22.

[4]胡剑波,汪珞琪. 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77-79.

[5]张运亮,赵志强.从“体教结合”到大举国体制下的“体教分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50.

[6]牛云杰,闫民,等.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44-46.

[7]潘前,陈伟霖,等.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2):25-27.

[8]杨烨,倪京帅.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竞赛组织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28.

[9]邱伟昌,等.上海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 2007(2):22-27.

[10]陆作生,周爱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规范[J].中国体育科技,2007(3):9-12.

[11]王朝军,赵均,纵凤侠.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07(4):19-21

[12]丁勇春.高校体育竞赛的社会化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100-102.

[13]景忠伟,杨新生.对新时期下普通高校校运会模式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4):77-78.

[14]李金龙,等.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1):135-137.

[15]武守江.安徽业余体校现行运动员培养体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5(2):69-72.

[16]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2):58-62.

[17]陈榕,潘前,陈伟霖.我国大、中学体育衔接的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4(4):42-44.

[18]金琼,郝萍,李云.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10(3):63-65.

[19]汤国进,孙任,龚大利.体育院校训练课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指标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1):59-60.

[20] 胡莉萍,储志东.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6):110-112.

[21]汪众淼,周晓东.福建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及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 2004(12):1-5.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建设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体育产业是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影响最为广泛,增长极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全球乃至各区域的各级体育赛事组织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又尤其是竞技体育组织。竞技体育组织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很大的一项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体育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国家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提高举办地综合实力水平。体育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运用电子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电子网络等收集大量有关国内外竞技体育组织的文献资料以及各类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研究资料。

2.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对研究所得到的观点进行梳理整合,对目前国内外竞技体育组织进行逻辑分析。

3.专家访谈法

为了获取详细的分析资料,采用专家访谈法拜访了对竞技体育组织发展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学者,以使文章更具可靠性与可读性。

二、中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目前,研究体育赛事的文献较多,如体育产业、新闻传媒、电视转播、市场营销与推广、信息技术、体育经纪人等等。相对来说,很少有对赛事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确立较晚,体育市场营运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

1.我国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我国以“竞技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来认识和管理体育活动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赛事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组织行式上以“政府包办”为主(实际上主要花纳税人的钱办赛事,体育市场融资水平很低),体育赛事运行管理则以“竞赛和安全”为中心。为了阐述中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中外体育赛事竞赛组织各自的内在原因,该文章从对中外竞技体育赛事的管理模式的资料对比、筛选整理和分析比较,从而对我国竞技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运行管理的优化具有借鉴的作用。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组织逐渐迈入了市场化道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都因其竞技体育组织市场化经验缺乏,组织经费欠缺,选择分析竞技体育组织赛事市场行情有误,没有稳定的社会市场经济,体育市场组织管理人才缺乏,从而难以形成体育市场营销行。因此,要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2.国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分析

由于国外竞技体育有长久的历史沉淀,他们已经具有较完善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体育组织市场体系以及优越的体育文化氛围,国外发达国家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政府部分利用该法律法规制度,间接干预规范其竞技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组织相关的体育文化与经济方面的活动。

有关资料可知,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组织管理研究来源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实践研究已有100多年了。竞技体育组织基本的运行管理、运行机制、成熟的体育人口市场、完善的体育中介市场等等,均有较为深入而详尽的研究。美国学者马斯特曼[6]对体育市场化水平研究相当详尽细致,其研究的范围涉及了体育组织环境、规划、实施、影响、财务管理以及体育市场营销等的诸多方面。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组织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外又出现了一些如竞技体育组织形象景观研究、体育活动物流管理研究、竞技体育赛事环境管理研究等等的新兴体育组织研究领域。

国外竞技体育组织形式的研究较多,基本都以市场经济为主体、政府仅提供相对应的辅作用,其原因是国外发达国家特定的体育活动运行环境决定的。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作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体育用品以及体育服务行业成为了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的体育组织活动极大地开拓了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项目;其组织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不断地加剧了体育组织活动的营运难度。为此,国外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也必须依赖高科技发展成果和新的技术手段,着眼可持续发展,以引领世界体育活动发展的方向。

三、结论

我国,政府部门对体育活动实行的的“举国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发展趋势,抑制了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也不利于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具有极为完善的市场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制与体育产业运营模式,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急剧增长与体育产业资本的快速增加,应是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方式最好的解释。因此,我国要发展竞技体育事业,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利用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利用市场融资,逐渐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市场。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徐昱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

[3]董官清.全运会转型背景下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0(3):31-35

[4]刘希佳.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08

[5]黄江玲.我国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2

[6]Martin Johansson. Doping as a Threat Against Sport and Society: The Case of Sweden [J].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87, 22(2): 83-97

[7]黄秋玲.举国体制与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J].广西: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8, 244(22):377-378

[8]邢尊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

[9]钟璞,陈林.中外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形式差异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 (6):67-69

[10]陈林.新疆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32):156-157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3

论文摘要:从观念更新、体制创新、赛制改革、社会力量培养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及其全面走向社会化问题进行了前期研究。认为建立和形成以协会管理为主体、多种管理主体并存、业余与职业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体制,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线索。

纵观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演进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一个“引进、消化、改革、发展”的过程。自1952年我国成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引进苏联高度集中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后,根据自身的国情,进行了系列调整与改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体育行政管理体系,不同训练层次建有不同训练组织,构成了目标统一、层层衔接、体系完整的竞技体育管理系统,并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组织保障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利益等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从而对竞技体育产生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影响,原有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计划经济基础逐渐消失,数十年一贯制的政府官办竞技体育的体制与思维方式已难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逼迫”着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从这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中去主动地寻找自己的最佳依附方式和稳定的着力点,促使其全面走向社会化。

本文重点从观念更新、体制创新、赛制改革、社会力量培养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及其全面走向社会化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以更新观念为前提,树立竞技体育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系统发展观

任何改革都要以观念的转变为先导。纵观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的种种体育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与失败的教训,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即凡是成功的改革均是建立在以确立正确的观念和摒弃旧有观念为先导之基础上的改革,如体育产业从无到有的建立与发展、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开发、体育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等等;举凡初始轰轰烈烈、最后却流于形式的改革,往往与注重表层和形式上的改革而忽视深层次思想观念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如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单项协会实体化的改革、竞赛体制的改革等等。不难想见,新世纪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如果仍然在旧有观念意识基础上推行新的一轮体制改革,则“改革的命运只能是旧体制的复归和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丧失”,尤其在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处于一种“根本性变革与新渐进式变革”的艰难选择的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观念和彻底转变旧有观念变显得尤为重要。

从一般意义上讲,观念的变革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人才观、法治观、科技观、效益观等,但从本课题研究的领域及其任务看,我们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则是必须树立以下三种发展观念:

1.1真正树立“竞技体育走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观”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由建国初期的“以群众自治、发展群众体育”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总会”设置,到“以政府管理为主体、攀登世界竞技高峰”为理念的“体育运动委员会”,乃至今天的“逐步将竞技体育推向社会、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格局”为方向的“体育局”等。从形式上看,中国已经认识到改革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明确了中国竞技体育体制必须走向社会化,从而提出“鼓励其他系统、行业等利益集团兴办竞技体育,建立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竞争机制”等战略构想。然而,改革方向上的把握并不等于观念认识上的到位,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层面依旧停留在形式的变更上,并没有涉及到自身的根本利益—权利与地位,即政府行政管理竞技体育的职能没有变,原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机制基本没有变,竞技体育领域中强调单一利益主体的做法基本没有变;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办体育成了行政管理分配办体育,即将办竞技体育的社会责任分配到各个行政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共同承担起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真正改变具体“办竞技体育”的社会角色。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社会化目标,就必须首先从观念认识上人手,在全面总结和深刻剖析我国竞技体育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基础上,展开一场“体制变革”的大讨论,为后续体制改革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1.2确立“推进竞技体育主体多元化改革的渐进式发展观”

进人21世纪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水平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中国当前面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目标的巨大压力,长期推行举国体制所导致的社会还难以独立承担发展竞技体育的现实条件,刚性强、惯性大、基础牢且推行了数十年的旧有体制,国民希望看到中国竞技体育不断快速发展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均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必然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1.3树立“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系统发展观”

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显著特点。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如此,它直接关系到如何推进单项协会实体化、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改革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如何改革现行竞赛体制、如何改革专业队体制、如何加快培养各种社会力量、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真正发挥国家奥委会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作用等等;在上述各种改革问题上,相互间的关系是什么、制约条件有哪些、改革序列上如何确定等,也直接关系到改革与发展成败,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复杂程度和运筹难度。因此,面对如此繁纷复杂的改革局面,只有在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系统发展观指导下,在众多矛盾中寻找主要矛盾,选准改革与发展突破口,方能事半功倍、驾驭全局。

2、以体制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行“立体分化式”体制改革

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体制,虽然历经数十年的改革,其内核仍旧保持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而难以融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中。显然,这是一个必须加以改革的体制,而不论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求为理由,还是以避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大动荡等为辩辞,中国竞技体育真正走向社会化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等都急待这一体制的变革,则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根据社会学“社会分化”的科学理论,提出“立体分化”的体育改革理念,即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中,既要有体制的“垂直分化”式纵向改革,又要有“水平分化”式横向改革,由此形成一个立体性的整体改革态势,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

2.1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在垂直分化式纵向体制改革方面,首先必须彻底转变政府包办一切竞技体育事业,“包销一切竞技体育产品”的行为,将政府在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于政策制定、法规建设、提供基本的财政支持和加强体育场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上,而将其他诸多具体体育事务交由各社会体育实体去完成,建立起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的“小政府、大体育”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而实现这一改革目标的关键则在于总局能否下决心调整机构和转变职能。

2.2科学“定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性质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中,扮演着既是国家体育总局的直属单位、行使着“管”竞技体育职能的行政管理部门,又是单项运动协会常设机构,行使着“办”竞技体育的双重社会角色。国家体育总局放权给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中心则向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因此,国家办竞技体育的权力并没有放,而是将行政权力带进了市场;同时,在实际运行中,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特别是“项群式管理中心”内所设置的单项运动协会,对项目的管理仍然是一种名义性质的,真正实施项目管理的则是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所属的业务部(处室)。因此,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性质,不仅在理论上含混,在实践中也是模糊的,由此必然带来行动上的盲目。所以,尽快结束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过渡”角色,切实加快协会实体化进程,则成了当前中国竞技体育能否真正实现多元管理主体的关键。

2. 3加决单项协会实体化进程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科学“定性”问题的连锁反应。我国体育杜团,包括各单项协会多是由政府发起成立的,且组织的建立都是自上而下实施的,这种“政府化”和“逆向化”倾向使之从成立之日起就“先天不足”,独立性相当脆弱。再加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如国家奥委会、全国体总与全国性单项协会之间,各地体总、地方性单项协会及其与全国相应社团之间,还有各类体育俱乐部、行业体协与单项协会、体总之间等,呈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斩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现象。因此,须转变当前“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自然发展观或“等待观”,尽快明确各类体育组织的社会角色、理顺相互间的关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有效改变体育社会团体对体育行政部门实际上的隶属和依附关系,逐步将有条件的体育社会团体与行政部门进行机构分离,实现其组织实体化,从根本上区分二者在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管理方面的不同职能,逐步建立起在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在实体化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统一组织下,以各单项运动协会作为各个运动项目的组织主体的纵横交错的协会制管理体系。

2.4彻底改造和改革专业队体制

独具我国特色的“专业竞技体育”体制,是以执行国家和政府赋予的特定任务,体现国家意志为基本特征的竞技体育体制。由于该体制的行政主体化管理准军事化,以及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权力高度集中,利益主体单一,缺乏自我调节机制和活力的层层分隔的封闭体。客观地讲,该体制在完成其初期的历史重任后,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同时,正如以前所述,这一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产物,在为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崛起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当前新形势下推行竞技体育社会化、实现竞技体育管理主体多元化产生着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这一传统的专业竞技体育体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即按照渐进式改革思路,加速职业化进程,建立以协会管理主体、国家管与社会办相结合、业余与职业相衔接的运动训练组织体系。

在“水平分化式”横向体制改革方面,重点是要有效强化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特别是切实加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及其下属单项运动协会、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使之真正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明确的职责、权力与利益,且彼此关系平等,开展公平竞争,并尽力减少他们的功能交叉,避免互相扯皮现象,以此真正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多元化、社会化。

3、以赛制改革为“龙头”,弱化“全运效应”直至全面改革全运会赛制

赛制是竞技体育的“指挥棒”,全运会则是指挥各省区市竞技体育发展导向的“总杠杆”,以赛制改革为龙头的改革突破口则首推全运会。

毋庸置疑,全运会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史上,无论是建国初期启动和发展我国竟技体育、充分调动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积极性,还是选拔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体育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作用巨大、贡献卓越。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全运会,则已到了不得不改、且须大改的历史关头。首先,全运会是独具我国特色的“专业竞技体育体制”得以生存甚至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全运会,这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人、阻碍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专业竞技体育体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以行政区划分单位参加的全运会是各种社会力量难以真正进人竞技体育领域的藩篱,同时也是“领地割据、人才封闭”、体教难以结合的关键因素;第三,作为评价各省区市体育工作好坏的全运会,则是政府难以真正转变职能的最大的障碍,导致了政府围着竞技转、体育局围着体工队转、体工队围着运动员转、运动员围着金牌转的价值取向,所谓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第四,全运会是维持甚至强化具有计划经济特征运行机制的竞技体育体制的强大基础。

然而,对于已存在数十年且全国上下均已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协调和配套体制的全运会,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则可想而知。因此,对其实施“手术”,除了观念的转变外,还应根据渐进式改革要求,成立专班进行深人研究,拟定改革实施方案,采取“弱化与筹建”同步的方式进行改革:即通过系列措施不断弱化全运会的影响力,如大力发展和健全俱乐部赛制、普通高校赛制、单项赛制的同时,允许多种主体参与全运会来弱化省区市排名效应,逐步取消仅靠集中即能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的项目等;同时,筹建以国家奥委会主办、以各单项协会为主体参加的奥林匹克(选拔)运动会替代全运会,配套改革其他全国性运动会,使长期困扰我国竞技体育真正走向社会化的这一问题得到完满解决。

4、以培养社会力量为基础,实现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

所谓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实质上是从事竟技体育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从理论上看,竞技体育利益分布,是指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资源在从事竞技体育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和配置的方式与状态。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状态的变化,则形成从事竞技体育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并最终导致不同的竞技体育利益群体的出现。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利益主体必然具有多元性特征,国家、行业、院校、社会团体、企业乃至个人均可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利益主体。而整个社会的竞技体育也就是在这些利益主体的生成、发育所产生的动力下,推动其不断向前运行和发展。同时,按照竞技体育社会化的要求,竞技体育运行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团体、院校、行业、企业甚至个人,其次才是国家。每个利益主体的目标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犹如一个指挥棒,引导各类利益主体的行为。这样,竞技体育发展过程出现的不同独立追求、执行不同功能的利益主体则形成新的利益结构、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来推动竞技体育的运行。

实现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构想,其前提是存在着足以支撑全国竞技体育发展大任的不同利益主体,否则,则会出现传统的专业竞技体育队伍退出竞技舞台、却无承担全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力量的“主体真空”。然而,我国当前面临的却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与完善,虽然竞技体育逐渐进人市场和逐渐社会化,但不同类型的竞技体育利益主体与强大的行政主体管理的竞技体育队伍相比毕竟势小、力弱,仍处在一个艰难的发育过程。因此,着力培养和壮大各类竞技体育社会力量,也就成了实现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基础工程。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经济模式变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以庞大的群众体育作铺垫,以完善、科学的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做保障。但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丰富的经济利益,并促进体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在经济模式变革背景下,加强对经济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竞技体育的定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竞技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的准确定义,当前学术界内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因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与理解。我国著名体育学专家任海教授在其发表的《关于体育划分问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一文中指出,“竞技运动是一种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能、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潜能,并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进行科学、系统训练的竞赛。”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在1990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体育其实就是一种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进而最大程度挖掘,并发挥人在心理、体力、智力等方面潜能的运动过程。”基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其在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大体的意思是相同的。竞技体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体育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采取的方式都是科学、系统的训练与竞赛,且都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环境下进行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技体育已经从过去的竞技运动逐渐扩展为社会体育活动,其属性范畴更加广泛。

(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论述,但仍然有不少学者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相关概念对其进行了解释。可持续发展最开始是针对人与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而来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竞技体育,其社会属性以及其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已经注定其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因此,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所谓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制度合理安排的构架下实现竞技体育与参与者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同经济模式下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况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同志还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思想,随着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给新中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一五”计划期间,在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网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田径运动协会、中国足球协会等。同期,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支持下,我国相继建立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专业高等体育院校,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保障。“二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当时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央体委的领导下,各省委陆续建立并完善了“体育工作大队”与“国家集训队”。1978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省、市、自治区为一体,并在三至五年力争完善层层衔接的训练网,进而形成集中统一的训练指挥体系。计划经济模式下,在党中央的关心、领导与支持下,我国竞技体育逐渐形成了以国家集训队和省级专业体工大队以及业余体校为核心的三级训练体制,同时还建立了以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部门为中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育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动力保证。而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也使我国的体育健儿能够在国际大舞台施展自身才能。同时,在我国体育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屡屡收获傲人成绩。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在面临新冲击时,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共参加了28个大项、262个小项的比赛,共收获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最终以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3。同时,在其他竞技体育赛场上也全面崛起,姚明、易建联、孙悦等成功登陆NBA,并在各自球队取得了不错成绩,姚明更在今年入选NBA名人堂;我国优秀的运动员、教练也纷纷走出国门,在各自俱乐部担任要职,如朱婷加盟了瓦基佛银行队;国际马拉松比赛、环湖自行车赛、中国网球公开赛、F1大奖赛上海站等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办,都充分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经济模式变革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在计划性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所形成的“举国体制”,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政府性发展的管理体制,其具备很强的行政干预能力,这种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在基础方面的发展和长期效应机制方面完全丧失。此外,我国的竞技体育正处于从计划性经济向着市场化经济过渡,要想让竞技体育都归纳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将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所以,我国一定要建立健全竞技体育方面系相关的管理体制,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都形成了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三者都有着自己的体育运动指导思想、体育目标评价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此外,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相比较就显得非常的落后。本质上来说,三者之间应该是存在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然后三者之间的发展状态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从目前三者之间的发展态势以及长远发展的关系来看,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形。

(三)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不畅

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人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主要是由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协会予以培养,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并且,部分体育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发展前途不乐观而处于分崩离析的地步,同时受到奥运争光战略实施的集中培养、精简编制,招收专业运动员的单位也随之减少,另外绝大多数的体校学生文化成绩本身就不好,平常主要就是进行本专业的训练,如果在体育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天赋,毕业之后是很难在适应社会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致使选择从业竞技体育的机会成本要比其他行业高的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竞技体育资源入才紧缺的现象。所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匮乏直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四、经济模式变革下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要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创新,以此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局面,要将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转变为多元化的管理,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要体现出强有力整体宏观性调整控制能力,在微观层面的操作上,该放手的则要放手,全部交给市场、社会去进行管理,建设具有我国国情和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

(二)协调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之间,大众体育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反,竞技体育则可以帮助大众体育在发展中具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给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帮助。而学校体育实质上就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桥梁,给二者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所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渐渐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站稳脚跟。但是要想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激发因素,让我国的竞技运动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很多退役之后的运动员可以凭着自身体育项目的经验来从事教练、教师的工作,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据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同时,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一直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说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还有许多因素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一定要合理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发展为体育强国。

作者:袁永彦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9-70.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5

论文摘要: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是竞技体育崛起的内在支撑因素,如果没有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和不断完善,那么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软实力建设是由制度管理层、精神文化层和对外传播层构成,因此,只有把“软实力”建设统一于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真正崛起。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如果要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那么必须尽快研究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支撑点—软实力。它不同于技术、设施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仲,而“软实力”强调的是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竞技体育又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发展和建设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对参与国际竞争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软实力及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在《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指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如果实力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那么有3种方式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威胁,通过利诱,或者通过吸引和互相选择—那就是软实力。”他还进一步指出软实力依赖于“塑造与影响他人偏好的能力”,并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来源于3个方面:“文化、价值观及制度。”

竞技体育软实力也可指一国的体育制度管理、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对外传播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因素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及国际形象等无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过程中,软实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的格局下,竞技体育软实力在国际体育竞赛与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它相对于硬实力而言,主要体现在一国的管理体制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对外传播的说服力以及国际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软实力”看似实力,在终极处却是“非实力的实力”。用辩证法的说法,“软实力”乃是要成其为大,必须先使自己谦卑微小,让优质的善良及文化底蕴使人觉得可亲的一种实力。

2加强软实力建设,实现中国竟技体育崛起

中国的竞技体育拥有自己独特的软实力资源:有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基础和制度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举国体制,它使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目前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在竞技体育的制度管理层、精神文化层和对外传播层方面。因此,这3个层面的建设和完善是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全面崛起的关键。

2.1建立健全科学的竞技体育制度管理体制

2.1.1完善竞技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竞技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伍绍祖同志指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一是“硬件”,指科学技术、场地设施;二是“软件”,指科学管理;三是“活件”,指人与人的积极性。毋庸置疑,中国竞技体育要崛起,根据国情需要,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建设、体制实施是进行管理的前提,而加强体育管理实践的指导,不断完善、改革和创新体育管理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关键。

2.1.2完善竞赛运行体制

运动竞赛,是竟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得以展现的一个必要舞台。竞技体育运行的好坏与否,关键要看竞赛体制的制定。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竞赛受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竞赛运行体制得到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建立起了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运行机制,促使了竞技体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2.2提升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竞争力

所谓“体育精神文化”是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浓缩,是人类体育所具有的价值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超越国界传播本国的体育文化思想,进行交流、共享。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硬实力”的不足,还可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准则,能大大增强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吸引力,从而也就使这个国家获得了更大的软实力。“一国的文化越是具有全球普及性(普世性),它就越能够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准则和制度。”如美国的NBA、巴西的足球、意大利的排球等,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体育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目的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外,更重要是增强本民族的体育精神文化的崇尚和认同,从而削弱其他民族体育精神文化的认同,从而达到其某种政治目的。

因此,提升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竞争力是竞技体育软实力文明性、融通性、缓和性的最集中体现。首先要积极参与世界各种体育大赛,提升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全球化背景下,追求共赢、加强合作、通过友好比赛成为国际体育发展的主流。中国应加强合作意识,融人国际社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和协调来实现国家体育战略目标。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赛事,并利用国际赛事来维护和拓展本国的形象。第二是拓展全方位的体育外交。目前体育已不再作为单一的强身健体的活动,已成为展现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传播和平与友谊的重要标志和手段,正越来越以其独有的魅力深人到国际交流活动之中。其中,“体育外交”成了国家间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社会政治及文化差异等因素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上世纪70年代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就有效地缓解了中美长期的紧张关系。

2.3加强中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对外传播

加强体育精神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必要条件,也是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它的加强不仅可以塑造中国竞技体育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在国际上获得身份和文化认同。不过,在对外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2. 3. 1加强传播机制建设

如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等,增加传播的多维效果,除了直接效果、即时效果、显性效果外,还要有间接效果、长期效果、隐性效果。

加大中国体育精神文化和赛事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拉近中国竞技体育与世界的距离。进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

2.3.2重视非媒体传播渠道

“走出去,请进来”,以多种大型体育赛事和比赛为契机,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中国体育精神文化的独有魅力。如通过举办“中国大奖赛”、“中国邀请赛”、“友谊赛”等体育活动,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中国要承办多种国际比赛,这是中国宣传自己体育精神文化的绝佳契机,并不一定非等到2008年奥运会再加以展示,到时就为时过晚了。这样可以推动中国竞技体育与各个国家的交流。

2.3.3以体育职业化带动文化交流

如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崛起,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运动员来华参加比赛,增加技术及文化交流与合作,无形中就推动了中国体育精神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传播。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在今天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信息传播的进步。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将各种比赛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信息传播事业的进步和对外传播的加强,就没有今天的竞技体育。

3结论

(1)中国竞技体育崛起必须有内在的完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在国内,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的建设相对薄弱,更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要大胆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竞技体育管理运行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竟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体育竞技与管理范文6

论文摘要: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是竞技体育崛起的内在支撑因素,如果没有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和不断完善,那么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软实力建设是由制度管理层、精神文化层和对外传播层构成,因此,只有把“软实力”建设统一于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真正崛起。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如果要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那么必须尽快研究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支撑点—软实力。它不同于技术、设施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仲,而“软实力”强调的是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竞技体育又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发展和建设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对参与国际竞争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软实力及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在《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指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如果实力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那么有3种方式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威胁,通过利诱,或者通过吸引和互相选择—那就是软实力。”他还进一步指出软实力依赖于“塑造与影响他人偏好的能力”,并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来源于3个方面:“文化、价值观及制度。”

竞技体育软实力也可指一国的体育制度管理、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对外传播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因素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及国际形象等无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过程中,软实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的格局下,竞技体育软实力在国际体育竞赛与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它相对于硬实力而言,主要体现在一国的管理体制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对外传播的说服力以及国际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软实力”看似实力,在终极处却是“非实力的实力”。用辩证法的说法,“软实力”乃是要成其为大,必须先使自己谦卑微小,让优质的善良及文化底蕴使人觉得可亲的一种实力。

2加强软实力建设,实现中国竟技体育崛起

中国的竞技体育拥有自己独特的软实力资源:有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基础和制度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举国体制,它使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目前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在竞技体育的制度管理层、精神文化层和对外传播层方面。因此,这3个层面的建设和完善是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全面崛起的关键。

2.1建立健全科学的竞技体育制度管理体制

2.1.1完善竞技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竞技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伍绍祖同志指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一是“硬件”,指科学技术、场地设施;二是“软件”,指科学管理;三是“活件”,指人与人的积极性。毋庸置疑,中国竞技体育要崛起,根据国情需要,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建设、体制实施是进行管理的前提,而加强体育管理实践的指导,不断完善、改革和创新体育管理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关键。

2.1.2完善竞赛运行体制

运动竞赛,是竟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得以展现的一个必要舞台。竞技体育运行的好坏与否,关键要看竞赛体制的制定。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竞赛受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竞赛运行体制得到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建立起了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运行机制,促使了竞技体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2.2提升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竞争力

所谓“体育精神文化”是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浓缩,是人类体育所具有的价值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超越国界传播本国的体育文化思想,进行交流、共享。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硬实力”的不足,还可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准则,能大大增强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吸引力,从而也就使这个国家获得了更大的软实力。“一国的文化越是具有全球普及性(普世性),它就越能够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准则和制度。”如美国的nba、巴西的足球、意大利的排球等,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体育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目的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外,更重要是增强本民族的体育精神文化的崇尚和认同,从而削弱其他民族体育精神文化的认同,从而达到其某种政治目的。

因此,提升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竞争力是竞技体育软实力文明性、融通性、缓和性的最集中体现。首先要积极参与世界各种体育大赛,提升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全球化背景下,追求共赢、加强合作、通过友好比赛成为国际体育发展的主流。中国应加强合作意识,融人国际社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和协调来实现国家体育战略目标。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赛事,并利用国际赛事来维护和拓展本国的形象。第二是拓展全方位的体育外交。目前体育已不再作为单一的强身健体的活动,已成为展现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传播和平与友谊的重要标志和手段,正越来越以其独有的魅力深人到国际交流活动之中。其中,“体育外交”成了国家间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社会政治及文化差异等因素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上世纪70年代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就有效地缓解了中美长期的紧张关系。

2.3加强中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对外传播

加强体育精神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必要条件,也是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它的加强不仅可以塑造中国竞技体育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在国际上获得身份和文化认同。不过,在对外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2. 3. 1加强传播机制建设

如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等,增加传播的多维效果,除了直接效果、即时效果、显性效果外,还要有间接效果、长期效果、隐性效果。

加大中国体育精神文化和赛事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拉近中国竞技体育与世界的距离。进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

2.3.2重视非媒体传播渠道

“走出去,请进来”,以多种大型体育赛事和比赛为契机,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中国体育精神文化的独有魅力。如通过举办“中国大奖赛”、“中国邀请赛”、“友谊赛”等体育活动,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中国要承办多种国际比赛,这是中国宣传自己体育精神文化的绝佳契机,并不一定非等到2008年奥运会再加以展示,到时就为时过晚了。这样可以推动中国竞技体育与各个国家的交流。

2.3.3以体育职业化带动文化交流

如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崛起,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运动员来华参加比赛,增加技术及文化交流与合作,无形中就推动了中国体育精神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传播。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在今天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信息传播的进步。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将各种比赛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信息传播事业的进步和对外传播的加强,就没有今天的竞技体育。

3结论

(1)中国竞技体育崛起必须有内在的完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在国内,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的建设相对薄弱,更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要大胆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竞技体育管理运行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竟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