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例6篇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文1

关键词: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65-01

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青少年本身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而青少年弱势群体又是青少年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弱势群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 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界定

青少年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生理、社会等原因,其生存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在参与社会权益分配与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相对劣势的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青少年弱势群体和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生理性青少年弱势群体包括肢体残疾、精神障碍、身患疾病和无劳动能力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控制和保障制度的变化,家庭和家庭功能的变化,学校收费、管理方式等的变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新的青少年弱势群体成员,他们属于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有: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弱势群体、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弱势群体;能够部分得到家庭的支持而不能得到学校和社会支持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涉及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进城务工的青少年;既得不到家庭也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有效支持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有“三无”青少年(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抚养人),失学、失业青少年等。此外,问题青少年诸如少年犯也属于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二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及主要内容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协助其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正确认识自我,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感恩教育和成才教育几个部分。

1.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青少年弱势群体大多深处逆境,在承受过多的挫折和打击时,可能会有轻生的念头,而生命是十分可贵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自杀等行为对其生命的威胁。生命教育就是要要让青少年弱势群体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体会自我之社会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必须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2.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青少年弱势群体因为其经济上、生理上等各个方面的不利处境,往往比普通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挫折,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时,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来自教育者的理解、支持、指导和帮助。挫折教育是对人们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教给人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百折不饶的精神。

3.公民意识教育。

所谓“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影响。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青少年弱势群体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国家主人意识和祖国民族意识。(2)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式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使其成为具有高度主体性精神的好公民是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任务。(3)民主法治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内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民主与法治意识。

4.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教育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对父母的感恩。父母赐予了子女生命,对父母的尊重与回报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二是对救助者的感恩。救助者对弱势群体施加帮助,并不是他的义务,而是一种善良与美德的体现,受助者必须心存感激。三是对生活的感恩,感恩生活,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灾难,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5.成才教育。

成才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摆脱弱势,解决群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弱势青少年进行经济援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其彻底地摆脱困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帮助弱势青少年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帮助其发愤图强。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其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学认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这才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境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环节。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全面分析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实施科学的教育内容,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陆士桢,宣飞霞.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2,(7)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苏宁.关注成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94-02

21世纪,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这就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应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应对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手段

(一)坚持正面引导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制观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网络道德规范及法律的相关内容。通过正面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白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网络道德观与法制观。目前,在个别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中已经增加了此类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所占篇幅不大、案例不多,而且并非重点内容,这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可以通过组织青少年听报告、看相关影视作品等其他形式,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网络可能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醒他们引以为戒,学会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提升道德水平,防患于未然。再次,学校应对青少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共同防范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如,制定相应的学校规章制度及惩罚措施,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

(二)加强校园网站建设,构建网上教学基地

网络信息是纷繁复杂的,要摒弃网上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就应主动建立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和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作为学校,应加强校园的网站建设,吸引青少年关注自己校园网上的信息。一方面,加强网上图书馆的建设,使青少年在网上可以方便阅读相关书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或职业生涯规划分析等实用并受学生欢迎的平台,从另一个角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三)加强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监管,积极与青少年进行网络沟通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监督青少年的网上行为,充当青少年的信息“把关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可以通过关注青少年在论坛中的留言、微博或QQ空间中的日志,或直接与他们在线交流,留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在此过程帮助青少年过滤不良信息,引导青少年选择对他们有益的信息,一旦发现他们在网络上发表了消极的言论或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就应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尽早解决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学会利用网络方式与教育对象进行沟通,如利用校园BBS、E-mail或是QQ聊天工具等。走近青少年的网络世界,与他们平等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以便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量使教育教学方法现代化、网络化,以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枯燥的,仅靠教师的一味说教只会使青少年感到乏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直观、生动、趣味性强的课件;将网络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当中;在教学网站上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与教育对象在线实时互动,有问有答,对青少年进行远程教育等等。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化网络巧妙结合在一起,运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加强社会监督,创造健康上网环境

(一)在网络上建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正面宣传

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宣传。作为社会主要媒体的互联网,应承担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发挥其对青少年重要的导向作用,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除了学校的网站之外,还需要在网络上开辟更多专门的网站或专栏,对青少年开展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类似的“红色网站”,但是,数量不多,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活泼,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参与热情,此类网站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政府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增加投入

网络是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起着主流媒体的重要引导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性网站,应加强建设的力度,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其发展。对于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府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积极倡导学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网络环境下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上网环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使青少年免于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到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络运营商应体现出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的职责,自觉监督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决不能为了个人经济利益做出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企业和商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社会效益,尤其是那些网络游戏的开发商和设计者,应该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找准发展道路,自觉掐断色情和暴力的源头。网吧的经营者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坚决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手机上网目前已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又一重要途径,我国的电信企业对此也加强管理,防止手机信息毒害青少年。只有社会各界互相配合,共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才能为青少年营造出健康的上网环境。

(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为青少年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单纯地依靠人们的良心发现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用相应的制度和法律去约束那些见利忘义的违法者。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加快开发相应软件与防火墙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保护网络安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关注,尽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制定出措施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二十几部与网络管理相关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刑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中增加了惩治网络违法的相应条款。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尤其是亟待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

三、营造和谐家庭,加强对青少年的积极引导

(一)营造和睦家庭氛围,主动关心孩子,引导其正确上网

家庭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道德教育关系到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在网络环境下,家长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与孩子平等的意识,尽快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积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关心他们的网络爱好,了解孩子的网络行为习惯与精神需要,这样才加以正确的引导。家长不必视上网为洪水猛兽,而应努力培养孩子健康的上网习惯,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教育他们不要沉溺在网络游戏与网上聊天等虚拟世界,让他们知道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可做;教育他们不浏览和传播不良信息,不在网上骂人,不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教育他们不可以轻易地见陌生的网友等等。当然,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孩子,多与他们聊天,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爱,才能更容易走近他们的世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做到以身作责、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目前,许多青少年留恋网吧,不愿意回家也与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关。要监督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首先就要把他们留在家里,绝对不能让青少年迷恋网吧。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对家庭产生眷恋,愿意留在家中,以便于家长引导孩子正确上网。

(二)及时与学校沟通,掌握青少年思想动态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文3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人大、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在中央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教育形式和内容日趋丰富,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网络不断健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我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不高,依法维权意识不强,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青少年依法维权能力,依然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五五”普法规划不仅将青少年继续列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而且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为认真贯彻党的*大和*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推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现就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的*大提出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这一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谐社会是法治基础上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得到较好的普及,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新时期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在继续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综治办、团省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基础上,立足已有的成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实现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提高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重点是各类在校学生。要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功能,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进一步加强各类在校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要根据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分类施教,增强学习效果。要在教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注重把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放在突出位置,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二是要坚持把在校生的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做到计划统一实施,师资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落实,课程统一设置,实现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要把在校生的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把学生学法和遵纪守法的情况纳入学生升学、招生、招工、参军等考核内容。三是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授课技能,提高法制课教学质量。“五五”普法期间,各地要分期分批对中小学法制课教师普遍轮训一次。要进一步健全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力争在“五五”普法期间,实现100%的城镇中小学校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必要的考核,持证上岗。要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教师专业知识综合水平继续教育的范畴,提高教师法律素质。四是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制作和编写一批适合青少年特点和需要的法制影视作品、辅导读物,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五是要全面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不断深化依法治校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的领导机构建设,加大依法治校工作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要以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的综合治理,构建安全文明的和谐校园。

三、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实现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综合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法制教育资源,加强社会青少年包括辍学生、失学生、失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少年等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律学校”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基地,建立广泛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黑板报、展览橱窗、录像、案例、学习参观以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形式和场所对社会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要立足社区、乡镇,结合“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和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把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入社区、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社区、乡镇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社会各职能部门要分工配合,协同运作,积极探索建立社会青少年法制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和制度,为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实现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要加强进城务工青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把与进城务工青年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广大进城务工青年做遵纪守法、文明务工的新市民。同时把法制宣传教育同维护进城务工青年权益相结合,在帮助解决进城务工青年人身伤害、工资拖欠、劳动安全等问题的过程中以案说法,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掌握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要注重对闲散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把对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服务同法制教育密切结合起来,预防和减少闲散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加强对罪错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和帮教工作,通过教育和服务,防止罪错青少年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力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和“归正青少年安置帮教导航工程”,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各地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司法行政、综治办、团委等职能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通过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范围。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形成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网络,努力营造领导有力、职责明晰、分工协作、规范有序、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社会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以所在社区、乡镇为主。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文4

一、健全法治教育队伍

一是指导全县中小学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由县司法局牵头,联合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委政法委、县关工委成立的法治副校长和辅导员队伍主动进校与班级对接,加强青少年法纪自律意识,对青少年法纪规范、道德行为、人生理想价值、心理及习惯矫正、学校同学关系和社会家庭关系处理进行讲解与引导;二是培训了60余名法治课老师,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纳入教师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教师法治素养。

二、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

一是建设法治教育基地。紧密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打造武警县中队、熊猫青少年宫、县看守所三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二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落实学生家长第一监护人职责。与家长签订责任书,加强工作联系与沟通,促使家长切实承担起未成年人的第一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同时,通过召开家长会,加强学生家长的法治宣传工作,培养其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依法维护子女合法权益的意识;三是打造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亮点工程。在每个学校设立1个法律图书室,开辟1个法治宣传专栏,各班黑板报定期有法律知识的内容,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四是开设家长普法教育讲座。组织退休法官、人民调解员分别到实验小学等学校,为学生家长开展以“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普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家长运用法律法规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教育

一是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以“六个一”丰富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即开一次法治班会、看一部法治教育视频、谈一次观后感、进行一次法律知识问答、办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黑板报、上一堂法治课。强制度建设,促进法律进校园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主题讲座。县司法局牵头开展“法雨育人”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组织法律服务人员适时召开法治讲座,教育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是我县各学校普遍组织广大学生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法治在我心中”、“普法大调查”、“拒绝进校园”、“远离网吧”等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和法治素质;四是上好金秋开学“法治第一课”。利用法治讲座、班团会活动、等形式,向同学们传达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以案说法”,向同学们宣传了遵纪法律法规的必要性,使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犯罪的危害及后果。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文5

【关键词】动漫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和便捷化,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是处于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动漫文化结合网络的娱乐性恰好填补了青少年思想的空档期,在这种情况下动漫文化及其发展的下游产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动漫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现象,也有其自身的文化魅力及教育意义,青少年在接受和获取动漫及其相关的活动时,会在接受的过程中思考其意义,这便在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并且对于青少年的思想认知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面对动漫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我们应该尝试从青少年的角度去思考对待动漫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中吸收经验总结教训,探索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和改进。

一、动漫文化及其特征和功能

动漫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流行文化,属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范畴,一方面通过杂志、漫画等静态形式来展现,另一方面通过动画等音像产品的动态形式来传播。动漫的产生是传媒技术的突破,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画和漫画的紧密结合是动漫产生的基础。而动漫文化则是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支撑,在视觉消费时代所产生的一种大众文化,动漫文化的载体是动画、漫画及其周边衍生的产品,属于大众文化的亚文化范畴。

动漫文化作为一种时尚的、大众的社会性的文化形态,所包含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内容表现上也是综合来表现的。动漫文化既是一种大众用来消费的物质文化,也是一种大众用来享受的精神文化,具有商业性、娱乐性、消费性、世俗性、教育性等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动漫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价值,在多重感官方面刺激着受众,是人们消费的一种精神快餐,其都市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相较于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动漫文化的接受者多为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更为活跃,交流动机和传播动机更为强烈,因此动漫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呈现出迅速、直接和深层的影响,动漫文化所传达的价值观念更易受青年群体的接受。

文化是在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属于上层建筑,动漫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文化,也是随着传媒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产生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群众对于动漫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日本作为动漫产出的大国,通过动漫文化来输出自身的价值观,利用极其隐蔽的手段来达到影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最为突出的要数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通过《千与千寻》、《天空之城》、《悬崖上的金鱼姬》等诸多的动漫作品向人们传达出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将自身所理解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诉诸动漫形式,将自身所想表达的对社会的期许都通过动漫形式尽情的释放,这种文化的传递无疑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群体通过动漫了解历史和文化、认识真、善、美、假、丑、恶,在这之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好坏作出基本判断。青少年群体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较大,因此动漫文化在我国发展的市场较为广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可以利用动漫作为一种新渠道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动漫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便于青少年对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

动漫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但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进行传播并且为全球范围内的受众所接受,从而具有了世界性。民族的特色可以通过动漫文化来展示,动漫文化的创意又可以很好的传达民族的精神,动漫作品的创作者在形成创意的时候就是通过自身所积淀的民族印记来阐释某种想法的,这类动漫作品形成以后就会成为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诠释,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的时候也会带着民族性被接受和认同。青少年可以通过动漫作品来了解本民族以及外来民族的文明和思想,体会各民族文化在动漫中的展现,从而对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文化做到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二)有利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动漫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样式,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各种文化、各类文明和各种现代学科的内容,透过动漫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故事展现的内容,青少年更容易被作品里的主人公所打动,乐其所乐、悲其所悲,这种感染效果会深深地影响到青少年群体的判断。动漫作品在带给人们视觉的冲积时,还会带给人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反思,通过动漫作品所叙述的故事,青少年可以学习对待亲情、友情、爱情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学习对待社会的态度,动漫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在让受众实现自我满足的同时来剖析自我,进而影响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动漫作品,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乐观、奋斗、努力、开朗的正确人生态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人生态度,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好的动漫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三)促进缓解青少年的学习和心理压力

传统教育理念是灌输式的,认为青少年群体不会自我思考,只要教育者将自身的观念传达给青少年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而实际面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让他们无法和长辈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一旦有学习和心理的压力时便会通过虚拟的动漫世界来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动漫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老师和家长的替代,帮助青少年释放来自家庭和学习中的压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学习和家庭环境。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这一优点,优化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手段,适当的引导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阅读积极健康的动漫作品,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三、动漫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一)降低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市场上动漫文化产品参差不齐,为了刺激青少年群体进行消费,某些动漫作品中甚至充斥着色情、暴力等“黄赌毒”的内容,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不惜牺牲自身的名誉来制作一些低俗的动漫作品。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青少年的伦理道德观念,通过观看不健康的内容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在审美方面发生偏差,一味的追求感官效果,置道德和伦理于不顾,显然会降低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影响青少年正常的成长。

(二)腐蚀青少年的“三观”

青少年时期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心理上表现为善于模仿,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由于动漫文化作品在国外属于强势输出的娱乐内容,在很大程度是将腐朽的西方思潮和价值观通过动漫来传达到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中。这些动漫作品充斥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崇拜等各种错误观念,青少年善于模仿,在对国外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同时,就会从行为和意识上都受到腐蚀,形成对本民族的特性弱化,危害到我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

四、利用动漫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动漫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动漫文化,积极引导动漫文化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做贡献,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动漫文化通过简洁的画面、可爱的人物形象将社会的主流观念和文化理念隐含在动漫作品中,因此可以借助对动漫人物的创新来培养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诚然动漫文化中有一些不好的内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全盘否定动漫文化,而是应该多积极主动和青少年群体的沟通交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感受和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活动。

动漫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能对青少年群体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力和渗透力,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加强青少年对于动漫文化的理解和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满足青少年对于动漫文化的需求,在动漫文化制造快乐的同时加强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培养我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好关。虽然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是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懈怠,把握好动漫文化的脉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应能力,趋利避害、与时俱进,只有如此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好的开展和取得实效。

总而言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从业者,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漫文化影响中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动漫文化创作的理念。同样,出于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考虑,动漫产业在国内快速发展,对青少年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家和社会要注重培养动漫产业及动漫文化作品。动漫文化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动漫产业和动漫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鼓励培养动漫产业人才,建设动漫产业及其附属行业,为我国动漫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利用好动漫文化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机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有准备、有侧重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动漫文化的积极作用,抵制其消极影响,真正的推动动漫文化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宋丽萍.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5).

[2] 罗一娴,党玮莹.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6).

[3] 刘贺娟.日本动漫体育电影的文化审视[J].日本研究, 2010(01).

[4] 郭贞伟,甄秀兰.政策扶持推动石家庄动漫发展[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4).

[5] 柳辛.动漫文化语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范文6

[关键词]孔子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14-01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简介

(一)教育目标

孔子主张德育为首,希望通过教育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其教育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仁者爱人。为此需要培养的人是“圣人”,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

(二)教育内容――“六艺”的教育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对现代青少年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孔子看来,君子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育的目的,通过实践可以增长经验。

(三)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既培养兴趣又解决问题。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因材施教: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按照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即根据能力高低,有的可以说教,但是有的则不可以简单地灌输知识。

2.启发式的教学: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主张学生独立思考,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问题,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人,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未来人才的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态势, 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育目标上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青少年关注的是自身的文化水平,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养成。青少年道德缺失现象非常明显,在生活中,对他人缺少尊重;在社会上,举止不文明。加之我国的应试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标的单一性,出现认知的偏差,家长和学校青少年的普遍要求也是“重智轻德”,家长只看重学生考试的分数,学生只好为获取好成绩而学习。由此可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存在问题。

(二)教育内容的问题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教育占绝大部分。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将学习内容限定于书本,所学知识限于考试的范围,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书本化。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育改革要先着力改变教育观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作用

针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对解决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教育目标的设置要完善

现在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唯考试结果论”,即重智轻德。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

(二)教育内容的设置要升级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的培养、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其中,道德的培养放在首位,是教育的中心内容,也是孔子所倡导“仁”的思想的体现。青少年的思政课,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树立好榜样,更要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完善自己。

(三)教育方法的使用要恰当

1.提倡“有教无类”。在孔子眼中,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在今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提倡有教无类。同时,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满足需求,制定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些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提倡“启发式”教学。孔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可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会主动思考。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则发挥主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借鉴和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由主导变为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不断培养其创新能力,最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对于孔子先进的教育思想,我们应当大力发扬,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指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通译[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