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例6篇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本单位的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预算、组织、协调、管控等工作的总称。与企业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与企业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显著不同;其次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净资产作为会计要素,不按资金投入者提供的资金比例进行经济利益分配;最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没有像企业中市场化财务管理收益分配、风险收益、融资等经济行为。

二、财务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在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的安全、国有资产的完整以及事业单位经营中的核算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控方法能够有效规避上述风险,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二)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绩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有效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可以说行政事业单位职责履行的好坏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从实践来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能够有效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水平,从而从客观上促进了其职责的履行。(三)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财务管理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中,它能够全过程、全方位对资金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进行监督,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有效反映出资金使用效率,为改进资金使用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

三、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虽然财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防范财务风险、履行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受管理制度和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一)绩效预算管理不完善,有待改进。自2011年我国开始推进绩效预算管理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预算编制存在重总量轻分配、透明度偏低的现象,导致预算资金的分配效率不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透明度的要求相比,我国预算编制一直以来缺乏公众的监督,透明度有限;虽然推行了绩效预算管理,但是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经常存在重总量轻分配的问题,预算多以短期为主,没有对资金项目的远期规划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导致预算资金被主要应用于短期投机性项目中,而对一些中长期资金不能具体落实,从而导致绩效预算资源分配效率较低,资金浪费严重。2、在绩效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的刚性约束力不足,存在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随意和超支、挪用预算资金的现象。3、缺乏对绩效预算的评价与监督。实施绩效预算管理,虽然将一部分指标予以量化,使得评价与监督工作客观性增强,但是在实践中,受管理层对其重视度的影响,导致在实践中绩效预算评价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度不够,从而导致绩效预算缺乏有效监督。(二)政府采购业务不规范,存在财务管控风险。政府采购制度是国家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而制定的制度。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对各项采购业务进行了具体规范,在实践中审批程序较为复杂且主管部门监督严格,因此部分单位在涉及需要审批的政府采购时,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审批和监督,不进行公开招标,从而给单位的资金管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实施对绩效预算的全过程管控。1、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和批复要规范、科学。绩效目标设定是否科学主要取决于其是否与本部门的管理目标高度相关,是否可衡量和具体,以及在预算期内是否可实现,并且预算绩效计划要有详细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为实现绩效目标的工作途径和流程以及所需资金等。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审核绩效目标,审核的关键点应当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点:部门职能与绩效目标的关联度水平、实现绩效目标的措施的可行性、实现绩效目标的预算资金的合理度等。绩效预算目标的批复应当与绩效预算同步,并且批复的目标应当严格按照清晰、可量化的标准,从而为绩效预算的执行监控和进行绩效预算的评价提供便利和基础数据。2、必须对绩效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对预算绩效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是保障预算执行的有效手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监控机制,及时汇总绩效运行信息,对于出现预算偏差较大的情况要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以促进绩效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要对预算追加、调整加强审核管控,提高绩效预算的刚性约束力。3、提高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应当从三方面着手:(1)绩效预算管理部门需建立完善的反馈和应用制度。各绩效预算执行单位应当根据归口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增强支出责任,提高管理水平。(2)绩效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具体执行单位下一年度的预算挂钩,从而达到节约预算资金,优化资金配置的目标。(3)绩效预算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绩效预算支出情况以及评价结果,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提高预算支出的透明度。(二)优化政府采购管理,降低财务管控风险。笔者认为,要想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降低财务管控风险,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设立政府采购的规范流程2、在上述流程图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采购的归口管理制度,明确单位各部门在采购管理中的不相容职责,以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对于将部门预算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涉嫌舞弊的采购行为,财务部门要坚决抵制,同时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进行全程参与监督,从而有效防范政府采购中舞弊风险。3、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制度,以提高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管控。当前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为的评价仅停留在节支率(执行价格与预算金额的比率)这一指标上,但单一的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反映问题的实质。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满意度调查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综合两方面得出相应的绩效评分结果,并以此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和实施奖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的形式来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指导,促使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财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单位日常管理中要加以重视,每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管理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

作者:刘征 单位:茶港老干部生活服务中心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现状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过程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资金流动的记录过程,主要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和流动情况,而加强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的资金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力度。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其现状和不足,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的财政管理政策也在发生着改变,但是发展的不适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不相符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相关的财政支出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变。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虽然积极响应财务管理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但是针对其会计核算制度并没有进行改革和完善,这造成了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相符,从而给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带去了负面的影响。随着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不相符问题的突出,已经渐渐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二)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率欠缺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财观念的指导,资金的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人们缺乏成本意识,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财务管理难以取得有效的成绩。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大致上只是侧重事后核算,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忽视了事前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部门预算可以说是核心内容,单位的资金流动和财务收支应该按照部门预算来进行,但是由于实际过程中,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没有科学合理、完善的预算编制,造成了部门预算难以起到预想中的作用,从而影响整个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和财务管理。由于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或者是不完善,造成了预算执行不规范,资金使用也缺乏计划性,从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

(四)票据管理不规范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于票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是很了解,对其认识不足,同时单位也缺乏相应的票据管理制度或者制度难以取得有效的作用,从而造成了行政事业票据管理的不规范,影响了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另外一方面,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针对票据使用不加以重视,反而使用不规范的票据进行收款,相关部门没有起到监督管理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流失现象的加剧。

(五)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同时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很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再加上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难以取得有效的成绩。目前而言,相关的会计人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较低,同时对于工作缺乏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果。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针对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不相符问题,需要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整顿。针对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选择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不仅要使其符合自身情况,更要和财务管理制度紧密联系起来,两者相互作用,加强管理力度。另外,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时期,也应该选择不同的会计制度,在成本充裕时一种,在成本不足时一种,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些才能结合单位自身情况,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由于现今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较弱,我们需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针对其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加强,从而完善其财务管理职能,加强管理力度。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其次,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增强其财务管理职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强化预算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针对预算编制不合理和相关人员业务能力较低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预算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预算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编制部门预算和严格遵守计划来进行资金支出。同时针对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进行也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全面,针对其现今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加强其财务管理力度,提高单位财政收益。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文3

关键词:行政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和进步,我国行政单位体制改革也随之得到了深化,以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当做前提的财政管理机制,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1、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指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财务制度、政策、方针以及法规等,有计划的对资金进行运用、筹集以及分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对财务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事业任务和计划能够顺利的完成。

2、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2.1、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单位财务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甚至是形同虚设,人力资源配置以及会计制度也不健全,并缺失相关的监督制约制度,普遍存在随意调用资金的现象。

2.2、缺失有效的预算执行能力。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预算主要是为了科学规范的对事业单位财务支出和财务收入进行统筹管理。这就致使财务预算制度一定具有约束性以及强制性,但就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形式而言,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其普遍存在着预算超支以及支出混乱等现象,以此使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的社会公信力被大大的降低。

2.3、没有健全的资产管理体制。第一,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规范的管理资产资源配置,还缺失合理的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第二,没有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配置,投入资金利用效率低,致使资金投入严重的超出预算;第三,资产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第四,没有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手段,还具有着严重的资产流失以及资产虚增等现象。

3、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如果想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则需要使人力资源具备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事业单位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意识着手,这就需要事业单位不断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工作以及在岗培训工作,以此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事业单位可以选取完善奖励机制以及培训机制等方面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创设良好管理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管理人员加入其中,以此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行政单位还需要从完善软件资源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着手,为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职能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在工作中还需要足够的尊重员工,并积极的鼓励员工不断的对工作进行创新,积极的奖励具有贡献的员工,以此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并潜移默化的推进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的完善、科学和先进。

3.2、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可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但是在实际部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来对管理细则以及管理资源配置进行制定,主要囊括了执行方案、资金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经费支出监督等财务控制制度。实行以上制度需要涵盖行政单位的所有部分和所有工作环节,并制定相关的操作细则。制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时,需要严格的对国家法律规定进行遵循,并把此当做标准来对工作规章制度进行细化,以此使相关的资金定额以及项目工资被控制在标准之内。第二,还需要不断的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财务风险可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而财务监督机制需要把量化形式当做标准,杜绝出现形式化,从而让财务监督体制存在着更高的操作性。

3.3、加强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需要在对国家制定的资产管理法规以及法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制定,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环节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确定,从而为资产管理配置提高合理的资源支持。提高固定资产的盘查规划,并制定年度、周以及季度的审查细则以及资产管理预算。不断的对固定资产制度进行强化,在责任落实到人以及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对所有部门具有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进行明确。

3.4、构建合理有效的监察机制。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需要把国有资产的利用和分配当做重点,构建相关的国有资产监控制度,实现财、实一致。还需要构建健全的国有资产审批制度,设置专门的小组对重大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在资产得到批准的前提下,保证国有资产具有的完整性得以落实。强调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机构统一,则可以使专项设备具有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使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

4、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具有着独特的历史因素,如果想要对其进行改善,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以此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财务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罗晓文,李彦敏.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系及会计制度的关系――基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编写财务制度的实践[J].财会通讯,2006(08).

[2]郭祥林,陈双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

[3]吴岚.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文4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为人们提供基础便利的,其正常运营时靠国家财政补贴,其自身不具备盈利的条件。因此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较多,比如财务管理流程不规范、会计核算步骤缺失等,由于其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单位财务工作效率。

1 会计与财务的联系

财务与会计在概念、职能作用、依据、目的、结论、面向范围等方面均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其一,二者的特定服务对象相同,也就是财务主体及会计主体,二者的作用对象均是单位内资金的周转与循环,主要管理价值形态相似。其二,财务是以会计为基础的,财务依赖于会计。如果会计基础较薄弱,那么财务管理基础未必坚实,会导致财务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时,缺乏可靠的依据。其三,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掌握必要的财务知识,在每年的注会等考试中,均有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同样,财务人员也要懂会计,对会计信息资料要熟练运用。其四,会计与财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的情况,除了不相容的职务外,会计与财务的岗位设置可以重叠,比如会计机构负责人可以同时是财务机构的负责人。

2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2.1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很多从业人员的基础知识薄弱,各单位的会计不够专业,业务技能较差,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记账凭证不合理。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是记载记账凭证的依据,但单位的财务从业人员由于基础较差,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出现错误,导致记账凭证不正确;其次,原始凭证欠规范。由于会计不够专业,所以做账可能不够规范,同时原始凭证较多且记录不规范,致使业务不熟练的员工出现登记失误的现象,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

2.2 缺乏科学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机构 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财务会计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实际工作时,仍然没有设置合理的财务会计机构,很多小单位没有自己的会计,而是到外面聘请临时会计。而且对财务会计人员缺乏管理,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模糊不清,责任划分不细,机构内部管理混乱,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3 相关监督管理机制有欠缺

2.3.1 内部管理制度待完善 首先,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理念。虽然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已经趋于成熟与稳定,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并未进行有效的改革,内部管理理念落后;其次,不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但并没有具体的职能,审计只是流于形式。

2.3.2 会计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是顺利开展财务管理的前提,其能够促进单位内部形成完整、规范的会计管理方式,防止因标准不一出现财务问题。但目前即便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会计制度,但会计制度的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特点,与市场经济联系不紧密,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不相符,比如内部牵连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2.4 资金管理存在缺陷 基于事业单位特有的性质,其专项资金管理有缺陷,缺少严谨的管理方案,使得事业单位的活动资金出现严重超支甚至浪费的现象,例如假借工作之名利用公款吃喝、消遣等。此外,资金管理的不规范,致使大量资金被闲置,但对于这些闲置资金单位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对这部门资金也没进行清查和盘点,以至于单位内部资产的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甚至存在单位专项资金被挪用的现象。

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从业人?T的培训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从根本优化自身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丰富员工实践经验,使员工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在进行培训时,既要有相关会计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又要有财务会计基础、电算化操作、会计处理、纳税申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只有全面位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化。

3.2 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明确岗位责任制。单位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分工,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防止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通过建立该制度使得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有所增强。其次,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办法,完善单位内部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健全单位内部审计制度,重新认识并重视审计机构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及控制职能,并聘用专业的审计人员,同时强化单位信息化建设。最后,发动社会监管的作用,审查、财政等部门要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充分发动社会的监管作用,实现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透明化、公开化。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2.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恰当

其主要表现在:(1)我国预算会计是以现金制为基础,其目的是汇报支出,为决算服务,它不进行成本核算,因而无法计算和统计行政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2)有的预算单位对项目支出的核算不区分不同的专项项目资金,统一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不利于专项项目资金的管理;而有的单位则只按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按科目核算,不利于单位各项费用的整体控制管理。(3)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

3.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3)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

2.有效性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财务控制的权力。

3.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4.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实际财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各单位在内部财务控制中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较小的控制成本和管理成本获得交好的经济效益,保证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低于因此而获得的效益。

6.适时性原则。每个单位的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环境的变化是不以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每一个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都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1)综合性的管理制度。(2)单项的管理制度。(3)相关性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细化部门预算,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与预测能力。现阶段,应尽快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改革工作刚刚起步,有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单位应当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适当的差异,可以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使部门预算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3.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1)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统一的预算会计体系,同时将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引入预算会计。(2)推进预算收支科目改革,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不适应部门预算改革需要的科目,要根据现行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修订,为各项管理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4.严格预算开支,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方法是:(1)岗位分工控制,保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2)授权批准控制,严格遵循授权范围和权限,重大会计事项建立集体审批制度。(3)会计系统控制,制定符合单位的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4)财产清查控制,采取定期盘点的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5)内部报告控制,及时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6)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尽量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内审部门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财务管理

笔者建议如下。

1.增强监管意识,认真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应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别,规定相应管理部门及责任人,并与部门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签订资产管理协议,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财会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货币资金的责任人是财务部门。资金的损失系财会人员个人原因造成的,应由个负责赔偿。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责任人是资产管理部门。一要建立资产使用登记制度,明确使用人。二是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关心资产的存量状况,及时与财务部门对账、资产盘盈或盘亏按管理权限上报审批或审核备案,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外投资和应收款项的责任人是单位的业务部门,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同时财务部门要配合做好投资监管和欠款催收工作,跟踪监管资产运行过程,防止资产收益流失。

2.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建立财会人员准入制。有关部门应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现状开展调研,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和电脑技术操作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网络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同时,各单位应建立会计人员上岗准入制度,实行会计人员竞争上岗。财会人员应及时更新财会知识,增强财经法纪观念,严格执行《会计法》赋予的内部监督权,规范核算各项财务收支。

3.健全内控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行为。有关部门应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分离不相容岗位,严格支出审批、资产处置、采购及付款等环节的审批手续。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要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充分发挥单位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发现问题,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从而把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实行国有资产基础台账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均应建立资产数据基础台账,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来规范资产管理。在此次资产清查中,我县的233家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详细的资料数据台帐。下一步,是要把资产的台帐管理纳入单位日常工作监管范围,要指定专人通过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负责资产购建、改造、调拨、捐赠、变卖处置、报废、毁损、投资等环节的申报审核、审批手续、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单位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台账制度的执行情况,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其规范管理国有资产。

5.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年报审计制度。鉴于本次资产清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年报必审制度。在每年部门预算“一上”之前,组织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力量或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社会中介机构,对纳入部门预算的单位上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各单位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为部门预算安排资金提供可靠依据。

6.加强房屋资产的权属管理。各单位应尽快办理所有房屋资产的产权证,理清权属关系。对各单位房屋资产的产权管理情况,有关部门可适时组织检查,督促其规范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应对各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由财政部门核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岩.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益性地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j].经济师,2008,(7).

[2]陈安民.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刘小梅.工会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刍议[j].中国工会财会,2003,(8).

[4]葛劭芳.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j].现代商业, 2006,(08).

[5]胡锦.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财务管理行业现状范文6

【关键词】国有企业 管理型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一个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高效且可以实现管理化,那么这对于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提供了极大助力。财务管理本身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也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推进了企业管理的发展。目前,国有企业正在面临着新的改革,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根据新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的发展状况重新确定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财务管理的职责以及战略地位,在国有企业中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在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使得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责任,但其本质是企业,是经济实体,一般以盈利为出发点。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可以说是“顶梁柱”,但同样也要在市场中面对竞争与挑战。国有企业只有立足于市场,在市场中获得盈利和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良好的把控和管理,建立管理型财务,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首先,国有企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财务管理。国有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会建立适合国有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的长期和短期的目标,但是不论国有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怎么变化,最终都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财务管理予以足够的信息反馈以及经营活动的考核状况的。要知道,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中都会涉及财务管理活动。因此,为了既定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必须牢牢掌握财务管理这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具,从而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实现财务管理的预测、分析以及监控等作用。通过对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平衡,合理得对国有企业资金进行调控,使得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投入较少的资源而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

其次,财务管理的价值管理决定了其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程度。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最大的不同是实现资金运动的调控和管理,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价值管理。因此,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与每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财务管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对国有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造成影响。基于此,企业管理必须将财务管理作为核心进行关注。

最后,财务管理自身的综合性和独立性决定了其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程度。综合性和独立性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最为突出的地方,对应的财务管理活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比始终是相对独立的,不会受到国有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以说在国有企业管理的子系统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对于其他子系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制约和管理。财务管理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反应出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健康”,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国有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

(一)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值得管理层和治理层关注的缺陷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否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的,在进行财务信息收集、处理以及汇总等工作时可以避免不必要错误的产生,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弊端并予以纠正,在这样的内部环境下,财务管理必然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企业日常经营状况,并且可以及时地根据这些情况对不利局面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盈利逐渐上升。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有助于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得到反映,还可以对资金的占用量进行压缩。通过对国有企业存货进行正确的核算和分析,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存货需求的分析,考虑存货的盘点数量从而制定出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不断的进行修正从而使得存货资金利用率得到提升。经济采购计划的推行和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存货的成本,还可以提高资金周转率,有效压缩资金占用量。

(二)积极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财务管理人员

在国有企业中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引进和培养较高职业素养财务管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引进和培养先进的管理人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反过来说,也只有财务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才可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要想在国有企业中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必然离不开管理型财务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聘请外部管理型财务管理专家对国有企业内部关键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也可以调派财务管理高级人员到具有先进财务管理理念的其他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挂职锻炼。除此之外,管理型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对专业素养要求非常高,而且对个人道德觉悟以及思想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只有具备诚信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才可以为推进管理型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助力。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使用,国有企业领导应建立明确的用人机制,从而促进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加自觉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目前,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宏观环境都是瞬息万变的,加上有些国有企业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其要想在目前的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对财务管理内容进行不断地拓展,从而使得企业发展趋势符合宏观环境的变化。目前的管理型财务管理不仅包含传统的事后分析考核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延伸其广度和深度。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再单单着眼于成本效益的分析管理,还要对企业整体资金运营、投资风险以及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以及监督管理,从而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层次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便于对其经营状况的分析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变化。,众所周知,传统的手工分析经营状况等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发展变化了,只有积极采取互联网、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才能使得财务管理积极发挥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安仕波.国有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