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数字化范例6篇

信息技术数字化

信息技术数字化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字化校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4-01

1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用以对数据进行加工整合的技术。信息技术的范围限定于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数据信息,其对象的范围限定于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语音和网络化信息。

1.2 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将原先不统一的、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以直接度量的数据,再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适当的数据模型,把数据模型转化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2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数字化校园的结构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一体化校园结构,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基础设施、通信中心、应用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

2.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对数字化校园起着支撑的作用,数字化校园能否实现数字化的功能,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备。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楼宇的布局、各类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只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才能为数字化校园提供稳定的服务和有力的支持。

2.2 通信中心

通信中心对数字化校园起着指挥协调的作用,数字化校园能否高效、有序的运作,取决于通信中心的管理与协调功能。通信中心应用无线网络、3G/4G等通讯技术,组织和协调整个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2.3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具体功能。数字化校园的各项业务功能,最终都需要通过各类应用系统才能体现出来,应用系统的功能通过通信中心和应用系统之间的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和文件中心,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

2.4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数字化校园的防身护甲,现代学校的业务复杂,开放程度高,数据流量大,对各项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数字化校园需要定制安全保障系统,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防护措施,一是抵御外部不良因素,二是保证数字化校园本身安全、稳定地运作。

2.5 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是数字化校园的双目双耳。数字化校园的结构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异常情况的发生,为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就需要有监督机制,通过网络监控设备,时刻监管各项业务活动的进行,一旦有异常现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3 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对于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学校的管理,二是面向学校的教学。

3.1 面向管理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的管理之中,使用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基础,将各个子系统充分整合起来。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建立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应用有三个方面:(1)Portal一体化桌面。Portal一体化桌面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日常工作的需要不同,初始化相应的权限,并加以呈现。Portal一体化桌面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应用信息门户,为全校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技术保障,加快实现校园办公的信息化与规范化。(2)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整个学校内部应用体系的一个底层支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对学校内部各应用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统一管理。使用统一的身份登录系统,避免了使用者需要记住每个不同应用系统的登录信息,同时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维护工作量,是建立数字化校园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手段之一。(3)数据共享与交互系统。在数字化校园中,数据共享与交互系统亦可称为数据中心。对于数字化校园而言,数据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共享数据,实现数据的合理有效安全存储,是学校的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场地,将工具、流程等有机地组合。

3.2 面向教学

数字化教学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学信息化的水平,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教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二是开发课程制作工具,三是构建专业资源平台。(1)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化课程开发系统、网络化教学支持系统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2)课程制作工具。信息化教学是要实现教学手段的数字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用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的工具是否能够正确的使用,是学校教学数字化水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常用的课程制作工具有图片处理软件、声音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3)专业资源平台建设。构建专业资源平台系统,是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建设内容包含四个方面:标准的建设,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及其推广示范,资源的建设以及平台的建设。专业资源体系建设主要的应用对象是: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并非是最终结果,而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结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结果,就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状态。正确应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能够有力地支撑校园数字化建设,有力地保障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相信未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定会产生新的、更好的信息技术,能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更完善,更具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耀麟,刘魁元,杨慧敏.基于协同教育理论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32-137.

[2] 李国庆.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校园重构规划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90-193.

[3] 韩仙玉,赵保华,王朋.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4(1):21-23.

信息技术数字化范文2

1.1流媒体系统组成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流媒体系统往往由媒体编码器、媒体文件存储器和流媒体数据、传输网络、媒体服务器以及媒体服务器等部分组成,具体描述如下。媒体编码器: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捕捉、创建和编辑,以此来形成规定的流媒体格式。它通过对图像、身影等原始媒体数据和相关文件进行编辑,使其成为便于网络传播的流媒体格式,然后将其存放于媒体文件存储器或传输至流媒体服务器。媒体文件存储器和流媒体数据:将各种流媒体数据以流格式的文件形式进行保存,多采用磁盘阵列或SCSI硬盘进行。传输网络:适用于采用实时传输协议或多媒体传输协议的网络环境。媒体服务器:对流媒体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对经Web服务器传送的用户请求信号进行相应,将流格式文件通过一定的网络传输协议输送至用户操作桌面。媒体播放器:对网络媒体数据接受并进行本地播放的工具,实现用户端流媒体文件的预览。流媒体播放方式:分为单播和组播两种形式。单播,即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只有一条单独的数据传输通道,完成将数据包从服务器到客户机的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就成为单播。组播,即通过IP组播技术构建起一个具有组播功能的网络环境,从而将数据包经路由器一次性的复制到各个传输通道中,以此来实现单台服务器对接几十万台客户机的作用,进而实现数据的连续发送,进而减少网络信心包总量,减少延迟,提高网络自用率,大大降低网络传输的成本。

1.2流媒体技术原理

正如前文所述,流媒体传输的载体是连续时基媒体,它通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对进行数据的实时传播。现阶段,由于我国电脑生产行业在电脑存储容量和网络宽带的铺设工作上还不够完善,导致难以满足多媒体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传播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进行网络信息的存储之前,要先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有损和无损压缩两种。无损压缩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数据压缩方法,而有损压缩则对信心的质量有所降低。流媒体技术中对信息的处理正是参照了此种方式,即先通过将数据压缩划分成多个数据包,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传输和处理。同传统网络媒体对信息的下载相比,流式传输虽然极大地优化了系统存贮空间,但在数据信息的下载上仍然需要进行缓存。这是因为互联网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是以分组传输为基础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数据被分成多个小组,并在网络内部进行无连接的传送。鉴于网络的烫台性,每个分组选的传输路径也会不仅相同,从而导致了数据到达用户电脑的路径和时间延迟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缓存机制,以此来弥补数据的传输延迟以及时延抖动对文件预览的影响,进而保证媒体数据可以进行持续不断的传送,避免因网络传输路线拥塞而出现信息传递停顿的现象。一般来说,告诉缓存方式多采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对数据进行存储,通过不断删除已播放信息的数据空间来为后续媒体的高速缓存提供空间。一般情况下,实现流式传输的方法有两种,即实时流式传播和顺序流式传播。实时流式传播,英文名称realtimestreaming,指通过保证网络和宽带之间的连接与匹配来实现媒体的实时应用,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借助专门的流媒体服务器及其相关协议。顺序流式传播,英文名称progressivestreaming,其主要下载方式是顺序下载,因而不适应对长片段以及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文件的传输。

2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的空间和更加有力的市场推动力。目前,流媒体业务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多媒体新闻、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以及实时视频会议等领域都充满了流媒体技术的身影,流媒体技术应用带来了数字化信息传输时代的变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多媒体的几种典型应用进行概述。1)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群和软件基础上的高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此来对大量的结构化信息进行保存的数字化资源信息库。数字图书馆工程的目的是方便公众在随意的时间和地点都能通过任何连接到互联网内的数字设备来对所需知识进行搜集和学习。数字图书馆系统集多媒体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其所能贮存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储备,且在技术上也极大的优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储存的对象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且被保存信息的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图书、影像、美术、雕塑、电影、旅游、电子出版物、卫星数据、地理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政府文件等,数字图书馆的储存对象广泛,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来进行技术支持,而流媒体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能使信息的检索和传输过程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效率,从而使图书馆发挥出真正的潜力。2)校园视频网。校园网的建立在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校的重视,其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在相关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帮助下,各级重点学校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流媒体传输技术的革新,使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一种现实。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用来组件校园网的优秀产品,比如cisco公司的ip/tv,利用它可以在校园完成实时和定时广播,同时还具有对视频进行点播的功能。这三种通信模式同样可以与数字图书馆进行结合,实现将数字图书馆的视频、音频以及电子出版物在校园视频网上的传输。3)会议电视和视频点播。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网上进行传播的信息资源形式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形。目前,很多Internet的视频应用都需要在internet网络上进行点播,以此来达到宣传或满足观众需求的目的。于是,这对信息传输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同步各方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流、保证数据下载的稳定性等,以此,要想实现对网络音频视频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传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引入流式媒体的传输方法和相关技术。4)远程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传输方式的更新,网上教育顺应时展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上教育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了碎片化的学习机会,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中“面授”式教学的限制,从而为大众提供了资源更为丰富、时间更为灵活、交流更为密切的新的学习方式。几年来,远程教育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通过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将与课程相关的授课视频、音频以及电子教案传输给学生,并以同样的方式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老师,以此来模拟学校的授课方式。目前,远程教育系统已经实现了教学课件点播、网络课堂教授以及教学直播等功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必定会成为促进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一代主要力量。伴随着流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各种流媒体技术的相关领域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流媒体终端技术、数字安全技术以及流媒体信息管理技术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流媒体技术必定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带动时代的快速进步。

作者:崔志超 单位:昆明市五华区新闻宣传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必云,石俊萍.移动流媒体技术在视频传输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0(5):28-30.

[2]李伟权.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9):128-129.

[3]徐一红,陈青华.流媒体技术及其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3):126-129,144.

信息技术数字化范文3

一、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必要性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资源形式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使用、动画制作和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都属于数字化资源和环境,采用数字化学习起源供学生进行学习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特點,引导学生对于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资源形式。 

(二)传统纸质学习资源更新速度较慢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晚,课程结构体系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中,传统纸质学习资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改革。由于传统纸质学习资源的更新周期长,更新速度慢,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更新迭代更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了获取资源的更多途径,同时由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存储方式相对于其他形态的学习资源来说具有海量的特点,所以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同时由于其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在进行知识信息展示过程中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学校借助于电子书包等各种移动设备减轻学生的书包负担,各学科学习资源正在向数字化方向迈进。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共享学习资料更加方便快捷,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确定资源范围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首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定资源范围,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作业练习和知识拓展。 

(二)确定资源类型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资源的类型,理论知识讲解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动作技能类知识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学习资源。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数字化资源,具体选用何种媒体资源类型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而定。 

(三)学习资源数字化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收集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整理,现有数字学习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需要补充传统学习资源,传统学习资源又不方便进行直观展示时,需要对于传统学习资源进行数字化。如,将纸质版插图进行扫描,将其转化为数字资源;将软件操作过程进行录屏,制作成为操作视频等。 

(四)资源筛选与再加工 

对于收集整理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分类和筛选确定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教学资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将搜集整理的数字化学习材料根据教学安排整理加工成为结构化的学习资料,以便于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使用,而不是仅仅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 

三、搭建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 

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进行存放,通过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仅能够将现有数字化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存放,而且便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上存放了不同版本不同媒体方式的学习资源,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发本土化学习资源过程中可能需要自建平台,自建平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定平台主要功能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自建平台之前需要明确学习平台的功能,然后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功能分区设计,如成绩查询、优秀作业展示、学案资源、作品评价等基本的功能。成绩查询功能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每一次作业成绩进行查询,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在。优秀作业展示功能为学生学习优秀作品提供了条件,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资源为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作品评价为教师掌握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供了便利,为学生的每一次作品都进行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二)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 

成绩查询区,利用动态网页技术与学生的成绩数据库相连,学科可以随时查看每次作业的成绩。优秀作业区利用动态网页与优秀作业数据相连,学生可以查看优秀学生作品,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学案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作业素材下载以及相关资源等内容,为学生进行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品评价利用网上问卷系统为学生提供自评和互评表单,以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奠定基础。 

(三)进行定时维护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搭建资源存放平台不仅要考虑平台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成本和实际可操作性,选用最简单的维护方法实现最高效的维护更新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资源平台的搭建目的是为了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便利,如果对于平台的更新和维护过于复杂,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就会影响资源平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四、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而且需要掌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制作与管理能力,从而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筛选出合适的学习资料供学生进行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配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促使信息技术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丽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合理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6,(16):243-244. 

[2]朱玲.综合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62. 

信息技术数字化范文4

关键词: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07-0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全世界各方各面都已经开始处于信息化时代,电脑也从过去的“时髦”代名词与奢侈品变成了今天某种意义上的“必需品”,尤为重要的是,电脑的普及范围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数值以及引申与波及到的文字、文本等领域,而是已经扩展到视图、影像的多维角度。平面设计既是现代视觉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又因为其与当今处于普及进程中的数码化革命密切相关,收到了广泛的重视,而电脑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不仅能够极大的帮助和丰富设计的构思和表现,更可以为整体的排版、大批量的印刷乃至日前最流行的互联网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平面设计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一)可能性

1、信息时展大背景为平面设计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利用的手段。信息时代到来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大部分的人开始主动或被动置身于信息技术乃至互联网络所形成的“网状”大背景。在此大背景下,人们可以享受到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众多数字化成果:数据、文字、资料以及丰富的图形动画。然而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承担着传播信息的重任,如果说这些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创作工具和素材,网页则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正是这样的双向结合,使平面设计的数字化应用愈加可能。

2、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使平面设计数字化从不能成为可能。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的表现,这首先为其与平面设计这一依靠人的力量进行的行业提供了关联的可能性;然而,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发展所带来的新内容如多媒体技术等使得文字、图形、影像、音响和动画数字化的融合为一体,不仅将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与平面设计进行技术上的关联,同时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复制和储存,使平面设计从编辑、排版,图形处理,插图创作,一直到制版印刷等过程方面也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且设计的形式也就与以往有了不同,这就使得平面设计的数字化从不能成为可能,且能进行有效实施。

(二)必要性

1、平面设计向高水平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平面设计已经逐渐显得有些过时,无论是画面的美观谐调,还是视觉信息传播的效果。然而,在这些方面数字化技术却可以对其进行弥补,电脑和数码技术不仅可以使信息传播更为准确、迅速,同时更为关注美观和其他针对性等因素,它们利用形象、逼真的影像技术,使平面设计以其传统的方式彰显出立体型的效果,发展水平更高级。

2、平面设计广泛应用的高效助推器。以往的平面设计基本上都是在二维平面状态中进行创作的二维平面方便创作,较为直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各项事物的视觉反应越来越敏感,原先还较为局限的平面设计已经普遍的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方式与表现

(一)个性设计

设计不仅需要适应美学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科技的步伐,个性化就是信息广泛普及下首当其冲的要求。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新的设计风格,施展与众不同的造型语言,不断寻找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效果”。如果说个性化是平面设计普遍要求的话,那么信息时代对个性化的要求就变得更为迫切,因为只有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才会使平面设计的道路上更保生机活力,更能激发平面设计者的潜在能力。个性化在数字化技术指引下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重点内容的突出方式。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只能用单纯的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对文字符号以及图片等的涉及内容进行创作,这就使得突出重点内容的方式更加少而又少。而数字化技术出现之后,突出重点内容的方式就变得愈加多样化,不仅色彩突破了以往的24色,有成千上万色可选,即使标注的符号、字等也可以通过艺术字以及不同的字体来设计,这样,重点内容便会形象生动地跳跃在页面、屏幕等平面媒体上,体现了设计的个性化。

2、形式的个性化。如果说由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传统平面设计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平面绘图――借助尺规等工具划出基本确定的有限图的话,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就可以使其形式更为个性,互联网上所包含的大量信息总有适合设计者之意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为其所用,无论是剪还是贴都可以随自己的意,这就是其形式变得愈加多样。

(二)环保设计

环保设计是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当代被普遍应用的新式设计方式,它所涵盖的部分是十分广泛的。

1、形式环保。信息时代,电脑网络的普及使数字化产物开始代替纸张颜料,一些不须用书面展示的设计材料大多一开始转化成电脑频幕上的“虚拟纸张”, 这必定会形成相应的环境效益,潜在的避免和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在形式上做到了设计的环保性。

2、内容环保。以往的平面设计由于参照的内容较少,使得个人的因素在内容上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使得其内容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性,甚至缺乏环保。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网络环境带来了可供参考的大量设计内容,并且往往直接指出其优势及不足,使得设计者能够很好的对比进行设计,这样就有效的确保了设计的健康及环保。

(三)超时空设计

1、扩空设计

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使空间在平面设计中得以无限放大,数字化技术当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的符号使设计者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就可以将其要设计的内容从二维在平面上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这使得平面设计的空间性得以扩充,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设计的实际内容。

2、延时设计

延时不仅指的是往未来延伸,也可以是追溯过去。平面设计者历来极为乐意想象未来性的内容,也经常结合过去的优秀素材,但是由于传统平面设计形式有限,想要真正做到在设计中穿越时间往往只是停留在脑中。数字化技术的多维性、多符号性使得设计者在创作中很容易就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吸纳到设计内容中,它将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与不同时间段的内容紧密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平面设计的表现能力,更能使其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感。

三、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一)平面设计进入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下,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平面设计者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化技术的瞬间利用性也使得电脑能够迅速的提出设计方案,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并且在原稿的修正方面,数字化技术以其独特的“撤销”法使平面设计变得更加干净明朗……

信息技术数字化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 测试技术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 K82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对于土地利用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测绘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测绘技术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数字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测绘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信息化测绘的定义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分享和知识交流,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任务,测绘技术在经历过模拟时代后,又经历了数字化改造,在当今信息技术辅助作用下,信息化测绘技术时代已经到来。

在获取数据方面,信息化测绘技术实现了多元化、实时化和空间化;他的技术手段以数据处理与信息融合为主;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形式表现为网格化、多层次化;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形成了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产品,以最快捷、最安全的网络设施,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地理信息服务。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主要优势特征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最终达到所有人,在一切时间和地点都能够享受到所需的、全县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推动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

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测绘服务系统,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得与更新、网络化管理、服务水平也实现了增值,信息化测绘功能走向服务化。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测绘生产信息化,以信息的形式采集原始数据。

2.成果管理信息化,慎重编辑管理测绘数据,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督。

3.应用服务信息化,利用地理数据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利用这一体系解决现实问题,使服务产品社会化。

4.后台监管信息化,设置用户命令窗口,加强信息权限管理,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三.、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关键是信息的集成和融合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讯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多项技术的集成和融合,逐渐形成了高度集成化的测绘技术体系。地理信息系统与网络技术结合,发展形成了网络化、分布式的时空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惯性导航系统、动态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快速采集、更新和建库,大大提高了测绘生产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提高了遥感数据自动解译水平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实现了实时定位,形成了智能化的交通导航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决策支持技术集成,形成了多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动态地展示、分析各类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现象。

四、信息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信息技术数字化范文6

出于本人任教学科的原因,仅发表对“1∶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看法。

一、“1∶1”数字化学习的常见教学环境和基本教育思想

(一)教学环境

1.学生每人一台Classmate PC。

2.无线路由器。

3.多媒体教室系统e-Learning Class、家长无忧等软件。

(二)基本教育思想

1.变革师生的“教”和“学”的方式

利用CMPC和网络,突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实行分层式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得到的是比知识更重要的获取和加工信息的知识构建能力。

2.突破学习场所的限制

学生学习场所不再限于教室,通过特定的教育平台,学生在任何地点(如学校、图书馆和家里)都能依靠CMPC进行合作学习,使之自觉进行反思性与创新性的学习。

二、“1∶1”数字化学习的常用的教学流程

通过学习上海一些学校(如洛川学校和丽英学校)的教学经验(主要是语数英三科),并借鉴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我发展和设计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流程。

(一)因特网搭桥,课堂前置交流

对于数字化学习来说,前置性作业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的环境特点: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学生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学习的潜力很大,教师可以在设计知识支架、确定学习交流的方法和建立网络交流共享的平台这三个方面下工夫,让孩子们在家里都能得师生的帮助。

网络交流的工具很多,如Moodle、学校门户网站、QQ群和MSN群。我校“1∶1”数字化学习实验班的班主任韦老师别出心裁地使用校友录来共享资料和文字交流也深得学生的喜爱。

(二)利用多媒体,汇报预习情况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地投入前置作业的练习,我在课堂教学的设计时,刻意设置了预习情况的汇报,让其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汇报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PPT作为辅助手段来展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多媒体制作水平。我校实验班经过近四年的训练,学生利用PPT进行演说的水平远超许多教师。

(三)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信息技术是大多数学校的非统考科目,学生从主观上有可能重视程度不高。在营造浓浓情境后,再引入课题,可以提醒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并可以鼓动孩子们学习的激情。如《为“民俗风情游”设计导航》一课,我利用山歌和桂林山水图片制作的旅游导游图,营造出旅游特有的美妙意境,并教育孩子们努力学习。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了,对所学的内容充满着好奇和兴趣。

(四)借助网络平台,展示教学目标

这个环节可以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如范例、问题、指南/向导、表格、图表等。在课堂之初,利用网页提出教学目标,符合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要求。我的做法是做一个网络课件学生一样可以像访问网站一样,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网页来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随时对比自己的学习进度。

(五)独立探索,合作学习

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后,就需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预习的基础发挥出来,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地进行训练。计算机很多知识需要直观的指导,我一般采用跳跃式的演示,就是说不用从头到尾的演示,只是就几个难点进行特定环节的演示。这种折中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法宝。在教学中,我把每一列分为两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当大部分学生完成自己的独立探索时,小组长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对比操作来交流学习,并找出最好的设计或是操作方法。比如《为“民俗风情游”设计导航》一课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一位同学发现将一个幻灯片里的含用返回导航页超链接的动作按钮复制到其他幻灯片时,还能保持相同的超链接属性。这是教材没有提到的高效方法。

(六)效果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了技能操作、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可以根据情况有所取舍或侧重)。课前我将评价标准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网络课件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将评价贯穿整个课堂过程,体现“重过程,轻结果”的思想。技能操作方面的评价最好借助学生展示和多媒体教室系统e-Learning Class的在线测试功能进行。评价过程中要引入竞赛的机制,在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的基础上,用五星或是红花把每一个小组的成绩在黑板上贴出来,最后得出优胜者,以营造热烈的气氛。

三、“1∶1”数字化学习的教研前景

2011年末,英特尔在上海举行了“1∶1”数字化学习交流年会。在会上我注意到,大规模开展“1∶1”数字化学习的教学研究的地区,已经从上海、江浙一带,辐射到许多非经济发达省份。这一变化非常令人惊喜,我相信随着类似于“电子书包”的项目铺开,会有更多的教师投身于“1∶1”数字化学习的教学研究,从而使其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兴.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