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例6篇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会计企业发展技能

一、会计的行业概述

自古以来,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许多人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了电子技术,但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也提高了,信息的需要自然加强了,这更需要在新的条件下,以更高的要求去对经济进行会计核算。所以,经济越发展,会计的地位越重要。

二、会计的行业现状

目前全国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另一方面高级会计人才严重短缺,甚至需要从其他国家引进。从会计发展的范围来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会计核算工作也开始国际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已趋于成熟,各类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曾在“沪赣金融与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希望用十年时间打造成千上万名比较高端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计人才队伍。这表示,在不久的将来,高端会计师将会成为我国会计的重点培养对象。

会计从业人员女性化特征明显。在我国,在职的会计人员女性占了大约三分之二,不难看出,我国会计职业从业人员已出现了明显的女性化特征。

另外,由于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需要财会人员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可以说会计人员是企业的核心人员之一,是机构运转的关键角色。这也引发了会计教育的热潮,无论是本科、大专、中职、夜大等都开设了会计专业,由于这种盲目扩张,使得普通财会类人才的薪酬水平出现低迷。

三、会计行业与会计人员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组织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要想适应这种环境,就必须既了解自身的经营活动,又要能对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因此,企业在招聘时会首选那些能够准确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目标工作的应聘者。不少招聘者也表示,任何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都需要信息系统,并且希望这个系统提供的信息种类多、数量大,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未来,企业将会越来越看重财务信息的流通与掌握,而财会部门也将会成为企业信息流通的一个集散地,而作为财务部门核心的会计职位也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会计人员的发展趋势

企业中的许多中高层干部最初都是从事财会工作。这种“h”型发展模式在现代企业中愈来愈明显。由此可看出,企业在提拔企业管理人员时,也渐渐地开始注重管理人员的会计知识。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干部去做决策判断,帮助企业取得高效益。对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向企业管理人员发展的潜力。

四、现代会计应具备的技能

(一)会计人员的文化素养与职业素养

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更新知识。会计人员还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会计人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所需的最基本要求。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扩展性才能

现代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尤为看重。同时,企业在招聘时也希望会计人员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这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军会计人员。越高规格的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高。

五、会计行业的工作状态

目前,企业中的一些会计只是在企业中做兼职,许多有经验的会计同时兼职多家企业。这说明,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尤其是那些有丰富经验的老会计。但是,会计人员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压力,比如,技术上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会计的具体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加大了会计工作的难度。再者就是领导方面的压力。不少领导既希望少交税,又想虚报盈利,还希望有自己个人的小金库,而这些想法不是违法,就是违反财务制度规定,这使许多会计人员难以适从,尤其是对于那些刚从事这一行的新人来说更加不知如何是好。还有,来自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压力。因为会计人员既不能得罪领导,又不能得罪群众,于是在操作时便出现了违反规定的做法,而这一旦被查出来,便要负责任。可见技术难掌握、制度难遵守和领导难对付已成为会计人员心中工作难点的主要方面,给会计人员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矛盾和压力。

总结:

1.企业的管理人员非常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市场预测、分析的能力,因为企业做的任何决定都与财务有相应的关系。2.现代财会人员应学会在筹资理财等方面为单位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信息,在掌握会计核算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2

一、行业专门化下会计师事务所竞争优势 

(一)规模经济优势 

有研究表明,以市场份额度量的审计行业专门化水平随时间而增加,审计师获得了更大的规模经济,审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济有效降低了单位审计成本。随着行业审计规模的扩大,行业审计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同时在同一行业审计次数的逐步增加和审计经济的逐步积累,审计业务中存在的交易成本和启动成本将会不断降低。在通常情况下,审计市场的竞争使得审计师事务所和委托公司可以共同分享这种成本降低带来的好处。“四大”由于其规模经济效应,拥有比非“四大”更多的客户,大量的客户使“四大”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客户的审计成本,因此,可以比不存在规模经济的非“四大”审计师,收取更低的审计费用。 

(二)产品差异化 

审计行业专门化使得审计服务成为一种有差异的产品。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审计市场上,审计师为了获得较好的竞争优势,就会争取一定的策略使自己能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通常地,审计市场从需求方角度被细分为大客户市场和小客户市场。对于大客户而言,它们通常有复杂的经营业务,只有那些拥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才能为其提供符合成本效益、定制化的审计与非审计服务。因此,大客户通常有着更高的对审计师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为了吸引潜在客户和留住现有客户,事务所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客户对其产品歧异特性的感知能力。行业市场份额作为一种客观的外在市场表现,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同。行业市场份额越高,客户对事务所行业专长的感知能力越强,对其专门化水平的评价也越高,越愿意支付较多的审计费用。这也意味着拥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事务所,能获得更稳定的市场份额增长和更多的审计收费溢价,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专门化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对其委托人提供专门化的服务,既满足了审计师事务所的需要,也扩大了自身的客户群。 

(三)专用性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最核心的资源,而专用性人力资本(如行业审计专家)更是直接关系到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行业专门化的事务所,为了培育行业专长,需要不断增加对信息系统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还要持续投入资源对审计人员进行与行业相关的会计知识、审计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专门化的审计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积累相关的行业知识和经验。专门化审计人员连续的专长依赖于每年在同一行业工作很多小时才获得的经验,如果这些专门化的员工跳槽到一个只有较少客户、没有实施行业专门化的事务所,要保持其专门化技能会更加困难,因为其与专门化行业打交道的时间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行业专门化能使事务所更好地应对来自劳动力供给方的压力。这种压力的缓解以及专用性人力资本稳定性的增强,为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必将对事务所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状况 

(一)市场占有情况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地各行业的行业专门化审计师进行识别,共分21个行业(金融业除外,制造业按二级划分,非制造业按一级划分)。通过数据整理后发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2007年期间客户资源的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25%以下,只在采掘业、木材家具、医药生物制品、其他制造业这4个行业中排名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客户资源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采掘业类企业,审计该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达17家,其中有11家都只拥有一家该行业的客户,每个事务所平均只占有1.6家客户资源。在该行业客户资源排名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只拥有其中的6家客户资源,市场占有率为21.43%。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共有154家上市公司,而参与该行业年报审计业务的事务所有50家,平均只有客户3.1户左右,行业客户资源排名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其中的8家,客户资源的市场占有率仅为5.19%。在综合类,上市公司8l家,而参与该行业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就达34家,平均每家不到2.4家客户资源,市场排名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拥有其中的15家,客户资源占有率只有18.52%左右,其他行业的客户资源拥有量也较低。因此,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资源在特定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普遍不高,这意味着以行业细分的审计市场的市场结构依然是高度分散竞争的,市场集中度很低。客户资源在特定行业审计市场的占有率低,其直接后果是行业审计从业经验不高,行业审计专长难以培育,因而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敢在特定行业进行大量的专用性投资。 

(二)审计服务跨越行业情况 

上述分析主要针对特定行业中会计师事务所客户资源的市场占有率进行的,对于特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某行业的客户分布是否对该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会对特定行业加大行业专用性投入,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笔者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所跨越的行业数量多少来考察事务所的经营状况。一般而言,审计服务跨越的行业数越多、规模越小、cpa人数越少,则专业化经营程度越低,事务所越难积累行业审计专长并形成审计品牌,而事务所的竞争优势也难以获取。按2007年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资源排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资源最多,为102家,跨越的审计行业达19个;其次是浙江天健,该所在拥有的66家证券客户资源中横跨17大行业。其他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跨越的审计行业也从9个至16个不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客户资源相当分散,行业专业化水平未普遍形成,行业专业化经营这一经营策略尚未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度重视。会计师事务所无法服务于同一行业或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特征的大量客户,无法在单个领域积累足够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不具有行业审计资源的规模效应而导致了经验曲线的缺乏,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同行业从事审计业务,其初始专用性投资成本不能合理进行分摊,在边际成本不能有效降低的情况下,竞争优势难以形成。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策略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与兼并 

meikle(德勤前合伙人之一)认为,因为客户正在要求更多的行业专门知识,事务所也日益追求专门化战略,使之成为可能的途径主要是实现规模经济。联合、兼并是实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具有相同或相近业务范围、执业特色的会计师事务所若能实现兼并与联合,能迅速扩大新的联合体在某一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经营战略的目标集聚,以及注册会计师在特定行业领域的人才集聚,行业专门化才能做大做强,同时降低审计风险。自1998年以来我国已了一系列推动事务所扩大规模的政策规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大大推动了事务所的合并进程,通过强强联合或组建集团以使较大规模的事务所参与国际竞争。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于2007年4月联合了《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更新了2000年的《注册会计师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中对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的资格要求。与旧“规定”相比,新“规定”明显地将证券、期货审计市场的进入门槛再次提高。中注协于2007年5月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要求各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探索并总结合并、联合等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积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在自愿、协商、依法基础上进行的跨地区合并。这些政策上的引导促进了专业化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走上规模化的道路。 

(二)组织结构模式的战略重构 

具有一定规模的审计师事务所可以进行组织结构模式的战略重构。当前,我国审计师事务所仍是按业务类型划分为审计部、管理咨询部、资产评估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这一直线职能制的管理组织结构基本上还是因循传统的职能体制,业务部门之间相互交叉且错综复杂,导致责权不分明,审计效率低下、注册审计师审计经验难以形成、审计风险难以有效控制等。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审计师事务所实行组织结构再造。事务所可根据已有的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状况,适当集中优势资源在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培育专长,为客户提供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尽量在该行业审计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费溢价并形成特定行业的品牌声誉。这种行业声誉有利于提高事务所整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助于事务所形成并全面提升其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在500人以上的有12家,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已具备一定的条件按行业线来划分业务部门。同时原有的属于某一行业创办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自身优势条件发展自己,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审计效率,获取行业审计优势。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

中图分类号:F60 文献标识码:A

1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1.1 可靠性。会计信息所反映出来的数据一定要是企业中真实发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运转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将信心真实的呈现出来。

1.2 相关性。会计信息所传达的内容要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符,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清晰的展现出来,使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1.3 可理解性。对于会计信息的展现形式要符合信息需求者的接受水平,所提供的信息形式必须能够让人看懂,能够理解信息的内容。

1.4 可比性。会计信息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价值性,也就是说,将企业中前后会计信息进行对比,并且还要对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做出比较,利于企业的发展。

1.5 及时性。会计信息应该及时的将企业的经营运转状况向信息使用者传达,在第一时间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开,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运转状况有清晰的了解。会计工作者还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

2 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于会计信息要有全面的完善的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在制定企业会计信息时,要保证报账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能够清晰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信息的制定能够让信息使用者从中获取到丰富的有用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通过会计信息的建立,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充分的展现出来,企业的领导者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了解,可以对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发现企业中每个部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且通过对财务状况的了解可以预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为企业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了解,可以看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具有发展前景。融资人或者债权人通过财务报表可以对企业的运行状况有所了解,从而决定对企业的融资以及资金拆解计划,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能力。

企业的财务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和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便于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可以实现统筹管理,及时的将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因素消除掉。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有利。

3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权责发生制”

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工作的基础来进行定位的,在会计原则中也是应用的一般原则对其进行的规范。但是在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以后,就将权责发生制列入了总则之中,理由是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准则的全程中都有所存在,在财会工作中属于基础性的问题,有着较高的层次,并且统驭方面的作用比较强。

4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历史成本”

在《现行准则》中,“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追根溯源则在于资产要素的重新定义,新资产定义的要义在于资产要素的计量是面向未来看问题,既不强调回顾历史也不强调着眼现在。

5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则”

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会计实务中,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与之相关联,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

6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与“配比原则”相类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也“难寻踪迹”,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资本性支出”的要义在于: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

7 新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与“实质重于形式”

在《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两项原则,其中前者强调的是不同企业发生相同交易或事项时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横向可比性;后者强调的是同一企业所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会计政策的纵向可比性。而在《现行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中既包括横向可比性也包括纵向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此举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与把握,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显得愈发的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准确、可靠的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在会计信息制定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那么就要控制好这些因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了新的要求,那么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做出新的标准要求,以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

会计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会计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为财务会计工作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会计对象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但是其目的均为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全面认识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融合的重要意义,基于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文章将结合当前企业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现状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而言,多存在着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无法展现企业财务的现状;财务管理意识不足,忽视企业管理会计的价值以及财务管理人才匮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低下等方面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无法展现企业财务的现状

传统的企业会计工作中,需要对企业财务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各项数据进行核算。其工作重点表现在计算与核对等方面,并且对各项数据予以监督管理[1]。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筹资、企业投资以及企业资源分配等均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关键性影响因素,要求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基于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财务应用价值、应用状态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企业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予以评估等。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较为匮乏的前提下,则难以真正彰显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

(二)财务管理意识不足,忽视企业管理会计的价值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各类问题频频发生,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企业需要在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将企业发展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2]。但是基于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而言,很多企业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没有基于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会计的认知仍然处于核算及监督环节中,财务会计中计量、报告等相关活动重视程度较差,难以真正展现企业管理会计的意义。

(三)财务管理人才匮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低下

基于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比较匮乏的问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多侧重于会计法规、制度的指导,培养出的多为初级会计[3]。实际的会计人才培养中忽视了财务风险评估、财务会计核算等相关内容。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专业素养不足,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效果。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虽然事实会计电算化制度,但是仍然多借助计算机或者是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人员缺乏信息化操作能力,数据的系统性处理能力不足,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二、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价值分析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现代企业会计的发展,且能够满足企业内容的管理需求,其影响价值突出。

(一)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4]。截止2014年,第三产业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2%,传统的依靠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复存在,创新驱动成为主流趋势[5]。经济发展已从资本、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人力资本成为技术创新活动中最能动的核心要素,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有助于在全面分析市场发展环境、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适当转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基于现代产业结构予以调整。通过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明确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的有效方式等,彰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推动现代企业会计的发展

随着现代会计学的不断发展,基于报告的对象与报告的内容,可以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6]。长时间以来,因为企业重视核算,轻视管理的问题,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差。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的价值愈发突出。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融合,有助于将财务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各项会计核算、会计分析等活动中,全面彰显会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管理价值,保证企业各项资金的有效周转。

(三)满足企业内容的管理需求

企业管理工作中需要保持“权责分明”,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均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工作内容以及惩罚方式等,构建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多数是为了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认知程度不足[7]。现代企业管理中,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融合,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综合质量,基于企业财务管理报告中所披露的各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的方式,实现企业资金的科学、合理应用。比如可以通过筹资中心、投资中心的设置等,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资产进行科学评估与灵活利用。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对策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减少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明确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以及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等方式予以实现,为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减少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尽管依据的规范、服务的对象以及工作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是其最终目的均为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但是因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存在差异,故而难以对其进行严格划分,需要将企业内部管理信息与会计信息相互融合,将两者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价值的全面彰显,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合同管理是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坏账率的一种方式,基于理论研究的视角而言,属于管理会计的智能范围。但是因为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设置与管理,故而多由财务会计予以实施。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通过核算信息的方式展开。合同管理具体包含合同的预定、货物的发出以及销售提成的计算等等。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能对货款信息进行全面跟踪。企业可以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明确当前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逾期未收回的货款进行跟踪管理,减少企业资金回收中的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明确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

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着应收账款长时间居高不下,财务风险较高等问题。针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管理的方式,在询问、证实以及对账等方式,对形成的原因进行总结,针对于证据充分、回收难度较低的账款予以回收。针对于证据不足或者难度较大的账款,通过交由律师的方式予以处理。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进一步细致划分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避免开展重复性工作。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全面提升管理会计培训的重视程度,定期对会计人员实施业务技能指导、法律制度介绍等等。针对于会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与财务管理理念。同时,每一位财务工作人员均需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财务信息化操作技术,能够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信息的录入、分析及核对等,制作企业财务支出流程图等,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队伍。

四、结语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减少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明确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以及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等方式,真正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组建具有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实现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丰,王爱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2,05(23).

[2]杨洪,刘佳新.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经之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业,2013,36(14).

[3]陈国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财会学习,2016,21(21).

[4]刘晓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6,03(18).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5

—、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曰常运营,阻碍了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应该从自身发展现状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需要与要求,采取可行的优化措施与解决方案,达到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快速发展的目标。以下从几个关键因素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上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

会计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人员多少,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理当配备一名专业合格的会计人员。但在我国建筑行业中,一些建筑企业考虑到自身发展规模不大、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许多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会计机构体系与运行模式,亦或是尚未建立会计机构,就没有注重会计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从而造成会计人员的优势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会计机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资产状况不能形成准确的把握与掌控,面对企业的重大决策也就失去了方向。另外,_前我国建筑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中对于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以至于一些学历与职称完全不符合企业会计工作要求的人员进入企业,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的速度。

(二)基础工作水平低,基础业务能力差

切实做好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是我国建筑企业有效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与保障。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以企业实际的财政状况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对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推动企业稳定、高效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的会计基础业务能力较差,基础工作处于较低水平,在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保管不善的问题。一方面,财务数据的残缺性阻碍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及时与准确;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到位让企业的财务安全乃至信息安全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信息获取的滞后性

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财务信息的更新速度总是要比现实情况的变更慢一个拍子,诸如企业工作场所的变动、企业实际财政状况的变更、财务会计部门统计时间的不稳定都会阻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的获取速度。[2]所以,建筑企业在实际的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财务信息的获取实际上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此也引发了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的滞后性问题。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想要实现经济利益获取的最大化,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核算信息所带来的天然优势,对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从而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去引进先进技术与优秀人才,并在第一时间做到使用设备的更新与更换,全面提高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与工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制度尚未健全化,管理不够规范化

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准确性对于建筑企业的运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有序,推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问题的及时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需要把握并加强核算的规范性与公正性,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同时运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助推企业财务核算朝着更快、更准、更稳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当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改善管理经营模式,将企业财务核算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优化措施

我国建筑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在财务会计核算上的水平与层次,并针对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加以优化解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稳把握住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绝佳的发展机遇。以下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我国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

(一)加强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建筑企业会计业务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系统跟紧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与提升,同时加强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建筑企业应当以我国会计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为依据,逐步完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并抢占先机,充分利用先进的会计技术推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企业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对于财务会计知识的学习,拓宽对于财务管理和金融政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掌握并熟练运用企业财务会计的先进技术,这不仅有利于核算人员业务能力的增强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状况。提升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准和知识水平,对于管理并改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质量、巩固并提高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建筑企业应当制定定期的会计训练和财务培训计划,并及时更新财务会计知识,优化创新财务会计核算方法,从而为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提供可靠的保障。建筑企业应该重视专业人才在财务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引进一大批高水平、高专业度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从而为建设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业务水平的提升打下牢固根基。

三、结束语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现状;策略

企业的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会计成本核算,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重视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首先要认清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其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加以分析,然后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进一步的加快。就我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而言,他们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仍然拘泥于传统,这对于企业的核算工作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现代企业的发展。

1.1 理论相对滞后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引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国的市场环境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就必须要对于其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尤其是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传统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论已经不能对于现在的企业结构加以适应。但是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许许多多的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所以许多的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理论来进行现在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很显然这对于当代的成本核算管理是极其不利的,也影响了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正是由于在会计成本核算理论方面的落后,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所降低。

1.2 内容过于单一

由于现代的企业往往没有引起对于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没有认识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导致目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往往都过于单一。在大多数的企业中,其会计成本核算往往都只是对一些显性的成本进行核算,这些成本往往都是实物物资,但是在企业的运行中,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隐性成本的存在,如果忽略了这部分成本,那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将是不完整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只重视了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没有引起对于生产前和生产后成本的重视,所以在其核算过程中也就忽略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核算结果与实际经营情况就会存在很大的出入,对于企业的资金运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过于单一,所以就导致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1.3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而言,在许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其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这些中小型的企业中,他们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往往还不足,而且在经验方面往往也有所欠缺,再加之企业对于其会计从业人员也疏于管理,这就导致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都是由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所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

2.改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现状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目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2.1 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

企业要想使得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就必须要对于其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加以革新,只有选择与时俱进的核算方法,才能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而且在选择核算方法的时候,不能够盲目地去进行选取,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核算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核算的精确度,使得数据更加可靠。

2.2 丰富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

在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结构应该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对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要加以重视,不能对任何一方有所偏废,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方面的成本,都将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核算工作中,尤其要注意对于隐性成本的核算,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它们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应该对其引起重视。

2.3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使得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状得以改善,一个关键的措施就是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于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或者能力,那么将无法解决核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会计成本核算,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企业应当重视对于其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在知识上和技能上都能满足相应的要求,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语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引起对于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现阶段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够确保其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从而也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洁琼.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现状的分析[J].现代营销,2014(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