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例6篇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文1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0月,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下,全社会掀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热潮。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投身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为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汽车技术的融合而不断探索创新,引发人们对未来智能出行的无限遐想;传统制造业企业大量引进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人们体会到智能制造的魅力;快递企业引进快递包裹智能分拣系统,让人们体会到网上购物的便捷。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不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生产力的变革。当人工智能不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时,职业教育作为劳动者这一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之一,不可避免地要积极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命题。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动探讨职业教育如何突破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人工智能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挑战

1.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会进一步加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吸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部分岗位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将加剧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推动企业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减少用工需求,从而加大毕业生就业难度。二是企业中不需要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岗位、简单重复机械操作的职业以及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工种,由于容易实施人工智能,企业会逐渐采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生产,减少对毕业生的需求。三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同样也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会计、医生、银行职员等。四是职业教育目前本身就面临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难题。一方面,企业大量缺乏高级技能人才。中华全国总工会李守镇2017年曾疾呼,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另一方面,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因找不到满意工作而选择待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被替代的从业人员短期内获得体面就业的难度较大,与未就业毕业生叠加,就业矛盾会更加突出。

2.治理体系不完善问题会进一步显现。职业教育是一类“具有多重利益格局的社会组织系统,高度分化又高度聚合,具有特殊的治理结构”。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将面临现实环境和虚拟世界同时并存的挑战。

一是重构治理结构存在挑战。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增加人类社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产生众多数据空间,管理方式上更强调让数据“多跑路”,组织结构期待扁平化。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高校还存在强有力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调配依赖关系,管理体制自然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人工智能新时代,改变这种均衡状态,调整治理结构,重构治理逻辑,面临挑战。二是变革治理方式面临考验。当前,人工智能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治理方式上强调靠数据来说话,强调以大数据为核心,推动职业教育治理方式现代化。但在职业教育领域,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治理结构共存的、依靠既有传统经验进行治理的方式还依然大量存在,变革相对低效、传统保守的治理方式面临诸多考验。三是界定治理范围,实现治理机制创新存在阻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元协同的复杂系统,现实空间治理边界和虚拟空间治理边界并存。这需要职业教育重新审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治理范围。增强各利益主体的协同性,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的约束、激励、保障等机制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

3.教育教学变革压力会进一步增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各类经验、成果层出不穷。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变革会面对更大的压力。

一是人工智能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模式提出新要求。平等沟通、分享互动是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此精神的不断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更加注重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分享等获得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因此,他们容易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现在还广泛存在的被动式、灌输式教育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压力也与日俱增。二是各种新的信息化媒介通过大数据的挖掘,不断迎合新一代青年的“口味”,推出其最容易接受的知识传播方式,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调动其学习热情,传统教育方式方法面临变革压力。三是大数据挖掘、数据画像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为全方位评价教学、考查学生提供了途径。如何通过新技术运用,使职业教育告别“批量生产”,走向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对教育教学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4.人才培养格局突破难度会进一步增加。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技能和素质,这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职业院校如何在既有体制机制下,培养出能够从事创新型工作,综合素质、技能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格局的普遍提升,需要突破重重难关。

(二)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1.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机遇。纵观人类社会历经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事实还客观存在,部分领域甚至还存在代际差距。然而在人工智能引发的新一轮技术创新中,我国始终处于第一方阵,部分技术研发与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新时代,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我国已与主要发达国家处于齐头并进的态势,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2.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职业教育改革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不断深入的。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做出了积极应对,走在了前列。例如,汽车维修专业。为胜任未来智能汽车维修的需要,一些职业院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地为学生呈现未来智能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场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创新提供新理念。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用工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诸如“学徒制”“订单班”“订单培养”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典模式,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训课程、企业实践等,即通过“标准生产线”,被塑造成为“合格产品”。为此,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都被认为过分强调“工具属性”而广受诟病。人工智能时代,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学生得以从简单的训练中脱离出来,更加关注个性化需求的生产工艺,投入到创造性、创新性活动中去,职业教育因此得以回归教育的本质——不管用什么手段,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关注生命的、关注心灵的、关注精神的。

三、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转变培养理念,拥抱人工智能

首先要勇于投身到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以人工智能、“互联网+”的思维重构我们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在抓紧谋划和布局,力求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导权,我国也理应积极投入,抢占先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必将引发经济结构的重构与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面对这种新形势,一定要主动作为,而不能被动引领,要用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重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具体来说:一是树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提升、能力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打通职前学历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让社会各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都可以享受到职业教育,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应有的贡献。二是树立职业教育开放包容的人才培养理念。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被淘汰的落后产业从业人员和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简单、重复性操作工作人员,以及随着城镇化而来的农民工群体,他们都有再就业培训的需要。职业教育应承担起社会化职业培训的重担,提升就业人员专业技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树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人工智能时代,岗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已经突破单一学科或单一知识体系。因此,职业教育应树立共享理念,突破原有共享边界,甚至是放眼全世界,在全球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共享职业教育资源。

(二)提升培养格局,对接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将发生改变,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基本配置”,这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格局,突破以就业为导向、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有格局。

一是从单一型到复合型,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将从“标准化大生产”向“个性化私人定制”方向发展,更强调客户体验,“小订单、多批次”将成为主流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流程、价值链的整合方面将发生剧烈变革,产业更加趋向知识密集型。由此,职业教育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从共性到个性,提升人才个性化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岗位、新业态不断涌现,学习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学习也不再以就业为终极目标,而以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从共性培养到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创新力、创造力的释放和潜能的开发,更好地对接人工智能。三是从“工具属性”向“个性发展”,回归到教育本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是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有助于职业教育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格局。

(三)调整专业布局,适应人工智能

职业院校由于经费、资源等原因,目前较少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滞后于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应聚焦区域经济发展,贴合自身实际,提前谋划,调整专业布局,满足人工智能发展需要。

一是突破瓶颈障碍,设置新专业。人工智能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职业院校要充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需要,突破各类障碍藩篱,提前谋划专业布局,增设新兴专业。二是适应人工智能,改造原有专业。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无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相关的专业应在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布局中占据重要席位。考虑到新设置专业面临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问题,需要巨大的资源和经费投入,职业院校可以通过重构已有专业,对贴近人工智能的专业进行改造,进一步缩短响应时间,降低人才培养周期的不利影响。三是探索设置交叉培养专业,适应人工智能未来需要。为适应未来人工智能对人才知识、技能、创新等并重的复合型需要,探索建立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等交叉培养的专业,力求与人工智能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四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人工智能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端在结构层次、质量水平上协同。

(四)深化产教融合,融入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要想引领发展潮流,在人才培养中抢占高地,就必须提高人才精准有效供给能力,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真正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而实现人才精准有效供给,唯有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

一是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融合。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是建立在关键技术突破基础上的,本质上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学生正式的学历教育与非正式的企业培训相融合,为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二是实现知识、技术与行业企业的融合。职业院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着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科技成果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业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也需要进行体验和推广,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很多本身就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技术研发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使用、反馈数据更好地促进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三是实现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互聘互通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格局的提升,对教师“复合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实践,成为具有高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的工程师,通过培训后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可以受聘到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五)创新课程教学,发展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文2

关键词:融智观念;高校;师资;技术

融智教育观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社会资源的利用去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虽然我国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可是对于一些新生的地方性院校来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缺失很低,那么就需要一种理论和理念去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而融智教育观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下面我将对融智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一、融智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中心和焦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是“育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心是“育才”,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德才兼备。那么,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过世界的本质是矛盾,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就要掌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矛盾。那么,在高等教育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人才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搞清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去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融智观念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吸收和融合社会中和学术界的有效资源和高水平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去发展学校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真正的学术大家和学术名师的数量却与之不成比例,非常的稀少,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都集中在了著名的国内大学之中,而对于广阔的省属高校和地方性高校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和问题。第一是不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这种人才的概念不一定指的是精英型的人才,而指的是受过高水平教师点拨和指导过的人,一个好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受用无穷,受益一生。但是,高水平的教师往往成群的集中在我国的知名院校,而地方院校的高水平教师人才是奇缺的,这样就造成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同,而导致了受教育水平和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种不公平,同时应当解决这种不公平。第二个现象和问题是高水平教师的使用效率不高,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往往集中在高水平的国内院校之中,这部分教师的课程量往往不是很大,同时,具有大量的退休的高水平教师,这部分人才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这样,就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思路,这种思路就是融智观念。

融智观念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主张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就应该受到多方面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授课教师,同时,还要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都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退休教师、在读的研究生和一些工作不忙的高水平教授等人,根据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看法,社会最大的正义就是使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与融智观念存在许多契合支出,都主张应当将社会中的闲置的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用到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去,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去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融智观念充分体系了社会共同团结和帮助的理念,使得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阂基本的消失了,社会中的企业和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中来,共同培养社会人才。

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成金字塔形状的,年轻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低端,人数较多,中年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中段,人数居中,而年纪较大的教师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人数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是国际公认的合理结果,这样就可以在教育领域中,不断的培养新的高水平的教师。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年龄结果就与之完全不符。对于,一些高水平的高校来说,往往是高水平的教师比较多,而年轻教师较少,因为,高水平院校的招生人数变化的并不是很快。而对于相对发展较晚的地方性高校来说,教师的年龄结构就更加的不合理了,在地方性高校中往往是呈现出年轻教师较多,而中年和老年的教师较少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性院校发展畸形的现象的产生,即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人才,同时,教师也很难通过学习而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之外,教师的水平结果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带来社会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出台办法来解决这种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

第二,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大量资源的浪费。我国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人才饱和,而地方性院校人才短缺,与这种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现象是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教师工作量相对于初级教育来讲很少,因此,许多退休的高校教师都可以并且能够通过返聘的形式回到高校中继续工作,而这种返聘不是要回到原来的大学,而是要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初次之外,大学中还存在许多课程不是很紧张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来。而对于一些高水平的教授来讲,他们不应该只在一所高校担任教授职位,应当像美国的教育体制一样,采取教授的讲座制度,即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多所院校担任讲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进行重要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地方性高校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没有将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纳入到师资队伍中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和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但是,对学生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往往是在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过的研究人员,这样的教师结构就会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技术性的理工类的高等教育过于的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或者教学的内容我国的实际生产技术不相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缺乏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我们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企业,所以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都集中在企业之中。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向我们广大的大学生进行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的这种师资和人事合作是很少的,并且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仅存在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没有出现教学和师资队伍方面的合作。

三、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师资建设中的可行方式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中的闲置教育资源有很多,这些资源都可以被用于高校的教育中去,下面我以教育资源的主体为分类方式,对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可行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兼职教师融智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中具有大量的闲置的教学资源,因此,地方性高等院校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利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兼职聘用的方式进行利用。兼职教师的融智方式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等院校中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地方性高校的一些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对外聘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择优录用,为学校未来的教师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退休教师融智方式。融智观念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去帮助学校的教学。高等教育的水平往往是与教师的年龄和资历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会有大量的资深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退休而在社会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深退休教师就是融智观念所要找寻的社会优质教学资源,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退休的教师返聘回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客座教授融智方式。我国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就是大学中的中年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往往聘用于我国的知名高校,本着融智的原则应该将这部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因此,地方性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聘请这些资深的在职教师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时给学生们讲解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的融智之外,我们还要将眼界放在国际,定期应该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到学校中进行讲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高水平发展,使我国高校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同时在质量上提高。

第四,社会精英融智方式。融智观念不仅要利用社会中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还要利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由于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大多都工作在企业之中,所以,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合作办学方面的合作,而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士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可以让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走进大学的课堂为学生们讲解社会中和企业中真正缺少的技术是什么和常用的技术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们到企业的车间中进行参观和进行实习,从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以后工作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得大学的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真正地使学生的知识来自于社会并应用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黎利云.民办普通高校师资建设战略规划[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文3

关键词:电力人才;工程型人才;信息类专业

作者简介:江友华(1974-),男,江西南城人,上海电力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曹以龙(1965-),男,安徽当涂人,上海电力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1505)、2012年上海电力学院卓越计划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16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4-02

智能电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电力工业上的结晶。在原有电网的基础上融入信息化,在信息化电网的基础上进而建成智能电网是电力工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应用需要一大批工程型的信息类人才参与其中。[1]培养具有电力知识背景的信息类工程型人才是智能电网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尤其是电力高校作为以服务电力为宗旨的高等工科院校,探索和建立培养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类工程型人才的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也要求高校探索建立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卓越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2,3]为智能电网建设培养人才。

一、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人才培养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内涵,另一方面则是实践能力。

1.电力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些培养电力类人才的高校开设了信息类及电力类专业,也培养了相关人才,但是面对智能电网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前学校还缺乏系统理论上的总结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有效实施。所以,新形势及新需求迫使学校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培养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类工程型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融合后对高校人才教育提出的新需求。首要任务是研究新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探索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培养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始于知识、重在实践、成于能力,需要建立融合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建设新的课程和教材、建立对接智能电网的实践平台。

(3)培养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需要采用新手段、新方法。本课题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探索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系统性地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实习和学生科创中,让科研助力教学。

2.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现象比较普遍,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决定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思想不相吻合。而能否解决好上述问题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适应未来IT产业发展人才的关键。

(1)思想认识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存在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2)实践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理论课程一般是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分层递进模式,但实践课程体系没有同理论课程相对应,采用分层递进模式来实训使得学生跨越式接受,不能充分有效吸收知识,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3)实验教学设置不够完善。实验教学资源通常是傻瓜式、封闭式试验箱。学生只需要接几根线或测试几个点电平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同学只要能背诵也可以顺利做出实验,学生被动学习、兴趣不高,根本就不能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此外,实验教学的学时数也相对偏少,留给学生的自由实践时间也不多。

(4)实习等工程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许多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害怕影响生产秩序,不愿接收实习学生,使得工科院校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甚至将学生“放羊”,让学生分散到各地自由寻找实习单位。

二、综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其能力要求是基于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分析能力、获取和分析电力专用算法的能力、程序设计和集成电力软件的能力、电力信息分析、挖掘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与电力结合的关键是学科意识的融合,在原有信息技术的意识中融入电力技术的意识,形成电力信息技术意识,落实到电力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以提高人才的电力信息素质,使学生能以智能电网为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学习各种信息技术。培养模式以电力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两翼,构建了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科创机制,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是电力和信息结合的分层教学体系,底层是以通识基础课为主的通识教学平台;中间层是两个大平台,包含“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和包含“现代电力工程技术”等课程的电力技术教学平台;高层是信息和电力融合的课程,包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合电力技术的“电力实时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和在电力技术课程融入信息技术的“电力调度信息技术”、“配电自动化信息技术”等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是融入电力科研成果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典型科研项目引入到教学中,由于科研项目仅针对科研和工程而并不符合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中引入科研项目时需要把教学的意识融入进去,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规律对科研项目进行分解和再开发,把分解后的项目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使教学更贴近电力信息技术前沿。

学生科创机制是将教师在研项目和科研课题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分解,构建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设计的课题池;制订培育机制,使学生的科创活动有时间、有地点、有计划、有指导教师,根据智能电网研究的进展不断补充课题池。

三、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思及实施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高等工科教育的主要课题。CDIO是国际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4]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模式强调综合的创新能力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内近几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既有对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对于科研与教学结合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国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有些通过兴趣培养和实践训练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有些通过引导教师的科研方向与主讲课程相结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有些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本科生科研训练正确选题。为此人才构思及实施方案如下:

1.人才培养构思

(1)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建设创新创业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和学术讲座,让学生在创新活动中接触信息技术的前沿;针对教师和国内外学校、研究所和企业进行交流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让学生参与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让学生通过接触科研项目迸发出创新创业的火花;针对创新创业研究和活动的实施建设创新创业实验平台,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业活动。

(2)实验实践平台为工程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真实的工程环境,建设电力信息网路平台时不是单纯依靠教学实验设备集成商,而是采取与电力企业合作的方式,与国家电网下的专业公司合作,从全国众多电力信息网络架构中提炼出典型的电力信息网络架构和经典产品,并移植到实验室中,在学校为教师科研和实践教学提供了逼真的环境。

(3)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紧密相关,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紧密相连。通过组织教师下电力企业,参与电力企业智能电网项目研究,进而申报上海市和国家的科研项目,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的过程,优化了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组织。

2.工程实践能力实施

学生所必需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实践条件建设的好坏密切相关。为此,按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构筑基础、设计、综合三个平台,推进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的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1)以学校工程实践平台为基础:此平台采用学校工程实践平台和企业现场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利用学校本身的工程实训中心进行集中工程实践培训,请企业辅导教师和本校教师一起授课和辅导。

(2)以企校混合实践平台为设计: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建立实践平台,合作企业开发人员常驻该平台,并且合作企业有合适的项目。然后以项目为导向,选拔学生组成3~5人的开发实践小组,在校企合作实践平台上进行工程实践,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开发实践。在此平台实训环境下,学生可以亲自进行电力项目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仿真调试、硬件测试,从而让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电力系统设计的各个步骤和方法,真正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系统化认识,真正提高学生设计、调试电力产品的技能和实战能力,使得学生在电力信息技术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比较完备的技能。

(3)将企业基地作为设计平台:此平台利用企业基地及科研力量、环境等进行集中工程实践培训,请企业辅导教师和本校教师一起授课和辅导,让学生真实地进入企业,真实感受电力产品的工业化实现,从而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电力系统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电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学习、工作无缝连接”。

四、理论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是探索了教育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科学技术发展孕育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培育新的学科,新的学科造就新的人才,新的人才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教育要始终追赶学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其意义是探索建立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结合“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产生一批教研教改成果,为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作出示范性贡献,为智能电网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永师,林昭雄,陈德豪,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45-14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探索与国家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文4

一、2019年教育体育改革事项取得的成效

1.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制定《平罗县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平党办发〔2019〕67号)),明确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快推进公办园和普惠园发展。目前,全县幼儿园共3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8所,占比达56%,全县农村13所幼儿园全部实现公办,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和保基本、广覆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4%;按照自治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要求,在认真摸排的基础上,按照“一园一策”、“一事一议”原则治理,目前完成移交1所,签订移交协议8所。

2.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要求,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引企入校”改革,引进平罗县创民汽修厂进驻学校,建立与宁夏德信恒通管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与国大药房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和北京嘉事堂医药公司等4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与宁夏医科大、宁夏吴忠民族学校、外省区大专院校合作,提升学生学历,打通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渠道。

3.实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

召开了平罗县“互联网+教育”建设推进会,印发了《平罗县“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完成学校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小学带宽提升至500M, 县城中小学和农村中学带宽提升至1000M,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硬件升级改造,更新学校计算机2000台,多媒体设备450套。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打造城关一小等4所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完成52间在线课堂教室建设,全县农村薄弱学校与县城学校实现教学培训“智能手拉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4.深化校园足球改革

制定并落实《平罗县校园足球发展改革实施意见》,三次召开关于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会议,与外市县开展足球交流比赛36场次,组织开展县级足球联赛121场,14所部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了700余场校内足球联赛,14场足球节及嘉年华活动,有效推进学校足球文化建设与传播。安排6名足球教练员进校入园解决足球教练员紧缺问题,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工作,推动了我县青少年足球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中,平罗回民高级中学获得高中女子组第三名,平罗中学获得第六名;平罗回中获得初中女子组第三名;平罗四中获得初中男子组第七名的好成绩。平罗县青少年女子乙组代表队获得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亚军,男子乙组代表队获得第四名。

5.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借助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新技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深度。组织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人员共900余人参加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教育”专题培训,指导平罗中学、职教中心等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和网络资源,职教中心使用高仿真智能综合数字模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全面促进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融合。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结合“运用思维导图撬动课堂变革”局长突破项目,借助在线互动课堂、北师大“精准教研”课题、洋葱数学学科助手、作业盒子学科助手、“双师英语”智慧课堂项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促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6.推进高中学校集团化办学发展

围绕银川都市圈联盟校建设,平罗中学与银川九中、吴忠高级中学开展全方位教育教学合作,回民高级中学与宁夏大学音乐、美术学院,与宁夏师范学院外语、音乐、美术系开展教学教研合作,邀请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建立了以学校自主发展为基础,学校之间互动为手段,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资源共享新机制。

二、各项改革事项存在问题

1.学前教育师资匮乏,自聘教师过多,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推进缓慢,签订协议的多,移交工作不到位。

2.中高职衔接不畅通,助产、康复技术等专业成了断头专业。职业教育师资匮乏,缺乏编制,教师队伍不稳定。

3.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没有可复制借鉴的模式经验,采用试点先行边探索边推进,使用缺乏专业化、实践性的指导,存在碎片化项目实施现象,工作有待于精细化,整体项目推进缓慢。

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还不能做到有效融合应用,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有待于提升。

5.足球发展的比赛和训练经费缺乏(按区教育厅相关文件,每县要有100万专项经费支持)。业余训练教师工作量没有相关政策依据,训练经费不足,学训矛盾阻碍校园足球普及与推广。

6.高中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周边地区优质高中有差距,目前难以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选课走班制教学的需要。

三、2020年工作打算

1.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全县中小学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以上。继续推进在线课堂建设,为平罗中学等17所校园新建22间在线互动课堂教室,实现全县中小学在线课堂全覆盖,缩小城乡教育数字化差距,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云融合应用。坚持把宁夏教育云做为教学支持、资源应用、学校管理的主平台,把服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为教师、学生、家长搭建起网络学习平台。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77―01

这里研究的“情”指的是幼儿的个性品质,它包括了情感教育、兴趣爱好、孩子的态度和需要等品质。“智”指智慧和潜能,包括了好多种种不同的智能,即体态智能、语言智能、内省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本研究着重揭示和应用“情”和“智”在教育活动中融合协调发展的规律。

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是以促进典型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幼儿的情感智力相互交融为发展目标,采取丰富多样、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情景策略,运用情智互动,以情为先的教育方法。它有机地融合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五大领域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情萌智,以情育情,智中生情,促进幼儿情智教育融合发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孙双金老师的“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教育理念的启发。“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是孙双金老师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最高理念,他还探索出了“情感智力相互交融”的方法和策略。我通过学习孙老师在语言领域创建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思幼儿园情智教育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了在幼儿园领域开展情智教育方面的研究的想法。

2.关于罗杰斯的情感学思想的启示。罗杰斯认为“人类内心的机体感在不断铺就一条有利于变化的道路”。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认为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的,这种整体首先表现为知情活动的合二为一,认知情感的协同活动单凭认识能力本身是不能达到的一个高水平。为此,就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教育对策,就是要将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成为“完人”。

3.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互动关系研究成果的启示。除个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和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属智力或认知范畴)外,其余的一切,决定智力活动的效益并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这些都被称之为非智力因素。严格地说非智力因素是指心理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与能力活动和智力有关的一切非智力(认知)、非能力的心理因素。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实施课题研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2.实施课题研究是促进幼儿园创新发展的需要

3.实施课题研究是实现情智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幼儿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实施途径,基本流程、方法和策略,初步明确情智教育活动操作要领。

2.探索情智教育活动典型活动内容和环境教育,促进幼儿情智教育融合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流程。

2.研究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实施途径及活动环境。

3.研究促进幼儿情智融合发展的典型活动及情智教师基本素养。

(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本研究探索出情感为先、以情萌智、融合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路,有效地推进了《纲要》的贯彻与实施,在全园形成了情智发展的氛围,提高了保育教育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2.本研究提出的幼儿园情智教育具有融合性、诱导性、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对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二)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2)拟订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3)结合理论学习分析我园现状,完成相关的收集调查,拟定课题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措施和方法,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

(1)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情智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个案辅导,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建立教师和家长、社区居民交流的平台,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为打好下一阶段研究基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将自己成功的礼仪教育活动案例,通过进一步的反思和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4)充分利用家园互动活动和幼儿园大型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收集、积累资料,撰写阶段性总结。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范文6

新型城镇化的转型之一就是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由以前的注重数量、规模转变为重视人的城镇化,也就是要重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而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半城镇化”的现象,即来自农村在城市务工人员只是实现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并未实现其身份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其中有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的影响,也受农民工自身原因的影响,总之,农民工的这种“边缘人”角色是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而不只是城市规模、数量的扩张与增加。要想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脚步,就必须要将进城务工的2亿多农民工变为市民,这是必然趋势,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除了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外,提出城市经济要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物耗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的要求,这意味着要对传统的制造业进行技术革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要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恰恰是将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这三化融合发展,这些都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对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强烈,希望成为市民,与市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就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推进,我们可以借助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顺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健康向前发展。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较低,多数人是初中毕业,缺乏职业技能,这对于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建智慧城市都提出了挑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要求

1.新型城镇化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素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要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高物质消耗向集约、低碳转变,实质是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对传统产业实行技术改造,利用新技术,使传统产业如制造业换发活力,或者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无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都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对于本来就没有职业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巨大打击。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要想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这是在城市立足下去的必然要求。

2.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其素质。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同步协调发展,而智慧城市建设就很好体现了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它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据测算,一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增加2.5倍到3倍的城市发展红利,实现4倍左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是将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就要求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对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并将其应用于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智能化改造。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求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智慧技术同时会辐射到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动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升级,改变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这些行业正是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这就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未来的智慧城市生存下去,就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新生代农民工素质较低影响其市民化进程

1.制度的影响力在减弱。

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遇到很多障碍,从大的方面讲,有制度,比如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将人的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户型不同附上各种福利待遇,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与否与户型挂上钩。如果你拥有城市户口,你可以享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你拥有农村户口,便不能享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户籍制度的限制使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使其被人为地与城市居民划分开。目前,国家正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目前的这种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相挂钩的户籍制度改为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依据,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城市常住人口全覆盖,从长远来看,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限制力在减弱,而在将来的某一天,户籍制度这种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起阻碍作用的因素会消失。因而,从长期看,户籍制度可不被看作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农村土地制度,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虽然人离开家乡去外面务工,但他所承包的土地还在,他还可以选择回家务农。农民工经常在土地收益与外出务工收益之间的比较中权衡与抉择,因而,对于他们而言,是否出去务工没有确定答案,使得他们一直处于“候鸟型”和“钟摆式”的流动状态中。但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较而言对土地较为陌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初中毕业后就到城市务工经商,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农业生产技能。因而,他们受土地制度的影响较小。

2.自身素质较低成为影响其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主要还是受到自身素质低这一因素的影响较大。尽管他们的教育程度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缺乏职业技能。在他们步入城市之后,只能选择脏、差、累、危的工作,大部分人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这些部门进入门槛低,竞争较为激烈,工资低,都是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职业。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新生代农民工从事这些行业的收入与农业收入相比,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都进入到城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这个时候,农业收益会逐渐提高。但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尽管农业收益提高了,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从事比较苦、比较累的农业。因为相比农业生产而言,城市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一方面,他们已经远离土地,对农业生产感到陌生,缺乏农业生产技能;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与城市专业化分工明确的工作相比,农业生产力以及农业生产技术仍显得比较落后,就算是农业收入高于城市工作收入,他们也不愿意呆在田地里,相比农业文明,他们更向往城市文明。但是,他们文化素质、职业素养较低,使得他们的收入很难提高,找不到一份收入高,还又体面的工作。新生代农民工较低的素质难以适应城市文明,而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毕竟与农村不同,使得他们可能对于城市生活有些不适应。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就必然要求其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具备城市文明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四、对策建议

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评价制度。

新生代农民工要完全融入城市,仅仅找到一份具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是不够的。因为,有一份较高收入的工作只能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一定经济基础,而不能让他们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接受城市文明。因而,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大小,对其提供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内容。在提供更高层次继续教育内容之前,需要对其城市融入程度进行动态跟踪。首先,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程度进行科学评价。最后,要由政府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进行动态跟踪记录,通过信息技术将评价结果传递给新生代农民工本人,告知其融入城市程度,提醒新生代农民工在到某一融入程度时,应该接受较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帮助其适应城市生活。可以将这一平台的构建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将这一信息平台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自身城市融入的程度,提醒其接受相应的继续教育内容。

2.加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新生代农民工步入城市,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只能从事城市中比较脏、累、差的工作,使得他们的薪酬很低。因为工资收入水平低,使得他们难以在城市生存下去。只有加大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学一技之长,找一份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的工作,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为以后融入城市,打好经济基础。首先,政府应设立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也可以与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由政府替新生代农民工交学费,新生代农民工到技能培训机构免费学习,培训机构要与企业联系,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解除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技能,接受培训后找不到工作的忧虑。其次,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让社会上的慈善机构、知名人士捐资助训,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新生代农民工提高高质量,免费的技能培训。最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主动寻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要形成一种学习自觉,主动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技能培训与技能提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加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方便其找到合适工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下去,也使其能够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3.建立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体制机制。

学历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到一定程度后要接受的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结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动态跟踪平台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关城市融入程度信息,学历教育会在其城市融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启动。目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工作,政府已经做了不少,但对于学历教育,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涉及的较少。学历教育应由政府带头,与各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职业院校合作,以政府与新生代农民工共同出资的方式,建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教育体制机制。学历教育也可由政府与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教育内容包括文化课知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居民应具备的基本的城市生活常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政府也可以尝试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大专学历免费教育的模式,让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免费的大专学历教育,也就是政府与当地的大专院校合作,一方面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学历教育。总之,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体制机制,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完成其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后一阶段的继续教育做好准备,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较好的生活下去。最终要通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评价制度的构建、加大对其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构建学历教育体制机制,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具有较高收入,较为稳定的工作,进而为他们继续学习文化课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打好经济基础,也才能使其更好适应城市生活,最终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也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向前发展。

4.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明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