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例6篇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文1

【关键词】银行治理;风险信息披露;欧洲银行

一、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背景

金融风险信息的披露是提高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另外巴Ⅱ中也强调了信息披露对市场约束的重要性。许多文献显示披露更多综合风险信息的银行具有更高的资本缓冲和更低的违约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的风险披露被强调作为一种避免银行危机的有效工具。早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报告质量中银行的规模、杠杆率、基本风险、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的效应,并没有研究银行治理、管理、监督对风险报告质量的直接和联合影响的文献。然而理论、管理者壁垒、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都说明了银行部门强大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以及银行治理水平都可以影响管理者披露风险信息的决定,

因此,本文应用这些理论进行了理论推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出了银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者、监督者、和其他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推进市场效率和市场约束的方法,即应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治理机制加强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

二、银行治理、管理、监督和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一连串理论来解释银行业中银行治理、监管、监督如何影响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在下文中,我们将从组织社会理论(即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银行业中风险信息披露问题。

1.银行准入限制

实行严格要求才能获得银行牌照,可能会阻止新的国内和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银行业从而缓解当前和预期的银行业竞争(巴特等,2001)。因此,竞争越小,银行利用外部金融的成本更低。从而促使银行管理者加强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的激励减少。此外,在银行业运用组织社会理论,我们发现竞争强度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银行管理层采用风险披露来支持本银行声誉的激励。

2.外部董事占比与第一大股东持有股比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外部董事有专业知识,声望和使能够使他们公司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此外,理论也认为外部董事在监督管理层行为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更高比例的外部董事有可能产生有效监管以及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公司披露的市场估值和业绩与股东获得财富相关联,大股东有较强的激励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层的效率。在银行业中,在第一大股东持强投票权是很容易影响银行经理所采取的战略决策和投资项目。因此,如果现任银行经理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那么第一大股东可能会激活他现有影响力的投票权,并改变低效率的银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较强投票权的第一大股东代表有效监控外从而迫使银行管理层提供更高质量的风险披露。

3.高管持股和政府持股占比

鉴于银行业内部和外部复杂度和高的信息不对称性,管理防御理论在解释银行高管风险披露决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防御理论认为管理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外部监控,集中股权可能对公司长期市值适得其反。因此,管理者更有可能通过减少披露最大化私人利益。审计委员会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打击财务报造假、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相当重要。此外,主动审计委员会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治理和监督责任。另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6年)强调了审计委员会在银行的有关的信息披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组织社会理论,银行监管,最大股东和政府的大股东都可能被看作是银行管理者信息披露决定的外部监管者。 因此,他们是最有可能在加强银行风险披露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银行监管者作为外部监管者和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减轻银行高管减少风险披露水平的激励。

三、结论

研究表明拥有较高比例外部董事、较低的高管持股、集中的外部非国有股,以及活跃的审计委员会和符合规章制度促进银行竞争的操作(也就是说放松银行准入标准)的银行可以提供更高的操作风险披露质量的证据。同时发现银行监督者提高ORD质量的程度是与高管持股的交叉作用成正相关的,与银行外部非政府持股的集中度成负相关的,研究结果建议可以通过加强银行监管者的独立性和政府权力(比如说成立独立的专业的国家委员会或者任务小组来对支柱三的披露进行监督以及提供建议 ),或者通过雇佣外部董事以及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活跃程度来提高ORD的质量,建议银行监管者应该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高管持股比例以及分散外部非政府投票权方面。同时结果支持银行和监管机构进行合作,从而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也支持降低银行准入要求,以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Oliveira, J., Rodrigues, L. L., & Craig, R. (2011a). Risk-related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Portuguese credit institu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Banking Regulation, 12(2), 100C118.

[2]Oliveira, J., Rodrigues, L. L., & Craig, R. (2011b). Voluntary risk reporting to enhance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Evidence from Portuguese bank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19(3), 271C289.

[3]Woods, M., Dowd, K., & Humphrey, C. (2009). Market risk reporting by the world’s top banks: Evidence on the diversity of reporting practic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 Spanish Accounting Review, 11(2),9C42.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声誉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64-02

近几年,在进入崭新的竞争时期后,声誉风险引发了多种严重后果,如银行经营管理遭受重创,经营业绩下滑等,甚至导致社会公众对国家、银行信任度下降,造成社会治安混乱,影响到银行业的发展。良好的声誉是一家银行的生存之本,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竞争力、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能够极大地增强市场信心,赢得信任和支持,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营运能力,使上市银行的市值以及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对增进竞争优势,加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誉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话题。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的急切需求,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内外监督管理的趋势,是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1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

1.1 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往往设在办公室或企化部,仅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而存在,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未得到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直接损失,如客户诉讼类事件,若银行败诉或接受调解,则将直接承担经济后果。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虽然重视声誉风险管理,但职能所限,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相关声誉风险,解决源头问题。

1.2 客户流失或客户忠诚度降低

由于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事件不甚重视,声誉风险知识匮乏。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在整个风险管理中的位置,没有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商业银行建立了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但声誉风险相关知识和风险理念仍然没有到员工的思想中存在。同时,个别商业银行服务意识较差,对声誉风险事件处理不及时。相对于损失而言,员工声誉意识对品牌声誉的侵害也许会导致更长远的影响,好的品牌声誉将带来潜在客户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反之,声誉事件的发生将影响银行的“口碑”,降低银行的品牌价值,丧失对潜在客户的吸引力,甚至导致客户流失或客户忠诚度降低。

1.3 造成银行股价下跌

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还包括:声誉的建立、维持、监管等。商业银行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以及监管机构和当地政府间的交流不频繁,在合规经营、接受监管方面不积极主动的态度,不及时共享信息和交流经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能被分解到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分头管理,缺乏一个部门监管全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发挥统筹和督导作用,难以形成合力。

1.4 社会公众情绪不良

随着社会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针对商业银行的议论和猜测纷纷而来,其中夹杂不少负面舆论,批评银行的信贷政策、服务水平及管理能力等。同时,商业银行不能关怀员工,员工的薪金收入与其贡献差距较大,员工不能同工同酬等,员工的“口碑效应”会使银行的声誉受损。近年来,社会公众对银行高管人员天价薪酬等反映激烈,严重影响银行声誉。然而针对这些负面情况,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出准确回应,导致公众产生对银行业整体的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声誉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2.1 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未建立完善

我国商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未建立完善,预防机制和事先应急机制以及声誉风险的相关解决机制缺乏,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没有明确指定人员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也没有在各部门进行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的安排,基本没有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即使银行有过声誉管理行为,也比较简略,科学性和规范性仍然很缺乏。

同时,应急预案的原则性强而灵活性不足,特别是没有组织过针对特定情景的演练,缺少后续措施跟进,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声誉风险的多样性、被动性和复杂性,很难预测到可能发生怎样的影响,声誉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不完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人才匮乏,机制建立困难。

2.2 银行从业人员声誉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银行从业人员缺乏声誉风险知识,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行业垄断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薄弱,对客户的、投诉处理效果不佳,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负面情况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声誉事件不断发生。虽然各行已开始制定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但员工的思想中仍然没有声誉知识和风险理念,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把声誉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等割裂开来,仅看到声誉风险的一面性,尚未提升到系统地建立规范的声誉危机管理体系、积极预防出现的声誉危机的高度。

2.3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缺乏监管手段

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事件,监管部门不能直接行使监管手段。监管部门只能在事件已发生或情况已恶化,可能导致系统性问题发生时,才能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在此之前,不能依法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能采取舆情提示、风险提示等方式与商业银行进行协调。由于个别商业银行自身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整个银行业负面情况占用了大量的监管资源,声誉风险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声誉的建立、维持等。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没有长期的声誉管理战略规划,声誉管理往往缺乏前瞻性、持久性。没有长期声誉管理体系的规划,就无法谈及全面的声誉管理。

2.4 社会舆论媒体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

首先,员工对于银行来说很重要的就是自媒体的使用管理,自媒体的滥用很有可能会伤害银行声誉,银行要注意对企业员工自媒体使用的管理。建议员工区分私人账号和工作账号,对带有本行标签的微博、博客等其他自媒体要进行备案和管理;明令禁止员工发表本行商业机密、顾客信息,或不当的言论在工作账号上。

其次,网络议论反映着银行服务的不足,是客户意见的表达平台。监控网络从不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造成很多负面新闻无法快速获悉。在客户投诉管理方面较为随意。大多树客户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投诉处理,只好选择在自媒体平台抱怨,进而形成网络议论。因此,如果客户的意见在现实投诉渠道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将减少网络议论压力。

最后,近年来银行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恶化,社会舆论给银行贴上了很多垄断、暴利、乱收费、嫌贫爱富、缺乏社会责任等的标签,对这些标签无休止的爆炒已经给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银行得不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自身形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给银行的经营基础带来致命的打击,累积着潜在风险。

3 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把声誉风险管理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完善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建立小组专门负责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增强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与商业银行战略相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声誉风险的量化和考核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对商业银行的声誉进行综合性评价。其次,对商业银行实际存在的声誉风险制定措施,同时建立声誉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对商业银行未知的声誉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可能造成的损失,并配置相应的资本弥补损失,以保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经营。最后,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度及规则,对员工奖罚分明,奖赏有功的,惩罚无功的。这样,建立和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者的信心,创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维持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吸引高质量客户。

3.2 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

首先,针对声誉风险的认识要从高层做起,高级管理层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提高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上来。其次,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知识,维护商业银行声誉,强化员工声誉意识,建立员工的声誉风险管理体制,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和道德风气,提倡自律、公正、公平、诚信的精神和道德行为准则,减少违规舞弊、虚假宣传和欺骗、误导客户、牟取私利等短期行为,防止员工道德缺失引发的声誉风险。最后,不论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有远见,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事业心,才能将声誉风险管理扎根到实处,让企业发展的更加长远。

3.3 提高监管声誉风险能力

完善的监管对规范商业银行行为相当重要,并对银行经营理念具有指导作用。首先,加强与监管机构以及当地政府间的交流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合规经营、接受监管方面,及时共享信息和交流经验,得到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支持信赖,一起对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其次,建立高效的投诉管理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处理好客户的投诉,同时处理好与内部员工的关系,加强内部团结,提高企业凝聚力,防止声誉风险发生。最后,提高监管部门对声誉风险的监管效率,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对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经营氛围、提高企业声誉风险意识、加强自律、改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3.4 重视社会媒体舆论监督

商业银行要与媒体时刻保持着良好往来,媒体是商业银行和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商业银行要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就必须重视媒体的存在性,加强与媒体的联系。首先,建立正常交往的平台,经常性地开展信息交流,通过媒体对信息的传递和报道,有利于加强利益相关群众的信任,因为媒体本身具有客观性、公允性,对于声誉事件的态度具有公信力。

其次,媒体对信息的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只要出现声誉风险问题,媒体一介入,事件就迅速扩大,情势也直线上升,以至于事件难以控制,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早发现重大舆情动向,对网上非法和过激言论,提前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予以剔除,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通过采取公开澄清、跟帖引导、主动邀请记者深入报道等方式,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及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避免误导公众。最后,商业银行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正面宣传商业银行产品、品牌及各类活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提高商业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在客户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

4 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声誉是商业银行的生命,没有良好的声誉,商业银行很难发展开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媒体环境,和公众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应采取加强的措施来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提高监管声誉风险能力、媒体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改革,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将银行的良好声誉定格在社会公众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薛冬梅.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金融经济,2009(9).

[2] 周旭东.公司治理视角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0(7).

[3] 王妍,王妍松.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探讨[J].管理学家,2013(17).

[4] 张广瑞.浅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8).

[5] 蔡军.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商情,2010(18).

[6] 唐弋宇.浅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9(11).

[7] 陆岷峰,潘晓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8] 杨世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35).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文3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管理框架;构建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然而,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同样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特别是世界三大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其碰到的巨大风险以及风险带来的危害也同时成为全球关注的经济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1]。究其原因,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都是由于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风险管理造成的。风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2]。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良好运行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后,经营管理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当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资本少、盈利水平和营运效率低的中小商业银行夹杂在国有银行中,所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3]。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其风险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在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存住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时间短、运行机制不稳定、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面临的风险所具有的特殊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在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当确定的原则和方向。随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可控因素的激增与越来越大的风险,提高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QL银行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借鉴国外现有商业银行模式及先进经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适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构建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中,我国学者在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特别是防范风险管理、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做出了贡献。冯燮刚等(2005)以风险定价为基础,分别给予预期损失、风险资本、风险偏好等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经济涵义,提出了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4]。王晓春(2005)认为在未来的时期内,有关银行风险案件仍将居高不下,而激励缺失导致的员工积极性不足和内部人道德风险问题将成为违规操作的根源[5]。因此,再造管理架构体制、重塑权利与责任对等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降低目前银行风险管理、遏制金融系统大要案频发的治本之策。董军(2005)认为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防范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他在对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管理缺失、人的风险行为以及风险管理上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6]。有学者认为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相关协议特别是建设信息系统值得借鉴,应当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集中、统一的计量与控制;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制度体系(乔宏军,2006)[7]。李晓宇等(2006)认为应构建一个由组织系统、战略系统、实施系统、监督系统及信息系统共同构建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8]。

有学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实证研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如赵家敏等(2005)将RAROC引入到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中,设计了基于RAROC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型框架,并应用在我国商业银行上[9]。有的学者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如马崇明、唐国储(2003)通过商业银行改革中出现的风险,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当前管理中存在的绩效考核、风险度量、风险管理组织和风险管理模式选择等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全面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10]。

1、全面风险管理含义及框架要素

1.1 全面风险管理含义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文4

论文摘要: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管理风险是其日常经营所需;作为特殊企业的商业银行也有其独特的公司治理,其中,处于公司治理核心地位的董事会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条件下的内部组织体系、银行董事会的责任以及全面风险管理(trm)框架下的董事会责任确定,笔者认为,董事会责任的确定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高屋建瓴”的一步棋。引领统筹着风险“险情”的顺利上通下达,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知,但少有将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进行单独研究。风险管理在于避免和减少公司经营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而,我们所讨论的公司治理实质上也是在行使着风险管理职能。有人提出。在经济迅猛发展和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公司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成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马颖,2006)”。处于公司治理核心地位的董事会的关键作用则不言而喻。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风险状况尤为突出;银行体系仍是现代金融业的主体,银行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及其实现问题值得关注。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董事会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与董事会的关系

1999年,由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icaew)以尼格尔·特恩布尔维主席的十人工作小组公布的《内部控制:综合准则董事指南》首次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提并论.为公司及其董事会提供了明确、具体、可行性强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例如.“风险管理是董事会的集体责任……董事会最终要对内部控制负责”等(胡彦燕,2003)。2003年。特雷德韦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讨论稿,将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层次、部门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马颖,2006)。

风险管理做不好,董事会负有相当大的责任。2002年美国《财星》杂志调查美国企业失败的原因,大部分都与董事会及ceo的决策失误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一般企业中(特别是西方国家)风险管理成为了进行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负有决策与监督职能的董事会在其中起着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是风险的“聚居地”,商业银行尤为突出。风险管理早已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渗透入银行的各个方面。

一般地,商业银行不但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等市场上普通企业都将遭遇的风险类型。由于其经营货币流通的特殊性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形式表现显著。历来是有关商业银行研究的重点。从内部机制上严格控制风险的滋生与扩散是银行管理的重要课题,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对风险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责任分析

为了同时在制度与机制控制、职责履行上贯彻风险管理,并基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考虑,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责任可以主要从内部组织体系与职责分配两方面加以实现。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下的组织体系

一个合理、科学、风险严控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可以被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董事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层.制定和处理有关风险的战略级事务,决定和引领管理层和基层的风险管理工作方向;第二层,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独立于日常交易管理的实务部门,作为专门的组织负责具体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工作的协调、实施,它的两个分部——战略组和监控组,分别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制度、风险度量模型和标准的制定及具体管理实施。监督控制经济主体内部金融风险和评估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业绩等;第三层,业务系统,与整个经济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状况直接相关。具体负责本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操作,它既与第二层级的风险管理部相独立,又与其建立有机联系,执行风险管理不制定的有关风险管理制度和策略,并给予支持和协助,如及时向风险管理部汇报、反馈有关信息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部组织体系见下图所示:

图中。董事会及其领导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处于第一层级,统领着整个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质上.组织体系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仍然需要岗位之间与部门之间的制约.通过内部稽核来进一步完善此类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风险管理。

(二)银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责任

在组织上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但若没有一个很好的明确责任的机制.风险管理将成为空壳。各商业银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责任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例如.中国银行的董事会章程中规定了其在市场风险限额、信息披露政策等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中国银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风险政策委员会”(相当于前文提到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规定有四点:评估和监督本行风险管理政策及内部控制政策(包括信贷政策)的实施;监督已确立的风险敞口,监控和评估本行风险偏好:审查本行法律与合规事务程序的有效性和监督其实施;审查及批准超出授予本行行长信贷审批限额的信贷决定等。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则在其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里附设了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其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限定为:审核和修订风险战略、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流程,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确定可调整风险资产预计损失的估算标准、方法及风险拨备提取比例;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组织方式、工作程序和效果,并提出改善意见等等。

亨利·范·格罗与索尼亚·布雷约维克·布拉塔诺维克在《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一书中明确、细致地列举了12条商业银行董事会的主要责任,它主要包括:为每个风险管理领域制定清楚的原则;设计或批准一种明确每一个层次的授权及责任的公司结构:评估和批准可清晰量化可接受风险或可详细说明安全运营银行所要求资本金的数量和质量的政策:确保高级经理有效地开展必要的识别、测量、监控银行金融和操作风险的步骤:制定报告的内容和频率;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对政策和程序已执行进行检查;保证良好的人事和薪酬制度以及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挑选一个主要由非执行性董事会成员组成的委员会,以决定执行性董事会成员的薪酬,等等。

从以上中外商业银行对董事会风险管理责任的确定可知,中国商业银行对董事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限定一般是紧密围绕着银行业务中的风险多发点、组织结构中的风险易发区来制定的;而国外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风险管理职责中,例如工作环境、执行性董事会成员的薪酬等皆在考虑之中。这体现了中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者们对于风险管理具体范围理解的差异所在。国外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风险管理责任较为广泛。这或许能为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提供一种思路,让董事会“插手”工作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可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trm框架下的商业银行董事会

起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全面风险管理(trm)是现代风险管理的新发展,目的在于使金融机构在面临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时能应付自如,加强人们对风险因素的全面认识。其全面性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其他组织和部门的通力配合,董事会具有决策、统筹、监督等突出作用。

(一)当前银行业实行trm的要求

2003年7月,美国著名专业机构coso的委员会颁布了面向所有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它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全面风险管理旨在识别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已有人开始提出“全面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认为“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构成了企业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王伟、朱燕空,2007)。

一般认为.针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状况,2004年6月公布的《巴塞尔辛资本协议》已包含了对商业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为了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肆意传导、严控损失规模的扩大,保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实行从上至下的全面风险管理不但有利于银行自身.更是一国金融业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trm框架下的董事会责任分析

严谨而全面的国外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值得借鉴,其中对董事会责任的明确、具体的确认可谓是其中的关键。通过对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责任确定来保证商业银行决策层风险管理的正确性,从而产生整个银行管理风险的精确导向与严格监督控制体制,助推trm的有效施行。

董事会首先必须要有清晰的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明确定期检查控制责任。定期评估长期资本金持有计划等;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方面,国外大银行通常规定董事会等高级管理层对分支机构的业务风险、管理风险实行实时控制,尤其是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监控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等:拥有健全、周密的基础性综合数据库,掌握关键风险检测指标,做出合理领导决策,并监控风险的隐发性,当风险头寸超出界限时要求相关人员做出解释(这包括对董事会成员或其他相关群体的信用授予、重要的信用风险暴露和足够的准备金提取)等。

trm框架下的董事会责任确定的关键在于更为细致、全面地统领商业银行运营的风险管理。不单包括对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监控与一些重要决策的制定,更在于设计一套完备的银行全面风险架构,在既定的风险管理目标下实时监督、严格控制,从空间、时间以及可量化的维度上掌握银行自身的风险状况。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文5

(一)银行业安全网及审慎管制理念

1.银行业安全网的构成

银行安全网是政府用以防止银行业因不利冲击所导致的传染性挤兑破坏的一组政策机制设计。它包括存款保险[隐性的和明确的]、审慎管制政策、最后贷款人政策以及资不抵债银行机构的处置等政策。这些政策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银行资本损失,和由于银行或银行业失败造成的普遍性脱媒(Disintermediation)。我们可以把银行业安全网视为一系列断路器,用以防止因个体银行的问题在整个银行体系的传染。安全网由五个断路器构成,这些断路器在银行业危机演进的各种不同状态下触发。

其一,执照功能(Chartingfunction)。执照功能就是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管制。通过任职资格的准入管制,监管者可以甄别缺乏审慎经营理念、不胜任或不诚实的银行所有者及其管理者,防止这些不适宜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进入银行业,从源头防止了由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过度风险偏好和不胜任导致的银行风险暴露。这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其二,审慎监管。审慎监管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第二道防线。主要防止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从事导致银行资不抵债的过度风险操作。审慎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资本充足性管制、资产负债比例监管等。资本充足性管制已经在国际银行业达成一致,成为国际性的行业监管标准。其主要的功能是约束银行的杠率风险,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缓冲,以应对非预期的损失。从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史看,资本充足管制主要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总量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权重资产的比率。此外监管者还应用风险权重资本要求、资产风险集中限制、资产投向限制等控制资产风险。监管者通过检查评价银行机构的内控制度和业务管理的操作程序,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以及资产损失储备等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审慎监管是银行业安全网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一定程度上,银行机构的经营失败意味着审慎监管的失败。审慎监管的职责就是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出银行机构的风险症结所在,防患于未然。

其三,风险处置。在审慎监管未能防止银行机构损失风险暴露的情况下,即在银行资本净值变为负值和造成存款人损失之前,监管当局要采取及时果断的处置措施。一般地,处置措施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监管者接管、停业整顿、购并及清算。监管者必须在问题银行的权益枯竭之前,迅速采取中止的办法,防止损失进一步加大,才能有效地消除存款人的挤兑动机。

其四,存款保险。如果监管行动没有及时实施,银行已经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能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并且消除了存款人挤兑银行的动机。存款保险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明确的存款保险和隐性的存款保险。明确的存款保险体系是一种公开的制度,明确规定从有资格银行机构征收保险费,如果银行机构破产,保险人将按照存款保险合约替被保险机构偿付存款人。隐性存款保险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只是政府对危机干预的一般性承诺,至于干预的程度、范围在事前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种隐性的存款保证之所以能够实施,主要取决于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即存款人相信在银行丧失偿付能力时,国家领导层具有政治动力救助银行和偿付存款人资金。事实上,即使在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保险,比如“太大而不能倒”。这种隐性保险主要来自于对问题银行的处置宽容度。事实上,各国从社会稳定或者政治利益出发,已经把存款保险纳入政府的职责范畴。因此,无论政府如何设置存款保险的条文,但事后的保护程度和范围往往超出事前的承诺。

其五,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一,它是用来向暂时存在流动性困难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从世界各国的银行业危机看,最后贷款人政策工具有效地防止了银行业挤兑和恐慌的蔓延。虽然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政策都具有消除挤兑恐慌的功能,但他们在政策实施的时间顺序、应用对象以及政策的灵活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存款保险是一种明确的公开性制度,是一种以合约形式规定的事前机制。而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种隐性的,可以相机抉择的事后机制。

2.安全网的目标

关于为什么要设立银行业安全网,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基本一致的观点,即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高杠率和价值不透明性,使其容易遭受特殊风险,而且银行业的风险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这个观点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肯定。银行和其他企业一样,在经济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功能,但银行又不同于普通一般企业。一方面,银行为整个社会提供信用资源,并且管理着整个社会的支付活动,因此,银行业部门发生的问题对其他行业部门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银行信用供给和支付体系的破坏将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瘫痪,其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银行业具有恐慌传染性特点,容易导致系统性挤兑。因此,在理论上,银行业的特殊性证明了银行业安全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银行业安全网的主要目标有:

一是隔离银行风险的溢出效应。关于银行失败对经济部门的影响,特别是关于银行损失对非银行企业产生的潜在成本,已经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经济学家们认为,银行间的信贷是不完全替代的,一个银行的失败会减少那些依赖其信贷供给的一般企业的价值。就是说银行与企业通过借贷关系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银企关系以及市场相关信息,随着银行的退出市场,不仅银行的行业价值随即消失,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失去了与该银行相关的价值。该银行要想获得其他银行的信用和贷款支持,除了必须履行各种严格的信用审查过程外,还必须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相互了解和合作的过程,其成本是相当高的。

此外,银行资本损失又会导致信用收缩。Calomiris和Wilson(1998)提出了一个银行资本压缩模型,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业资本压缩的情况。他们认为,在没有政府救助的情况下,存款人会要求银行把违约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银行通过限制资产风险和保持充足的资本缓冲来满足这个要求。当资本发生损失后,银行必须补充资本或者降低资产风险。因为补充资本的成本很高,银行一般采取收缩信贷供给的办法。为此,银行安全网通过一系列的管制和救助措施,把银行信用供给与对银行资本的不利冲击的效应隔离开,既避免了银行借贷下降的社会成本,又防止了外生性和内生性不利冲击的潜在效应。

二是防止银行系统性挤兑。银行高杠率资产负债的特点,无论是实际的经营风险暴露,还是存款人不适当的猜测,都可能引发对银行业的恐慌。银行作为代表性监督人,其主要的收益来源于信息成本的节约。这种信息优势的代价是存款人对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缺乏。因为银行资产组合风险和清偿能力是银行的私人信息,因此,不利的宏观经济冲击,或者个别银行的风险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银行业潜在的普遍性问题的信号。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造成公众丧失对银行业的信心,其后果就是传染性的挤兑。银行安全网通过把银行与挤兑风险的隔离,消除了存款人提前撤资的动机,不知情的存款人因存款保险而安心,他们相信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从政府获得偿付。从而有效地限制了银行业部门内生性衰退,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效率。

三是保护存款人利益。

3.安全网的设计理念

关于安全网设计问题,马戏团管理者设立保护网是最好的隐喻。马戏团管理者设立保护网有两个主要目的:直接的目的是保护杂技演员和观众,其间接的目的是能够让观众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欣赏节目。安全网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能够鼓励演员审慎风险操作。一个国家的银行业安全网与马戏团安全网十分相似,至少具有四个共同点:第一,与杂技演员一样,银行机构从事的也是一种风险性的业务交易,任何一个致命的错误能很快使其失败或者结束其存在。银行业安全网不仅要保护特殊的存款人,而且要激励个体银行机构承担与经济效益业务相关的风险。第二,正像马戏团管理者所做的那样,管制者必须防止过度风险操作,必须权衡安全网所产生的收益及其成本。

我们可以把银行安全网视作一个合约互联网。他们是产生成本和收益的多维政策框架:①保护银行机构免受意外的无偿付力;②限制银行故意的过度风险操作;③防止和控制银行挤兑破坏;④监测和处理无偿付能力银行;⑤当无偿付力银行关闭后,处理损失。第三,银行业安全网的网线把监管者和银行风险承担者打结成一个互动增强的合约织网。织网上任何一点设计缺陷或故障都会危害网络的整体效力。因此,管制者必须充分衡量和管理网络的每一组成部分可能产生的风险操作激励及其社会成本。第四,即使设计完美的安全网也会发生意外失效。监管者必须经常研究修订和不断发展管制政策。总之,一个国家的银行安全网是涉及多个团体职责和义务的合约网,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信用工具。为了网络各利益团体激励相容,网络的设计必须周密而精确,必须随着市场、法律、政府、伦理或者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不断演进。

(二)安全网结构中的资本要求管制

在安全网的结构中,资本管制要求作为一项国际行业管制标准,其潜在功能和作用也正在得到理论研究和监管实践的不断控制。审慎资本管制要求的理论内涵及潜在政策效应,审慎管制政策之间的理论关联及相互效应反馈应该成为银行安全网政策设计的关键。

1.审慎管制的核心:资本要求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在银行业安全网框架结构中,审慎监管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第二道防线。从银行业管制的角度看,银行业能否稳健运营,关键取决于审慎监管是不是到位,也是检验审慎监管有效性的砝码。一个银行从进入银行业开始到演变成问题银行,无论从管理上还是从风险选择上,其风险变化有一个积累和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审慎管制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或者采取有效的管制机制遏制其过度风险选择行为,审慎监管就可以有效地切断风险的延续和不断恶化。

因此,银行业安全网是否有效,关键的环节就在第二道——审慎管制是否坚固。同时,只有审慎管制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业的稳健安全运行,才证明了银行业安全网的有效性。同样,在审慎监管防线的监管政策组合中,资本要求管制又是管制政策组合的核心。正如我们在第二节分析的那样,资本要求在银行业审慎管制中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在险资本效应抑制了银行机构的过度风险选择行为;二是吸收意外损失。因此,资本充足性可以用来衡量一个银行机构经营是否稳健和风险选择行为的一个指示器。从这个意义上说,审慎资本管制不仅是审慎管制政策组合中的核心,而且也是银行业安全网框架结构中重要的管制政策工具。

2.安全网政策的负反馈效应与资本要求

在安全网五个断路器结构中,一旦审慎监管防线被突破,管制者就必须进行风险处置,直至启动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支持。从这个顺序层次概念看,审慎监管和资本要求管制是一种事前管制机制,而风险处置、存款保险及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种事后管制机制。事前的审慎监管和资本要求管制是预防性管制机制,其目的是切断银行机构利用安全网的通道,节约安全网成本。因此事前管制机制对事后管制机制具有正溢出效应。而事后的管制政策对事前管制政策又具有负反馈效应。当一个银行机构失败后,如果政府出于社会的或者政治的利益,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实行救助,允许资不抵债银行机构继续运营,那么,这种事后的管制宽容就会对银行业市场产生不当的效应反馈,银行机构就会充分利用私人信息优势,采取各种可能的办法对付监管者,失去了规避风险的主动性,比如持有不实或不足的资本水平。因为他们清楚,监管者要关闭资不抵债银行机构的管制规定是一种不可信的威胁。因此,安全网政策的协调组合和前后呼应成为审慎银行监管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一个失败的银行,管制者可以选择关闭政策,也可以选择救助政策。中央银行同样也可以要求银行以外部股形式持有最小资本水平。中央银行在选择最优管制方案时,既要考虑管制政策对银行所有者风险操作激励的效应,还要考虑关闭银行所产生的损失效应。一方面,对银行实行救助政策会诱使过度风险操作形式的道德风险行为;另一方面,增加了银行所有者的持续盈利的专营权价值,因而诱发风险规避激励。在银行资本结构中,外部股的存在为银行与失败之间提供了一个缓冲隔离。然而,外部股的发行又会导致银行所有者股权收益减损成本。在没有最小资本要求情况下,银行资本的私人最适水平,就是说银行外部股发行数量随管制宽容下降。从管制的角度看,银行资本和管制宽容应该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宽容度会诱使更大的道德风险,同时可以用较高的最小资本要求来抵消。这个关系表明,应该把资本管制要求政策和关闭政策进行组合设计。

(三)对我国银行业安全网设计的基本启示

1.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分析

除了财务风险外,中国银行业的治理风险和道德风险事实上非常突出。首先,中国银行业与政府的关系一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过去,中国银行业一直由政府经营。直到今天,政府的干预似乎始终没有消除,没有经历过严格的管理和监管。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主要按照行政区划设置,银行的分支机构与行政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央银行与银行机构不能按照经济原则决定资产的分配。这种银行业体制不仅损害了银行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性,而且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直到今天,这种道德风险惯性仍然没有消失。心管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跨区中央银行,这种惯性引致的道德风险仍然存在。

此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政府管理,城市商业银行由所在地政府控股管理,农村信用社几乎没有真正的资本金。事实上,除了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这些银行机构都面临着所有权缺位问题。“国有”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拥有银行的股份,反过来,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所有者的责任。实际上,这又意味着真正的所有者并不存在,人人享有所有权,但人人没有监督的激励。银行实际上完全由政府委派的管理者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因此,银行所有者的国家和银行的债权人——存款人,都不清楚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

监管仍然没有步入国际银行业规范的银行业监管。尽管中央银行从1995年开始了由对银行业的行政管理逐步向与国际银行业监管接轨的方向的转变。其原因为:第一,尽管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在1995年就颁布了,但面对行政体制的惯性影响,实际监管操作始终也没有真正依法实施。第二,因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央银行始终不能平衡这种权力。第三,因为大部分银行机构存在资本金不足、资产质量差等问题,很难按照国际银行业统一标准实施监管。

道德风险问题。虽然中国没有实行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由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原因,中国对存款的隐性保险承诺事实上与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存款人而言,不管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以及其他存款机构,在存款人看来,都是国家的化身,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声誉。他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事,国家会全额偿付他们的存款。因此在中国银行业信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他们既无能力也无动力去关心银行的经营状况。对银行而言,由于不良资产是政府干预形成的,信贷资产的配置也是政府决策的,因此,作为经营者的银行,没有动力去选择和监控贷款人。此外,中国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尚未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这些都为银行内部人控制创造了空间。在这种资金软预算体制下,绝大多数贷款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普遍较差。对借款人,尽管中国颁布了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尚未建立起来。企业从银行借款似乎从来不考虑成本和充分权衡投资风险和收益。总之,银行业道德风险是整个银行业的普遍性风险。

2.政府是稳定的源泉

非常奇怪的是,在不良贷款比率如此之高、潜在风险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仍然运行平稳。存款人不仅没有挤兑银行的动机,反而源源不断地把存款存入银行。根据最新的统计,银行业存款总额超过了8万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15%的速率递增。更为惊奇的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银行业并未受到传染。中国的经济也以8%的增长率平稳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有许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但他们大多是从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债务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樊纲(2002)认为,银行不良资产是国有银行贷给国有企业的一种债务,这些贷款绝大多数是政府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干预银行发放而形成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债务相当于一种政府补贴,因而可以视为是一种准国债。按照这种观点,中国全部国债将等于银行不良资产加上国债。这样国债占GDP的比率达到46%.但这个比率相对低于欧洲联盟的标准。这就是这个银行业在背负这么高的不良资产,却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在经济原因的背后,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被忽略,这就是政治因素,人们也许有意回避或无意忽略了这个重要的解释。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范围由国内管理向全球管理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已经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将加快,业务触角大大延伸,与之对应,风险管理正在由只管国内向管理全球转变,形成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更加注意综合衡量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承担,系统防范在世界任何地区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