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例6篇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文1

一、总体要求

(一)精心组织,积极准备。部门决算是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预算、科学管理收支的基本依据。各单位务必充分认识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部门决算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准备,统筹安排好各个工作环节,确保按时按质上报2012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二)全面准确,内容完整。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理解和掌握决算报表的编报口径,保证部门决算报表的内容涵盖单位全部收支,准确、及时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内容完整,账表、表表相符。不得瞒报、虚报、人为修改数据、形成表外资产。不得虚列支出,随意结转。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应相互衔接并协调一致,部门决算与财政总决算应合理分工并相互衔接。

(三)及时清理,如实填报。各单位要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预算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和各项缴拨款项。凡属本年的各项收支要及时入账,支出要按规定渠道如实列报,最后按规定进行年终结账。

(四)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部门决算报表的分工和责任,严格按照统一的填报要求、操作程序、数据管理要求完成部门决算报表的汇编任务。

二、编制范围

(一)单位范围:列入2012年度财政预算编制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具体包括:

1、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2、纳入预算编制范围的各区属国有企业。

3、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经常性缴、拨款关系并按规定应向财政部门上报决算的其他单位。

(二)资金范围: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但不包括偿还性资金。

三、填报规则

(一)一级预算单位应对部门本级、所属单位和本级代编决算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剔除收入支出重复汇总数。

(二)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列的报表,应填列到最底级的科目。

(三)各单位报表中的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科目及数额应分别与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预算外专户会计实际拨款科目及数额核对一致。

(四)各单位应充分利用决算会审软件,加强数据审核,保持基本平衡公式审核全部正确,原则上无逻辑性公式错误,核实性公式有错调整,无错保留,并在填报说明中进行说明。

四、报送要求

(一)各单位应及时做好报表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在确保数据审核无误的基础上,各单位将填报说明、分析报告等电子文档附加在决算软件的“上报文档”中,同决算报表数据一并传出,并于2012年1月12日前报送区财政局国库科,书面材料待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另行报送。

(二)本套报表的填报和分户录入的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的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三)正式上报的部门决算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按照上报文件、填报说明、分析报告、决算报表的顺序装订。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文2

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自2003年起,财政部确立了编制部门决算的工作方向。做好部门决算的会审工作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部门决算会审的基本原则

部门决算会审工作本着“全面认真审核、充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的原则,应着重从准确性、完整性和编制说明分析等方面分别预算指标、上年结转、当年收支、年末结余和项目等情况进行审核,保证部门决算编报的真实性、完整性、填报口径的准确性,并符合部门决算编报的其他有关要求。

二、部门决算会审的基本程序

(一)报表编制单位的自我审核

为确保部门决算信息的准确性,报表编制单位应安排人员对报表的编制情况进行复核。担任复核工作的应该是熟悉单位基本情况、会计业务熟练、具有报表编制能力的中高级会计人员。审核的任务有:账务处理是否完整,是否有不动用现金、银行的业务(例如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财政直接支付等)、尚未进行会计核算;预算内外拨款指标、实际拨款数、非税收入上缴数与财政部门是否已经对账完毕;上年度的审计调整是否已经进行了账务处理;报表中有关机构、人数是否已同本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相核对,固定资产数据是否已经同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核对;报表年初数是否已经同财政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上年部门决算的批复相核对;表间勾稽关系是否能够全部满足。由于报表编制单位的审核人员熟悉本单位的基本情况,所以报表编制单位的自我审核是确保上报报表准确性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二)主管部门的会审

主管部门组织的会审可以实行“先审核后汇总”的方式,即先逐个审核所属单位的报表,修改无误后再汇总上报。主管部门组织的会审要做的工作是:拨款指标、实际拨款数、上缴款项的核对;上年结转数的核对;表间勾

稽关系的审核;应该进行文字说明的是否已经进行了文字说明。

(三)财政部门的会审

目前,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部门决算也是实行“先审核后汇总”的方式,即先由财政部门内设的部门预算管理司(处、科)审核部门决算,再由国库司(处、科)组织集中会审并整理、汇总部门决算数据。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上报的部门决算数据主要是进行政策性审核,审核部门决算编报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填报口径的准确性是否符合部门决算编报的其他有关要求等。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的初审意见修改后,再全面审核调整后的部门决算数据,审核汇总数据与基础数据的衔接,全套报表的钩稽关系等。财政部门组织的会审还应保证部门决算与财政总决算收支核对相一致。

(四)会审发现的特殊事项的处理程序

收支、资产负债等上年结转有关数据原则上应与上年年末结余数核对一致,但也允许合理的增减变化(如机构增减、账务调整等)。若需进行年初数的调整,应事先征得财政部门的同意并在编报分析中加以说明。若财政部门不允许进行年初数调整,应视为当年发生的业务进行账务调整。财政拨款表中上年结转数的核对,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详细说明原因。会审完毕仍然还有软件审核报错但是无法修改或者无需修改的地方,全部都要有文字说明。

三、注意会审的技术性钩稽关系和合法合理性的问题

虽然年度决算文件和软件中都嵌入了一些钩稽关系,但是仅仅依靠这些钩稽关系是不行的,人工审核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报表和软件中没有审核公式但是确实存在钩稽关系的数据审核

例如,经营亏损+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结余是成立的,但软件中没有这个公式,并且涉及这个公式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表格中,这是应该人工审核的地方。

(二)反映局部的报表与反映整体的报表存在相矛盾的地方

比如财政拨款收支表和项目收支表其范围是不大于收支总表的,这两张表的全部数据都不应该大于收支总表相对应的数据。

(三)本年度报表与上年的年末数、当年预算拨款、当年财政专户拨款、当年政府采购数、当年机构编制和人员指标、当年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国有资产指标、收费目录等的核对。

(四)与当年的其它报表,如财政性投资基本建设决算报表、财政性拨款结余情况确认表、年度部门预算、国有资产报表、财政总决算报表等的核对。

(五)上年决算批复对上年决算的调整、年度内的审计报告对上年决算的调整是否已经进行了处理,这也是人工审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六)对异常数据(比如年末结余数为负数和超标准数据)的审核。

四、对决算分析的会审

近年来,财政部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对决算的管理,充分发挥决算的管理功能,加强对决算的分析工作。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的决算分析是否全面深入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地区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这也体现了决算对加强预算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决算分析的会审,应把握住下列几点:1.是否能够密切关注宏观形势的变化情况,密切关注本部门、本系统的实际情况;2.是否能够利用决算资料发现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3.是否采用了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进行定量分析。做好决算分析的会审工作将有助于建立部门决算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年度部门决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要做好部门决算工作,仅仅靠两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以有扎实的日常核算工作为基础。预算单位的会计人员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年终对账、调账、结账等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要以更高的标准对年度财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部门决算会审是对年度部门决算工作的一次考核和总结。年度部门决算软件设计得是否能够充分体现财政部门的要求,表格是否易填是否有用,都需要在部门决算会审工作中总结出来。

五、对预算执行情况的会审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文3

【关键词】预算 资金预算管理 资金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何将预算管理的经验应用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一、资金预算管理概述

1、资金预算管理的含义

资金预算管理是指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结合企业当前经营的实际环境,合理预测企业资金的需求量并科学分配资金到企业经营的各环节和部门的管理活动。资金预算的内容,包括资金流入、资金流出、资金多余或不足的计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筹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等。资金预算实际上是其他项目预算有关资金收支部分的汇总,以及收支差额平衡措施的具体计划。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能够保证企业某一时点或时段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而资金预算则真正动态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余缺。

2、资金预算管理的意义

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资金管理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准确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具体说来具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1)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资金预算管理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的跟踪,提高了对资金的内部控制,通过对各预算单位的货币资金、票据、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借款、担保等的预算工作可以有效加强货币资金和金融风险的管理,保证资金活动的有序进行,降低财务风险。(2)提高资金利用率。资金预算的编制过程,对不同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分析比较,权衡筹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优化资金结构,降低了企业的筹资成本。在资金投放使用过程中,通过资金预算使资金的投放按照计划进行,避免资金的无效使用和出现偏差,优化了投资结构,提高了投资的报酬率。资金预算通过有针对性的压缩应收账款、控制存货水平、削减资本性支出等优化了现金流量的质量。

二、我国企业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的时间比较短,在预算体制建设、预算执行及结果反馈等方面缺少实践经验。资金安排上缺乏整体的合理安排和规划。总的来说,当前企业资金预算尚存在下列问题。

1、资金预算缺乏科学性

从编制形式上看,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单独编制资金预算,而是与经营预算混合在一起,具体内容也仅仅包括资金额度需求、周转次数、预计税前利润和资金额度回报率等几个项目,预算与理论脱节,缺乏科学性。从编制内容上看,预算编制以历史指标值居多,缺乏体现对未来预测的指标值,没有认真地对企业的未来活动作评估,预算指标值缺乏客观性。资金预算流于形式,仅仅是数据的汇总,缺少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缺少指导意义。从编制方法上看,目前采用的编制方法更多的是财务核算的方式,缺少财务管理的意义。一些先进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预算的事前控制和指导作用受到影响。

2、资金预算缺乏全面性

资金预算的准确合理依赖于其他项目预算的科学合理的编制。比如,只有经营预算编制的合理,才能对原料需求、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收入等做出合理估计,从而影响到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对资金收支的预测。但由于公司预算管理的起步较晚,公司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经营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参与程度有限,在具体操作方面难以像财务人员那样进行谨慎、专业的估算,导致经营预算结果整体缺乏合理性,进而直接影响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另外,企业仅销售和财务人员参加预算编制过程,缺乏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全面了解,进一步降低了预算的合理性,使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预算管理从参与人员到使用的方法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在这些方面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编制的预算才能更加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只有其他各类预算整体上不缺乏合理性,才能保证现金预算的合理性。

3、资金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度

首先,资金预算的编制不能体现公司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公司业务因资金预算的编制不合理受到限制。为适应资金预算执行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资金预算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这也是资金预算与资金计划的一个重要区别,缺乏弹性的标准缺乏可执行性。除了标准缺乏可执行性外,公司在但对资金预算执行、控制和调整未给予足够重视,公司财务部门对各经营单位经营和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报送公司管理层,但公司管理层并没有对经营和资金预算执行偏差做出处理。对资金预算编制、调整的权力没有进行划分与制衡,一些业务的资金预算编制相对简单,超资金预算或无资金预算的项目由于资金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资金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严重削弱。

三、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措施

1、资金预算编制阶段

(1)完善资金预算编制的管理体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成立多级资金预算管理体制,各级预算单位成立由本预算单位领导负责的预算委员会,下级预算单位对上级预算单位汇报。通过多级预算管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潜降本,提高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使预算目标更具科学性和挑战性,也有利于落实责任。对于存在子公司或者外派机构(比如分公司、驻外办事处等)的企业集团,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将子公司或外派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和预算执行状况及时准确的反馈到公司总部,有效加强整个公司资金的管理和预算的监控。(2)提高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资金预算的编制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上级预算部门制定目标,下级预算部门根据部门实际制定方案,具体的执行部门还需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修正、改善经营预算和资金预算,明确各单位的资金投入和支出。首先,企业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编制利润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细化各经营单位在销售和成本预算方面的编制内容,提高整个公司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进而提高公司对资金需求的预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要经过一个反复修改、反复讨论的过程。各经营单位的预算在初步完成后应经公司财务部审查,然后按照一定的基础进行调整,汇总后报预算委员会审批,如果能将此过程完善成为一个审查一调整一反馈意见一再调整一上报预算委员会这样的链条,最终形成的预算必将更贴近公司的实际情况,增加预算执行中的可操控性。最后,在经营和资金预算的基础上,单独编制更为详尽的现金流量预算将大幅提高公司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公司可在开展年度预算编制工作的初期,要求各经营单位编制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并且在每个季度末编制下个季度的现金流量预算,并及时上报公司财务部,以便财务部做出统一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

2、资金预算执行阶段

(1)细化资金预算。根据年度预算制定月度资金收支计划。由于月度计划中产品价格、销量、原材料价格、采购数量、各种费用等都比较确定,因此月度计划的精确度远远高于年度预算,同时按月份具体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在月末及时对资金计划进行修正,为下月的资金执行提供依据,并将修正的资金计划反馈到各经营单位,规避资金短缺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全年预算的顺利实现。(2)建立目标责任制。各级预算单位根据预算内容的可控原则确定责任人,预算指标细化到责任人。主要责任人负责预算偏离预警和重大事项的即时报告。对公司的资金流转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3)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环境的变化,预算与实际总是有一定的偏差,假如预算不足,经营所需资金仍必须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追加预算。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情况汇报会议,向上级预算单位递交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详细说明预算执行偏差、原因及补救措施。上级预算单位根据分析对下级预算单位提出要求和指导。预算的差异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由各预算执行单位先提出局面报告,于预算期结束后15天内报财务部,财务部汇总后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说明以下内容:本期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产生差异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等。(4)加强资金预算调整的审批。在资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若前提条件发生变化,需要对资金预算进行调整或追加时,必须重新办理逐项申报、审批手续,财务部门按照经董事会批准的各部门的资金预算,合理调配资金,保证资金需要。一般情况下,没有预算的支出要坚决控制其发生,预算项目之间不得挪用。特殊情况确需超出预算,必须提出申请,由公司总裁批准纳入预算外支出。预算节余不能转入下年度。当公司经营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由预算执行单位提出预算修正申请报告,报财务部并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

3、资金预算的考核阶段

(1)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的执行者、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也是预算工作的主体,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预算工作应该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企业的预算工作便无法搞好。“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在制定考核指标是充分考虑到责任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让其对不可控的经济责任负责,使资金控制指标既可执行又富有激励性,还要求考评部门保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态度,对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披露,以加强预算对经营行为的监督约束作用。(2)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和奖惩制度。预算指标必须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考核紧密结合,否则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进行有效约束。考核制度应该明各单位的指标和奖惩办法。定期对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据此对责任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递交人力资源部,作为预算执行奖惩的依据;年终决算并通过内审确定实际完成情况,与责任书目标进行对比,人力资源部按奖惩办法对各责任人进行奖惩。高级管理人员是主要责任人,预算执行情况应与其年薪挂钩,以敦促其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尽管预算工作量较大,但对于成本控制、经济责任考核能发挥很大作用,是企业完善资金管理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袁琳:构筑集团企业资金结算与集中控制的新系统[J].会计研究,2003(2).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符寒峰、周平:实施预算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企业管理,2005(6).

[4] 于增彪:关于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4(8).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文4

开设银行账户

一、设立银行账户的报批。预算单位提出离本单位办公地点距离最近的一家省财政厅确定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一个零余额账户的申请,由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总填制《财政授权支付银行开户情况汇总申请表》后报省财政厅国库处,省财政厅审核同意后通知银行。

二、银行办理开户手续。银行根据省财政厅的通知,按规定具体办理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手续,并将已开设账户的户名、银行名称、账号等详细情况书面报告省财政厅国库处和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国库处,并由省财政厅通知一级预算单位,由一级预算单位逐级通知到基层预算单位。

三、预留印鉴卡。依据省财政厅开设零余额账户通知,由一级预算单位将一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填写的“预算资金拨款印鉴卡”,交省财政厅国库处办理预留印鉴卡和印鉴卡变更事宜。

四、特设专户的的开设。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批准,预算单位需要开设特设专户的,按上述程序办理开户手续。

下达预算

一、确定年初预算控制点数。

二、批复部门预算数。

三、下达专款。

申报用款计划

一、确定财政直接和授权支付范围。省财政厅国库处和一级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商预算单位,在预算单位编制年度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确定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及具体项目,由省财政厅批复一级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根据省财政厅的批复,将不同支付方式的具体支付范围及项目,逐级批复基层预算单位。

二、预算单位报送用款计划。基层预算单位根据省财政厅下达的年度预算控制数或批复的预算数,以及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按要求编制并逐级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报送季度分月用款计划(在预算指标批复前,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指标批复后,根据预算数编制)。一级预算单位按预算管理级次审核、汇总编制所属单位季度分月用款计划,分别于每季度最后月份的1日前(12月、3月、6月、9月,下同),将下个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报省财政厅国库处。

三、财政部门批复用款计划。省财政厅国库处根据预算控制数或批复的预算数及库款预测情况,正常经费按均衡拨付的原则进行审核,专项经费等在征求财政厅各部门预算管理处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汇总编制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并于每季度最后月份的20日前,将各部门下一季度的分月用款计划(含基层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明细表)批复到一级预算单位,再由一级预算单位逐级向基层预算单位批复。

四、登记录入用款计划。省财政厅、预算单位按照规定的权限,登记录入财政部门批复的季度分月用款计划。

五、用款计划的调整。用款计划一般不作调整,若年度预算执行中发生追加、追减预算指标,或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用款计划的,由一级预算单位审核同意后,在用款月度前10个工作日报省财政厅国库处,省财政厅在收到用款计划的7个工作日内批复。

办理财政直接支付

一、报送用款申请。基层预算单位根据省财政厅批复的直接支付用款计划,按款、分项目填写《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属于工资支出的,须附省编办、省人事厅审核意见和有关人事工资信息;属于工程采购支出的,须附财政部门投资评审意见等政府采购文件;属于物品、服务采购支出的,须附相关的政府采购文件。经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总后、填写《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附《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及相关附件报省财政厅国库处。

二、财政直接支付资金。省财政厅审核并受理预算单位的用款申请,开具《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书》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分别送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和银行,银行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将款项直接支付给劳务或商品供应者,并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进行清算。

三、资金支付信息反馈。银行办理资金支付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发一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作为预算单位收、付款凭证,据此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四、工资和政府采购支付。工资和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按上述程序逐步规范,具体办事程序可继续执行《关于印发〈*省省级行政机关和学校等事业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单位办事程序〉的通知》(云财库〔*〕14号)和《关于转发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财库〔*〕49号)。

办理财政授权支付

一、下达授权支付额度。省财政厅国库处根据批准的一级预算单位用款计划中各基层单位的月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于每月25日前,分别向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和银行签发下月度《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由银行在1个工作日内通知所属分支机构,再由分支机构在1个工作日内向预算单位发出《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二、授权支付资金。基层预算单位在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内,开具《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送交银行。银行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及时办理资金支付转账或提取现金;对预算单位超出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签发的支付通知单不予受理。银行每日按实际发生的支付金额填制划款申请,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在《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确定的累计余额内进行资金清算。

三、资金支付信息反馈。银行按规定分别于次日、旬后1日、月后2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向省财政厅国库处和一级预算单位报送日、旬、月报表;向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报送财政支出月报表。

一级预算单位于每月15日前,将所属单位上月的零余额账户支出情况报省财政厅国库处,并单独反映已支取未支用的现金数额。

四、账务处理依据。省财政厅国库处按银行提供的日、旬、月报,按日列报财政支出。

预算单位按照银行签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回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对账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文5

关键词:企业 预算 管理 工作

近几年,随着石化企业各级财务部门陆续进行了部门预算管理、企业采购改革、集中支付等重大改革,财务政策也由积极型过渡到稳健型,会计核算的流程及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在当前财务改革中,企业更要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后,部门编制的预算要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既要反映预算内的收支,又要反映预算外的收支。既要反映财务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又要反映计划部门、科技部门等有分配权的部门安排的资金。总之,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其理论内涵是:部门依据国家、上级企业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提交有关领导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务计划。

一、部门预算的主要特点

(一)从编制范围看。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不仅包括财务预算内资金收支,还包括各项预算外资金收支、经营收支以及其他收支;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还包括企业性基金收支,体现了“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则,也就是通常讲的“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二)从支出角度看。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或单位所有按支出功能分类的不同用途的资金,无论是基建经费,还是各项成本费,或是其他经费,全部按规定的格式和标准统一汇总编入一本预算,可以全面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具体使用内容。

(三)从编制程序看。部门预算是汇总预算,它是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审核汇总形成的。具体编制时,基层预算单位根据本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部门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测算编制,经逐级上报、审核并按单位或部门汇总形成。

(四)从细化程序看。部门预算既细化到了具体预算单位和项目,又细化到了按预算科目划分的各支出功能。经部门或单位汇总后,预算既反映了本部门所有收支预算总额,还反映了收支按单位和项目的具体构成情况,以及单位及项目的收支按支出功能分类的具体构成情况。

(五)从合法性看。部门预算必须在符合国家、企业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按财务部门核定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在呈报上级部门前,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预算在上报前必须报经领导批准;上级按规定程序批准预算后,由财务部门将预算批复到部门,部门再逐级批复到基层预算单位。

二、实行部门预算的意义

编制部门预算是国家和大多数大型企业的通常做法,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公共财务框架的基本要求。我国传统预算的编制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说,一是粗。财务提交有关部门审查的传统预算草案是按收入类别和支出功能分类汇总编报的,有关部门从预算草案中看不到各个部门使用了多少财务资金、主要用于哪些项目、部门预算外资金规模有多大等,不利于有关部门有效地审查和监督。二是迟。传统预算草案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财务部门要与有分配权的部门来回协商,在预算上达成一致意见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致使预算批复时间往往超过法规规定的期限,影响了预算执行。归纳起来实行部门预算的主要意义有:

(一)符合《预算法》的要求。预算法要求预算细化到部门。

(二)有利于有关部门审查和监督。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进一步细化,有利于人有关部门的监督,也有利于审计和职工的监督。

(三)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公正。通过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防止预算分配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

(四)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编制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客观上会要求和促进各级领导强化预算观念,减少追加支出的随意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区别

传统的预算,也称为功能预算。功能预算的编制方法是采取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编制的,其特点是在编制预算时,不以预算部门作为划分标准,而是根据企业的职能和经费性质对开支加以分类进行编制。部门预算是按部门分类编制预算,预算在部门内又根据部门行使的职能不同安排不同功能支出。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预算编制的分类基础不同。功能预算是将预算按支出功能分类,分别测算,最后汇总形成按支出功能分别列示的总体预算。部门预算则是将预算按部门或单位分解,部门或单位将涉及本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按功能分类的资金统一编入部门预算,财务部门将各部门的预算审核汇总后,形成按部门列示的部门预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传统的按功能列示的财务总体预算。

(二)预算涵盖的范围不同。功能预算的编制范围仅限于财务预算内资金收支预算,没有涵盖部门依据国家法律组织的基金收支预算、预算外资金收支预算和其他资金收支预算。部门预算的编制范围则涵盖了预算部门的全部收支,既包括了一般收支预算,又包括预算外资金收支和其他资金收支。

(三)预算管理的方式不同。功能预算是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在财务和各部门均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进行管理,在财务部门是一个机构管理若干部门同一性质的经费,同一部门的不同功能的经费预算分别由不同的主管机构审核和批复。部门预算则是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在财务和部门均由同一机构管理,在财务是一个机构管理一个部门的所有经费,同一部门所有经费的预算全部由一个机构审核和批复。

(四)预算的编制方式不同。功能预算编制过程是自上而下,即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目标的需要,先确定财务总体收支规模和支出构成,把按功能分类的预算控制指标分解给部门,主管部门代基层单位编制预算,层层代编。部门预算编制过程是自下而上,即从基层编起,逐级审核汇总,最后由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形成财务总体预算。

预算编制情况汇报范文6

一、丰台区预算管理主要情况

(一)财政总体状况。丰台区位于北京南城,相对落后于其他城区,财力状况特别紧,支出压力非常大。近五年来,财政收入居城八区第6位,人均可用财力居城八区最后。1999年区财政总收入7.79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16.7%;1999年财政总支出11.31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19.0%;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但收支平衡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市对区的转移支付。

(二)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特点。我区收支预算的安排,既非简单的以收列支,亦非简单的以支列收。收入预算安排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状况估算收入额度。实际执行中,一方面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涵养财源,另一方面狠抓税收征管,应收尽收,所以财政收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支出预算安排鉴于我区财力贫乏的事实,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采取的是厉行节约、适度从紧、有保有压的财政政策,力保各项法规要求的支出增长和政策性增支。在保证政权建设支出外,重点放在、公检法、城市维护和保障支出。

(三)预算编制程序。我区每年的预算安排,是财政部门给各单位布置预算表,各单位按预算表要求申报预算,财政部门在人大批准的大盘子下给各单位批复预算。从程序上说,属于“一上一下”的方式,但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项支出都经历了与预算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反复协商论证,大多数经历了“多上多下”的过程。采取这一方式主要是由于我区财力紧张,这种财力的有限性与各部门事业发展对资金需求的无限性矛盾太大,采取形式上的“两上两下”不易达成供需的共识。

(四)预算编制。1998年以前,我区预算编制内容基本上是预算内的预算,至于预算外及其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财政调控能力十分有限。1998年7月,我区第一批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逐步开始对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在1999年预算批复中,突破了仅批复财政补助资金总量的方式,支出预算区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费。1999年,我区首次编制比较规范的综合预算(2000年),预算批复细化至节级科目,对重要支出(如取暖费、工会经费、失业保险金等)明确到细节批复。2000年进一步细化了预算编制表格,加强了对各单位基本数据的掌握,综合预算提高到法制性高度,对于单位在2001年预算表中未反映的收入一律视同“小金库”严肃处理。

(五)预算管理工作进展。我区预算管理工作从以往的粗放式、预算内外割裂的简单预算,逐步发展为布置早、编制细,综合预算内外等各项收入,坚持零基预算原则的部门预算管理方式。预算安排时间和批复时间都大大提前,从以前的“一年预算预算一年或大半年”到现在基本可以在人代会后及时批复预算。预算管理手段也有了很大提高,1999年开始要求预算单位报送软盘汇总预算,2000年部分单位已可以通过Internet报送相关预算资料,部门预算软件也在一些部门开始被使用。

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财政部门说,预算编制粗糙、模糊,缺乏具体项目和明细资料。

1.由于对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掌握不全不准,造成预算编制粗。财政部门安排预算时首先必须依照法律、按政策规定编制预算,但是财政部门对于政策法规的掌握并不是特别清楚、准确、全面。一方面,对于经费开支规定,政出多门现象十分严重,往往人事、财政、劳动、外事、房管局、房改办、政府、计生、教育、政法、纪检、农业、等等部门都有与支出相关的政策文件。而且各类与预算相关的文件、政策还常常封闭在不同部门、甚至部门的不同人员手里,致使财政部门预算安排常常依据不充分。另外,有的文件、政策本身规定比较模糊,有的已经过时,有的本来就不尽合理。所以这些使财政部门的预算安排依据十分混乱,预算编制过粗也就在所难免。

2.由于对预算部门(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不细,造成预算编制粗。丰台区预算编制逐年细化,到2000年已将预算具体批复到相关节级科目。但是由于对预算单位的人员情况、资产情况、业务活动情况等,掌握不清,预算虽然细化到相关科目,但每一科目具体用于什么人员、什么项目的却掌握不清楚。对于人员经费的预算安排一直不能实现逐人核定,而是简单平均汇总。对于公用经费尤其是业务经费,由于对业务活动的具体开支需要,仅靠财政部门难以进行准确的核算论证,常常是列出一个粗略的包干支出数,至于这些业务经费用于哪些项目,需要用于哪些项目,各项目开支多少不清楚,也不明确批复。这样执行结果有时造成经费浪费,有时还致使一些部门正常专业活动难以开展。

3.由于预算安排的原则立场未彻底端正,致使预算安排粗、不合理。由于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并没有完全摆脱基数递增的阴影,为保单位既得利益在给各单位批复预算时,经常出现安排结余预算的情况。诸如给某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结余几百万元,单位咨询问这几百万元是安排干什么用的,财政部门只好答复是收支预算安排后没有安排完的部分。我区财政十分困难,近年一直面临收支不易平衡的困境,如1999年,我区财政收支滚存结余6264万元,扣除专项结余后的净结余仅为394万元,而财政综合结余却达到了26711万元,财政净结余仅占综合结余的1%.如下图:

可以看出,由于预算编制不合理,致使一方面财政面临收支难以平衡,另一方面大量结余沉积于各单位、各部门,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4.由于预算管理的手段简单,造成预算编制粗。我区预算安排方法采取的仍然是粗略估算、简单平均、硬性包干的方式,方法手段十分简单,虽然易于操作,但往往导致部门间苦乐不均的情况,合理性差。每至年末,有的单位存在大量结余,而有的单位却面临着勉强开支工资,无资金开展任何专业活动的现状。由于预算编制手段的单一,迫于财力紧张,审核支出预算时,往往硬着头皮一刀切式的压低标准定额,多数单位过的去,有些单位就难以度日。所以预算过严、定额过紧、批复不全,致使一些单位频繁打报告向财政要钱,财政部门大量的日常工作围绕着处理资金申请报告,没有精力放在执行预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参与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和项目的选择确定等重点方面,致使财政监督缺位,财政理财长期处于低水平。

(二)从人大审议的角度看,预算草案过粗、不完整,预算调整定义过窄

1.每年给人大汇报的预算草案仅仅是分大类按功能罗列的收支总数,人大进行预算审议时难以触及实质性问题,也无法提出具体修改意见。预算草案表现为“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

2.另外,由于《预算法》对预算收入界定范围仅限于预算内资金,所以给人大汇报的预算草案也仅仅是预算内的预算,预算草案体现的预算不完整性问题十分突出。

3.同时,由于《预算法》对于“预算调整”所规定的范围很窄,仅指“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我区基本上没有《预算法》所规定的预算调整,所以各种频繁的预算追加、增收、增支,支出项目变换等等均由于不属于预算调整,所以均无须人大批准,频繁追加即成为可能。

(三)从预算部门和预算单位看,预算编制粗放、简单、水平低

据悉,国家农业部编制2000年部门预算,报送的预算共259页,仅说明就有7万4千余字。而我区各部门(单位)报送的预算仅10余张表,每张表1、2行数字,绝大部分单位都没有编制说明。财政部门在收到这些预算表经常遇见看不明白和容易误解的情况,有时本着谨慎负责的原则需要反复询问核实。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单位(部门)在做年度预算时,普遍存在经费安排没有可靠依据,随意虚报冒报预算的情况。

1.如我区某单位,1999年锅炉供暖已实行煤改汽,按37.33元/使用面积(目前取暖物价标准)核交了取暖费,申报2000年预算时,却按照55.99元/使用面积列支取暖费,经询问才得知是自行预测了50%的增长。

2.又有一单位,在2000年预算中申报设备购置费科目支出130万元,询问准备购置什么物件,是否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答复是不知道,至于为什么安排了130万元,原因是1999年设备购置费支出了120多万元。

3.还有两个单位,都属于区财政一级拨款单位,但是他们行政上却有一定的隶属关系。对于同一辆车,一个单位拥有产权,且负担了保险费,但该车被调配到另一单位使用,负担的是燃修等费用,但是两单位都按拥有一辆车申报费预算,财政局若核算不细就极易按交通费定额分别安排预算。

4.还有不少单位预算申报不按客观实际,虚报冒报普遍存在。如某单位预算申报取暖面积为1.8万平米,与供暖单位签定供暖合同面积却为1.4万平米,而经过实地核实为1.5万平米,预算申报很不严肃。但对此财政部门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法规和办法制止。

向上述的例子不胜媒举,普遍出现在各单位的预算申报中,亟待解决。

(四)收入预算的安排缺乏性

我区收入预算的安排不是以定量、定性的和预测来寻找增长点,确定增长量,而基本上是一种基数递增型的行政决定式预算。简单的预测总收入的增长幅度,再分解到每一类、每一部门的收入的增幅,行政决定的因素很强。以这种方式来确定收入增长,往往使预算收入的增长脱离实际,且每一类收入的增幅也没有足够依据,整个收入预算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执行只好沿用过去的习惯,运用行政手段,而过多的运用行政手段的结果,必然造成预算编制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产生,从而导致预算执行中的弊端。收入预算的粗放,导致两种后果:一是有时保守的预算安排,致使税收征管不严,财政收入规模和调控能力;而有时过高的收入预算,致使预算的完成依靠行政手段,违背经济发展,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

(五)预算编制时间晚,周期短,质量低

我区预算安排每年都有所提前,但仍然比较晚。1998年由于预算安排晚,直到1999年6月才批复预算,严重了预算安排的严肃性。1999年在10月布置了2000年预算,并于2000年3月批复,基本上是在人代会后及时批复了。2001年的预算安排又有所提前,为2000年9月,但是要求各单位分别在10月下旬汇交,时间仍然过紧,极易造成基本数据调查不清,项目论证不充分,使得预算安排先天不足。总的来说,当前的预算编制还是一种临时性工作,前后不过4、5个月,基本上还是在家里填填表格,汇汇总,既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又缺乏广泛细致的论证,在实际执行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

三、确定我区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的改革方向

丰台区预算管理改革应当本着勇于开拓与稳步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要求界定财政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把应由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做好,果断退出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领域。真正按照零基预算原则细编、早编部门预算,实现财政预算内外等各项资金的综合平衡。建立起时间充裕、科学、操作规范、科目明细、项目齐全、功能完备,与主义市场相适应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

四、对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意见与建议

(一)狠抓基础工作,细化标准与定额,推行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严格用于实践,工作量太大,信息量要求太高,难以实际操作。作为丰台区推行零基预算(主要是指安排支出预算),应结合我区实际情况。

1.首先要建立完备、系统的政策库。大部分人员经费和一部分公用经费的开支都是有政策规定的,首先应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实际安排部门预算时只要掌握了这些政策规定就可以顺利安排。财政部门与人事等部门应联合对出台的各类政策规定进行一次大清理,把各部门各方面与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规定整编收集入政策库,清理过时和不适合的政策规定。政策库要即时更新,动态掌握。把对政策库的整理通报工作作为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改变以往不同政策封闭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手里的情况。专门的负责人员调整变动时需要详细交接,保证对政策库维护更新的连续性。

2.建立详细的基本数据库。在建立好政策库,掌握好相关政策标准后,必须进一步掌握各单位人员基本数据、资产基本数据、业务需要基本数据及事业发展基本数据等。对于人员经费的预算逐步核算到人,区分人的性别、级别、职务、是否有独生子女、是否住平房、是否有多大的子女等等精心核算,摒弃以往采用平均工资、平均补助核定预算的方式,真正实现准确、公正、公平和易于监督。对资产要开展清查,真正把单位的车辆状况、房屋状况、宿舍状况、电话状况、机状况、取暖方式和面积、业务活动情况等等列入基本数据库,动态管理。

3.分类分档,合理测算标准定额。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的,或政策规定比较粗略的公用支出、少数人员支出,进行分类分档,出台相应的标准和定额。2000年丰台区已开始尝试分类分档,制定标准和定额,我们开始可以先制定一个相对粗略些的标准和定额,以后再逐步细化和提高合理性。对于公用支出,要区分项目,进行合理的相关系数,不能简单的一刀切,一律按人均多少分档。因为有的支出与人密切相关的,如邮电费、水电费等;有的支出与物(资产)密切相关的,如费、供暖费等。有的与事(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如会议费、差旅费。还有些可能与人、物、事等多项相关,要分别按人均水平、资产比重、业务特点来测算标准与定额,如办公费,既要结合业务分类,又应结合人数分档。还有些带有偶然性和专项性的支出可能与人、物、事关系都不是明显相关的,如一些非经常性的设备购置费等,简单的按人数制定一个标准与定额可能不太恰当,这就需要按项目的轻重缓急排序,实行必要的项目论证。对于单位的其他经费(指科目)也是比较难确定的一个标准定额项目,但是若不制定一定的标准定额,就很可能成为任意填列、形成贫富差距和不合理预算的百宝筐。对于其他经费建议先按人均水平核定标准与定额,不留标准定额的规范缺口。对于标准和定额的测定,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测算小组,同时邀请预算单位的人员参与,并长期重点监测10来个支出部门,及时了解标准与定额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不断修正。

(二)细化报送人大的预算安排,增加透明度和完整性。

向人大报告的预算的确存在着过粗过乱的情况,即使是专门从事财政工作的人,拿到某区县的财政预算草案,也难以弄清楚财政支出到底用于了哪些方面,投向了什么支出项目。所以,财政部门在布置预算时,就必须细化相关表格,做到充分考虑,严格设计。使一本预算真正反映预算安排情况的全貌,真正做到一目了然。这样既便于财政部门的实际操作,也能得到人大的支持与监督。同时,必须把向人大汇报的预算草案完整化,实行综合预算报告,不再仅仅汇报预算内资金的安排情况,真正把人大报告和财政批复的预算统一起来。既要按功能、也要按部门的说明预算。预算的编制务必到部门、到项目、到人员,报送人大的预算草案应当附表。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使预算的变更必须经过“部门建议-财政审核-政府研究-人大通过”的程序,杜绝频繁追加的发生。

(三)加强对预算编制单位和部门的科学指导

现在,各预算单位和部门的预算管理和编制水平大都比较低,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很不够。所以财政部门在开展财务管理培训的同时,应大力开展对各单位、各部门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的宣传与培训。有关人员经费预算安排的政策也应当与预算单位和部门进行交流与通报,即避免预算部门(单位)无依据申报预算,使预算安排得到更广泛的共识。对于测算的公用经费的标准定额,要通报单位,摆在桌面上,一起推敲论证,避免单位按单位的思路申报预算,财政部门按财政的政策和定额核定预算,致使这种供求矛盾长期的不能达成一致。多向各预算单位、部门解释和宣传,严肃查处虚报冒报预算。出台一定的规约性措施,对于采用虚报冒领方式编制预算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相应的制裁。

(四)科学编制收入预算

无财无以施政,针对我区财力匮乏的现状,必须下大力气确保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稳步的增长。收入预算要彻底摒弃以往简单估算总额增长的行政决定式的预算做法。作为财政部门,应建立收入基础资料库,逐年将收入统计数据及相关经济指标,以及重点税源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整编入库。在对资料的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参照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计划,根据财政收入与GDP的回归方程、弹性系数等数量关系,并结合财政政策的变动调整等诸多因素确定。总的原则还是要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结合推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合理预算。

(五)调整预算编制时间,及时批复预算

预算编制时间的充裕,是实现细化预算的前提。我区预算布置时间已逐年有所提前,应不断经验,实现每年提前1-2个月。逐步把预算编制从临时性工作转变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把业务科室编制预算转变为预算编制部门的专门工作,把闭门造车式的预算转变为深入实际调查掌握资金需要和支出合理性的预算,使预算各项收支都是都是有充分依据,经过了科学论证的结果。切实落实《预算法》规定,保证在人大会批准之日起30日内,批复区级各部门预算。

(六)加强预算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各类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