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论文范例6篇

地理学习论文

地理学习论文范文1

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行,地理教学设计越来越重视与新课程接轨,通过查阅三大杂志地理教学类文章可总结以下趋势:第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两用地理”理念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地理课程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等理念。这些理念在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中不断得到探究和体现,许多教师着眼于探索不同的方法实现新课程理念。第二,地理教学设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在观察三大杂志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后发现,在按例说理类文章里,许多教师探索着基于各种不同理论的教学设计方式。第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三大杂志57篇按例说理类文章中有17篇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数字星球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三维地球仪软件等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今后的教学设计将不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自身发展。

二、地理学习环境设计概述

“学习环境”是指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一种学习状态或学习境况。地理学习环境是在地理学特征基础上运用所有教学资源创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学习,形成空间思维能力的环境。学习环境设计是新时期教育思想和理论变革的产物,是建立在二十世纪以来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展基础上的新学习理论。它是能较好体现信息社会教育特征的一种现代教学设计,旨在创立一种有效学习、积极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能力提高。

1.地理学习环境研究现状

关于学习环境研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许多努力。Hannafin&Land在1997年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要素即心理学基础、教学论基础、文化基础和实用基础。当今很多关于学习环境的研究都建立在这四个基础之上,钟志贤在2005年也提出任何学习环境设计都离不开五大理论视角,即心理学的、教育学的、技术的、文化的和实用主义的视角。情境化思维与真实境脉在学习环境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Brown等认为知识、思维和学习的境脉相互联系。一些建构主义环境提供了宏情境,将相关信息置于或者镶嵌其中,而不是提供孤立的信息。学习环境也重视多种观点的协商和解释,许多建构主义学者强调学习的社会中介,通过探索、协商和解释,理解得以深化。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另一个潜在价值观是个人信念和经验为新的理解提供独特的个人框架。地理学习环境设计研究属于学科学习环境设计研究,目前大部分关于学习环境设计的研究都着眼于通识教育的角度,国内关于学科学习环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地理学习环境设计的研究也较少。

2.地理学习环境研究趋势

学习环境的创建主要有两种关于情境的理论,森杰的实习场理论和莱夫和温格的实践共同体理论。Senge将这种设计看作创设实习场。所谓实习场即一种与真实场地分开的情境脉络,所有努力都是为将真实的活动安置在这个境脉中,学习者遇到的问题将和真实环境下相一致,即一种模拟真实环境的境脉。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和认知学徒制就是实习场的典型案例。莱夫和温格(Lave&Wenger,1991)提出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来体现活动将个体与共同体加以联系的重要性和共同体使个体事件合法化的重要性。罗斯(Rose,1998)认为实践共同体就是具有共同成员介入共同的任务,具有相关的实践和资源,具有没有异议的背景假设,共同人可以写常识和实际理由。笔者认为创建一种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符合地理学特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环境是地理学习环境设计的研究重点,应具有以下趋势:丰富地理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体现学科特性;紧随时代潮流,善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环境;切合新课程理念,促进地理课程发展;不断创新方法和技术,拓展地理学习环境的深广度。

三、地理教学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差异分析

地理教学设计与学习环境设计作为两种预设型地理教学模式,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设计无论起源还是具体趋势都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建构的基础、设计的目标、关注的对象、操作的方法等方面。

四、从地理教学设计到学习环境设计变化动因

1.更切合新课程理念

如果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地理学习环境的设计将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的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能满足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不同复杂程度下加深理解。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论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这些理论就包括诸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制、交互式教学、基于目标的情境、基于项目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和开放学习环境等。尽管在应用范围、技术和方法上这些方式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如何加深学生理解的本质和最适于促进学习的方法的相似假设。另外,地理学习环境是在与实际极其相似的境脉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的这些问题也都与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相类似。因此,学习环境设计所创设的是一种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相契合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取知识与技能不再是学习惟一目标,培养个人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与获取地理知识一起成为地理学习环境所追求的结果。

2.理论基础更合理

教学系统设计建立在客观认识论基础上,受到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由于行为主义力求用外显的行为来解释学习,而信息加工理论依赖于符号认知,集中于有意识的推理和思维,忽视文化和物理的情境脉络,因此教学系统设计是从系统的角度关注系统要素,偏重微观知识的呈现、传递和教学策略的设计,注重学习结果和学生外在行为变化的分析。虽然不同学习环境有不同的理论支持,如情境理论、分布式认知、活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但它们大多建立在主观认识论或主客观互动的认识论上。学习环境的设计是从宏观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认知工具和资源的设计以及学习共同体的设计。这种设计是动态的,没有固定的步骤和策略,以一种框架的、非线性的形式提供一些设计的思想和原则,从理论上来说也更加合理,地理学习环境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3.现代技术不断发展

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扩展,地位日渐突出。首先,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从技术角度分析基于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多媒体。其次,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这些媒体内容的表征是单一的、播放式的、线性的,人们通常把这些媒体只当作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要素,设计者通过比较不同媒体的教学特性、教学作用并结合所讲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为当前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基础,这类信息技术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硬件、软件等为手段。从信息传播角度分析,这类信息技术内容的表征是综合的、交互的、非线性的,人们不再把信息技术只看作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在这种环境中,教室的实体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学习活动可以不分时间与地点在一个虚拟的“电子教室”中进行,数据库中存储有许多与课程相关的辅助教材与练习题,学习者可透过网络更快速与便捷地获得参考资料,与同学交流沟通更趋便利。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学生之间可以匿名方式讨论交流,这里的学生不再限制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而有可能来自不同省区,甚至不同国家。学习环境设计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等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学习环境的优势。

五、思考与总结

地理学习论文范文2

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初中地理的学习离不开问题情境的支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关于知识的学习。合作学习导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使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搜集信息的积极性,促进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保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度。例如,《印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到,关于一个国家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这些知识基本属于常识性的知识,没有理解的难点,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不仅会造成知识的枯燥记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个人所查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设计两个需要搜集信息的问题展开互助合作学习。一是,印度基本状况了解,包括面积、人口、国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等;二是,从以上维度比较印度和中国。教师以比赛的方式展开竞赛活动,开展小组学习。

规则是,各小组由抽签的方式决定发言顺序,发言小组每提供一个信息增加1分,该小组发言结束后,由其他小组补充,补充小组每提供一个信息加2分,得分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教师的设计的问题,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着彼此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着全面,借助小组甚至全班集体的智慧,促进学生个体对印度更加广泛的了解,并在小组讨论中明确中国和印度相比的不同。

二、发挥教师在互助合作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互助合作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组织完成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新课程内容化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导学问题,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方向,其次合作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教师监控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内容学习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偏离合作主题的行为也需要教师提醒及时纠正。例如,在《祖国的神圣土地——台湾省》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一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导学生走进台湾省,然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关于台湾省你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归类,有包括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基本状况;台湾省的文化、风俗习惯、服装的;台湾的历史发展,为什么会产生台湾领土的争端;台湾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发展的特色是什么等,这就将所要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教师指导作用一方面的表现。

同时,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是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逐层展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层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首先将导学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在自主学习后展开交流互动;其次,是各小组对本小组搜集信息的展示,以促进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地疑难和理解误差的地方进行点拨;再次,要促进组间相互提问,内容的相互补充,以真正实现互助合作学习。

地理学习论文范文3

对于初一年级上册的引言部分,本身其涉及的内容应该是能引起学生的普遍兴趣。但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一些新信息,不注重对信息的挖掘和整合,只是满足于照本宣科,学生定然感觉味同嚼蜡,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自然会消失。而如果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给学生拓展、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信息,则可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我在上课之始,就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的片段,伴随着动画片主题歌的演唱:星星眨着眼,月儿画问号,彗星拖着长长的彩虹尾巴来架桥……教师此时给出问题:地理学科是研究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的歌词已经给我们做了一定程度的回答。此外,在教学中,再通过给学生简述“玛雅文明”的形成、毁灭,引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对历史地理的学习兴趣。再如,教学八年级地理上册,针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的内容,我给学生介绍我国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珍稀物种。在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之后,我提出问题:此地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众多的白化动物?这样的问题瞄准了学生的兴趣点,容易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用心去探究地理世界的奥秘。

二、循序渐进,由浅至难培养学生地理技能

学生地理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还很有限,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生实际,对一些繁难晦涩的内容不注重启发引导,不在学生疑难之处加以突破,学生就会思维受阻,陷入对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死胡同。如学生初次接触南极洲的地图时,他们往往对图中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方向判断难以理解,从而产生了新技能的掌握与原有知识能力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学生学好地理技能的瓶颈。此时,如果我们教师巧妙运用直观教具,循序渐进,通过地球仪,让学生懂得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和同一纬线上两地之间的方位,再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南极洲地图的方法和技能,则学生即可突破认知和能力提升的束缚,不断掌握地理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三、创新设计,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些较为复杂的地理技能,往往涉及多个步骤,其中某一步骤或许就是整个技能掌握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这些教学难点,通过创新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克服,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对于“空气受热,会向上运动”,虽然物理学中也有相关教学,但是学生往往还不明就里,为此,我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回家烧水,当水开的时候,揭开锅盖,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学生经过亲自实践,在课堂上,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水开之后,热气腾腾,直往上冒,从而对热空气做上升运动形成了深刻而持久的认识。同样,对于“空气遇冷,做下沉运动”的教学,我则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壁挂式空调,问:为什么空调要挂那么高,这说明冷空气是向哪运动的?学生豁然开朗,对空气遇冷向下运动形成了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更教会了学生面对新问题,如何通过我们身边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去科学地分析判断,从而掌握解决问题、发现真理的本领。

四、学以致用,内化地理学习的技能

技能的培养,既需要我们教师的点拨指导,更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学以致用,将掌握的基本方法灵活地运用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这样,学生地理学习的技能才会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例如,对于等高线地形图,在如何判断山脊还是山谷的问题上,部分学生总结了可做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如垂线经过的地形两侧低,中间高,则为山脊;反之为山谷。类似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了不断升华技能、内化能力的本领。

五、优化训练,巩固地理技能的培养

技能的形成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学生的技能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需要学生的内化,自主地归纳、训练和体会。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优化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通过优选习题,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灵活多变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练习中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此外,教师更要针对学生每次的训练情况,对技能提升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做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学生得以改正。

六、结语

地理学习论文范文4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 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 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 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 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 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附图{图}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 炭、阳光, 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 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 ,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 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 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 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附图{图}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气 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 都表示大气物 气候 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 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 国土规划等都可一一效法。

    二、地理事物演变过程

    地理事物的演变主要包括地理事物时间演变、结构演变、数量演变。虽然这些演变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但 都是有序可循的。

    1、时间演变用序列化 即将事物演变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列, 如地壳演化史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新生代序列。再如植物进化过程、动物进化过程、大气热状况过程、工业布局类型变化趋向等事物均 可序列化,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结构演变用图示法 即用复合图去表象抓实质, 如下褶皱与断层构造剖面图,分析:①从地质构造上 看属背斜的,②从地形上看属外力作用而成的山岭,③钻煤井、找泉水,④修建水库、铁路要注意的问题等。 这样,就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了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的实质。再如地壳结构与地下水示意图、海底扩张与 六大板块构造图、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等均可用此法。图示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附图{图}

    3、数量演变用文换图法 即将地理事物量变的文字陈述转换成图表,揭示地理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趋 势)。如下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图示

    附图{图}

    从图示的A到E揭示城市发展基本规律是:从数量上由少到多,从规模上由小到变大,从城市化看由中心城 市转向郊区城市化。再如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增长、工业增长、环境污染等地理事物数量 演变也可效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事物演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 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 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 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再如恒星和星云、气旋和反气旋、降水类型、两类地下水、煤炭和石油,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等地理事 物特点都可用此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区分事物共性和差异特点的能力。

    2、事物的成因用知识结构图表以果导因法 地理事物的形成必有其因,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也有多 因一果。如下四季更替的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图:

    附图{图}

    显而易见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而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因此四季 更替是多因一果。但相对黄赤交角来说,则是一因多果,因图表内的这些现象均由黄赤交角引起的。同时,由 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又会导致地球上物影、日升日落时刻、温度带等现象的变化,归根结底都 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再如大气水平运动、气温变化、全球淡水危机、自然资源破坏、我国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 村等等事物的成因都可用此法。知识结构图表能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 应用问题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3、地理基本规律用投影演示法 地理事物的规律往往在普遍性中,又包含着局部性。如昼夜长短变化投 影(①—⑤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演示太阳直射点由①—③曲线,揭示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的 普遍规律,包含着由①到②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昼短于夜的局部规律,由②到③移动,与之相反;又包含 着太阳直射点往南移一纬度,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往北移一纬度,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向北移一纬度的局部规律。 太阳直射点由③—⑤则与之相反。通过投影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提高分析太阳直射位置, 日出日落时刻、物影长短变化、气压中心衰盛、地球公转速度快慢、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我国气候特征、河 流进入丰水期或枯水期等地理问题的能力。此法还可以用于气温水平分布规律、风带分布及风向规律、海洋水 盐度分布规律、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降水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等地理事物基本规律。

    附图{图}

    四、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的分布包括自然地理中事物分布规律和人文地理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前者是地理基本规律复 习,这里着重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薄弱的知识,复习时务必加强读图与填图的训练。

    1、地理事物大空间一盘棋 即世界和我国的主要地理事物分布集中在同一课时复习,似下棋逐一定位。 如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重点能源基地、矿产资源、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工业中心、特大城市等地理事物 ,首先师导生填——定位,然后教师批改,错误的地方下一课时予以纠正。世界地理事物分布也同法。这样, 能强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2、同类地理事物分布一线连 即在地物大空间一盘棋的基础上,将同类地物以江河、沿海、铁路线、特殊 线等线索加以串联。如用长江干流由上而下将钢铁基地、特大城市、大型水电站等各自连起来;长江流域由下 而下的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基地等各自连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地物空间排序判辨 能力。

    3、地理事物小区域分割 即在地物大空间一盘棋的基础上, 将一个或几个省区轮廓图分割出来,要求学 生判读图。

    (1)省区轮廓图分割 如右湖北省轮廓图, 要求判读:①宜建的区域性矿产基地,②商品性生产基地, ③自然保护区,④大型水电站等地物。再如辽宁省(煤、铁、石油),江苏省(商品粮基地、自然保护、开放 港口城市),江西省(商品粮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次生林),西藏(水能、地热、太阳能)等省区均可效此 法。这样,使学生提高省区轮廓辨识能力,提高归纳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附图{图}

地理学习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着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当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独立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着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着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

地理学习论文范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文化差异 建构主义 认知 任务型 合作型

[作者简介]闫爱静(1974-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吉林 四平 13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436号)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方高等教育公平性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1B339)的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06-02

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理论在西方得以系统地提出和实践,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意识的参与、控制并加以负责。自主学习理论对于提高学习者主体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步入社会后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目前西方世界非常重视的重要教育改革方法和措施。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根植于西方的自主学习理论所强调的独立性、自主性、主体意识、自我计划、决策和反思能力等因素在我国大学生身上普遍表现薄弱,于是自主学习理论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正引发着不小争议。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自主学习理论如何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本土化融合。

一、自主学习理论概述

1.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自主学习理论最早由法国的Henri Holec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于1979年正式提出,即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的能力”;Little(1991)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进行客观的批评性的思考,作出决策并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其他语言学家和研究者根据不同视角有着其他的提法,如independent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self-access learning 等,但这些概念的本质都体现了相同的自主性内涵:强调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的责任态度和能力。学习者要对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过程中方法和技巧的选用,学习结果的反思和评定等,无论客观环境如何,都要体现出高度自觉性、责任感以及相应的自主态度及能力。

2.自主学习的理论来源。自主学习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 年代提出, 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l)、布鲁纳(Bruner)等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努力下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新的知识体系的建成是学习者与原有的知识体系、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发现和探索从而形成新的论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找到了人类认知周围世界并进行知识积累和内化的客观规律,自主学习理论则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将因此进一步获得关于自身和周围世界更大的自由,是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升华。

二、自主学习理论的东西方文化对比分析

自主学习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欧美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原则,许多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都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普遍的教育目标,并取得了外语教学的满意效果。然而当自主学习理论被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时,其文化的普遍适应性受到质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自主学习理论产生的土壤为典型的西方独立、民主、自由的文化背景,崇尚自我、满足自我需求、追求独立自主的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价值观几乎在所有人心中扎下了根,因而教育过程的独立、自主对于每个人接受起来也是自然和水到渠成的。学习者会自觉地选择学习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有意识地自觉选用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定。

中国自古以来的漫长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剥夺了人们大量自我决定权,一切听命于上级,即君权、父权、夫权。人们总是在自我熟悉的定位上重复着听从、服从、执行的行为,使得人们自我决断的意识渐渐淡化和模糊。虽然新中国的建立,从制度上打破了这种权力压制,赋予人们主人翁的地位,以民主的形式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但人们潜意识里仍然无法摆脱依赖和听从的思维定式。而且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传统如“师道尊严”“孝敬父母”的“敬”“听”“从”思想一直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不断延续和发展。教育过程中学生视老师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对其言听计从,这必然与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产生巨大冲突,或者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来说是个巨大的阻力。于是国内的有些研究者认为,盲目复制这种舶来品并不明智,国外的理智的语言学家也警告把这种学习理论不加以考虑地强加于东方文化,容易犯“教学法上的霸权主义”。很显然,如果找不到该理论在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的契合点,那么自主学习理论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束之高阁,要么将面临照抄照搬、盲目移植所产生的必然失败的后果。

三、对自主学习概念及其与东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由Henri Holec和其他语言学家提出的“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单纯强调了学习者在理想的状态下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理想自控状态,是一种狭义的概念理解,按照这一标准及目标,我国一些研究者曾经在中国学生身上做的所有研究几乎都显示出我国学生极低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结果必然导致自主学习理论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应用的挫败和悲观感,要想科学客观有效地采纳和利用该理论,我们必须对学习者自主概念的范围、程度进一步扩展,使其更具包容性,同时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与该理论的契合点,使其文化适用性更加广泛和具有灵活性。

著名语言学家Littlewood在考虑到自主学习概念的文化适宜性的时候曾指出三点东方特殊的文化传统,它们将影响东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模式及方法:(1)亚洲社会的集体主义导向,即以集体利益和荣誉而不是个人利益为奋斗目标,带着更强的动机与责任感进行学习活动。如为家庭、家族甚至是国家的荣誉和发展而学习,光宗耀祖、振兴国家,一直是我国很多学成者的巨大动力与鞭策。虽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从出于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产生的强烈学习动机来看,与自主学习理论所强调的积极主动地学习来说并不相悖;(2)基于权力与权威的教与学关系,即师道尊严。中国自古以师者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从而实现知识与思想的传播,因而师者的地位和权威一直受到重视与尊重。但是由于我国历史等级思想的局限导致学生畏惧权威、依从权威,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则需要从改变整个社会对于科学、教育及人类自身的科学再认识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对于勤奋的坚定信念,东方文化认为通过勤奋,跟借助天赋相比,同样甚至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鉴于此,我国传统的东方文化传统将使得我国学生产生不同于西方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信念和模式。

除以上Littlewood指出的东方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外,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有很多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他人的学习关系、学习意志力、学习技巧、治学原则等方面广为流传的积极经验及教诲,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熟能生巧”“铁杵磨针”“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这些经验及教诲非常有效地激励我国学生汲取知识,完善自我,不断进步,对自主学习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优势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运用现代科学的课程设计及管理模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四、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学习新模式

我国经济等综合能力相比西方还有很大距离,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并不理想,加之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大班教学带来的弊端不断呈现,因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仅仅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体现,也是迅速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瓶颈问题,更是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切实可行的途径。2007 年7月我国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结合我国的特殊文化特点和国情,确立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学习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要做到两个转变和两个结合:

1.两个转变。第一,教师角色意识和能力的转变。自主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颠覆形式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彻底转变,教师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角、主宰和权威的地位退下来成为辅助者、协助者、设计者。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从意识和能力上同时转变,而角色意识的转变则是前提和基础,这一点对于数千年来一直作为教学权威和主宰的高高在上的教师角色来说并不容易,很多教师感觉无所适从。所以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使教师转变意识是前提,同时还要对新增加的角色责任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学新模式和方法的设计及实施,这对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实践起着成败攸关的关键作用。

第二,学生自主意识及学习行为的转变。学生作为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进行角色转变是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和关键。我国的学生由于历史原因,习惯于听从、执行,并且学习行为多局限于记录、模仿、记忆和复述,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展开课堂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思考、抉择和评判是十分困难的。而且面对我国传统文化里“面子负效应”的问题,以及“重群克己,重他轻己”的思想,学生同样很难主动地把自己展示或暴露于众目的审视之下,所以要想让学生角色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和预测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角色意识上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意识,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把学生的焦虑感降到最低,而且有效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和抉择的技巧和能力。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在能力和成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会呈现正增长。

2.两个结合。第一,任务型与合作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鉴于我国的文化历史背景,我国的学生不适合充当完全自主学习者,我国老师相对于西方教师必须有较多的介入和引导任务,做到不专制和不垄断的同时,又不放任,使学生成为不完全自主学习者。但是这种介入和指导绝对不同于以前的角色代替似的讲解和灌输。与当前众多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分析,任务型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实现教师的宏观指导和掌控,同时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锻炼学生复杂的思考和应用能力。而我国长期以来特有的重群克己的集体主义观念又使学生很难总是作为个体出来承担某种活动角色;相反,小组(集体)合作完成任务可以让同学们感觉更轻松自然、减轻焦虑,同时营造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所以任务型和合作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有效方法。

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课堂上任务型与合作型教学方法的结合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和抉择的意识和能力,为课后相对完全的自主学习活动做了有效的训练和准备,使得学生更快地向完全自主学习者转变。而课后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序延伸,也是实现自主学习实践、培养自主学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终目标的必要而有力的保障。

当然,课后自主学习需要有强大和物质和技术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投入的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已经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自主学习中心,但是规模和人机比例远远无法与西方相比,所以结合我国国情,有效利用现有的设备支持,设计和布置要求学生独立选择、完成、评判和反思的学习任务,并加以监督和指导,做好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课后的有效衔接,将大大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自主学习理论无论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还是对于整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然而切实与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进行教学大纲的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开发才能保证其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有效实施并获得成功。这种结合应该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宏观及微观环节,其影响力甚至有一天将波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李红.学习自主性与中国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3]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4]戚宏波.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7(6).

[5]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7]Hedge 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OUP,2000.

[8]Holec 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