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例6篇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文1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和市委市政府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全面落实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任务,高水平推进我市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历次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工具手段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高效协同构建教育数字化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区域教育治理水平,优化教育服务,力争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改革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立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智治、综合集成、注重应用、唯实唯先。

(一)上下联动。积极对接省、市工作专班,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桥梁作用,实时跟进落实全省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总体安排和任务要求;研究各层级数字化改革的场景需求,加强对县(市、区)和学校的工作督促与指导,将数字化改革推进到教育系统的每个角落,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场景化建设应用有机结合。

(二)左右协同。密切对接市级数字化改革相关工作部门,结合市数字化改革的任务要求,推进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实现市级层面的应用与数据共享统一规范、互融互通、综合集成。

(三)融合创新。从教育实际和教育规律出发,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教育理念、制度、技术、方法、应用、模式等方面创新,满足教育发展需求,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系统推进。聚焦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坚持全省教育系统“一盘棋”,运用系统性思维、系统方法在教育领域的网络平台、场景统筹和数据标准等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步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数字化改革。

三、改革目标

突出丽水教育整体智治,与全省同步推进“教育魔方”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治理、教育教学、民生服务广泛深度整合。教育行业数字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应用日益成熟,贯通各教育阶段、覆盖各治理场景的教育大数据逐步丰富,适应数字时代的全民学习体系持续完善,数字化、空间化、一体化的教育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一年出成果”:2021年底前深入梳理核心业务,跨部门业务一件事集成。完善“浙里办”服务事项,搭建“浙政钉”工作平台,优化“丽教钉”内部应用集成,丰富教育数据仓,建成教育驾驶仓,已有信息系统和服务事项接入数字社会系统等数字化改革窗口,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

“两年大变样”: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教育领域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数字交换与共享服务体系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应用建设指导,推广全民数字学xxx台应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全社会体验教育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果。

“五年新飞跃”:2025年底前,教育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基本覆盖,形成上下贯通、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局面,教育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取得突出成果。

四、改革任务

根据“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目标要求,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建设原则,贯彻全省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和教育魔方“136X”架构体系要求,完善“两掌”和“四横四纵”建设,推进我市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现教育行业“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

(一)发展数字教育新基建

1.教育行业云网端一体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信息网络技术,做好教育系统行业云与政务云、视联网,教育专网与政务网、教育无线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省厅行业云网一体化建设,实现“多云融合、多网互通、多端智联、应用支撑、统一管控”的教育现代化网络及应用框架体系。

2.丽水教育数据仓建设。建立数据标准规范和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建成面向市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服务的教育数据仓,加强共享开放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大数据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实现教育数据动态汇聚,授权使用,以教育数据共建共享促进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

3.“丽水数字教育”综合平台建设。加强一体化应用支撑体系建设,统一教育系统用户身份认证体系,整合教育应用系统,建成“丽水数字教育”综合平台,实现教育现代化评价与监测。

4.深入实施智慧校园建设。优化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建成一批基于新基建的智慧校园示范校。积极推进新型教学空间(含创新实验室和学科教室)的建设和应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进一步完善精准教学的支撑和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强化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构建家、校、社沟通新途径,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5.打造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健全教育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优化应急处置工作指南和处置流程图。强化网络管理员、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全体教育师生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态势分析和预警工作,提升网络与信息的防护能力。形成严密可靠的应急处置、网络安全协调防控、指挥调度为一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基础设施、教育数据、业务系统、信息内容安全。

(二)构建教育整体智治新格局

1.提升“掌上智治”应用能力。按照“数据融合、流程再造、业务协同、系统重塑”的要求,进行核心业务梳理、跨部门一件事梳理,进行场景化应用梳理,推动教育领域业务数字化。优化“丽教钉”教育内部支撑服务体系,加强“浙政钉”、“丽教钉”两个掌上(前端)平台建设,提升“浙政钉”机关内部协同办事应用水平,促进教育行政智慧管理。打造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的工作协同场景,充分利用“浙里办”、“浙政钉”、“丽教钉”,推动“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综合应用集成。

2.实现数字教育智治一张图。根据教育数据仓和花园云(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围绕教育治理现代化应用需求,建立以关键指标驱动的市、县、校、班、生(师)五级的可视化应用视图,形成集教育决策、数据分析、动态展示、研判预警、综合应用等功能的教育驾驶仓,实现教育评价与监测现代化,呈现教育智治数据大屏,形成教育智治和民生保障一张图。

3.构建数字教育现代化监测体系。通过多部门协同,开展招生预警、校园安全、疾病联防联控、研学实践、民办培训机构监管、教育督导、健康监测、智慧食堂(同菜同质同价)、学业水平监测、安心上(放)学等教育全领域应用和业务数字化,有效集成监测数据,打造教育治理现代化评价体系。

4.创新数字教育应用项目。优化丽水教育人事管理系统,探索数字化教师学院建设,推进教师积分制管理和教师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市、县、校、组四级教研体系,构建教师培训、教学研修、教育科研、教师评价、成长规划、资源管理等业务模块,实现教师教研一体化、区域协同研训、教师成长智能规划,打造市、县、校、组四级教研体系,形成师、校、县、市四级分析决策数据,获取学校、教师的教研训发展画像,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成长、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三)提升教育民生服务新体验

1.推广“学在浙江”应用。根据省教育厅和市发改委的统一部署,省市县协同完成“学在浙江”、数字社会系统等平台建设与应用部署。推广“学在浙江”应用,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帮助老年人积极融入数字社会,打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

2.提升掌上办事服务水平。在“最多跑一次”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成果基础上,优化“浙里办”面向社会教育服务事项,围绕入学入园、教育缴费、教育资助、放学后托管、中高考优待、学区预警、民办教育信息服务等民生服务体验。推动证明办理等服务事项智能“秒办”。

3.培育“X”个场景化应用。以花园云为基础探索教育领域场景化应用建设,以数字社会平台为基础,协同推进未来社区与数字乡村教育服务。借助数字化改革建设应用新动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四)打造教育教学服务新模式 

1.数字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奖励机制,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继续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应用。深化教育“山海协作”,开展城乡结对优质教育服务行动,创建融合型、共建型教育共同体,融合型教育共同体校区间、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城乡同步课堂、空中课堂,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深化精准教学。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深化精准教学,推进小初高补短提升、培优创建工程,深入开展学科教学、实证教研、个性化学习、智慧评价等实践方式,提供数据智能分析与推送,形成一生一师一方案。健全教学过程与结果数据的采集和汇聚机制,通过深度挖掘和多元分析,实施学生发展过程性评价与监测,帮助教师更精准的“教”,学生更精益的“学”。

4.教师教研训一体化建设。依托数字化教师学院平台,发起网络协同备课服务,实现跨越空间、多教师同备一节课,记录修改痕迹、记录参与教师名单、选择备课模块内容、分享备课内容。组织教师参与在线教研,跨越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加入教研活动,支持跨校跨区域开展,系统记录教研全过程、参与教师、参与成效、案例与实证,转成教研成果,归集到教育资源中心。

5.加强教育评价监测。完善教育评价与监测机制,建立教师、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等个性化、过程性评价与监测服务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成立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专班,负责协调推进和组织实施各项数字化改革任务,专班下设办公室,做好具体任务工作的对接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任务体系与工作体系,确定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与支撑部门,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层层细化任务颗粒。

(二)实施清单管理。实施任务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制订数字化改革跨部门跨层级、可综合集成、可跟踪监督、可量化评价的结构化任务清单,对重点改革任务实施挂图作战,逐条逐项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建立动态的台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干一件成一件,形成滚雪球效应。

(三)督查督办机制。加强对各县(市、区)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的指导及督查,强化对职能科室的交办督办机制,系统谋划,业务协同,整体推进。建立健全考评督查制度,积极争先创优,结合各地报送数字化改革工作报告和实际工作落实情况,每月进行评价通报,每两个月进行工作督查,考评结果计入年度综合考核。

(四)强化资金保障。按照丽水数字教育顶层设计架构,以综合集成的理念,明确各层级建设职责,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共同建设、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丽水市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  平  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叶伟勇  党委副书记

严金华  党委委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

马佩华  党委委员、专职副总督学

王伟平  党委委员、副局长

桑文勇  党委委员、副局长

戴一仁  党委委员、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

叶旭华  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

成  员: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市直各学校党政负责人,各县(市、区)教育局长。

丽水市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改办”),数改办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数改办由王伟平任主任,蓝永明、孙晓敏任副主任,周伟华为联络员。

2021年丽水市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要点

 

序号

工作任务要点

工作层级

任务描述/目标

牵头部门/科室

协同部门

1

教育魔方工程建设

省-市-县

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省、市、县协同,共同推进教育魔方工程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建设与应用。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2

学在浙江平台建设(市级任务)

省-市-县

1.参与“学在浙江”平台建设,建立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丰富教育资源,建成全民学习空间,建立可信数字学习档案,打造全民数字学xxx台。

2.做好数字社会系统教育领域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学区一张图、入学入园、中考成绩查询、中高考优待、教育信息查询……等应用部署)。

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局机关相关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3

推广学在浙江平台应用

省-市-县

充分利用“学在浙江”平台建设成果,鼓励各类教育机构提供面向行业的优质继续教育服务,融合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赋能线上线下学习渠道,面向老年人开展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常态化的培训服务,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

职成高教处

 

教育技术中心、办公室、基础教育处、在丽高校、老年大学、社区及相关政府部门

4

数字政府建设教育领域相关工作

省-市-县

结合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做好教育领域数字政府建设事项内容(如智慧食堂、教育提质、教育学位供给……),推进教育领域政府数字化工作。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5

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教育领域相关工作

省-市-县

对接市发改委,做好教育领域数字社会系统建设好场景化部署工作的协调与联系,做好相关应用推广。

办公室

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院、基础教育处、职成高教处、人事处、计财处。

6

参与丽水花园云(城市大脑)建设与应用

市-县

做好教育智治驾驶舱建设,协同市数转办做好花园云(城市大脑)教育领域可视化相关应用;做好花园码及场景应用建设与推广。

教育技术中心

计财处、人事处、安全处、基教处、职成高教处、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7

教育数据仓、驾驶仓建设

市-县

教育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数据共享开放标准规范建设,教育智治驾驶舱建设,建成一体化的数据资源和应用体系,提升教育大数据的支撑和服务能力。

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8

丽水数字教育建设

市-县-校

1.建设一个部门综合应用管理平台,部门所有的自建系统都纳入到该平台统一登录和管理;

2.建成教育大数据仓和教育数据驾驶仓;

3.校园安全风险管控“三化”模块;

4.教育数据管理与运维模块;

5.教育大数据监测服务模块;

6.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模块。

教育技术中心

计财处、人事处、安全处、基教处、职成高教处、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9

一件事改革

市-县/校

深入梳理教育一件事服务,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集成教育事项一件事服务,做好最多跑一次建设与应用推广。教育服务事项全过程监控、好差评等管理。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0

深化机关内部协同办事服务

市级

合并入口一键网办,用好丽水市机关内部协同办事平台,申请人和审批人对教育系统上线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实现0次跑和高效率网办。做好“好差评”闭环管控。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1

教育政务服务

市级

优化教育服务事项,注重用户体验,统一教育政务服务事项网上、掌上办事标准,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强化教育“一件事”集成服务,提升浙里办、浙江教育政务服务网服务响应能力,推动高频教育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秒办”。强化各类业务服务属性,推动行政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及学校的教育公共服务集成优化、主动服务。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2

掌上钉(浙政钉、丽教钉)工作平台建设与应用;

省-市-县-校

1.做好浙政钉、丽教钉用户体系建设;

2.做好浙政钉、丽教钉工作平台搭建;

3.做好丽教钉与浙教钉的对接。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

13

智慧校园建设

县/校

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75%学校建成智慧校园创建。

教育技术中心

各直属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4

探索数字教师学院建设

市-县-校

谋划全市数字教师学院的建设,开展各模块的建设与试点应用。

人事处

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技术中心、基础教育处、职成高教处、计财处、教育督导室

15

教师积分制建设与推广

市-县-校

深化教师积分制管理,并形成我市独具代表性的应用。

人事处

各直属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6

互联网+义务教育

市-县-校

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应用。

基础教育处

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院

17

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省-市-县-校

省、市、县、校、班、师生五级联动,共同推进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确保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安全、教育数据安全、业务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

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8

数字化改革其他体系涉及教育的相关工作

省-市-县-校

数字化改革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数字经济、数字法治等系统建设涉及教育领域的相关工作。

办公室

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

19

数字化改革场景创新应用建设

省-市-县

揭榜挂帅,积极开展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建设与应用。教育魔方X场景创新应用。

办公室

教育技术中心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文2

“我方的观点是,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直观感受画面,领悟诗的意境。”

“无论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想象画面,还是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直观感受画面,领悟诗的意境,关键是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关注文本、关注生本,因生而异,因诗而异,进行方法、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

这是一场辩论?不是,这是一场“课例展示+现场辩课”教研活动。2012年11月,南昌市东湖区邮政路小学“特级教师汪智星工作室”的成员受省教研部门的邀请,面向省、市、区的同行们展示一场别具特色的教研活动——就“古诗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的话题进行辩论。经过几番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辩论,一个多小时的现场演示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这天距离该工作室挂牌成立只有8个多月,是什么使得一个成立不到一年的工作室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走进坐落在南昌市东湖区的邮政路小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该校的校树——百年枫杨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似乎在述说邮政路小学的时代沧桑、百年风雨以及它所哺育的一代又一代的师生。

俗话说,教师兴,则校兴;教师一流,则校一流。对于这个观点,站在邮政路小学的视角,万晓玲校长有着自己的理解:“人才辈出,才彰显名校之名。作为享誉百年的名校,按理应成为名师的沃土。”如何培育自己的名师,成为邮政路名师工程的首要任务,也是邮政路小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2009年,邮政路小学转变思路,改过去先“筑巢”后“引凤”“等凤”的被动模式,变为主动出击“引凤”再“筑巢”。学校向南昌市东湖区教育局提出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的请求,从上饶引进了江西省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汪智星老师。

“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办学理念先进,教师成长平台广阔,教科研氛围浓厚,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我。所以我克服困难,毅然选择了邮政路小学。” 对于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来邮政路小学,汪智星这样回答记者。

名师就是航向标。为了放大名师的效应,发挥名师的引领、指导、带动作用,如何让更多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让每名年轻教师都找到航向。2012年3月1日,在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的支持下,“特级教师汪智星工作室”在邮政路小学挂牌成立。“创建名师工作室既为年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向名师学习的机会,也帮助名师找到了职业生涯新的追求。” 万晓玲校长说。

邮政路小学是地处老城区的百年老校,教学和办公条件受空间发展的制约,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办公室非常狭小。但为了给名师工作室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万晓玲校长硬是把校长室隔出一半重新装修,设立名师工作室,配备全套、崭新的办公用品。记者采访时发现,邮政路小学装修最好、办公条件最好的当数名师工作室了。

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激起了邮政路小学年轻教师的职业激情,一时间,加入名师工作室成为邮政路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年轻教师熊佳、舒雅专门找到分管科研的校领导,请求一定要安排她们进入工作室。熊佳对记者说:“我们作为年轻教师,渴望能够感受一下名师的教育思想,希望在名师的指点下,自己能快速成长起来。”同样慕名而来的外校教师也是络绎不绝,东湖区的向荣小学、青桥小学、东湖小学等学校先后有年轻教师要求加入“特级教师汪智星工作室”。最终经过严格审核,15名年轻教师成为了首批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成立后,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如何引导、带领他们快速成长,汪智星心里也有些打鼓。汪智星为此特地请教了自己的恩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于永正在电话里告诉他:“智星,打铁还得自身硬。你得用过硬的教学业务能力去指导他们,还得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黄亚伟、涂鸿敏两位年轻教师对名师工作室的感触最深。在加入名师工作室之前,他们从教已经有四五年,但教学水平无多大建树,内心十分焦急,分管的校领导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小学课文内容简单,但要将这些知识变得让小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还是有些困难,加上年复一年地讲解颇使人枯燥、疲惫甚至倦怠。”黄亚伟说。

“把年轻教师安排进名师工作室,也是希望名师工作室能为学校探索如何提升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新路子。”分管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李雪梅对记者说。

汪智星为了更好地了解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就跟徒弟们商议,每周由自己和他们进行“同课异构”。先要求徒弟上课给师傅看,然后由师傅执教给徒弟看,课后相互点评,并撰写教学反思。面对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上课、评课、反思,有好几次,年轻教师向汪智星提出能不能隔一周进行一次的建议,但都被他拒绝了。汪智星对他们说:“身体不舒服,活动可停,其他理由,免谈。”就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年轻教师发现,每次上课时同组的教师都会来参加听课,到后来,好几个年级组的教师也跑到他们的课堂上来听课。一个学期下来,原先向汪智星提建议的年轻教师感激且自信地对汪智星说:“师傅,我进步了。”

汪智星通过总结带徒弟的经验,采用了一种年轻教师专业成长运作机制——“一周跟踪听评课”活动。由学校选定被跟踪听评对象,然后由两三名学科骨干组成跟踪听评小组,集中一周,每天一节跟踪听评,当场或当天或集中或分散,诊断教学中的问题、现象。“这一招真灵,每次轮到自己的课被跟踪听评,我都能感觉到有明显的进步。”黄亚伟这样告诉记者。

汪智星知道,只有制定丰富多样、科学有效的教研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教学、教研的能力,并最终服务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工作室结合学校实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八课连环”教研模式。所谓“八课连环”就是:第一学期以“枫杨杯”教学竞赛课为核心,开展年轻教师教学比武课、青年教师教学风格展示课、中年教师教学风采鉴赏课等教研活动,使老、中、青每一个层面的教师都参与到教研中来;第二学期以“一周跟踪听评课”为核心,同时开展名师引领课、“同课异构”式同级观课、学段跨级观课、“四合一”套餐研讨课、课题研究研讨课。

教师的成长需要导师的引领,更需要成长的舞台。为了让每一位工作室成员能够得到全面锻炼,汪智星总是想办法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历练和展示平台。汪智星通过申报省级课题立项,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加入进来,指导、督促他们以课题为抓手,不断研究课堂中的问题、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选择判断、解析现象的最优策略,目的是让他们能够深入下去,又能跳得出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为了工作室成员熊婷老师参加2012年南昌市中小学“园丁杯”教学竞赛,汪智星带领整个团队先后四次深入熊婷老师的课堂听课、评课。一周的时间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堂课的教学,熊婷老师几乎脱了一层“皮”,最终她所执教的课获得教学竞赛的一等奖第一名。工作室其他成员也因这一周近乎“疯狂”的听课、议课、反思,在后续参加的各项活动中,纷纷将市、区级比赛一等奖收入囊中。

凤引九雏,工作室的喜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邮政路小学市级以上学科骨干教师由4名发展到7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由1名发展到5名。“如今,特级教师汪智星工作室已经成为学校培养名师教师的孵化器。”万晓玲告诉记者。

应该没有哪一位教师敢这样上课:在一堂语文作文课上教师与学生玩成一片。而在邮政路小学六年级(4)班一堂以“玩”为题目的语文作文课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幕:黑板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玩”字,汪智星头上歪戴一顶红黑色的帽子,身上斜跨一个蓝色且镶满五颜六色宝石的小书包,大摇大摆地从讲台上走下,穿行在教室里。汪智星对学生说:“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来玩个游戏吧。下面有请快乐之星汪智星闪亮登场。”同学们开始被老师的模样给愣住了,但几秒钟后,课堂不再安静了,有的学生捧腹大笑,有的学生捂住嘴巴生怕笑出声来。然而汪智星镇定自若地说:“这个帽子是我爱人借给我的,小书包是我女儿借给我的,我这个人,呵呵,就是我自己的了。”滑稽的模样、生动的表演和诙谐的语言,让这堂课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参与、体验让一节原本枯燥的作文课活跃、生动起来。

“上汪老师的语文课,我们感觉最快乐、最幸福。语文课也是大家每天最期盼的。”接受记者采访的六年级(4)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如此表达对语文课的期盼、对汪智星老师的喜爱。前来听课的陈蓓老师也对记者说:“像汪老师这样与学生玩成一片的课堂教学可能让我一下子难以接受,但其中蕴含的智慧、本真、清简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给我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智慧、本真、清简”是于永正对汪智星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的提炼,现在也成为了整个工作室的教育思想、理念。“智慧”就是科学的设计、巧妙的安排、合理的运用教学资源,智慧地感应、灵活地反映、机智地回应每个学生传递的信息,为学生创造极具教育内涵的学习氛围。“本真”就是坚守语文本色,求课堂本真,遵循语言规律,把握语文教学规律,与学生一起读书,与文本一起对话,师生一道进行心灵远游。“清简”就是和谐相生、清新自然简朴的教学,追寻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轻松而又扎实地走近丰富繁杂的语文世界。

2012年3月,邮政路小学成功地举办了“智慧、本真、清简”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半天的时间里,课堂教学折射出的理念及处理教材的策略征服了所有的与会者,与会的有关领导说,为教师个人举办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江西省中小学教育史上汪智星应该是第一人。“对我而言,个人教学思想研讨会是一份莫大的荣誉,也是催进我今后专业成长的动力。”汪智星对记者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师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引起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注,省内外兄弟学校也慕名前来学习交流。2012年11月,南昌市副市长姚燕平来到邮政路小学视察,在听取“特级教师汪智星工作室”的工作汇报后,提出要把名师工作室的经验与做法面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广。2013年3月,南昌市东湖区区长贺瑞虎在考察后,希望充分发挥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的资源,做大做强“学在东湖”的教育品牌。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文3

河北省加快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0-2022年)

 

在线新经济是利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教育文化、文娱消费、卫生健康、交通出行、物流配送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线互联、智慧互动、开放互融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落实省委 “三创四建”决策部署,把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作为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作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准确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培育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河北经济新增长点,为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二)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亲清共融、政企联动的良好环境。

——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快构建自主参与、融通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应用场景,探索在线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

——聚焦重点,融合赋能。聚焦疫情期间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以及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新技术应用推广,带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健全机制,创新监管。坚持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高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实现“放活”与“管好”有机结合。

(三)行动目标

2020年,强化引导作用,汇聚优势资源,聚焦融合创新,在应用场景、技术创新、引育企业、解决方案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将在线新经济打造成为疫期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手段。

2021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壮大一批线上龙头企业、线上平台、线上品牌,研发攻关一批关键技术,创新供给模式、拓展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在线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线新经济生态基本完善。

2022年,累计形成“200+”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智能出行、新零售等运营模式新、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的应用场景;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领域攻克“200+”自主可控、跨界通用的关键技术;引进培育“1000+”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1000+”开放程度高、融合创新强的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激活在线新经济活力,构建“线上河北”新生态,在线新经济成为河北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发展在线教育。巩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成果,优化在线教育平台服务,提升在线教学内容品质,打造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教育新模式。加强教育专网、教育云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互联网平台公司与高等院校、中小学、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扩充网络资源、优化系统配置、简化操作程序,提升网络学习平台功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建设虚拟教室、虚实互动实验室、虚拟教具模型、虚拟体验等智能教学环境。推出一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基础教育名师讲座、行业专家论坛和发展专题等网络精品课程,打响“冀教”品牌。到2022年,遴选推广省级优课5000节,培训承担基层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任务的培训者3000名,设立10个以上“在线教育示范区”,培育100所“在线教育标杆校”。(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积极发展在线医疗。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为契机,加快建设线上智能传染病预测平台,增强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推进5G+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示范、智慧健康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建设。支持第三方机构与我省医疗机构合作建设互联网医院,大力发展在线医疗服务。到2021年,各设区市至少建设2家互联网医院。加强县级远程会诊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超声诊断中心、检验质控中心建设,开展远程流行病学调查、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等各类服务。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线上分级转诊和各级医疗机构线上支付,试点推广医保移动支付。2022年底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各市主城区医疗机构实现5G网络全覆盖,62个贫困县县医院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医疗保障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推广远程办公模式。围绕居家办公、柔性办公、弹性办公、异地办公、移动办公等需求,鼓励发展无边界协同、全场景协作的远程办公新模式。围绕员工信息上报、协同设计、协同开发、协同服务、视频会议等场景,打造企业云上办公平台和管理体系。积极运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开发全场景远程高效协同办公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强化企业远程办公信息数据安全。提升商务活动线上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法律事务、广告传媒、知识产权、职业中介等线上服务。完善远程办公制度体系,解决沟通效率低、服务品质差、办公时间长等问题。(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

(四)大力发展新零售。推动大型零售百货、超市连锁和批发市场经营企业与特色电商平台、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融合发展。利用图像扫描、语音识别、空间感应、地理信息等移动电子商务技术,提升电子商务平台功能,搭建5G+VR全景虚拟导购云平台。建立体验消费网站、网上商城、应用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实现电子商务与新型社交媒体、在线娱乐有机融合,发展网络视频购物、直播带货、自动下单、自动配送等新销售模式,推进线下物流、服务、体验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探索无人售货,推广商超领域智慧支付试点,打造“便捷支付”商圈。鼓励开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智能营销新业态。完善生鲜电商服务网络,提升生鲜产品数字化管理能力,发展制冷预冷、保温保鲜等技术,打造冷链配送自动控温全链条覆盖系统。(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文化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打造智慧物流示范区。依托我省空港型、海港型、陆运型等物流枢纽和物流基地、园区和企业,培育壮大25家智慧物流园区(港口),打造智能化物流新模式,布局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智能接驳转运设施、智能堆场、自动分拣仓、无人仓、智能仓、智能仓储配送中心和配送站,引进大型智能运载分拣工具。开发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打造智能供应链“大脑”和物流中枢,建设车路智能协同系统和智慧物流平台,实现资源调度、货物分拨、订单派单等智能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全流程可视化追踪及预警处理。推进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的全面深度融合,整合上下游物流要素,为客户量身打造各种物流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推进一批重大智慧物流项目建设,到2022年,初步建成以智慧物流为特征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比2020年降低1到2个百分点,建设50个智慧物流应用试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

(六)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和配套能力建设,推动IPv6、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在企业内网的应用,同步推进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双创”平台发展,链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重点在钢铁、装备、化工、建材、医药等工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培育。到2020年,培育100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面向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5个成熟的优质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河北布局,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到2022年,基本形成能够覆盖全行业的数字化生态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七)加快发展在线研发设计。鼓励企业开展网络协同研发设计,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研发设计中应用。支持开展各类众创、众智、众包、众设的线上创作活动,鼓励发展各种形态的开发者社区。推动在线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知识共享、成果转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借助全省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河北工业设计周等活动契机,发展差异化消费品设计,开展产品定位、外观形象、结构功能等数字设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八)深化发展在线文娱。推进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我省网络文化企业合作,打造丰富的体验式虚拟场景,建设音视频大数据处理、全媒体智能播控、超高清视频制播、网络影视游戏等平台。顺应娱乐消费趋势,重视用户体验,挖掘燕赵文化的价值塑造功能,推动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短视频、互联网音频、动漫手游、影游联动等互动娱乐产业发展。打造数字文化产品,加大“互联网+文旅”产品研发力度,推出一批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在线非遗等公共服务项目。到2020年,基本实现“一部手机游河北”上线运行,为游客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服务。到2021年,河北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系统分析能力,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咨询服务。到2022年,全省4A级以上主要旅游景区建成智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大数据和智慧化应用创新初显成效,全省文化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

(九)培育智能出行新业态。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与省内龙头企业合作,支持视觉系统、无人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技术集成以及相关标准制定,打造京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京津冀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打造新型智慧出行服务链,开展特定区域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支持搭建一站式出行平台,加快在交通管控、智能调度、智能信号控制、车辆监管等业务中创新应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链条交通信息和诱导出行等移动端服务。到2022年,实现部分市和业务接入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省智能运输和智慧出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形成10个智慧交通应用试点。(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十)创新发展在线展览展示。深化5G、AR/VR、人工智能、全息投影、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推动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5﹒18”经洽会、“双创”活动周等展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化会展场馆建设。鼓励大型展览展示企业和知名云服务企业发展网络会展经济,支持建设集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品牌推广、业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会展交易平台,开展云会议、云展览、云走秀、云体验等系列活动。依托“文旅5G大数据创新实验室”等机构,加大数字化、沉浸式文旅应用项目的设计和研发,推出网上“云游”博物馆、“云游”景区、VR/AR直播展播等项目上线运行,打造沉浸式全景在线产品。(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旅游厅)

三、专项行动

(一)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行动。加快5G网络部署和商用推广,积极打造一批5G应用场景,推进关键材料及5G核心芯片与器件产业化进程,培育5G产业生态体系。优化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持续提升骨干网络传输交换能力,推动雄安新区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在全省重点城市区域适度建设先进计算与存储设施,加快建设智慧物流、生鲜冷链、新能源车充电桩等城市基础体系,支撑产业链发展。到2022年,5G基站数量达到7万个,所有设区市、雄安新区和重点县区实现5G网络覆盖,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5G应用示范。智能传感设施“云—边—端”模式基本覆盖交通、电力、城市建设等领域。(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

(二)“上云用数赋智”伙伴行动。河北省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搭建平台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对接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提出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鼓励平台企业开发更适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数字化转型工具、产品、服务,与国家形成联动效应。依托重点区域和优势企业,引导电信运营商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服务,聚焦5G创新应用,推动车路协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港口等一批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支持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数字化新生态,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跃升,形成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工程。突破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等核心底层技术,扩大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移动支付和电子存证等领域应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配送、动态无线充电等新技术新装备实验验证系统建设。鼓励支持智能交互技术跨界融合创新,加快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先导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发展一系列具备网联、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终端。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揭榜挂帅、优秀解决方案征集等活动,开展数字孪生创新计划。(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四)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壮大一批专业能力强、运营模式好、带动作用大的本地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持续发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云招商、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投资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新经济领域优势企业落地河北。培育一批具有专业优势、服务能力强的行业协会学会和科创联盟等社会组织,发挥好行业自律和组织推广作用。推动建设河北省数字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

(五)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推动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领域开展政策试点,强化政策支持供给。面向初创企业加快办公空间、办公设施、生产设备等创业要素分享,培育发展共享出行、共享租住、共享物品等新兴业态。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经济,探索建立集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研人才共享、科研信息共享、科研咨询与合作开发于一体的创新模式。在医疗、社区、家政、教育、健康等领域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服务平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六)灵活就业激励行动。结合河北“双创”示范基地、雄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数字化生产资料共享,为中小微企业、创客提供企业内创业机会。支持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平台建立各类增值应用开发平台、共享用工平台、灵活就业保障平台。面向自由设计师、网约车司机、自由行管家、外卖骑手、线上健身教练、自由摄影师、内容创作者等各类灵活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供需对接等多样化就业服务和社保服务、商业保险等多层次劳动保障。推广“灵活用工”新模式,在餐饮、物流、家政服务等技术门槛低、人员流动大、线上线下融合性强的行业领域发展“共享员工”,支持建设“共享员工”调配平台,完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就业者权益。(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发挥省数字经济发展协调小组、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产业创新协调机制,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督导工作,为实现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亮点、创造新标杆,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量。

(二)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建立对在线经济发展更加弹性的审批监管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包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在线经济领域市场准入、行业秩序、贸易交易等方面的创新改革,探索适应在线新经济发展的监管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

(三)塑造优质营商环境。鼓励支持骨干企业与网络平台、行业组织加强联动,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广创新成果、产品和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知名品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统一身份认证,支持电子印章、电子合同、在线签署等模式创新。

(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河北产业投资基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科技创业投资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省级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积极支持在线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发信息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产品和服务。发挥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支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支持。

(五)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瞄准我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未来方向,建立数字人才需求目录和数据库。依托燕赵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住房、科研经费、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给予支持。探索多元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组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紧缺人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数字经济创新创业。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文4

尊敬的专家、校长们、同志们:

今天,我市集中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小学教导主任、教研员、局机关全体同志400多人,举行《东阳智能五项测评操作模式及推广》首发式暨专家学术报告会。首先,向应邀专程来东阳作学术报告的上海师大教科院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夏惠贤博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悉心指导东阳市多元智能五项测评研究的省政府督学、浙江大学刘力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东阳儿童智能五项测评操作模式及推广研究》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以往,教育局出版了科研方面的书,分发至各地就算了。这次我们为什么要隆重举办首发式,并请专家报告?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举办首发式,是对我市取得的区域性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

《东阳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及推广研究》,是我市独立承担的第一个教育部规划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刘力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教育局成立总课题组,下辖22所子课题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验基地。各地成立103个子课题组,参与研究教师达563人。经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正式出版发行。该成果通过省规划办专家组鉴定,获得金华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活动一等奖。专家肯定:“东阳儿童智能五项测评研究成果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项具有创新、有重大实践价值的优秀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首次研制了《东阳市小学生智能课程标准(全套6件)》、《东阳市幼儿多元智能发展大纲》、《东阳市智能五项测评教师手册》和《东阳市学生智能发展记录册》。该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潜力开发和多元智能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举办首发式,是重视和正确引导学校科研的一种导向

近年来,学校重视教育科研,以研促改、以研兴校,呈现出一种教科研工作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科研开路,提高质量”已成为中小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首发式,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本身就是教育局倡导和重视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信号。

怎样正确倡导和引导学校教育科研,我想强调两点:一是东阳教育需要上档次、成品牌的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如《东阳“百校万生”同修“孝敬课”》,全市学校坚持8年,获省政府最高奖,全国特等奖。被列人浙江省首批“德育精品工程”,在全省推广。吴宁一中的“社会服务课”已在东阳各初中推广,金华市教育局将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现在,教育局又承担了另一项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文化的研究》。这些重大课题是必要的。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东阳教育还需要一线教师针对本职教学的课题研究。教育局大力倡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校本研究蔚然成风,促进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既搞教育实践,又搞教育科研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早日形成。

讲到名师培养,我想点一下《东阳名师名校长工程——东阳教育骨干班学员学习研修论文集》(一、二)。这两本集子,印好已有些时日,等在今天首发式上分发,其用意也是要引起广大校长和教师的关注。教育局选送部分中小学教育骨干赴华师大、北京高级行政干部学院学习培训,学员们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理论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论文,不时引起我的共鸣。文集中有的文章有感而发,主题鲜明,论点新颖,见解不凡,议论剖析入微,文笔流畅洒脱,对学校管理问题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科学阐释都散发着清新气息而引人思索。希望大家认真借鉴。

3、举办首发式,是重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强烈信号

目前,

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许多科研成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推广与应用。不少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写出报告,评审获奖,便大功告成,束之高阁,使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即使已经在面上推广的几项成果,也存在着一些学校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应用不广、成效不大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借此机会我要强调: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体现。科研成果只有为广大的教师所接受和运用,才能减少和避免在教改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才能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地发展,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充分显示教育科研其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是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途径之一。它是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形成学校教育科研基地、使教育科研扎根于教师群体的土壤、壮大教育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

金华市教育局局长应恩民在金华市推广东阳儿童智能拓展五项测评工作现场会上强调:“金华要建立在理念指导下的科研体系。各地要象东阳那样用理论来导航,靠课题来推进。全面推广东阳智能拓展五项测评经验,有开拓性的开展学生评价改革,把金华小学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应局长的讲话,是对金华各县市区的要求,也是对东阳市的鞭策。作为学生多元智能五项评价的发源地,做好深化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尤为重要。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文5

2021年行动计划

 

为落实2021年市委1号文和《南京市关于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方案》(宁新产业办〔2021〕1号)要求,2021年全市将1000个应用场景,其中下达我区80个以上应用场景的目标任务,为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应用场景一般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对新技术新产品有应用需求的各类工程、项目。通过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可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迭代升级,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在搭建主体上。应用场景可分为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类别,不完全由政府主导,更强调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和“答题”。搭建主体可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企业等各类主体。

——在技术应用上。通过对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八大产业链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完成搭建,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验证或迭代升级。

——在项目特质上。应用场景必须具备开放性和吸附性,通过对外合作,完成场景建设。通过场景建设,对外输出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在建设方案上。应用场景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建设方案和投资主体,经过论证项目切实可行,一般为在建项目,或者已经具备建设实施的基本条件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

二、主要目标

加快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增长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成果应用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有力支撑更高水平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设。2021年,围绕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80个以上的应用场景。

三、重点任务

(一)围绕产业发展,开发一批经济数字化应用场景

1. 拓展数字化制造场景。加大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八大产业链应用场景开发力度。围绕数据采集和感知、高清视频、机器视觉、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数字孪生等六类典型应用场景,鼓励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施企业内网升级工程,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应用5G、IPv6、TSN、工业PON等新技术部署企业内网,实现生产设备的广泛互联和数据互通。加快促进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未来网络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各园区)

2. 拓展数字化文旅场景。结合零售、餐饮、出行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应用场景开发力度,助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兴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内容创作、设计展示、信息服务、消费体验等文化领域关键环节,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超高清视频、5G、VR等技术应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深挖采集重点旅游区域基础数据,导入VR、AR能力,建设以社交媒体为主导的营销渠道,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商务局,区委宣传部,各园区)

3. 拓展数字化消费场景。提升潮流街区数字化消费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潜力。积极引入新零售新服务业态,打造汇集5G应用、刷脸支付、网红直播为一体的新消费商圈,建设环境舒适、购物便捷、科技感强的网红街区,塑造城市消费新形态。推广直播线上带货等新场景,推动无接触服务向住宿、生鲜零售、物流、金融等应用场景延伸。(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园区)

4. 拓展数字化金融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金融行业运转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建设数字金融平台,丰富平台应用场景,持续优化平台各功能板块,将平台打造为以技术驱动、生态共建、数据融合、价值共享为特色的数字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行业在智能客服、智能身份识别、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投顾、智能量化交易等业务中,拓展“人工智能+金融”应用场景,形成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风险控制系统。(责任单位:区金融监管局,各园区)

(二)围绕城市治理,开发一批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

5. 智慧政务。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重点推进电子证照、电子档案、数字身份等居民个人信息的全链条共享应用。打造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推出数字化服务企业的应用场景。强化新技术在“互联网+”监管领域的应用,推动实现线上监管和“非接触式”监管。(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发改委、信息中心,各园区、街道)

6. 智慧警务。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打造智慧警务应用生态和智慧家园平台,推进智能安防建设。推进政法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等全方位联动应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前沿科技为重点,构建符合现代警务机制和社会治理要求的新一代智慧警务体系,做强智慧警务支撑。(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建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园区、街道)

7. 智慧交通。聚焦汽车自动驾驶与交通安全、智慧公路建设、城市交通靶向治理等领域,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应用示范。实施数据驱动打造“新型公交都市”行动计划。聚焦智慧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等典型应用场景,围绕智慧车辆、智能维护、智慧建设、智慧制造等,推动机器人、环境智能感知及控制、智能安检、北斗导航、5G、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建设局,各园区)

8. 智慧生态。积极参与全市生态环境智慧应用平台建设,健全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支持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污染源监管等领域关键产品研发与集成示范应用,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建设“智慧园林一张图”。(责任单位: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各园区、街道)

9. 智慧应急管理。建设城市安全综合应用系统,开展城市风险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研制和城市风险源标注。开展危化品全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形成企业安全信用脸谱,深化建设应用,强化指挥信息网安全边界防护,推进融合通信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信息中心,各园区、街道)

10. 智慧城管。建设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推进系统同构、数据同构,提升协同治理效能、问题预警发现能力和处置效率。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等关键产品研发与集成示范应用力度,科技助力垃圾分类。建设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城市安防、交通管理的智慧灯杆,拓展智慧停车、智慧井盖等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城管水务集团,各园区、街道)

11. 智慧建设。构建建设工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建设工程全流程、全区域、全要素监管。推动先进技术赋能城市建设和建筑业应用场景的开发。(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城建集团,各园区、街道)

12. 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改造。加快交通、水电气热等市政领域数字终端、系统改造建设。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和商业应用,推进车站、社区、商场等重点区域5G基站和配套网络建设,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扩容,推动家庭宽带千兆、百兆接入普及。推进工业、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物联感知设施部署。探索开展无人机、机器人运转所需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建设局、城建集团,各园区、街道)

(三)围绕民生服务,开发一批民生数字化应用场景

13. 聚焦社区生活。开展“美丽家园”行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区域管控、异常行为分析等方面融合应用,推进住宅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安防监控设备增设和改造。逐步提升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利用智慧家园(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协同化、业主自治在线化、居民生活便捷化。(责任单位:区房产局、公安分局、新城房产集团,各街道)

14. 聚焦医疗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引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身份认证等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围绕医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诊疗等关键环节,加快预导诊机器人、语音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技术布局,推动医院内部流程再造,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拓展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影像读片、病症筛查、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各园区、街道)

15. 聚焦现代教育。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开发开放。推动未来教室建设、综合素质评价、在线学习、学业测评、体能测评、校园安全、招生和培训等方面的智能化工作,逐渐形成教育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教育环境,推动场景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各园区、街道)

16. 聚焦智慧房产。以全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为契机,着重打造市场监测、租赁监管、智慧物业、智慧房安等智慧房产重点示范子项目应用,协同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责任单位:区房产局,各园区、街道)

17. 聚焦智慧水务和电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务业务深化融合,基本完成智慧水务总体框架搭建,统筹推进水务调度、排水管理、河湖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建成智慧水务平台。鼓励面向智能配电网的5G技术融合应用,实施智能化管理,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各相关园区、街道)

18. 聚焦智慧文体。不断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建设水平,发展数字出版、游戏动漫、影音娱乐、小视频、直播等一批文创应用场景建设。丰富工业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多元化场景内容。(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各园区、街道)

 

附表:1.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登记表

2.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汇总表

附表1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登记表

应用场景

项目名称

 

应用场景

所在区域

建邺区

应用场景

所属领域

¨产业发展:(具体细分领域)

¨城市治理:(具体细分领域)

¨民生服务:(具体细分领域)

¨其他领域:(具体细分领域)

应用场景

搭建单位

 

 

搭建单位简介

 

注:不超过150字

 

搭建单位性质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请注明)

搭建单位联系人

姓 名

 

手机号码

 

应用场景简介

注:不超过200字

应用场景

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和可行性分析

二、建设思路和目标

包括对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对本地新技术、新产品的集聚与使用等。

三、建设主体及建设内容

四、进度安排

五、资金概算

六、保障措施(其它)    

可另附页

照片

请提供搭建单位宣传图片1-2张,应用场景项目图片1-2张,照片不小于1MB,照片不要复制在WORD文档中,连同该表放在同一文件夹中一并提交。(如有视频,也可提供)

附表2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汇总表

序号

应用场景

所属类别

具体细分领域

应用场景建设区域

应用场景项目名称

应用场景

搭建单位

项目起止日期

项目投资额       (万元)

应用场景概述(不超过200字)

欢迎合作

的方向

是否有本区企业参与(具体合作情况)

是否应用南京市创新产品(产品名称及使用情况)

联系人

联系

方式

1

城市治理

智慧

政务

XX区

XX

单位全称

2020.03-

2023.03

3000

例: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支撑,建设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加快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项目建设将为南京市软件企业提供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应用机会。

……

 

例:1、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2、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3、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

4、数字孪生技术

……

……

……

XX

填:手机号码

2

 

 

 

 

 

 

 

 

 

 

 

 

 

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范文6

张彦华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家里孩子比较多,生活比较困难,从小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所以他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特别刻苦,但是他的“刻苦”并不是只做埋头学习的书呆子,他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因而使他轻松地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涯。在高考前他可以一边玩一边学,并且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若不是因为估分低的缘故,他当年也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的张彦华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从一名基层的普通员工做到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1995年开始自己创业,从事计算机键盘、外部设备等销售,很快销售份额即占到西北市场的80%。他坦言,当时在西安他也算得上一个小富翁了。可是张彦华对安逸的生活并不十分满意。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身为博士的老同学聚会时,谈到当时家教市场呈现出一种散乱、无序的状态,家教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家教市场缺乏合理的规范管制,家长普遍反映“请家教难,请家教贵”。出于对家教市场混乱状况的担忧和对教育事业的浓厚兴趣,张彦华放弃了原来稳定的事业和富足的生活,带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了在教育领域的二次创业之路。

投身智能教育既是机遇也是志向

张彦华放弃了富足安稳的事业,和朋友一起投资做教育信息产业。当时的他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里面,为了研发软件,他日夜兼程,也曾拜访一些优秀教师和专家学者,向他们请教疑难,在最艰苦的时期甚至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为了使优秀团队保留住,他不断鼓励员工,为他们描绘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且变卖房产来给员工发工资。他预感到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引领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梦想。

终于,智能家教辅导软件由一个简单的想法变成现实,并且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支持,陕西省科技厅也曾把他们公司作为重点扶持企业。张彦华和他的团队更加充满了信心,团队也一天比一天壮大,更多对教育充满热心、充满志向的人士参与到他们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士包括对孩子学习充满忧虑的家长、在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智能家教辅导软件感兴趣的专家和学者。张彦华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这使他更加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即使困难再大,也不会放弃。

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正值盛行之时,学生除了在学校、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以外,如有不懂的地方就只能请家教,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家长的教育负担,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厌学情绪。管理教父德鲁克在他的《德鲁克看日本与中国》一书中曾说到:“在一般的学校里,老师的大部分时间不是用在教学上,而是监督学生学习……乘法或历史资料。计算机可以把这样的工作做得无限地好,而且非常廉价。计算机解放了老师的教学工作,能更好地跟个人合作,尤其是可以开发个人的优势。”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也曾在他的《思考的技术》里面谈到:“如果在教育现场或者通过宽带网络找出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师,一起进行全国性教学,其他老师将会失去工作机会。那些只依照教学大纲像机器般吐出内容的教师,将会被远程教学取代,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教学助理而已。”如果说十年之前教育信息化仅仅只是一个梦想的话,那么现在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已经普遍存在,远程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智能教育却有待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它将比信息化更进一步。

教育与商业的结合,既是一种机遇也是张彦华的一个志向,但他说:我的目的不是做商业,如果把它当做商业来做会使更多人失望,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是教育理想在支持着。我们相信智能教育事业将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商业机遇,但需要有教育理想的人来做才能做出它的价值。

凝聚社会力量做大做强教育事业

2001年张彦华和他的团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西安博创软件有限公司。2008年正式在西安各个中学做实验,邀请学生、家长、教师参观试用,并获得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2009年9月陕西省副省长景海俊观看了辅导王的产品演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公司主打的产品“乐辅通辅导王”已获得7项软件著作权,1项著作权。这些也为公司获得社会力量的帮助开启了大门。

“乐辅通辅导王”的面市引起了教育界的很大反响,先后入选了陕西、江苏、黑龙江、湖南等多省市中小学电教教材采购目录,2011年5月获得深圳天图投资、天津百富源两家投资公司共计2250 万元的风险投资。这使张彦华和他的团队解决了资金暂时困难的局面,并更坚定了将智能教育事业做强做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