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例6篇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1

关键词:ERP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

中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的数字化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依托信息化建设来实现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也更加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还进一步推动了财务基础核算工作的标准化、智能化,对实现企业目标价值有重要作用。通过财务引领业务,促使业务发展更加符合集团战略的既定目标。本文通过对企业ERP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探索ERP建设前企业各信息系统存在的现状及共性问题,探求对策并提出建议。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企业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和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过程,以达到企业的目标价值,实现企业战略。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伴随企业管理理念、信息化技术等各学科不断变化发展的,体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观;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技术集成应用,其核心在于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既能够将准确的数据信息传递到数据使用人手中,也能为企业运营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囊括企业全员理念的信息化、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的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等。

二、企业信息系统的现状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A集团根据自身经营业务特点和需求,陆续开发建设或购置了相关业务信息系统,如抄收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安检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SCADA系统、GIS系统、OA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目前,各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作(为各部门服务),本应是相同数据,却因各自系统的数据口径、统计规则等,造成同一数据来自不同系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A集团作为国有企业,规模较大,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未能完全跟上时展的步伐。集团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伴随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在不同时期进行系统购置和开发,并在后期不断维护、升级。信息系统间存在数据资源分散、系统不相通、底层架构不同且企业信息系统缺乏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规划等问题,造成目前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信息不能通过系统及时流通,业务数据也未进行实时共享。A集团各业务系统数据采集标准不一致,也没有标准化接口联通各个业务系统,这给其业财一体化、信息决策的业务数据融合使用带来不小的挑战。

三、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各信息系统在建设时,是以各使用数据的业务部门需求为主,而忽视了本部门在整个集团信息化数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局观念和与各部门协作的观念,同时数据的采集还来自于各下属企业,各单位对数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根本上来讲是缺乏整体的、战略性规划,相关工作的权责没有划分清楚,存在数据管理责任没有厘清、相互推诿的现象。

(一)数据标准化低

目前A集团存在财务数据、销售数据、管网运行数据、客户数据、工程数据、物资数据等各类经营运行数据,虽然从管理需求出发,很多数据都要遵循一定要求和规范,但是各种规范对数据的广度、深度及质量上的把控性不强,各下级企业对数据的采集、统计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存在对某些数据采集的要求理解出现偏差等情况。

(二)数据可靠性低

A集团拥有不同的业务系统,各部门使用各信息系统对相同业务进行数据统计时,存在统计规则的不同,造成相同业务数据各系统间统计出不同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各业务系统是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建设的,按照各部门自身对业务数据的需求进行统计并使用。各个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暴露出相同业务的采集数据不一致、统计数据口径不唯一、统计数据维度不相同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根据业务严格制定数据业务规则,数据缺乏全局性、统一性、精确性。在出现数据不可靠的情况下,因缺乏企业数据制度,不能迅速找到原因并进行修正。由此,造成企业数据质量不高,可靠性低。

(三)数据冗余程度高

伴随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A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并通过兼并、收购其他同类企业,形成规模集团,促使企业规模资产规模、管理用户数量、安装业务、销售业务及相关增值业务的高速增长,这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A集团日常经营活动,越来越依托信息系统的支持。A集团各个业务系统是在不同时间由不同软件供应商开发设计完成的,开发设计是根据各业务部门自身的业务特点,由此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成为了单独运行的业务系统。在系统的再开发和各业务相互接通时,又出现相同的客户编码、数据类型、命名规则不一致的现象。在A集团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各个业务系统单独运行,由各业务部门使用。这集中反映了企业没有从战略层面对各业务系统进行全面统一规划,并未对同一业务类型数据的多个来源进行统一性的有效控制,造成企业业务数据出现冗余的现象。

(四)财务核算标准化程度不高

会计核算标准化是指在会计技术和管理等社会事件中,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定、颁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会计核算标准化是业财融合统一的具体表现,而A集团下属成员企业拥有各自的财务部门,虽然集团下辖公司在同一套财务科目体系中进行财务核算,各下属成员企业财务核算结果相同,但财务核算步骤、核算科目并没有在集团层面得到统一执行。同时,相同业务的流程却不一致,主要是各成员企业对相同业务进行了各自的流程再造。各业务环节关键点流转到财务的信息,出现统计口径与财务需求不一致的情况。同时业务流程各不相同,也会造成财务核算过程不尽相同。A集团亟待通过业务流程统一再造,实现业财融合,促进集团财务核算标准化程度的提高。

(五)数据融合度低

集团各系统间的融合程度较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未对现有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各个业务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缺乏企业基础数据标准化规则。在集团的发展过程当中,各个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和使用,都是紧密围绕各业务部门对业务和数据需求进行,由各系统使用部门在不同时间进行主导,更多的是基于部门本身的业务层面,对系统开发建设提出需求,相对而言,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考量。现代企业管理,对业务层面要求精细化,对信息数据要求颗粒化。对数据管理,从集团相应业务管理部门推动至基层,数据再逐步向上归集,对数据已经有了成熟的垂直化管理模式。随着A集团信息化普及率逐步的提高,各业务部门间的业务数据迫切需要横向贯通,以实现业务数据在各业务部门间的信息化共享。而在集团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横向管理,却缺乏相应管控规则。主要表现在各个业务系统底层数据架构、数据采集维度、相同业务统计规则等设计时不统一,无法建设跨越各业务系统的同一数据采集标准。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ERP项目是“一把手”工程

通过对国内大型同行业集团企业的调研考察发现,ERP项目建设将重新梳理整个企业流程,涉及企业生产运行的各方面,建设周期较长。这需要以企业高层为核心进行领导和推动,下级企业领导班子首先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集团统一。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对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刻的变化。ERP项目的实施过程时间较长且辛苦,这需要集团领导的决心和坚定的支持,全员动员做好打持久战准备。确保ERP项目科学部署,并成功融合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本文第三部分描述的企业各业务系统存在的数据可靠性低、冗余度高、融合度低等问题,充分暴露了A集团各业务系统建设前期缺乏统一的、有前瞻性的规划和领导。由此在ERP项目建设时,应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出面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的建设规划和实施。

(二)建立全集团基础数据标准化规则是ERP项目成功的基础

在对国内大型同行业集团调研过程中,各集团均提到主数据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和ESB接口建设对ERP财务系统建设有很重要的帮助,有助于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联通,消除系统之间的“烟囱”效应。集团应建立完善的企业数据标准化体系,其中应囊括标准化策略、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化工作流程、组织架构、数据管理。数据模型是数据标准的主要实体,涵盖了数据字典、数据逻辑模型、元数据标准等。在建设ERP财务系统前,应先建设主数据管理组织,编制集团的基础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先后完成设备标准、资产标准、物资标准、项目标准、人员组织标准等多个类别的基础数据标准。再按照标准的基础数据建设ERP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资系统。建设集团ERP系统,应明确基础数据标准化,有助于确保集团基础数据口径一致、来源唯一,为ERP系统实施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集团相关业务信息的高效流转与共享,帮助实现业务管理的精细化、决策的高效化。由此,A集团应当将运营的各项基础数据标准化,尤其是在数据采集的深度问题上努力做到最小化、颗粒化,将有利于未来整个集团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获取的便利性,以及相同业务横向数据的采集,这都更有利于迅速收集汇总数据,支撑领导层决策。

(三)推动业财流程一体化

集团财务在在进行销售确认及回收核算、物资出入库核算、项目成本核算、薪酬核算、费用核算(在线自助报销)、预算控制覆盖全业务流程、ERP财务核算与资金系统接口等方面,通过系统倒推梳理业务流程及管控,在此前提下完成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在对国内同行业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各集团均表示曾经通过梳理业务流程来进行系统设计,将任务下发到各个业务部门后,出现了各业务部门更多为自己考虑,不考虑系统交互、系统使用便捷性设计等问题。由此应根据业务流程关键节点,再由系统设计倒推业务流程。为保证A集团ERP财务系统顺利实施,应实施集团基础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接口标准化工作建设,认真梳理财务和其他业务系统的主数据,尤其是财务和物资、财务和工程、财务和人力等基础数据,形成基础数据的对应关系,然后在财务系统,抄收系统、物资系统、项目系统建设时将标准数据和数据逻辑关系进行贯彻,指导ERP项目建设。1.财务系统与经营系统(客服系统)集成管理。根据会计处理原则、对外服务及内部管理要求,按照规范统一、口径一致、数据统一的原则,明确分工步骤,从业务查询、统计报表、接口传递、科目余额核对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业财数据一致。2.财务系统与工程系统集成管理。工程系统通过与财务核算系统、造价系统、物资系统的无缝连接,做好前期业务环节梳理特别是工程关键节点的业务内容梳理、流程梳理,实现成本的自动归集,同时与固定资产管理模块集成,自动生产固定资产卡片。搭建统一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平台,对工程中项目合同、签证以及项目扣款罚款等业务行为进行信息化管理,将合同付款进度与项目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减少合同执行风险等。3.财务系统与物资系统集成管理。根据集团自身架构,以集团层面牵头与供应商签订价格协议,建立内部协议平台对集团库存进行统一调配,再根据对外总需求形成采购计划订单。采购订单可分为集中采购(固定使用集团价格)、联合采购(优先使用成员公司价格,但不能超过集团规定的最高限价)、自行采购(无集团价)、特殊采购(气源库存、不受协议控制价格等)。在执行完采购前期程序后,货物到库,自动形成财务凭证(领料以后的系统操作由工程系统完成)。

(四)关键用户的培养是ERP系统实施的保证

关键用户是实施ERP系统的重要保证。所谓关键用户,就是各个业务板块中的最懂业务的管理人员,他必须非常精通业务,能帮助开发人员理解业务、实现业务,能全程参与系统建设,逐渐熟悉并掌握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培训指导其他业务人员操作系统。在每个板块建设前,认真梳理业务流程,并形成标准业务流程,并把标准业务流程始终贯彻在系统中。组建业务能手和技术能手组成项目团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建设、实施过程并确保团队稳定,是ERP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由于ERP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期间关键用户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参与项目建设,甚至是脱产建设,因此必须建立相应机制解决关键用户后顾之忧。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提高将助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现实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介入,进一步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也彻底改变了财务人员工作的方式,同时ERP系统建设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崭的台阶。为更加契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财务工作也应当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下,从基础核算为主的工作模式向战略财务转型,为企业ERP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VATTHANAKEODOUANGDY.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0.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经济;信息化;信息技术

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风行,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也使得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积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探索如何提高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发展

财务管理信息化虽然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但绝不是简单地在财务管理中使用几台电脑,架设几条网线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理解。它不仅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流程重组,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得以调动的一个过程。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参考各种文献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解析,笔者认为可以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定义为: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流程重组,调动财务人力资源的信息潜能,挖掘企业各种财务信息资源,更好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过程。

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必然运用先进管理思想实施科学地管理,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管理松散——尤其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失控等许多问题的情况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以集权为特征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必须顺应形势,大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实现财务管理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转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使用单机会计电算化软件。它是通过编写单机程序来实现会计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管理,从而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第二个阶段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它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等各个系统的集成。第三阶段是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层次。这一阶段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来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广域网和数据仓库技术的使用,使集团公司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价值链主体之间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组成模块与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依靠若干个信息系统模块的集成。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包括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互连信息系统五个部分。这些系统的成功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集成管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成功的体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

它是为满足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系统,主要解决财务人员的手工记账和报表问题,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系统是以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和日常会计事务处理为主。通常按功能可以分为会计核算信息子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子系统。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它是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提供的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程序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实时处理,从而实现对有关业务活动的控制功能。例如,对产品订购的管理,系统可以提示企业的经济订购批量是多少,显示出哪些产品库存已降至最低储备量需要及时订购补充。

(三)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交互式信息系统,它可以用来解决事前难以准确预测或者是随机变化的问题。一般说来,财务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其良好的交互性,使财务人员能够进行一系列“what-if”分析,再运用不同的模型,列举可能方法,协助分析问题、估计随机事件的各种可能结果、预测未来状况等方式,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事先防范的作用。

(四)财务经理信息系统

这种系统是一种将会计事务处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高度交互式信息系统。它能帮助财务经理充分利用企业数据仓库,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数据的特征,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使企业的财务主管能够灵活、方便地从更多观察视角了解问题和机遇。

(五)组织互连系统

组织互连系统可以使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本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自动流动,用以支持企业财务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各个环节,以支持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观念彻底更新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它不是—个单一的it系统,而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组合,不但涉及个性作业流程,而且要求改变领导方式、内部政策、组织结构、考核程序和标准,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它是以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例如并行的工作流程、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扁平控制模式等),对传统财务模式的工作环节、工作单位、工作步骤加以判断,并对逻辑关系、时间耗费、可否并行等进行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构思出能够最佳地完成统一工作任务或目标的一系列工作单位和环节,以求在质量、速度、成本、服务等各项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得到改善。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核心企业设置一个中心数据库。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当采购系统、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有物资流发生时,中心数据库通过内联网自动收集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在企业外部,通过外联网或互联网,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企业组织建立起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资本市场、采购市场、销售市场的动态,做出及时的反映。这种协同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使管理者能对动态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实时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多变的市场环境。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性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inter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容易被拦截侦听、身份假冒、窃取和黑客攻击等,这是引起安全问题的技术难点。其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再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导致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到硬件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采用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技术,使在技术层面上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许多原来无法逾越的困难,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财务人员应该一方面研究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传统财务管理相融合,另一方面,在完成结合过程之后,要不断研究,发现解决信息化后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系统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荣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指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正伟.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美)庄莉娜,(美)萨顿,(美)费奥多罗维奇.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应用不够重视

许多企事业单位都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采购计算机,购买财务管理相关软件,进行ERP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等等,各个单位软硬件的配置基本符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但财务管理信息化并未向广度深度发展,部分单位只是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比如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但未能实现对单位其他各部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接,比如供应链管理,薪酬管理,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管理,这些信息分别来自物资采购,人事,市场营销等各个部门,如何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各个部门,实现企业全局信息集成共享是摆在每个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问题。

2.缺乏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企业需要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操作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万,但会计人员计算机水平总体来说还不高,软件操作能力有限,对人才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复合型会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相关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会计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果和进程,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摆脱财务管理信息化纸上谈兵的局面,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变为企业生产力和创新力,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

由于局部利益驱使,企业单位各部门的财务信息并不透明,形成了许多信息‘洼地’,由于各部门间信息传递不畅,造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导致许多财务信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可信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控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企业管理层不能及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反应,财务管理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二、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1.领导重视,统一规划,全员参与

领导重视且正确认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顺利推进应用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成立信息化协调推进委员会,统一部署信息化的工作流程。首先,管理者要将企业发展战略思想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相结合,依靠ERP,OA等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加强财务管理。其次,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全局看财务管理,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将企业内部不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予以变革改造,让企业管理软环境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接,扩大财务系统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再次,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管理者要带头服从制度控制,员工自觉参与,打造上下一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2.宣贯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进行职工ERP信息系统培训

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最宝贵的资源。这种复合型人才要求既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又要深入了解管理学原理,更要熟练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因此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打好实施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文基础,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岗位,培训和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对财务、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个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ERP等相关软件的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既懂财务又懂信息系统操作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单位员工要积极响应企业号召,以实际行动落实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及体,形成单位内部员工都能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真实快速地传递、交换和利用财务信息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3.建立健全财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体系的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完善的财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做保证,它包含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又是财务信息化内控体系的一部分,内控体系的健全与否关系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败,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相关内控准则和会计事项标准进行信息系统数据参数的设定,只有符合规定的财务信息才能输入信息系统进行传递,从源头上保证对信息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提炼出对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其次,建立一套对信息真实性可监控可追溯的控制体系,任何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都要进行建档备查,防止篡改数据,销毁数据,同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第三,要以财务为核心进行整体集权控制,通过信息化建设固化内部控制,将预算指标渗透到各个部门,形成一套财务管理预警机制,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由事后总结分析向事前管理,过程控制和在线分析的目标飞跃。

三、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个持续改进发展的过程,需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财务管理只有以信息化为抓手,才能强化管理会计的职能,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要规划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推进财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管理效益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4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财务价值管理;施工预算基础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经营效益,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因而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规模较大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又是一个与其他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较多的重要系统。其原因首先在于财务管理侧重于价值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变化,都可以随时通过财务绩效体现出来。但是,要真正实现财务价值管理的诸多目标,还必须满足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公司运作的所有环节都务必与财务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公司运作的所有过程状态都务必时刻反映在财务账表上面;三是经过加工处理之后的财务信息,必须立即反馈到公司各级经营管理者,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从而达到发送管理,提高绩效的目的。

一、 路桥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益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决定企业最终的生存和发展。当前路桥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工程一般采用招标方式,使得利润空间非常狭小,而且施工工程分部地理位置范围广,资金流动性大,使得资金管理难度非常大,因此探讨路桥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路桥施工企业无法获得高额收入,只能从降低自身施工成本角度增加企业利润,而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应首先从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角度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

然而,当前路桥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规范还不完善,致使工程垫支资金越来越多,拖欠工程账款的现象特别严重,严重制约了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路桥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迫在眉睫,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路桥施工企业必须把资金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企业经营制度、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资金管理措施,保证企业日常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使得路桥施工企业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

集体企业应做好资金的支出安排,尽量延长资金的增值时间,对购买物资所需资金尽量采取转账方式,缩短资金的闲置时间。健全产品赊销政策,组织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清欠队伍,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清欠方式加强收款力度,减少坏账损失。要尽量准确的计算物资使用数量,做好物资购进时间、数量等的计划安排,使得物资库存量、进货量、使用量衔接起来。积极地开展清仓查储,定

期盘存物资,减少超储和断料的情况发生,减少资金占用损失和物资丢失问题。

二、路桥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意义及措施

路桥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可以使成本核算更加准确,资金管理更加严格,财务预测更加精确,财务报表更加快捷,财务控制更加集中,可以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使路桥施工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各环节流程的高度集成,并能够产生互动。不管组织有多少个分支机构,有多少个工程项目,也不管在什么地方施工作业,有多少经营业务,整个企业也都能够形成以财务信息化为纽带而高度集成一体的管理中心。

当然,路桥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它由多个信息子系统构成。

但是财务信息化必须是也必须是路桥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工作。只有有效地掌握和控制资金流动,才能够控制物流,进而控制施工经营的全过程。同时根据企业信息化秩序渐进原则,施工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上,向公司其他职能系统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即以财务信息为切入点,从而实现路桥企业集团管理全过程信息化,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由此可知,积极抓好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内容。

加快实施财务电算化进程的意义:

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记帐、算帐、报帐,以及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对财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业务,这是财务电算化的基本功能。其中前一层次属于核算电算化,后一层属于财务管理电算化。

(一)尽快健全完善财务核算电算化系统模块结构

路桥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应考虑由以下要素组成:

1.系统初始化模块:即设置系统需要的所有参数,建立数据库;建立总帐并且

各帐户初始数据;规范有关计算公式、表格的定义;规定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的权限,以及人员分工和操作口令等;

2.财务帐务处理模块:在计算机上填制、审核凭证、设置帐户、复式记帐、管理所有的财务帐簿。

3.财务核算模块:可分为:①单项核算模块:包括设立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往来帐款核算、销售核算等子系统。②成本核算模块:其中又包括标准成本核算模块和实际成本核算模块以及成本差异分析模块等。

(二)建立设置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

该系统是路桥施工企业电算化财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财务核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具有管理功能的子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加强对施工企业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分析与控制等工作,推动企业出色地完成正确筹集资金、提高资金效益、降低施工成本、增加公司利润、合理分配收益、严格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等任务,达到提高公司支付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扩大财务成果等财务管理目标。

在路桥施工企业内部,尽管财务核算电算化已经广泛展开,但是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还未正式启动。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繁杂,方法众多,不同企业之间情况也有较大差别,不像财务核算电算化可以统一规范,所以财务管理电算化较难统一开发。但是从路桥施工企业实际出发,还是可以把财务管理电算化设置为三大功能系统:

1.财务预测与决策系统

①财务预测:包括市场资源前景预测、工程进度预测、施工消耗预测、计量

回收及利润预测、市场价格预测、税收优惠预测以及工艺、技术、设备、能源方面各种因素变化预测等;

②财务决策:又分为投资决策,包括投资规模、设备更新决策;筹资决策,包括筹资数量、筹资结构、筹资方式决策;成本决策,包括目标成本、功能成本和最低成本决策;利润决策,包括目标利润和最优利润决策等。

2.财务预算控制与考核系统

①财务预算电算化管理要建立在公司销售预算、施工预算基础之上,内容包

括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利润预算、预计中的资产负债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等;

②财务控制要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并通过制定财务控制标准及严格执行标

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执行与标准之间的差异,以确保财务指标的实现;

③财务考核:通过将财务预算指标与财务核算结果相比较,评价和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正确评估财务管理业绩。

3.财务分析系统,包括:

①财务状况分析:将财务指标进行对比,通过该系统模块了解预测指标的完成情况,了解各主要指标的升降及发展趋势;

②利润分析:通过对利润总额和利润构成各项目进行分析,了解利润变动的各项影响因素;

③资产分析:通过系统模块了解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的结构变动和增减数

量是否合理,掌握影响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相关因素;

④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该模块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的分析,

了解公司负债偿还能力的大小和信用程度。 推进路桥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组织保障体系。这就涉及到认真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

一是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与亲自抓信息工作,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包括财务信息化的关键前提;二是技术层能够从路桥施工企业的实际出发,研制科学有效的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大方向大趋势,做到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与适应性的有效结合,既要推出有个性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又要善于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使用维护等技术外包,企业负责核心的业务管理;三是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够成功地实现信息采集、传输与共享。因为只有采集来自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原始信息,才是最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确保汇总信息的真实可靠,才能够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5

[摘 要]如何借助信息化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提出,应发挥企业信息化平台在宣传教育、业务公开和沟通交流的作用,推进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信息化 反腐倡廉 企业

随着网络信息化手段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符合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实际需求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建立信息化宣传平台,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际效果

随着网络等传媒对职工群众的影响日益加深,各级党组织在坚持传统教育方法的同时,应更好的利用这一新的教育途径,把网络建成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阵地。

1.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空间,提高教育的受众面。反腐倡廉教育一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教育培训往往通过党课、培训、参观等形式来进行,常受到工作时间、参观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受教育人数也会打折扣。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将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查阅,没有时间、距离的约束接受教育。同时普通职工也可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从而扩大受教育人员的范围和规模。如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针对采油工上下班路途时间长的实际,开通了廉洁教育送班专线,利用网络技术定期将廉政警示专题片和廉政警句、廉政漫画、古训格言等内容上传到送班车上进行播放,使职工乘车过程成为廉洁从业的教育之旅,营造出“全员抓清廉”的良好氛围。

2.发挥科技优势,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容。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宣教工作的科技含量,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内容。首先可以建立网络文化教育课堂,通过多媒体视频、漫画、诗歌、短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提升学习兴趣。如油田纪委在网络上设立的廉洁文化建设成果展,设立了廉洁文化画册、廉洁文化制度建设、先进典型、廉政党课等板块,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满足了党员干部学习的需求,同时节约了教育成本。其次可以建立网络考试体系。通过网络题库,有效解决油田党员干部分布广、集中考试难组织的问题。三是可以发挥速度优势,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通过网络能将党员干部职工最想看到的教育内容、最需要学习的政策法规尽快发送到党员干部。如在廉政教育剧《远山的红叶》以及管理局纪委组织编排的《血与火的嘱托》首映后,油田各级组织迅速把视频节目放在网上,受到党员干部的普遍欢迎。

二、建立公开化业务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效能监察,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

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公权私用的重要原因,是滋生****的温床。从制度上消除信息盲区,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公开和共享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建立科学化的业务公开平台。通过网络,建立业务公开平台,将业务流程的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保证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环节有效公开,让职工群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覆盖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还可以通过业务公开流程设置,明确每一个业务环节中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加强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使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权限进行操作,同时留下痕迹,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2.建立科学高效的效能监察体系。通过组织人员利用网络对权力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不规范、不正常的行为,避免损失的发生和扩大。与传统的监察体系相比,网上监督可以实现监督与业务运行的同步,延伸了监督范围,有效提高监督效能。在网络信息的监督中,只要获得授权,就能借助终端设备就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对网上公开事项进行全程监控。而在传统监察中,受人力、物力限制,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有可能使部分不符合规定的业务流程漏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后,对上网的业务进行全程监控,可实现无空白监控。以胜利油田为例,该单位成立业务公开网上巡视组后,巡视组几个月时间先后查阅公开信息16000余条,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时调查核实,有效避免了党员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转贴于

三、建立便捷化交流平台,加强信息沟通,拓宽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网络监督的公开性,往往会产生一种其他监督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效应。现实情况表明,许多****行为一旦被网络披露后,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震动效应。因此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纪检监察部门与职工群众快捷交流的网络平台,让纪检监察部门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可以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

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范文6

引言

建筑业信息化包括企业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信息化标准等,其中企业信息化涵盖勘察设计类企业、施工类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

对于秦皇岛市的勘察设计类企业,如何实现信息化发展,有待研究。

一、秦皇岛市勘察设计类企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BIM技术鲜有应用。到目前为止,在秦皇岛市,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拟建工程,或是在建工程以及已建工程和扩建工程中,在勘察设计领域,几乎没有采用BIM技术的实际工程案例。

2.BIM人才短缺。秦皇岛市勘察设计企业中,能够掌握BIM技术的专业人才奇缺。如何在勘察设计领域内培养出一支熟练掌握BIM技术的专业队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从业人员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不高。从业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对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形势估计不足。目前,秦皇岛市勘察设计企业大多没有设立独立的信息化部门,影响了信息化发展需要。

二、推进勘察设计类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建议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3D打印等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推广BIM技术的应用,推动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基于BIM上述优点,建议在秦皇岛市的勘察设计企业里,应大力推广BIM技术的应用,以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3.建立勘察设计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型企业。建议在对传统的勘察设计信息资源的获取和表达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动态完善的勘察设计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知识的共享,从而为建设智慧型企业奠定基础。

4.开展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示范和政府投资项目、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示范,推广信息化技术在秦皇岛市勘察设计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大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宣传力度,为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5.加强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对秦皇岛市勘察设计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定期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而为推动该类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