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例6篇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文1

―、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现状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已经历经25年,随着社会需求,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普及教育现在的医学检验教育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模式: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成人医学教育培养出医学检验医生、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检验医师的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长学制的7年制医学教育前五年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后两年专学医学检验,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另一种是学习五年临床医学专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再到检验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医学检验本科主要是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在各院校中占的比例最大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站和检疫部门等。根据社会需求、就业服务的面向等因素,我校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培养方案及课程结构,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医学检验教育。

二、教育改革的措施

1.转变观念

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社会发展和就业信息我们将医学检验教育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教育只有主动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求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观念和特色观念等全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医学检验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注意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成立了医学检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医学检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讨制定出符合国情、我校办学定位、专业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制定出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并进行质量监控及时修正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现代医学检验的发展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多元化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出具备坚实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全面扎实的实践技能有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适合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各门主干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重点精选优化教学内容把本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注重构建宽口径的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临床医学知识课程着重于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联系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中,注重强化技能培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开设一些交叉学科课程、实验室管理学、检验仪器学等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潜能有促进作用。通过课程调整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课程体系把获取知识、丰富思维与提高实践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本校已修订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教学大纲调整了理论课与实习课的学时比例尽可能达到1:1。为了规范教学行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程序并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的效果。

3. 改革专业理论教学

从素质教育出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理论教学旧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采用问题引导式、讨论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有效地使教与学结合学与用结合。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投影等,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层次清晰,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记+忆通过教学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学会理解、探讨未知东西思考新的问题拓展知识面,同时使教学方法系统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我们还建立网上习题及考评系统学生课后自学自考。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4. 加强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本专业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根据全面推行素质和创新教育思想,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删除已经被临床淘汰的实验内容,保留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及经典方法和技术将原来分散的实验项目加以整合优化、逐步增加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探讨三大功能^完善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检验专业实践操作多,动手能力强,课堂上只能传授给学生基本操作的方法,要熟练掌握个环节就必须加强练习,如红细胞计数、细菌、细胞等都离不开显微镜一次显微镜观察记忆不够深或没有掌握就必须反复练习,方可达到记忆深刻或熟练掌握。为此我们开放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术强化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让学生在开放试验中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充分利用附属医院资'源给学生提供课后见习,节假日见习的机会,使课堂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尽快缩短学生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使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模拟仿真技术等教学手段,实现实验教学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模拟化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医学检验是不断发展的学科,知识技术更新迅速在校教育只是基础和专业入门的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要在实践中不断自学、填补和更新,因此在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发挥课程体系的载体作用,主张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提倡自主学习,把获取知识、丰富临床思维与提高治学和创新能力有机统一起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拓宽基础知识面开设了“科研导论”、“文献检索”、“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专业英语”等课程有利于强化能力与培养素质。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文2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3】。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为医疗机构诊疗提供检验结果数据和咨询服务的实践性很强的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为此,我们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如下改革:

1.1实行“三段式”教学计划

即3年半理论教学,1年I临床实习,最后半年回到学校学习(3.5+1+0.5)。传统的教学计划是四年在校学习,一年临床实习,而实习过程中往往与找工作冲突,影响实习质量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重新调整培养方案,采用“三段式”教学计划,最后半年回到学校进行选修课的学习,为自主学习、执业考试辅导和就业提供了保障措施。

1.2实行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形态学、机能检验学、自动化仪器检验分析学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如整合了分布在六门课程的仪器检验测定项目为自动化仪器检验分析学,血液细胞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整合为I临床检验形态学。这一尝试大大地压缩了课时,由原来的290学分减少到240个学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1.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PBL(Problem—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1.4实践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在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并增加实践课学时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严格选择实习医院,临床检验实习是提高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应对临床实习医院进行适度筛选,选择管理严格,具备教学、实习条件的医院安排实习。

2培养方案应以今后实际工作的实用性和执业资格考试为重心加以修订

我校检验专业办学2O多年来,已培养近1万名毕业生,他们在各级卫生机构中深受欢迎。然而,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多数检验项目已由手工操作到全面自动化。而医学检验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执业资格才能签发有效的检验报告。对此,作为教育基地,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培养方案,制订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本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内容接轨。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而言,在毕业前应反复模拟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通过多次实战演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及薄弱环节,从而在教与学过程中有目标有意识地去掌握知识点。通过执业考试,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进入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起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2.1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应为今后就业和工作而设计,I临床检验本科生的目标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培养I临床检验技师,能熟练掌握各设备进行各类标本的检验,并能准确地发出报告和结果解释。课时和学分应倾斜专业核心课程,有针对性地改革课程体系。如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均增加课时,而一些与执业考试关系不密切的则适当减少课时。

2.2改革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清楚该章节的的重点难点,以及哪些需掌握、哪些需熟悉和理解,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2.1提炼教学大纲,强化知识点

目前所用的教学大纲知识点不突出,如微生物学检验在各章节中可以看出,基础理论教学知识点明显不足,而各论部分教学大纲知识点与考试大纲较为接近。目前如微生物及检验这门课程,每章节的大纲要求也很零乱,如果教师上课时把握不好,就会给学生造成很抽象的感觉,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单独介绍。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也是如此,知识点明显少于考试大纲。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基础理论部分差异不大,而检验技术部分差异很大。另外,有些章节,如:免疫原和抗体的制备、补体结合试验和补体测定、放射免疫分析、免疫学防治等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黏附分子的测定技术、MHC与HIA检测及应用,再如微生物学检验的细菌生理、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等在教学大纲中没有介绍。

2.2.2强化知识点培训

围绕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进行授课,强化知识点培训。如微生物检验的概念与分类、形态与结构、采样、涂片、镜检、快速诊断、培养、生化试验、药敏、报告、质量保证等环节作为重点传授,而变异、致病、免疫力、防治等作为熟悉;免疫学检验的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质量控制等,都是掌握内容。

3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模拟题库

成立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为资格考试辅导小组,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课程考试题库,并续年更新题库内容。按临床医学检验技师标准进行医学检验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参照每年的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方法、内容、深度进行考试改革,并密切关注考试改革的动态与发展方向。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38-0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检验技术人才。我校自1995年开设这个专业以来,一直不断在探索与积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但专科学生不同于以往的中专生,我们的教育思想仍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室条件改变不大。我校专科层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2010年开始招生。通过对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4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的调研,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态度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和初步验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中“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下面就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的改革,仅仅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学生毕业去向,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要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每一学期安排相应学科的一周医院见习,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第一学期是职业认知阶段,我们主要开设无机化学、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寒假期间学生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到当地基层医院检验科参观,进行基本技能学习和基本素质训练;第二、三、四学期是核心技能养成阶段,第二学期开设医学基础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假期基层医院社会实践,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素质训练;第三学期开设临床医学概要、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等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职业技能竞赛、附属医院检验科先进检验仪器设备参观,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第四学期开设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检验技术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检验实训中心强化训练、周六周日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进行核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使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对检验专业人才知识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适应各岗位对检验专业人才素质和知识基础的要求[1]。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满足就业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病理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的课时数。通过调研,发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临床检验工作脱节,为此,我们对现阶段的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整合。增加实践课程比例,调整了实验项目,减少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了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综合实验项目。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学校建立了检验实训中心,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等,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们还建立院校合作体系,加大临床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比率,校内教师定期进医院检验科顶岗培训,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3 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我校一直沿用中专层次的教学模式,尽管大家努力教改,但还是没有脱离旧模式的束缚。自2012年以来,我校在教改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推进,特别是我校上划省属之后,项目资金的支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做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探索。首先我们对省内多家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检验科做调查,了解各医院检验科目前拥有的各类医学检验仪器及能开出的医学检验项目。我们进行了综合整理,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了两个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和一个检验实训中心,购置了大量的先进医学检验仪器设备,每个实验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只有完善的实训中心还不够,还需要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把校内检验专业教师由原来分配在不同部门重新组合到药学系成立检验教研室。同时,吸纳高校毕业生及外聘医院检验科骨干,组建了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首先在专业课程《寄生虫检验》教学中进行教改试验,接着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部分内容推广实验。由于它是在一体化的实训中心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次课都能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检验技术产生熟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们的教学团队非常重视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此大家进行多次研讨,一致认为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且要提高实验考核比例。考核内容以执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50%,包括作业(包含实验报告)10%、出勤10%、技能考核30%,期末成绩50%,包括学科理论25%、实验理论2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考核评价体系,以“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为原则,通过多元式考核方式,真正做到了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运用、培养能力和启迪创新上来[2]。

在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以上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由一门专业课到两门专业课,最后所有专业课都能“教学做一体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改革效果体现在2011级学生的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做了实习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学生较2010级学生在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希望能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材的编写等等,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定会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检验领域内各岗位所需的专业人才,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必将极大带动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文4

关键词:形态学;图片库;虚拟实验室

临床医学检验学是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为疾病预防、诊疗和预后提供实验依据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结合的交叉性学科。随着新时代医学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人才的核心[1]。临床医学检验学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密不可分,从实验教学着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胜任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教师讲解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为弥补教学过程中这一缺陷,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专业教学的特点,皖南医学院检验学院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形态学图片资源,供学生模拟实验操作,并对形态学结果进行辨认,教师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1形态学图片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皖南医学院自2012年招收首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以来,完成了多轮临床医学检验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但由于专职教师缺乏,教学任务一直由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承担。繁忙的日常工作迫使临床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实验教学,而实验教学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本专业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教学建设的主要矛盾。薄弱的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书本知识与临床工作脱节严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缺乏知识更新,教材虽然在不断更新,但教材中形态学图片却仍是插图、模式图等,且有些新的知识点无图片加以说明;三是缺乏创新,现在的实验教学仍然沿用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师生之间互动极少,有时学生较难辨认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形态结构,但又无法与教师及时沟通,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高;四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实验考核机制,长期对实验教学的忽略造成实验课考试形同虚设,学生不能充分重视实验操作、形态学读片。为此,基于医学检验虚拟实验室开发的形态学图片库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图片库的建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由教研室、学院审定的图片能覆盖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图片结合临床案例的呈现方式构建了以临床工作需求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其次,图片库的建设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通过建设图片库,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形态学知识水平。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虚拟实验室技术,可获得大量形态学学习资源,拓展了知识面,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3]。最后,图片库的建设可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评价依据之一,学生对形态学的知识掌握情况可通过参加全国临床检验技能大赛得以体现[4],检验人员对形态学的系统学习可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2形态学图片库建设的内容和应用

2.1制订图片库大纲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为蓝本,建立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自身特点的图片库。在制订图片库大纲时,依据培养目的和教学大纲充分网罗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形态学图片,并加以讨论、修改、完善、校正、审定,按照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对图片进行分类并及时更新,确保图片库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时效性。2.2确定图片库结构按照大纲将图片库分为三级结构:一级是与形态学密切相关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分别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遗传学检验;二级是每门课程不同章节的分门别类;三级是各类疾病相关的特征性形态学表现。

2.3图片库素材来源与整理

图片库素材来源与整理是图片库建设的主要内容,除教材中的经典图片外,还通过以下渠道收集了大量有临床价值的形态学图片,(1)临床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留取的标本图片,临床标本直接取自患者,具有时效性,且直接拍摄的图片更加清晰、直观。由于临床标本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因此要求临床教师事先需准备好拍摄工具,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保存图像,如血涂片、骨髓涂片、尿沉渣镜检涂片、脱落细胞学涂片等适宜用静态图片来保存,而寄生虫、虫卵等可用录像的形式保存,以便观察其运动和变化情况。(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和地区的临床检验中心相继开展了血细胞、体液细胞、骨髓细胞、尿沉渣管型、寄生虫成虫及虫卵等形态学室间质评活动[5],通过对各类细胞及有形成分的辨认,临床检验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形态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因此可将这部分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入库。(3)网络资源,目前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均建立了与形态学相关的网站,如检验医学信息网、国际检验医学网、丁香园论坛等均有较多高质量的图片供学习使用。对从网络上收集到的图片进行命名、编号、标注等整理,按照图片库结构建立包含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遗传学检验、临床脱落细胞学检验、临床体液检验的综合医学检验形态学图片库。

2.4图片库的动态维护和管理

随着教材的更新、研究的进展,图片库的结构和内容也会不断补充和完善,每门课程负责人都应及时添加新的图片并替换旧的图片,保证图片库的质量,提高库内资源的时效性。图片库建立后是需要基于虚拟实验室发挥教学作用的,因此建立健全虚拟实验室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有效使用[6]。

2.5图片库的应用

基于虚拟实验室开发的图片库建立后,库内资源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具体应用方法如下,(1)多媒体情景教学:教师根据库内各亚专业图片资源,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7],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总结疾病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并强调重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诊断思维和对检验结果解释的能力。(2)网络数码显微互动:教师制作的图片通过数码互动技术引入虚拟实验平台,开放式的实验教学配合理论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点。(3)课后网络共享:虚拟实验平台在线读片系统制作成APP后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供学生随时随地下载、浏览图片,并支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4)实践培训与考核:图片库内的资源可随机组合形成形态学考试题目,优化了实验课期末考试模式,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形态学诊断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此外,该图片库还可与医院临床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教学内容,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职工的形态学知识水平,教学相长,并且还可利用该资源在医院内部进行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

3形态学图片库建设的收获和体会

3.1师生反馈

通过对教研室教师和2016、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其对形态学图片库的使用感受。教研室教师反馈结果显示,基于图片库的实验教学形式新颖、操作简便,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讨论问题的主动性提高,且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大幅上升,实验课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升。对基于图片库的实验教学持非常肯定和肯定态度的学生占95%,通过该教学模式全部掌握和大部分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占85%,平时通过手机APP等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占100%,网络共享教学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形态学知识水平的助推力量。此外,实习医院教师也认为接受该教学模式的学生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好地胜任相关岗位工作。

3.2有形成果

在建设形态学图片库之初,利用部分库内资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临床教师对在本院实习的2014级17名学生进行培训,并带领其参加全校医学检验技术技能比赛,获得了团体第1名的好成绩。随着图片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医院临床教师又培训了2015级3名学生和2016级3名学生代表皖南医学院分别参加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检验技能大赛和第一届华东六省一市高等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优秀成绩。形态学图片库已然成为大学生技能比赛培训的重要工具。

3.3技能考核

利用图片库资源组合形成考试题目,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检验科于2019年5月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在医院教育处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形态学读片考核,考核结果显示,检验科工作人员形态学知识掌握较好,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均通过了考核。

4小结

通过近几年图片库的建设,对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赋予了“教与学”新的概念,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其专业技术能力[8]。但在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基础教师的缺乏、实验课时设置及内容整合不合理、实验教学投入不足等。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本课题组将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方式的不足,完善图片库资源,优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病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晓延,高艳萍,程凯,等.建立医学检验专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体系的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4):1788-1790.

[2]朱满,李洪春,涂建成.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1(1):9-10.

[3]曹颖平,王梅华,郑培烝,等.互联网在检验和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52-55.

[4]苏小丽,刘晓焱.以竞赛为导向的医学检验教学改革初探[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2):148-149.

[5]于培霞,岳竞,张斌,等.2007-2016年全国形态学室间质评资料回顾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835-1837.

[6]陈润,孙界平,琚生根,等.构建计算机虚拟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8):107-110.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文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核心精神是强调质量的“全面性”。通过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效果进行综合思考,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加深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本文现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3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检验人才服务。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检验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检验医学专业由于学科起步晚,学科的科研氛围相对薄弱,整体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对实习生科研价值认识不足。有调查发现毕业生学习、接受知识能力较强,但运用知识进行一些开拓、创新性研究明显不足,表现为科研能力和意识欠缺,特别是检验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在工作中多是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学生在检验过程中动手不动脑现象严重,导致科研素质相对偏低。而实习阶段临床科研素质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探索检验专科生实习阶段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实践素质的先导,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研究与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进入临床实习后,忙于应付日常繁重的医疗事务,接受的知识多为实践应用性质,即如何实施检验过程,得出检验数据,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测试,而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也绝少注意到将临床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立题研究,普遍缺乏临床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其创新意识,实现实习学员从“被动搞创新”到“主动献身创新”的转变是摆在带教老师面前的难题。

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我们结合检验医学学科特点,以讲座等各种形式使实习学员明白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毕业后从事的临床实践需要寻找病因与疾病之间因果关系、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和预防措施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就可能制约自身水平的提高。此外在专科阶段开展初步科研的活动,不但为其未来研究生教育提供先行准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衍生出专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科室举办不同水平和方向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和学术座谈会,这些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创新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大部分学校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教学管理等层面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多年来,传统观念使人们习惯于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教师―课堂一书本”框架下讲教学改革与提高质量,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没有真正从学科体系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当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同时指出:“职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因此,人才培养工作融入社会,与企业紧密结合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满足检验领域岗位群人才规格要求,要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阁。我校通过调庆地区检验技术及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校地域位置、办学基础、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即面向库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以及民营医疗机构,从事医学检验临床工作,具有考取国家职业检验技士的资格。根据这一专业定位,确定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医学检验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熟练掌握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疾控中心、血站等单位从事检验医学、医学类科研实验室工作、食品卫生检验、检验仪器和试剂营销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整合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必须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与教学医院的合作,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从医院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聘请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专业同步发展,为促进校内外产学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学期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工作,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四、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院校合作建立了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院校高层次的“结合”,聘请医学检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通过师资队伍的“结合”,聘请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承担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任务,促进教学与临床的联系,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实习基地管理的“结合”,在各实习医院构建了由院长、科长和片区负责教师组成的管理体系,同时在校内成立了由实习队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实习管理小组,确保了毕业实习的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三结合”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向岗位延伸的目标,缩短了专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结合专业建设,开展产学研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等活动,建立了“校院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产学结合教育模式。通过双方共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奠定了基础;医院实现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共享,增强了医院竞争力,真正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章巍,药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9,25(6):2-27.

[2]任书荣,鲁迎年,吴虹,检验系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25-26.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 医学检验;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a)-0147-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in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O Liping1 QUAN Zhibo1 CUI Yang1 WANG Li2 DING Yanping1

1.College of Medical Technology,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anxi Province, Xianyang 712046,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anxi Province, Xianyang 712000,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alty of medical laboratory in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ctively engaged in constructing specialty with characteristics. It has been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perfect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lans and strengthening training for practical skills; improv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ts quality and ensuring monitoring; putting equal emphasis on guidance and education to build a high quality faculty;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carry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excellent course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tensifying the part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building the platform for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It has constan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Key words] Medical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西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于2001年在陕西省首家招生,也是西北地区开办较早的检验本科专业,专业现隶属于我校医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学院”)管理。办学以来我学院按照学校办学定位结合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脚踏实地做好专业建设,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2010年被遴选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根据教育部[2008]208号《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1]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医学技术学院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积极推进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学团队、实践教学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建设总体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为使命,按照一个宗旨(提高办学质量),围绕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三个平台(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结合四个要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体现五个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医学职业、身心),强化医学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深入研究21世纪医学检验学科发展趋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 特色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2.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2.1.1 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时比例 医学检验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医学领域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2]。我学院通过学习借鉴兄弟院校较好的专业建设经验,听取专家及教学一线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临床教师通过带教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反馈意见,毕业生对我校检验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回访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情况,掌握临床实际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情况,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先基础后技能”,加大检验专业课及其相关课程学时,提高实验课时比例,优化和调整课程设置,强调应用型检验人才培养目标[3],建立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4]。第一、二学年主要开设西医基础课程,早期建立西医思维模式,随后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以强化西医基础理论。修订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主要实践环节教学大纲[5],通过成立实验技能兴趣小组和科研兴趣小组,形成厚基础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三早”特色教学模式,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和科研,尽早了解社会需求,注重基础,强化技能,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6-7]。

2.1.2 实施系科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我校两所附属医院,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模式改为“系科合一”的“12、26、10”三阶段培养制,即“12”为1年通识教育时间,“26”为2年零2个月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时间,“10”为10个月专业方向临床实践时间。教学上高度融合我学院与附院检验科,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学校教室有病房,医院科室有课堂”,充分利用医院教师技术能力强、学校教师理论知识广博,形成系科互补优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和便捷的临床见习实习通道。为低年级学生搭建答疑解惑,解决懵懂问题的平台;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在校生可利用节假日到附属医院自主见习,亲身经历临床检验的实际操作,思考自己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探索现实中的不足,不但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突出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2.1.3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全方位培养学生 为贯彻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对本科生配备四个类别的导师:心悦导师、基础课导师、专业课导师和科研导师,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内履行自己对所负责学生的义务与责任。大一学习过程中,心悦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规划人生,注重学生的人生引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年,基础课导师负责学生的基础课指导,凭借自身专业和知识结构优势,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基础学科特点、学习要求以及基础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的支撑作用;第三年,专业课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课指导,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第四年为实习期,科研导师负责学生科研活动及毕业论文的指导,针对中、高年级有一定知识基础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指导其进行科研选题、开题和论文写作,还可在与学生日常教学活动不冲突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与有关学术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优选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科研思路活跃、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这种导师制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得到了及时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2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证监控

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认真执行是保证教学计划落实的关键,我学院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流程管理办法、课内外教学及实践教学的系列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监控组织结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校、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订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教学评估与检查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并且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执行。除以上制度管理外,还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如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学生评教等活动,着力规范教学运行,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还特别根据本专业的实际,制订并修订了一系列切实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的实施措施,通过举办传帮带、实践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8],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全方位、多渠道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

2.3 引育并举,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

2.3.1 引进优质教学资源 在学校党政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近三年我学院从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引进博士8名、硕士6名,有效地充实了师资队伍,硕、博士比例明显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2.3.2 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检验教学团队一直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保持教学团队的活力。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负责制,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如老中青教师座谈会、教学专家督导以及高年资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交流解惑的沟通平台。建立相近专业授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鼓励教师加强专业内课程、同类课程、前后期课程之间的交流与衔接,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教学改革、学术交流会和临床工作,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医院进修访问或学习,并从经费上给予支持。

2.3.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从临床医生中遴选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强、教学效果好并有良好师德师风人员充实到教学团队中来。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9-10],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活动,安排主要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他们一方面不但传授理论知识,还可将个人丰富的工作经验融入到理论教学活动,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拓展;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也督促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授课技能,逐渐形成临床技能精湛、专业知识精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11]。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医学检验技术团队教师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团队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教师梯队得到优化,并于2014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2.4 深化教学改革,做好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2.4.1 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 针对传统核心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经过重新整理,引入新的科研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适当引入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以扩展学生眼界[1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如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减少了陈旧的理论及实验内容,通过增加免疫学相关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过程及最新免疫学进展的内容,与学生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卵子对外源性的为什么不发生排异反应?乙肝在男性患者中大三阳比例较高,在女性患者中小三阳多见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查阅中、外文Y料,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拓展知识面,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注重培养科研思维[1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使学生在科研中获得启发,激发其创新意识[14]。

2.4.2 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开展如兴趣式教学法、问题导入法等情景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深入理解知识并启发学生思维[15]。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远程与附院检验科各科室互动视频连线,使学生直观、实时地观察到临床检验工作者工作的全过程,并与工作人员实时互动交流,填补了以往课堂和实验室中的教学空白,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参与导师课题、自主选题撰写论文等,增加学生的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内容,强化学生的医学思维和医学操作能力的培养[16]。由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17],在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重视技能操作及考核,改变传统的闭卷笔试为主要依据的考核评价形式,采取多种考试相结合(闭卷考试、写综述等相结合)、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相结合的考评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如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平时实验成绩比例占期末总成绩50%,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动手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6] 姚群峰,宁勇.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新变化[J].检验医学教育,2011,18(3):1-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14-315.

[8] 张红,金家贵,彭克军,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2):1742-1743.

[9] 王建国,邹发长,张福华.基于“1+2m”人才培养模式的临床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1):66-67.

[10] 陈培丰,潘磊.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2):1999-2000.

[11] 朱文想,焦勇.我国四年制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76-78.

[12] 杨立红,张秀敏,刘运德,等.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4):533-535.

[13] 张立群,孙艳艳,朱晓琳.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629-2630.

[14] 金丹.引导医学检验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的必要性及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533-535.

[15] 张立群,孙艳艳,朱晓琳.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629-2630.

[16] 余先祥,蒋斌,袁星,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1):113-114.

[17] 谢圣高,宁勇,姚群峰,等.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12):93-94.

[18] 闫海润,陈宏娟,富宏然,等.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3):139-140.

[19] 杨金玲,张凯,杨海霞,等.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