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性质范例6篇

科学技术的性质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1

 

2013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8.4%,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在政策引导、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加强了政策引导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工业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围绕产地初加工、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重点,开展联合攻关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筛选与示范推广;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科企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

 

2.完善了学科方向

 

近年来,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它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结构更为科学,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3.搭建了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教司建立“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加工局搭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形成了人才队伍

 

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支学科齐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5.增加了科技投入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初步统计,各类部级科研项目,如863、973、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投入16亿元。

 

农业部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共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等行业科研专项21项。

 

6.加大了成果转化

 

近年来,农业部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筛选,选出近200项的实用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如粮食产地烘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花生产后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热带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等,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 以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存在的初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开展了科研联合攻关与协作,在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了加工原料适宜性评价、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业化装备集成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粮食加工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物耗,加工原料品质欠佳、传统主食加工业相对落后等问题,主要在高效节能小麦加工、稻米精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传统主食工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与技术突破。

 

代表性成果有:“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节能高效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设备”(2014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油料加工

 

针对加工专用品种缺乏、感官与营养品质差、饼粕变性重无法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创制了油料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低温压榨制油技术装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提升了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2012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果蔬加工

 

针对果蔬采后损失率高、加工专用原料缺乏、加工能耗高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开展果蔬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果蔬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果蔬节能提质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苹果贮藏保鲜与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畜产加工

 

集成组装了生鲜畜禽肉成套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并获得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西式产品中式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畜禽屠宰骨血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技术-装备-标准的一体化突破;特色乳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代表性科技成果有:“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干酪制造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

 

未来5~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围绕产地初加工、主食工业化、综合利用、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储备和新装备研制,实现“技术-装备-产品-标准”一体化突破,继续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产地初加工

 

国家层面产地初加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低温储粮技术与设施、气调储藏技术与设施、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设施等。农民或中小企业应重点关注小型的储粮设施、简易实用的烘干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2.传统食品工业化

 

针对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加强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针对产业化程度不高、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加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针对工业化程度低、小作坊、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加强传统菜肴工业化生产。

 

3.综合利用

 

我国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转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每年有秸杆6亿吨,玉米芯1000万吨,米糠1200万吨,麦麸2000万吨,稻壳2000万吨,豆粕500万吨、棉籽饼200万吨,蔗渣700万吨,但开发利用远远不够。科技创新的重点是: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功能食品研发,生物质新能源、新材料研发,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4.加工品质评价与原料基地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缺乏专用品种,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缺少加工品质评价和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加工专用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重点方向是: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研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立。

 

就具体行业与领域而言,创新方向与重点如下:

 

1.粮食加工

 

——高效节能粮食产地加工技术及装备:基于最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粮食产地快速干燥、小型规模化绿色储粮、粮食精选分级技术及配套装备创新研究。

 

——主食加工工程化技术装备:以持续提升我国主食安全、营养及方便性为目标,开展全谷物主食加工原料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传统主食、地方特色主食工程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以粮食初加工(糠麸、皮壳)、深加工副产物(废液、废渣)为对象,开展原料稳定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成分高效提取等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及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

 

2.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建立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标准,揭示遗传特性与加工品质的相关性。

 

——油料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产地初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形成多项标准化、实用性强的技术与装备。

 

——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营养品质控制技术:揭示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形成基础理论,建立油脂加工过程中食用与营养品质控制技术。

 

——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技术:建立抗营养因子去除技术、蛋白生物改性、活性多糖产业化技术与装备,构建油料副产物绿色多元化利用模式。

 

3. 果蔬加工

 

——果蔬原料加工适宜性与特性化加工技术:基于感官、理化、营养与功能品质的果蔬原料及制品品质分析、加工过程品质变化与调控机制、特性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等。

 

——传统和特色果蔬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鲜切果蔬保鲜加工技术与装备集成、传统果蔬制品(糖制品、腌制品等)工业化品质提升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果蔬副产物综合与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苹果多元化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柑橘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果蔬副产物功能组分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关键技术\果蔬高效节能提质组合干燥理论与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基于营养组学的新型果蔬食品加工与制造技术:果蔬最少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速冻解冻理论与技术、果蔬全营养制粉理论与技术、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等。

 

4.畜产品加工

 

——屠宰损耗控制技术:基于动物福利与基因型特征,开展宰前应激控制与屠宰工艺优化,完善预冷及成熟工艺,控制畜禽屠宰重量损失与品质劣变。

 

——畜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在线自动分级系统、计算机图像识别、微生物预报等技术,研发温和杀菌、无菌罐装、超高温瞬时杀菌等设备,为肉、蛋、奶等畜产品的货架期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骨血、乳清资源工程化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研制及创新产品开发,构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必要性;措施

作为一门新兴的热门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调整后增加的新专业,经过10几年的发展,国内近百所大学已经开设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而且,目前仍有许多大学在争取开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重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地位,积极开展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高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任务。

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使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许多高校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致使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同时,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采用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传授理论知识,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增强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由于有些高校的教学条件有限,在开展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测量透镜的焦距、光的偏振现象、观察透镜成像等实验,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开展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建设,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的质量。高校应该根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以提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效果。在光子学基础方面,高校应该注重强调基础理论知识,重视描述方法、物理量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开设信息光学、电动力学、激光原理、量子力学和光电子学等必修课,确保学生能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方面,高校应该重视电子信息技术,开设数字电路、电路理论和模拟电路等必修课,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光信息技术方面,高校应该合理设置课程,适当安排光通信原理、光电检测与处理、光信息存储与显示这三门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许多高校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严重降低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校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质量,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加大资金投入,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提供必需的硬件设施,确保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期的热门专业之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应该重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地位,加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不断优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丰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专业的高素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4]。

参考文献:

[1]刘雁,蓝岚翎,谢世伟,王习东,.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87-88.

[2]李淑红,孟华茂,包磊.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探索[J].科技风,2011,20:224.

[3]王晓玲,郎晓萍,牛春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2.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3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文革”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使命。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努力探索和构建学生科技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视阈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通识教育”的要素包括:第一,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高尚的人,这一目的特点表现为明显的非功利性;第二,其教育对象是少数“社会精英”,只有“社会精英”,才能有闲暇超然物外,终日沉溺于非功利的活动中;第三,注重培养人的智能,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只有培养人的智能,才能使人成为自由且高尚的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为未来所从事的技术型职业做准备。同时,要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具备的融合型人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应用技能和高素质培养的双重重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造就技术与文化兼备、赋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当前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加强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科学精神”是指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中。“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高扬人性大旗、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科学精神”的性质与特征,有人认为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认知成果的升华。其要点可概括为: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即客观、求实精神;科学怀疑精神即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断求知的精神;创新的精神;继承的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孟建伟认为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对人类文化的创造所起的作用各异。“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动力,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持续进步。同时,若无人文精神的激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维度的高职

科技哲学教育的合理性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包括四部分: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通识教育维度下,在高职教育中施行科技哲学教育,解释科技哲学中的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如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结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本质、科学范式与技术范式的区别等。通过课程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哲学观,正确认识高职思想教育与科技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辩证思维方法,提高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关系到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其课程性质决定其人文主义思维方式与情怀。科技哲学课程的定位为:对科技发展进行哲学的反思,亦即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人文主义的解读与反省。

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属于技术性教育和进入职业的适应性教育,还没有哪所高职院校设置了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哲学课程。这就大大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我国,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办学经验尚需积累。当前,高职教育存在两种不利倾向:一是教育目的的功利化,二是教育目的的工具化。教育目的的功利化,表现在教育者一方,就是将主要力量集中在专业教育和应用开发研究上;在课程结构方面,知识性课程比例偏大,方法类、思维类课程比例相对较小,其结果是职业教育近于专业训练。表现在受教育者方面,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了文凭热、证书热、考研热等,社会现实促使高职教育的功利性增强。金耀基认为,今日之大学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由于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不知不觉中大学日趋社会化、政治化和市场化。大学如斯,高职则更甚之。教育目的的工具化,使人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人成为科学技术或工业发展的手段和工具。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和工具化所导致的结果必然违背教育的初衷,表现为只突出做事的教育,忽略了对人的全面教育,培养的人才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在急功近利思想和浮躁情绪的外部环境作用下,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缺失现象比较严重。《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也需要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来,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的科技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科学技术哲学应成为高职通识教育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科技哲学教育,让高职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功能进行哲学反思是必要的。

转贴于

在高职院校培养体系中,融科技哲学于通识教育中,促进高职学生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有正确的认识,完成自然和人性道德的完美统一。加强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对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有:

增强高职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改变了世界面貌,科学技术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但创新不仅仅指科学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深层次理解。通过科技哲学教育,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统思想。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会带来负面效应,科学技术有“双刃剑”的性质。对科学技术若没有全面认识,只看到和利用其功利性一面,而无视科技对人类和社会的负效应,将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灾难。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辩证地认识、感受科学技术内含的人文精神,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能动性、主动性和科学理性。从某些方面说,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建伟认为,科学像人类其他各项创造性活动一样,充满着生机和最高尚、最纯洁的生命力,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它给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因此,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促进高职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有充分认识 “科学”、“技术”是两个不同概念。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区分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科学和技术的普适性、可检验性和统一性为人们普遍认同。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任何一种商品都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复合体、统一体。通过科学技术哲学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对科学进行理性认识。学生在高职院校得到的不仅仅只是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理论知识更有助于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规律。因此,正确引导、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及其辩证关系,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是必要的。

强调科学技术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是人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在处理科学技术问题时既遵循科学精神,又顾及其人文社会后果。

建构科学人文的高职通识教育桥梁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看到当前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主要途径,一是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二是培育高职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哲学观。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的开设具有广泛的意义和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功能。面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讨在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哲学教育,弥补当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促进科学教育人文化,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哲学观念,而非单纯的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不仅掌握科学技术本身,而且还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懂得如何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使之造福于人类。

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中,“科技哲学”类课程是指针对理、工、农、医类研究生开设的政治理论公共课。目的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哲学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培养出来的理工科研究生对科学技术的功能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在正确的科学技术哲学观指导下运用科学技术于实践。高职院校的专业或学科设置以工程、技术应用类为主,与普通高校的理、工、农、医类有相类之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并不能因为其学位层次较低就视科学技术哲学教育为可有可无;反之,对于毕业以后直接从事工程技术类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开展科学伦理、技术伦理教育,让他们具备工程良心,对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有全面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高职学生培养的特点是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理论与实践并行,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科学技术哲学教育还是个崭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科技哲学教育不能像大学那样系统,可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问卷方式选取部分对象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哲学观进行调研,考察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对科学素质课程的教学需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根据问卷调研报告设定选题目标。

第二步:以开设选修课程《科学与人文素养》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在高职教学中融入科技哲学的通识教育内容,为高职学生建构通识教育桥梁。选修课程《科学与人文素养》或专题讲座的内容力求体现当前最新科学技术实践的最新经验,科技的最新进展,让高职学生学习了解科学技术哲学是体现现代科学的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发展到科学时代的产物。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5

【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地位;作用;案件侦破

一、引言

刑事科学技术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刑事侦察的始终,从现场勘查、立案侦察到破案,都离不开技术工作。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成果被应用到刑事技术中来,刑事技术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刑事侦察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为何重视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越来越繁荣,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犯罪现象发生。而现在的犯罪侦破无疑给广大民警带来严峻的挑战,因为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对于实现法治来说,将会是一个艰难而又充满曲折的过程。刑事科学技术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刑事案件中的各种痕迹物证进行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同刑事犯罪斗争中揭露、证实和预防犯罪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它包含了较为广泛技术范畴和运用范围,是侦破刑事犯罪案件的重要手段,在公安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只有掌握好过硬的刑事科学技术,才能尽快破案,打击犯罪分子,从而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

三、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刑事案件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几乎每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参与。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学科:犯罪现场的勘验与检查;刑事照相与录相;手印检验;足迹检验;工具痕迹检验;枪弹检验;爆炸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微量物证检验;法医物证检验;毒物、毒化检验;警犬使用和其他痕迹检验。形式科学技术主要是运用物质交换原理(洛卡德原理)、同一认定原理和种属认定原理完成对物证的识别、检验和鉴定工作。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一般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因此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多学科知识和现代高科技在当代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在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等都在刑事侦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刑事侦查中运用的科学技术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侦查有关的各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成就与方法,刑事科学技术的产生是必然的,是犯罪和刑事侦查工作发展的需要,而且,它在刑事侦查的立案阶段,侦查阶段以及破案阶段的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立案阶段的作用。1.区分案件与事件判断一件事件是刑事案件还是事件,刑事科学技术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因为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就是判明现场发生事件的性质。2.为认定案件性质提供依据、正确认定案件性质是决定是否立案,开展侦查活动的前提。许多性质不明的事件,都是靠刑事科学技术检验和鉴定得以澄清或确定为刑事案件的。

(二)在破案阶段的作用。1.为澄清嫌疑,认定犯罪人提供证据通过手印检验可以直接认定作案人:因为手印具有人各指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触及留痕和认定人身等特点,手印检验是个人鉴别最简捷且最实用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DNA成为认定人身的另一手段,且其适用范围广,方式多,认定能力强等优势都是手印检验所不能及的。此外,耳纹,声纹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逐渐成为认定作案人的又一手段,保障无罪人免受刑事追究,使犯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2.深入了解案情,调整侦查计划通过对痕迹、物证的不断发现、认识和分析,有助于侦查人员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整个案情,进而调整侦查计划,重新部署任务。

(三)刑事科学技术可以为确定案件的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常遇到的情况有三种,一种属于刑事犯罪案件,应当立案侦查;另一种属于自然现象或意外事故等,应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另一种属于谎报假案,迎揭露其事实真相。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各种勘察检验的首要任务是要查明被勘察现场的事件性质,确定发生的事件是刑事犯罪案件,还是其他性质的案件。

(四)刑事科学技术可以为分析案情提供线索。刑事犯罪案件的案情,是指与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有关的情况。分析案情既是侦破案件的重要环节,又是现场痕迹、物证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现场痕迹、物证中存在着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情况的信息,通过对犯罪痕迹、物证的寻找、发现和分析、研究,能够再现犯罪的活动情况和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从而为分析案情提供线索。能够利用科学的鉴别、分析方法,确定现场犯罪痕迹,由此查明某些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实时形成的原因和状况,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

五、当前刑事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发展现状

(一)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较晚,导致水平较低。综观中国刑事技术的发展历史,自然科学技术的落后,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刑事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要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在对物证的发现、提取、检验和鉴定中加以运用,方能更可靠地提供证据、线索,更真实地再现案件经过。但之前我国自然科学的落后,刑事技术自然不可能发达,因此,我国基层民警的刑事科学技术水平总体较低。

(二)领导高度重视,发展趋势明朗。刑事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和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在我暑假见习期间,我了解到,从公安部党委到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对刑事科学技术都十分重视,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研成果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检验鉴定、技术破案占被破案件的比例也是逐年提高,刑事科学技术的工作效能和业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体现出了刑事科学技术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出了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六、总结

在刑事侦查领域,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十分广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机会的增多,刑科技人员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调整,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力度得到加强。加之我国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后,对痕迹勘察技术,检查鉴定技术的科学性、文书结构的规范性、合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已成为办案工作的总体变化趋势。因此,从现实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重要,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性质范文6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观;科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05-05

一、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

后现代科学观的产生是建立在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揭露、批判甚至否定的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已经使科技的负面效应充分暴露。科技负效应已经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造成了严重危害。首先,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利用科技对自然进行了大规模的、深入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行为加剧了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技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有害结果。它已经危害着,并且仍在破坏着人与它的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他的个性之间的平衡状态。无可挽回的分裂状况正在威胁着人类。”[1]其次,科学技术成为国际霸权主义横行和制约弱小国家的重要手段。西方大国往往利用科技优势侵犯弱小国家的,整个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西方人利用科技侵略、征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再次,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性异化和人的个性丧失,人类原以为科技发达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不料却使人类奴隶化、组织化与机械化了。”[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导致了科学主义的极度膨胀,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认为科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普遍有效的知识和方法。这种传统的科学哲学的世界观到了科学发展的极盛时期就走向了片面的极端,“这是一个机器的、而不是人的世界观。机械论模式的建筑师们把万物的质从他们的量中分离出来并排除在考虑之外,从而使他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物质组成的冷冰冰的世界。”[3]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的滥用问题上,他们劝诫科学家把科学应用于进步的社会事业。

另外,随着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前沿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学科,突出的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突变理论等,这是继相对论、量子论之后的又一次科学革命,再次挑战了传统的科学观。对已有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新发现的冲突对人们的科学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科学观的转向。

对现代危机根源的反思和科学自身的发展是后现代科学观产生的主要背景。

总之,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可以归纳为以下特征:第一,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科学与人文学知识之间并无绝对分明的界限,他们之间的鸿沟是人为的、相对的,事实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科学包容人文,人文包容科学。后现代科学观关注人的生命,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科学的人文蕴涵的理解,主张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第二,对科学理性的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科学研究长期受理性主义的统治,这种理性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人类理性的无限膨胀导致了人与生态关系的日趋紧张。后现代科学观对理性至上、理性权威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否认科学活动的纯理性,重视科学活动中科学共同体的个别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强调研究者的态度、价值取向在研究中的作用,强调一种积极的建构和创造。后现代科学观在反对理性作用的绝对化和无限化的同时,过分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这是不足取的。第三,后现代科学观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概念可以充当推出一切的原理。反映在科学观上,认为科学没有固定不变的基础,否认绝对的确定的知识,认为科学是作为认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建构性结构。“本质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质,人们可以运用理智与知识,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的现象与本质二分法的认识论模式,反对事物具有统一性、普遍性,肯定差异性、多元性、复杂性。

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否定了科学是真理的传统的科学本质观,有学者把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科学的敏感性总结为两个特征。“第一,它强调历史而不是逻辑,强调整体而不是分析,强调科学的定性而不是定量方面。最后一种强调,意味着它不再追逐不可预测的微观细节而企图去发现长期的总体的模式。另一个特性,即对参与的强调,肯定已提出了修正我们对客观性概念的理解问题。”[4]

科学自身的发展是后现代科学观兴起的主要动力之一,对科学的后现解也会给科学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

二、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什么是科学”是构成科学观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科学观将科学看成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静态的匀质的实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的特征。科学进入教育领域首先是以知识形态呈现的,这就造成了对科学教育的片面理解,认为科学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关注科学的实用价值而忽视其人文蕴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科学精神的养成;课程内容难度偏大,过于抽象、封闭,忽视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对后现代科学观的辩证理解有助于调整、更新科学教育的理念,从而纠正某些传统科学教育的弊端。

(一)强调整体性思维方式

后现代科学观反对二元对立的机械论,认为强调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之间对立的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科学与人性的分裂,因此它强调转变思维方式,用整体、有序、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正所谓:“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直觉的和想象的感觉,认为它有着一种也包含于我们之中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只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我们将像对待我们至爱之人一样呵护它,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科学教育应走出科学知识片面说教的狭隘方式,而应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科学教育要走出对科学知识的机械的记忆模式,不仅要关注人、社会的发展,更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

(二)鼓励质疑与创新

科技活动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创新品质是科技活动的创造本质在主体心理上的反映,是科技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创新精神的发挥应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科技创造的目的应为人类生活的更加文明、更加幸福服务。离开这一目的,任何科技创造活动就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合理怀疑精神。科技活动需要创新精神,而创新正是从怀疑开始的。只有独具慧眼,勇于怀疑,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问题;怀疑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促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质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往的“教师权威”、“课本权威”的状况是传统科学观中“科学是唯一真理”的直接反映,在这种知识观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客体”。后现代科学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学生之间多元主体的对话;强调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把科学看成是永无止境的探索。科学教育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动机和活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教师应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验科学知识的发生与发现过程,并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展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合作精神,让“死”知识“活”起来。并且,教师要改变以往“传话筒”的形象,培养自己的反思精神。缺乏质疑与创新精神的教师是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具有质疑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来的。

(三)强调科学的人文蕴涵,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注意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还应充分挖掘科学自身的人文蕴涵,“科学是主要的人文形式,具有内在性的科学把科学探索看成一种人性的修炼,看成一种审美行为。”[6]科学教育致力于倡导、推进生态文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主张通过对科学教育自身人文性的理解来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四)将科技道德教育渗透到科学教育的始终

后现代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不存在根本的分离,反对事实与价值二分,认为道德不是独立分离的领域,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学习整合起来。他们认为现代性危机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人们采用了一种非道德的态度对待科学,即“如果人们采取了一种非道德的态度运用科学,世界最终将以一种毁灭的方式报复科学”。[7]因此,后现代科学观反对真理与德行分离、价值与事实分离、伦理与实际需要分离,强调用整体的观念对待科学与道德。这对我们的科学教育启发很大,以往的科学教育是一种纯粹科学知识的习得,是与价值无涉的,不利于学生科技道德的养成。因此,科技道德教育应渗透到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将二者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技道德素质,这对于保证科学技术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科技道德教育包括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道原则教育、科技生态原则教育以及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学习。

第一,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活动时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与科技对象的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合理怀疑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心理动力机制。这些精神是由科技对象的客观性、复杂性、科技人员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是科技活动的创造本质所要求的。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事实是科学的基础,因为一切科学理论都以事实为根据,又接受事实的检验。尊重事实是从事科技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科技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坚持实事求是,需要当事人有巨大的道德勇气,因为尊重事实本身往往会触犯当权者的利益,当权者可能对当事人进行压制、迫害。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科技创造活动本身也有其特殊的道德要求,这一要求就是尊重优先权。尊重优先权就是尊重其他人的创造性劳动。这已成为科技活动的重要道德规范,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科技优先权,做到不剽窃、抄袭、侵占他人的科技成果。最后,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科学家的合理怀疑精神,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发扬怀疑精神,也需要科技工作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怀疑是对权威和传统习惯的挑战,这种挑战一定会损害权威和传统习惯势力所代表的利益。怀疑往往遭到社会或政治势力的排挤,甚至迫害。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敢于坚持怀疑精神,往往体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品质。

第二,科技人道原则教育。科技既可以用于人道的目的,也可以用于反人道的目的,人类的重任是抑制、消除科技反人道的一面,弘扬科技的人道作用,坚持科技人道原则。科技人道原则的宗旨是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幸福生活服务,科技人道原则既“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8]科学教育应该依据科技人道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正确认识科技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既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第一推动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思想解放的武器,是道德进步的认知前提,又要认识到科技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际霸权主义横行的工具,是人性异化的重要原因。

第三,科技生态原则教育。科技生态原则即是指科技发展应成为保护环境的工具而不是破坏环境的工具,科技发展应走生态化的道路。坚持科技生态原则,要求人类树立生态世界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生态世界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是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是科学教育应完成的任务。

首先,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人都是由关系构成的”[9],整个世界是事物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事物整体在逻辑上优于个别事物,事物整体间的关系在逻辑上优于个别事物。“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也存在于同自然状态进化的关系之中。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之一,人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都是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依赖于同自然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10]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各种事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一个事物的发展状态必然影响着其他事物的发展;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的存在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树立环境意识,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整体科学观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当成具有复杂性的整体来研究。整体科学观认为,研究对象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表现它复杂的性质,离开一定的环境,对研究对象性质的把握就有可能是片面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活动是人在自然的内部进行的人与自然的对话,而不是站在自然之外加以描述,因为“我们和自然的对话仅当它是来自自然之内时才会成功”[11],离开人和人的幸福来研究、描述自然,科技活动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活动的失败;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应坚持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活动主体必须明确科学研究的目的,预测科学应用的后果,并尽可能减少科学的危害;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应坚持科学和道德的统一,纯粹客观的、中立的态度是不存在的,“科学与一种内在的道德观密不可分,而真理和美德由于是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现状之所以如此危急,部分是由于这种割裂造成的”。[12]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认清科学和道德的分离状态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正是这些危害的日益严重化,人类才建立和遵循科学道德、生态环境道德,并以道德的态度来从事科技活动。

再次,培养学生的生态技术观。科技道德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生态和人类的消极影响。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存在以下根本性的缺陷:(1)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是对自然规律的片面利用,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这就破坏了自然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干扰了自然运行的规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了环境污染。(2)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并维护着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是追求利润,为了追求利润,资本家无穷无尽地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生产的最大化,为了实现再生产,资本家鼓励人们尽情消费、超前消费,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破坏自然的技术、各种浪费性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保障自己争夺物质资源和商品市场的暴力后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把发展战争技术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战争技术的研制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自然资源,战争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3)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生理和精神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恶化了人类生存的生物物理前提,导致了由于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大量疾病,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精神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尽管这种技术形式使人从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也剥夺了劳动者在手工业劳动中的艺术享受和创造性地使用大脑和双手的乐趣,使人感到单调、枯燥、烦闷和空虚。总之,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将要走到它的尽头,迫切需要一种新技术形式来代替它。这种新技术形式就是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观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生态技术发展的必然性,认识生态技术的涵义及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技术的发明创造活动。生态技术在价值观上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的目标,它的目标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对自然来说,生态技术力求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善,珍惜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对社会而言,生态技术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贫困,扩大社会公平,发展民主;从人的存在视觉来看,生态技术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和保障生命安全,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扩大人的自由,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从时间维度观察,生态技术不是以当代人的利益为尺度,它的应用注重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其他生命的存在权利。

第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根据个体在科技活动中所涉及的基本人际关系,科学共同体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团结协作、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前辈。这几条规范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对于激励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协调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规范虽然是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但是因为教育承担着为科学共同体输送人才的任务,这些后备人才的道德状况将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科学教育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科技道德规范要求。

三、结语

后现代科学观在给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并非无懈可击。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后现代科学观中的反科学思潮直接导致了教育中的反科学倾向,尤其在西方社会的表现更为突出,如20世纪60年生在美国校园的反科学运动。“一方面,反科学思潮直接成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障碍,导致了对科学教育的损害……另一方面,反科学思潮的泛滥,也助长了教育中复古与守旧的势力,压抑了教育面向未来、进取创新的意识。”[13]后现代科学观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关注它的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现代精密科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个舶来品,我国的科学教育并不成熟也不完善,在实践中容易出现对后现代科学观的片面理解,进而导致教学中出现不良倾向,如反科学、放任自流等偏激行为。因此,我们更应认清后现代科学观中的消极因素,如对科学知识客观性、普遍性、真理性的极端否定,对科学理性传统标准采取鄙夷的态度等,从而避免科学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韩】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M].清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杰里米·里夫金,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曹天予.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0(2).

[5][7][9][12]【美】大卫·格里分.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6]吴国盛.纵论科学与人文[N].中华读书报,2002-07-10(2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