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例6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文1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性教学的研究,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09-01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大家分享下。

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例如: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

第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一、课堂高效教学的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系统的完善以及对教育方面经济补助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加大了课堂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必须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效率课堂。就现今我国的教育体系而言,可以看出课堂教育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国内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者当下都着重研究如何让课堂教学的作用最大化,从而完成课堂教育的高效率化。

二、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由教育者,学生和媒介(可以是教学课本等)构成。高效的课堂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把课堂打造成有效课堂,还要求教育者要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不仅自身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培养学生拥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其次教导者也要适当的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导,将更有利于高效率课堂的建成;最后教导者在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多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机会,学会学习的方法才是高校课堂的主要目的。

三、现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略显枯燥,学生难以投入

如今我国的教学内容太过深奥与古板,导致小学生很难投入其中,尽管老师讲的意气风发,学生却丝毫没有入其情境,而语文教学内容也是多靠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2.学生课外时间太少,无法达到应有的阅读量

阅读量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要求,没有阅读量作为教学基础,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可是如今的小学生的课外时间多数被辅导班之类的课外教学所占据,老师也并没有系统教过阅读的方法,这让语文教育的进度难以正常进行,导致高效课堂难以顺利完成。

3.老师与学生互动太少,引导困难

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就是师长高于学习者,虽然在二十一世纪的如今,尊卑已不复存在,但是由年龄差所带来的代沟却是无法消磨的,这导致教育者无法与学生在课堂教育中有正常的互动过程,没有交流的教育,引导就显得很困难。

4.练习与反馈无法保证质量

一直以来无论是什么等级的语文课外作业,总是难逃枯燥重复的命运,面对单调的作业,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再加上少了老师的督促,课外联系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老师接收不到课堂教育之后真实的反馈,又给课堂教育添上了一大难题。

四、解决的对策

1.加强语言教学的情境性,以便提高学生参与度

精简的语言容易留给学生遐想的空间,但是这就要求教师们需用词准确,而教导者本身能真正体会到课文或者某诗句的深意,才能正确的转达给学生,让学生也能体验到那情境的妙处。然而对于小学生又不能仅仅拘泥于语言教导上,应适当的加入动手操作或者多媒体教学的教程,让学生在动手或者观看中,深刻的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含义与生活的情趣。

2.加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胜负心

对于阅读方法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堂中抽出部分时间,系统的详细的教导学生如何把书读好、读好书,或者也可以利用读代替教的方式,让朗读成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课外阅读量,教导者可以采取阅读比赛形式,加以奖品之类的奖励,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增加阅读量。

3.了解学生的行为与学习习惯

沟通的基础是理解,老师要想与学生更好的沟通交流,必要的是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之类,根据不同的习惯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育的高效性起着很好的作用。再者,讲课不能只停留在老师讲这一层面上,教师应提出多类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教育者多多互动。

4.多层次、多趣味的练习

学生不主动写课外作业,无非是觉得课外作业没有吸引力去激励他完成,所以教导者应该多开发有趣味的课题让学生完成,不可一味的重复抄写。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爱好也各不相同,所有的学生不可能往一个方向发展,老师可以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习惯,针对性的布制有趣的课外作业,让课外反馈可以真正反映课堂教育成果的目的。

语文是一门传承中国文化的学科,它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华文化的存在地位,小学的语文教学,是语文知识教育的开端,所以它的课堂教育能否达到相应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导者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与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定详细的目标与操作步骤,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育会影响到学生一辈子,这要求任何教育者都应谨慎细心的对待。

参考文献:

[1]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

1增效减负的含义和意义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应当首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不断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增效减负的核心理念实际上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导,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手段的丰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而教师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减负的含义是指要降低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量和学习量的沉重负担。传统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往往会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或练习题,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仍要完成大量的作业任务,在课堂中的效率也始终无法提升。减负主要是要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丰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对主要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之外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应用性的内容,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教学实践性的探索。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所教学的东西拘于表面:

由于当前社会下,父母对小学生的期望不断的增加,小学生的课业压力的不断的升高,随即带来的是更大的教学任务。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小学生很少去从字词诗句的来源与意义去理解性的学习,进而让“望文生义”的不好习惯滋生。同时,没有深刻的理解,远离了教学的宗旨。看似知识量大了,可是实质上的效率却是大打折扣的。

2.2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少:

由于现阶段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从而造成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的不同的忽略。教师在课堂上也呈现出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们是否全都掌握。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与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导致了学生上课不专注的不良风气,使得学生从根本上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2.3评判标准过于单一:

由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似简化了对学习水平的评估,实则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力。事实上,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对接受不同的事物的效率不等。如果单一的用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话,会打击虽然成绩不高但是热爱读课外书的学生。而未来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广泛的阅读各个方面的知识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

3增效减负的途径分析

3.1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师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程度来定位学生的好坏,这种做法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上的压力,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过于重视教师留给学生们的作业任务,对于自身不明白的知识点也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导致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积极改进课堂结构,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发掘自身的潜能,同时教师要安排好讲课时间和讲课内容,既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讲知识讲解透彻,又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学习,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这样,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大大提高。

3.2合理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是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导致教师多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并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化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并缺乏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真正理解并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质量与效率。

3.3注重个体差异,展开分层教学:

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层次都有所不同,教师必须依据这些做好分层教学。用同一个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50%-60%的时间来展开集中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大部分的学生,以传授教学大纲范围的知识为主要目标。剩下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梳理和整理,让学困生有时间及时整理知识和找老师答疑,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时间做一些课外拓展学习,从而获得一定的拔高。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摄取知识的满足感,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爱上语文课。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有所降低,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随之提升。

3.4重视作业反馈信息:

为学生减负的过程包括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但是减少作业量并不意味着降低对作业质量的要求,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有针对性地留作业,在学生将作业全部上交后,教师要认真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记录学生从作业中反馈出的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课下反馈给教师。这就可以进一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可以更有效率的学习,同时摆脱了大量课后作业的压迫。

4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时代在变化,教育形势在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正视学生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优化语文课堂结构,积极为学生减负增效,以社会用人的标准去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学生,为学生长期学习和发展做好引导和规划,不断寻求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筱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刘仲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11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对话艺术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平等的对话。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和学生实现有效的对话互动,教师需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对话氛围。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比较活跃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倾听,用心聆听,通过聆听学生的看法,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发现学生之间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关注每名学生,尊重和理解每名学生,赋予学生进行课堂探究的动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索,讲解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让学生自由地回答。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有非常强烈的上进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说激励性的话语,鼓舞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进行师生对话

1.利用趣味性的语言展开对话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良好师生对话,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进行对话的兴趣,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以《惊弓之鸟》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成语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就自己疑惑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了更羸说自己能够不用弓箭便把大雁射下来,魏王为什么那么惊讶呢?教师这时可以笑着说:“对于魏王和更羸来说,更羸现在的身份应当是公司中的小员工,而魏王是公司的老总,当一个小员工没有经过老板的决定就擅自下了决定,认为不用弓箭就可以把大雁射下来,你们认为老总会相信吗?”将古代的君臣关系转化成现代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成语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这时,学生一定会大声说:“老板是不会相信的!”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对学生说:“那就对啦,当老板不相信你能够完成某件事时,你应当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带领学生学习与更羸射大雁动作相关的描写内容,之后教师对学生说:“更羸成功了,我想老板看到自己的下属这么能干,一定非常高兴。”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优化对话的效果。

2.寻找合适的对话话题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良好的对话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寻找合适的对话话题,促使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首先,对话的话题要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每名学生全部参与到话题的对话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以《黄山奇石》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这样的对话:“孩子们,你们在节假日出去游玩了吗?可以向老师介绍一下吗?”利用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回想,激发学生回答的兴趣。班级中学生纷纷举手,教师随机听一听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啊,你们去的地方都好有意思啊,老师也有一个景点要介绍,同学们想看一下吗?”这时学生一定会积极地说:“想!”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黄山奇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从学生日常的旅游活动为主题进行展开,自然引出黄山奇石这一著名的旅游景点,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在设置话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赤壁之战》的学习为例,文章中的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曹操和东吴分别为战争进行的准备工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是否还有疑惑,若是学生均称已经全部理解段落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曹操和东吴双方为应对战争进行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将曹操和东吴进行对比,谈一谈哪方准备得更为充分,并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根据。这个问题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为了解答问题,学生会认真研究文章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师生、生生对话。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艺术 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46-01

导入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若教师能够针对该类艺术加以协调化把控,便能够令课堂教学实效变得愈加理想。须知足够精妙的导入艺术,可以令小学生群体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克制以往课堂注意力低下隐患前提下,激发出他们无限的潜力。所以说,尽快理清现代小学语文课堂科学化的导入艺术形式,系统化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指标,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各类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1 借助问题导入艺术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

疑问可以说是推动学生持续深入性思索的核心力量,更是调动他们自主式学习欲望的必要途径。特别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讲,他们时刻保留坚定的猎奇和求知信念,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征,为小学生设置各类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借此激发他们更为强烈的思维冲突效果,进一步积极思索、学习知识并提升个人实践技能。

如在进行《迷人的张家界》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巧妙的问题设置途径,引导学生及时介入到积极的思考状态并主动获取各类关键性语文知识点。至于这部分问题内容则可以表现为:“同学是否去过张家界、作者是透过哪些角度将张家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加以表现的?”归结来讲,这部分问题设置,要尽量保证和课文内容联系的缜密程度,与此同时,还要适度激发学生的长期猎奇心理,令他们至此过后自主阅读课文并从中提取整理相关问题答案。这样,便可以令学生透过文章精细化阅读等途径,明白张家界拥有秀丽别致的山水和无比珍惜的动物。由此看来,问题导入对于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的确存在非凡的辅助功效。

2 配合故事导入艺术调动小学生长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

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倾听故事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故事导入艺术环节设置,借由该类群体听讲需求全方位满足基础上,调动出他们更为深刻的学习兴致,令他们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体验到学习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对于今后小学语文课程良性教学效果强化,影响作用非凡。

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期间,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故事导入艺术,令学生快速掌握该类课文的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回忆中国除夕夜的景象,包括品尝丰盛的年夜饭、观看无比精彩的联欢晚会等。在学生沉醉于美好回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入安徒生经典的童话故事,即一个拥有着善良之心的小女孩,在富人们庆贺新年之时,为了卖火柴而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在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小女孩为何如此不幸的问题基础上,调动他们挖掘作者内心情感的积极性,保证他们至此对各类新课程保留强烈的关注度,在该类情况之下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将能够赢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用音乐导入艺术实时调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不同阶段中的主观情绪

最能撼动人心的莫过于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导入音乐,不单单可以启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智慧和陶冶其情操,同时更可以令他们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之上紧跟教师讲解步伐,最终顺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如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借助音乐导入艺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情绪,令学生在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有没旋律的前提下,快速且集中地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活动中;再就是消除紧张情绪,获取情感陶冶的高尚成就。

4 通过多媒体等高端设备导入艺术组织学生学习丰富的课程内容

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应用,目的就是保证课堂教学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即借助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元化、灵活形象的表达模式,令学生深刻地感知语文课程中的各类人物形象,激发出内心强烈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此类课堂导入艺术的贯穿,极为迎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保证该类群体顺利认知难易程度各异的课程内容。

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考虑结合多媒体导入艺术制作精美的演示课件,令学生透过视觉、听觉等感知角度清晰地体验到桂林山水的别致景象,令自身仿佛置身其中。之后他们学习该类课文就会显得更为轻松一些,对于文章中各类重点内容也会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

归结来讲,开端处理得足够妥善,距离日后的成功顶点才会愈来愈近,而一节实效性较高的小学语文课程,同样需要凭借科学性的导入艺术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时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并加快各类新课程的讲解进程,为整堂课的有效进行,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希望日后相关教师能够多加注意并予以灵活应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上贯穿融入各类导入艺术,需要教师预先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即保证将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特征等要素充分考虑进去基础上,运用富有针对性的导入形式激发他们的猎奇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使得他们紧跟教师讲解步伐并强化自身对各类知识点的学习实效,最K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协调化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

2013,15(14):137-156.

[2] 王翼炜.引生入文,导出精彩――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9(11):87-9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下,一些教师逐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重视,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足够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智力等方面正处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具有重要的塑造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成长的束缚,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让学生在合理科学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成长。

一、教师要进行高质量的备课

备课是讲授一节课的前提,是对课堂整体的规划。高质量的备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时间使用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备课在授课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地进行高质量的备课。例如,在学习《做风车的故事》(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在进行正式上课之前给学生介绍牛顿,让学生了解牛顿对人类的贡献。然后再进行正式的授课,首先要让学生来认识课文中的陌生字词,这样学生在进行课文的阅读时便不会感到生硬,之后便开始进行课文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牛顿的贡献与努力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刻苦钻研才有可能成功。严密、高质量的备课能够让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也具有有利的作用,使学生在心智思维上实现成长。同时,良好的备课还能够使学生更扎实地学好课堂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生高效率学习知识的前提,因此正确的预习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预习并不只是大致的浏览课文,而是让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以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和解决。另外,教师还要教导学生在进行预习时自觉地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学习时就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其次便是听课方式。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一个科学的听课方式。在课堂上记笔记是关键,但是一些学生只会死记,导致容易错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记录重点,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提问和质疑。最后便是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要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

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一些高科技产品逐渐在小学课堂中普及。中年级的学生对于外界的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结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智力的启发和兴趣的引导。例如,在学习《一个成功的实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让学生完成这个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课程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并真正地学习到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讲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并且还可以展现一些课文中出现的事物,比如木耳、榛子和山葡萄,让学生了解到小兴安岭的物产之富饶,景色之优美。同时,新鲜事物的出现能够吸引学生足够的目光,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学习的过程中去,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中年级学生的具象思维比较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见到的雨进行描述,将课文中描述的雨与生活中见到的雨进行对比,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文中所呈现的秋雨瑟瑟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感情。

传统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缺少主动性,因此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改革。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学习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雯.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