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例6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 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也较多,集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效果的弱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为此,探求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十分重要。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与类型

1、自我教育的内涵

学术界对自我教育内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第一,方法维度。以邱伟光,张耀灿为代表,他们认为自我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来开展。第二,反省维度。这种观点认为自我教育是“自我”对自己思想的反思、对行为合理性的反省,通过这些方式,最终达到提高道德水平、提高思考的理性程度的目的。第三,^程维度。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错误的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改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学习并深入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2、自我教育的类型

根据主体的不同,自我教育的类型可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两大类。个体自我教育即将个体自身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发生于个体自身上的自我教育,强调个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通常包括写心得体会,写感受,工作或学习日志,学习先进等内容。集体自我教育即将集体或群体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强调集体或群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教育,通常包括集体参观红色地区或先进地区,集体开会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学习先进事迹等集体进行的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征

在明确自我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分析自我教育的特征,能够更好的把握这一概念。自我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我教育体现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主体性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和范畴。主体性指的是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自身的能力或作用,是人们自身的自主、主动等特性的体现。客体是指人们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客体性即指所具有的客体的性质。主体性与客体性不应是对立的,而应是统一的。在个体自我教育中,教育主体为个人,个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在集体自我教育中,集体以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集体成员的思想道德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因此,自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2、自我教育体现了针对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针对性是指活动的开展可根据主客体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与目的性联系密切,活动的针对性越强,就越能更好的实现该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自我教育可根据主体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减少或避免走更多弯路,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合理的计划与组织引导,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了计划,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动力,也是提高教育活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三、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哲学层面的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即自我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我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有效是指在某一活动中能达到预期目的,实现预期效果。自我教育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自我教育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和预期效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自我教育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在自我教育中,个人、集体或群体本身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因此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对象所需,少走弯路,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具有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针对性与目的性相统一、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正是实践中自我教育有效性的体现。

2、自我教育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重要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自我教育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自我教育能够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对于任何学科而言,最终若是能为实践服务,能得到实践的检验,那么学科的价值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但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体现的并不明显。将自我教育的方法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在一定意义上较好体现实践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自我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有“两统一、一结合”的显著特征。自我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自我教育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重要选择;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即实现受教育主体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进行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和效果的实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改善人们的思想的的行为,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万柏,张耀灿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罗洪铁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2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value of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and ecological value of four aspects, and discusses its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its positive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社会价值

Keywords: Thought politics Education Social value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其一经济价值,其二政治价值,其三文化价值,其四生态价值。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指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劳动创造出来的、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应。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思想上的保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从根本性质上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观来培养和教育人才。它是思想上提高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调动其进行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其积极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在经济和环境建设方面具备优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和环境建设方面,具有优化促进的作用。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价值为核心进行思想政治建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全面、辨证地认识到社会经济进步与环境建设的关系,从而客观地对经济形态进行分析,达到优化建设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其在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方面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对社会精神的生产价值

精神生产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法律、思想、哲学与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起着指导和决定作用。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对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领导和把握,并引领精神生产的导向,使社会精神产品能够以正确的方式直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对政治关系的再生产价值

作为政治关系再生产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一向备受统治者重视。它主要对以社会青年为主的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以实现其对政治角色的认同为目的,从而实现扩大政治影响的目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对广大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障国家机器的未来执行者拥护马克思主义,保障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三)促进政治稳定和发展的价值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党和人民关系的协调、以及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保障社会政治的稳定,实现社会政治的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并转化为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可以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并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关系密切,自然具备文化方面价值,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在文化选择方面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选择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文化选择的影响上。文化的选择包括肯定性选择和否定性选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分辨能力,对有利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观念、思想、知识、习惯、风俗等文化因子加以吸收利用,对不利的则加以否定,进而实现其在文化选择方面的价值。

(二)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

无产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思想品德,这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的政治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的政治文化传播活动。传播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传播,另一层是教育者相互间的传播,以及受教育者相互间的相互传播。

(三)在文化渗透方面的价值

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社会主流文化,但是非主流文化对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充分发挥其文化渗透功能,将主流文化渗透进亚文化当中,对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对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实现其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价值。

(四)在文化创造方面的价值

随着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开放型、竞争式的趋势。在不同文化的竞争中,要保证民族文化的地位,必须着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保证民族文化的地位,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它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创造方面的功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即在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使生态意识渗透到人们的实践活动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帮助人类认识到其在生态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树立起生态环境意识,为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应对对策。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培养社会成员养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价值

观目前,人类社会在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滥用和破坏现象,甚至危及到后代人的利益。良好的思想政治政治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充分了解到人类也是生态环境中一员的现实,只有与其他成员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二)帮助社会成员对科学技术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应用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生产生活中先进的生产力,也包括不容忽视的生态问题。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人们在运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同时,也考虑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生问题,而非盲目沉浸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成就感中。它从主观上要求人们科学合理地采用正确手段,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进行把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根本进行了解,从而充分发挥其各种功能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红.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D].河南大学,2005

[2]王群.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06)

[3]吴奇.和谐社会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38 ― 02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分类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由此推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其固有属性和特征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身的教育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促进个体的完善成长和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中实现其自身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划分标准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着眼,可以将其划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等;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体价值、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等;本文正是从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视角入手,探索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路径,从而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通常也称为个人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成长和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引导或促进作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个体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彰显,个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

(1)加速个体社会化和规范个体行为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个体掌握政治知识、了解政治现象、树立政治信仰、履行政治权利、实现政治参与等形式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通过引导个体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规范个体道德行为、陶冶个体道德情操等途径加速个体的道德社会化;通过约束个体社会行为、普及法律宣传教育等形式促进个体的法律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加速个体社会化的同时,对个体的自我行为也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2)促进个体智能结构的合理构建

智能结构一般分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相对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教育和引导手段,促使社会个体的各个方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共同发展,从而自觉调整自身的智能结构,避免出现智能结构构成轻重失衡的状态,为人们构建合理的智能结构提供了指导。

(3)丰富个体的需求体系

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个体需求的丰富性。需求的丰富性,是指需求内容的丰富和需求品位的不断提高。需求内容的丰富,是指社会个体除了吃、穿、住、用、行等物质需求外,还涉及精神层次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个体需要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个体的需求体系;需求品味,是指某种需求的实现程度。社会个体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个体发展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社会个体的精神境界,使社会个体形成坚定的社会信仰和共同的社会认同感。

(4)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

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达到实践目的,错误的意识则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社会意识的实践活动,它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社会成员构筑起正确的社会意识,从而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和促进意义,其着眼于宏观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

概括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其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协调政治关系,整合政治资源、共享政治利益等途径,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政权和维护自身统治利益,必然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传播其政治意识,使社会成员树立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属性的社会意识。

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经济需求的促进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使社会成员树立对社会经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自觉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心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精神动力。

文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及社会成员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选择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成员具有分辨能力,能够进行择优汰劣,进而升华和传承文化精髓;在文化传播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社会成员传播思想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文化渗透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会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文化;在文化创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创造出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别特色的文化。

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生态意识渗透到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改变社会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调节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社会个体树立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相协调的和谐理念,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道德情操;另一方面,通过生态道德的培养,使社会成员树立起善待自然的生态责任感。

管理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是指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组织、指挥、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和法律教育,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从而节约管理成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社会成员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落实人本管理的原则;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两种表现形式,个体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会惠及整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个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然而,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价值主体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价值主体上是不同的,两者的侧重面不一致。个体价值的主体是社会个体成员,针对的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单个社会个体的教育和促进作用;然而,社会价值的主体侧重面更为广泛,针对的是宏观意义上的整个社会,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整体需求上的价值。

2.具体目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个体的整体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侧重于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培育和扶植,本质是通过树立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一脉相承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终目的,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实现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社会个体的理论教育,从而来促使社会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颁布国家社会政策、进行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发展。二者在实现方式上有各自的特征。

4.表现形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上,通过凝聚社会个体思想、规范社会个体行为来表现其自身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管理等五个方面,侧重于在这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联系

1.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而社会个体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来实现其个体价值,同时也在为整个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为社会个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价值的实现最终受益方仍然是社会个体成员。

2.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和保障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无法脱离社会组织单独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满足社会个体价值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针对社会个体进行的引导和教育,社会个体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而社会价值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个体价值的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其实践活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但要满足社会个体的微观需求,而且要满足社会整体的宏观需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表现形式,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不仅要理性面对个体需求,也要丰富和发展社会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一方面在于鼓励社会个体发扬个性,激发社会个体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力传播正确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社会的有序与和谐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罗洪铁,周琪,张家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功能

价值是由现实的人同满足其需要的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一方面,价值与人的需要有关;另一方面,价值也离不开客体所固有的属性。而“利益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利益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的一个表现”。人们对利益问题的处理,反映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需要、利益,是一个价值问题。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满足其需要的客体的态度,它与人们的需要、利益密切相关。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价值活动的内在依据,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

实际上,人们在满足需要或追求利益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与价值密不可分,情感是人们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感受与体验。正如罗素所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因此,人们价值观的确立,不仅是理性认识活动的结果,更是情感活动的结果,离开从心灵情感的出发点去思索人生的价值,人们难以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顺应人的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它对人们价值观的确立发挥着激发人们的情感、提升人们的需要、调整人们的利益、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等功能。

一、激发人们情感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浓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说理”的工作,更是“抒情”的工作。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们的情感,理解人们的真情实意,关心人们情感生活中的“阴晴风雨”,把握人们的情感变动的节奏。它虚功实做,适时地解决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把情感注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沐浴在情感的暖流之中,切实地感受到教育的动人之处,从而以饱满的激情追求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德育是隐性德育的重要形式,它是采取间接内情、非功利的方式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形式。通过情感德育的教育形式,工作者可以实现德育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相结合,体现德育工作的人性化和可接受性原则。情感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感染的功能。人们之间感情沟通正是由于情感的易感性功能才能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真切关怀、充分尊重、热情帮助、密切联系来赢得他们的尊重、喜爱、信任,进而让受教育者在心灵的深处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的德育效果。杜甫有诗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把德育工作的对象比做所润之“物”,那么,德育工作者就要学会利用和着细雨的“情感”之“风”来悄无声息地来“润”化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激发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以人为本,认同人的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和终极目的在于塑造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教育一贯进行的基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尊重人,是指实施教育必须民主、平等地对待人们,从内心深处重视人们,尊重人们的各种需要。这种尊重,不仅包括尊重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也包括尊重人们的情感生活的独立性,重视人们对情感生活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解人,就是视人们为独立的主体,不忽视和压抑人们的情感需求和表露,积极主动地去体察人们的情感,并以自己的坦诚和炽热的爱心去消除人们的心理屏障,以求得人们的情感认同,达到认识、了解人们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心人,就是关注人们的心灵变化与情感起伏,找准关心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帮人所需,解人所惑,救人所危,排人所难,以调节人们的情感的起伏波动,促进人们的情感平衡。

(二)以实促虚,激发人的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务虚”的工作,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改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作。然而,物质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它的满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状态与情感生活。尤其在今天,人们更加趋向务实、理性,向往幸福富裕的生活,如果不注重解决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问题,空谈政治,片面说教,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打动人心的,甚至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与排斥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虚功实做,以实促虚,诚心实意地去解决人们实际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追求,想方设法地去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物质需求。实践证明,人们只有在其合理的物质需求得到尊重满足时,才会自觉地敞开沟通的情感闸门,与教育者相互理解,相互融洽;也只有在满足人们实际渴求的物质需要时,才能点燃人们的情感生活中的火花,激发人们的真实情感。

(三)典型示范,以情激情

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光荣传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人们身上,都有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它是人们要求进步的思想动力,它会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自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抓典型、树榜样,是非常现实、非常直观的教育方法,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们追求进步的强烈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严于律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情感,促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同时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培养、宣传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以典型人物的言行鼓舞、激励人们,丰富人们的情感生活,奏响人们情感之弦的高音。

二、提升人们需要的功能

需要,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求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想、所盼、所求,是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缺少某些所需的物质因素或精神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而要求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是人的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是联系人的思想与外部环境的中介和桥梁。需要是一切思想行为的终极动因,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原动力,是激励人们不断地发展完善的内在动因,是激发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力量。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人的需要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注重到人的需要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正由于这种划分,恩格斯才把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

马克思也认为,需要对人生的目的与价值有着重要的功能。他认为,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需要是社会生产的原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不仅物质生产靠需要推动,精神生产也受需要推动。马克思同样认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有本质不同:动物只生产直接需要的东西,只在肉体需要支配下生产,产品同肉体相联系;人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也生产,人能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他认为,人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也是需要的产物: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产生的。正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马克思就对把工人变成没有感觉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禁欲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也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引导和实现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归宿。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阶级状况、文化程度等不同,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人们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励人们去追求高尚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并以此来约束、调节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超越生存需要与享受需要,努力为实现自己的需要而奋斗。

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握好个人需要的尺度,不超越个人需要的实际可行性,并引导人们在追求个人需要的过程中,尊重、认同他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它要启发人的觉悟,使人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所在,同时,它还要指给人实现需要的道路,也就是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告诉人们在现实性上其本质的表现形式,人应该怎样做,才是唯一实现自己本质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帮助人们认清哪些是合理需要,哪些是不合理需要。对合理的需要给予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对不合理的需要则进行说服教育,使其明白不合理性,主动放弃。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创造精神。一言以蔽之,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科学理论的启发、诱导,人们就既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需要而奋斗,其积极性就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就容易迷失方向,正确引导人们的需要并努力实现人们的需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最终归属。正是在这样引导和提升人的需要的过程中,促进了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调整人们利益的功能

道德发端于个人利益。人们在认识和追求自己个人利益时,往往会引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问题,而冲突的解决又直接关系到个人利益能否实现。因此,人们就会产生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道德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理解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实际上,无论是基本层次的道德还是共产主义道德都是承认个人利益的,根植于个人利益的土壤之中。然而,共产主义道德批驳赤裸裸地宣扬个人利益至上论的观点,它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同时,积极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互冲突的问题,从更高的境界来认识个人利益,并为之奋斗。

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我们党始终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关心群众物质利益、改善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十年“文革”时期,“极左”思想却背离了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物质利益的关系,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假大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20余年,但是一直到今天,这种“左”的流毒仍有一定消极的影响。有的党的领导干部常常只强调奉献精神,不考虑群众的需求,不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不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言不由衷的大话、假话、空话仍然充斥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和作用受到很大损害。我们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物质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必须维护群众的物质利益,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绝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绝不是提倡个人向钱看。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的局部利益同国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个人合法利益应当受到国家法律的充分尊重和保护,同时又强调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相矛盾时,提倡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需要的时候放弃和牺牲个人利益。

实施道德教育,尤其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利益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批判和扭转了个人利益至上论,引导人们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眼界,关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自觉地认识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暂时利益。提倡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个人应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在实现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从而确立和追求正确的价值观。

四、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的功能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现实的认识改造和不满足感,在一定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关于个人和社会的美好未来的合理的前瞻的想象和憧憬。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美好未来的有一定客观根据的合理的设想、追求和向往。理想的主要特点是:主体的理想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主体在长期实践和成长过程中基于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逐步地形成的。理想具有超现实性或前瞻性,它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超前于现实。所以,它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指引作用。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建构并自觉追求的目标。理想往往以强化的形式,凝集着人生价值的设定与理解。崇高的理想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成为其人生信念和不竭的精神动力。理想融入了人们的价值目标。人们的理想活动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一是价值认识过程。这是人们对理想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价值目标。其中,价值选择对理想的确立和实现有着关键的作用,而它又是价值判断的基础。理想之所以被人们认同并矢志不渝地追求,是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结果。二是价值实践活动。这是人们的价值目标的践行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尊重、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与愿望,又强调了人们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对人们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激励人们去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马克思主义其非常重要的一条价值指向还有基本特色就是当前对人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人自身的价值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其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政教育其价值其实就是人的价值,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对人自身的发展及其实效性的研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政教育价值同人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认识,来深入性的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的具体规律以及基本特点,进而形成在一条在思政教育领域中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路径,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思政教育价值同人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从其理论本质上讲,人们曾经就当时的思政教育价值发起过讨论,也产生过怀疑。应该说,要想真正意义的对思政教育价值进行正确的论证和阐述,就需要从其自身价值同人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来重新认识。其实思政教育价值其根本本质就是不断的适应人类的发展和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所以思政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思政教育对于整个人的意义来说,有着基础性作用,但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门,人们开始对这些思政教育所带来的意义产生了一定疑问。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思政教育同人的本质想脱离,相反恰恰是在思维以及理论方式上,思政教育的价值同人的价值相背离。所以如果要想真正意义上掌握思政教育的真正价值,势必要依赖人的价值。

从某种层次上说,思政教育价值同人之间的价值,两者之间关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联系以及一致性。而这种联系又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①思政教育其真正的价值最终是通过人的价值体现出来的。②人要实现其价值势必要从思政教育这个层次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在实现思政教育价值过程中,其真正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人的整个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换言之,思政教育价值其实等同于人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包含着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人的社会价值实现这两个方面。不管怎样,思政教育作为当前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实践,拥有着自身的价值。可这种价值势必是需要人的价值来体现出来的。具体来讲,思政教育价值其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同人的价值的具体实现其实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同步的,相反而是一种相互促进以及长期积累的结果。

二、思政教育价值是当前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规律

从其内容上讲,这两种价值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换句话说,我们所说的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其实就是人自身价值不断实现的一个过程。而思政教育作为一项拥有者价值型以及科学性的时间,其本身拥有着一定的发展规律,从某种层次上看,这种规律其实是当前思政教育稳定健康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而思政教育对于人的价值实现其实是思政教育不断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实践活动,所以它属于一政治教育体系,本身拥有者一定规律性,而对于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思政教育在对人的自身价值进行实现时,其最主要的规律其实是内化规律。所以从这个层次上说,思政教育是实现整个人的价值的基础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人自身的思想问题以及精神问题。而这就需要我们将在整个思政教育中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道德以及规范还有观念和思想等,在经过一定方法和手段处理的基础之上,使得这些思想以及道德还有规范等转变成为受教育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指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思想的力量,通过一定方式转化成为能够改变世界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力量。那内化规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从整体来看,这种规律是一个相对复杂、抽象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以及感受还有选择与接受等内容。而这里所讲的感受,其实就是指受教育人员在整个自我价值实现过程当中,对于外界信息进行相应体验和感觉的同时,形成一种表象。而所谓分析,说的是受教育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整个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接受到或者是感觉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对其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还有道德规范等进行认识,从而形成全新的认识。

三、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中思政教育价值同人的价值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思政教育中实现人自身价值的实际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来实现和促进人的整体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萍,肖新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规定与实现途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9)

[2]骆郁廷,王若飞.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6)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