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例6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1

特色职业院校建设情况汇报

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积淀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成都平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天府文明的母体和基础。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角度出发,农耕文化理应成为彰显天府文化魅力的一个重点。作为成都市第二批特色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充分指导下,我校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华,致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发展天府农耕文化的高地,大力实施特色院校建设,从文化特色、职业特色、品牌特色三个方面通过三年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成功结项。

一、学院的文化特色

“建设一流的高校,就必须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0多年办学历程中沉淀和总结的历史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指引下,在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凝聚了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体系,如“春风化雨润无声,于无声处孕芳华”般孕育了数以万计学生成长成才,为三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学院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全国,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6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师生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不动摇,秉持“守望田园,不辱使命”的“三农”情怀,确立了“勤奋、俭朴、诚信、敬业”校训,形成了“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学院文化精神,铸就了“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方向,学院办学特色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农院人内在品格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孕育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从建校开始,学院历届领导带领全体师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传导学院核心文化,努力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改革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双校区大园区”的办学格局;在专业构架上,充分发挥学院农业全专业链优势,“立足一产、接二连三”,大力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在天府文化传承上,建设了校史馆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成为缅怀历史、传承天府文化薪火的基地;在教师素质提升上,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教学大赛奖项;在学生发展能力培养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多次在部级大赛上获奖,学院双创工作成果显著;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上,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载体作用,社团活动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在学生社会责任塑造上,以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积极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乡村农户,践行在“服务三农”中成长成才的育人理念。

二、学院天府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建设有序开展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切实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院13554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目标,科学构建和完善学院文化建设体系,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明确要求全院各部门(单位)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在党政办公室成立了特色院校建设办公室,并对照建设目标和责任,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在全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参与的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师生人人参与的建设氛围;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督促、有检查,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实施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农院精神共同体

一是发掘学院历史传统,以项目和课题为牵引, 申报和立项《成都市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索》《成都平原农耕文化资源建设》《基于VR技术的网上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开发与应用》等院级、市级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数十项,做好校史、天府农耕文化研究工作,揭示天府农耕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二是凝练提升学院文化精神,在更高站位上深刻挖掘和凝练学院新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提升工作,总结出特色鲜明、体现学院文化指向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精神。三是大力弘扬学院精神文化,打造 “农院大讲堂”,讲好“三农”故事;利用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开学典礼等平台,开展师生学院文化精神教育。

(三)实施形象文化建设,体现学院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学院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建好“三微一端”、校园门户网站群等宣传载体,主动宣介学院重点工作、重大成就、典型经验等,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二是以校训、校徽等为基础对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树立学院品牌形象。三是精心宣传教师模范、优秀校友,打造“农院榜样”,提升学院形象。四是建立校友工作机制,搭建母校和校友之间稳定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校友工作深入开展和校友文化不断丰富。

(四)实施行为文化建设,尚学文明成为校园风尚

一是强化师德引领示范作用,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教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二是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健全学生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严格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三是锻造文化活动品牌,重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大赛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品牌,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培育“品牌社团”,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四是成立了四川古典插花研究中心和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系列课程工作组,建设了一系列天府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美丽乡村宣讲语言艺术》《茶文化与茶艺》《天府农耕文化》《川派盆景文化》《中国传统插花(蜀韵)》等二十余门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数十门,出版专著《天府农歌》等专著。

(五)实施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治学理想家园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50-06

长期以来,由于盲目的毁林开垦和陡坡耕种等活动,导致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历年来我国的洪涝、干旱、沙尘暴等灾害天气频繁发生,人民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生态问题,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支玲,李怒云,王娟:《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林业科学》2004年,第2期,第2页。]。2002年,在全国全面启动退耕还林项目大大背景下,在县政府的领导与指导下,永宁镇实施了退耕还林项目,截止2013年初,永宁镇共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15522.57亩,森林覆盖率41.68%。退耕还林实施近10年来,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的生计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之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解决退耕还林地区的“三农”问题,推动退耕还林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永宁镇的实地调研,了解退耕还林的实施状况,分析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民收入构成发生哪些变化,本文采用分布拟合检验的方法检验样本分布,采用无重复双因素的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不同收入构成在不同自然村的显著性,并针对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维护,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好帮助。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永宁镇位于安顺市西部,是关岭自治县西南部的高海拔乡镇,距县城12公里,320国道、镇胜高速公路(G60号线)穿境而过,县内永花、永岗通乡油路相继通车,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于北盘江河谷东侧脊岭上,东经105°28′—105°31′,北纬25°51′—25°55′与关索镇、花江镇、新铺乡、沙云乡、顶云乡毗邻,平均海拔1450米以上,是安顺市最高海拔的乡镇,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约260天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6毫米。土质湿润肥沃,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25度以上的坡耕地40%左右,森林覆盖率41.68%。境内紫山、小河一带煤炭资源丰富,蕴藏量约2.9亿吨,白岩一带亦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土地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脱毒马铃薯(洋芋)等粮食作物,适宜反季节秋淡季无公害蔬菜的生长发育。

全镇面积111.43平方公里,辖25个村(居),总耕地面积19705亩,其中水田3707亩,旱地15998亩。全镇现有7285户,315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其中,非农业户819户,人口2680人。镇境内居住有汉、苗、布依、黎等民族,人均耕地面积0.74亩,2010年农业总产值9258万元,2008年人均年纯收入为2165元。2001年,永宁镇党委、政府又将油豆豉这一土特产做成了“楂城油豆豉”品牌,建立了“永宁油豆豉绿色食品加工厂,”培育了企业,开拓市场,增加了财政收入,不断带动县域内黄豆、生姜、花椒、畜牧等产业的发展,农民受惠,“油豆豉”火锅味道独特,让来往客人赞不绝口。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利用高海拔多湿、土质疏松多雾的优势,大力发展茶叶,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560余亩。种草养畜已初具规模,农民大多发展秋淡季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势头,农村种、养、加工业蓬勃兴起,新农村建设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调研概况

本项目组选择永宁镇4个自然村(小河村、中哨村、紫山村、一村)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初到7月下旬(农忙时),项目组成员4人到永宁镇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的方法进行。在近有一个半月的调研中,我们采取随机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走访了640户农户。发放了6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92份,并进行30例个案访谈,其中村干部6例(2例为村工作20多年的老干部),种植经济作物的5例(2例种植生姜,1例种植药材太子参,2例种植西红柿),3例养殖户(1例养羊,1例养牛,1例养猪),8户外出打户。

4个样本村的男女比例,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情况(表1)。调查表明:从样本人群的年龄结构来看,人数最多的是41~50岁之间的人数最多,其次是51~60岁之间的;而对于比重最少的61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目的是通过他们对现在经济生活的变化有何看法,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后,政策对农民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他们眼里是怎么样的?由于退耕还林的实施,20~40岁段的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样本中这年龄阶段的有72%非退耕农户。从文化程度来看,50.51%的农民没有上过学,高中文化程度和大专以上的仅占7.6%和1.52%。从总体来看,样本农民不管是那个年龄段的,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三)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随机抽样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图书馆资料和互联网,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论确定优化分析方案[李金东:《甘肃省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和实践》,《兰州大学》,2010年。][王海伟:《退耕还林地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其次,采用实地走访、个案访谈的方法,进入农户家庭,了解他们生活情况,经济来源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研究数据;并选取2001年的农民收入作为退耕还林前的数据,2012年的农民收入作为退耕还林后的数据,再根据2013年农民收入来比之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是否有所增长;尤其是重点分析退耕还林前后农民收入结构发生的变化,进而更好的得出结论。最后采用拟合检验对2013年样本农民收入分配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无重复双因素的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结构进行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分析农民收入结构问题所在,并对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结构进行思考。

二、退耕还林前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退耕还林前后农民收入分析

1.从全年每户收入量上分析

2001年退耕农户总收入1800.89元/户(表2),其中种植粮食收入为685.5元/户,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养殖业收入为216.41元/户,外出打工为168.43元/户,副业收入为237.62元/户。2011年农户总收入为17981.6元/户,其中种植粮食增加973.17元/户,较之2001年的粮食种植收入增加了42.17%,增幅不大是因为大部分耕地用于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由于玉米、水稻新品种的推出,农业技术等的使用,保证了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种植粮食的增收。养殖业收入由2001年的216.41/户增至2012年453.47元/户,增幅109.54%。经调查,2008年后样本村个别农户开始进行大规模养殖,尤其是2010年后分别出现了几家大型的养殖农户,主要有养殖鸡,饲养猪、牛、羊,除此之外,部分在家农户每年饲养一两头牛,逢年过节抱几只鸡到集市出售赚零花钱。退耕还林之后副业也得到了发展,成为了部分农民收入来源之一,与2001年比较,2011年农户副业收入为865元/户,增加比重为264.03%,目前四个样本村在村中共有20家小商店,镇上有3家服装店,3家收购废弃物品门店。农户收入增加最明显的是外出打工收入,2011年农户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到每户13652.75元,增幅为8005.89%,即与2001年比较翻了8倍。2011年农户收入还增加了种植经济作和政府政策补贴;退耕还林之后大部分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近两年不少农民选择回家创业,纷纷用仅剩的几亩耕地和水田种植太子参、西红柿、生姜、蘑菇等经济作物,使一些农民不用离开家乡也可在家谋生。

退耕还林还未实施之前,农民除了靠种植粮食增收外,另一主要增收的途径就是通过林业增收。2001年农户林业收入为358.33元/户,而2011年林业收入为246.98元/户,同比下降了31%;主要是退耕之前农民每周到赶集市的时候都会抗或用马驮树去集市出售,退耕还林后,国家禁止毁林开荒的政策进一步实施,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对林业的依赖减少,使得林业收入有所下降。

2.从收入构成比重上分析

退耕还林还草是通过农业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有效利用,减少某些过剩农产品的生产,增加短缺农产品的生产;通过合理投资与经营,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江丽,杨丽雅,张越,安萍莉,ColinGBrown:《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农户影响:以甘肃省华池县为例》,《干旱与区域资源环境》,2011年9月,第9期。]。同时退耕还林还使剩余劳动力的重新分配,由于耕地的减少,使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劳动力转移的方式重新就业,加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劳动力内部发生了结构调整[贾卫国:《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55页。]。退耕还林之后样本村种植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原来的单纯的种植水稻和玉米,转向种植水稻、玉米和经济作物(太子参、生姜、蘑菇等);该地区剩余劳动力也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进城务工,寻谋生计。

调查结果表明(表2和表3):2001年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由种植粮食、养殖业、副业、林业、外出打工构成;而2011年农户收入来源则主要由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副业、外出打工、政策补贴构成,构成了以打工收入来源为主,其他收入形式为辅的模式。通过退耕前后各收入构成在家庭总收入比重比较,农户收入构成有如下变化:种植粮食收入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了32.597%,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8.524%,养殖业收入和副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下降了9.495%和8.384%,在工资增长基数不大的情况下工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了5.621%。同时,外出打工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增加了66.574%,种植经济作物占2.413%,政策补贴占5.634%。很明显,种植粮食收入、养殖业收入、副业收入、林业收入和工资收入下降的比重正好由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和政策补贴收入增加的比重来弥补。

从表2可以看出,2011~2013年收入增长量有所增加的是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政策补贴收入,分别增加了0.208%、1.325%和0.346%,增加幅度不明显。对于2011~2013年增长量有所下降的种植粮食来说,从表3中得,2001农户收入为684.50元/户,2011年为973.17元/户,2013年为1095.21元/户,其增加的比重为42.17%,但由于2011年家庭平均总收入为17981.6元/户,基数过大,是2001年1800.89元/户的898.48%,导致了种植粮食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下降。而是2011年农户总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外出打工收入增加的幅度大。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户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

(二)农户收入分布规律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均纯收入比较低。对农户收入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掌握退耕还林地区农户收入分布,农户收入差距,分析退耕还林地区全体农户中,个体农户等于或者低于某一收入值所占的比例。

1.对样本农户的数据描述

本研究采用2013年的收入数据作为样本村农户收入分布规律的研究数据。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关资料查阅,整理出样本农户2013年收入数据,2013年农户收入数据统计分析如下:表4。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样本农户平均值为22064.19,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50000和2000,标准差为11677.68,可以看出该地区农户收入差距大,同时可以算出样本偏度大约0.25,为正偏,即样本农户收入分布是不对称。

2.检验样本农户收入分布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样本农户收入分布规律,假设样本数据来自正态总体分布,经检验=26.9297,由于总体中有两个未知参数用样本数据估计,因此在时查表[甚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386页。]可得临界值>26.9297,也就是在显著水平0.1下接受,即样本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以上检验过程是已经验证了样本农户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但是就这样认为证明了假设条件,很容易就犯了第Ⅱ类错误[何镇邦,李桂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63页。][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69页。]。对此,本文再采用偏度与峰度检验[甚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205页。][田禹:《基于偏度和峰度的正态性检验》,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的方法再进一步验证假设条件是否符合实际。在显著条件下,根据偏度与峰度检验法,由表4可得样本偏度为0.2505<=1.96,样本峰度为-0.6371<=1.96,即认为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通过以上分析得正态曲线图(如图1)。

从样本分布的规律图1,可以看出,它有一个峰,中间高,两边低,如果以最高峰作为高中低收入的分段处,那么显然中低收入者占多数,而且正态曲线较为陡峭,也就是说低收入农户与高收入农户差距很大。

3.样本农户方差分析

在分析了农户收入的分配规律之后,笔者还从农户的收入组成上进行阐述。从表3可以得到图2。

从图2可以看出,2001年,农户收入主要是种植粮食收入,2011年和2013年后农户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收入,在原有的收入构成上还增加了退耕还林补贴收入和种植经济作物收入。

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户收入构成显著性,笔者选取2013年的收入作为研究数据,在显著水平为0.1的条件下,运用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2013年农户不同收入构成在不同自然村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临界值法.F=112.94055>Fcrit=2.023252;F=0.99816868<Fcrit=2.364888。故不同收入构成下农户的收入有显著的差异,而在不同的自然村下农户收入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个分析下,也显示了样本村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打工。

三、农户收入构成变化的评价

以上分别对农户退耕还林前后收入构成变化比较,并对2013年农户收入分布进行分析,2013年农户收入服从正态总体分布,但是收入分布曲线高收入段较为陡峭,收入差距大;从农户收入构成上来看,不同的收入构成对农户收入影响有显著的差异。退耕还林后农户收入主要由种植粮食收入、种植经济作物收入、林业收入、养殖收入、副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和政策补贴构成,尽管收入来源多,但退耕还林后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打工收入,这也是退耕还林后农户收入最大的改变。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有以下几点阐述:

1.农户收入有了新来源,但农民外出务工环境艰难,以劳务输出增加收入的依赖性十分强烈[黄明荣,黄文校:《农民收入构成变化特点与分析评价》,《广西农学报》,2004年第3期第19页。],也就是说农户收入较为单一。

从2011年和2013年农户收入构成来看,农户收入较退耕还林前,有了新的来源:一是外出打工成为退耕还林后农户收入来源最主要的方式;二是养殖业和副业为农民提供了谋生渠道;三是农户传统的种植业方式在经济作物种植上有所发展,成为农户增收的渠道之一。但从整体来看,农户收入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2011年和2013年农户外出打工收入分别占农户收入构成比重的66.57%和77.3%。从种植业内部结构来看,农民没有摆脱传统种植业的束缚,种植粮食依然是主要的,退耕还林后,农民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仅剩的耕地和水田种植上,没有培育出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经济作物。

2.农户收入有所提高,但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调查数据,总体上,2001年农户总收入是1800.89元/户,2011年是17981.6元/户,十年来每年基本增长一倍,而2013年农户总收入为22064.19元/户,较2011年增长了4082.59元。就2013年个体农民收入来讲(表4),家庭年收入最少为2000元,最多为50000元,众数30000元。

3.农户收入构成有所调整,但不适合长远发展。

退耕还林后,种植粮食作物增加收入不再是主要的渠道,养殖、种植高收入经济作物、其他副业和外出务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但是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这主要体现在2011年和2013年农民收入构成比重中外出务工占总体的75.93%和77.25%。农民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依赖性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户增收的门路少,退耕还林后,耕地种植减少,新的增收方式没有形成,农民被迫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又使农民暂时行的增收,所以,外出务工对农民,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四、实现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稳定持续增收的对策

1.加大农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从政府角度来讲,应加大农村投入量,加强农村水电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建设。例如,退耕还林后,农民耕地大大减少,农民将生产资料投入主要在水稻种植上,但水田交通不便,水田引水设施简陋等因素对水稻的种植影响越来越大,故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2.调整农民增收来源结构,探索符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

目前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增收,但外出务工对于农民,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都不是长久之计。首先,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同时也可以立足退耕还林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林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例如发展木材加工企业和生态旅游等增加农民就业。其次,退耕还林地区除了有林业资源外,也是发展种植中药材、生姜、西红柿和发展草畜产业最佳地区[张莉:《甘肃农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民乐县为例》,《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6月。(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实地调研得知,该区种植中药材(太子参)、生姜、西红柿、饲养牛和羊等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对于优势的资源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所以利用该地区优势的资源发展规模的中药、生姜等生产种植,发展专业草畜产业,不仅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家的充分就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渠道,而仅有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以向外输出就业。

3.强化农村教育,加强农业技能,外出务工技能培训

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首先要保证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上学。建立强有力的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抓好农村孩子基础教育,尤其是初高中孩子教育问题,为农村经济建设输送后备力量。其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真正的拥有一技之长。最后,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

参考文献:

[1]支玲,李怒云,王娟:《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林业科学》2004年,第2期,第2页。

[2]李金东:《甘肃省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和实践》,《兰州大学》,2010年。

[3]王海伟:《退耕还林地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江丽,杨丽雅,张越,安萍莉,ColinGBrown:《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农户影响:以甘肃省华池县为例》,《干旱与区域资源

环境》,2011年9月,第9期。

[5]贾卫国:《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55页。

[6]甚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386页。

[7]何镇邦,李桂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63页。

[8]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69页。

[9]甚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205页。

[10]田禹:《基于偏度和峰度的正态性检验》,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1]黄明荣,黄文校:《农民收入构成变化特点与分析评价》,《广西农学报》,2004年第3期第19页。

[12]张莉:《甘肃农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民乐县为例》,《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6月。

基金项目:本文系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3年部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安顺市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方式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永宁镇的田野调查”(项目编号:2013114070012)研究成果之“基于退耕还林视野下农户收入构成分析与思考”。

作者简介:齐维孩(1991-)男,贵州安顺人,苗族,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级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戴宁宁(1982-)女,宁夏固原人,博士,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耕地生态补偿;受偿意愿;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耕地不仅是人类参与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保护中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近年来这种污染所带来的恶果日益严重。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官网上的数据显示,湖北全省耕地总面积仅有7984.5万亩,人均耕地1.30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2亩。在本就极其紧张的耕地资源中,农户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以增加产量,耕地污染极其严重,这对保住湖北省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推进,但农户在耕地生态补偿问题上在补偿标准与收益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补偿机制中出现了诸多发展瓶颈。据此,学者和部门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补偿模式和补偿方式,缺乏对农户受偿意愿的定量分析。例如,赵凯提出了“三级三循环”的补偿模式,给我国切实推进耕地生态补偿提出了理论依据;蔡银莺等认为应设立相关的激励措施来配合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李晓光引入了时间因子和风险因子的影响,采用机会成本法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标准;王兴杰等人认为应该把受益者的收益与受损者承受的成本作为衡量生态补偿对标准;马爱慧等人使用CVM模型对城乡、城镇居民和单纯的农户意愿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政府提出的补偿标准为3354.75-8367.00元/(・年),而居民对于农田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为3351.53-7277.25元/(・年)。政府方面,在2013年4月26日,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徐绍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作出的《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的肯定了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我国生态补偿工作情况中的成就和不足之处。国务院在国家高度对生态补偿做出了一系列指导,这也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但是,在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对当前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都不是很丰富。李文华等虽然将生态要素补偿进行了一定程度额划分,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明确的将耕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的生态要素来进行补偿。

由于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耕地的监控体系等配套设施还不是十分完整。国外对于耕地生态补偿的实践和理论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政府为推进耕地生态补偿计划或者项目的实施,实现耕地生态补偿的目标,一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因此给当地居民造成的损失提供较为合理的经济补偿,采取税收优惠或农业补贴激励措施。如德国通过立法对处于水源保护区的农户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的行为给予经济补偿。瑞士政府采取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方式,根据农户减少化肥农药的数量给予对应数额的补偿。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出台,一些政策性的法规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由于生态补偿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经济收益,因此补偿的力度关系到制度的激励效果,一个相对较合理的经济补偿也是政策得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基本条件。在衡量土地价值方面,西方学者认为,耕地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可以数字化计量的市场价值,同时还提供了生态涵养等非市场价值,因此要真正的核算耕地所具有的的价值,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评估耕地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形成完整的资源成本核算体系。为了量化非市场价值,科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评估方法,如CVM条件评估法和成本评估法。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不能在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进行有效的权衡,农民权益不能得到保障。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农户受偿意愿、权益保障与相关政策提出、机制完善。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为实证,以恩施市285户农户的调查样本为基础,从耕地生态补偿中瓶颈问题农户受偿意愿为视角,在调查时采用CVM(条件评估方法)作为询价方式,询问农户在对耕地不同化肥―农药使用限制条件下的耕地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及最低受偿额度。

1 研究区域概况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南端,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接宜昌市,南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邻重庆万州区,西连重庆黔江地区,东北端连神农架林区。全州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7.3%,林地面积占58.5%,多样化的土地类型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从生态区位上看,恩施自治州为鄂西林海,是长江中上游交接点,同时,它也是重要支流清江的源头,在保持水土、生态防护和控制污染方面对长江中下游具有生态源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实证分析就以恩施州为例证。

2 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文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由小组成员于2015年7-8月在恩施州进行了针对户主的实地调查。结合实际的调研,我们选取了耕地分布较多的建始、巴东、宣恩县等地,问卷设计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让受访者能尽快的理解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访者对当前农药的使用带来环境污染的感知程度;(2)被访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是否在外打工等;(3)被访者是否愿意少使用化肥农药,若愿意,补偿由此带来的损失说愿意接受的最小额度。样本发放总数为231份,最后有效问卷为189份,回收率为81.81%。

3 结果与分析

3.1 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受访者的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总数、平均年收入、经营耕地数量等。有效问卷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2 受访者对耕地生态环境的认知情况

据统计的调查结果显示,回收的189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发现农户的受偿意愿与其对耕地生态环境的认知情况有着显著的联系。认知意愿越高,受偿意愿也越高,说明农户在对生态保护着方面需要清晰的利益补偿来激励。调查结果显示如下:(1)有受偿意愿的农户为127户,占67.19%;没有受偿意愿的农户为62户,占32.81%。数据表明有支持意愿的农户占到了绝大多数。(2)在有受偿意愿的农户中,非常同意耕地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占52.79%,有点同意耕地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占12.14%,有点不同意耕地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占18.27%,既不反对也不同意耕地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占9.33%,非常不同意耕地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占7.47%。数据表明受访者对耕地生态环境的认可度较高的比率高于认知程度较低的比率,这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受访者认知程度的高低与受偿意愿之间有极大的联系。

4 基于受偿意愿视角下恩施州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

4.1 农户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的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经营耕地数量等。(1)性别,受访者中男性占59.61%,女性占30.39%;(2)年龄,受访者中小于20岁的占2.5%,20~30岁的占15.60%,30~40岁的占31.62%,40~50岁的占35.46%,50岁以上的占14.82%;(3)受教育程度中,未受过任何教育者占11.27%,小学毕业占40.88%,初中毕业占42.66%,高中以上的占5.19%;(4)平均年收入,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占16.23%,4000~6000元占23.66%,6000~8000元占20.11%,8000~10000元占19.22%,10000元以上占20.78%;(5)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在两亩以下占9.23%,2~4亩占20.66%,4~6亩占40.91%,7~8亩占35.12%,8~10亩占12.15%,10亩以上占6.23%。样本的符合正太分布,说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4.2 农户受偿意愿分析

根据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农户对耕地生态补偿额度可用调查所得的189份有效样本获得,我们可以对样本结果加总求其加权平均值,从而得到农户最低受偿标准。公式如下:

EWAT=∑X1P1

式中:EWAT表示农户平均受偿意愿;X1表示单个样本的WTA值;1表示单个样本的相对频率。

问卷中设计假定耕地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限制条件有8类:(1)化肥使用量减少50%(N1);(2)农药使用量减少50%(N2);(3)化肥使用量减少100%(N3);(4)农药使用量减少100%(N4);(5)化肥农药均减少50%(N5);(6)化肥减少50%,农药减少100%;(7)化肥减少100%,农药减少50%;(8)化肥农药均减少100%。表4中的数据显示:随着限制条件的加深,农户受偿意愿的标准加深,但没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不同限制条件下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耕地面积。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各影响因素也会不同,具体表现在:(1)在性别上,男性的受偿意愿明显高于女性;(2)在年龄上,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户的受偿意愿由于种种原因也随之增加;(3)在受教育程度上,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户的受偿意愿也随之提高;(4)在平均年收入上,受偿意愿随着平均年收入的提高而提高;(5)在耕地面积上,随着农户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增加,受偿意愿反而随之降低。

5 结论

本文主要基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对恩施州农户受偿意愿补偿标准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67.19%的农户有受偿意愿,且这部分有受偿意愿的农户中,52.79%农户都认为实施耕地生态补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着积极正面的认知;(2)不同限制条件下农户受偿意愿额度平均值介于289.33~523.78元/亩之间,且不同限制条件下农户受偿意愿受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年收入、耕地面积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1)政府应该在农村加大对耕地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强化其环保意识;

(2)建立相关的土地检测体系,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保护耕地,提高耕地土壤质量;

(3)制定补偿标准时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地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形成一套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牛海鹏,王文龙,张安录.基于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与检验[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12:1498-1508

[2]余亮亮,蔡银莺.生态功能区域农田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意愿分析――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01:134-140

[3]邓远建,肖锐,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1:120-126

[4]刘加林,周发明,刘辛田,邓远建.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探讨――基于生态补偿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14:210-213

[5]田苗,严立冬,邓远建,袁浩.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2,11:1789-1792

[6]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耕地生态补偿实践与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08:2321-2330

[7]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基于土地优化配置模型的耕地生态补偿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97-102

[8]游和远,吴次芳,杨培建,黄磊.耕地数量补偿的生态效率有效性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2,01:39-45

[9]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耕地生态补偿相关利益群体博弈分析与解决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7:114-119

[10]魏巧巧.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测算及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1]刘尊梅,韩学平.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J].商业研究,2010,10:141-144

[12]张飞,孙爱军,孔伟.生态补偿视角下的耕地保护[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02:93-95

[13]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

[14]覃洁,秦成,周慧杰,赵保华.基于生态承载力供需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广西耕地生态补偿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03:77-81,86

[15]高汉琦,牛海鹏,方国友,梅泽勇.基于CVM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效益农户支付/受偿意愿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1,11:2116-2123

[16]魏玲,望晓东.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认知与支付意愿调查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4,01:85-87

[17]邓远建,肖锐,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1:120-126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 微型整耕机 安全操作 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05-01

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民族乡白地村属二半山区,全村百分之九十的耕地处于坡度25~35度之间,造成了田块与田块之间坡度大,而且地块狭窄面积小不利于大中型农机具的操作。所以几百年来农作物的收割及土地的翻耕整地都靠人工和犁牛完成,形成了费工费时的劳作方法及粗放的耕种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型的旋耕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具的问世,给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香格里拉县农民纷纷卖掉耕牛购进了各种不同品牌小型微耕机、收割机及播种器等农业机械,及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1 微型整耕机事故类型分析

1.1 场院事故

这主要是农民群众在购买到机械设备之后,对设备的封存和保护管理不到位,还不具备操作技术的操作者处于好奇,违规操作所导致的安全事故,还有一小部分是由于农户购买的设备缺少动气切断保护装置,在机械启动过程职工,由于操作者没有手把变速柄放在空挡的位置上,导致了机械设备启动之后进入到工作状态,从而导致了操作者的手受伤。一般情况这种机械设备都属于伪劣产品。

1.2 道路事故

这里所说的道路上事故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机械设备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另一种就是农户在使用机械设备接受挂箱上到道路上从事交通运输工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微型耕整机其结构比较简易,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其结构精确度不是很高,本身不具备道路运输的功能,其加装货箱进行运输过程中,根本谈不上接卸的可操作性和安全。在道路安全事故中,农民群众多用其进行化肥和农药的运输。而在城郊的居民多用其进行蔬菜运输,有时还存在搭载人员的现象,从而形成潜在的安全事故。

1.3 田间事故

田间事故主要表现为侧翻和梗边翻覆。首先,坡地侧翻。在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常规的操作方法应该纵坡耕作。但是有一些农机操作人员,因为欠缺坡地操作的知识和安全因意识,在耕作过程中采用横坡耕作,在耕作过程中,往往对坡地作业微耕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估不足,机械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过快,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侧翻的现象,出现这种事故主要是因为农机操作手的操作经验不足,在遇到危险之后,其处理能力低下,导致了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人不能及时逃脱。梗边翻覆主要是因为部分的农机操作者为了达到地块耕作的完整性,侧重于靠梗边耕作,忽视了操作的安全性,导致微耕机在行驶过程中失去平衡,造成翻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以为操作人员穿着随便,导致出现了微耕机的杆件出现挂衣服的现象,导致其操作受到限制,出现机械失灵的现象,从而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的安全事故。

2 微耕机安全事故的防范对策

2.1 强化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的农机部门应该对微耕机生产企业进行强化管理,并制定出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并重点要在微耕机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质量方面制定出一套硬性的标准,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微耕机在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前下,不得进入到市场销售。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场中所销售的劣质微耕机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处理,同时,对于没有安全防护和技安全技术达不到相关规范的,农机部门一律不得将其生产的微耕机纳入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体系中,不得对其进行推广,从而在制度、政策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

2.2 强化安全宣传工作

首先,让经销商做好宣传工作。经销商要在经销地点和微耕机作业的集中地点,对微耕机安全使用技术和方法以科技资料和图片等形式进行有效地宣传和教育;其次,农机推广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农机推广部门要微耕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可以采用发放光盘和材料以及张贴图画的形式,同时还可以在微耕机作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最后,农机监管部门也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特点,制定完善的安全宣传图片和宣传资料,对农机的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机的使用者进行广泛和全面的宣传。

2.3 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做好农机安全宣传的同时,必须认真靠站田间和道路微耕机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农田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要及时的要求农机手进行改正,对上路作业的微耕机应该重点进行关注,特别是使用微耕机进行运输的行为一定要禁止。首先,要及时纠正或者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杜绝这种危险行为的发生;其次,下发《微耕机安全隐患整改告知书》,让机手知道上道路作业及载人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最后,要与机手签订《微耕机安全使用责任书》,进一步提高机手作业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贾洪雷 王文君 庄健 罗晓峰 姚鹏飞 李杨.仿形弹性镇压辊减粘防滑结构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7)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耕地保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耕地难免会遭到一定的破坏,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200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为1.4亩。 而在9年前的1996年, 全国的耕地数是19.51亿亩, 人均耕地为1.59亩。9年间中国的耕地减少了1.2亿亩, 并且这种减少有递增趋势。地资源的极其特殊性决定了土地问题尤其是耕地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此,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 已迫在眉睫。

一、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耕地数量及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耕地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有无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就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联系。

第一,新农村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只有做到农民富才能国家富,只有做到农业强才能国家强。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浪潮。新农村建设是一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城市化的社会大运动。我们知道,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同样,新农村建设也就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就必然会使部分耕地遭到破坏。如为改变农村脏乱差、房屋破旧散和农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落后现状,必须占用部分耕地用于旧、危房改造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如,农村经济要发展,新农村建设要成功,就必须要有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做引擎,这些工业设施的建设也会使耕地保护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二,耕地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是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丰富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发展生产,而农村发展的基本任务是振兴农业,保护耕地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正如总理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道理不难理解,因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是农民致富之本,农业发展之源。耕地的保护和建设,必然带来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第三,耕地保护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是保护耕地,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没了土地,农民就没了命根子。所以,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好农民的命根子,使农民致富有更好的前提与更好的机会,否则,假借新农村建设的大势,冠冕堂皇地滥占耕地,挖了农民的命根子,就会让农民致富成为无源之水,成为一纸空谈,也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最终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失败。

二、缓解新农村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建议

1.完善立法,强化落实。

当前,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仍存在许多漏洞和法律空白,土地立法同样也不例外。要做好耕地保护工作,首先就应该从立法方面入手,对一些有遗漏、有问题的立法加以修正。如:《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该条款值得商榷之处在于对“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有人认为“公共利益因非常抽象,可人言人殊”。公益性征地和非公益性用地的界限不明确,土地征收(用)的“公益性”容易被异化。再如: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其中“可以”两个字弱化了该条款的严肃性,同时也使执行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于我国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有所下降的状况,还应从非农建设用地、教育用地及耕地质量保护三个角度,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比如非农建设用地法律规定方面,应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尤其是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属问题;教育用地法律规定方面,关键是对“公益用地’进行界定。有学者指出:“当前许多‘大学城’内不仅仅是教学设施及配套用地,如此众多的‘大学城’,显然是教学科研消化不了的,实践中许多‘大学城’都同时集商贸、房地产、文化、娱乐于一体,即通过划拨方式提供的大学城用地相当一部分是用在非教育用途上。”由于“大学城”的兴建是耕地锐减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制定一部专门的全国统一的教育用地使用的法律,对公共利益进行严格界定,对教育用地与非教育用地进行严格区别,从而制止“大学城”对耕地的圈占。耕地质量保护法律规定方面,要针对目前我国关于耕地质量保护的规定零散且操作性不强的现状,制定出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并同时大力推行《环境境保护法》,因为这是制止农田遭受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然,法律完善了,落实不好,执行不到位也是徒劳的,所以必须完善法律监督制度,构建一个严谨合理的法律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监督作用,为好的立法得以贯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这是最关键最实际的一步。落实不到位,再好的立法都将显得空洞无力。

2.严格执法,改革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首先我们应该抛弃过去那种由政府包办代替一切,要项目、要政绩,大搞样板工程的思想,重新树立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地位,然后再从这个思路出发,提出对策。

首先,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保障措施。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精神,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体现科学合理用地,倡导节约型用地,通过科学规划、村庄整理,盘活存量闲置用地,积极开展节约型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文化站、村委会办公场所、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室等公共基础设施非农建设用地,确需建设并占用农用地的,必须符合规划和计划,依法上报审批。农村宅基地建房尽量使用荒地、荒坡,少占或不占耕地,严格按国家和地方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批农村村民建住宅及生产辅助设施用地。

其次,对土地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是城镇化、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些措施与土地管理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要求国土资源管理在制度和政策上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城镇化战略上来讲,应当引导村民向居民转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小区,将农民就近转入非农产业就业,走乡村城镇化道路,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适当下放集体土地处分权等措施,将是今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将伴随着大量的征地行为,我们还应对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对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进行创新。可以通过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来减少农民的损失,也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安置失地农民,但问题的关键还是解决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公共利益、征地范围、监督管理等问题,通过片区地价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做到同地同价,合理确定补偿,完善社会安置保障,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

3.引进科技,提高效率。

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们不能对增加耕地数量寄予希望,所以我们只能在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引入科技力量,出台科技措施,从科技层面上提出对策,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以提升耕地的潜在数量,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耕地需求。

首先,从科技投入方面入手,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扶农政策,争取建设一批农业专门研究机构,鼓励科技发明和创新,为科技兴农政策注入资金保证,也为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的科技研究提供资金保障。

其次,从人才培养方面入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大环境下,人才方面我们也应该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政府应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相关优秀人才服务农村、服务农业,同时也应该建立农民大学,挖掘农村本土技术能手进行培养。只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施人才兴农战略,为耕地保护的科技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早期农作物;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19

研究农作物及其文化形态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和保护,也是为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期待回归乡愁的愿望,农作物作为一种情 感的纽带,让更多人找到归属感。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和农业审美产品,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挖掘早期农作物的潜在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可以借助美观的产品、健美的植株和美化的田园形成一种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早期农作物代表的语言、特定的习俗、服饰和早期的农耕形式对农作物的研究使其在其承载的载体上有序分布达到统一与美感。让青少年能寓教于乐,可以在公园、居住区、农业博物馆及主题类的地方进行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其成为一种造景元素、为园林景观的发展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形式和为园林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丰富当代中国园林景观、城市环境艺术等形式。通过研究把认为比较有代表性且将农作物美学价值体现得比较成功的实例,以及多种设计手法有机结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求较全面地反映农作物美学价值在运用时的一些基本规律,希望能对农作物美学价值的推广和未来的农作物景观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概念界定

传统农作物是指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传统农耕作物,在农业的早期阶段得到较好的利用、如粟、稻、麻、稷、麦等。农作物美学是基于农业美学学科体系下的一个分支,既指农作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田园、水域等环境,又是一种农业劳动的表达方式,还有农作物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带给人的一种视觉美感或者心灵触动。

2 农作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人们对传统农作物生产有着很高的依赖,农作物主要还是扮演着帮助人们充饥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农户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栽种蔬菜、药草、作物等,用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囿”和“园圃”都具有生产的性质,也反映了早期园林和生产的关系。在古代西方园林中,早期的古希腊花圃,以及受希腊影响的中世纪意大利庭院,蔬菜、药草被普遍使用,然而它们的主要作用还是用于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但蔬菜和谷物类的这种生产性的农作物在园林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先秦时期词典性著作记载因颜色不同或者其他特征相异,当时禾有6种,麻有4种,黍有3种,稻有2种,燕麦有2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从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作物加工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前我国北方旱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对后世农学影响很大。在我国古代园林以及一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应用谷物类农作物的案例,如《红楼梦》大观园中的“稻香村”等。近年来,园林成为一种陶冶情操、放空心灵的场所,农作物在现代景观中开始得以应用,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应用了油菜花、水稻、荞麦等农作物用以点缀场地。城市形态的构成离不开环境、空间和社会生活。良好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开放的空间景观设计,而设计又离不开美学。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作物被应用于景观,而美学理应融入生活。

3 中外农作物应用的对比分析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如民间舞蹈、服饰艺术、手工技艺,通过花、鸟、鱼、草以及本民族图腾崇拜的绣工,展示出其各种不同的针法与技能,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标志。自古流传的画作也体现古代人民对于农作物的审美如《桑蚕图》、《木棉图》等。人们把对作物的审美化做文化符号流传下来,足以见得其美学价值不可估量。在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农业概念中,城市农业中应用农作物和园林中应用农作物有一些交叉部分,国内刚开始多为群众自发行为如2014年落成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避免了早期单一功能的郊区开发模式,将花园与农田2种自然状态引入学校,沈阳建筑大学使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景观,还有四川农业大学在图书馆前开辟一亩田地,四季轮作不同农作物,时而麦浪翻天、时而稻香满园用不同农作物景观展现校园文化。

在古代西方园林中,早期的古希腊花圃,以及受希腊影响的中世纪意大利庭院,果树、蔬菜、药草被普遍使用,但依然是为满足生产服务。而今农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城市空间公共政策。在英国的伦敦进行种植计划,开辟2012块小菜地,该计划“既能让伦敦更绿、更美、更令人愉悦,又能提供价廉物美的食物,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 在荷兰的鹿特丹,其城市农业协会发起的“可食用的鹿特丹”运动,认为城市农业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多种功能,除了提供新鲜的本地食品,还可以提供教育、锻炼、休闲、工作机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4 农作物美学应用的实例研究

4.1 彭州最美乡村公路

农作物具有经济价值,其健美的植株与外观就是其美学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农作物的景观效果常常具有较好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群体栽植会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彭州最美公路为例,该类农作物美学价值直接以外观美形成景观,彭州最美乡村公路旁以成山遍野的油菜花,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油菜花田景观,也有通过反复交错栽植,和有规律的布局、排版等形式,形成景观平面上的构成美。其健美的植株与黄色的颜色给人带来美的视觉感受,有种心旷神怡,辽阔浩荡的美。彭州最美乡村公路是以布局和排版为特色的农业美学应用模式。

4.2 一点田生态农庄

一点田生态农场西江月种植基地观光娱乐区占地13.33hm2,其中有生态养殖区、儿童体验区、生态主题餐厅、乡村度假酒店、垂钓、会议接待、运动场馆、马术训练场、品茗等完善配套的娱乐休闲场所。以一点田生态农场为代表的此类生态农庄不仅向人们展示农作物的外观美,更让游人亲身参与体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采收过程,让久居校园的小孩和父母在晴朗的周末一起体验繁忙的农事,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满足,同时也能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下感受休闲下的愉悦和畅快,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一点田的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应用模式又有着不同,是以全民高度参与和体验为中心的农作物美学应用模式。

4.3 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园科普基地

田园牧歌生态园区占地面积66.67hm2,涵盖了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户外拓展、农耕文化体验、花卉博览、生态养殖等多个领域。以田园牧歌生态农业园景区为代表的农业科普园区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融科技农业景观与传统田园风光于一体。将科普教育、科技示范、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与生产创收、深化加工等有机结合,不仅展示了农作物的形式美,更深层次的体现了农作物的教育意义。农耕文化体验区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农耕图景象,平整稻田,施肥备耕,呈现出一派忙碌的田园牧歌般的景象,经常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去接受农普教育,通过农家生态餐厅的打造、农耕农具的设置、农耕图展览、雕塑摆放、棉麻服饰变化、故事解读的形式找寻丢失的农业文化、当农业作为一种文化深扣心灵时,这就是一种美学,田园牧歌生态农业科普基地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农作物美学应用模式。

4.4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庄园内部的收租院、粮仓都是地主剥削中下级农民的见证。在收租院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故事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收租的全过程。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当农作物成为一种展品时,它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记录一段历史,更多的是对当时农民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创作者通过农作物的一系列生产工具,人物雕像、字迹书画创作出能让观众,游人身临其境的环境,而对于农作物来说,从古至今,我们上一辈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再到生产的过程,如果说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则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农作物及其相关劳作工具也必然有其渊源历久的发展形式,这种历史的发展便能通过农作物展现出来,就如同现在飞速发展的生态农庄,让人亲身参与进入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以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为代表的农业博物馆是通过部分与农作物相关的艺术品与历史,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农作物美学价值应用方式更注重于农作物的文化美以及给人带来的精神价值,是以农作物产品及其衍生物的展示来表现农作物的美学价值的应用模式。

5 传统农作物在园林造景中的思考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认识到,传统农作物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并不是因为它们在观赏特性方面优于园林植物,而是在于它们有着自己更为深厚的内涵。宋代诗人董嗣杲以别样的情怀描写稻花盛开的场景:“顷顷紫芒摇七月,穰穰玉糁杵西风”;更甚苏辙在《逊往泉城获麦》中把小麦比作飘雪有:“人言小麦胜西川,雪花落磨煮成玉”的佳作。范成大在《田家》中有心感慨:“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以朴素浅进的语言热情地赞颂了农村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传统农作物是人们情感的载体,记录的是一段历史,却传达着一种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依然在赞美它,感激其对满足人们生活的馈赠,更感恩于它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洗礼。传统农作物造景,颠覆农作物以往的以生产性为主的传统理念挖掘其观赏价值,并运用于造景中;对农作物的美学价值进行研究,证明农作物造景的可行性和学术价值;从色彩、季相、空间打造、面域范围、意境等方面综合论述农作物造景的原则和方法。在景观设计的运用之中,绿化之中增添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可以使得城市居民生出亲切感与归宿感,另外,更容易接触到这些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也使得居民不至于五谷不分,体现出传统农作物的一种教育意义,而这些效果都是普通的园林植物所不具备的。这些传统农作物可以为人工植被提供有效的补充,通过农田改造城市区域气候,丰富生态多样性,营造田园城市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祥,廖聪全,王建中,等.农作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5.

[2] 高宁. 基于农业城市主义理论的规划思想与空间模式研究[D]. 浙江大学,2012.

[3] 王军. 关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 湘潮,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