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设计范例6篇

农耕文化设计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1

1.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1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2.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1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1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1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138.818.948.36

县出生率11.8011.1719.0919.0618.8418.0818.01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1.1811.1711.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1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1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1.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1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1平方米,100-1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1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10.710.11111.711.41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1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1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1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186.1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1144551306084006181

第三产业比重(%)37.149.343.838.834.119.1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17.3%,其中耕地1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1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1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1-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1-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1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164.1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1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16-1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1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1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1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15元/平方米,1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1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165元/平方米。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1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1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1.5%和90.1%,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1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1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5.杨重光著: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2

[关键词] 耕地资源;耕地保护;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60-1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当今,急速增长的人口和经济使人类赖以为生的地球承载了巨大的负荷。作为一个典型人口稠密、自然资源贫乏的大国,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及有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耕地是其根本保障的基石,它涉及到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成为国富民强的重中之重。日前,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问题严重,耕地质量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使耕地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如何实现人与地和谐发展,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率,强化耕地保护是日前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耕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一)城市化过程用地扩张过快。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用耕地不断转化为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居民建设用地等多种用途。很多优质耕地不断减少,增加了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城乡结合部土地使用率很低,城乡结合部常常存在大量的低矮的房子,容积率普遍较低,土地利用率不高,集约程度很差,很多划拨的土地处于长时间没有开发的状态,成为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有待继续改善。

(二)乡镇企业占地浪费严重。一些企业往往擅自扩大营业范围,甚至超出标准范围。特别是乡镇企业和部分农产品企业往往随意乱占耕地。同时,许多乡镇企业大量追求建设用地,导致耕地的无序或随意地发展,经常脱离规划,造成城乡占地面积过量,人均建设用地过多。其次,许多工业园区的开发,导致大量土地闲置难以招商引资。另一方面,乡镇企业车间设计都不合理,容积率低,没有达到耕地最大利用率。最后一方面,乡镇企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砥柱,也是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很多占地违法行为促使了耕地的流失,许多企业未经批准占有耕地,不按照法定流程进行流转,耕地相关利益收入个人手中,导致国有土地资源流失。

(三)乡镇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农村生产力整体平均水平较低,除少数地区集体经济水平良好、社会化公共服务制度较完善外,绝大部分地区仅限于农业方面生产资料的提供,而剩余中后期方面的服务比较匮乏。在资金短缺,各方面条件较落后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农民面对大面积土地经营相对困难,所以导致土地流转需求乏力。

二、强化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一)保护基本农田与耕地。为了达到基本农田与耕地保护的目的,对耕地流失问题的关注非常必要,深化耕地保护和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利用其他耕地,统筹农用地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力与农产品安全保障。

(二)保证耕地结构平衡。1.严格调控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规划期间,按照全国各地区下达的占用耕地新增建设目标,强化对各种非农建设所占用的耕地控制与引导,建设项目选地应加强用地评估和多方案对比论证,尽可能少地占用耕地;2.调控农业结构整合占用耕地,农业结构整合要适宜适度并控制在农产品种植业之内,以防破损耕作层而降低耕地质量与耕地保有量;用经济补偿和商业机制引导农业结构调控向着使耕地增加的方向进行;3.加大复耕力度和防治灾毁耕地,在规划期间,通过进一步完善各类水利设施从而落实和强化保护耕地的措施,加大农业抗灾的力度,第一时间复垦受灾耕地,削减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毁坏量。

(三)严格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制度执行。落实各地区对耕地任务量的补充,根据农用地评审等级的研究结论,指明补充耕地质量,数量等级折合的落实措施,通过提升占用地补偿费标准,强化建设项目开发用地的预审措施,以保证补充耕地质量与数量并重。用一些奖励办法,鼓励新开发耕地资源潜力循序渐进,完成耕地补充任务量且有剩余的地区,按照实际规定下发的耕地补充任务量提升补充耕地任务。与时俱进地研究耕地占补平衡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后备耕地资源贫瘠,补充耕地有实在困难的地区,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补充耕地计划,经有关部门许可,可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在本地区范围内异地平衡。

(四)优化耕地利用结构。耕地集约与节约利用目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貌特点、区位因素、全民经济与生态发展潜力、耕地的投资范围与力度、耕地利用力度与强度、容积率与单位面积产量利润等。一般来讲,评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种类繁多,耕地投资力度越大,容积率就越大、耕地使用力度越大、耕地产出效率就越多,则耕地集约度就相应更高。所以,要实现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效率,需要有计划地规划好用地计划。首先,需加强耕地的宏观管理,保证耕地总体利用规划按计划实施,对建设用地和乡镇发展协调发展要相当重视,为达到社会发展与经济线全球化,提高集约化方式的土地利用与耕地利用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其次,有效控制城市的无序开发。近些年来,城市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城市盲目地肆意扩张,城市周边郊区耕地保有量不断递减,有必要研讨出各区域规范的耕地利用集约评价体系,以提高耕地容积率。

参考文献:

[1]杨亚杰,薛红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8,(4).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3

关 键 词:可用性 用户调查 微耕机 模块化

一、可用性理论应用于微耕机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设计中对于可用性的关注在国内有着良好的发展,但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制约,对可用性的关注在不同领域有着明显的不均衡。生活用品在设计中对可用性关注最充分,工业生产机械其次,农业生产机械相对而言更为不足。在微耕机的设计发展中,这一点尤为明显,机械设计师们多以功能为主,认为实现了功能,产品即可成为一件合格的产品,认为用户应当去学习、适应当前高技术创造出来的机器,而非令机器遵循人的需求发展。

发达国家由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较早,经济的发达也使工业设计所关注的范围更为全面,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生产机械更多地注意到人性化的方面,在国际性质的机床展览会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同样功能的机器,发达国家的产品从使用上更顾及人的感受,使得产品的有效性、效率以及使用者的满意度都较高,这也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具备竞争力。

在工业化的早期,工、农生产用机械产品为更好的实现其功能,多是以机器为中心,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需使人适应机器,这对劳动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是职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生产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生产工具的基本功能的实现仍然是机械设计的重点,但在多数基础机械的设计中已不再是难点;此外,我国已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逐步减少。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对劳动者更人性化的关怀,在农业生产设备的设计上更多的为劳动者考虑,运用可用性理论进行设计分析、对产品进行改进增强农机的可用性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可用性理论指导的微耕机模块化设计

2.1基于可用度的模块化分析

评价可用性的标准称为可用度。微耕机当前的使用可用度A= 农忙时间/全年,效率最高的状态是A无限接近1。

可用度需要提高,总时间不会变化,因此只有增加可使用时间。农业生产是有地域性、时间性的。不同地区的耕作类型不同,接近赤道地区的或许农忙时间会较多,可用度相对较高,这属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播种、收获等一切农业生产活动依据节气进行,不可改变。因此增加微耕机使用时间,不能仅仅盯在农业生产上,应综合考虑农户需求,进行副业的辅助机械配套。可将微耕机的功能进行模块化分析,使微耕机可在一年当中有不同的生产用途,做到农业有闲时,机器无闲时,使A=(农忙时间+副业时间)/全年。

从成本角度来看,麦尔斯在论著中提出“一切成本都是为功能”,从成本与价值的关系来看,可用度=价值/成本,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功能上,而当前微耕机从技术层面上已相当成熟,成本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增加其可用度,在于增加产品价值。

2.2用户层面的模块化

模块化设计常见的理解有两种,一是将设计理解为动词,指设计行为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有助于设计行为,是设计层面的模块化;二是设计是名词,是指最终成型的设计产品具有模块化的特性,是用户层面的模块化。

由于劳动力总量下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期落户的趋势增加、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量逐渐增大等原因,农村劳动力现状堪忧。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现在普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加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务农劳动力尤为不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外出务工收益更大,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趋势更为明显。当前农业劳动力具有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劳动力女性化的特点。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短头发的在城里,长头发的在屋里,白头发的在田里”,很生动的体现了当代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状。因此当前的微耕机的用户的主体并非是青壮年劳动力。

首先对用户的任务模型进行分析,清晰地展现了用户使用工具的过程,才能了解到用户在这过程中的需求。微耕机产品的任务模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任务使用:1)发动机器,从储藏地位移至劳作场所;2)在劳动地点的位移,主要是梯田环境的上、下、行走,以及在水田中泥泞的环境行走;3)进行某项农田管理功能(旋耕、水泵、喷药等其中一种);4)劳动结束,放回储藏位置,进行收纳、护理。另一种从不同耕作季节来看,其任务模型如下:1)取出设备,换上相应机具;2)不同机具需进行不同任务分析;3)结束,取下机具,修复保养。

在单一任务模型中,用户在劳动中通常需要早出晚归,传统的农户常常劳动力早早去劳作,到了饭点,家人去送饭。而当前的现状,往往缺少这样的互动。那么用户在整个劳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农耕等问题要解决,饮食、临时的休息都应考虑在内。

从全年度的任务模型来看,不同机具的拆装是一大方面,拆装的简易性是提高用户使用效率以及用户满意度的重点,其次,全年度是否都有农用价值?非农忙时机器的闲置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长期闲置还会增加维修等成本。为此,通过用户调查,了解用户非农方面的需求,增加可供选择的使用模块。用户调查主要有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在此对多地区多个用户进行访谈,了解当地农副业的需求及可行性。在此,面向本应成为农业劳动主力的外出务工者访谈,了解他们离开农田的原因以及当地农民对于多功能的需求。表2-1为较为有代表性的几组回答,体现了多数情况。

通过用户访谈了解到用户在非农田环境中的需求,依据当地所需求的功能进行详细调查,从而探索微耕机副业功能模块的可能性。以藤编为例,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弯曲、定型、烘干等,传统的方式往往单纯用手来完成弯曲和定型,常期劳作者的手指会有受伤、变形等潜在可能性。为此,可增加相应定型、烘干模块,减轻劳动者负担,增加劳动效率。不同的模块均由微耕机主体部分提供能量,实现一机多用,也能避免机器非农忙时长期空置导致的机器老化。诸如小型作坊式工厂以及家庭式手工业等均可采用相应功能模块,可增加微耕机主机使用效率、减少创业投资。

2.2.3 微耕机模块化分析

当前微耕机主要有旋耕、提垄、打药、提水等多项功能,广泛应用于山地、丘陵以及平原的大棚环境中。模块化在微耕机设计中早已有所应用,多应用于设计过程中,模块化的方式有助于更高效、快速的推出新产品。也有在用户层面模块化的多功能微耕机产品,具有可选择机具的接口,但连接方式复杂,需借助工具、经人员培训,易学易用性较低。此外,有限的农业功能模块对主机的使用时间无形的给了一个限制。

因此将微耕机依据功能分为几个主要模块,其中基础功能模块包括行走、动力、以及扶手部分;附加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农业功能以及副业功能两大块,农业功能与常规微耕机配件机具无异,副业功能可依据当地需求进行开发,可不断扩展。

微耕机整体实现用户模块化,用户可自主选择购买相应模块,根据需要购买当地所需农耕模块以及扩展模块,从而降低购机成本。基础功能模块部分仅需生产设计模块化,可依据推广市场的不同农田类型确定不同的行走装置,依据不同耕作需求确定动力型号,依据不同的用户群体,选择适宜高度、形态的扶手。从而使微耕机更符合当地人需求,避免一厂机器只为一方人的现象,扩大市场范围。附加功能模块部分则依据可用性分析除农业模块外增加相应的副业模块,具体模块类型可依据当地产业类型进行有倾向性的开发。

三、可用性思想与模块化设计相辅相成

早期,工业设计未得到发展时提到的可用性,多指可靠性与维修性的综合体现。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对人的关心日趋突出,可用性的重点落在用户身上。可用性工程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来进行开发,能有效评估和提高产品可用性质量。产品的可靠性往往有明确的指标来限制,然而其可用性没有硬性规章制度要求,这便造成了产品能用即可,产品的设计仅仅为市场竞争的筹码,而非为人服务的必需品。国际标准ISO 9241-11将可用性定义为“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使用情景下,有效、有效率、满意的使用产品达到特定的目标”。有效性指用户实现目标的正确程度和完成程度;效率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的资源消耗量;满意度指使用产品的舒适度和可接受程度。

微耕机产品从技术层面来讲已相当成熟,产品的创新不仅仅是由技术推动,还应从用户需求方面进行探索。可用性的中心便是用户,主要体现在其效率、有效性以及用户满意度上,基础功能模块的模块化设计有助于使产品更符合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整机实现用户层面模块化,可有效的由用户需求带动配件机具生产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提高产品的使用率。模块化设计是提高可用性的方式,可用性理论可更好的促进模块化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ISO 9211-11(Guide on Usability,1997)

[2] 潘吉安. 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评估手册[M].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

[3] 尼尔森, Nielsen J, 刘正捷. 可用性工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耕地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4003903

1 引言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国发展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其中耕地保护问题就非常突出。耕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如处理不好,则会引发社会矛盾。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护耕地是重中之重,应协调好建设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顺利发展。

2 新农村建设中耕地保护的意义

2.1 耕地保护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农民最需要得到保障的权益。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粮、棉、油和其他工业原料等农产品大多是由耕地提供的。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基础性地位。而耕地资源是农业的基础,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会影响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规模迅速增大,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退化,这些都使得农业生产发展受到制约。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耕地的有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十分突出。只有妥善地处理好这一矛盾,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才能保证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稳定和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耕地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土地做保障,为此而占用土地,甚至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有限的基本农田,这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耕地作为农民最主要的衣食之源,对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护好耕地,保障农民群众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才能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耕地保护现状

3.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偏低

我国是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已经不足的耕地仍在不断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耕地面积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一次是在1957~1965年,累计减少823.6万hm2;第二次发生在1965~1977年,这一时期我国耕地面积没有出现耕地净增长的年份,累计下降了434.7万hm2。改革开放至今,耕地面积减少的程度随着国家的政策出现波动变化,但耕地面积依然呈现减少趋势,而且至今仍为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0.092 0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根据1990年底全国土地资源详查汇总数据,在2 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3hm2警戒线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低于0.033hm2的有463个,占总数的165%[1]。

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地方大多是耕地条件较好,土壤也较肥沃的经济富裕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而增加的人口大多是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随着耕地不断减少及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资源的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3.2 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污染退化严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38%,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0%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2%,而水资源不足全国的20%。由于耕地分布的缺陷,全国有水源保证的耕地只占41.8%。这种水土资源的不平衡,不但影响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发挥,而且加大了土地开发治理的难度和风险。

全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占65%以上,分布在平原、盆地的不足35%。现有耕地中,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再加上盐碱化、耕层浅薄、渍涝、干旱等原因,高产稳产田面积很少,一等耕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1.33%,二等、三等耕地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34.55%和20.47%,而且不同地区差异很大[2]。

我国耕地沙化、盐碱化的问题十分严重。我国沙化土地为252.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干区。全国受沙漠化威胁的耕地达386.7万hm2,而且沙化土地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3]。另外,我国现有盐碱化土地49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为灌排错节、海水倒灌及强烈蒸发所致。我国每年约20万hm2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损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4 533.3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35%,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其中25%属于严重水土流失[4]。

目前,有600万hm2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大量耕地受酸雨危害,由于过分追求单产,农村用地多偏施化肥,少施有机肥,使土壤肥力消耗大、积累少、有机质减少、养分降低,再加上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使耕地肥力下降。

3.3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荒草地、沼泽地、盐碱地和水域中的苇地与滩涂视为后备土地资源,这些土地面积大约6 189万hm2,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这6 189万hm2后备土地资源并非都适宜开垦为耕地,如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已出现生地与熟地争水的现象,东北区的后备土地资源主要是湿地,开发必须建立排水系统,同时还受湿地保护公约的限制,西南地区的荒山荒坡开垦有水土流失的风险。根据各生态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地质状况等自然条件,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以及保护生态的要求,确定了各生态区后备土地资源的可垦率,计算出了各生态区的可垦后备土地资源面积,全国总共可以开垦耕地大约66105万hm2[2]。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区最多,约占全国的20%,西北区和黄淮海区次之,分别占158%和144%。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已为数不多,由于其自身质量差,开发后极易引起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和次生盐渍化等土地退化和生态问题。因此,依靠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实现耕地占补的数量平衡已经十分困难,要实现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更是难上加难。

4 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

4.1.1 建立耕地保护的产权机制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将农民的土地产权落到实处,土地产权应归还于农民,即明确土地归全体村民所有。集体土地产权主体明确后,要求国家将耕地产权尤其是耕地地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归还给明确的主体,并使之法律化。同时,要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与国家对农村土地的调控权,明确土地产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4.1.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允许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不仅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土部门更主动、更灵活的管理耕地。

4.1.3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生态环境补偿的手段包括支付信用基金、排污费等。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为保护生态环境筹措资金,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解决人的发展同环境的矛盾与对立。

4.1.4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使经济发展为耕地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耕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方面减少了建设用地的供给,从而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因建设用地的减少,引起土地价格上升,减少了地方吸引力,影响地方政府的短期经济利益。为了鼓励和提高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主动性,就需要建立起利益补偿机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耕地保护的压力不同,中央政府进行利益补偿时也应有所差别,压力大的地区补偿应高于压力小的地区,否则容易形成负向激励机制,适得其反。

4.2 完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监督

耕地保护在法律上的反映就是耕地上的物权保护。耕地保护和物权保护在内容上不完全一致,当前应加快制定以土地为核心的物权法,强化土地权利人利益的保护,阻止来自行政机关的土地侵权行为;完善土地公法规范,将以往法律制度中行政机关不必要的土地管理权限严格剥离、归位,使土地行政机关的法定权力正当化和合法化。

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的检查监督。强化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要落实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指标,明确各级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目标和责任。对县市级地方政府实行土地审批权限动态性管理,促使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方面进入相互良胜竞争的局面。

建立和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强化土地管理的执法监督工作。当前迫切要解决的是建立独立的土地监察系统,把监督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监督检查房地产开发占地、村镇建设占地、乡镇企业占地,特别是占用耕地。必须严格按照用地规划和用地标准审批土地。对于违法行为,特别是政府违法,要严惩不贷。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综合运用,严格执法。

4.3 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土地市场

土地整理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采取一整套优化措施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通过土地整理,采取村庄合并,消灭“空心村”,修整农田,复垦废弃的宅基地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渐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城乡建设通过旧城改造、盘活存量土地,充分挖掘原有建设用地的潜力。通过内涵挖掘,多数地区可以做到十年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不增加,可以有效缓解对耕地的压力。完善土地市场,运用资源资产化的管理方式,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提高占用耕地的实际成本,从根本上推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通过完善土地市场,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利用,转变为集约型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组合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保护耕地问题专题调研组.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性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1997(1):71~72.

[2] 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土地利用;建设用地;驱动力;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7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占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背负着13亿人口的压力,我国必须有足够的耕地来保证粮食安全。截止200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仅有18.27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9亩。其中,有21%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途径有4 种:一是建设占用耕地,二是生态退耕占用耕地,三是灾毁耕地,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其中生态退耕的比重最高,占耕地减少总量的61.81 %;其次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和建设占用耕地,分别占耕地减少总量的16.65 %和15.78 %;占耕地减少总量比重最小的是灾害损毁耕地,占5.76 %。在上述这4 种途径中, 灾毁耕地基本上不受人类的控制,不在讨论之列。由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退耕绝大部分都属于不适宜耕种、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的耕地,虽然短期内造成耕地数量减少,但其对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这部分耕地的退耕势在必行。因此灾害毁损和生态退耕造成的耕地减少,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不具有根本性的破坏力。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减少的耕地,由于农业用地结构内部的调整方向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既可以由耕地向其他农地转换,又可以由其他农地向耕地转换,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构成本质上的威胁,在必要的情况下仍可恢复耕种。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则是单向的,即只有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而建设用地向耕地转化则存在比较大的技术障碍,所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是减少耕地流失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伴随着农村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2007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牵头完成的《关于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建议》(由陆大道院士执笔)提交中央并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该建议提到:“城镇化速度虚高,‘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农民的土地被城镇化了,而农民及其家属却未被城镇化。近十年来,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空间失控极为严重”。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各地农村都普遍存在着空心村和空置房的问题,农村宅基地超占现象突出。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严峻形势下,对建设用地增长进行分区域的适度调控显得尤为必要。而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建设用地增长的核心变量以及核心变量对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作用,是进行建设用地增长调控的基础。

1 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的研究主要分为城市扩张驱动力的研究和农村居民 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的研究。关于城市扩张的基础理论是由Alonso(1964)提出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在这个模型里,x表示从CBD出发的距离,它等于一个圆的半径。城市居民通勤到CBD,他们的收入为y,每单位交通距离的通勤成本为t。地租r和人均土地消费q是到CBD距离x,收入y,通勤成本t和居民效用水平u的函数[1]。Muth和Mills认为城市规模由有序的市场过程决定,在城市土地和农用土地之间进行正确的分配,并提出支撑这一观点理论模型[2-3]。之后由Wheaton进行了完善,认为城市规模是由一系列外生变量决定的。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对城市规模增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4]。如Bruecker和Fansler选取了美国40个大都市区截面数据,估计了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收入、农用地价格、交通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人口和农业租金是城市土地面积从统计上的决定因素[5]。Alig等利用美国东南部1949-1984年的定期抽样数据估计了影响城市用地扩张的因素,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和人均收入显著影响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6]。Alig, Robert和G.Healy将城市进一步划分为中心城市和城市边缘地区等城市类型,并使用了美国农业部和人口统计局这两套数据分别进行估计,解释变量则包括中心城市人口、总人口、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和农用地价格水平,在所有的解释变量中,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最大的变量,但是与Brueckner和Fansler(1983)的结论不同,农用地的价格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影响[7]。McGrath(2005)运用美国33个大都市区的截面数据(1950-1990年)发现收入、人口和农业租金从统计上是美国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8]。与Brueckner和Fansler的研究结果不同,McGrath发现交通成本变量之间的系数在统计上也是有显著的负效果的。Zhang(2001)在研究美国芝加哥区域的城市用地扩张时,发现城市居民收入等因素和新住宅群的发展相关性明显[9]。Camagni 等(2002)认为欧洲城市用地的蔓延与居民工资的增长有关系。国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学者的研究成果[10]。Marlow Vesterby和Kenneth S. Krupa(2002)利用1980-1997年之间的农村居民点数据,对比城市建设用地,分析了美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持续增长的特点,以及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的因素。认为美国长期的高收入、低利率、低通货膨胀率使得人们对于在较大面积的地段建造房屋产生需求,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快速扩展[11]。Mirko Pak等、Carmen等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放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研究,分析农村人口非农化、城镇人口的迁移对远离城镇的村庄和靠近城镇的村庄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功能的变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产生的影响[12-13]。Delphis和Daniel认为,农地的居住用途开发是全世界城市和村庄边缘农地非农化转变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14]。Wasilewski和Krukowski在分析波兰城郊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后指出在城市郊区化的背景之下,产权制度、政府管理等因素对有关利益主体如农村土地所有者、地方政府、土地开发者等的利益产生影响,各个主体的利益博弈过程就是城郊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过程[15]。

早期国内对城镇用地扩张研究偏重于定性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地球资源卫星发射以来,遥感图像的多光谱与多时相数据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及定量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促进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镇用地驱动力的研究中[16-18]。计量研究方法方面主要运用相关分析[19-20]、回归分析[16,21-25] 、主成分分析[16,26-28] 等方法,探讨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主导因子;从研究尺度来看,全国尺度、区域尺度、城市尺度均有涉及,其中基于城市尺度的城镇用地扩张驱动力研究最多,全国尺度的较少;从驱动因子来看,在已有的城镇用地扩张驱动力的研究中,驱动因子主要可分为四类:地理因素(海拔、气温、地形坡度、耕地面积、交通设施、区位)、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二三产业产值、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资)、社会要素(人口、城市化、工业化)、政府因素(城市发展方针、土地利用政策、城市规划、政府的发展冲动)。当前我国基于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尚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完整的研究体系,多采用定性或简单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29,30-33]。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城市用地(城镇用地)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单个城市(镇)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在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研究上,国外基本利用城市经济学中单中心理论对单个城市扩张的动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国内对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选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

2 数据来源与模型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中1996-2006年建设用地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1996-2006年各省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该数据集中包含全国 194 个站点历年逐月的均值数据,研究中剔除了降水量和气温出现异常值,然后分年对台站数据累加后求取均值;平原比例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6年人口数据来自历年人口统计年鉴、历年公安部颁布的户籍人口统计资料、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6-2006年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参考中国区域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开发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开发区年鉴》和商务部内部统计数据;重庆和四川1996年的数据利用插值法进行了修补。

2.2 模型及运算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假定建设用地变化由经济、社会、政府、地理等因素中的一系列变量决定,构建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模型,模型形式如下:

对初选变量进行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求取各初选变量与建设用地面积的相关系数,选择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的变量;二是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逐步回归是在诸多解释变量中搜索最重要变量的方法,同时逐步回归有利于消除共线性。本文则结合两种方法,一方面对各初选变量与建设用地面积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并做出散点图,对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初步观察;另一方面,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剔除变量,消除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具体为运用Stata 10.0的逐步回归命令,并选定后向分布搜寻法,删除显著性水平低于15%的变量。根据散点分析和逐步回归的结果,筛选出来的自变量包括耕地面积、平原面积比例、东部虚拟变量、中部虚拟变量、铁路营运里程、公路营运里程、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人口总数、开发区个数、特大城市个数、大城市个数、中等城市个数、小城市个数、建制镇个数。

以1996-2006年各省建设用地面积为因变量,以筛选后的影响变量为自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建设用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分析。对1996-2006年建设用地面积及影响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得到以下参数(见表2)。观测值338个,分31个组,组内R2=0.871 0,组间R2=0.752 8,总体R2=0.640 7,F(14,293)=41.31,Prob>F=0.000 0,corr(ui, Xb)=0.739 5。平原比例、中部虚拟变量和东部虚拟变量因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固定效应模型中被去掉。

以建设用地面积为因变量,以t检验显著的人口、GDP、公路营运里程为自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到以下拟合参数(见表3)。观测值为339个,分31组,组内R2=0.834 8,组间R2=0.713 3,总体R2=0.658 6,corr(ui, Xb) = 0.732 3,F(3,307) =51.30,Prob> F= 0.000 0。

3 结果分析

根据优化后的固定效应模型计算的估计参数,得到1996-2006年全国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方程如下:

Cland=8 269.76+0.219Popu+0.141GDP+0.002 6Highway

式中,Cland为建设用地面积;Popu为人口数;GDP为地区生产总值;Highway为公路营运里程。

根据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方程,自变量的系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每一个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对建设用地面积带来的增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人口每增长1万人,建设用地的面积将增加0.219 km2;GDP每增长1亿元,建设用地面积增长0.141 km2;公路营运里程每增长1万km2,建设用地面积增长26 km2。

为便于比较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消除量纲的影响),得到全国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方程的标准化系数(见表4)。比较三个自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发现GDP标准化系数>公路营运里程标准化系数>人口标准化系数,表明三个因子对建设用地增长的作用表现为GDP>公路营运里程>人口总数。

对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提取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东中西部各变量的标 准化系数(见表5)。比较后发现东部地区GDP标准化系

数>人口标准化系

数>公路营运里程标准化系数,说明在东部地区GDP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最大,而人口和公路营运里程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相对较小;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GDP标准化系数>公路营运里程标准化系数>人口标准化系数,说明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同样是GDP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最大,但公路营运里程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表现突出,大于人口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变量初选,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筛选确定影 响变量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我国建设用地增长的核心变量及各变量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程度,结论如下:

(1)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增长由人口、GDP和公路营运里程三个核心驱动变量决定,其驱动力方程为:Cland=

8 269.76+0.219Popu+0.141GDP+0.002 6Highway。比较标准化系数,发现三个核心驱动变量对建设用地变化的作用表现为GDP>公路营运里程>人口。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每增长1万人,建设用地的面积将增加0.219 km2;GDP每增长1亿元,建设用地面积增长0.141 km2;公路营运里程每增长1万km,建设用地面积增长26 km2。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人口增加4.57万人,或者GDP增加7.09亿元,或者公路营运里程增加387 km,均可以导致建设用地增加1 km2。

(3)从核心驱动变量在不同区域的作用来看,在东中西部地区三个主要因子的作用强度有差异,即东部地区为GDP>人口>公路营运里程;中西部地区为GDP>公路营运里程>人口。

针对本文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GDP对我国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最大,尤其是在东部地区GDP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作用远超过人口和公路营运里程。东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下,建设用地规模、增长量、增长速度及占用耕地量都是最大的。应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用地压力。同时,结合建设用地的地均GDP、投入强度等的评价结果,对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不匹配的用地扩张效率低的省份进行重点调控。

(2)公路营运里程对我国建设用地总量变化的驱动力大于人口对建设用地总量变化的驱动力,说明交通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很大,在大力发展交通的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占用土地。中央在2009年采取的应对经济危机4万亿投资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的投资大体上是1.5万亿左右,势必会加大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因此,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审批,对于重复建设或超越经济发展需要而盲目建设的项目要坚决杜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lonso W. Location and Landuse[M]. Cambridge, M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Muth Richard F. Cities and Housing .Chicago[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3]Mills Edwin S. Urban Economics[M].Glenview, Ill.: Scott Fores- man, 1972.

[4]Wheaton William C. A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4,(9):223-237.

[5]Brueckner Jan K,David A. Fansler.The Economics of Urban Sprawl:Theory and Evidence on the Spatial Sizes of Cit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3,65(3): 479-482.

[6]Alig Ralph. Econometric Anlysis of Forest Acreage Trends in the Southeast[J].Forest Science,1986,32(1):119-134.

[7]Alig Ralph J, Robert G. Healy. Urban and Built-Up Land Area 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Determinants[J].Land Economics,1987,63 (8):215-226.

[8]Mcgrath B.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car Dependent Settlement: an Evaluation of new Rural Settlement in Ireland[J]. The Environmentalist,1999,19:99-107.

[9]Zhang T. Community Features and Urban Sprawl:The Case of the Chicago Metropolitan Region[J].Land Use Policy,2001,18(3):221-232.

[10]Camagni R,Gibelli M C,Rigamonti P.Urban Mobility and Urban Form: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0(2):199-216.

[11]Vesterby Marlow,K S Krupa.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Tracking Its Grows[J]. Agricultural Outlook,2002(8):14-17.

[12]Pak M,B Valentina.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in Slovenia with Special References to Cirkovce[J] GoeJournal,1999,46:257-261.

[13]Carmen C F,G I Elena.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Land Use Conversion and Sprawl At the Rural-urban Fringe[J].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2004,86(4):889-904.

[14]Delphis F L J,R P Daniel. The Use of Cluster Analysis in Distinguishing Farmland Prone to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terling, Massachusettes.Envionmental Management,2000,25(5):541-548.

[15]Wasilewski A,K Krukowski.Land Conversion for Suburban Housing: a Study of Urbanization Around Warsaw and Olsztyn, Poland[J].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04,34(2):291-303.

[16]闫小培,毛蒋兴,普军.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06,61(6):613-623.[Yan Xiaopei,Mao Jiangxin, Pu Jun.Research o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Mega-Urban Region: 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61(6):613-623. ]

[17]陈本清,徐涵秋.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1):79-83.[Chen Benqing, Xu Hanqiu.Urban Expans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 Analysis Using Remote Sensed Dat: A Case Study of Xiamen City[J].Economic Geography,2005,25(1):79-83.]

[18]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25-727.[Ran Jiang,Ke Changqing. Analysis of the Urban Expansion of Lianyungang and its Driving Forc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35(3):725-727.]

[19]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34(12):157-165. [Tan Minghong, Lu Changhe. Distribution of China City Size Expressed by Urban Built-up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34(12):157-165.]

[20]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 2001,56(4):417-425. [Long Hualou,Li Xiubin. Land Use Pattern in Transect of the Yangtse River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56(4):417-425.]

[21]柯善咨,何鸣.规划与市场: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12-18.[Ke Shanzi, He Ming. Planning and Marke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Determinants of Urban Land Scale in China[J]. China Land Science, 2008,22(4):

12-18.]

[22]唐礼智.我国城市用地扩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比较分析对象[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0-96. [Tang Lizhi. Factors Influencing Expansions of Urban Land Use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 Quarterly for Studies in Arts & Social Sciences,2007,(6):90-96.]

[23]Tan M H, Li X B, Xie H, Lu C H.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Arable Land Los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T ianjin-Hebei Region[J]. Land Use Policy,2005,22(3):187-196.

[24]洪军,江南,于雪英.上海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3):58-61. [Hong Jun, Jiang Nan, Yu Xueying.Land use Changes and Driving Forces in Shanghai[J].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2002,(3):58-61.]

[25]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Shi Peijun, Chen Jin, Pan Yaozhong.Land use Change Mechanism in Shenzhen Cit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0,55(2):151-160.]

[26]王丽萍,周寅康,薛俊菲.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6):26-29. [Wang Liping, Zhou Yinkang, Xue Junfei. Study o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Jiangsu Province[J].China Land Science,2005,19(6):

26-29.]

[27]张金前,韦素琼.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扩展驱动力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14-18.[Zhang Jinqian, Wei Suqiong A Study on Driving Force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during Rapid Urbanization[J].Jounal of Fujian Teacher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22(4):14-18.]

[28]赵小?,代力民,陈文波,等.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2):214-218.[Zhao Xiao-Fan,Dai Li-Min,Chen Wen-Bo,et parative Analysis on Driving Force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Use Change[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28(2):214-218.]

[29]刘志玲,张丽琴.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6,(3):30-32.[Liu Zhiling. Zhang Liqin. Research on Driving Forces for Rural Land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Anhui[J].Rural Economy, 2006,(3):30-32.]

[30]周飞,陈士银,钟来元,等.湛江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2):104-106.[Zhou Fei, Chen Shiyin, Zhong Laiyuan,et al.Analysis on Area Chang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Zhanjiang City.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2008,24(2):104-106.]

[31]胡贤辉,杨钢桥,张霞,等.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J].资源科学,2007,29(3):

191-197.[Hu Xianhui, Yang Gangqiao, Zhang Xia,et al. The Change of Land Use for Rural Residency and the Driving Forces: A Case Study in Xiantao City, Hubei Province[J]. Resources Science,2007,29(3):

191-197.]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6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可持续发展;深松机

中图分类号:S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22

引言

由于传统机械耕作方式的多年运用,风蚀、水蚀越发严重,时常会有农作物大片倾斜歪倒,影响作物的收获,致使粮食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为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再生发展,应积极采取土壤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国内外深松技术的运用已比较普及。土壤深松不仅能够打破犁底层,增进土壤透气、透水性,还可以减少风蚀水蚀,提高畜水能力[1-4]。

1 保护性耕作技术

出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直接原因事件是美国“黑风暴”如噩梦一般的到来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进而引发了人们的反省和深思。保护性耕作在我国被定义为“将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耕作次数,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基本依靠农药的耕作技术”[5-6]。覆盖秸秆、少耕免耕、化学去草、机械深松是其主要技术[7]。

目前适合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主要有3种。

1.1 宽窄行交替种植模式

该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是把平均垄距650mm的种植,变成行距分别为900mm和400mm的种植。宽行和窄行隔年轮流替换种植,每年仅宽行深松一回。秋季收获后在田间地表保留高根茬,根茬经风吹、日晒后自然腐烂直接还田,如图1。该模式光照丰富,透风效果明显,对增加产量有促进作用[8-10]。

1.2 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模式

该模式在收获作物后,把全体秸秆直接还田。秋季实行深松,待到来年适宜播种的时候,再运用播种机进行施肥和播种。节本增产的效果在这种模式下十分理想。

1.3 留茬行间交替耕作模式

该模式将根茬留在地表。播种作业在两留茬行之间的位置进行,种行与留茬行隔年交替种植[8-16],如图2。地表保留的高茬(一般玉米留茬高度为30~50cm),具有蓄水保墒等优势。

2 深松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国外发展现状

欧美国家着手探究和开始运用深松技术是在21世纪30年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欧美国家在深松机械领域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并有系列产品出产以满足各种需求。振动深松机、弯腿犁、主被动联合作业机是国外当前新型深松机具主要类型[17-19]。Willians等人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弯腿犁的研究;加拿大的Harrison设计出了弯折45°的弯腿犁;Sakai等人研制了配套中型拖拉机的振动深松机;土耳其Uzel公司生产了作业深度可达600mm的E979 型深松机;美国Sgubbers等人构思出了主被动联合作业机,此机具的特点是能够减少牵引阻力,且性能有所提升。国外的深松机基本与大型拖拉机相配套,深松效果好,更加适合全面深松。其中,有最大作业深度能到70cm左右的约翰迪尔公司出产的900V型深松机;西劳德公司的悬挂式深松机深松深度超过58cm时,能够作业出暗沟进而排水[1][18-20]。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一次进地即可完成深松、整地、施肥等多项作业,保证了深松效果,且符合保护性耕作的要求。许多国家对深松技术和深松联合作业机的研究都非常重视。欧美国家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发展方向主要是在大型化的基础上更加精致细密。如凯斯纽荷兰9300型联合作业机配套大马力拖拉机,作业幅宽达6.9m;采用了深松弹齿的约翰迪尔2623VT立式联合整地机,可以梳理残茬、杂草[21-23]。

2.2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对深松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深松铲外形的优化设计,解决关于深松机缠绕等难题等都做了多项研究[21]。国产深松机有多种形式,如表1所示。国内出产的深松机适用于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主要有1SQ-250型深松机等[24-25],如表2所示。

2306全方位深松联合作业机(中机美诺设计出产)、1SL-340/550型全方位复式深松机(黑龙江勃农兴达有限公司生产)等是我国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领域的主要产品。虽然深松过后地表比较平整,但是容易出现堵塞,而且动力消散损耗较大,同时在造价方面也并不便宜,所以推广起来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国外深松整地机械性能优越,并形成了适合自身的配套保护性耕作机具[21-26]。我国保护性耕作机具在发展的同时,针对机具的现实性问题,进行了改造设计,许多新机型相继出现[21-23]。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不同,对其配套机具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留茬行间交替耕作模式下,高留茬覆盖地表于种行之间,而现有农机具能够满足此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较缺乏,有必要研究此种耕作模式下的配套机具。

3 展望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都认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理想的发展道路。研究人员越发注重对符合保护性耕作条件的深松技术和机具的钻研,且此技术和机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应用,研制新型深松机及深松联合作业机具十分必要。在保护性耕作模式秸秆覆盖条件下如何有效防止秸秆缠绕深松铲、如何节能减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使用合理的工作部件布局、合适的机具机架和牵引方式、让机具产生振动、适宜的深松部件种类及位置等都是促进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深松作业机节能、高效工作的有效方法。同时,应使生产的机具更加精细标准,研制出各种系列化产品。设计上,在鉴借国外现有先进机具和技术的同时要不断进行创新,使深松机具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振邦.多功能深松机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春霞.浅谈机械化深松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2):50-51.

[3]刘志玲.浅谈机械化深松技术[J].现代农业,2015(10).

[4]金攀.美国保护性耕作发展概况及发展政策[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11).

[5]王微.中耕分层深松技术研究及深松部件的有限元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1.

[6]包文育.东北垄作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研究与整机设计[D].沈阳农业学,2009.

[7]高焕文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机理与关键技术[J].四川农机,19(4):22-23.

[8]庄维林.行间耕整机通用刀辊设计与试验[D].吉林大学,2011.

[9]王福兰.行间播种机多功能行走轮设计与试验[D].吉林大学,2012.

[10]赵佳乐.留茬行间交替耕作模式配套播种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1]郭慧.行间耕播机弹性镇压装置研究与试验[D].吉林大学,2014,

[12]倪长安,苗全生,刘玉,师清翔,高春艳,庞靖.玉米根茬破碎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报,2008,39(7): 68-71.

[13]贾洪雷,亮.新型旋耕碎茬通用机的试验与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1998,29(增刊):26-30.

[14]郭红,李静,王玮. 关于旋耕机、碎茬机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47-50.

[15]贾洪雷,亮,郭红,李仁杰,李行.旋耕碎茬工作机理研究和通用刀辊的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0,31(4): 29-32.

[16]李常营.留高茬式玉米收获机切割部件的仿生设计及其切割机理[D].吉林大学,2014.

[17]刘欣,吕霞,王帅.我国深松机械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02).

[18]杨光明,朱云,张瑞勤,等.我国深松机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9(9):7-10.

[19]何进.玉米免耕播种深松联合作业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0]丁永凯,丁健伟.深松部件的工作性能分析及其应用[J].农机化研究,1990(2):41-47.

[21]李成鑫.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优化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2] Saeys,W,Mouazen,A.M.,Anthonis,J.,Ramon,H.2004.An automatic depth control system for online measurement of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compaction[J].part 2:modelling of the depth control system.Biosystems Engineering,1989(3):267-280.

[23]付乾坤.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优化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4]王瑞丽,李宝筏,邱立春,林静.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机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25]张昭.深松机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