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下农耕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

旅游开发下农耕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

摘要: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依托价值观照、过程收益、主客共享等运作要素,农旅融合促成了传统农耕活态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通过促发主动保护、促成活态传承以及促进良性变迁,农旅融合又促成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关键词:农旅融合;传统农耕;民族文化;商业开发;活态传承

截至目前,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规模不等的传统农耕活态存留区。在后工业时代,活态传承的传统农耕体现极高的资源禀赋和旅游开发价值,是促进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保障。

1 传统农耕与民族文化的内生关系

总体上,传统农耕是构建民族文化的基因库。贵州的传统农耕,目前仅存山地耕牧型以及丘陵稻作农耕型两大类。其中山地耕牧型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分布相对零散,且每一片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荞麦、高粱以及洋芋等旱地作物,牧养的牲畜则以山羊与肉牛为主。整体上,贵州的传统农耕还是以稻作农耕为主。不同的农耕类型孕育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同样是苗族,地处贵州西部山地牧耕型传统农耕区的苗族支系,无论是在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还是歌舞文化方面,都与地处黔东南丘陵稻作农耕型传统农耕区的苗族支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

1.1 作为民族文化孕育基础的传统农耕

传统农耕体系形成本身,即是民族文化的孕育过程。世代相传的传统农耕与民族文化是合二为一的。一个区域的传统农耕影响和形塑该地民族文化特色。在贵州的黔东南地区,两大主要少数民族苗族和侗族的建筑文化都体现传统稻作农耕需求。例如黔东南州常见的苗族传统建筑吊脚楼,中层用来住人,最上层用来储存粮食谷物,最下层则用来堆放农耕器具等杂物,也用来关养耕牛以及其它能提供粪肥的鸡鸭猪鹅等家禽牲畜,一切都与传统农耕相关。稻田养鱼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农耕存留区也极为常见,这直接影响和形塑了该地区有关鱼类的独特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也与传统稻作农耕合二为一,一些常见的民族节日,要么是耕作前以祈求风调雨顺为主题的,要么是收成后以庆祝丰收为主题的。

1.2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根基的传统农耕

扎根于传统农耕的民族文化一旦形成,两者之间便构成一体两面关系。既然民族文化孕育并成型于传统农耕,那就意味着,这个基础一变,民族文化也将随之改变。以贵州为例,因为贫穷,这些年来众多农村青壮年都奔赴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打工,他们不熟悉甚至已经完全不知田间劳作为何物。如此一来,围绕传统农耕的各类民俗节庆文化也走向衰落。至于有些常年跟随打工父母在外成长的少数民族小孩而言,甚至连自己民族的语言也难以表达,自己民族的歌舞文化也无能力传承。生计模式的转变,导致原先构建于传统农耕基础上的民族文化遭遇传承环境破裂,形成不可忽视的传承困境。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代际传承链条的断裂。

2 传统农耕的价值分析

传统农耕具备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根据旅游资源学,传统农耕首先是一种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的稀缺性越强,其资源开发价值越高。到目前为止,贵州境内现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不仅在数量上比较可观,资源禀赋也相对较高。其中最能体现稀缺性或资源利用价值的,莫过于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例如,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是一个传统农耕留存完好的典型区域。作为黔北山区乡镇,毛石镇传统农耕文明的存留现状体现为表现形式的活态化,传承内容的完整化,传承载体的规模化以及景象展现的典型化,这“四化”自然地体现在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中。

3 农旅融合对贵州传统农耕的保护机制分析

3.1 依托价值观照激发活态传承

在农旅融合语境下,对传统农耕的价值观照,就是乡村旅游者以外人的身份,在其言行中体现出对传统农耕的尊重与向往,从而让农村的主人深刻认识传统农耕的内在价值。本质上,价值观照有助于提升传统农耕存留区原住民的文化自信。外来旅游者对当地传统的深切认同,直接促成了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所谓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就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事劳作仍在应季呈现,传统的农村生活仍在真实展现,传统的农村生态依旧处于一种自然延续状态。乡村旅游者的价值观照行为又是如何促进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的呢?首先,乡村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尊重、好奇、关注与向往等行为,让当地农民认识到传统农耕在本质上扮演了旅游吸引物的角色。其次,在吸引乡村旅游者关注的前提下,因为旅游者们停留时间延长,便产生了能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的消费环节,此类经济收益即为农旅融合的过程收益。最后,因为农旅融合过程收益的存在,改变了传统农耕只能产生结果收益的状态,极大地促发了农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进而积极维护传统农耕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地位,在实际行动层面即表现为对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

3.2 依靠过程收益支撑活态传承

乡村旅游者的价值观照行为好比是传统农耕活态传承的促动装置,而要做到可持续的活态传承,自然离不开一个持续性的激发因素——过程收益的创造与获取。传统的农业生产,只能在农作物得以收成的最后阶段才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而且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投入劳力、肥料等成本。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除了无法产生任何经济收益,还可能因为自然灾害或人为失误而导致最终收益无从索取。即使在作物成长期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收成之后销路不畅甚至没有销路,也同样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如果说传统农耕在传承过程中并不能给当地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那么该地传统农耕活态传承也只是残阳余晖,一旦现在尚有劳动能力的老一辈都无法继续从事传统农耕活动,它也就随之消逝了。要形成传统农耕可持续活态传承局面,只有一条途径——不断地创造过程收益。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农旅融合,其实质是将传统农耕作为旅游吸引物,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活动项目,有效延长乡村旅游者的停留时间,积极促进乡村旅游者的各种在地消费,创造形式多样的过程收益。

3.3 依据主客共享践行活态传承

主,指当地农民。客,指乡村旅游者,共享的对象是空间。无论是生产共享,抑或生活共享,还是生态共享,都是发生于某一具体空间的行为,因此可以形象地概括为空间共享。主客共享过程能有效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其结果是,乡村旅游者开展更多消费,农民群体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正是经济收益的增加,也就是资源变现的实现,让农民朋友充分认识到平时习以为常的传统农耕生活及乡村环境,居然也可以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又转而珍视传统。实质上,是主客共享过程中乡村旅游者不断的价值观照行为提升了农民群体的文化自信,不再视传统农耕如弃履,不再忽视传统农业生产、农耕生活及农村生态的内在价值。再次,主客共享的具体方式是什么?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的主客共享,既是旅游者对农业生产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参与,也是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积极体验,也是对农村生态的切身感悟。

4 农旅融合对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促动机制分析

4.1 促发民族文化的主动保护

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既有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之分,也有积极保护和消极保护的区别。虽说目前贵州尚存一定数量高禀赋的传统村落,但同时也有大量的民族村寨呈现明显的文化衰败现象。例如在贵州的黔东南,固然还有为数不少的传统民族村落,也保留有成片的稻田,但也充斥着民族文化已经衰败的村落。有的侗族村落,整村的房屋都是当代的砖混结构,若无鼓楼矗立于寨中,外人根本无从辨认它是否为一个侗族村寨。好在这几年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喜人,从事乡村旅游接待的民族村寨已经从旅游者的价值观照行为中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以前的民族文化传承,只是一种自发的传承。自发的传承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当传承环境发生变化时,传承行为也极易随之停滞。贵州有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在生计模式单一的历史中,每个民族的世代繁衍都有赖于脚下的这片土地。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常年在外谋生,早已失去固守传统的环境,传承民族文化也成为一种奢谈。基于工具理性视角,旅游开发的作用,是将当地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只有使当地民众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创收潜力,才可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保护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宝贵资源。

4.2 促成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发展乡村旅游应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供需协同规律。乡村旅游的供需协同,是指乡村旅游者有什么合理的消费需求,乡村旅游接待方就应该合理的满足其需求。经过几十年的旅游发展,旅游者们已经很难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活动,尤其是走进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希望看到活态展示的民族文化,决不满足于博物馆那样的静态展示。为了满足其需求,一些已经濒临失传的歌舞文化与手工技艺等民族文化元素也得以回到代际传承的正轨上。可以说,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及乡村旅游者审美要求的提高促成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在此我们以歌舞文化为例,说明农旅融合对传统歌舞文化活态传承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开展乡村调查,发现该区域的大部分村寨因青壮年平时都在外打工,已有多年无法举办大型传统节庆活动。活态传承,首先得构建传承梯队,而要构建代际传承梯队,又需要老中青群体都生活在民族文化诞生与传承的故土上,否则就只能面临传统民族文化逐渐失传的结局。正是旅游业的介入,给传统农耕存留区的一切传统要素创造了变现的途径。例如外来旅游者需要欣赏歌舞表演,也希望参与歌舞活动,甚至有小众的专业群体长期蹲点采风,这一切都给传统歌舞文化活态传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3 促进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需要对时代变迁作出积极响应,否则会逐渐消亡。民族文化在其传承过程中都会随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当变迁后的文化与之前的文化并未形成断裂关系,而是可以从中找寻到清晰的传承脉络,这种变化称为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固守传统绝非文化传承的真谛。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的良性变迁才得以传承至今。实践证明,体现三产融合的农旅融合能极大促进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从而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构建起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能力。例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它也曾经为贫困所困扰,也曾经遭遇传统文化代际传承乏力的困境。正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才使得传统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具备资源变现机会,才使广大年轻人愿意接回苗族文化代际传承的接力棒,民族传统文化也得以重生。只有生活条件改善,才有心境理性思考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路径,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5 结语

民族文化与传统农耕之间,存在明显的表里关系。身处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因过于关注经济建设而有意无意的丢弃了太多的优良传统,以至于生活中充满各种迷茫与焦虑,亟需回归乡村获得心灵的慰藉。贵州尚存一些传统农耕活态存留区,在后工业时代,传统农耕的价值不可低估。类似于这样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应通过农旅融合促进传统农耕活态传承,进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承。基于传统农耕资源的农旅融合,其实质是借助商业的力量重新审视传统农耕的现代价值,通过一系列的资源变现运作,充分展现传统农耕的经济价值,并重新激活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在传统农耕实现可持续活态传承的同时,孕育于传统农耕的民族文化活态传承机制也得以重新构建。

作者:周杰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