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技术论文范例

农耕技术论文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通识教育;农耕文化;传承保护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农耕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毫无疑问,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农耕文化的一些表现形态常常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中对利益的重视,很多优秀的农耕文化形式面临着后继无人,逐渐走向衰亡的尴尬局面。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传播和研究的重要载体和组织机构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农林院校,必须改变原有的农耕文化传承研究的学者模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广大青年学子可以认知和学习的人文素养知识,培养大学生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

1农耕文化的界定及研究情况

1.1农耕文化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

随着农业文明社会的形成,农耕文化便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相关政权的更迭,还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无不体现着农业和农耕的社会影响力和内在的文化基因。从农耕文化的特征研究来看,彭金山教授总结出农耕文化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哲学意蕴,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农耕文化在生产、生活、政治、道德、文化方面的精神特质。从规定性研究来看,张永丽教授对农耕文化的界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农耕文化,则是指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即小农意识,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等。广义的传统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从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研究看,其中的农耕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汉民族的中原农业文明研究,还将视野放宽至青藏高原的农牧文明、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等,这可以说是将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的体现,同时也说明农耕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基于以上的研究,笔者认为,农耕文化应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重要载体的系列活动,包含了相关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意识形态性文化。

1.2农耕文化研究的成果丰富

农耕文化的研究离不开文化学者的努力。从研究思路来看,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一定的文学和文字功底进行学理性的归纳和研究;另从事相关的田野调查,对现有保存的农耕文化遗迹及文化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其他学者进行农耕文化价值发掘和发展研究。从研究成果来看,2015-2017年,CNKI收录的关于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研究论文1004篇,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相关图书23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0余项,可谓成果颇丰。从研究内容看,涉及不同地区农耕文化的表现形态、文化内涵、社会价值意义等方面,涉及的学科领域有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以及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从这些研究的成果来看,农耕文化的研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2农耕文化研究成果转变为通识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高校作为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必须承担起对农耕文化传承的责任,从科学的角度去解读、传播农耕文化,而通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2.1通识教育为农耕文化的大学传播提供了课程支持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等方面,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此背景下,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中,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哲学观、道德观以及与农耕相关的农业生产、农耕民俗及民间文学带入到大学课堂不失为一种增强传统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2.2高校农耕文化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农耕文化的传承

在研究农耕文化的学者中,大部分为高校的教师,尤其在具有学科优势的农林院校尤其如此。这些研究者在从事农耕文化研究的同时,也承担了高校的教学任务,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身份无疑对农耕文化转变为人文素养课程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将最新的关于农耕文化的研究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农耕文化,培养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更多的农耕文化的传承者。

3农耕文化转变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3.1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教互补

钱伟长院士对大学科研和教学关系的评价是“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前文已经提及高校教师具有的双重身份,将农耕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带入人文素养课堂,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所在;同时借助大学生社会来源广的优势,不断更新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内容和知识体系,起到很好的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作用。

3.2实现相关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发挥社会文化价值

在现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向生产力转化方面的评价,诸如技术转让、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等方面,而忽视了作为全社会人文素养提升重要支撑的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从社科研究的特殊性及高校职能的方面来看,社科研究的成果向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转化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的。农耕文化研究中提炼出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历史积累下的优秀的农耕知识、绚丽多彩的农耕民俗以及具有朴素的道德教育的民间文学都对提升公民的传统文化素养、重新接纳认识中国农耕文化、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

4大学通识教育对农耕文化传承的途径探索

根据农耕文化研究现状,可以将农耕文化研究的成果归纳为系统性的农耕文化的价值研究、农耕文化中重要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观点的阐发以及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农耕传统的整理等三种主要形式,将农耕文化纳入到通识教育的人文素养课程建设就需要结合这三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对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

4.1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增设农耕文化相关课程

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具备一定的中华文化的底蕴。农耕文化的研究虽然需要系统的社会学、哲学以及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支撑,但是正因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可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系统的农耕文化研究成果开设体系完整的相关选修课程,或者将原有的具有专业特点又涉及农耕文化内容的专业课程普化为各专业均可接受的公选类课程。例如浙江大学的《茶文化与茶健康》、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民俗》就是将农耕文化中具有的体系性成果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样在全国较多高校开设中文专业课程《民间文学》(包含农耕文化色彩的传说、歌谣等),在部分院校也逐渐转变为全校范围的公选课。推而广之,可以将农耕文化中其他相关的研究内容,例如中国传统农耕制度、中医药栽培历史、中国传统农作物历史、传统农耕习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设置为具有人文素养性质的课程。以系统的课堂知识和专业教材的形式将农耕文化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保护和传承。

4.2丰富原有教学内容,更新相关知识体系

中国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农耕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历史、政治、哲学以及文学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现代大学中的相关课程,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古代哲学》《中国园林艺术》《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等均包含有农耕文化的相关内容,可设置与之相关的课程章节,对农耕文化中传统的哲学观点、艺术理论、文学表达进行较为充分介绍,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其中涉及中国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农耕社会组织构成以及朴素的世界观,可以结合最新的农耕文化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现有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科学认识农耕文化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学习和传承的热情。

4.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引入农耕文化实践教育

第二课堂是在正常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外,在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集体活动对受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农耕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很多内容是具有实践性质,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思考其文化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实施途径:首先,开设关于农耕文化的专题性讲座,通过相关学者的系统介绍和广泛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农耕文化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农耕文化的当代社会文化价值;其次,将大学生吸收到农耕文化研究的团队中来,支持从事农耕文化研究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指导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整理农耕文化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思考和分析;最后,结合农耕文化研究中的实践性成果举办农耕制度、方式、民俗、文学等方面的主题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切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自觉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传统。

5结语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能够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中国农耕文化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社会意义,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热情。

[参考文献]

[1]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01).

[2]张永丽,孙群雯.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现代价值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3(04).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3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传统优秀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农村文化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其诸多理念是中华民族亿万民众在劳作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间规律的总结与反思[3,4]。高校教师要不断挖掘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并融入思政教育中,比如,日往月来艰苦单纯的农耕生活支撑起农民生命的全部,造就了农民“施恩报恩”等品行,这启迪学生要感恩戴德。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等中国农民农家生活的道德智慧对学生学会建立人与人间互助修睦的人际关系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2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农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外来文化浪潮对当代大学生传承农耕文明特色的人文传统及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击,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认同。

2.1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是我们世代祖先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认识自身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汇集。近代随着科技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市场体系加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等遭遇大量的侵蚀与污染,乡土建筑在快速消失,农村人口外流向城市的现象愈演愈烈,集体化时代的合作精神正在逐渐消失,农耕文明在发生基础性动摇,现代都市文化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农村空心化使农村文化逐渐处于被边缘化境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面临着自身价值的合法性危机与承载主体后继乏人的困境。正如孟德拉斯所说,“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5]。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现代化,但是中华民族在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的守望相助、克勤克俭的人文传统与价值观念逐渐势微,也对大学生传承优秀农耕文化造成冲击。

2.2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全球化经济发展促使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之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外来文化见缝插针地宣传、匠心独具地包装,虽拓宽了中国大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认知的视野,但同时也侵蚀了不够成熟、盲目信从的大学生的思想,使其不重视母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传承农耕文明特色的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外来文化通过竭力扩张其文化产品兜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以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助长大学生张扬个性,使其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观念,弱化了其对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

2.3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我国思政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然而,有大学生存在“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和不善学”的现象[6],这折射出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在教育内容上,传统思政教育是以“政治”为主,没有更多地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拓展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内涵,导致过多传授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价值理念等育人本质的内容。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思政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说教式教学,教育者以不利于被教育者接受的缺乏灵活性的“独白”方式授课。这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只重服务社会,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校教育出现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世界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然而,当前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面临香火中断的危机。高校思政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育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的补充作用,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3.1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要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网络习惯的基础上,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喜好、“接地气”的有效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现有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有机连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及成就,并深刻理解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信仰、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从传统民间文学、手艺传承中领悟农村文化风采,从有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高校还要开展听(讲座)、查(文献调查)、看(影视片)、讲(讨论、演说)、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挖掘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道德教育资源,深化民族大团结大进步的教育,不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行诚信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节约。

3.2利用社会实践研修。社会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马歇尔·萨林斯[7]曾说:“文化在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出来。”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与展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生活习俗,如江南圩田文化、西南梯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东北狩猎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理解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还对带有较强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农耕文化加深印象,激发其爱国热情。众所周知,重农国家的人都有敬天地、敬自然的敬畏心,高校可借助中华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开展感恩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学生观摩当地村民祭山拜地、丰收庆典、祈年求雨、开犁开镰,参与唢呐、秧歌、戏剧、舞龙、舞狮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农耕文化景观具有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这两种不同的要素和特征,要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中汲取教训[8]。要利用社会实践研修,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展农业要防止重走资本主义农业破坏式发展老路,要让学生学会对大自然和他人充满感恩,正确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善待自然给我们的资源。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长春市

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十分重视乡村的发展,乡村发展也被列入战略领域中,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方针[2],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重视。乡村发展战略中首次提出“特色小镇”,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十分重视,明确说明特色小镇要注重特色。原生态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精髓,将其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能够进一步促进乡村发展。在建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乡村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关注。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的未来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长春市特色小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下的基础需要

(一)产业发展强劲。长春市是全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有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长春市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省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具备这些特色资源以及一定产业基础的情况下,特色小镇的建设也由此发展起来[3]。例如,红旗绿色智能小镇、鹿乡梅花鹿小镇等,都是长春市特色小镇的代表,拥有极强的产业基础。这对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区位优势明显。长春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占有较大的地理区域优势。长吉图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更是让长春市处于腹地位置,在中蒙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春市也发挥了重要的节点作用。伴随长春市多方面的不断发展,部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成为不可或缺的对外开放区。长春市的特色小镇也几乎都建在这些园区中,建在此处的原因主要是有园区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能提高知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特色小镇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得长春市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三)生态资源丰富。长春市具备丰富的生态资源。长春市位于北温带,气候适宜,区域森林面积达到423万公顷,占吉林省森林面积的二分之一。自然保护区约35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气候适宜,适合居住。具备独特的自然资源,这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另外,优越的自然资源使得生态型特色小镇逐渐步入发展趋势,其中以关东文化小镇、波泥河苗木花卉小镇等为典型代表,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动力、增加活力,成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春市特色小镇机遇及挑战

(一)特色小镇发展机遇。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为“极核带动、交通优先、数字治理、制度创新”[4],以此为指引,加强对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动力,提供发展机遇。就目前来看,长春市拥有多个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为长春的城乡结合区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合心镇、鹿乡镇等。这对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同时也提高了特色小镇的集聚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小镇的生产能力。特色小镇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完善、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从而促进了乡村人口的就业,最终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特色小镇问题及挑战。长春市内的特色小镇已经得到了持续发展,各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特色小镇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进。但是特色小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挑战,就目前来看,特色小镇的产业规模都比较小,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特色小镇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会止步不前,缺乏发展动力[3]。就目前为止,特色小镇的营销模式还没有进行创新,仍然以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销售,没能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特色小镇的技术能力也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品牌效应,没有形成体系。近几年来的特色小镇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这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特色小镇还面临着城镇化速度慢以及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特色小镇进行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适应环境、适宜人居、实用技术的原则,从而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最终使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幸福感提高。与此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技术,另外还要强化传统农业文明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从而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条件。对自身区域特点,将地理脉、历史脉、文化脉准确把握,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打造吸引力强的特色小镇,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鼓励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企业以及外商,进一步促进特色小镇的发展,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智力支持,对乡村振兴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但是就目前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缺乏一定知识型人才的引领,导致乡村发展的过程缓慢。乡村振兴有了优秀人才的引领,未来的发展道路就会更加顺畅,也会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由此可见,长春市特色小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需要与高校进行合作,从而在最小程度上降低乡村人才短缺的消极作用。加强高校合作,能够将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除此之外,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智力以及技术保障。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可采取与高校一对一的合作,与各高校形成合作机制,建立高校学生实践基地,为特色小镇的特色文化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全面开展原生态文旅小镇建设,打造新品牌。第一,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小镇。浓厚的民俗文化是长春市独具一格的文化特点。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长春市具有满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九台区莽卡满族乡的满族文化特色,有了政府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文化节、特色建筑以及特色生活产品的宣传,进行原生态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民宿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打造原生态文旅小镇的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第二,打造农耕文化特色小镇。农耕文化体验小镇将春耕到秋收的劳动场景进行描述,让曾经的生活记忆重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再次体验那些农耕时光,重新掀起农耕文化的潮流,使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体验乡村情趣。通过展示春种、夏耕、秋收、冬储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产品加工的形式,为人们展现了农耕习俗,并且深入乡村农耕生活,使人们重新拾起了对特色农耕文化的信念。同时结合当代特色文化,在原有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

(四)进一步凝聚特色,精准定位。根据各长春特色小镇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完善。与此同时,现在的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同质化特点。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同质化,需要结合本地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开发其文化、生态以及民俗等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强特色小镇的综合实力。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但是不能对历史建设进行破坏,还要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确保乡村的“味道”,以此提升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承载力。

参考文献:

[1]贾及鹏,王柄荃,侯莹.沈阳市“稻梦小镇”发展设想[J].价值工程,2018(23):11-12.

[2]厉双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振兴研究——以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为例[J].农家参谋,2020(8):26+74.

[3]李鹏飞.基于资本要素配置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8.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广西;地域文化;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一、广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民众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生活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宗教、民风、民俗、文化、习惯等区域文化链。广西地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族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广西地区逐渐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广西地域文化包括壮锦、铜鼓、绣球、鼓楼、风雨桥、民歌、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桂林山水景观等。这些地域文化元素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西的地域文化增添了许多色彩。广西地域文化与博物馆之间关系密切,博物馆用其展示风格、空间形态、展陈手段、陈设设计等方式,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博物馆对于传承广西的传统文化、凸显广西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广西地区的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地域文化应用调研分析

随着我国博物馆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各种设计风格也纷纷涌现。异彩纷呈的设计风格为博物馆带来了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发展。笔者曾前往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博物馆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将其与广西的博物馆空间设计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风格以新现代主义风格、民族多元化风格和地域性风格居多。有些博物馆的展示风格十分标新立异,也有一部分博物馆的展示风格不尽如人意。总体而言,这些展示设计风格对推动广西地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经调查和对比分析,笔者总结了当前广西地区博物馆空间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在运用地域文化元素时,过于注重其外在形式,未能有效挖掘广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第二,展示内容的层次感不够突出,缺乏地域文化色彩。第三,博物馆的展示布局手法相对单一,缺少让观众体验、互动的设计项目。第四,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展示材料过于商业化、大众化,缺乏地域特色等。针对以上的调查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建议和策略。

1.博物馆导视系统的特色

博物馆导视系统是博物馆空间与人之间沟通的平台,发挥着宣传和展示地域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的作用。博物馆导视系统可以划分博物馆总体区域、引导观众参观路线、规范观众的活动范围、并提供服务工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导视系统,能迅速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导视系统是博物馆形象展示的窗口。优秀的博物馆导视系统应体现以下特色。第一,基本功能特色。导视系统能引导游客快速、高效地找到正确的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博物馆导视系统应包括博物馆总平面布置、分层区域布置、游览路线指示、导视指示图标、服务设施指示、流线标记、展厅说明及展区介绍等。第二,艺术特色。博物馆导视系统的构图造型、指示系统的界面布局、色彩搭配、材质使用等方面元素的艺术特点,能很好地拉近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激发观众丰富的想象力,让观众感受到博物馆的风格、艺术气质。第三,地域文化特色。博物馆的导视系统在追求艺术特色的同时,应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的特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展示主题。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导视系统既能高效地传递展品信息,又能很好地展示广西地域文化,让观众在不同的展示空间中,凭借具有特色的导视系统自觉、有序地参观、游览,加深自身对博物馆地域文化的记忆,从而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形象。

2.空间色彩表现地域文化

色彩可以调节博物馆的空间氛围,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可以表现严肃、活泼、典雅、简约等不同的环境氛围。设计师会利用不同的色彩处理手法,烘托展厅环境,渲染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氛围。但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环境色彩也各不相同。如,安徽博物院的展示空间设计以传统江南水墨风格为主,展厅设计以灰色、黑色、白色为主色调,再配合博物馆围绕实体展品进行的装饰设计和环境布置,使整个展厅呈现水乡意境,获得逼真的效果。又如,2019年在北京展出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大过年”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以紫禁城传统新年为主线,向观众介绍乾隆年间紫禁城里的新年节庆活动的前期准备、节日活动设计和禁忌风俗等。展览以中国喜庆的红色调贯穿整个展厅,让观众走进展厅仿佛穿越到古代的紫禁城,展示空间设计中有着非常浓郁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特色。广西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色彩。因此,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色彩设计应立足于不同的主题、地域以及文化背景进行准确把握和应用。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选择一种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作为整个空间的主色调,以体现地域文化,呈现不同民族多彩的文化习俗,也可以使用主色调与辅色调相结合、大面积和小面积相穿插的方法,让整个空间色彩更加突出地体现地域文化,让观众一进入博物馆空间,就能快速感受到广西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3.地域材料的应用

展示效果与材料的运用息息相关,选择并使用合适的装饰材料,能有效提升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展示材料不仅要满足陈列展品的需求,而且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合理地运用材料是展示空间设计的必要前提。不同的时代有着相对应的历史素材,利用不同的材料可以使观众捕捉到对应的时代特点。地域材料主要从展览地区的特有材料中提取。广西地处南疆,属于亚热带气候,当地盛产竹子、木材、麻藤等,如果将这些天然材料融入博物馆民俗主题展示空间设计,能烘托其亲近自然的环境氛围,让观众的情感回归淳朴的民风中。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组合运用纯天然的材料元素,能够使观众了解原始社会中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遵循点、线、面的构成原则加工、处理天然木材或石材,运用设计美学的基本方法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重复、比例与权衡等进行符号化、艺术化、图像化的重新组合,做成展柜、支架、屏风,将榫卯结构等具有象征性的元素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可以传达展览内容的文化含义,以及民族地域文化影响下人们的审美习惯、文化追求等,为博物馆地域文化的展示空间设计增添细节和美感,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体现民族文化内涵。

4.加强展示空间的细节设计

在博物馆展示空间整体设计过程中,在呈现博物馆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设计师应加强展示空间内部环境的细节设计。设计师可以在充分把握展馆的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地域装饰元素,充分彰显整体的地域风格和文化底蕴。如韩国光州地区的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地区的农耕民俗文化时,在橱窗里展示陈旧的农耕器具,并通过文字和传统图画,用历史故事场景展示农耕器具的年代、使用办法和功能。这种用图说话的展示形式简洁明了。又如,上海历史博物馆通过从古代上海到近代上海的历史主线,详细地介绍了上海的发展脉络。设计细节方面,运用了多种现代多媒体、声光电、图文结合的方法,将展览的细节设计得十分人性化,充分展示了其设计主题和历史文化。细节往往能凸显整个展览空间的格调,因此,在博物馆空间展示设计过程中,应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与展馆空间进行艺术融合,创造出独特的空间形态和艺术形象,实现地域文化的更新和拓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融共生。

5.场景再现

场景再现是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指设计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和还原人或动物、植物、生物等在某种时空、环境下的活动场景。场景再现常见的表现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运用模型场景再现。首先精选人物、动物、植物等,或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代表事件、活动场景。第二,制作成仿真人物或动物、植物、生物模型等,再将相关事件的环境场景用现代技术做旧或还原,营造当时的场景画面。第三,情景艺术体验。通过扮演者现场演艺的方式,搭配多媒体进行场景画面设计,呈现某个时间内发生的事件。这种创作方法与电影、电视的创作技法非常相近。近年来,扮演者现场演艺的方式在博物馆节庆主题的展览中使用较多,颇受观众的喜爱。广西地域文化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可以结合当地的节庆文化和历史主题文化,采用场景再现的方式,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再现传统地域文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广西地域文化的魅力,营造地域文化的展示氛围,从而获得情感共鸣。

三、结语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设计师应立足地域文化,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提炼和挖掘,将优秀的地域文化元素完美地呈现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设计出既有时代感,又能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文化空间,让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思尧.地域性传统元素对博展建筑内空间形态的影响.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黄小雨.地域文化元素在专题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3]王润.地域性文化在博物馆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设计研究.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4]王芳.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导视系统应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

一、乡风文明的逻辑内涵

乡风文明主要强调的是乡风,但最终落脚点在文明上。“乡风”就是乡土风俗,指农民在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形成的、且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被乡民仿效、传播的习惯、风俗、行为规范。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进入到高级阶段的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因此,文明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相互关联的高级属性和特征的集合体,它表示着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状态。综上所述,乡风文明的内涵是指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通过在乡村地区推行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传承传统美德等,使农村地区发展呈现出文明的状态。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文明乡风。乡风就是乡村的风气,是指特定乡村中人们的信仰观念、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文明乡风则是在一定区域内被农民世代相传,具有价值引导作用的、积极的乡村风气。文明乡风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与重点内容。其次,良好家风。家风是家庭的性格与形象,是每一位家庭成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良好家风是乡风文明建设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由内向外影响着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最后,淳朴民风。民风是乡村人民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关注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的精气神,以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5.5亿多人,约占总人口的39.2%,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现实。此外,当前我国乡风建设总体水平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难看出,进行“三农”建设和乡村风气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面貌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对现阶段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国家性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长远意义。

(一)从现实价值性上讲,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面貌。1.有助于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形成健康积极的生产生活作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农村,主体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都是广大农民群众。首先,进行乡风建设对于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在农村地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改变农村居民落后愚昧的观念陋习以及长期以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封建小农意识,提升农民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此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农村风尚,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农民能为乡村建设献言献策;其次,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满足农村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开始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征。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切实认识到乡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改变长期以来农民单调、庸俗的生活娱乐方式,提升群众的审美情趣,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总之,乡风文明建设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时展潮流,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期待,可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有助于营造良好乡村风气,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与长期任务。通过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将两者有机创新融合,在乡村地区打造先进文化、思想的主阵地,倡导“勤劳致富,开拓进取、奉献社会”等良好风气,有助于在农民群体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新风的价值观念,从而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此外,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常态化的综合工程,涵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个方面,在农村地区营造良好风气,有利于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化事业建设的良性互动,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从战略必要性上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与有力保障。1.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之“魂”,发挥着铸魂育人的作用,能够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注入精神动力。曾说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认同,是维系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精神纽带。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反映在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环节,往往是乡村建设中最持久、深沉的力量。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改革有序推进,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重视农村之“风”建设,注重把握农民之“貌”培养,对于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和完善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同时也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形成统领和支撑农民群众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能。2.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首先,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这就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农民作发展农村产业经济的主力军。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政府在农村地区宣传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业技术下乡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有道德理想、懂文化技术的农民,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其次,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氛围保障。文化因素是影响一个人或地区发展的隐性因素,在农村地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为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最后,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社会环境保障。一个乡风败坏没有凝聚力的村落不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乡村振兴的运行环境需要文明的乡风和健全的乡村道德体系来保障。通过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崇尚科学、平等关爱、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爱国爱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家风,热情好客、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淳朴民风,可以为乡村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协调有序的社会运行环境。

(三)从历史阶段性上讲,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全面小康基础。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标志着我党迈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乡风文明建设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基础有着重大意义。说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①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将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具体来看:第一,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创建美丽村庄和最美庭院、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活动,增加居民致富途径,防止返贫,为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物质基础。第二,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进生活决策民主化和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新时期农村的生产生活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传承并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净化农村风气的同时,繁荣丰富农村文化市场与业态,为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优化农村人文环境,并助推文创旅游发展以夯实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乡风文明的建设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民族乡民的共同努力,以下从三大方面提出相关战略对策。

(一)加强思想引导,转变政府认知观念并提高农民政治思想素质。1.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提高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以来,党更加关注贫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坚定地推进农村地区改革。因此,各级行政官员应及时关注并把握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时代改革建设的先锋者。首先,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不断对“乡风文明”相关理论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同时要深刻把握农村“五位一体”的相互关系,摆脱过去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的落后观念;其次,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力度,强化组织权威,创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尤其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基层干部是乡风建设的领路人,是农村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其作风做派会影响政府的权威、群众的一言一行以及乡风建设的成果。因此,一方面在干部选任上应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干部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乡村发展观;最后,乡风建设的主阵地在农村,行政人员必须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农村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道路。2.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提升农民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农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居于主体性地位,发挥着主体建设者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大批农民群众受到网络上不良反动思潮的影响,政治思想出现波动。此外,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文化道德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和乡风建设的进程,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基层政府在乡村地区要有针对性地宣传党中央的相关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农村主阵地,确保农民拥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要依据农民自身文化水平采取多样化、通俗的宣传形式,培养农民拥护党拥护政府的政治意识;其次,要推动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法制观念的提升,针对农民的部分陈规陋习,可以设立专门组织,如红白理事会等,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发扬传统优秀道德精神,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时效性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封建思潮的传播在农村较为广泛,要及时对具有陈规陋习、封建思想的村民进行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弘扬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念。此外,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法制观念,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律政策宣传,使农民知法、懂法,增强其法律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最后,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与农业技能。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农业发展需求,出台扶持性政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农民培训,并选送农村有志青年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政府应定期选派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为农户讲解农业技术,开办农业技能讲①.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6.堂,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种植养殖技能。总之,政府在对农民进行思想层面塑造的同时也应重视农民的现实需要,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难题,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二)完善制度设施,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并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1.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立乡风文明建设长效化制度体系。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①。首先,以自治为基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依据本地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与方向,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同时积极动员农民参与乡风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优势力量;其次,以法治为保障,建立“乡风建设考评制度”。将乡风建设纳入到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内,对于那些乡风有明显好转的乡镇给予奖励支持,并将其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反之,对于一些庸政懒政行为,甚至违规党纪、触犯法律的行为,则予以批评教育和依法严惩,彰显法治在乡风建设中的根本性保障作用,确保乡风建设沿着良性的轨道运行;最后,以德治为支撑。德治与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二元互动的过程,两者相互交融又彼此促进,发挥德治的教化功能,既应健全道德评议机制,让德治也有章法可约,也应举办道德讲堂等相关活动,发挥乡贤文化的正面引领作用,营造乡村文明新风,使德治融于整个乡风建设的过程。2.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夯实物质性文化建设载体。文化设施是民众活动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没有载体的乡风建设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落地生根。首先,政府和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农村文化设施规划,并同多部门联合商讨制定具体方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不均等问题,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通过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使各个区域内文化设施共享共通;其次,现阶段乡村地区文化设施供需存在矛盾、老旧设施与现当代民众精神需求脱节,政府相关部门在修缮破损、老旧设施的同时,应及时修建新的文化设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最后,修筑文化设施必然以一定的物质财力作为基础,面对资金投入无保障、投入不足等情况,政府应出台相关资金保障措施,设立专门账户,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同时,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

(三)优化人文环境,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并开展多样性文化活动。1.挖掘并弘扬优秀传统民俗与农耕文化,净化农村风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人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发扬优秀农耕和民俗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由于缺乏专人保护、传承与推广,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尴尬境地。此外,长久以来农民大众形成的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观念有待改变。对于政府来说,如何找到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有效净化农村风气,是其必须思考的问题。首先,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培养当地传统文化和文艺的传承人,就必须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活动,扩大本地特色传统文艺文化影响力,使传承人有继续从事此行业的动力;其次,把传统民俗文化传承贯穿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建立乡村记忆馆、民俗博物馆等,留住乡愁,大力开展“优秀家风家训”评选活动,利用优秀家风家训的教化功能带动村民向模范人物学习,以净化不良封建思想观念,促使村民规范自身行为;最后,“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文明的软实力。”②中华文化本就是从农耕文化发展而来,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扎根农村,充分挖掘农村本土文化特色,采取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文艺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艺“活”起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隔阂,激发广大农民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2.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活动总体上数量不多、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并且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也因不够生活化、内容枯燥,很少有人愿意深入了解。因此,如何让文化活动以高雅引领风尚,又风趣接地气,是政府需重点施力的地方。首先,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善于引资引智,依据本地民俗文化特色及众人喜好开展内容健康、形式鲜明的文化活动,使枯燥难懂的政治或道德知识可视化、趣味化,进而引导人们踊跃参与其中,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其文化审美水平,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其次,大力支持自发宣传先进文化的个人或组织,对于公益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政府应予以财力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弘扬良好风气的个人、组织不断产生和发展。总之,发展文化事业,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1).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写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5]徐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J].红旗文稿,2019(21):32-34.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蚕桑产业;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蚕桑观光农业的涵义、功能及现状

1.1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涵义

观光农业主要是指利用城市周边的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1]。蚕桑主题观光农业是指在现有的蚕桑产业资源基础上,深入挖掘整个蚕桑产业链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普价值、实用价值,通过将蚕桑产品的生产与旅游观光深度融合与科学规划设计,使游客切身体验农耕文化、自然风光和精美产品的同时,感受蚕桑辉煌历史文化的魅力,得到身心的放松、体验和享受。

1.2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功能

第一,蚕桑主题观光农业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农业生产功能,与传统农业一样,观光农业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农副产品,如桑叶(芽)、桑果、桑枝、蚕蛹、丝绵等,同时蚕桑观光农业更重视种养殖过程中的生态性和绿色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环保和健康的农产品。第二,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休闲旅游功能,通过开发各种蚕桑产业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事体验项目,如亲手摘桑养蚕、采摘新鲜桑果、品尝特色蚕桑菜肴等,这些项目都有助于让人们沉醉于农耕之乐,减轻压力。第三,发展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具有拉动社会经济的功能,除了可以直接带动蚕桑产业发展外,还可以间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场零售等行业的发展。第四,蚕桑主题观光农业还具有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为许多城市人提供了认识农业、体验农业劳动的机会,同时也为游客提供各种民俗文化项目,使得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

1.3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在中国,蚕桑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和文化高端名片,全国各地蚕桑产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为开发蚕桑主题农业观光项目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以部分蚕桑养殖传统地区为主,通过对现有的桑园、缫丝工坊等加以改造,以旧做旧,使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观光农业相结合,在保持蚕桑生产的情况下,开发其蕴藏的观光娱乐价值。其主要经营利润来源以蚕桑生产为主,观光经营为辅[3]。第二种是投资新建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生态体验园。其主要的经营利润来源以游客观光收益为主,蚕桑生产为辅。主要是结合观光和亲自动手,让游客体验蚕桑产业的过程,观光项目比较丰富,旅游基础设施较好,能为游客带来较大的娱乐体验。第三种是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建设的蚕桑文化创意园(丝绸博物馆),主要是起到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功能,让在都市生活的人们了解蚕桑文化、熟悉蚕桑产业发展、认识更多蚕桑产品。其主要的经营利润来源以政府补贴为主,提供公共服务。

2目前蚕桑主题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科学规划与建设论证

虽然我国拥有比较优良的农业产业条件,但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观光农业属于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的交叉领域,除了要对蚕桑生产进行科学的安排,更需要结合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律进行合理规划[4]。现实中,许多地区跟风发展起来的蚕桑观光农业,在发展建设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对相关自然条件和生产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规划,对发展观光农业需要的经济、交通、市场等条件也认识不足,如园区附近自然环境状况、园区生产安排布局、园区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邻近地区市场份额等,急于项目启动,导致园区边建边改、经营不良,遭遇市场淘汰的风险。

2.2观光项目与吸引力

部分园区缺乏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目前观光项目发展最多的就是各种果桑采摘园,主要以采摘桑葚为主,还有一些是在采摘的基础上增加特色餐饮项目,停留在观光采摘和餐饮层面,尚未深入挖掘健康蚕桑、创意蚕桑的价值。同时各地观光园区虽处于各类自然、人文景观尚未开发的城市周边地区,观光农业项目的特色和农耕文化挖掘不够,项目设置雷同性较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3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因其多领域交叉,需要多类型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但由于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大多是农业专业人才,缺乏旅游规划开发以及相关经营管理能力,对于规划、管理、产业创新、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思考具有突出的局限性[5],不能有效地提升园区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蚕桑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园区推介与营销策略

蚕桑观光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特色产业,人们对其期望值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产品挖掘和推介。发展观光农业伊始,必须重视科学、系统的产品推介策略设计,弘扬传统丝绸文化的魅力,防止零散、简单的体验式宣传。如大多数园区的营销宣传缺乏系统的设计规划,甚至靠发传单、贴广告等简单方式,主要客源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才了解到的,即使加入网络宣传的元素,也只是微信的朋友圈营销,缺乏蚕桑丝绸元素的历史悠久、高端大气、耳目一新的营销效果。因此,网络营销等渠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行全面的营销策划。

2.5蚕桑生产与观光季节性

目前,蚕桑观光农业等也受到季节性的制约,旅游观光淡旺季差别明显,旺季淡季收入不均衡。每年3~6月蚕桑生产的旺季与农业观光的黄金期高度吻合,游人如织,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光旺季就集中在蚕的生长周期和桑树的果实成熟期,开发其他季节的农业观光成为各园区科学设计的重头戏,以解决观光农业在淡季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全年收入不均衡的瓶颈问题[6]。因此,各地观光农业区急需树立明确的市场导向理念,积极发展淡季相关项目。

3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分析

蚕桑主题观光农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科学的指导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的原则。要根据本地蚕桑产业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适度发展,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园区的模式。二是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的原则。要做好当地蚕桑产业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加强管理,转变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整。三是突出特色、确定重点的原则。一定要明确蚕桑产业在发展观光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身发展的突出特色,讲好历史文化故事,作为宣传的重点。四是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观光农业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必须看的高远,想到未来[7]。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永远留住“绿水青山”。

3.1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加强科学规划

目前,各地的蚕桑观光农业发展处在自发阶段,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自身优势资源不能发挥出来。应当在发展初期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到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由相关专业人员对园区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设计和改造相关观光项目,从而发挥出相关资源优势,弥补相关劣势。

3.2深入开发蚕桑观光项目,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蚕桑特色产业作为重点,深入挖掘蚕桑农耕文化和丝绸创意元素。以特色农产品作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法宝,其他项目和资源起到丰富观光项目和层次,提高观光质量的作用,只有坚持发展自身的优势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8]。在项目设置方面,除了在桑树的品种上种植普通品种外,还可以栽种观赏型、水果型等珍稀桑树品种,以满足游客观光、采摘的需要。在蚕桑生产上,除了实物、标本和图片展示外,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诠释蚕桑丝绸的历史传承、最新科技、创意文化及传统技艺。在互动项目设置上,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种桑树、摘桑果、采桑叶、养蚕、剥茧、煮茧、缫丝、织布、扎染、做茧花等活动的乐趣,增强游客的感知和认识,使游客体验农桑的乐趣,也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能力。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获得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还能学到历史传统、科学知识和文化教育,产生深刻印象[9]。在休闲娱乐方面,可以建设美食长廊、农家乐餐厅等,增添桑叶煎蛋、桑叶汤、炒蚕蛹、桑叶茶、桑果饮料等符合大健康潮流的农家特色菜。可在桑园里养殖小家禽、套种蔬菜,在养蚕大棚内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提供经过深加工的蚕桑副产品如桑果汁饮料、桑叶茶、桑叶面、蚕丝被、真丝绸服装等系列产品供游人选购。

3.3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发展观光农业需要管理、营销、设计等各方面的人才,但目前相关人才非常匮乏,高质量人才更是千金难求,这导致了各地蚕桑观光农业发展处在依靠自发经验进行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经营效果不理想,更阻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0]。因此各地观光农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应在各种渠道进行人才招聘,可采用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手段扩大招聘范围。招聘的专业范围可包括: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人才、蚕桑主题观光项目设计人才、专业营销策划人才等。只有拥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园区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才能增强竞争力。

3.4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营销

面对现阶段农业观光缺乏全面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不足等问题,各地的蚕桑观光园区应当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或部门,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重点是进行蚕桑特色产业的宣传,让广大游客认识到优质蚕桑产品的益处,主打文化、健康、环保等特色概念,看到蚕桑生产过程中优良的天然环境,引起游客参观体验的兴趣和欲望[11]。同时营销手段和渠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办法。在网络营销上利用各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推荐、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新闻头条等进行宣传工作。也可使用传统营销手段举办大型的实地营销活动,比如举办试吃大赛、采摘大赛、工艺美术等吸引游客参加,增加知名度。

3.5发展多种经营,减少季节性因素对收入的影响

目前,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是观光农业的季节性因素,虽然这是由农业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造成观光农业游客季节性淡旺季的原因主要是观光园区内蚕桑生产景观的季节单一性造成的。例如最常见的桑果采摘园,由于桑果成熟的时间比较短,结果期结束后,观光园内缺乏其他吸引游客的项目,造成闲置浪费,也影响了观光农业收入的提高。因此可采用了复合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种植以及养殖不限于单一品种和单一方式,而是进行科学的规划,利用技术手段、种植的作物成熟周期覆盖全年,每个季节均有作物成熟,使游客可以全年进行采摘观光活动[12]。另一方面,除了农业作物和蚕丝产品外,还应当增加其他的游览设施和项目,譬如文化创意、特色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特色手工艺制品等,显著提升园区娱乐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宋金平,盖文兴.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3(2):33-34.

[2]张榛.蚕桑产业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的思考[J].江苏蚕业,2008(2):46-47.

[3]颜俊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基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产业兴旺的视角[A].黔西南党校论坛.2018.

[4]陈罗绵.广州市花都区宝桑园科普思路创新探究[J].南方农业,2015(3):99-100.

[5]于水常.基于游客行为的北京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6]黄磊.基于乡土景观的观光农业园规划探究——以蓬溪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D].西南科技大学,2018.

[7]熊永兴.体验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8]赵敏.珠江三角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生态经济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1(9):14-17.

[9]唐睿.休闲型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10]张延.烟台市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协同发展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7.

[11]乐波灵,李燕飞.浅谈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开发[J].广西蚕业,2012(2):66-67.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7

 

近年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向农村地区挺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经历着变革和改造。万顷良田变成高楼大厦,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工人,而更可怕的是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侵蚀和破坏。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扶贫项目的发展,帮助贫穷落后的乡村摆脱发展困境。实践证明,扶贫项目重经济而轻文化,往往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关怀。更有甚者,“文化扶贫”即是将所谓城市的先进文明引入到乡村社区,用城市“先进、科学、繁荣”的文化代替乡村“落后、愚昧、贫穷”的文化,完全否定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费孝通(2007)在乡土文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展示了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人‘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费孝通(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p#分页标题#e#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   (一)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掌握目前为止主题相关研究工作的全景,为研究奠定基础。乡土文化传承的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实践几乎没有,可参考的先例很少,所以研究必须查阅相关文献,以形成正确认识才能对实践作出探索。本研究主要从电脑数据库、国际互联网、著作和专业期刊论文、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收集了相关资料,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二)民族志田野调查法   民族志田野调查法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2。笔者于2010年7~10月参与到“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和文化———暨广州农村社会工作试点项目”3的行动计划中,主要负责“参与式农耕文化与生态文化评价、保护与弘扬”的相关工作,扎根广州从化仙娘溪村,与村民同行,亲历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行动计划与实践。   三、一个乡土文化传承的社会工作实践———绿耕从化项目   在项目需求评估阶段,团队发现这里的传统宗族观念比较强,宗族内的互助现象普遍,而且几乎村村都有族谱保存。村民具有较好的村风和村俗,对客人普遍热情,青年人也比较尊老,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祭祀,宗族内的换工很有特色。村里的老建筑特色保存比较完整,很多习俗也有完全的保存。   但是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也发现大部分村民对以上的这些传统和文化普遍都觉得没有什么,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农村哪有什么文化,平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很少娱乐活动4。由此可见村民本身对当地的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试图通过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开展文化发掘和传承行动,让村民意识到农耕和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保护乡土文化的意识。   (一)以民宿为载体,保留传统建筑和农耕文化   长流村地处山区,这里的建筑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为主,大部分的村民一家几口人挤在狭小的单层房屋里,部分房子已经发霉或者墙体出现裂缝。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外出打工发家致富,小部分村民推倒原先的土坯房,建成独栋两三层的水泥房并装修一新。这在村里引起不小的反响,村民纷纷效仿,凡是家里有点积蓄的都争相建房子,没有积蓄的也和亲戚朋友借钱建房子,甚至于在村里“住在土坯房是一种贫穷的象征”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项目团队认为土坯房虽然因年久失修而存在漏雨或者墙体开裂等不安全的现象,但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土坯房是长流村的一种建筑文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项目团队基于这样的考虑,租赁村内闲置旧屋并进行改造,建成民宿,用以开展乡村生活体验项目。在此基础之上,团队也开展了旧家具的收集和翻新活动,挖掘旧家具的故事和文化意义,其中包括一些年代久远的农具和生产工具,挽救几近被淘汰的宝贵的农耕文化象征。团队希望通过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另类行动,让村民意识到这些建筑和器物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挽救正在减少的土坯建筑群和传统农耕生产工具,保留传统的建筑和农耕文化。#p#分页标题#e#   (二)以社区为平台,发动社区口述史行动   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史、家族史,但是在现阶段长流村也面临着传承断裂的问题。首先,作为村集体记忆的村史和家族史由于乡村识字率和教育滞后等问题,并没有意识地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大部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传递而一代代地延续下来的,因此便没有准确的文字资料记载。另外,很多知晓这些历史的村中长者正在渐渐老去,而新一代的青壮年又外出打工,孩童因其“久远、封建、迷信、糟粕”等原因而不愿去学习和接触,加剧了这种文化断代的危险。项目团队希望通过口述史的活动,在社区营造一种重拾集体记忆的氛围,让记忆中的历史通过口述和文字记载的方式保存下来。一方面,通过志愿者口述史小组到各家各户与村民聊天获得家族和生活方面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参观村中的名胜古迹和祠堂等建筑,让村民回忆讲述关于村子历史演变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让村里的孩子与项目同行,共同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在获得村史资料的同时,长流村村民也被集体记忆所唤醒。   (三)打造社区文化空间,构建文化活态社区   传统的乡土文化保护往往通过讲道理或者说教等方式对村民展开教育,使得文化始终还是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一些外在之物,最终还是难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团队警惕这种将乡土文化与社区分隔的倾向,致力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将乡土文化嵌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团队将民宿、祠堂和乡村博物馆结合起来,将村史、家族史、农耕文化史等文字资料制作成展览品,打造一个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社区。村民们生活的社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村民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将这些原本鄙夷的文化重新重视起来,起到了传承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项目组将文化保护的项目与生计项目结合起来,推动村民保持原生态的耕种和栽培技术,使得农耕文化在村中也被实实在在的日常劳作传承下来。   (四)发动妇女小组,自觉维护社区文化空间   项目希望通过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来帮助村民实现可持续的生计和文化,因此发挥村民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项目组希望村民可以自觉地维护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而不是当社会工作者离开的时候,这些村史展览就成为摆设,乡村文化保护不是一阵风,应该是可持续的,村民要将这种传承和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在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中,发掘和培育社区领导是很重要的。在项目的另一个行动计划中,社工组织了生计妇女小组,她们主要承担生态健康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和乡村民宿的经营。社工通过将生计与文化、民宿与文化社区联系起来,发动妇女小组自觉承担起维护社区文化空间的任务。社会工作强调发挥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因此在社区文化氛围营造的过程中主要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由村民和妇女小组承担主要的决策和计划工作。   四、讨论   在绿耕从化项目的乡土文化社区建设案例中,看到了农耕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且这种以社区为平台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较之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在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有其优越性。   (一)生态视角下的乡土文化流失问题   卡森和马克思的生态观都强调资本主义发展计划如何破坏生态链与生态平衡。马克思更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贸易关系等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生产交易方式如何破坏人与地球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生态链“无法修复的断裂”(约翰•B福斯特,2004)。从生态视角出发,将个体的问题与其所在的社区、国家、世界联系起来,找到引发问题的社会政治根源。如图1所示,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制定,国家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城市化与扩大内需政策又进一步塑造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最终导致乡土文化缺乏传承主体,乡村社区漠视乡土文化。因此,营造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氛围,在主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之外保存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的存在,便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思路所在。尊重多样性,尊重劳动人民的智慧,不要求村民要完全接受一整套城市文化或者一整套乡村文化,只希望创造一个他们可以去自由选择的平台,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允许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整合社会工作介入乡土文化传承的探讨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介绍了绿耕从化乡土文化传承的具体经验,笔者将其归纳为整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因探讨   传统的功能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往往将问题个人化,具体到乡土文化的案例中就是把村民看成是愚昧的、乡土文化是落后的,于是所采用的策略也即是通过文化扶贫用所谓的先进文化来代替落后文化。然而运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文化流失问题,则是将问题与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联系起来,从而开辟出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路径。   2.将文化项目与生计项目有机整合   绿耕团队在云南绿寨文化项目的失败教训就是因为只注重文化而忽视了农民最在意的也是农村工作最根本的生计问题。从化项目用整合的眼光和方法来处理文化与生计的问题,将文化整合进生计项目。   一方面,乡村民宿和社区文化空间吸引了城市消费者的目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优美的乡村环境让城市消费者在乡村体会到放松和惬意。他们给予村民的经济收益和意见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民的自我肯定,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另一方面,项目所推崇的可持续生计项目得到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支持,在激素、化肥等高科技产品垄断的农产品市场中别具一格。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传统的耕作技术得以保存,而且城市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健康的农副产品,最重要的是农民因此可以创收并更加坚定传统种植技术的使用,因此几近消亡的传统种植文化才得以保护和传承。#p#分页标题#e#   3.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与社会工作理论的有机整合   项目团队突破了主流社会工作割裂工作方法的模式,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起来,以社区为阵地开展介入。以口述史活动为例,社工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范围内的村史口述资料收集;组建村史小组,将村中有威望的老人请过来社工站谈村史话村俗;针对村中的重要人物(如村长),社工通过个案访谈获得更多的口述史资料。对话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在村民口述历史故事的时候,他们的心智和灵魂也进行着一场洗礼,这是一个互惠的过程。相比于功能主义取向社会工作关注个案数、小组数、社区活动数,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更关注将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统整,更强调社区层面的意识提升和改变。同时,将三大方法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也即是一个各种理论综合运用的过程。如果一个理论对应一味药,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就是一个灵活的药方,药是可以变的,但是效果却是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的。   4.社工搭台,资源整合   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注重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角色。社会工作者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立足农村社区,以社区为平台,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帮助案主实现自助。在文化传承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自身资源将村民、农户与城市社区居民联结起来,为很难有机会沟通的两个群体创造互相了解的机会,增加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实现城乡整合;另一方面,社工可以根据村民的需求为他们引荐专业人士,以民宿和社区文化空间的打造为例,社工将设计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与村民联结起来,让村民学习相关的装饰和家居空间摆设的知识,更好地营造社区文化空间。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流失和没落的危险。每一文化的存在自有其价值和意义,强调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要树立新的文化霸权或者消灭主流文化,而是希望在主流文化之外依然可以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在主流话语之外可以听到其他的声音,文化应当是百花齐放的。如此才能使文化更加繁荣,使社会更加和谐。

农耕技术论文范文8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由此引发的自然生态灾害日益严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因而“生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开始受到众多领域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世居着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生态文化,这些独特的民族生态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密关系,有利于寻求解决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之路。笔者通过对近10年国内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力求真实反映学界的研究现状,并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一、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涵研究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一词是随着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所特有的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制度措施、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1](7~8)。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多个领域,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袁国友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思考和认识,也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经验性感知,当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2]。廖国强、关磊在比较“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区别与联系中,指出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具体内涵,认为民族生态文化是一种“已然”的文化,“建立在本土生态观的基础上”,“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各具特色,许多学者都展开了对不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如廖国强、何明、袁国友系统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领域、制度和宗教中的生态文化以及朴素而深邃的生态伦理观[1](19~144)。郭家骥对云南少数民族藏、纳西、白、彝、傈僳、普米、独龙、傣等民族的传统生态保护文化进行了阐述[4]。王永莉探讨了西南地区彝族、藏族、苗族、壮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及特征[5]。一些学者还展开了对某一个特定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内容的详细深入研究。如刘荣昆从傣族的宗教、稻作、服饰、饮食、傣寨、文学、音乐舞蹈等七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傣族的生态文化[6](8~31);葛根高娃详细解读了蒙古民族的生态文化[7](14~176);杨红阐述了摩梭人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观[8](60~96);王紫萱系统分析了古代蒙古族的生态文化[9];何峰研究了藏族生态文化[10](79~461);等等。学术界普遍按照文化学的分类标准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划归为三类: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许多学者都选取了微观研究范式,具体阐述这三者中某一个维度的内容。

1.传统物质生态文化研究。物质生态文化意指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物质生产手段和消费方式等。崔献勇、海鹰分析了与维吾尔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剖析了维吾尔族的生态物质文化具有适应性、实用性、稳定性等特征[11];廖国强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刀耕火种农业中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智慧[12];戴嘉艳以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一个典型的农耕村落为个案,分析了达斡尔族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文化[13];梅军、肖金香分析了黔东南苗族民居在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就地取材的节能手段、可持续开发的建筑构造四个方面所体现的科学性及合理性[14]。

2.传统制度生态文化研究。制度生态文化意指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机制、社会规约和社会制度,主要包括蕴藏着生态思想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族规家法、古代法等。刘雁翎认为,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为保护苗族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起到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基础作用[15];康耀坤认为,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西部环境资源保护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16];白兴发阐述了藏族、普米族、蒙古族等传统习惯法规范与生态保护的关系[17];奇格、阿拉腾、盛明光[18]、阿茹罕[19]都探讨了古代蒙古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3.传统观念生态文化研究。观念生态文化意指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各种思想情感和价值体系,包括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生态观及民族传统文化,如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谚语格言中的生态意识等。董淮平认为,佤族传统生态观的本质属性是将自然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它表现为对于动植物的亲情、对于大自然的感恩意识以及利用资源的责任体系三个层次[20];王立平、韩广富揭示了体现在蒙古族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宗教信仰、风尚习俗中的生态文化观[21];梁正海从民族学的视野深入解读了土家族生产型、宗教型、规约型、隐喻型四种类型传统生态知识的特定内涵[22];张慧平运用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原理和理论,系统研究了鄂伦春族的传统生态意识[23]。

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少数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经济状况、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王立平、韩广富认为,蒙古族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蒙古族生态文化思想观念形成的最初信仰基础是萨满教[21]。权小勇认为,侗族生态文化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侗族属农耕民族,传统的农耕生产决定了侗族生态文化的形成;其二,自然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侗族生态文化的保持;其三,受汉族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24]张晓东认为,在藏族生态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苯教的信仰;二是生态环境的制约[25]。王紫萱探讨了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生成的原因:特定的生存环境是物质基础,萨满教、藏传佛教是其精神因素,习俗禁忌的约束、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是制度保障,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客观环境的物质需求是其现实基础[9]。宝贵贞在综合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认为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乡规民约和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形成的主要来源[26]。冰梅以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动物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了蒙古族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中动物这个核心环节的生物学属性及其衍生出的精神内涵,追溯了动物在草原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27]。#p#分页标题#e#

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评估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于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薛达元所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揭示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方面的特别价值[28](6~16);黄绍文、何作庆揭示了哈尼族传统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对哈尼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积极影响[29]。

2.生态保护的价值。刘舜青和赖力以贵州施秉县屯上高坡苗寨的山林管理为个案,探讨了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和经验在山林管理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30];黄柏权指出,西南地区民间生态知识对西南地区森林的保护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启示意义[31];杨红探讨了凉山彝族生态文化对于保护凉山彝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2]。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廖国强认为,少数民族物质生态文化可以为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精神生态文化可以为塑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内源调节机制”提供借鉴[33];刘荣昆探讨了傣族传统生态文化对傣族地区及傣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34]。4.维护生态安全的价值。杨庭硕所著《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证明各民族文化中确实蕴含了较之于现代科技并不逊色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地方性知识在维护人类生态安全上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35](85~91);罗康隆以贵州麻山为例,探讨了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在区域生态维护中的价值[36];梁正海、柏贵喜以湘西龙山县苏竹村为个案,探讨了村落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护地区性生态平衡和区域性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37]。

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变迁及创新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也相应发生了变异。吴丽娟阐述了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当代工业文明下所面临的体系危机和变迁压力,并从生产方式位移———生态环境变异———生态文化变迁的三维转换模式出发,剖析了文化变迁的现实路径,进而提出了能推动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效变迁的对策与建议[38];薛熙明、叶文以滇西北三个民族社区为案例,对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的生态文化变迁形态进行了比较性解读[39];李学术探讨了云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政策失误、市场经济条件下劣性文化的冲击、经济开发缺乏生态制衡机制、生计变迁的影响、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朴素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更替的影响[40]。一些学者还专门研究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某一具体层面的变迁,如刘雁翎研究了贵州侗族环境习惯法的历史演变[41],乌云巴图研究了蒙古族生态观念的变迁[42],等等。虽然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确性的要求,必须实现向现代科学自然生态观的转换。袁国友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维持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脆弱平衡,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和发展:要确立中国少数民族科学的现代生态文化观,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现展和转换中的制度化建设,在物质层面上使少数民族的物质生产方式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和数量型向现代的集约型和效益型的转变[2]。闵文义认为,民族地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继续维护传统生态文化的多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根据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其改造成为“强生态文化”[43]。刘亚萍、金建湘和程胜龙探讨了壮族森林生态文化在发展当地旅游业中的传承与创新[44]。冉红芳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土家族生态文化的当代调适[45]。王景迁、于静探讨了《格萨尔》史诗中的传统生态文化向现代生态文化转换的三条主要途径: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自然观,转变生态理念,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46]。田红以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砂田农耕体制的扩大利用为例,提出了有关本土生态知识推广与共享理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创新:砂田耕作体制本身的创新;生态环境的相似性而提出的创新;推动传统砂田耕作体制与科技接轨,实现砂田的升级换代[47]。

五、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学者们开始不断探讨有效保护与传承这些珍贵遗产的具体措施。

1.传统策略必不可少。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必须要加强立法保护、政府保护及编写乡土教材等。崔献勇认为,要保护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的生态文化必须与保护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澄清认识,更新观念,采取政府保护、立法保护、分类别保护、教育保护等多种保护手段[48]。王孔敬探讨了西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和对策:必须实现传承方式多样化,健全传统生态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等等[49]。王希辉以石柱土家族黄连种植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如唤起社会关注、培养人才、编写乡土教材、成立生态村等等[50]。

2.在开发利用中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应该在旅游业、农业、林业等行业中得到大量利用。林庆认为,发展弘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等[51]。王明东认为,要实现独龙族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得天独厚的经济林果资源和牧场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等[52]。

3.保护文化生境。安颖认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形成的生境和自然基础,各种文化生境的差异性孕育了生态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有效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保护与恢复其文化生境,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地和永久地保存生态文化的生命力[53]。

六、简要评述与展望

从前人研究成果来看,近10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在成果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视角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成果涉及生态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林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们运用多学科多角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文献研究与田野实证研究并重,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许多问题都有待向纵深推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p#分页标题#e#

1.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理论总结少。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成果在面上和量上都有了大幅度增加,但大都以论文形式问世,专著较少,系统深入研究不够。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不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表层研究,没有深入挖掘其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没有把握不同民族的特殊生态认知与利用体系。具体研究中深层次分析不足,如部分学者虽然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策略,但由于没有在具体的调研点作细致深入的微观考察,部分对策难免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